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教案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正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音乐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训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教案。
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希望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加强身体的协调性。
具体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正确地模仿教师的节奏;(2)学生能够在乐曲伴奏下,跟随节奏进行动作;(3)学生能够听懂简单的乐曲,认识基本的节奏元素。
2.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份乐曲,最好选取具有明显节奏的音乐,例如交响乐或进行曲;(2)准备一些简易的乐器,在课后同学们一起制作;(3)准备一些手拍练习的打印材料,例如手拍图表或打拍子小游戏等。
3.教学过程Step1 引导思考在班会开始之际,教师可以为学生放一段节奏鲜明的音乐,问学生:“大家听到这首歌的节奏了吗?可以模仿一下吗?”Step2 模仿练习教师可以先教授一些基本的节奏模型,例如 "咚、咚、咚,慢慢快、快慢慢",让学生模仿。
模仿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鼓掌或手拍等方式,创造出明显的节拍。
Step3 协调练习在模仿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协调练习”加强学生的身心协调能力,例如让学生八分之一拍的速度跳绳,四分之一拍的速度跳跳板。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Step4 感知识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感知识学习”巩固学生的乐理知识,例如“先拍后弹、再弹后拍”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且能够快速地弄清楚乐曲的节奏元素。
Step5 阶段练习在完成了上述内容之后,老师可以安排一些“阶段练习”,例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打拍子技巧、进行乐器伴奏、或是与其他同学一起弹奏出完美的乐曲体验。
4.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训练,学生们的节奏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节奏训练》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节奏的概念,认识不同的节奏符号。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节奏训练任务,并在实际演奏中运用所学的节奏知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节奏符号卡片、乐器、音乐CD等。
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幼儿感受节奏。
2. 基本节奏学习:教师向幼儿介绍基本的节奏符号,如2/4拍、3/4拍等,并通过示例让幼儿熟悉这些节奏。
3. 节奏训练:教师挑选一些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节奏训练。
4. 实践环节: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运用所学的节奏知识进行演奏。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教学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节奏感表现以及协作能力。
2. 幼儿自评:让幼儿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自己在节奏训练方面的进步。
3. 家长评价: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表现,以及对节奏训练的兴趣。
六、教学内容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节奏知识,加深幼儿对节奏概念的理解。
2. 学习新的节奏符号,如4/4拍、4/3拍等,扩大幼儿的节奏知识储备。
3. 通过节奏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节奏知识,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新的节奏符号,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八、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节奏符号卡片、乐器、音乐CD、节奏游戏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引导幼儿感受节奏。
2. 基本节奏学习:教师向幼儿介绍新的节奏符号,通过示例让幼儿熟悉这些节奏。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各种节奏的韵律,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运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等表现不同的节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感受节奏的韵律,并能够用动作和乐器表现出来。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创造简单的节奏,并在团队中协作完成表演。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打击乐器(如鼓、铃等)、节奏图谱。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以便幼儿自由活动。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受节奏。
2. 节奏感知(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3. 打击乐器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打击乐器,指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乐器,并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
4. 节奏创作(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创作简单的节奏,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节奏训练。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节奏图谱,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感受到节奏的魅力。
3. 音乐欣赏:教师定期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幼儿在欣赏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美。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演示,让幼儿观察和模仿节奏的表现方式。
2. 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完成节奏创作。
3. 体验法:教师让幼儿亲身体验音乐和节奏,培养幼儿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基本节奏概念:介绍节奏的快慢、强弱等基本元素,让幼儿认知和感受。
2. 身体节奏表现:教授幼儿如何通过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3. 打击乐器演奏:学习使用打击乐器,如鼓、铃等,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教案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教案《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教案《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听音乐打节奏、听音乐做肢体动作。
2、通过节奏练习开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难点:肢体各节奏的配合。
活动准备: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一、律动进入教室老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1、老师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幼儿:节奏歌2、老师:在节奏歌里你都听到那些打击乐器?幼儿:铃鼓、碰铃、木鱼……3、老师:真聪明,那么我们就用打击乐器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
4、老师先介绍自己——××∣××我叫王馨请幼儿逐一介绍自己。
打破以往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5、老师:小朋友们的名字还有三个字的那用什么节奏呢?幼儿争先恐后的练习,请幼儿模拟。
6、老师出示节奏条:×××××请幼儿模拟打节奏幼儿依次介绍自己……7、老师:“咱们一起说欢送来做客,但是要求小乐师用好听的节奏说。
”幼儿自由练习。
8、老师出示节奏:设置疑问!××××××××0欢送来做客大家好重点强调空拍二、复习节奏重点强调空拍,复习空拍1、老师:“啊,今天还有好多小动物坐着火车来参加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都有谁?请你仔细听一听、〔老师播放带有小动物录音的磁带〕请幼儿模拟节奏。
2、老师:“你们都听到谁来了?”幼儿争先恐后的答复:青蛙、布谷鸟、乌鸦老师:那请小朋友模拟小动物的叫声并用手拍打节奏。
设置疑问激发幼儿思维。
幼儿练习。
老师出示节奏条。
〔1〕×××××—呱呱呱呱呱〔2〕××××布谷布谷〔3〕××××哇哇哇哇请幼儿拍打节奏,老师指导。
三、导入新课老师:我们打节奏喜欢用打击乐器,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的本领用身体上面的打击乐器来拍打节奏,小乐师你都知道身体上有哪些打击乐器呢?幼儿:拍手、拍腿、跺脚、拍肩、舌……老师小结:“小朋友的打击乐器真棒,还有舌响、唇响、捻指都可以用啊。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节奏训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节奏训练》含反思1. 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正在学习音乐,其中节奏训练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节奏,增强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能够辨别基本节奏;•能够准确演奏基本节奏;•培养发现和创造节奏的能力;•提高听力和节奏感。
3.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节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基本节奏的演奏方法;•发现和创造节奏;•节奏鉴赏和表演。
4. 教学过程4.1 热身活动•活跃气氛,让孩子们跟着音乐跳起舞来,放松身心。
4.2 讲解基本节奏•通过视听教学法,向孩子们介绍节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比如2拍节奏和3拍节奏等;•通过展示乐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基本节奏的不同演奏方法;•通过教师模仿和组织孩子们跟唱,让孩子们准确演奏基本节奏。
4.3 发现和创造节奏•通过展示节奏发生变化的例子,让孩子们发现和掌握节奏变化的规律;•通过亲身参与,让孩子们创造出自己的节奏。
4.4 节奏鉴赏和表演•让孩子们聆听名曲中的节奏,并配合乐器进行演奏;•带领孩子们制作小乐队,表演现学的节奏。
5.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孩子们听力不够集中,需要采取吸引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增加互动性。
•孩子们的基本节奏演奏还不够准确,需要更多的练习。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适当缩短教学时间,让节奏训练更加轻松有趣。
经过反思,我准备在下次教学中,增加互动游戏环节,适当增加节奏练习的时间,带领孩子们用乐器制作更多有趣的乐曲,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基本节奏演奏能力。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节奏训练》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节奏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节奏的概念,认识不同的节奏符号。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使其能够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对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节奏符号,能够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并运用不同的节奏符号,提高其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节奏卡片、乐器、音乐CD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节奏符号,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节奏训练:教师示范不同的节奏,让幼儿跟随演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节奏练习,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节奏符号。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集体活动中能够积极配合。
3.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耐心引导,帮助其克服困难,提高其节奏感。
4.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估其对节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 评价内容:幼儿对节奏符号的识别、节奏感的把握以及团队合作的积极参与程度。
七、教学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节奏练习任务,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完成,加强实践应用。
2. 其他学科融合:将音乐节奏训练与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舒适,避免干扰因素,让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
节奏训练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掌握音乐节拍轻松潇洒

节奏训练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掌握音乐节拍轻松潇洒。
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而音乐节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教师,如何给学生有效的节奏训练呢?本文将介绍一份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着重讲解如何通过不同方式掌握音乐节拍,让学生轻松潇洒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和感知力;2.让学生掌握常见节奏型,能够在实践中进行运用;3.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表演中表现出纯熟的音乐技巧和魅力;4.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音乐的美妙,潜移默化地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音乐节奏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音乐节奏?节奏是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同音符发出的声响之间的时间关系。
简而言之,就是一首歌的“节拍”。
(2)什么是拍子?拍子是一首歌曲的一种基本的、连续的重复的节奏型,通常由强弱、长短、稳定与否等特征组成。
(3)什么是节拍?节拍是指强弱相间的重复声响中,第一个声响被称为“一拍”,第二个声响被称为“二拍”,以此类推,记作“1、2、3、4….”2.掌握不同节拍的方法(1)打拍子:在一个节拍中,把音乐的拍子用手或脚轻轻地击打,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拍。
(2)流行歌曲跟唱:选取流行歌曲,让学生跟唱,并在唱的过程中体会节奏感。
这样既有利于平时的节奏感训练,也能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体验音乐。
(3)乐器演奏:利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让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感受节奏感,并掌握常见的节奏型。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引入一首流行歌曲,以歌曲旋律和节奏切入主题。
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
2.知识点讲解:讲解音乐节奏的定义、节拍的分类及学习方法。
3.课堂训练:通过打拍子、流行歌曲跟唱、乐器演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节奏的感知感悟。
4.巩固练习:让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段旋律,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交流彼此的演奏并互相进行改进。
5.总结评价:回顾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反思前期的不足和下期的改进。
大班音乐教案:节奏训练

大班音乐教案:节奏训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节奏的概念,感受节奏的乐趣。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节奏的认识2.节奏训练3.节奏接龙游戏4.节奏表演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首有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摇摆身体。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节奏。
”二、节奏的认识1.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节奏的概念,如:节奏就是音乐中的长短、强弱、快慢等变化。
2.教师举例说明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如:节奏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也可以让我们跟随节奏摇摆身体。
三、节奏训练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节奏训练,如:拍手、跺脚、拍桌子等。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进行节奏训练,如:轻拍、重拍、快拍、慢拍等。
3.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节奏接龙游戏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列,每组的第一名学生为接龙者。
2.游戏开始,接龙者用拍手、跺脚等动作表示一个节奏,下一个学生模仿并继续创作一个新的节奏。
3.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4.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教师宣布游戏结束,评选出最佳节奏接龙小组。
五、节奏表演1.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身体动作或乐器表演一个节奏。
2.学生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分组合作表演。
3.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演,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2.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节奏,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3.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节奏的认识程度。
2.学生在节奏训练中的表现。
3.学生在节奏接龙游戏中的合作精神。
4.学生在节奏表演中的创造力。
八、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创作节奏。
2.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节奏比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如:旋律、和声等。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节奏训练》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感知和理解节奏的快慢变化,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感知和表现不同的节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身体动作准确地表现节奏的快慢变化。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CD、节奏乐器(如拍手鼓、铃鼓等)、舞蹈垫。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宜进行音乐活动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知节奏。
b. 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舞蹈动作。
2. 节奏训练(5分钟):a. 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的节奏,如快节奏、慢节奏等,让幼儿感知并模仿。
b.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节奏创意,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3. 实践环节(5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节奏,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b. 各小组轮流上台展示,其他幼儿欣赏并学习。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b.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节奏感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让我感到欣慰。
2.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节奏感。
3. 下次教学中,我将继续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更多有趣的节奏训练,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我还将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共同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六、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选择一首富有节奏感的歌曲,如《小猪佩奇》主题曲,让幼儿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节奏游戏:设计一个有趣的节奏游戏,如“捉迷藏”游戏,让幼儿通过寻找和隐藏来感受节奏的变化。
律动节奏训练音乐教案大班

律动节奏训练音乐教案大班教案标题:律动节奏训练音乐教案(大班)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律动节奏训练,帮助大班学生提高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互动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音乐节奏训练器材(如鼓、铃铛等)。
3. 教学PPT或图片资料。
4. 教学道具(如彩色带、鲜花图案卡片等)。
教学活动:活动一:音乐热身(5分钟)1. 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随音乐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摇摆、跳跃等。
2.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并鼓励他们模仿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
活动二:节奏感训练(15分钟)1. 准备一些简单的节奏器材,如鼓、铃铛等。
2. 分发给学生节奏器材,让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敲打或摇晃。
3. 引导学生按照简单的节奏模式进行演奏,例如“咚、咚、咚、咚”或“叮、叮、叮、叮”。
4.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节奏组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三:律动游戏(20分钟)1. 使用教学PPT或图片资料,展示不同的律动图案,如波浪、星星等。
2. 引导学生模仿图案进行身体动作,例如挥动彩色带、跳跃成星星形状等。
3. 分为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准确地模仿出图案的节奏和形状。
活动四:合作创作(15分钟)1. 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音乐。
2. 引导学生讨论并决定如何用节奏器材和身体动作来表达这首音乐。
3.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活动五:音乐放松(5分钟)1. 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放松身心。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肌肉紧张。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使用简单的节奏器材进行创作和表演。
2.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参与音乐比赛,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经验。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促进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的发展。
2.让幼儿体验音乐节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3.培养幼儿基本的打拍节奏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节奏感的训练。
2.节奏感的巩固。
三、教学策略:唱、说、打。
四、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并准备好背景音乐。
2.课件或白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3.幼儿能够手拿不同大小的乐器。
五、教学环节与过程:1.引入:播放有节奏的音乐,并邀请幼儿随着音乐一起做动作(例如:拍手、敲鼓、摇铃等)。
然后问幼儿是否有感觉到其中的节奏。
2.具体教学内容:A.基本节拍的训练1.教师在音响中播放基本节奏练习曲,先让孩子通过唱的方式模仿节奏和速度,孩子跟着唱“拍子敲起来”,并在由慢到快的连续节奏中模仿前一位,看谁能持续更久。
2.让幼儿举起小手,按照教师的节奏进行打拍,让幼儿感知到节奏变化的速度以及强弱。
3.幼儿手持莫古拉,跟着教师的拍子敲打莫古拉,先教授两个节奏,一个是一二三,一个是一二三四,然后教授三个循环的节奏,每个节奏三遍,看谁能敲得最准。
B.巩固练习1.播放一首稍微快一些的有节奏的音乐,让孩子跟着敲打,教会幼儿加入音乐中,体验音乐的节奏美。
2.让幼儿拿着小手鼓、摇铃、莫古拉等乐器,配合音乐律动节奏。
3.幼儿自己表演节奏,可以自创新的节奏,和着音乐表演。
六、课后延伸:1.播放其他的带节奏的音乐,让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掌声、唱歌、摇晃等动作。
2.维护课堂元素,对于环节的过程进行认真及时的评价。
3.鼓励孩子自己创作节奏和动作,提升孩子的音乐创作能力。
七、教学后记:这节课主要让孩子感知音乐节奏,进行基本的打节奏的能力培养,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开头,后续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训练,让孩子继续提高音乐感知和创作能力,让孩子爱上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感知和体验各种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CD、鼓、铃等打击乐器。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有利于幼儿自由发挥。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逐渐进入活动状态。
2. 节奏训练(10分钟):(1)教师播放一首节奏简单的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2)教师展示不同的打击乐器,如鼓、铃等,让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
(3)教师引导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共同演奏指定的节奏。
3. 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活动的成果。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节奏训练,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2. 环境创设:教师在音乐区布置打击乐器,供幼儿自由演奏和创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改进的方向。
六、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感知和体验各种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七、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CD、鼓、铃等打击乐器。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有利于幼儿自由发挥。
八、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逐渐进入活动状态。
2. 节奏训练(10分钟):(1)教师播放一首节奏简单的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拍手。
(2)教师展示不同的打击乐器,如鼓、铃等,让幼儿尝试用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
(3)教师引导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共同演奏指定的节奏。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和学习基本的节奏概念,能够分辨不同的节奏类型。
1.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1.3 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音乐CD、节奏乐器(如拍手鼓、铃鼓等)、音乐乐谱。
2.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2.3 幼儿准备:穿着舒适的服装,便于活动。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受节奏。
3.2 节奏学习(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基本的节奏概念,如强弱拍、均匀拍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节奏。
3.3 实践环节(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节奏乐器,按照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演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节奏错误。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给予鼓励和肯定。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4.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放置各种节奏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和演奏。
4.3 教学活动:结合其他学科,如舞蹈、绘画等,让幼儿充分运用节奏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节奏感和创造力表现,对幼儿进行评价。
5.2 同伴评价:鼓励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第六章:教学内容6.1 课程一:认识节奏学习节奏的定义,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讲解,让幼儿能够分辨简单的基本节奏型。
6.2 课程二:拍子与节拍介绍拍子和节拍的概念,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不同的拍子,如2/4拍、3/4拍等。
6.3 课程三:节奏练习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让幼儿练习不同的节奏,如快慢、长短、强弱等。
大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节奏训练》

大班音乐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节奏训练》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教学背景本节课为大班音乐课程中的《节奏训练》。
教学目标1.能够感受到基本的节奏感。
2.能够跟随指挥者正确地演奏鼓点。
3.能够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性和动感。
4.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规定的节奏演奏。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基本节奏感训练。
2.鼓点演奏训练。
3.小组合作演奏。
教学过程音乐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有明显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做出体操动作,锻炼学生的基本节奏感。
基本节奏感训练教师将两种不同的乐器提供给学生,分别是鼓和铃铛。
在安排好鼓点的基础上,指挥学生按照鼓点的节奏敲打同等的次数,并提示学生要按照相同的节奏敲打铃铛。
教师需先向学生演示一遍,好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鼓点演奏训练教师向学生介绍鼓点的演奏方法和所表现的意义。
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节奏准确、力度要适中。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鼓点演奏,教师可以边敲打边指挥学生跟随进行;敲打速度应该适中,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节奏和鼓点意义即可。
小组合作演奏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基本演奏和鼓点演奏的基础上,让小组合作演奏规定节奏。
三、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操作中比较特别,有很大的灵活性。
在操作具体节奏演奏时,教师可以弹奏出其他乐器的节奏,向学生阐述该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从而更好的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感觉。
对于小组合作演奏的环节,教师可以进行比赛,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好的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最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一遍一遍的练习乐曲,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总之,在这节课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鼓点演奏技能,提高其音乐素养和音乐感受力。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感受音乐节奏的多样性,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节奏感。
2. 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音乐CD:《小星星》、《两只老虎》、《欢乐颂》等。
2. 打击乐器:鼓、铃鼓、木鱼等。
3. 教学卡片:各种节奏图示。
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受节奏。
2. 节奏训练(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敲击打击乐器,如鼓、铃鼓等。
3. 节奏游戏(5分钟):教师出示教学卡片,引导幼儿根据卡片上的节奏图示,进行分组游戏,比一比哪组表现得好。
四、活动总结: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投放各种打击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和演奏。
3. 教学活动:开展音乐主题的教学活动,如歌曲比赛、音乐故事等,让幼儿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活动实施步骤:1. 教师通过示范,教授简单的节奏patterns,让幼儿跟随模仿。
2. 利用图片和实物,向幼儿展示不同节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让幼儿相互练习和纠正节奏。
4. 开展音乐游戏,如“节奏接力赛”,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5. 结束活动时,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的节奏,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进步。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节奏。
2.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节奏,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3. 互动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帮助幼儿纠正错误,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教学主题:音乐节奏训练
授课对象:幼儿园大班
授课时间:40分钟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让幼儿能够感受和理解不同的音乐节奏。
2. 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3.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
2. 不同曲调的音乐
3. 面包板、铃铛、鼓等乐器
4. 画纸和颜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老师引导幼儿欣赏一段悦耳的音乐,并让幼儿喊出自己感受到的音乐节奏和感受。
2. 集体动作(10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集体动作,如:伸展、扭动、跳跃等,逐步让幼儿感受并理解音乐节奏的重要性。
3. 探究环节(10分钟)
老师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并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乐器或身体部位跟随节奏自由演奏。
4. 创作环节(10分钟)
老师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听一段音乐自己演奏并将音乐的节奏、感受和想法表现在纸上。
5. 游戏环节(5分钟)
老师借助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做一个“我演奏,你跟随”的游戏,让幼儿跟随出题人创作和演奏音乐。
6. 结束环节(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和经验,并鼓励幼儿多听音乐、多欣赏音乐。
教学反思:
这节音乐课采用了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训练,既有听、看、跟唱,也包括了自主发挥、创作等多种方式,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和掌握不同的音乐节奏,增强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也发现有些孩子的音乐能力不足,在以后的音乐课程中需要多加强调训。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节奏训练》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节奏的多样性,能够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表现不同的节奏。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协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感知和表现不同的节奏。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创造节奏并与其他幼儿协调一致。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CD、节奏乐器(如拍手鼓、铃鼓等)、椅子。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安静舒适的环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受节奏。
b. 教师播放一首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做动作,感受节奏的韵律。
2. 教学环节(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介绍拍手鼓、铃鼓等节奏乐器,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
b. 教师展示几种简单的节奏,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c.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自己创造节奏,并与其他幼儿一起表演。
3. 练习环节(10分钟):a.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节奏乐器,按照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练习。
b. 各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幼儿拍手打节奏。
4. 总结环节(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b.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肯定。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韵律。
3.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反馈,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需求和困惑,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认识节奏:让幼儿学习简单的二拍子和三拍子节奏,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出来。
2. 节奏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节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和练习节奏。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直观地展示节奏,让幼儿跟随模仿。
《节奏训练》大班音乐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各种节奏的韵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独立地完成简单的节奏练习,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各种节奏的韵律,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地完成简单的节奏练习,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CD、节奏练习卡片、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感受节奏的韵律。
2. 教学内容(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节奏的韵律,如快慢、强弱等,让幼儿通过听觉和触觉来感受。
(2)教师出示节奏练习卡片,引导幼儿模仿并进行练习。
(3)教师运用乐器,如拍手、敲击等,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模仿练习。
3. 实践环节(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节奏练习。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对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对幼儿进行评价。
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节:认识节奏的基本元素学习节奏的四个基本元素:拍子、节拍、音符、休止符。
通过图片、实物和音乐示例,帮助幼儿理解和区分这些基本元素。
2. 第七节:感受节奏的强弱引导幼儿感受节奏中的强弱变化,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出来。
利用简单的儿歌或音乐片段,让幼儿跟随节奏,体验强弱的不同。
3. 第八节:学习简单的节奏型教授几种基本的节奏型,如二拍子、三拍子等。
通过节奏练习卡片和乐器,让幼儿模仿和练习这些节奏型。
4. 第九节:节奏的创造与表达让幼儿尝试自己创造简单的节奏,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教案

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创造的意识。
3.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一、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音乐CD、节奏卡片、小乐器(如铃鼓、木鱼、沙锤等)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布置成音乐活动场地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首轻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舞动身体。
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音乐里有什么声音?”2.节奏感知教师播放一首有明显节奏的音乐,让幼儿用拍手的方式跟随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音乐的强弱、快慢。
3.节奏游戏游戏一:教师出示节奏卡片,幼儿根据卡片上的节奏进行拍手或敲击乐器。
游戏二: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如拍腿、拍肩膀等。
游戏三:教师分组,每组幼儿合作演奏一段节奏,比一比哪组演奏得最好。
4.节奏创编教师出示小乐器,让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跟随音乐演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简单的节奏,如“强弱弱、强弱弱”等。
教师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创编一段节奏。
5.节奏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节奏表演,每组幼儿展示自己创编的节奏。
教师邀请其他幼儿对表演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听音乐,关注音乐的节奏。
三、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关注幼儿在节奏游戏中的合作意识,评价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评价幼儿在节奏创编方面的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四、教学反思1.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辅导,确保他们掌握音乐节奏的基本技能。
2.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3.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延伸1.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继续开展节奏训练,让幼儿尝试更多类型的节奏。
2.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音乐比赛,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3.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音乐活动,增进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幼儿的音乐发展。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音乐节奏感训练教案教学内容:音乐节奏感训练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活动锻炼幼儿的节奏感,增强其感知世界的能力。
2、学会表达音乐节奏,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3、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音乐节奏感训练难点:音乐理论知识教学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活动名称:音乐接力活动目的:通过肢体律动课程,激活幼儿的身体感觉,放松身心情绪状态,为后面的节奏感训练做好铺垫。
具体步骤:1、老师组织幼儿排成两排,其中一个排站成大、小两队相对而立。
2、老师端着音响,播放快节奏音乐,让站在大队的幼儿一时间跳到小队对面,小队幼儿则要拉自己对面的大队幼儿过来。
3、这样反复播放,让幼儿不断转换站位,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二、讲解概念活动名称:音乐节奏感概念讲解活动目的:通过讲解概念,让幼儿理解音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具体步骤:1、老师通过图表,向幼儿介绍音乐的基本节奏结构,如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等。
2、老师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让幼儿逐渐明白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
三、进入实践活动名称:音乐魔方活动目的:通过和声和节奏的结合,让幼儿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具体步骤:1、老师给每位幼儿发放一片有空心的小方块,以及一些颜色不同的小球。
2、孩子们将小球放在空心方块里,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不同的音符,小球的数目代表音符的时值。
3、老师播放乐曲,让幼儿按照自己方块里的颜色和数量,像拼图一样将小球拼成音符序列。
4、幼儿按照序列顺序敲打出音符,锻炼自己的节奏感。
四、复习巩固活动名称:口腔打节奏活动目的:让幼儿在口腔中诠释音乐节奏,巩固节奏感训练成果。
具体步骤:1、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只口哨,要求每个幼儿都将口哨装在口腔里面。
2、老师逐步敲打出一段难度适中的小节奏,让幼儿根据敲打的音符,模仿在自己的口哨里发声并打出节奏。
3、逐渐增加难度,尝试让幼儿清晰、准确地表达音乐节奏,巩固本节课的训练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活动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大班音乐《节奏训练》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音乐打节奏、听音乐做肢体动作。
2.通过节奏练习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难点:
肢体各节奏的配合。
活动准备:
节奏条、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入教室教师弹前奏复习节奏歌《谁在说话》
1、教师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幼儿:节奏歌
2、教师:在节奏歌里你都听到那些打击乐器幼儿:铃鼓、碰铃、木鱼。
3、教师:真聪明,那么我们就用打击乐器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
4、教师先介绍自己——××∣××我
叫王馨请幼儿逐一介绍自己。
打破以往的模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5、教师:小朋友们的名字还有三个字的那用什么节奏呢幼儿争先恐后的练习,请幼儿模仿。
6、教师出示节奏条:×××××请幼儿模仿打节奏幼儿依次介绍自己。
7、教师:“咱们一起说欢迎来做客,但是要求小乐师用好听的节奏说。
”幼儿自由练习。
8、教师出示节奏:设置疑问!××××××××0欢迎来做客大家好重点强调空拍
二、复习节奏重点强调空拍,复习空拍
1、教师:“啊,今天还有好多小动物坐着火车来参加音乐会,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都有谁请你仔细听一听.(教师播放带有小动物录音的磁带)请幼儿模仿节奏。
2、教师:“你们都听到谁来了”幼儿争先恐后的回答:青蛙、布谷鸟、乌鸦教师:那请小朋友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用手拍打节奏。
设置疑问激发幼儿思维。
幼儿练习。
教师出示节奏条。
(1)×××××—呱呱呱呱呱
(2)××××布谷布谷
(3)××××哇哇哇哇请幼儿拍打节奏,教师指导。
三、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打节奏喜欢用打击乐器,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的本领用身体上面的打击乐器来拍打节奏,小乐师你都知道身体上有哪些打击乐器呢幼儿:拍手、拍腿、跺脚、拍肩、舌……
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打击乐器真棒,还有舌响、唇响、捻指都可以用啊。
”幼儿练习。
教师:“我们把刚才的节奏就用咱们的身体打击乐器来拍打。
这一环节的设计打破原有的拍手、跺脚,利用其它器官如舌响、唇响。
请幼儿用舌响、拍肩、拍腿分别打(1)~(3)根据情况幼儿多练习几遍。
教师:咱们的音乐会真热闹,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
1.播放乐曲欣赏乐曲:大灰狼幼儿兴趣很高效果很棒。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幼儿:凶猛的狮子、大象、老虎、狼……教师请幼儿随意表演
2.教师依次出示练习过的节奏交代幼儿就是大狮子、狼……的音乐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打节奏。
与幼儿练习几次。
利用欣赏乐曲,请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
3.加肢体节奏。
提问:小朋友身上可以用身体上
的打击乐器拍打节奏教师出示节奏条:与幼儿共同为节奏配肢体节奏
(1)××××××重点是与音乐配肢体节奏。
捻指击掌拍腿捻指交代幼儿×就是用捻指,××用拍腿××用击掌(2)××××要求:分别用拍头、拍肩、跺脚拍打。
教师示范。
发展幼儿手脑一致,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
幼儿自由练习。
将两小节连起来共同完成。
××××××××××捻指击掌拍腿捻指拍头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
锻炼并发展幼儿的思维反应能力。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随音乐拍打节奏
教师:“小乐师们真棒,又学到了新的本领,让我们共同听音乐演奏”。
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几次。
教师小结:“小乐师们成功地将今天新的任务完成非常棒,让我们共同做《节奏拍拍》去休息。
五、结束、律动《节奏拍拍》
教学反思: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训练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形成了最后半规律性的节奏乐。
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活动是不存在的。
大到对四季变幻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
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与人脑意识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奥尔夫认为: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便是节奏。
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在这千千万万种节奏中,有的是有规律的,有的却没有。
即使是同一事物,其节奏也既有普遍规律,又有特殊意义。
因此,我在编配节奏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到节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在课程的进行中,我还发现只要孩子将节奏弄懂,整个乐曲的节奏不要总是翻来覆去的练习(在没有配乐的前提下),虽然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但反复的次数多了反倒失去了更好的效果。
孩子们经过打节奏、利用立体节奏拍打后、在进行打击乐器分工训练、到最后的配合音乐;虽然在配乐的时候有些慢,但经过几次的练习后效果很好,比单拍节奏效果要好。
节奏不是单一的,以后还要加强练习,例如:让幼儿找一找生活中都有哪些节奏、自然界中都有哪些节奏等,为幼儿日后良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重点:让幼儿能够边听音乐边做肢体动作。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