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电炉的发展史
加热炉的发展范文

加热炉的发展范文加热炉是一种用来加热物体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加热炉也经历了不断的创新与改进。
最早的加热炉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人们用火把或火堆来加热物体。
这种加热方式非常简单,但效率较低,无法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随着冶金业的发展,燃煤炉和燃油炉等传统加热炉开始广泛应用。
这些加热炉采用燃料进行加热,使得加热过程可以更好地控制。
然而,这些炉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燃料消耗大、操作复杂、环境污染等。
20世纪初,随着电力工业的兴起,电加热炉开始被引入工业生产。
电加热炉通过电阻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具有加热速度快、温度可调节、热效率高和环保等优点。
电阻加热炉不仅被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领域,还被用于玻璃制造、陶瓷烧制、化工反应、医药加工等行业。
在电加热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电弧加热炉和频率感应加热炉等新型加热设备。
电弧加热炉是通过电弧加热金属,具有迅速加热、可控的加热过程、能耗低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熔炼、热处理和金属材料加工等领域。
频率感应加热炉则是利用感应加热原理进行加热,具有传热效率高、加热均匀和加热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焊接、热处理、金属熔炼和塑料热熔等工艺。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加热炉也在不断创新与改进。
以太阳能加热炉为例,它是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的设备,具有可再生能源、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清洁能源领域。
太阳能加热炉可以用于热水供应、食品加热和工业加热等领域,逐渐取代传统的燃煤炉和燃油炉。
另外,激光加热炉也是现代加热技术的一种创新。
激光加热炉通过聚焦激光束进行加热,具有能量集中、加热速度快和控制精确等优点。
激光加热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制造和医疗领域等,可以用于金属焊接、塑料热熔、表面处理和医疗手术等。
总之,加热炉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的火把到燃煤炉、燃油炉、电加热炉、太阳能加热炉、激光加热炉等不断创新与改进的过程。
这些新型加热炉具有加热效率高、温度可调节、能源消耗低和环保等优点,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生活。
蓄热式加热炉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介绍

蓄热式加热炉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介绍1 概述用蓄热室来预热空气和燃料是一项较早的技术, 早在19 世纪中期就开始应用于高炉、热风炉、焦炉等规模大且温度高的炉子, 但传统的蓄热室采用格子砖为蓄热体、传热效率低、蓄热室体积庞大, 其换向阀结构复杂、效率比较低, 换向周期长, 因此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20 世纪70 年代的能源危机后, 节能工作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加之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靠性强的换向系统。
1982 年英国Hot Work Development 公司和Brit2ish Gas 研究院合作, 成功开发出第一座使用陶瓷小球作为蓄热体的新型蓄热式加热炉, 节能效果显著。
近10 年来蓄热式燃烧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很多国家都在研究各种蓄热式烧嘴和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以及高风温燃烧技术。
2 蓄热式燃烧技术1998 年大连北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率先在萍钢棒材公司轧钢加热炉上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燃烧纯高炉煤气, 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蓄热式技术燃烧高炉煤气在连续式轧钢加热炉上的应用。
此后, 国内有多家公司开展蓄热式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蓄热式燃烧技术逐渐成熟。
在蓄热式燃烧技术方面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蓄热式技术在工业炉上的应用实现了高产、低耗、少污染和高自动化水平, 达到了燃烧工业炉“三高一低”(高炉温、高烟温、高余热回收、低惰性) 的发展方向要求。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 国内蓄热式燃烧技术发展到现在, 基本分为以下两大系列:(1) 以北京北岛为代表的内置通道式加热炉, 其特点是: ①把蓄热室和炉体有机结合为一体, 结构紧凑, 占地面积小, 炉子外观整洁。
②蓄热体采用陶瓷小球, 价格低廉, 集中换向, 换向时间约180 s , 运行费用低。
③炉体热损失小, 热效率高, 很容易做到空气、煤气双预热,燃烧喷口密布, 炉温均匀性好, 钢坯氧化烧损低。
④炉型结构较复杂, 炉墙厚达l m , 对耐火材料的理化指标性能要求高, 对设计、施工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高。
感应加热设备历史起源及发展现状

(3)低淬透性钢齿轮淬火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曾进行55DT、60DT、70DT钢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以后因钢的淬透性不稳定等原因,低淬钢未继续用于生产。1992年俄罗斯低淬钢创始人,K.3ЩЕПЕ ЛЯКОВСКЦЦ博士来中国讲学,并到某一钢厂调查冶炼低淬钢的条件,认为该厂完全具备生产低淬钢条件。YB 2009—1981《低淬透性含钛优质碳素结构钢》中对合金元素的控制与俄罗斯不同,(俄)1054—74、58(55П П)钢的元素含量对 Mn、Cr、Ni、Cu四元素之和规定要求<0.5%(质量分数),而YB2009—8155Ti钢对Cr、Ni、Cu三元素之和规定<0.5%(质量分数),这可能是关键所在。
二、感应加热新工艺
感应加热工艺是感应加热技术水平的主要体现,是技术发展的基础,先进的感应加热工艺技术可以有效地发挥感应加热的特点,实现高效、节能的局部热处理。
(1)纵向感应加热淬火 半轴纵向感应加热淬火已用于汽车、拖拉机工业。半轴纵向加热是一次淬火。在德国、美国有半轴一次淬火专用机床,将加热、校正和淬火在一台机床上完成,提高了生产率,一次淬火与连续淬火相同产量的设备占地面积各为40m2与115m2。
(5)特殊应用 如等离子、堆焊等。
以一汽为例,在生产的中型车、轻型车和轿车上,就有近200种零件需要感应加热淬火处理,从感应加热淬火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看,可称得上花样繁多且大小均有。随着感应淬火技术的不断发展,感应淬火的零件已上升到占全部热处理零件的50%左右。据有关数据表明,在我国的汽车工业中,感应热处理的应用正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国产中频电源目前都采用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结构。因此,在研究和开发更大容量的并联逆变中频电源的同时,研制结构简单、易于频繁起动的串联逆变中频电源是国内中频感应加热装置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熔炼、铸造应用中,串联逆变电源易实现全工况下恒功率输出 (有利于降低电能吨耗)及一机多负载功率分配控制,更值得推广应用。
远红外加热技术发展史

进入八十年代,远红外技术方兴未艾。首先在美国和西欧,成功地解决了中温(500-850)℃远红外加热技术一系列难关,完成了对能耗高的玻璃、陶瓷窑炉和远红外加热技术改造,节电效能达40%。在日本研制成功的高温红外聚焦炉是能够提供900-1400℃的节能远红外电炉,为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和试验室装备现代化提供了先进的设备。ustify> 在我国,远红外加热被列为“六五”期间重点推广的节能技术并收到很大成就,据报道公一九八二年,我国实现远红外技术节电12亿度。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大有发展之必要。
远红外加热技术是七十代迅速发展的一项节能新技术,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这项技术。美国将远红外列入全国120项节能措施的第三种。日本制定的有关节约能源的“月光计划”,远红外技术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至今仍在大力开发适用的高辐射材料。在世界各国专利注册中,有关远红外设备,远红外材料,远红外器件屡屡出现。
远红外加热技术节能与元件材料的辐射特性、元件制造技术和加热设备的设计指标关系甚大,现在新型加热元件发展很
快,特别是SH系列加热元件中的乳白石英远红外电加热器(简称SHQ元件),是远红外技术中优秀的节能元件,以独特的辐射特性、良好使用性能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与专家的赞赏。
远红外加热技术是七十代迅速发展的一项节能新技术,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这项技术。美国将远红外列入全国120项节能措施的第三种。日本制定的有关节约能源的“月光计划”,远红外技术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至今仍在大力开发适用的高辐射材料。在世界各国专利注册中,有关远红外设备,远红外材料,远红外器件屡屡出现。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都大量生产SH系列加热元件。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SH系列元件开始形成系列化产品。
远红外加热技术节能与元件材料的辐射特性、元件制造技术和加热设备的设计指标关系甚大,现在新型加热元件发展很快,特别是SH系列加热元件中的乳白石英远红外电加热器(简称SHQ元件),是远红外技术中优秀的节能元件,以独特的辐射特性、良好使用性能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与专家的赞赏。
11.1 电炉炼钢的历史及其发展

11.1.2
电炉炼钢发展前景
Your company slogan
11.1.1
电炉炼钢发展历史
电弧炉是继转妒,平炉之后出现的又一种炼钢方法.它是在电发明之后的1899年 。由法国的海劳尔持(Heroult)在La Praz发明的。它发展于阿尔卑斯山
(Alps)的峡谷中,原因是在距它不远处有一个火力发电厂。电弧护的出现.开发
电炉钢除了在传统的特殊钢和高合金钢领域继续保持其相对优势外.正在 普钢领域表现出强劲的竞争态势。在产品结构上。电炉钢几乎覆盖了整个长 材生产领域.诸如圆钢、钢筋、线材、小型钢、无缝管,甚至部分中型钢材 等.并且正在与转炉钢争夺板材(热轧板)市场。
Your company slogan
11.1.2
电炉炼钢发展前景
Your company slogan
11.1.2
电炉炼钢发展前景
Your company slogan
11.1.2
电炉炼钢发展前景
11.1.2.4 电炉炼钢与环境保护
电炉炼钢有利于环境保护,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考虑,都会迫使人们去发展电 炉。目前,人们已经感到CO2的排放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形报道,过去50年间因 温室效应南极气温上升2.5摄氏度,达到零下3摄氏度,全球气候异常现象剧增。 现今全球工业化加速, CO2的排放与日俱增,南极升温将会变快冰雪融化后果不 堪设想。这种情况促使各国领导人1995年在日本京都开会,决定把CO2排放量压 缩到1990年水平。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减少CO2 等有害气体排放的办法.如没想用 核电为热源,用海水制H2作还原剂.以消除CO2排放。采用电炉炼钢,将减少 CO2排放总量80%。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钢产铁大国.钢铁企业排放的CO2在我国CO2排放总量中 占10%以上。
开水设备发展历程

开水设备发展历程1. 古代的开水设备:在古代,人们使用简单的陶制或金属制锅具进行烧水。
这些锅具通常是放置在燃烧物上,如火炉或沸水壶,用来加热水。
2. 蓄热式开水设备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蓄热式的开水设备。
这些设备通常是由陶瓷或金属材料制成的容器,其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可以将热能储存并保持较长时间。
3. 燃气开水炉的推出:随着工业化的推动,燃气开水炉逐渐被引入家庭和商业场所。
这种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到燃气管道将天然气燃烧,提供快速且连续的热水供应。
4. 电热水器的普及:20世纪初,电热水器开始逐渐普及。
这些设备利用电流加热水,并能够提供热水的不间断供应。
电热水器在安装和使用方面更加便捷,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 太阳能热水器的兴起:在环保和能源节约的需求下,太阳能热水器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选择。
这种设备通过阳光的辐射,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来加热水。
6. 智能开水设备的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开水设备开始出现。
这些设备通常具有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可实现预约、远程控制等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和管理热水设备。
7. 即热式开水设备的应用:近年来,即热式开水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设备通常由储水箱和加热系统组成,可以迅速加热水,并在需要时提供热水,提高用水的便利性。
8. 新型材料的应用:近年来,一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也为开水设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例如,不锈钢、陶瓷等材料的运用,提高了设备的耐用性和使用寿命。
9. 智能化与节能化的融合:如今,开水设备不仅要追求智能化的功能,还要注重节能环保。
一些设备通过改善热能传递效率、提高设备的绝缘性能等手段,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0. 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开水设备开始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些设备具有多种温度调节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来加热水。
灶具发展简史:从古代到今天

灶具发展简史:从古代到今天灶具直接与人类的“食”有关,也即与人类的最基本生活有关。
灶具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科技的进步,反映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古代农耕社会普遍使用柴草灶具,基本是用砖石砌成,几千年里没有明显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煤炭的开采利用、电力的发明和推广,灶具很快发生变革,一改传统的形式,涌现了燃气灶、电磁灶、太阳灶、微波炉等多种新型灶具,并且催生了小家电产业,带动了工业设计。
柴草灶具大约一万年前,先民由采集狩猎转向农业种植生活,逐渐使用起灶具,到商代灶具基本定型。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所知,古代的灶具多用砖石砌成,基本燃料是木柴和干草。
在汉画像石中有不少关于庖厨的图像,描绘出当时灶具使用的场景。
如徐州出土的一幅汉画像石“庖厨宴饮”图(图1),表现了王公贵族的饮食生活,画面中有掌灶者、烧火者、切菜者、端盘者、汲水者,还有一人在洗涮。
图中清楚可见使用的灶具,前面是火门,用于添柴,后上方有烟道。
[1]从汉画像石的“庖厨”图可见,当时的灶具还没有用风箱,为了引燃或鼓风,有人在拿吹火筒吹火。
[2]古代的灶具不仅用于烹饪,也用于制酒或熬盐。
山东诸城前凉台汉墓出土的多块画像石,所描绘的生活图像非常丰富,其中的庖厨图像由一组一组的小图像平面排列,穿插而成,画面中多达42 个厨夫、仆人,各自做着手里的活。
从画像局部(图2)看,蒸酒用到灶具,灶台上是蒸煮谷米用的器皿,灶台后面的烟道冒着烟,一人站立灶旁搅拌,一人跪坐灶前添柴,他身后一人在劈柴。
灶台右边有两个大缸,一人正在搅拌。
[3]在汉代文物中也常见陪葬用的小型陶灶,有助于我们增加对当时灶具的感性认识。
灶台多为方形,上面开圆口,以放釜和甑,前有火门,后有烟道。
有意思的是,与陶灶相配的案、盘、杯、勺之类物品也一应俱全。
应当肯定,柴草灶具的发明和使用有其进步意义。
然而,由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缓慢,柴草灶具基本不变,一直沿用后世。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学者鲁道夫·P·霍梅尔在中国进行调查,在他所撰的《手艺中国》中有一节“厨房炉灶”,他描述道:“炉灶基本上呈方形,由四面砖墙砌成,大约4 英尺高,上面放有铸铁的大锅。
电站锅炉发展历程简述

电站锅炉发展历程简述电站锅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电站锅炉发展的主要阶段:1. 蒸汽动力:第一台蒸汽锅炉于18世纪末出现,最初被用于驱动早期的蒸汽机。
这些锅炉一般采用直立式结构,燃烧煤作为燃料,通过烟囱排放废气。
蒸汽锅炉的出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2. 水管锅炉:19世纪初,发明了水管锅炉,它采用了水管设计,将水与烟气进行换热,提高了锅炉的效率。
这种设计还可以适应更高的压力,使得锅炉更加稳定和安全。
3. 拉马雷锅炉:19世纪中期,法国工程师拉马雷发明了一种新型锅炉。
该锅炉采用环保石油作为燃料,实现了高效燃烧,减少了废气排放。
拉马雷锅炉的出现标志着锅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环保性能的提升。
4. 超临界锅炉:20世纪初,超临界锅炉技术开始应用于电站锅炉。
超临界锅炉能够在高温和高压下运行,使得热效率更高,并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种锅炉技术的应用使得发电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大大提高。
5. 循环流化床锅炉:20世纪末,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该锅炉通过将燃料与煤粉混合,形成流化床,使燃烧更全面,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循环流化床锅炉还能够燃烧不同种类的燃料,提高了运行的灵活性。
6. 高效锅炉:近年来,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电站锅炉的研发重点逐渐转向高效低排放的方向。
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如燃烧循环冷却(CCC)和预混燃烧等,电站锅炉的热效率被进一步提高。
电站锅炉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的蒸汽动力到高效低排放的演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电站锅炉的技术将继续提升,为可持续能源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热处理设备发展历史论文

热处理设备发展历史论文热处理设备是用于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冷却的设备。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热处理技术和设备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对热处理设备的发展历史进行探讨。
最早的热处理方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青铜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高温对金属进行热处理。
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发明了使用火山熔岩对铁器进行热处理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处理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在工业革命期间,蒸汽锤和熔炉的发明使得热处理设备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20世纪初,电力和燃气热处理炉的出现,使得热处理工艺更加精确和可控。
1920年代,电弧炉和电阻炉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热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热处理设备在军事工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军事装备的制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处理设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
现代的热处理设备多样化,涵盖了多种加热方式和冷却方式,如电热处理、高频感应加热、气体淬火等。
今天,热处理设备已成为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制造和加工过程中。
总的来说,热处理设备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青铜时代,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热处理设备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热处理设备将继续发展,并为未来的工业制造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当今的工业生产中,热处理设备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还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塑料等多种材料的热处理和改性工艺中。
随着先进材料和制造技术的发展,热处理设备在提高材料性能、改善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热处理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温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热处理工艺的难度和技术要求。
电热电器发展历史的简单介绍

电热电器发展历史的简单介绍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用到很多的电热电器,比如电水壶、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热水龙头等,不胜枚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简单讨论一下电热电器的发展历史。
什么是电热电热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
电热的由来当电流通过导线可以发生热效应这一现象被发现,世界上就有许多发明家开始研究和制造各种电热电器。
电热电器的发展历程电热的发展遵循了和其他行业发展同样的规律。
从先进的国家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国;从城市逐步发展到乡村;由集体使用发展到家庭个人使用;产品由简单结构不断发展到复杂精密的结构;从单一功能发展为多功能并逐步向智能化发展。
镍铬合金的发明奠定了电热电器工业发展的基础在十九世纪出现的电热电器仍处于萌芽状态,相对于现在的产品显得是那么的拙劣,产品用途也以生活用电热电器为主。
世界上最早的电熨斗出现在美国,1893年的美国人制造出了第一台电熨斗。
1909年出现电灶的使用,那是在炉灶中放置电加热器,实现了热源从柴禾到电气的转移。
在用作电热元件的镍铬合金被发明之后,电热电器迎来了真正的大发展。
1910年美国首先研制成功用镍铬合金电热丝制作的电熨斗,这从根本上改善了电熨斗的结构,使电熨斗迅速得到普及。
1925年日本出现了在锅中安装电热元件的产品,成为现代电饭锅的原型。
在1910年到1925年这十五年的时间里,家庭和工业方面电热电器各种品种的出现和普及应用都急速地进展,而尤其以家庭方面为甚,这段时间是电热电器历史上的大发展阶段。
(图片来源:/ruopudianqi/single_1376125.html)电热电器的提高阶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在新的电热电器发展方面没有上一时期多,但在这阶段内几乎所有的电热电器都曾重新设计而不断予以改良,成为电热电器历史上的提高阶段。
在家用电热电器方面,各种器具都设计得更为美观、坚固和耐用,而且大部分都设计了自动温度和时间控制,极大地减少了温度不合适、发生火灾等可能性。
电加热技术发展史

电加热技术发展史
电加热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业技术,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电加热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使用电力来加热物体。
最早的电加热器是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明的,他使用电流通过金属导体产生热能的原理进行了实验。
这一实验成果为电加热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加热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人们开始使用电炉来进行大规模的加热作业,比如钢铁、玻璃、陶瓷等行业都广泛采用电加热技术。
同时,电加热技术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比如医疗、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领域都开始采用电加热器进行加热处理。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加热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创新。
比如,人们开始使用智能控制技术来控制电加热器的温度和加热时间,从而提高了电加热技术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另外,人们还开始使用新型材料来制造电加热器,比如碳纤维和陶瓷材料,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加热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总之,电加热技术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它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电加热技术也会不断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高温电炉结构介绍

高温电炉结构介绍高温电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加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如冶金、化工、电子等。
它具有加热迅速、温度控制精度高等优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高温电炉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高温电炉的结构由外壳、加热元件、绝缘层、控制装置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外壳通常采用耐高温材料,如不锈钢或耐火砖等,以保证电炉的稳定耐用。
加热元件是高温电炉的核心部分,通常采用电阻丝、电阻管或碳材料等高温材料制成。
加热元件的选择根据不同的工作温度和要求而定。
绝缘层用于隔离高温元件和外壳之间的热量和电流,通常采用耐高温陶瓷材料或隔热纤维进行制作。
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控制仪表、电源系统和保护装置等,用于实时监控和调节电炉的加热温度和电流。
高温电炉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热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当电能通过加热元件流动时,电阻丝或电阻管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这种热量会传导到加热元件周围的材料中,并进一步传导到被加热物体或周围环境中。
同时,控制装置会根据设定的温度要求,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流动时间来调节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以保持电炉内部温度的稳定。
在实际工作中,高温电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和优化。
例如,可以添加预热装置,用于提前加热工作室和加热元件,以减少能量损耗和加热时间。
还可以设计多个加热区域,用于实现不同温度区域的控制。
此外,还可以采用气氛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内部气氛成分和压力,以满足特殊工艺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高温电炉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例如,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炉的绝缘层和加热元件,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同时,应使用合适的保护措施,如防火防爆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等,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之,高温电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加热设备,具有加热迅速、温度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它的结构包括外壳、加热元件、绝缘层和控制装置等多个部分。
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高温电炉可以实现对材料的高温加热。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保养和安全操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电炉炼钢

普通功率与超高功率电弧炉工作点
配电操作
冶炼阶段根据工艺要求输入的功率是不相同的, 在各个阶段调节输入功率大小,电功率的调节 称为配电操作。
配电操作分:送电、停电、调换电压、调节 电流及电气设备的监护。
配电分手动及自动调节,好的配电制度对缩短 冶炼时间及降低电耗是非常重要的。
供电时间确定
1. 2. 3. 4. 5.
铁前系统烧结、炼焦和高炉炼铁是能耗大户, 也是污染环境的大户。 相比之下,废钢经电炉熔炼所生产的粗钢吨钢 能耗仅为270kgce/t,而污染的产生及其治理更远
优于高炉/转炉流程。
世界粗钢产量增长情况
世界钢产量预测
电弧炉技术的发展
2 电炉炼钢主体设备介绍
机械设备
炉壳、炉门、出钢槽或偏心炉底出钢、炉盖, 分水冷和耐材 电极夹持器、电极升降装置 炉盖提升旋转机构、炉体旋转或开出
4 电炉炼钢的原料
传统的电弧炉炼钢是全废钢工艺以冷废钢为主, 配加10%左右的生铁块;
现代电弧炉炼钢使用的其它原料还有:除冷生 铁外,直接还原铁(DRI,HBI)、热铁水、碳化 铁等; 电弧炉炼钢的原料构成对其工艺、装备、指标 等有决定性影响; 不同原料结构下的生产过程是不可比的。或者 说只有原料结构相当的情况下才是可比较的。
电炉炼钢工艺
1 电炉炼钢工艺的发展历程
1905年第一台5吨工业炼钢电炉建成 (德国人R.Linberg) 1936年德国制造了可炉盖旋转的炼钢电炉 1936年美国建成了当时最大的100吨炼钢电炉 1964年美国碳化物公司(W.E.Schwabe)和西 北钢铁线材公司(C.G>Robinson)提出电炉超高 功率概念(Ultra High Power简称UHP),电炉 工业开始走向辉煌。开始与转炉竞争。 1990年后,电炉炼钢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炼钢 技术的进步主要进步集中在电炉炼钢领域。
电加热技术发展史

电加热技术发展史
电加热技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当时人们开始尝试
使用电能来进行加热。
直到20世纪初期,电加热技术才开始得到广
泛的应用。
最早的电加热器是由英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
这种加热器使用了铁丝作为加热元件,通过电流通电加热,可以用来加热房间或烤面包。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加热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20世纪
初期,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电阻加热技术,这种技术使用了一种叫做镍铬合金的材料作为加热元件,其热效率要比铁丝高得多,可以用于加热各种材料。
20世纪30年代,电子学的迅速发展为电加热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电加热器的控制技术得到了提高,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电压和电流来控制加热器的温度。
此外,还出现了一种叫做电感加热的新技术,它使用了电磁感应原理来进行加热,热效率更高,加热速度更快。
到了20世纪50年代,半导体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为电加热技术带来了新的革命。
半导体加热器可以快速加热和冷却,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温度,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制造、医疗设备加热等领域。
现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电加热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人们可以用电加热技术来加热各种材料,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也可以用于加热食品、药品、化妆品等。
电加热技术的未来也十分广阔,我们可以期待着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应
用的出现。
电炉

感谢观看
感应电炉的特点是在被加热物料中转变的电热功率(电流分布)很不均匀,表面最大,中心最小,称为趋肤 效应。为了提高感应加热的电热效率,供电频率要合宜,小型熔炼炉或对物料的表面加热采用高频电,大型熔炼 炉或对物料深透加热采用中频或工频电。感应圈是电感量相当大的负载,其功率因数一般很低。为了提高功率因 数,感应圈一般并联中频或高频电容器,称为谐振电容。感应圈和物料之间的间隙要小,感应圈宜用方形紫铜管 制作,管内通水冷却,感应圈的匝间间隙要尽量小,绝缘要好。感应加热装置,主要用于钢、铜、铝和锌等的加 热及熔铸,加热快,烧损少,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适合配置在自动作业线上。
电弧炉利用电弧热效应熔炼金属和其他物料的电炉(图3电弧炉类型)。按加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①间接加 热电弧炉。
电弧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不接触物料,靠热辐射加热物料。这种炉子噪声大,效率低,渐被淘汰。②直接加 热电弧炉。电弧在电极与物料之间产生,直接加热物料;炼钢三相电弧炉是最常用的直接加热电弧炉。③埋弧电 炉,亦称还原电炉或矿热电炉。电极一端埋入料层,在料层内形成电弧并利用料层自身的电阻发热加热物料;常 用于冶炼铁合金。
电热炉可使用金属发热体或非金属发热体来产生热源,其构造简单,用途十分广泛是它的主要特色,可广泛 应用於退火、正常化、淬火、回火、渗碳及渗碳氮化等。主要的金属发热体包括Ni-Cr电热线(最常见,最高用 至1200℃)、Mo-Si合金及W、Mo等纯金属;非金属发热体包括SiC(最常见,最高可加热至1600℃)、LaCrO3及 石墨棒(真空或保护气氛下可加热至2000℃)。
电弧电热可以认为是弧阻电热。电弧(弧阻)稳定是炉子正常生产的必要条件。交流电弧炉通常采用工频电, 为使电弧稳定,炉子供电电路中要有适当的感抗,但是存在感抗会降低功率因数和电效率。降低电流频率是发展 交流电弧炉的途径。弧阻阻值相当小,为获得必要的热量,炉子需要相当大的工作电流,因此炉子短网的电阻要 尽量小,以免电路损耗过大。对于三相电弧炉,要使三相的阻抗接近一致,以免三相负荷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A、电炉及其辅助设备的结构和性能。 B、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的布置及安全装置的位置等。 C、操作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运行前准备工作检查 A、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是否有断相、短路或裸线等情况。 B、检查接地装置接线处的接触是否良好。 C、检查加热元件是否有损坏的地方,各连接处的接触是否良好,有否与炉体及罩壳相接触的地方。 D、检查温控系统是否有不正常的现象。 E、检查炉门升降、台车进出运行是否正常。 3、带有腐蚀性、挥发性、爆炸性气体的工件严禁进入炉体加工,以免影响加热元件和耐火材料使用寿命及引
电暖炉研发及应用

电暖炉研发及应用电暖炉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供暖设备,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无气味、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等诸多优势,成为很多家庭采用的首选供暖设备。
本文将探讨电暖炉的研发历程以及其应用情况。
一、电暖炉的研发历程电暖炉与其他供暖设备相比,具有诸多特点,主要在于其结构上。
电暖炉最早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明的,当时主要是通过加热铁丝产生热量。
随着时代的推进,电暖炉的材料和结构也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1. 传统电暖炉早期的电暖炉采用铁丝作为热源材料,通过加热铁丝将热量传至加热片中,再通过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至周围的环境。
这种电暖炉原理简单,使用便捷,但其加热原理导致其热效率不高,且易造成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释放,不够环保。
2. 智能电暖炉智能电暖炉的研发是在传统电暖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附带了智能化的功能,可以通过温控芯片对室内温度进行智能调节,而不是简单的开关式加热。
其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优异,成为更好的电暖炉选择。
3. 进阶电暖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暖炉加入了越来越多的高技术元素。
进阶电暖炉采用高新材料,如陶瓷、电石、黑钻石等,其热效率和安全性能远远超过传统电暖炉和智能电暖炉。
同时,部分进阶电暖炉还配备了智能联网功能,方便用户远程控制。
二、电暖炉的应用情况电暖炉不仅可以在冬季为人们供暖,而且在温度较低的春秋季节,也可以作为暖风机使用。
其在家庭、办公室、商店、工厂等不同场合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家庭中的电暖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装修时越来越多地选择电暖炉进行室内供暖。
电暖炉不仅外型美观,而且便捷、节能,符合现代家庭的需求。
同时,电暖炉的使用不产生有害气体,对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有保障。
2. 办公场所中的电暖炉电暖炉在办公场所也有广泛的应用。
办公室大小不一,如果使用中央供暖,会造成一些办公区域太冷或太热的情况。
电暖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度。
同时,电暖炉使用便捷,不需要太多的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电炉的发展史
高温电炉的创造和发展对人类进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商代出现了较为完善的炼铜炉,炉温达到1200℃,炉子内径达0.8米。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熔铜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提高炉温的技术,从而生产出了铸铁。
1794年,世界上出现了熔炼铸铁的直筒形冲天炉。
后到1864年,法国人马丁运用英国人西门子的蓄热式炉原理,建造了用气体燃料加热的第一台炼钢平炉。
他利用蓄热室对空气和煤气进行高温预热,从而保证了炼钢所需的1600℃以上的温度。
1900年前后,电能供应逐渐充足,开始使用各种电阻炉、电弧炉和有芯感应炉。
二十世纪50年代,无芯感应炉得到迅速发展。
后来又出现了电子束炉,利用电子束来冲击固态燃料,能强化表面加热和熔化高熔点的材料。
用于锻造加热的炉子最早是手锻炉,其工作空间是一个凹形槽,槽内填入煤炭,燃烧用的空气由槽的下部供入,工件埋在煤炭里加热。
这种炉子的热效率很低,加热质量也不好,而且只能加热小型工件,以后发展为用耐火砖砌成的半封闭或全封闭炉膛的室式炉,可以用煤,煤气或油作为燃料,也可用电作为热源,工件放在炉膛里加热。
为便于加热大型工件,又出现了适于加热钢锭和大钢坯的台车式炉,为了加热长形杆件还出现了井式炉。
20世纪20年代后又出现了能够提高炉子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的各种机械化、自动化炉型。
工业炉的燃料也随着燃料资源的开发和燃料转换技术的进步,而由采用块煤、焦炭、煤粉等固体燃料逐步改用发生炉煤气、城市煤气、天然气、柴油、燃料油等气体和液体燃料,并且研制出了与所用燃料相适应的各种燃烧装置。
高温电炉的结构、加热工艺、温度控制和炉内气氛等,都会直接影响加工后的产品质量。
在锻造加热炉内,提高金属的加热温度,可以降低变形阻力,但温度过高会引起晶粒长大、氧化或过烧,严重影响工件质量。
在热处理过程中,如果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的某一点,然后突然冷却,就能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如果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的某一点后缓慢冷却,则又能使钢的硬度降低而使韧性提高。
为了获得尺寸精确和表面光洁的工件,或者为了减少金属氧化以达到保护模具、减少加工余量等目的,可以采用各种少无氧化加热炉。
在敞焰的少无氧化加热炉内,利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还原性气体,在其中加热工件可使氧化烧损率降低到0.3%以下。
可控气氛炉是使用人工制备的气氛,通入炉内可进行气体渗碳、碳氮共渗、光亮淬火、正火、退火等热处理:以达到改变金相组织、提高工件机械性能的目的。
在流动粒子炉中,利用燃料的燃烧气体,或外部施加的其他流化剂,强行流过炉床上的石墨粒子或其他惰性粒
子层,工件埋在粒子层中能实现强化加热,也可进行渗碳、氮化等各种无氧化加热。
在盐浴炉内,用熔融的盐液作为加热介质,可防止工件氧化和脱碳。
在冲天炉内熔炼铸铁,往往受到焦炭质量、送风方式、炉料情况和空气温度等条件的影响,使熔炼过程难于稳定,不易获得优质铁水。
热风冲天炉能有效地提高铁水温度、减少合金烧损、降低铁水氧化率,从而能生产出高级铸铁。
随着无芯感应炉的出现,冲天炉有逐步被取代的趋势。
宏达高温电炉应运而生,这种感应炉的熔炼工作不受任何铸铁等级的限制,能够从熔炼一种等级的铸铁,很快转换到熔炼另一种等级的铸铁,有利于提高铁水的质量。
一些特种合金钢,如超低碳不锈钢以及轧辊和汽轮机转子等用的钢,需要将平炉或一般电弧炉熔炼出的钢水,在精炼炉内通过真空除气和氩气搅动去杂,进一步精炼出高纯度、大容量的优质钢水。
火焰炉的燃料来源广,价格低,便于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结构,有利于降低生产费用,但火焰炉难于实现精确控制,对环境污染严重,热效率较低。
电炉的特点是炉温均匀和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加热质量好。
按能量转换方式,电炉又可分为电阻炉、感应炉和电弧炉。
以单位时间单位炉底面积计算的炉子加热能力称为炉子生产率。
炉子升温速度越快、炉子装载量越大,则炉子生产率越高。
在一般情况下,炉子生产率越高,则加热每千克物料的单位热量消耗也越低。
因此,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应该满负荷生产,尽量提高炉子生产率,同时对燃烧装置实行燃料与助燃空气的自动比例调节,以防止空气量过剩或不足。
此外,还要减少炉墙蓄热和散热损失、水冷构件热损失、各种开口的辐射热损失、离炉烟气带走的热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