浅谈数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

浅谈数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
浅谈数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

浅谈数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数学知识具有的高度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而这恰好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相矛盾。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好成效。

一、巧设动态情境,引导学生乐于参与

多媒体一直以其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编制一些动态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快乐地参与学习。

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认知难点,我在新课伊始创设这样的情境:多媒体动画出示一个魔盒,学生只要输入一个数,这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出来的便是另一个数。如输入的是7,出来的是17;输入的是12,出来的是22……让学生边看边猜。当气氛达到高潮,老师输入一个字母a,魔盒卡住了,“你能帮它解决吗?”一

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输入a+10”,魔盒终于露出了笑脸。这种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有说不出的快乐!原来魔盒是按一定的关系式来加工数的。

这里“魔盒”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当然,“魔盒”只是个道具,而这一情境的创设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认知难点:输入a,输出的数就是a+10,加工的关系式是a+10。可见,教师选择“魔盒”这一情境,能很顺利地让学生接受这种类型的代数思维方式,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在“魔盒”的带领下,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二、巧妙运用追问艺术,拓宽思维广度

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它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沟通联系。课堂追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法精心设计、实施课堂追问,既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又能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控制,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互动的课堂中,教师不仅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一个智慧

的“追问者”基于他对教材的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就是能无疑处生疑,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无疑处思疑;一个智慧的“追问者”看似无所作为,但点拨、引导的不着痕迹。追问的艺术就是教学的艺术,就是引导者的艺术。教师的恰当的追问能够在学生的心田开出自然而鲜艳的花朵;教师的恰当的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天堂。

案例点击:教学《1-6的乘法口诀表》的片段。

师:横着观察1-6的乘法口诀表,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1:每行是按照口诀的顺序,先是1的乘法口诀,再是2的乘法口诀等等。

生2:每一横行是几的乘法口诀,这句口诀的第二个数字就是几,而且这一行的都相同。

生3:每句口诀第一个数字都比第二个数字小。

师:竖着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1:第几竖行,开头数字就是几。

生2:开头数字都相同,第二个数字一个比一个大1。

生3:第1竖行口诀1个几就是几。

生4:我斜着观察也有发现。第1斜行第1个数字和第2个数字相同,而且它们是各个竖行的第1句口诀。

生5:我还有个发现,但不知道对不对。我发现第1斜行的得数一个单数,一个双数。而第2斜行就是全都是双

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10-28T09:44:29.740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陆胜钦[导读] 学习数学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广西平南县大新镇第二初级中学陆胜钦 学习数学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也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谓的“创新”就是再创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正成为教育界日益关心的话题.数学教材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编写的,新的课程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创造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须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培养那么,如何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精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就数学创新思维培养谈一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背景、生长过程,实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和谐统一,因为,每一结构都有一个基本的框架过程.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准备题——例题——练习题;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感知——理解——运用;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引入——展开——结束.以上二种关系如何呢?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学习和形成学生的认识结构的必要前提,而课堂的教学结构则是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动力.因此,在这三种结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学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转化效率.设计和实施优化教学结构是协调三种结构关系的关键和主要机制,也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例如:在教学生计算“1至100个自然数的和”时; 1.提出问题:计算“1+2+3+……+98+99+100”我们知道“1+2=3”“6+3=9”一个个加下去能得到结果.但这种方法太烦琐,能否找到更好的方法? 2.引导同学们从整体着眼,灵活运用知识,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不按顺序计算,计算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的和;第二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的和,同学们发现它们都为101,同学们会观察到第三个数与倒数第三个数的和也是101.如设 S=1+2+3+……+98+99+100 ① S也可记为:S=100+99+98+……3+2+1 ② 上面①十②得2S=(1+100)+(2+99)+(3+98)+……+(99+2)+(100+1) =(101+101+……+101)(100个) =101×100 所以S=(101×100)/2=101×50=5050 这样计算比我们按顺序做100次加法要方便的多.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后,组织讨论交流,不但可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灵活了算法,启迪了思维,提高了心算、速算、口算能力,巩固了同学们的知识,锻炼了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和创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学品质.这样同学们对计算“1+2+3+……+1000=?”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吧? 3.概括引导学生做题的思路.这样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造,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思维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学到活动教学的精神、思维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数学教学务必从单纯传授数学知识的传统做法:问题、讲听、讲练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把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全员多种感官自主参与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过程,方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初中生好奇心理强、怀疑心理浓、求知心理高、表现心理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刻意激发创新兴趣,培养创新动机,增强创新意识.好奇心理是促进创新性设想的强大动力,可以说科学是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教学中要注意爱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善于从平常司空见惯的事物发现不平常的因素.美籍华人李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好奇才能提问.”而提出问题正是创造的前奏.例如,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下,人们对这件事始终熟视无睹,但却引起了牛顿的好奇心,提出了为什么会掉到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进而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好奇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使我们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从而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好奇心是一种创造的动力.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益的,而且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进一步强化.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新奇感(用多媒体演示太空星球的运动引入“圆锥曲线”,用几何画板演示圆锥曲线的生成过程);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增加趣味性(用高斯计算前100个自然数的和的故事引入等差数列);运用与直觉相矛盾的现象激出好奇(用6根火柴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仅局限于在一个平面内,无论如何是摆不出来的,这时他们就会产生疑问:6根火柴真能组成4个三角形吗,从学生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这时只须轻轻一点:可以竖起来试试,从而把学生的思维推向空间,很快获得成功,通过这样的事例,能有效地打破只在一个平面上思维的思路,激发出学习立体几何的欲望.)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思维境界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矛盾,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矛盾--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这种矛盾是为了制造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块,积极地主动地思考问题'发现新的规律.教师要全身心地为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闷题,引学生进入思维境界.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探究欲望和生命活力的个体,它们有信心也有能力解决符合他们现有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的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人”的地位,为学生精心设置问题情景,切实的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现过程,促使学生把新知识、新方法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夏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一条“再发现”的道路去探索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用归纳类比等推理方法,从中找出规律,形咸概念,然后再设法论证或解题.即数学上的概念、规律、解题都是前人创新的,在教学中要再现其创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造性思维就是创新的基石。创造、创新思维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是艺术化的思维,她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激情,是“智慧”的发源地,是“兴趣”的乐园…… 标签:创新观察发现发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我门的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思维就是平常所说的思考,创造性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 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是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正常人经过培养是可以具备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观察和发现能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点,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 学生的观察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观察目的、任务和要求并且在观察中及时指导。另外,要科学的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仔细、深入地观察,从而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发现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富有创造性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集中、发散、再集中、再发散多

【免费】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项练习题(全)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专项练习题(全) 一、练一练 1、小猴要爬上6米高的大树,可是每次他爬上4米后,他又掉下2米,小猴第()次才能爬上树顶。 2、晚上回到家,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再拉一次开关,灯又不亮了。淘气的小狗一回家拉了10次开关,你说这时候灯亮了(),还是不亮()。拉47次呢,亮(),不亮()。 3、一根绳子长8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米? 4、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①小红用同样的钱可以买3只蛋糕或者4只面包,蛋糕贵()还是面包贵() ②小白猫和小花猫钓了同样多的鱼,送给奶奶一些后,白猫还剩2条,小花猫还剩1条,谁送给奶奶的鱼多? 小白猫□小花猫□ 5、3个男同学与3个女同学进行打球比赛,如果每个男同学都要与每个女同学比赛1次,一共需要比赛()次。 6、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锯()次。 7、二年级有50名运动员参加学校长跑比赛,号码排到50。这些号码中共出现了()个"1"。 8、体育室有45只球,第一次借走9只,第二次借走10只,体育室的球比原来少了()只。 9、玲玲看一本70页的书,第一天从第一页看起,看了18页,第二天看了10页,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10、1 3 5 7 ()()()都是()数

2 4 6 8 ()()()都是()数 11、姐姐和哥哥各有12支铅笔。写字用掉同样多的铅笔后哥哥剩下1支,姐姐剩下()支。 12、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她怕丢失了孩子,总是数着,从后向前数到自己是6,从前向后数到自己是7,你说鸭妈妈一共有()个孩子。 13、一本书,小红第一天读1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1页,读到第4天,一共读了()页。 14、一根绳子剪1次有2段,剪2次有()段。 15、口袋里有黑袜子和白袜子各三双,杂乱地放在一起,要你从口袋里去摸,你至少必须摸出()只袜子才能保证配成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16、大树和小树上都有一些鸟, 现在大树上飞走了3只, 小树上飞走了1只, 两棵树上的鸟一样多了, 想想看, 原来哪棵树上的鸟少? 少多少呢? 17、①兵兵和4个小朋友排队, 兵兵站在第2位, 兵兵的后面应该还有()个小朋友。 ②小青排队做操,从前面数他在第7个,从后面数他排在第6个,小青这队一共有()人。 ③小青排队做操,他前面有7个同学,他后面有6个同学,小青这队一共有()人 18、妈妈买了一些苹果, 爸爸吃了2个, 爷爷、奶奶和我各吃了1个, 正好吃了一半。问妈妈买了()个苹果。 19、把7根短绳连成一根长绳,要打()个结。 20、8个男生排成一排,每两个男生之间有一个女生,问这一排共有()学生。 21、从8数到20,共有()个数?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全集)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12)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10)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9)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3)+(4)-(5)=(2)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13)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11)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15、10、 13、12、11、(14)、(9) 1、4、3、6、5、(8)、(7) 1、2、4、8、(16)、 (32) 方形 形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 人中(小明)最重,(小红)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 么,(小红)是第一,(小林)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22)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 I —' 班级101班姓名樊丰恺16号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 狗;猴在兔的右边。(猫)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10)、(11)15、1、12、1、9、()、()、()、() 75、(70)、(65)、60、(55)、50、(45)、(40 )、(35 ) 10、5、9、6、8、7、7、(8 )、( 6 )、(9 )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老师买 的是(可乐)多,多(10 )瓶。

关于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于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充分展现知识的成背景、生长过程,实现教材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和谐统一因为,每一结构都一个基本的框架过程.教材的识结构是:准备题——题——练习题;学生的知结构是:感知——理解—运用;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引入—展开——结束.以上二种系如何呢?教材的识结构是学习和形成学生的认识结的必要前提,而课堂的教学构则是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力.因此,在这三种结构相互用过程中,教学结构的优劣接决定了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认知结构的转化效率.计和实施优化教学构是协调三种结构关的关键和主要机制,也优化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例如:在教学生计算“1至100个自然数的和时; 1.提出问:计算“1+2+3+……+98+99+100”我们知道1+2=3”“6+3=9”一个个加下去能得到结.但这种方法太烦琐,能否找到更的方法? 2.引导同学们从整体着眼灵活运用知识,提示学仔细观察,不按顺序计算,计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的和;第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的和,同学发现它们都为101,同学们会观察到第三数与倒数第三个数的和也是101. 如设S=1+2+3+……+98+99+100① S也可记为:S=100+99+98+……3+2+1② 上面十②得2S=(1+100)+(2+99+(3+98)+……+(99+2)+(100+1)

=(101+101+……+101)(100个) =101×100 所以S=(101×100)/2=101×50=5050 这样计算比我们按序做100次加法要方的多.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考后,组织讨论交流,不可以解决问题,更重的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了算法,启了思维,提高了心算、速算、算能力,巩固了同学们的知识,炼了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和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品质.这样同学们对计算“12+3+……+1000=?”就会感到困难了吧?3概括引导学生做题的思路.这样通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处理和再创,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思维活动教学,让学生学到活动学的精神、思维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数学教学务必单纯传授数学知识的传统做法:题、讲听、讲练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把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全员多种感官自主参与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过程,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奇心,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 初中生好奇心强、怀疑心理浓、求知理高、表现心理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意激发创新兴趣,培创新动机,增强创新意识.好奇心是促进创新性设想的大动力,可以说科学是从“好心”发展起来的,教学中要注意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于从平常司空见惯的事物发不平常的因素.美籍华人政道说:“好奇心很重要,奇才能提问.”而提出问题正是造的前奏.例如,苹从

数学创新思维训练心得

数学创新思维训练心得 郭寮小学钟金平 一、重视教材中的逻辑训练。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而教材便是最好的训练内容。教师根据教材精心设计好训练,让学生参与操作、自学、讨论、质疑问难、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等过程,体验思维的整个过程,学习研究事物和发现规律的方法,并从中获得规律、结论后体验快乐。这样,学生以后的创新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如教材中公式、性质、定律的推导,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简便运算等等。 二、让学生养成乐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良好习惯。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在议论、争辩中产生的。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已的思维过程,通过与老师和学生间的多向交流,矫正错误,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造。 教学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议论、发表意见和质疑问难,通过学生向老师、同学提问题、老师向学生提问题等形式,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复习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后,师问:1、圆的周长是指什么?2、你能想出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吗?让学生想出几种简单的方法,如用绳子先绕圆周长一周,再用尺子量或把圆滚动一周后,用尺子量。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这是不是最妤的方法。接着教师激励学生一起研究发现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出示三个大小不一的圆,让学生观察、思考后讨论: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再通过实验演示得出数据,从中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什么规律?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对本节内容向老师发问,全体释疑。

三、训练学生在思维受阻时,及时变换思考角度。 思维受阻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情况,如果不及时“疏通”,问题便得不到解决,不仅可以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结合例题、练习引导,启发学生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如: 一件工作,甲独做12天完成,乙独做18天完成。两人合作2 天后,乙有事抽调到别处,一段时间后乙又回来与甲合作了3天完成,乙抽调出多少天? 学生对此题的问题较难理解,出现思维阻塞。教师可引导学生变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件工作是由甲、乙分合做和甲独做完成的,求乙抽调出几天,即是甲独做的时间,因此,要求乙抽调出几天就变成求甲独做几天,便可先求出甲乙共合作了这项工作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甲独做的工作量,再除以甲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乙抽调出几天。 四、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的培养有赖于发散和求异的思维训练,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引导、训练又有赖于教师经常性地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活动。 例如,对分数、小数应用题数量关系训练时,可进行联想训练。 ①单位“1”的量是一令纸的数量; ② ③剩下的是这令纸的(; ④用去的比剩下的多这令纸的;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学习数学,不仅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还可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数学中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小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只有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首先课堂的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给以下的思维以强动力。例如教学“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展示)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快乐的动物旅游团一行32个人来到了森林饭店。森林饭店的主人猫咪笑呵呵地告诉导游:“我们饭店里还有5张空桌子,请随便坐。”导游猴儿一听急了:“才5张桌子,我们这么多人坐得下吗?”猫咪一听也不知该怎么办好了,它转向屏幕,向小朋友求救:“聪明的小朋友,我这里每张桌子坐8个人,他们32个人能不能坐得下呢?你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解题思路,最后指出:可以先算一算32人要坐几张桌子?算式是:32÷8。这节课,通过有趣的卡通故事引入课题,很好的吸引了学生兴趣。在讨论中学生初步地感受到了要解决的问题。这个学生暂时还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给学生设置了一道障碍,在求知心理与问题之间制造了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的源泉被打开,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二、突破定势,转换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突破一般思维定势,从对立、颠倒、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常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学习司马光的机智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附答案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5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12.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

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23.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24.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25.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50题答案

1、46页 2、5分 3、21级 4、10分 5、4张 6、25岁 7、23岁 8、55名 9、57名 10、9个 11、1 2个 12、33人 13、3分 14、5天 15、妹妹 16、① 0,1,3,6,10,(15),(21) ② 1、2、4、8、(16 )、( 32 ) ③ 1、4、3、6、5、( 8 )、( 7 ) ④ 10、5、9、6、8、7、7、( 8 )、( 6 )、(9) 17、(1)√、 11111、 ● (2)□□□□□▲○○○○○ 18、7、15 19、小阳走在第一,戴黄帽子、 小菲走在第二,戴红帽子、小南走在第三,戴蓝帽子 20、9个 21、芳芳最大,阳阳最小 22、( 2 )+( 5)-( 3 )=( 4 ) 或(2)+( 5 )-( 4 )=( 3 )等答案 23、 2425、1只。 26、1杯奶,1杯半水。 27、20杯茶 28、12个。 29、3支 30、15面。 31、卷笔刀贵,贵(2)元 32、11个。 33、1+9=10 2+6=8 3+4=7 34、○=( 3) △=( 5 ) ○+△=( 8 )。 35、△=(2),○=( 3),☆=(9 )。 36、( 1 ) △一7=5 ○+△=17 △=( 12) ○=( 5 ) ( 2 ) ☆+☆=12 ☆一△=6 ☆=( 6 ) △= ( 0 )

(3)△一4=11 ○+△=16 △=( 15 ) ○=( 1 ) ( 4 ) ☆+☆=24 ☆一△=6 ☆=( 12 ) △=( 6 ) (5)5+○=12 △+○=10 ○=( 7 ) △=( 3 ) ( 6 ) ○一☆=5 12一☆=8 ○=( 9 ) ☆=( 4 ) ( 7 ) 7+○=12 △+○=16 ○=( 5 ) △=( 11 ) ( 8 ) ○一☆=5 18一☆=8 ○=( 15 ) ☆=( 10 ) 37、①(4)+(5)=(9 )②(13)-(7)=(6 )等 38、55. 39、3楼。(小明的速度是爸爸的二倍) 40、6个两位数。23、24、32、34、42、43 41、4个两位数。30、34、40、43。 42、15个2、3、4、23、24、32、34、42、43、234、243、324、342、423、432。 43、16颗 44、 45、45、数图形: 11个 (6)个三角形(12 )个三角形(9)个长方形 46、数方块:

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浅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新盛小学龙纯琳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主动参加获得知识而不变成知识的贮藏库,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思考。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要注意挖掘教材,激发思维。 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吸引力,以激发学生装的学习兴趣的求知欲。如在教学“大于号、小于号”时,让学生思考:7>6与7<8”,“7”为什么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学生饶有兴趣,通过讨论得出:7跟4比,7比4大;7跟8比,7比8小。因为比的对象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非常差,虽然在学前教育中,已会数数,认数字,但是有不少人对数的实际含义、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组成等并不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建立数的概念,并在数的数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逻辑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表达思维的外壳。教育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在掌握语言的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产用语言材料巩固思维活动的成果,没有语言,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培养说话的条理性。在教学中,学生刚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时,就要注意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认数开始,通过看图、摆学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图意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如教材通过摆小圆片说明9的组成知识。9可以分成8和1、7和2、6和3、5和4,并思考:看到每组还能想到什么?这样学生把每幅图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从而得出抽象的数9。再

通过小象图,把9只小象图圈起来,给第九只小象涂上颜色。只有从观察实物、图解,才能抽象出数字来,如果离开那些具体的情景,儿童就不能一下子抽象地理解9可以本成8和14的意义。为了增强训练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三不批评:(1)说不对的批评,让学生坐下来想一想,听别人说;(2)说不完整的批评,让别的同学补充;(3)说得不通顺的不批评,老师引导,同学帮助。 三、灵活引导解题思路,提高思维能力。 解题思路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确定解题思路的重要依据,刚入学的儿童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识字也不多,有些词语又难以理解,对应用题的基础知识还一无所有,因此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根据处段的要求,昆密联系加、减法意义。值得提出,表格式应用题是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结构的关键,也是思路教学孕伏及形成的过渡阶段。通过分析和解题,使学生知道第一、二两格是告诉我们的“条件”,第三格是要我们求的“问题”,由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了一道应用题。通过教学和训练,引导学生往条件上想: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通过解题不仅要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讲出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完整说出解题过程。从分析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开始,到确定解答方法的根据,要求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同时通过练习巩固其解题思路,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发展。 四、要重视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往往要借助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及独创性等思维品质来实现的。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延缓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只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结合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可以进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的。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

目录 摘要关键词 (3) 英文摘要 (4) 引言 (4)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点 (4) 二、培养兴趣,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5)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5) (二)利用活动,变被动听为主动参与 (7) (三)以“成功教学”观点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7) (四)利用小组合作,变个人努力为团队精神 (8)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9) (一)、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 (9)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0)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10)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1) (五)、加强课堂上的大讨论 (11)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所以,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怎样教好数学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文章由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及特点、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三方面入手。从而得出:在教学中,只要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去激发、指导,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魅力,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完全能够实现的结论。 关键词:兴趣娱乐创造思维 引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无疑面临着:怎样让学生学好数学,怎样教好数学的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我在认真钻研,总结教法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套中学数学教法新思路。 数学——作为中学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可是,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一些中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就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我们一线数学教师也认为他们的大脑像一潭死水,不可开窍,造成偏科严重,有的人由不喜欢数学甚至发展到畏惧数学,鉴于这种情况,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无疑面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40题及答案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一)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 要用(12)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 的有(10)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9) 名男同学;; 画图法:用○代表女生,用□代表男生. ○○□□□○○□□□○○□□□○○ 4、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3)+(4)-(2)=(5)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13)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11)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15、10、13、12、11、(14)、(9) 1、4、3、6、5、(8)、(7) 1、2、4、8、(16)、(32) 8、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 小红用了11秒.那么,(小红)是第一,(小林)是第二. 9、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 比芬达多6瓶.老师买的是(可乐)多.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二)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 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小猫)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丁丁)第二名:(秋秋)第三名:(小牛)第四名:(阿婷)3、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6-4=2(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2岁 4、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 少人? 4+1+4=9 5、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 4天看了多少页? 第一天:2页第二天:2+2=4页 第三天:4+2=6页第二天:6+2=8页 6、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 队共有多少人? 4+5-1=8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三)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创新思维读后心得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创新思维》读后心得 福州仓山小学黄雪燕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是林凡红的《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创新思维》在对课题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后,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要真正出成效,首先,我们要改变教育观念。要把触角深入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渗透创新思想。教育观念的改变带来的是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数学的学科优势实施创造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2012年10月,我所在的数学教研组申请了小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效方法的行动研究》。为了更好的进行小课题研究,我拜读了著名的旅美教学学家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美国》、《培养智慧的孩子——天赋教育在美国》等书。还拜读了我国教育专家林凡红老师的《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创新思维》……。受到了不少启发。一年来与全体教研组成员一起努力。通过探索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和方法,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数学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上认为的是计算和应用公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信息的高速流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数学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学数学并不一定是目的,而是通过学数学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学数学来理解世界、理解世间与之有关的各种现象。学习数学的目的是掌握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解释世间许多现象的工具,是训练思维能力的手段。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能动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而十分强调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 在对课题的深入探索和研究后,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教学要真正出成效,首先,我们要改变教育观念。要把触角深入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渗透创新思想。教育观念的改变带来的是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蕴含着无穷的创造因素,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数学的学科优势实施创造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构建创新思维培养的目标体系。 创新思维培养是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的应用题时,先出示题目:小强的妈妈要将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千克,需要几个瓶?再让学生读题,分析解题思路。当学生回答出求需要准备几个瓶,就是看千克里有几个千克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需要几个瓶,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算出结果为,我问学生:“按‘四舍无入’法我们准备6个瓶子可以吗?”学生回答说“不可以。”我又问:“为什么?”学生都知道需要再准备一个瓶子装剩下的千克油,所以需要准备7个瓶子才行。最后让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老师并告诉:这种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随后用同样的方法教学了“去尾法”。由于这些例题都是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容易理解掌握。这样也引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思维动机。 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思想,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理清学生思维脉络 认知心理学家指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寓于知识发

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心得体会_

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心得体会_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实施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初中数学教学正处于学生学习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如何培养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开辟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初中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数学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包括数学观念、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及基本的数学逻辑。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联系生活现实,创设情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在七年级下期,学生都将转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在头天晚上备课时,我正愁眉不展的思考如何上明天的新课,忽然我想起了自己在小时候遇到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有一位便衣警察根据线报明察暗访到一间小屋后,细听到屋内的小偷正在分赃:每人分300元,就多出200元;每人分400元,又还差300元…这位警察叔叔眼睛一转,就算出了有几位小偷,多少赃款。”当我把这道数学题一出给同学们,众说不一,却很少有同学能短时内算出正确答案。于是我便很自然地引入我要讲的新课内容,给同学们分析、讲解、计算、求解。同学们这节课听得特别认真,特别入神,知识也掌握得特别牢固。由于提出的问题源于生活现实,就缩短了教材内容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兴趣陡增,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教学技巧,设置悬念,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在教学中,可以巧设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 案例1:讲授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两个式子:85的平方-84的平方,54的平方-46的平方,并让学生在10秒内计算出结果。学生暂时是不可能完成计算任务的。然后放映一段有关的智力抢答录像,抢答中,主持人语言刚落,就立刻有一个学生抢答说是169和800,其速度之快,简直是不假思索。目睹这么快的速度算出结果,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为什么他能计算得这么快呢?莫非是天才?这时可板书下列形式让学生思考:85+84= 54+46= 85的平方-84的平方=(85+84)(85-84)=169 85-84= 54-46= 54的平方-46的平方=(54+46)(54-46)=800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看出了两个数的平方差恰好等于这两个数之和乘以这两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题有答案直接打印版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1 班级 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 ) 1、4、3、6、5、( )、( ) 1、2、4、8、( )、( ) 8、 ( )个正方形 ( )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人中 (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么, ( )是第一,( )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02 班级 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是狗; 猴在兔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 ) 15、1、12、1、9、( )、( )、( )、( ) 75、( )、( )、60、( )、50、( )、( )、( ) 10、5、9、6、8、7、7、( )、( )、( )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老师买的是 ( )多,多( )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