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第九章作业1
习题第9章
![习题第9章](https://img.taocdn.com/s3/m/4ae7ce77168884868662d608.png)
第9章 质心运动定理 动量定理
习题
9-1 设质量为m 的质点M 在Ox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cos x a kt =,sin y b kt =,式中a 、b 及k 都是常数,求作用于质点M 上的力。
答案:力F
的大小:F mk = 力F 的方向:tan y
x F y F x
β== 9-2 设质点M 以初速度0υ从O 点与水平Ox 成α角射出,不计空气阻力,求质
点M 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答案:质点的运动方程:020cos 1sin 2
x t y t gt υαυα=⎧⎪⎨=-⎪⎩ 9-3如图所示,均质杆OA ,长2l ,重为P ,绕O 轴在铅垂面内转动。
杆与水平线成ϕ角时,其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别为ω和α,求该瞬时轴O 的约束反力。
答案:
9-4 匀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 ,匀质圆盘半径5
l r =,质量为2m ,在水平面作纯滚动,当30ϕ=时,杆上B 端沿铅垂方向向下滑的速度为B υ。
试求此瞬时
系统的总动量。
答案:122
x y B B p p m υυ=+=-p i j i j 9-5 物A 质量为5kg ,物B 质量为10kg ,A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25.现A 向右运动而撞击B 。
开始时,B 处于静止状态,撞击后,A 、B 一同向右运动,历时4s 停止。
求撞击前A 的速度,并求撞击时A 、B 相互作用的冲量。
答案:030/m s υ=,,100x e I N s =⋅
2(cos sin )Ox Pl F g ωφαφ=-+2(sin cos )Oy Pl F P g ωφαφ=+
-。
《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标准答案-第九章
![《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标准答案-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38c6009ed15abe23482f4d88.png)
《大学物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作者:————————————————————————————————日期:习题精解9-1.在气垫导轨上质量为m 的物体由两个轻弹簧分别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两端,如图9-1所示,试证明物体m 的左右运动为简谐振动,并求其振动周期。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1和k 2. 解:取物体在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则物体在任意位置时受的力为 12()F k k x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122()d xF k k x ma m dt=-+==化简得21220k k d x x dt m++= 令212k k mω+=则2220d x x dt ω+=所以物体做简谐振动,其周期1222mT k k ππω==+9-2 如图9.2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放置一电偶极矩P=ql 的电偶极子,+q 和-q 相距l ,且l 不变。
若有一外界扰动使这对电荷偏过一微小角度,扰动消息后,这对电荷会以垂直与电场并通过l 的中心点o 的直线为轴来回摆动。
试证明这种摆动是近似的简谐振动,并求其振动周期。
设电荷的质量皆为m ,重力忽略不计。
解 取逆时针的力矩方向为正方向,当电偶极子在如图9.2所示位置时,电偶极子所受力矩为sin sin sin 22l lM qE qE qEl θθθ=--=- 电偶极子对中心O 点的转动惯量为2221222l l J m m ml ⎛⎫⎛⎫=+= ⎪ ⎪⎝⎭⎝⎭由转动定律知2221sin 2d M qEl J ml dtθθβ=-==•化简得222sin 0d qEdt mlθθ+= 当角度很小时有sin 0θ≈,若令22qEmlω=,则上式变为222sin 0d dtθωθ+= 所以电偶极子的微小摆动是简谐振动。
而且其周期为222mlT qEππω== 9-3 汽车的质量一般支承在固定与轴承的若干根弹簧上,成为一倒置的弹簧振子。
大物 上海交大课后答案 第九章
![大物 上海交大课后答案 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a7d8c87e1711cc7931b716d0.png)
习题99-1.杨氏双缝的间距为m m 2.0,距离屏幕为m 1,求:(1)若第一级明纹距离为2.5mm ,求入射光波长。
(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6000A,求相邻两明纹的间距。
解:(1)由Lx k dλ=,有:xd k L λ=,将0.2mm d =,1m L =,1 2.5mm x =,1k =代入,有:3372.5100.210 5.0101m λ---⨯⨯⨯==⨯;即波长为:500nm λ=; (2)若入射光的波长为 A 6000,相邻两明纹的间距:73161030.210D x mm d λ--⨯⨯∆===⨯。
9-2.图示为用双缝干涉来测定空气折射率n 的装置。
实验前,在长度为l 的两个相同密封玻璃管内都充以一大气压的空气。
现将上管中的空气逐渐抽去,(1)则光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向什么方向移动;(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条纹移过N 条。
计算空气的折射率。
解:(1)当上面的空气被抽去,它的光程减小,所以它将 通过增加路程来弥补,条纹向下移动。
(2)当上管中空气完全抽到真空,发现屏上波长为λ的干涉条纹移过N 条,可列出:λN n l =-)(1 得:1+=lN n λ。
9-3.在玻璃板(折射率为50.1)上有一层油膜(折射率为30.1)。
已知对于波长为nm 500和nm 700的垂直入射光都发生反射相消,而这两波长之间没有别的波长光反射相消,求此油膜的厚度。
解:因为油膜( 1.3n =油)在玻璃( 1.5n =玻)上,所以不考虑半波损失,由反射相消条件有:2(21)122n e k k λ=-= 油,,, 当12500700nm nmλλ==⎧⎪⎨⎪⎩时,11222(21)22(21)2n e k n e k λλ=⎧-=-⎪⎪⎨⎪⎪⎩油油⇒2121217215k k λλ-==-, 因为12λλ<,所以12k k >,又因为1λ与2λ之间不存在'λ以满足'2(21)2n e k λ=-油式,即不存在21'k k k <<的情形,所以1k 、2k 应为连续整数,可得:14k =,23k =; 油膜的厚度为:17121 6.73104k e m n λ--==⨯油。
大学物理学第9章作业题
![大学物理学第9章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0c533f0912a2161479296c.png)
9-7 若简谐运动方程为()()m π25.0π20cos 10.0+=t x ,求:(1) 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2)s 2=t 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可采用比较法求解.将已知的简谐运动方程与简谐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ϕω+=t A x cos 作比较,即可求得各特征量.运用与上题相同的处理方法,写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t 值后,即可求得结果.解 (1) 将()()m π25.0π20cos 10.0+=t x 与()ϕω+=t A x cos 比较后可得:振幅A =0.10m ,角频率1s π20-=ω,初相ϕ=0.25π,则周期s 1.0/π2==ωT ,频率Hz /1T =v .(2)s 2=t 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为()m 1007.7π25.0π40cos 10.02-⨯=+=t x()-1s m 44.4π25.0π40sin π2d /d ⋅-=+-==t x v()-22222s m 1079.2π25.0π40cos π40d /d ⋅⨯-=+-==t x a9-12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2.0 ×10-2 m ,周期T =0.50s.当t =0 时,(1) 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 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 物体在x =-1.0×10-2m 处, 向负方向运动; (4) 物体在x =-1.0×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求以上各种情况的运动方程.分析 在振幅A 和周期T 已知的条件下,确定初相φ是求解简谐运动方程的关键.初相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1) 解析法:由振动方程出发,根据初始条件,即t =0 时,x =x 0 和v =v 0 来确定φ值.(2) 旋转矢量法:如图(a )所示,将质点P 在Ox 轴上振动的初始位置x 0 和速度v 0 的方向与旋转矢量图相对应来确定φ.旋转矢量法比较直观、方便,在分析中常采用.题9-12 图解 由题给条件知A =2.0 ×10-2 m ,1s π4/2-==Tω,而初相φ可采用分析中的两种不同方法来求.解析法:根据简谐运动方程()ϕω+=t A x cos ,当0t =时有()ϕω+=t A x c o s 0,sin 0ωA -=v .当(1)A x =0时,1cos 1=ϕ,则01=ϕ;(2)00=x 时,0cos 2=ϕ,2π2±=,因00<v ,取2π2=; (3)m 100120-⨯=.x 时,50cos 3.=ϕ,3π3±= ,由00<v ,取3π3=; (4)m 100120-⨯-=.x 时,50cos 4.-=ϕ,3ππ4±= ,由00>v ,取3π44=. 旋转矢量法:分别画出四个不同初始状态的旋转矢量图,如图(b )所示,它们所对应的初相分别为01=ϕ,2π2=,3π3=,3π44=. 振幅A 、角频率ω、初相φ均确定后,则各相应状态下的运动方程为(1)()m t πcos4100.22-⨯=x (2)()()m /2πt π4cos 100.22+⨯=-x (3)()()m /3πt π4cos 100.22+⨯=-x (4)()()m /3π4t π4cos 100.22+⨯=-x9-13 有一弹簧, 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 伸长量为9.8 ×10-2 m .若使物体上、下振动,且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 当t =0 时,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8.0 ×10-2 m 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求运动方程.(2) 当t =0 时,物体在平衡位置并以0.6m·s -1的速度向上运动,求运动方程.分析 求运动方程,也就是要确定振动的三个特征物理量A 、ω和φ.其中振动的角频率是由弹簧振子系统的固有性质(振子质量m 及弹簧劲度系数k )决定的,即ωk 可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时弹簧的伸长来计算;振幅A 和初相φ需要根据初始条件确定.题9-13 图解 物体受力平衡时,弹性力F 与重力P 的大小相等,即F =mg .而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 =9.8 ×10-2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 =F /Δl =mg /Δl .系统作简谐运动的角频率为1s 10-=∆==l g m k //ω(1) 设系统平衡时,物体所在处为坐标原点,向下为x 轴正向.由初始条件t =0 时,x 10 =8.0 ×10-2 m 、v 10 =0 可得振幅()m 10082210210-⨯=+=./ωv x A ;应用旋转矢量法可确定初相π1=[图(a )].则运动方程为()()m π10t cos 100.821+⨯=-x(2)t =0 时,x 20 =0、v 20 =0.6 m·s -1 ,同理可得()m 100622202202-⨯=+=./ωv x A ;2/π2=[图(b )].则运动方程为()()m π5.010t cos 100.622+⨯=-x9-14 某振动质点的x -t 曲线如图(a )所示,试求:(1) 运动方程;(2) 点P 对应的相位;(3) 到达点P 相应位置所需的时间.分析 由已知运动方程画振动曲线和由振动曲线求运动方程是振动中常见的两类问题.本题就是要通过x -t 图线确定振动的三个特征量A 、ω和0ϕ,从而写出运动方程.曲线最大幅值即为振幅A ;而ω、0ϕ通常可通过旋转矢量法或解析法解出,一般采用旋转矢量法比较方便.解 (1) 质点振动振幅A =0.10 m.而由振动曲线可画出t 0 =0 和t 1 =4 s时旋转矢量,如图(b ) 所示.由图可见初相3/π0-=(或3/π50=),而由()3201//ππω+=-t t 得1s 24/π5-=ω,则运动方程为()m 3/π24π5cos 10.0⎪⎭⎫ ⎝⎛-=t x题9-14 图(2) 图(a )中点P 的位置是质点从A /2 处运动到正向的端点处.对应的旋转矢量图如图(c ) 所示.当初相取3/π0-=时,点P 的相位为()000=-+=p p t ωϕϕ(如果初相取成3/π50=,则点P 相应的相位应表示为()π200=-+=p p t ω.(3) 由旋转矢量图可得()3/π0=-pt ω,则s 61.=p t .9-15 作简谐运动的物体,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试问经过下列路程所需的最短时间各为周期的几分之几? (1) 由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2) 由平衡位置到x =A /2 处; (3) 由x =A /2处到最大位移处.解 采用旋转矢量法求解较为方便.按题意作如图所示的旋转矢量图,平衡位置在点O .(1) 平衡位置x 1 到最大位移x 3 处,图中的旋转矢量从位置 1 转到位置3,故2/πΔ1=,则所需时间411//T t =∆=∆ωϕ(2) 从平衡位置x 1 到x 2 =A /2 处,图中旋转矢量从位置1转到位置2,故有6/πΔ2=,则所需时间1222//T t =∆=∆ωϕ(3) 从x 2 =A /2 运动到最大位移x 3 处,图中旋转矢量从位置2 转到位置3,有3/πΔ3=,则所需时间633//T t =∆=∆ωϕ题9-15 图9-25 质量为0.10kg 的物体,以振幅1.0×10-2 m 作简谐运动,其最大加速度为4.0 m·s -1 求:(1) 振动的周期;(2) 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的总能量与动能;(3) 物体在何处其动能和势能相等? (4) 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振幅的一半时,动能、势能各占总能量的多少?分析 在简谐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2max ωA a =,由此可确定振动的周期T .另外,在简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其中动能和势能互相交替转化,其总能量E =kA 2/2.当动能与势能相等时,E k =E P =kA 2/4.因而可求解本题.解 (1) 由分析可得振动周期s 314.0/π2/π2max ===a A ωT(2) 当物体处于平衡位置时,系统的势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可得系统的动能等于总能量,即J100221213max 22k -⨯====.mAa mA E E ω(3) 设振子在位移x 0 处动能与势能相等,则有42220//kA kx =得 m 100772230-⨯±=±=./A x(4) 物体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一半(即2x A =/)时的势能为4221212P /E A k kx E =⎪⎭⎫ ⎝⎛== 则动能为 43P K /E E E E =-=9-27 质量m =10g 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一振动系统, 按()()cm 3/ππ85.0+=t x 的规律作自由振动,求(1) 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和初相;(2) 振动的能量E ;(3)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解 (1) 将()()cm 3/ππ85.0+=t x 与()ϕω+=t A x cos 比较后可得:角频率1s π8-=ω,振幅A =0.5cm ,初相φ=π/3,则周期T =2π/ω=0.25 s(2) 简谐运动的能量 J 1090721522-⨯==.ωmA E (3) 简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分别为()ϕωω+=t mA E K 222sin 21 ()ϕωω+=t mA E P 222cos 21 则在一个周期中,动能与势能对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J 109534d sin 2115220222-⨯==+=⎰.ωϕωωmA t t mA T E T K ()J 109534d cos 2115220222-⨯==+=⎰.ωϕωωmA t t mA T E T P9-30 两个同频率的简谐运动1 和2 的振动曲线如图(a )所示,求(1)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x 1 和x 2;(2) 在同一图中画出两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并比较两振动的相位关系;(3) 若两简谐运动叠加,求合振动的运动方程.分析 振动图已给出了两个简谐运动的振幅和周期,因此只要利用图中所给初始条件,由旋转矢量法或解析法求出初相位,便可得两个简谐运动的方程.解 (1) 由振动曲线可知,A =0.1 m,T =2s,则ω=2π/T =πs-1 .曲线1表示质点初始时刻在x =0 处且向x 轴正向运动,因此φ1 =-π/2;曲线2 表示质点初始时刻在x =A /2 处且向x 轴负向运动,因此φ2 =π/3.它们的旋转矢量图如图(b )所示.则两振动的运动方程分别为()()m 2/ππcos 1.01-=t x 和 ()()m 3/ππcos 1.02+=t x(2) 由图(b )可知振动2超前振动1 的相位为5π/6.(3)()ϕω+'=+=t A x x x cos 21其中()m 0520cos 212212221.=-++='ϕϕA A A A A()120.268arctan cos cos sin sin arctan 22112211πϕϕϕϕϕ-=-=++=A A A A则合振动的运动方程为 ()()m π/12πcos 052.0-=t x题9-30 图9-31 将频率为348 Hz 的标准音叉振动和一待测频率的音叉振动合成,测得拍频为3.0Hz .若在待测频率音叉的一端加上一小块物体,则拍频数将减少,求待测音叉的固有频率.分析 这是利用拍现象来测定振动频率的一种方法.在频率υ1 和拍频数Δυ=|υ2 -υ1|已知的情况下,待测频率υ2 可取两个值,即υ2 =υ1 ±Δυ.式中Δυ前正、负号的选取应根据待测音叉系统质量改变时,拍频数变化的情况来决定.解 根据分析可知,待测频率的可能值为υ2 =υ1 ±Δυ =(348 ±3) Hz 因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mk π21=v ,即质量m 增加时,频率υ 减小.从题意知,当待测音叉质量增加时拍频减少,即|υ2 -υ1|变小.因此,在满足υ2 与Δυ 均变小的情况下,式中只能取正号,故待测频率为υ2 =υ1 +Δυ=351 Hz9-10 如图(a )所示,两个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k 、2k .当物体在光滑斜面上振动时.(1) 证明其运动仍是简谐运动;(2) 求系统的振动频率.题9-10 图分析 从上两题的求解知道,要证明一个系统作简谐运动,首先要分析受力情况,然后看是否满足简谐运动的受力特征(或简谐运动微分方程).为此,建立如图(b )所示的坐标.设系统平衡时物体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O ,Ox 轴正向沿斜面向下,由受力分析可知,沿Ox 轴,物体受弹性力及重力分力的作用,其中弹性力是变力.利用串联时各弹簧受力相等,分析物体在任一位置时受力与位移的关系,即可证得物体作简谐运动,并可求出频率υ.证 设物体平衡时两弹簧伸长分别为1x 、2x ,则由物体受力平衡,有2211sin x k x k mg ==θ (1)按图(b )所取坐标,物体沿x 轴移动位移x 时,两弹簧又分别被拉伸1x '和2x ',即21x x x '+'=.则物体受力为 ()()111222sin sin x x k mg x x k mg F '+-='+-=θθ (2)将式(1)代入式(2)得1122x k x k F '-='-=(3) 由式(3)得11k F x /-='、22k F x /-=',而21x x x '+'=,则得到 ()[]kx x k k k k F -=+-=2121/式中()2121k k k k k +=/为常数,则物体作简谐运动,振动频率 ()m k k k k πm k ωv 2121/21/π21π2/+=== 讨论 (1) 由本题的求证可知,斜面倾角θ 对弹簧是否作简谐运动以及振动的频率均不产生影响.事实上,无论弹簧水平放置、斜置还是竖直悬挂,物体均作简谐运动.而且可以证明它们的频率相同,均由弹簧振子的固有性质决定,这就是称为固有频率的原因.(2) 如果振动系统如图(c )(弹簧并联)或如图(d )所示,也可通过物体在某一位置的受力分析得出其作简谐运动,且振动频率均为()m k k v /π2121+=,读者可以一试.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知道,证明物体是否作简谐运动的思路是相同的.9-18 图(a )为一简谐运动质点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且振幅为2cm ,求(1) 振动周期;(2) 加速度的最大值;(3) 运动方程.分析 根据v -t 图可知速度的最大值v max ,由v max =Aω可求出角频率ω,进而可求出周期T 和加速度的最大值a max =Aω2 .在要求的简谐运动方程x =A cos (ωt +φ)中,因为A 和ω已得出,故只要求初相位φ即可.由v -t 曲线图可以知道,当t =0 时,质点运动速度v 0 =v max /2 =Aω/2,之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可以判断出质点沿x 轴正向向着平衡点运动.利用v 0 =-Aωsinφ就可求出φ.解 (1) 由ωA v =max 得1s 51-=.ω,则s 2.4/π2==ωT(2)222max s m 1054--⋅⨯==.ωA a(3) 从分析中已知2/sin 0ωA ωA =-=v ,即21sin /-=ϕ6/π5,6/π--=因为质点沿x 轴正向向平衡位置运动,则取6/π5-=,其旋转矢量图如图(b )所示.则运动方程为 ()()cm 6/π55.1cos 2-=t x题9-18 图9-21 一飞轮质量为12kg ,内缘半径r =0.6m,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现让其绕内缘刃口摆动,在摆角较小时,测得周期为2.0s ,试求其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9-21 题图分析 飞轮的运动相当于一个以刃口为转轴的复摆运动,复摆振动周期为c /π2mg l J T =,因此,只要知道复摆振动的周期和转轴到质心的距离c l ,其以刃口为转轴的转动惯量即可求得.再根据平行轴定理,可求出其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解 由复摆振动周期c /π2mgl J T =,可得22π4/mgrT J =.则由平行轴定理得222220m kg 8324⋅=-=-=./mr mgrT mr J J π9-22 如图(a )所示,质量为1.0 ×10-2kg 的子弹,以500m·s -1的速度射入木块,并嵌在木块中,同时使弹簧压缩从而作简谐运动,设木块的质量为4.99 kg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8.0 ×103 N·m -1 ,若以弹簧原长时物体所在处为坐标原点,向左为x 轴正向,求简谐运动方程.题9-22 图分析 可分为两个过程讨论.首先是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因而可以确定它们共同运动的初速度v 0 ,即振动的初速度.随后的过程是以子弹和木块为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它的角频率由振子质量m 1 +m 2 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 确定,振幅和初相可根据初始条件(初速度v 0 和初位移x 0 )求得.初相位仍可用旋转矢量法求.解 振动系统的角频率为 ()121s 40-=+=m m k /ω由动量守恒定律得振动的初始速度即子弹和木块的共同运动初速度v 0 为()12110s m 01-⋅=+=.m m v m v又因初始位移x 0 =0,则振动系统的振幅为 ()m 105.2//202020-⨯==+=ωωx A v v图(b )给出了弹簧振子的旋转矢量图,从图中可知初相位2/π0=,则简谐运动方程为()()m π0.540cos 105.22+⨯=-t x。
大学物理第九章振动学基础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九章振动学基础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af0e2433687e21ae45a941.png)
第九章 振动学习题9-1 一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m) 3ππ8cos 05.0⎪⎭⎫ ⎝⎛+=t x ,的规律做自由振动,试求(1)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初相、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2)t=1s ,2s ,10s 等时刻的相位;(3)分别画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解:(1)ω=8πs -1,T=2π/ω=0.25s ,A=0.05m ,ϕ0=π/3,m A ω=v ,2m a A ω=(2)π=8π3t φ+ (3)略 9-2 一远洋货轮质量为m ,浮在水面时其水平截面积为S 。
设在水面附近货轮的水平截面积近似相等,水的密度为ρ,且不计水的粘滞阻力。
(1)证明货轮在水中做振幅较小的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2)求振动周期。
解:(1)船处于静止状态时gSh mg ρ=,船振动的一瞬间()F gS h y mg ρ=-++ 得F gSy ρ=-,令k gS ρ=,即F ky =-,货轮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
(2)ω==,2π2T ω==9-3 设地球是一个密度为ρ的均匀球体。
现假定沿直径凿通一条隧道,一质点在隧道内做无摩擦运动。
(1)证明此质点的运动是谐振动;(2)计算其振动周期。
解:以球心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
质点距球心x 时所受力为324433x m F G G mx x πρπρ=-=- 令43k G m πρ=,则有F kx =-,即质点做谐振动。
(2)ω==2πT ω== 9-4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2.0 ×10-2 m ,周期T =0.50s 。
当t =0时,(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物体在x =1.0×10-2m 处,向负方向运动;(4)物体在x =-1.0×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
求以上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解:ω=2π/T=4πs -1(1)ϕ0=0,0.02cos4(m)x t π=(2)ϕ0=π/2,0.02cos 4(m)2x t ππ⎛⎫=+ ⎪⎝⎭ (3)ϕ0=π/3,0.02cos 4(m)3x t ππ⎛⎫=+ ⎪⎝⎭ (4)ϕ0=4π/3,40.02cos 4(m)3x t ππ⎛⎫=+ ⎪⎝⎭9-5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9.8 ×10-2 m 。
大学物理第9章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第9章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4628fd1ab52acfc788ebc90f.png)
第9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习题解答9-1 精密的实验已表明,一个电子与一个质子的电量在实验误差为e 2110-±的范围内是相等的,而中子的电量在e 2110-±的范围内为零。
考虑这些误差综合的最坏情况,问一个氧原子(含8个电子、8个质子、8个中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是多少?若将原子看成质点,试比较两个氧原子间的电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其净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解:(1)一个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为 e q 21max 1024-⨯±= (2)两个氧原子间的电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之比为6222711221921122222max 0108.2)1067.116(1067.6)106.11024(1085.84141------⨯≈⨯⨯⨯⨯⨯⨯⨯⋅⨯⨯=≤r r rm G r q f f G e ππε氧 其净力是引力。
9-2 如习题9-2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 的A 点处,有点电荷q 1 = 1.8×10-9C ,B 点处有点电荷q 2 = -4.8×10-9C ,AC = 3cm ,BC = 4cm ,试求C 点的场强。
解:根据点电荷场强大小的公式22014q qE kr r==πε, 点电荷q 1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112014q E AC =πε 994-1221.810910 1.810(N C )(310)--⨯=⨯⨯=⨯⋅⨯ 方向向下。
点电荷q 2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2220||14q E BC =πε994-1224.810910 2.710(N C )(410)--⨯=⨯⨯=⨯⋅⨯, 方向向右。
C 处的总场强大小为E =44-110 3.24510(N C )==⨯⋅,总场强与分场强E 2的夹角为12arctan33.69E E ==︒θ.9-3 半径为R 的一段圆弧,圆心角为60°,一半均匀带正电,另一半均匀带负电,其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和-λ,求圆心处的场强。
大学物理第九章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九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167a6c1ed9ad51f01df22e.png)
第九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9–1 如图9-1所示,电量为+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ABC 的三个顶点上,为使每个点电荷受力为零,可在三角形中心处放另一点电荷Q ,则Q 的电量为 。
解:由对称性可知,只要某个顶点上的电荷受力为零即可。
C 处电荷所受合力为零,需使中心处的点电荷Q 对它的引力F 与A ,B 两个顶点处电荷的对它的斥力F 1,F 2三力平衡,如图9-2所示,即)21(F F F +-=因此12cos30F F ︒=即2202cos304πq aε=︒解得q Q 33=9-2 真空中两条平行的无限长的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λ 和-λ,点P 1和P 2与两带电线共面,其位置如图9-3所示,取向右为坐标x 正向,则1P E = ,2P E = 。
解:(1)P 1点场强为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λ,-λ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即λλ-+=E E E 1P其大小为i i i E dd d P 000ππ2π21ελελελ=+=方向沿x 轴正方向。
(2)同理可得i i i E dd d P 000π3π2)3(π22ελελελ-=-=方向沿x 轴负方向。
图9–2图9-3C B图9–19-3 一个点电荷+q 位于一边长为L 的立方体的中心,如图9-4所示,则通过立方体一面的电通量为 。
如果该电荷移到立方体的一个顶角上,那么通过立方体每一面的电通量是 。
解:(1)点电荷+q 位于立方体的中心,则通过立方体的每一面的电通量相等,所以通过每一面的通量为总通量的1/6,根据高斯定理1d in Sq ε⋅=∑⎰⎰E S ,其中S 为立方体的各面所形成的闭合高斯面,所以,通过任一面的电通量为0d 6Sqε⋅=⎰⎰E S 。
(2)当电荷+q 移至立方体的一个顶角上,与+q 相连的三个侧面ABCD 、ABFE 、BCHF 上各点的E 均平行于各自的平面,故通过这三个平面的电通量为零,为了求另三个面上的电通量,可以以+q 为中心,补作另外7个大小相同的立方体,形成边长为2L 且与原边平行的大立方体,如图9–5所示,这个大立方体的每一个面的电通电都相等,且均等于6εq ,对原立方体而言,每个面的面积为大立方体一个面的面积的1/4,则每个面的电通量也为大立方体一个面的电通量的1/4,即此时通过立方体每一面的电通量为0111d 4624Sqε⋅⋅=⎰⎰E S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4274bdbb81c758f5f61f67f6.png)
第9章 电稳感应和电磁场 习题及答案1. 通过某回路的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指向纸面内,磁通量按以下关系变化:23(65)10t t Wb -Φ=++⨯。
求2t s =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310)62(-⨯+-=Φ-=t dtd ε 当s t 2=时,V 01.0-=ε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 长度为l 的金属杆ab 以速率υ在导电轨道abcd 上平行移动。
已知导轨处于均匀磁场B ϖ中,B ϖ的方向与回路的法线成60°角,如图所示,B ϖ的大小为B =kt (k 为正常数)。
设0=t 时杆位于cd 处,求:任一时刻t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任意时刻通过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为202160cos t kl t Bl S d B m υυ==⋅=Φρρ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 t kl tmυε-=Φ-=d d 方向沿abcda 方向。
3.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a ,总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体框固定于一空间非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大小沿x 方向变化,且)1(x k B +=,0>k 。
求: (1)穿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2)当k 随时间t 按t k t k 0)(=(0k 为正值常量)变化时,线框中感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1)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Φa S Badx S d B 0ρρ⎰+=a dx x ak 0)1()211(2a k a +=(2)当t k k 0=时,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211(02a t k a +=Φ 正方形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dt d Φ=ε)211(02a k a += 正方形线框线框中电流大小为)211(02a R k a R I +==ε,方向:顺时针方向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与载有电流t I I ωcos 0=长直导线共面。
设线圈的长为b ,宽为a ;0=t 时,线圈的AD 边与长直导线重合;线圈以匀速度υρ垂直离开导线。
大学物理 科学出版社 第9章 静电场 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 科学出版社 第9章 静电场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3c53e26294dd88d0d26bfc.png)
第4篇电磁学第9章静电场9.1 基本要求1 掌握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以及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和电势叠加原理。
掌 握电势与电场强度的积分关系。
能计算一些简单问题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了解电场强度 与电势的微分关系。
2 理解静电场的规律: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理解用高斯定理计算电场强度的条件和 方法。
3 了解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了解各向同性介质 中D和E之间的关系。
了解介质中的高斯定理。
4 了解电容和电能密度的概念。
9.2 基本概念1 电场强度E :试验电荷0q 所受到的电场力F 与0q 之比,即0q =F E 2 电位移D :电位移矢量是描述电场性质的辅助量。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它与场强成正比,即ε=D E 3 电场强度通量e Φ:e Sd Φ=⎰E S电位移通量:D Sd Φ=⎰D S4 电势能pa E :0pa aE q d ∞=⎰E l (设0p E ∞=)5 电势a V :0pa a aE V d q ∞==⎰ E l (设0V ∞=)电势差ab U :ab a b U V V =- 6 场强与电势的关系(1)积分关系 a aV d ∞=⎰E l(2)微分关系 = -V ∇=-E gradV7 电容C:描述导体或导体组(电容器)容纳电荷能力的物理量。
孤立导体的电容:Q C V =;电容器的电容:Q C U= 8 静电场的能量:静电场中所贮存的能量。
电容器所贮存的电能:22222CU Q QUW C ===电场能量密度e w :单位体积的电场中所贮存的能量,即22e E w ε=9.3 基本规律 1 库仑定律:12204rq q rπε=F e 2 叠加原理(1)电场强度叠加原理: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任一点的场强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 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2)电势叠加原理:在点电荷系产生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每个点电荷单独存在时 在该点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
大学物理-第九章(热力学基础)习题标准答案
![大学物理-第九章(热力学基础)习题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884a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a.png)
大学物理-第九章(热力学基础)习题标准答案大学物理2-1第九章(热力学基础)习题答案————————————————————————————————作者:————————————————————————————————日期:习题九9-1 一系统由图示的状态a 经acd 到达状态b ,系统吸收了320J 热量,系统对外作功126J 。
(1)若adb 过程系统对外作功 42J ,问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 (2)当系统由b 沿曲线ba 返回状态a ,外界对系统作功84 J ,试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热? 热量是多少?[解]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A E Q +?= 得 A Q E -=?在a在ba 过程中 J A E A E E Q b a 27884194333-=--=+?-=+-= 本过程中系统放热。
9-2 2mol 氮气由温度为300K ,压强为510013.1?Pa (1atm)的初态等温地压缩到 510026.2?Pa(2atm)。
求气体放出的热量。
[解] 在等温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所以J P P RT M m A Q mol T 3211046.321ln 30031.82ln ?-==== 即气体放热为J 31046.3?。
9-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 随体积的变化关系为E - V 图上的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试证此直线表示等压过程。
[证明] 设此直线斜率为k ,则此直线方程为kv E =又E 随温度的关系变化式为T k T C M ME v mol'=?= 所以T k kV '= 因此C kk T V ='=(C 为恒量) 又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知,C TpV'= (C '为恒量) 所以 p 为恒量即此过程为等压过程。
9-4 2mol 氧气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所经历的过程如图所示:(1)沿l →m →2路径。
(2)1→2直线。
元培学院大学物理学第九章作业
![元培学院大学物理学第九章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0a7347b8e9951e79b8927e4.png)
元培学院大学物理学Ⅱ第九章作业1.题号:40111001分值:10分电量都是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正三角形的边长是a 。
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2.题号:40143005分值:10分如下图所示,正电荷q 均匀地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环上,试计算在环的轴线上任一点P 处的电场强度。
3.题号:40143007分值:10分带电细线弯成半径为R 的半圆形,电荷线密度为0sin λλθ=,式中0λ为一常数,θ 为半径R 与x 轴所成的夹角,如图所示。
试求环心O 处的电场强度。
4.题号:40143008分值:10分 电量Q(Q >0)均匀分布在长为L 的细棒上,在细棒的延长线上距细棒中心O 距离为a 的P 点处放一带电量为q(q >0)的点电荷,如图所示。
求:(1) P 点的电场强度值;(8 分)(2) 带电细棒对该点电荷的静电力。
(2分)5.题号:40123012分值: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盘均匀带电,设电荷面密度为σ,P 为通过这一圆盘且垂直该圆盘平面的轴线上的一点求(1)P 点处的电势和电场强度(2)如果圆盘换成无限大的平面,求P 点电场强度。
分值:10分如下图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长度为l 的均匀带电细棒,其电荷线密度为00),(λλλa x -=为一常数。
求坐标原点O 处的电场强度。
7.题号:40143020分值:10分如图所示,一沿x 轴放置的长度为l 的均匀带电细棒,其电荷线密度为λ(常数),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求坐标原点O 处的电场强度和电势。
8.题号:40241001分值:10分1.(本小题5分)用高斯定理求均匀带正电的无限大平面簿板的场强(设电荷的面密度为σ);2.(本小题5分)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都均匀带电,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1σ和2σ,试求空间各处场强。
9.题号:40242002分值:10分如图所示,真空中内半径为1R 的金属球外罩一半径为2R 的金属球壳,球和球壳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
大学物理(下)第九章作业与解答
![大学物理(下)第九章作业与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72aa89ee964bcf84b8d57bd8.png)
第九章真空中的静电场一. 选择题1. 关于电场强度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B) 场强可由定义,其中为试验电荷,可正可负,为试验电荷所受电场力(C) 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各点场强相同(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 有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平面,在其中垂线上距中心O点a/2处,有一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如图示,则通过该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A)(B)(C)(D) [ ]3. 点电荷Q被曲面S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至曲面外一点,则引入前后(A) 通过曲面S的电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B) 通过曲面S的电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C) 通过曲面S的电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D) 通过曲面S的电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4. 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荷的代数和,则可以肯定(A) 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B) 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场强度通量均为零(C) 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一具有球对称分布的电场E-r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该电场是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A) 半径为R均匀带电球面(B) 半径为R均匀带电球体(C) 半径为R非均匀带电球体(D) 无法判断[ ]6.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的细圆环,均匀分布有正电荷q,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环心处的场强和电势的值为(A) (B)(C) (D) [ ]7. 电荷分布在有限空间内,则任意两点A和B之间的电势差取决于(A) 从A移到B的试验电荷电量的大小(B) A和B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C) 试验电荷由A移到B的路径(D) 由A移到B电场力对单位电荷所做的功[ ]8. 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若取图中P点处为电势零点,则M点的电势为(A) (B)(C) (D) [ ]9. 真空中有一点电荷Q,在与它相距r的a点处有一试验电荷q,现使试验电荷q从a点沿半圆弧轨道运动到b点,如图示,则电场力对q做功为(A) (B)(C) (D) 0 [ ]二. 填空题10. 电量为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 3N/C ;向上 )11. 如图,在点电荷q和–q电场中,做三个高斯面、、,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 )12. 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棒,电荷线密度为λ,求距细棒为x的一点的场强,当时,E =____________,当时,E =____________.(; )13. 图中曲线表示一具有球对称电场的电势分布U-r曲线,r表示离对称中心的距离,该电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场.( 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球面)14. 边长a为的正方形顶点处各放置电量为q的四个点电荷,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正方形中心处的电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静电场中,场强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等于零,其数学表示式是________________,这表明静电场中的电场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能闭合 )16. 场强不变的空间,电势_____________为常数,电势不变的空间,场强_____________为零.(填“一定”或“不一定”) ( 不一定;一定)三. 计算题17. 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总电荷为q,试求在细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为d的P点的电场强度.解:如解图,取杆左端为原点,x轴向右为正在带电细杆任意位置x处取一小段线元,其电量它在点P产生的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正向由于所有小段电荷元在P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所以方向沿x轴正向18. 用绝缘细线弯成半径R的半圆环,其上均匀地分布着电荷Q,试求环心处的电场强度.解:如解图,建立坐标系Oxy在环上任意位置(与x轴成角)取一段圆弧线元,其电量方向如图,在圆环对称处同样取一段圆弧线元,其在环心处场强与对称分布,它们在x轴上分量抵消为零,由此可知,总场强沿y轴负向,则方向沿y轴负向19. 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取半径为R的圆形平面,设q在垂直于平面并通过圆心O的轴线上A处,A点与圆心O点的距离为d. 试计算通过此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解:如题解图,过圆平面的电通量与通过以A为球心,r =AB为半径,以圆平面的周界为周界的球冠的电通量相同,该球冠面积为根据高斯定理,通过半径r=AB的整个球面的电通量为且均匀分布,所以通过球冠的电通量为20. 半径为R的无限长圆柱体上电荷均匀分布,圆柱体单位长度的电荷为λ. 用高斯定理求圆柱体内外距轴线距离为r处的电场强度.解:电场分布具有柱对称性,方向沿径向.作同轴圆柱形高斯面,高为l ,半径为r,如题解图.由高斯定理当r > R 时,当r < R 时,21. 两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其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σ>0)及-σ,板间距为d,如图示.求:(1)Ⅰ、Ⅱ、Ⅲ三个区域的电场强度;(2)两板间的电势差.解:(1)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电场为匀强场,方向垂直平面面密度为σ的平面两侧电场大小为面密度为-σ的平面两侧电场大小为则Ⅰ区Ⅱ区(方向向右)Ⅲ区(2)两板间电势差为22. 如图,电荷q均匀分布在长为2L的细杆上,求在杆中垂线上距杆为d的P点处的电势(设无限远处电势为零).解:如题解图,建立坐标系,在任意位置x处取线元d x,其电量其在P点电势为。
大学物理第9章静电场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第9章静电场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371e9c281e53a5902ff12.png)
第9章 静电场9-1 两小球处于如题9-1图所示的平衡位置时,每小球受到张力T ,重力mg 以及库仑力F 的作用,则有mg T =θcos 和F T =θsin ,∴θmgtg F =,由于θ很小,故lxmgmg mg x q F 2sin tg 41220=≈==θθπε ∴3/1022⎪⎪⎭⎫⎝⎛mg l q πε9-2 设q 1,q 2在C 点的场强分别为1E 和2E,则有210141AC r q E πε=14299m V 108.103.0108.1109--⋅⨯=⨯⨯⨯=方向沿AC 方向 220241BC r q E πε=14299m V 107.204.0108.1109--⋅⨯=⨯⨯⨯= 方向沿CB 方向∴ C 点的合场强E的大小为:24242221)107.2()108.1(⨯+⨯=+=E E E 14m V 1024.3-⋅⨯=设E 的方向与CB 的夹角为α,则有︒===--7.337.28.11211tg E E tg α 9-3 坐标如题9-3图所示,带电圆弧上取一电荷元l q d d λ=,它在圆心O 处的场强为201d 41d RlE λπε=,方向如题9-3图所示,由于对称性,上、下两带电圆弧中对应电荷元在圆心O 处产生的d E 1和d E 2在x 方向分量相互抵消。
习题9-1图习题9-3图习题9-2图0=∴x E ,圆心O 处场强E 的y 分量为⎪⎪⎭⎫⎝⎛-===⎰⎰2312sin d 412sin d 412026260R R R R lE y πελθθλπεθλπεππ方向沿y 轴正向。
9-4 (1)如题9-4图(a),取与棒端相距d 1的P 点为坐标原点,x 轴向右为正。
设带电细棒电荷元x q d d λ=至P 点的距离x ,它在P 点的场强大小为 20d 41d x xE P λπε=方向沿x 轴正向各电荷元在P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相同,于是 ⎰⎰-+-==11)(20d 41d d L d P P xxE E πε 132289110m V 1041.2102811081103109114----⋅⨯=⎪⎭⎫⎝⎛⨯-⨯⨯⨯⨯=⎪⎪⎭⎫ ⎝⎛+-=L d d πελ方向沿x 轴方向。
大学物理_第九章_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_第九章_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0f4c0879563c1ec5da71b2.png)
µ0 I , r 为管外一点到螺线管轴 2πr
题 9-4 图 9-5 如果一个电子在通过空间某一区域时不偏转, 能否肯定这个区域中没有磁场?如果它发 生偏转能否肯定那个区域中存在着磁场? 解:如果一个电子在通过空间某一区域时不偏转,不能肯定这个区域中没有磁场,也可能存 在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 电子受的电场力与磁场力抵消所致. 如果它发生偏转也不能肯定 那个区域存在着磁场,因为仅有电场也可以使电子偏转. 9-6 已知磁感应强度 B = 2.0 Wb· m 的均匀磁场,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 如题 9-6 图所示. 试求:(1)通过图中 abcd 面的磁通量;(2)通过图中 befc 面的磁通量;(3)通过图中 aefd 面 的磁通量. 解: 如题 9-6 图所示
题 9-7 图 9-7 如题9-7图所示, AB 、 CD 为长直导线, BC 为圆心在 O 点的一段圆弧形导线,其半 径为 R .若通以电流 I ,求 O 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如题 9-7 图所示, O 点磁场由 AB 、 BC 、 CD 三部分电流产生.其中
⌢
⌢
AB 产生
� B1 = 0
CD 产生 B2 =
9-13 一根很长的铜导线载有电流10A,设电流均匀分布.在导线内部作一平面 S ,如题9-13 图所示.试计算通过S平面的磁通量(沿导线长度方向取长为1m的一段作计算).铜的磁导率
µ = µ0 .
解:由安培环路定律求距圆导线轴为 r 处的磁感应强度
� B ∫ ⋅ dl = µ 0 ∑ I
l
B 2πr = µ 0
B0 =
�
µ 0 ev = 13 T 4πa 2
电子磁矩 Pm 在图中也是垂直向里,大小为
Pm =
e 2 eva πa = = 9.2 × 10 − 24 A ⋅ m 2 T 2
大学物理第09章作业
![大学物理第09章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da8a408f12d2af90242e658.png)
第九章 振 动
12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九章作业题
旋转矢量法? 旋转矢量法?
x
0.10
0.05
P
tQ
Q
o
t
−A
A2
x
o
tP A
tO
- 0.1
第九章
振 动
13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九章作业题
9-19 有一单摆,长为 有一单摆, 1.0m,最大摆角为 0,如 ,最大摆角为5 图所示。 图所示。 (1)求摆的角频率和周期; )求摆的角频率和周期; 2)设开始时摆角最大, (2)设开始时摆角最大, 试写出单摆的运动方程; 试写出单摆的运动方程; (3)当摆角为 0时的角速 )当摆角为3 度和摆球的线速度 。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九章作业题
9-6 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 A = 2.0 × 10 -2 m , 有一个弹簧振子, 周期 T = 1.0s , 初相 ϕ = 3π 4 , 试写出它的运动 方程, 方程,并作出 x-t 图、v-t 图和a-t 图。 解: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振动,只要确定 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振动, 了三个特征量 A、ω 和ϕ ,其运动方程为: 其运动方程为: x = A cos(ωt + ϕ )
第九章 振 动
ϕ0 = - π 3
10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九章作业题
x(m)
0.10 0.05 P 4.0
0
t(s)
则:x = 0.10 cos( ω t - )
3
π
曲线可知: 由 x-t 曲线可知:
t = 4s时,ϕ = π 2 = ω × 4 - π 3
5π 运动方程为: 运动方程为:x = 0.10 cos( t - π 3) 24
大学物理第9章题库答案
![大学物理第9章题库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9fa3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1.png)
大学物理第9章题库答案.第九章电磁场填空题(简单)1、在竖直放置的一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右侧有一与其共面的任意形状的平面线圈,直导线中的电流由上向下,当线圈以垂直于导线的速度背离导线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当线圈平行导线向上运动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填>0,<0,=0)(设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动势为正)(<0, =0)2、磁场的高斯定律表明磁场是,因为磁场发生变化而引起电磁感应,是不同于回路变化时产生的。
相同之处是。
(无源场,动生电动势,磁通量发生改变)3、只要有运动电荷,其周围就有产生;而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表明,只要发生变化,就有产生。
(磁场,磁通量,感应电动势)4、一磁铁自上向下运动,穿过一闭合导体回路,(如图7),当磁铁运动到a 处和b处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分别是和。
(逆时针,顺时针)5、电磁感应就是由生的现象,其主要定律为,其中它的方向是由定律来决定,即。
(磁,电,电磁感应定律,楞次,见p320)6、当穿过某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填一定或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电路中(填一定或不一定)产生感应电动势。
(不一定, 一定)7、在电磁感应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成正比。
(对时间的变化率)8、在竖直放置的一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右侧有一与其共面的任意形状的平面线圈,直导线中的电流由上向下,当线圈平行导线向下运动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当线圈以垂直于导线的速度靠近导线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填>0,<0,=0)(设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动势为正)(=0,>0)9、将条形磁铁插入与冲击电流计串连的金属环中,有-5q=2.010c ?的电荷通过电流计,若连接电流计的电路总电阻25R =Ω,则穿过环的磁通量的变化=?ΦWb 。
(4510q R --?=-?)10、电磁波是变化的和变化的在空间以一定的速度传播而形成的。
(电场,磁场) 11、如图所示,金属杆AOC 以恒定速度υ在均匀磁场B 中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已知AO OC L ==,则杆中的动生电动势的大小为。
大学物理下册习题解答第九章1
![大学物理下册习题解答第九章1](https://img.taocdn.com/s3/m/bbe2a360ddccda38376bafc7.png)
第九章 稳恒磁场9-1 如图所示,无限长载流导线附近,球面S向导线靠近,穿过S的磁通量Φ将不变,面上各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将增大。
(均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9-2 如图,载有电流I 的无限长直导线的一侧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回路MNO,回路和长直导线共面,回路的MN边与导线平行,相距为a ,而且MN和MO的长度也等于a ,求通过此回路的磁通量。
解:取如图所示的面积元(阴影部分),通过此面积元的磁通量为dr r a rIS d B d )2(20-=⋅=Φπμ所以,通过三角形面积的磁通量为)12ln 2(2)2(2020-=-=Φ=Φ⎰⎰πμπμIadr r a r I d aa9-3 图示为一张某粒子在均匀磁场B 中运动轨迹的照片,中间阴影区为铅板,粒子通过铅板后速度变小,从图中可以看出左半部轨迹较右半部弯曲得厉害些,则该粒子(B)(A)不带电。
()带正电。
(C)带负电。
(D)不能判断。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粒子由右向左运动。
设粒子带正电,判断后发现其运动轨迹与图形符合,所以带正电。
9-4 如图,质量m 、电量e -的电子以速度v 水平射入均匀磁场B中,当它在水平方向运动l 距离后,有人计算其横向偏移y 如下(不计重力):evB f =,加速度m evB a =,时间vlt =,所以 )2/(2122mv eBl at y ==其错误在于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不是抛物线运动。
正确答案是___。
解:正确解法如下:设电子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则eBmvR =。
由图可以得出 22l R R y --=-=eBmv 22)(l eBmv - 9-5 图为某载流体(通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横截面,电流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
若在铅直向上方向加一磁场,发现在载流体左右两侧堆积如图所示的电荷,则该载流体中运动的电荷是(B)。
(A)正电荷 (B)负电荷 (C)正、负电荷都可能9-6 如图,载流I的无限长直导线附近有导线PQ,载流1I ,如用下面的方法计算PQ受力:Ba I f 1=,b b a I dx x I B ba b+=⋅=⎰+ln 2200πμπμ,所以bb a a II f +=ln 210πμ 则是错误的,正确的解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物理教程第9章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教程第9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0f762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5.png)
⼤学物理教程第9章习题答案思考题9.1 为什么要引进视见函数?答:辐射通量虽然是⼀个反映光辐射强弱程度的客观物理量,但是,它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由光能量所引起的⼈们的主观感觉——视觉的强度(即明亮程度).因为⼈的眼睛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波具有不同的敏感度,不同波长的数量不相等的辐射通量可能引起相等的视觉强度,⽽相等的辐射通量的不同波长的光,却不能引起相同的视觉强度.所以⽤视见函数概念反映⼈的眼睛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波具有不同的敏感度.它表⽰⼈眼对光的敏感程度随波长变化的关系.9.2 在杨⽒双缝实验中,若将⼊射光由正⼊射改为斜⼊射,则屏幕上⼲涉图样如何改变?答:⼲涉条纹沿着垂直条纹的⽅向整体移动。
9.3 将劈尖由空⽓中放⼊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条纹间距如何变化?答:条纹间距变⼩。
9.4 在单缝的夫琅⽲费衍射中,单缝宽度对衍射图样有何影响?答:单缝宽度越⼩衍射图样的中央亮纹越宽。
9.5什么是缺级?产⽣缺级的条件是什么?答:当衍射⾓θ满⾜光栅⽅程λθk b a ±=+sin )(时应产⽣主极⼤明条纹,但如果衍射⾓⼜恰好满⾜单缝衍射的暗纹条件λk a '±=sin ,那么这时这些主极⼤明条纹将消失,这种现象就是缺级。
两个条件联⽴得...)2,1,0(=''±=k k k λ,即所缺的级数由光栅常数d 和缝宽a 的⽐值决定。
9.6 偏振现象反映光波的什么性质?答:偏振现象表明光波是横波。
9.7 试解释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的⽽宇航员看到的天空却是⿊⾊的?答: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的是由于空⽓对太阳光散射造成的。
⽽在宇宙空间中,物质的分布密度极低,对太阳光的散射也就基本不存在,所以宇航员看到的天空是⿊⾊的。
习题9.1 某汽车前灯发光强度为75,000cd ,光束发散⽴体⾓为5Sr ,求其发出的光通量。
解:发光强度I 为光通量F 对⽴体⾓Ω的微分Ωd dFI =所以375000575000=?===??ΩΩI Id F lm9.2 ⼀光源辐射出555nm 和610nm 的光,两者的辐射通量分别为2W 和1W ,视见函数分别为1.000和0.503,求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各为多少?解:(1)1366000.12683)()(683=??==λΦλV F lm52.343503.01683)()(683=??==λΦλV F lm9.3 ⼀氦氖激光器发出1?10-2W 的激光束,其波长为6.328?10-7m ,激光束的⽴体⾓为3.14?10-6Sr ,已知该激光的视见函数为0.24。
大学物理第09章 习题
![大学物理第09章 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66ac92a0116c175f0e48de.png)
第九章 振 动
5
物理学
第五版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九章 习题
6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 幅A=2.0×10-2 m,周期T=0.50 s.当t=0时: (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物体在平衡 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物体在 x=1.0×10-2 m处,向负方向运动;(4)物体在 x=1.0×10-2 m处,向正方向运动.求以上各种 情况的运动方程.
第九章 振 动
12
物理学
第五版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九章 习题
13 已知两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 的方程为 x1 0.05cos( 10t 0.75π) ,式中x1,x2的单位为 m,t的单位为 s.求: (1)合振动的振幅及初相; (2)若有另一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 的 x3 0.07 cos( 10t 3 ) ,式中x3的单 位为 m,t的单位为 s,则 3 为多少时, x1+x3的振幅最大?又 3为多少时,x2+x3 的振幅最小?
第九章 振 动
3
物理学
第五版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九章 习题
3 有一弹簧振子,振幅 A 2.0 10 2 m, 周期T 1.0 s,初相 3π / 4 . 试写出它 的运动方程,并作出x-t图、v-t图和a-t图.
π 4 若简谐运动方程为 x 0.10 cos(20 πt ) 4 式中x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求:
第九章 振 动
7
物理学
第五版
物理学
第五版
第九章 习题
8 某振动质点的x-t曲线如图所示,试 求: (1)运动方程;(2)点P对应的相 位;(3)到达P相应位置所需时间.
大学物理第九章练习 参考答案
![大学物理第九章练习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562cc33d4b14e85246869.png)
第九章 电磁感应 电磁场理论练 习 一一.选择题1. 在一线圈回路中,规定满足如图1所示的旋转方向时,电动势ε,磁通量Φ为正值。
若磁铁沿箭头方向进入线圈,则有( B )(A ) d Φ /dt < 0, ε < 0 ; (B ) d Φ /dt > 0, ε < 0 ; (C ) d Φ /dt > 0, ε > 0 ; (D ) d Φ /dt < 0, ε > 0。
2. 一磁铁朝线圈运动,如图2所示,则线圈内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以螺线管内流向为准)以及电表两端电势U A 和U B 的高低为( C )(A ) I 由A 到B ,U A >U B ; (B ) I 由B 到A ,U A <U B ; (C ) I 由B 到A ,U A >U B ; (D ) I 由A 到B ,U A <U B 。
3. 一长直螺线管,单位长度匝数为n ,电流为I ,其中部放一面积为A ,总匝数为N ,电阻为R 的测量线圈,如图3所示,开始时螺线管与测量线圈的轴线平行,若将测量线圈翻转180°,则通过测量线圈某导线截面上的电量∆q 为( A )(A ) 2μ0nINA /R ; (B ) μ0nINA /R ; (C ) μ0NIA /R ; (D ) μ0nIA /R 。
4. 尺寸相同的铁环和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则环中( A ) (A )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不同; (B )感应电动势不同,感应电流相同; (C )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相同; (D )感应电动势不同,感应电流不同。
二.填空题1.真空中一长度为0l 的长直密绕螺线管,单位长度的匝数为n ,半径为R ,其自感系数L可表示为0220l R n L πμ=。
2. 如图4所示,一光滑的金属导轨置于均匀磁场B 中,导线ab 长为l ,可在导轨上平行移动,速度为v ,则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ε=θsin Blv ,a 、b 两点的电势a U < b U (填<、=、>),回路中的电流I=R Blv /sin θ,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P=R Blv /)sin (2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真空中的静电场
一. 选择题
1. 关于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试验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场强的大小与试验电荷的大小成正比
(C) 试验电荷可正可负,为试验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则,从而
[ ]
2. 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心放一点电荷Q,正方形顶角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
(B)
(C)
(D) [ ]
3. 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平面,在其中垂线上距中心点a/2
处,有一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如图示,则通过该平面的电场强
度通量为
(A)
(B)
(C)
(D)
[ ]
4. 点电荷Q被曲面S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q至曲面外一点,则引入前后
(A) 通过曲面S的电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通过曲面S的电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通过曲面S的电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 通过曲面S的电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
5. 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荷的代数和,则可以肯定
(A) 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 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场强度通量均为零
(C) 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6. 如图,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带电荷,外球面
带电荷,则在两球面之间距球心为r处的P点的场强大小为
(A)
(B)
(C)
(D) [ ]
7. 一具有球对称分布的电场E-r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该电场是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
(A) 半径为R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R均匀带电球体
(C) 半径为R非均匀带电球体
(D) 无法判断[ ]
8. 电荷分布在有限空间内,则任意两点A和B之间的电势差取决于
(A) 从A移到B的试验电荷电量的大小
(B) A和B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C) 试验电荷由A移到B的路径
(D) 由A移到B电场力对单位电荷所做的功[ ]
9. 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若取图中P点处为电势零点,则M点的电势为
(A) (B) (C) (D)
[ ]
10. 真空中有一点电荷Q,在与它相距r的a点处有一试验电荷q,现使试验电荷q从a 点沿半圆弧轨道运动到b点,如图示,则电场力对q做功为
(A)
(B)
(C)
(D) 0 [ ]
二. 填空题
11. 电量为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
12. 用一根绝缘细线围成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线框,使它均匀带电,其电荷线密度为λ,则在正方形中心处电场强度的大小E =_________.
13. 设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与半径为R的半球面的对称轴平行,通过此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
14. 如图,在点电荷q和–q电场中,做三个高斯面、、,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λ,用r表示到圆柱轴线的距离,当时,E =____________,当时,E =_____________.
16. 真空中,有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细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其圆心处的电场强度E0 =____________,电势V0=____________.(无限远处电势为零)
17. 图中曲线表示一具有球对称电场的电势分布U-r曲线,r表示离对称中心的距离,该电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场.
18. 场强不变的空间,电势_____________为常数,电势不变的空间,场强_____________为零.(填“一定”或“不一定”)
三. 计算题
19. 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总电荷为q,试求在细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为d的P点的电场强度.
20. 用绝缘细线弯成半径R的半圆环,其上均匀地分布着电荷Q,试求环心处的电场强度.
21. 如图所示,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取半径为R的圆形平面,设q在垂直于平面并通过圆心O的轴线上A处,A点与圆心O点的距离为d. 试计算通过此平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22. 半径为R的无限长圆柱体上电荷均匀分布,圆柱体单位长度的电荷为λ. 用高斯定理求圆柱体内外距轴线距离为r处的电场强度.
23. 两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其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σ>0)及-2σ,板间距为d,如图示.
求:(1)Ⅰ、Ⅱ、Ⅲ三个区域的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2)两板间的电势差.
24. 如图,电荷q均匀分布在长为2L的细杆上,求在杆中垂线上距杆为d的P点处的电势(设无限远处电势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