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简况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予

专业简况表

学校名称(代码)武汉东湖学院(11798)

(公章)

学科门类(代码)理学

专业名称(代码)应用化学(070302)

批准时间2006年

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3月15日填

填表说明

一、表内各项目要求提供原始材料备查。

二、“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分三个部分组成:独立学院自有教师,聘期在两年(含)以上的;母体学校委派,能达到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年工作量且聘期连续两年(含)以上的;聘期不足两年,达到专任教师年工作量的外聘教师按50%计入;聘期不足一年的不计专任教师。

三、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含讲师)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四、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

五、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期不足两年的外聘教师数×0.5)。

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100%。

七、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具有副高级以上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八、生均四项经费=四项经费/折合在校生数,四项经费包括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各项经费的具体内容为:本专科生业务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费用,进行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加工、运杂费,生产实习费,答辩费,资料讲义印刷费及学生讲义差价支出等。教学差旅费:教师进行教学调查、资料搜集、教材编审调研等业务活动的市内交通费、误餐费、外地差旅费。体育维持费:各种低值体育器械和运动服装的购置费、修理费,体育运动会费用,支付场地租金和参加校际以上运动会的教职工运动员的伙食补助费,以及公共体育教研室的业务性报刊、杂志、资料等零星费用。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的经常维护修理费。

九、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指单价高于800元的仪器设备,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折合在校生数。

十、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折合在校生数。

十一、“图书”包括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业务类期刊杂志,按种类和年度装订成合订本,1本算1册。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

十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十三、表格中涉及到的教学研究项目、获奖、科研项目、专利等均指以学校的名义获得的项目,如果项目负责人以其他单位名义获得,但经费已转入该校的可计入该校科研项目。

十四、本表填写的数据不得超过限报数额,不得随意增加内容。文字原则上使用小四或五号宋体。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双面印刷,装订要整齐。

Ⅰ专业建设(本专业在学校整体规划中的定位、专业建设思路、建设措施与成效,限填800字)

一、专业定位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和其他学科知识,能在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建设思路与措施

1.应用化学以化学、化工为学科基础,注重应用研究。本专业从创新教育战略高度出发,注重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创新意识,重点建设具有应用化学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等,有效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特色:(1)办学规模:每年维持100人左右招生规模;(2)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后的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知识、素质、能力核心三要素,培养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应用、创新型高科学素质人才;(3)专业特色:以商品检测、材料化学、能源化学为专业方向,主要从事商品检测、功能材料以及新化学能源等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3.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削枝强干,加强专业基础主干课教学;专业选修课程则着眼学科发展的前沿与应用。

4.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注重因材施教,改进与完善教学方式、手段,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理论应用的综合训练与实践。

5.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将各基础主干课程从普通过渡到重点再提升到精品课程,并进行教材建设。

6.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具有24名老、中、青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将进一步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通过其他方式进修提高,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教学团队。

7.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基础、综合、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新体系,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实践。

三.建设成效

1.教学科研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市、校等教研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75篇,主编和参编教材、讲义5部,专利3项;获省级学科竞赛奖2项。

2.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逐渐完善,目前专业实验室1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7个;随着新建科技大楼投入使用,实验、实践教学场所有更充分保障。

3.2010届和2011届留学和考研录取率分别为21%、33.3%,英语四级通过率分别为79%、64%,武汉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率分别为47%、56%;省级优秀毕业论文1人,就业率均在90%以上。

近 4 年本专业学生情况

年份

普通本科生

普通专科

(高职)生在校生人数

(合计)招生

人数

在校生

毕业

人数

毕业率

授学位

人数

授位率

在校生

毕业

人数

2008 91 179 / / / / / / 179 2009 99 278 / / / / / / 278 2010 100 335 43 100% 20 47% / / 335 2011 120 410 45 100% 25 56% / / 410

说明:迄今为止,我校本科毕业生必须参加武汉大学学位课程考试,并严格按照《武汉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条件和规定授予武汉大学学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