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稳压电源设计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级电子信息工程
模拟、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简易数控稳压电源
姓名正中、毕轶
学号、
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07级3班
指导教师胡仲秋
2009年12 月19日
目录
1设计任务、要求及方案选择1
1.1设计任务1
1.2设计要求1
1.3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定2
1.3.1方案一(如图2所示)2
1.3.2方案二(如图3.所示)2
1.3.3方案三(如图4.所示)3
1.4电路工作原理3
2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4
2.1数字控制部分4
2.1.1单脉冲产生4
2.1.2计数部分6
2.1.3显示部分7
2.2D/A变换部分9
2.3可调稳压部分10
2.4辅助电源部分13
3在调试及组装电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5
3.1辅助电源的安装调试15
3.2单脉冲及计数器调试15
3.3D/A变换器电路调试15
3.4可调稳压电源部分调试15
3.5调试中发现的其他问题16
3.6调试中原始数据记录16
4心得与体会16
5致17
附录:18
1原理图18
2 PCB图19
3作品照片20
4元件清单20
参考文献:22
1设计任务、要求及方案选择
1.1设计任务
设计出有一定输出电压围和功能的数控电源。
其原理示意图1.如下:
图1.原理方框图
1.2设计要求
1.基本要求
①输出电压:0~+9.9V,步进量0.1V;
②输出纹波:<10mV;
③最大输出电流:500mA;
④由“+”、“-”两键分别控制输出电压步进增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数码显示输出电压。
2.发挥部分
①自制所用直流电源:±15V,+5V;
②拨码开关预置输出电压。
1.3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定
根据题目要求,提出以下三种设计方案:
1.3.1方案一(如图2所示)
图2 方案一方框图
在此方案中,其电路结构简单,能完成所要求功能。
但存在的不足之处是:D/A转换要求输入二进制数但是显示却要求输入BCD码。
实现这种转换的电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电路。
所以虽然这是最容易想到的一种方案。
我们却没有采用。
1.3.2方案二(如图3.所示)
采用以89C55芯片为核心的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该系统的控制部分。
其中采样与控制部分采用精度较高的12位A/D、D/A转换器,它不仅能实现步进0.1V 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对电压采样中,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电流输出。
此外,控制部分电路还具有键控和显示等附加功能。
由于第二个方案所用的是单片机,设计出
产品的精度高能满足大众的要求,但是以我们的现有知识无法完成,故不选择。
图3方案二方框图
1.3.3方案三(如图4.所示)
图4方案三方框图
既然要面对BCD码与二进制码之间的转换问题,此方案中采用了4线—7线74LS248译码器来解决,且避免了单片机的使用,数字部分采用全数字电路实现,电流输出采用集成稳压块功率扩展电路。
综上所述,选用方案三。
1.4电路工作原理
题目是设计一种从0.0~9.9V变化、步长为0.1V的简易数控电源。
设计思想应为:在达到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选用低价格通用元器件设计制作电路。
电路应简单、可靠,具有实用性,容易转变为实用产品。
数控直流稳压电源,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数字控制部分、D/A变换器及可调稳压电源。
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数字控制部分用+/-按键控制产生可增加或减BCD码,BCD码输入到D/A变换,变换成相应的电压,此电压通过放大到合适的电平之后加到可调稳压部分,控制输出电压以手动0.1V的电压步进或步减。
2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与元器件选择
2.1数字控制部分
2.1.1单脉冲产生
冲输出
冲输出
图5单脉冲产生电路
电路如图5.所示,该电路有“+”、“-”两按键控制计数器数字输出的加/减。
按下“+”或“-”按键,产生的输入脉冲输入到74LS192的CP+或CP-端,
以便控制74LS192的输出作加计数还是减计数。
为了消除按键的抖动脉冲,分别在“+”、“-”控制口接入了由双集成单稳态触发器CD4538组成的单脉冲发生器,其引脚图和真值表如下所示,由此可得出:16脚V DD 接电源(5V );8脚V SS 接地;为了能完成所需的功能,3、13脚清零端C D 始终接高电平,既电源。
H=High Level L=Low Level
↑=Transition frow Low to High ↓=Transition frow High to Low =One High Level Pulse =One Low Level Pulse
X=Irrelevant
图6.CD4538真值表
图7CD4538引脚图
查阅资料可得,CD4538的脉冲时间τ=100mS
,.
10,1,100,1,100,
21111063KΩ====KΩ===KΩ=∴⋅=R R F C C R R F C R C R X X X X μμτ
2.1.2计数部分
电路如图8.所示,两片可预置十进制同步可加/减计数器74LSl92构成2位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电路采用串行进位方式级联。
当个位计数器由9复位到0时,其发出一个正脉冲作十位计数器加计数的时钟信号。
使十位计数器加1计数。
74LS192其管脚图如下:
高位输出
图8.计数部分电路
图9.74LS192引脚图
由图可得:16脚V CC 接电源(5V );8脚接地;当清除端14(MR )为高电平时,不管时钟端CP D 、CP U 状态如何,即可完成清除功能,所以14脚接地;11脚PL 为为置入控制端,且低电平有效,所以要有置数功能,两块74LS192的11脚均接地;12脚u TC 为进位输出端,13脚D TC 为错位输出端,进行级联时,把前一级的TCu 和D TC 分别接入后一级的CP U 、CP D 。
两片74LS192的置入控制端11脚PL 分别外接上拉电阻R 4、R 7(取KΩ10)和按钮开关,即可通过按钮开关控制来实现预置数功能,当按钮开关按下时,便可实现预置数功能。
两片74LS192的输入端P 0~P 3分别外接4个上拉电阻,R 8=R 9=R 10=R 11=R 12=R 17=R 18=R 19=KΩ10,并通过普通开关与电源连接。
开关闭合表示输入为“1”,断开为“0”。
2.1.3显示部分
电路如图10.所示,这里采用数码显示输出电压大小,用74LS248为驱动器。
其中,因为74LS47可用来驱动共阳极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而74LS248则用来驱动共阴极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74LS47为集电极开路输出,使用时要外接电阻,而74LS248的部有升压电阻,可以直接与显示器相连接。
由于电路采
用了两级BCD码计数器,而且计数器输出仅仅代表电压值的代码,而不代表具体电压,因此不必考虑与D/A接口的问题。
故直接采用两片74LS248作为静态显示即可。
因为显示器的公共端接高电平,需要接一上拉电阻,故取R
8=R
12
=1K,
而小数点接电源而使其常亮。
低位输入
图10.显示部分电路
2.2D/A 变换部分
U 1
图11.D/A 变换部分
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分立的变形权电阻及运算放大器构成D/A 变换。
D/A 变换是运放的求和运算。
如图11.所示。
此电路将计数器中的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就是将输入二进制中为1的每一位代码按其权的大小,转换成模拟量,然后将这些模拟量相加,相加的结果就是数字量成正比的模拟量。
[]3124242526271
5678
11282930311
35678124124
2526272829303111S S f f U U U U U U U U U R R R R R U U U U U U R R R R R R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R R R R R R R R R '''''
----+++='++++=-⎛⎫⎛⎫''''----∴+++++++=- ⎪ ⎪
⎝⎭⎝⎭
3210321011
1221
212222
0000,1000,5
_[2]5 _[3]f f IN IN K K K K Q Q Q Q U R R
R R U U U R R R R ===--⋅=⇒=⋅
由[1]得,令U '=0,3567812424
252627282930311,O
f U U U U U U U U U k R R R R R R R R R ⎛⎫⎛⎫+++++++=- ⎪ ⎪⎝⎭⎝⎭其中k=0.1,当U 1,U 2,U 3,U 4,U 5,U 6,U 7,U 8均为零时,R 5,R 7,R 15,R 32,R 33,D 2,D 3,D 4,D 5构成清零功能,使输出U IN =0。
2.3可调稳压部分
U8
J1图13.可调稳压部分
为了满足稳压电源最大输出电流500mA 的要求,可调稳压电路选用了集成三端稳压块CW7805组成,该稳压器的最大输出电流可达1.5A ,稳压系数、输出电阻、纹波大小等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且CW7805原本是输出固定电压5V 的集成稳压块,但可以外接电阻来改变输出电压值。
要使稳压电源能在
0.0—9.9V 之间调节,可采用如图13.所电路。
设运放为理想元件,则有
2014
122013142014
12201314
12131420,,5,,
50,15O N P N P P IN IN O O IN
O IN
U U U U U R R U U U U R R R R R R U U R R R R R R R R K U U =+===-++∴=+
++====Ω∴=+
由此可见,U I 与U IN 之间成线性关系,当U IN 变化时,输出电压也相应改变.若要求输出电压步进增或减,U IN 步进增或减即可。
所以,当
()3210321000014131413
13141413141332103210020
1220
01413
0000,
0,5,5555,
000001000,0.8, 4.2,,
0.8P N N P N N N N P N IN N N P N Q Q Q Q K K K K U V U V U V U U U U U U R R R R R R U R R U R R Q Q Q Q K K K K U V U V R U U R R U U U U R R U R =='==='---+⇒
=⇒=-∴=+=∴=====-=
⋅--⇒=-,,
,,
141320201220122014
0131412201314
4.2 1.7,2.31.71,
400,5,1,
15
0.8 2.38,0.412
N N IN
IN
IN U U U V R R R K R R R R R U U R R K R R R R U U V +=⇒=-∴==Ω+⇒=Ω=+==Ω++∴=+⇒=-+,
结合D/A 转换部分和可调稳压电源,可得:
121221*********
715323320, 2.2,9.1,39,400,150,100,
f R K R K R K R K R R R R K R R K R R R R =Ω=Ω=Ω=Ω=Ω===Ω'==Ω====KΩ,
2.4辅助电源部分
图14.辅助电源部分
本部分电路主要提供给稳压调节电路及各部分集成电路(包括运放和数字击集成电路)的供电电源。
要完成D/A 转换及可调稳压器的正常工作,运算放大器LM324必须要求正、负双电源供电.先选择±15V 供电电源。
数字控制电路要求5V 电源,可选择由CW7805集成三端稳压器组成的电源实现。
其中包括变压器降压、桥式整流、电容滤波、三端稳压集成电路稳压环节。
如图9.所示。
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应满足下式:
max ()min i o i o rip i
U U U U U U ≥+-++∆
式中,max o U —稳压电源输出最大值;
()min i o U U -—集成稳压器输入输出最小电压差;
rip U —滤波器输出电压的纹波电压值(一般取o U ,()min i o U U -之和的
10%);
()min i o U U -rip U 之和的10%)。
对于集成稳压器,当()min i
o U U -=2V~10V 时,具有较好的稳压输出特性,
故滤波器输出电压值 152 1.7 1.8720i U V ≥+++≥
取i U =20V 。
根据i U 可确定变压器次级电压2U ,
220
181.1~1.2 1.1
i U U V
==≈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变压器次级电流与滤波器输出电流的关系为:
21(1.5~2) 1.50.50.75I I A ==⨯=,
取变压器的效率0.8η=,则变压器的容量为
22
180.75
170.8
U I P W η
⨯=
=
=,故选择容量为20W 的变压器。
因为流过桥式电路的每只二极管的电流为
0.5max 0.5max 0.50.50.25D i o I I I A ===⨯=
每只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max 1.41418(110%)28RM U V ==⨯⨯+≈,故选用二极管1N4001,其参数为:I D =1A,U RM =100V 。
可见能满足要求。
一般滤波电路的设计原则是,取其放电时间常数RLC 是其充电时间常数的2~5倍。
对于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 的充电周期等于交流电源周期的一半,即
L 4I (2~5)(2~5)22
2(2~5),3R =I 1.5
37.51022000
I
I
I T
RLC f
f
U RLC RLC I C U F
f
ωπωπωππ
π-≥==∴≥=⇒===⨯取,
取C 1=C 2=470uF,同理C 5=C 6=220uF 。
因为C 3,C 4,C 7,C 8是为了防止产生自激振荡而用于改善波形的,故一般取用C 3=C 4=C 7=C 8=0.1uF 。
C 9是用于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的,故选用100uF ,耐压值为25V 的铝电解电容。
3在调试及组装电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辅助电源的安装调试
在安装元件之前,尤其要注意电容元件的极性,注意三端稳压器各端子的功能及电路的连接.检查无误后,加入交流电源,测量各输出端直流电压值。
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发现7805的输出端和地端接反,故采取使之旋转90度,交换输出端和低端的方法解决该问题。
3.2单脉冲及计数器调试
加入5V 电源,用万用表测量计数器输出端子,分别按动“+”、“-”键,观察计数器的状态变化。
调试过程中能够输出脉冲,工作正常,但发现计数器74LS192的清零端误接为VCC ,导致清零端始终清零,无法计数,故将清零端改为接地,从而解决该问题,加减正常,同时预置数也正常。
3.3D/A 变换器电路调试
将计数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D/A 转换器的数字输入端,在30K -K =0000,
30Q -Q =0000,调节5R ,5
R ,使运算放大器输出IN U =0V 。
在调试过程中发现R 22取值偏小,放大倍数不够,导致无法调零,故在R 22端串联一支50K 的微调电阻,使之能够正常调零。
另外,由于R 24-R 31所需为非标电阻,无法满足,之能用标准电阻串并联构成,故使步进值不能精确地达到0.1V 。
3.4可调稳压电源部分调试
将电路连接好,在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加入一0-10V 的直流电压,观察输出稳压电压值的变化情况。
将上述各部分电路调试好后,将整个系统连接起来进行通调。
3.5调试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除上述提到的问题外,在调试过程中,还发现由于焊接工艺较差造成部分焊点虚焊后漏焊,问题发现后,一一解决。
3.6调试中原始数据记录
4心得与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是我们第一次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从选题开始,到设计方案的选择制定,原理图的绘制,PCB板的制作,作品的制作、调试,最后形成设计报告,我们对设计的整个流程都有了一定的体会,期间发现了很多问题,原理图
修改了9次,PCB板的布线设计进行了4次,设计报告修改了7次,调试的过程也是花费了相当的时间,整个设计历时6周,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很多,明白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有很多问题只有在真正实践的过程中才会有所体会和收获;我们也深知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对问题的考虑不够充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导致参数的计算和元件的选择相对困难,调试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等。
总之,在经历过此次课程设计后,我们对模拟、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设计的过程中锻炼了自身的耐心、细心,为今后的毕业设计甚至工作求职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激励我们今后应该更多进行实践,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
5致
由于是初次完成这样的课程设计,我们对设计的整个流程难免陌生,经验和能力都存在不足,因此非常感指导老师胡仲秋老师的悉心的指导,他对我们的方案的制定,作品的调试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胡老师的建议、指导使我们收获了很多,而胡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更是让我们肃然起敬,另外,还要感薛世华副院长以及曾茂良师兄对我们PCB板制作过程和设计报告完成中的指导和建议,最后,感所有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你们的帮助使我们获益良多,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进步。
1原理图
原理图
PCB图
3作品照片
4元件清单
元件清单
数量规格编号备注电阻
4 1K R20,R23,R13 ,R14
1 2.2K Rf1
1 96K Rs1
2 40K R25,R29 2 80K R26,R30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2006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2008
[3]立萍.一种简易数控电源的设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