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环境
作者:孙文霞杨洁
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04期
【摘要】企业家精神是创业活动的核心动力,企业家精神价值发挥的效果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整体层面上建立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环境、行业环境及企业内部环境。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教育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
一、企业家的内涵
费雪和海威(Fisher and Hawley)认为企业家是一种不确定性承担者。科斯(Coase)在《企业的性质》中,认为在一个竞争性体制中替代价格机制指挥资源的人或人们为企业家。克拉克(Clark)认为企业家作为套利者,在发展和变化的经济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西奥多·舒尔茨分析了非均衡经济的特征和企业家在其中的作用,认为企业家对经济条件的变化做出反应,发现潜在获利机会,在自己的经济活动空间中重新配置时间和其他资源,使经济恢复均衡。诺斯(D C North)赋予企业家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因此,企业家在经济中承担着创新者、组织和协调者、领导和管理者以及风险承担者的角色,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精神指人们竞相成为企业家的一种行为。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把企业家精神明确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系统地提高到具有“社会进步的杠杆作用”的地位,他还进一步指出企业家精神的复苏是美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1]约瑟夫·熊彼特(J Schumpeter)认为企业家活动的最典型特征就是创新,他们具有适应市场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而这种锐意开拓的品质就是企业家精神,它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策动力。[2]富兰克·奈特(Frank Rnight)将企业家精神与伴生的风险(Risk)或不确定性(Uncertainty)联系到一起,认为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3]西奥多·舒尔(Theodore Schultz)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处理非均衡的能力,并重新解释了熊彼特的企业家精神为什么也是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一个源泉。[4]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对熊彼特关于创新是企业家基本特征的论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合作要素对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作用,强调合作与创新之间要保持平衡。[5]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家精神包括以下方面:打破常规、乐观、自信、果断、工作勤奋、精力充沛,对成就的高度欲望、对前途的高度自信、富于创新、追求卓越的雄心和敢于冒险并承担风险和失败的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
三、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
企业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但是如果缺少良好的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那么企业家精神就只能维系在某些突发的个体上,它的出现也是随机的,企业家精神无法扩展到整个人类以产生更大的社会进步。加快企业家精神的扩散和社会化步伐,创造适合企业家精神成长的良好环境,必須依托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宏观环境的建设和支撑。因此,构建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求的企业家精神培育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1.公共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
创业意味着进入某些新兴的市场领域,这一操作需要建立在合法的平台之上,需要相关配套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同时税收优惠政策也是促进企业家创业的有利因素。
2.人才储备和能力建设
创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育机构必须提供相应的培训以使后继者具备相应的技能从而成为储备人才。有效组织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快企业家精神的扩散和社会化步伐,发挥政府机构、教育部门、创业学者的积极作用,促使企业家精神的研发规范化和社会化,为创建创业型社会打下思想和文化基础。目前大学开设的传统的社会工作管理、教育、环境学的专业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具备商业、管理及社会创新的综合能力,方能胜任这一岗位的要求[6]。
3.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恰恰成为其不断创新的动力所在。市场经济体制越是成熟,越是能够产生理性而热情的大企业家,也越可能催生优质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缺乏往往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落后的经济体制又压抑着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精神的供给和发展。因此,要努力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扩散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7]另外,经济体制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当企业家对自身经济行为的未来风险和报酬有比较稳定的预期时,才会激发更为理性、健康和稳定的企业家精神实质。
4.培育推崇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
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是企业创新的灵魂,它对创业行为及其所秉持的价值观念产生认同感,并由此营造出鼓励、推崇创业和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演进。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研究发现,美国社会文化更有益于推崇个人开拓和冒险精神、尊敬个人奋斗获得的成功,这种崇尚克服困难、除弊革新的创业精神,引导着美国企业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从而促使敢于创新、勇于冒险、努力追求个人成功的企业家精神的形成。
[8]为实现这一目的,要积极构建科学的社会价值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培植对企业家及其劳动和贡献予以充分尊重的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认同,使比较优势原则和价值规律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同时还应倡导诚信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崇尚诚信、合作共赢gd的社会价值观。另外,还要注重营造宽容和激励创新的文化环境。
5.规范企业家人才市场
企业家精神培育与企业家成长保护机制密切相关。在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今天,当务之急是创造适合企业家精神成长的土壤,在全社会尽快建立企业家人才市场,促进人才流动机制的畅通,使大批企业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规范、成熟的企业家人才市场会促进企业家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的迅速建立,使企业家人才市场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实现优胜劣汰、配置企业家资源的功能,有利于高素质人员体现其应有价值,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激励和发挥。同时,通过简化创业程序和审批手段来降低企业家进入壁垒,规范和完善企业家人才市场,在企
业家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加快信息传递、建立评估机制,形成良好的市场选择氛围。[9]
6.健全财产保护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
没有明确的所有权,连企业都不可能出现,更不可能有充分的经营权和能动性较强的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保护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市场经济和企业家精神的逻辑前提,“一项专为包括新思想、发明创造在内的知识所有权而制定的法律可为创新活动提供更为经常的刺激,没有这种所有权,便没有人会为社会利益拿私人财产冒险,自然也就不会激励更进步的企业家精神”。[10]因此,要努力健全财产制度、知识产权制度,保障企业家合法利益不受侵害,保护企业家精神健康、持续成长。
一个国家要想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鼓励企业的发展,重视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宏觀环境方面加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塑造企业家们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加快企业家精神的扩散和社会化步伐,创造适合企业家精神成长的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蔡文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2]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年。
[3] [美]富兰克·奈特:《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年。
[4] [美]西奥多·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姚志勇、刘群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5] [美]艾伯特·赫西曼:《经济发展战略》,曹征海、潘照东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