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含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沪粤版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沪粤版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故选B。

点睛:温度、热量、内能是不太容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实质是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热量是个过程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注意加深理解,多练习。

2.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

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A. 只有①和②B. 只有②和③C. 只有①和④D. 只有②和④【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①汽车行驶速度是:,故①错误;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故②正确;③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所以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故③错误;④汽车发动机的做的功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故④正确。

.故选D。

3.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②和④D. ③和④【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压缩冲程 B.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C.搓手取暖 D.感受温度【来源】辽宁省阜新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点睛】牢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对于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两种方式很容易区分,做题不难。

2.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表示1kg木炭()A.具有3.4×107J的热量 B.具有3.4×107J的内能C.完全燃烧对外做功3.4×107J D.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4×107J【来源】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4.2 热机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kg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4×107J.故选D.【点睛】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

“火要虚”的目的是()A.增大可燃物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能使可燃物完全燃烧 D.提高了可燃物的利用率【来源】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同步练习:14.2 热机效率【答案】D【解析】【点睛】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完全越剧烈。

4.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很多,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摩擦生热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C.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摩擦起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A、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做功,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内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C、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消耗了电能,水获得了机械能,所以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摩擦起电是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电能,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答案)

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答案)

专题11 内能及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 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BD考点:比热容、晶体熔化、分子动理论视频2.【2016·北京卷】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 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C.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D. 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北斗星协会2017届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茶杯内能;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答案选D。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3.(2017•北京卷)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来源】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新航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中锯木头时,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而BCD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答案)

2016-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答案)

专题11 内能及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 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BD考点:比热容、晶体熔化、分子动理论视频2.【2016·北京卷】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 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C.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D. 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北斗星协会2017届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茶杯内能;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答案选D。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3.(2017•北京卷)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新航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中锯木头时,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而BCD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黑龙江吉林三年中考物理真题解析:内能及其利用(含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黑龙江吉林三年中考物理真题解析:内能及其利用(含答案)

2018届黑龙江吉林三年中考物理真题解析:内能及其利用
(含答案)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 龙东卷】下列事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搓手取暖 B.玩滑梯,臀部发热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压缩空气
【答案】C
【考点定位】改变内能的方式
2.【2018 铁岭市】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强
B.物体吸热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
C.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体吸热能力强
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中,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由说明食用油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较弱,故选项A错误.在本实验中,加热时间越长说明物体吸热越多,故选项B错误.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说明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由可知,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选项C正确.由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由于比热容不同,并且初温相等,则当末温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相同,故选项D错误.
【考点定位】比热容
3.【2018 阜新市】下列自然现象中,可以用“扩散”解释的是()
A 花香四溢
B 浓雾弥漫
C 雪花纷飞
D 细雨绵绵。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含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含答案)

2018 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 内能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2.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蒸. 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3.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4.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5.如图所示,70kg 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A. 70N 热传递B. 70N 做功C. 700N 热传递D. 700N 做功6.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A. 密度B内. 能C比. 热容D质. 量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8.2018 年5 月21 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9.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实验时,老师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同学们能够闻到酒精的味道,此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来源】广西梧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以及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理解概念是基础,应用知识是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2.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季,搓手取暖 B.开水冷却C.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来源】青海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冬季,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开水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得多,开水冷却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所以,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B符合题意;弯折铁丝,是对铁丝做功,弯折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划火柴时,火柴头与火柴皮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火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

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故选B。

【点睛】了解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注意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海陆性质的不同等。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A. 70N 热传递B. 70N 做功C. 700N 热传递D. 700N 做功【来源】广东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人克服重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手心发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

故D正确。

点睛:牢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对于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两种方式很容易区分,做题不难。

2.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B.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 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A、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故A错误;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所以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1)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3)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4)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组装器材时,先固定上面铁圈的高度B. 升高相同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C. a液体的比热容小于b液体的比热容D. 不添加器材,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以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来源】江苏省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为确保组装器材一次到位,应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调节,故A错误;B、由乙图知,升高相同温度,b加热时间长,说明b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故B错误;C、由乙图知,加热相同时间时,b液体升高的温度少,说明b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即比热容大,故C正确;D、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吸热液体应为同一种类且质量相同,根据△t=,通过温度的变化反应吸热多少,故D 错误。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4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实验时,老师打开酒精瓶的瓶塞后,同学们能够闻到酒精的味道,此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来源】广西梧州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详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以及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理解概念是基础,应用知识是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2.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季,搓手取暖 B.开水冷却C.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来源】青海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冬季,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开水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得多,开水冷却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所以,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B符合题意;弯折铁丝,是对铁丝做功,弯折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划火柴时,火柴头与火柴皮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火柴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而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

3.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钻木取火,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C.人工湖能调节气温,利用水的比热容小D.夏天吃冰糕,看到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张家界市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解析】【详解】故选B。

【点睛】了解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要注意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海陆性质的不同等。

2018全国中考真题分类---物理考点18:内能的利用

2018全国中考真题分类---物理考点18:内能的利用

一、选择题1.(2018广西柳州,3,3)下面所列电池成电站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是A.干电池B.太阳能电池C.核电站D.水电站【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量转化,干电池工作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再转化为电能,这主要是光能转化为电能;所以B选项正确;核电站是把核能转化为电能故C选项错误;水电站时把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D选项错误。

2.(2018龙东市,7,2分)【答案】C【解析】摩擦生热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正确;燃料燃烧放热是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正确;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摩擦起电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正确.3.(2018湖北省黄石市,题号14,分值2)【答案】C【解析】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有关,而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由于存在摩擦和热损失,汽车发动机只能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下来,说明物体具有惯性,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正确;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4.(2018山东临沂,11,2)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答案】C【思路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燃料的密度、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2)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

(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描述热量的物理术语;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4)根据水的沸腾特点分析。

【解题过程】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温度无关,故B错误;C、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C。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doc

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B故选B。

点睛:温度、热量、内能是不太容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实质是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热量是个过程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注意加深理解,多练习。

2.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

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A. 只有①和②B. 只有②和③C. 只有①和④D. 只有②和④【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①汽车行驶速度是:,故①错误;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故②正确;③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所以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故③错误;④汽车发动机的做的功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故④正确。

.故选D。

3.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②和④D. ③和④【来源】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理解实验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当一个结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都使用此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时让一个因素变化,而其它因素都控制相等或相同即控制变量。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含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含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 内能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2.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与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3.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4.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5.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A. 70N 热传递B. 70N 做功C. 700N 热传递D. 700N 做功6.XX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A. 密度B. 内能C. 比热容D. 质量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8.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9.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含解析)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11 内能及其利用一、单选题1.以下几条摘录是出自某同学在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不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之间发生B.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 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点睛:(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4)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 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 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即热量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故C正确;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D错误,故选C.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 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C. 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 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来源】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故C正确;D、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C。

点睛:(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2)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4)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4.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

2016_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解析)

2016_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解析汇编专题11内能及利用(含解析)

专题11 内能及利用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 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BD考点:比热容、晶体熔化、分子动理论视频2.【2016·北京卷】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 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C. 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D. 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北斗星协会2017届九年级中考三模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改变茶杯内能;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是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是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答案选D。

考点:改变内能的方式3.(2017•北京卷)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物理(带解析)【答案】A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C. 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D. 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来源】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新航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物理试卷(带解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中锯木头时,是通过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而BCD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云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第13讲-内能ppt课件(含答案)

【云南专版】2018年中考物理:第13讲-内能ppt课件(含答案)
第1页
第2页
【方法归纳】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同时消失. 当分 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小, 可以忽 略不计. “ 破镜不能重圆”就是因为分子间距大, 分子 间引力太小的缘故. (2)气体、 液体和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一般 地, 气体间扩散最快,液体次之 ,固体最慢. (3)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 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通过扩 散现象来证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利用了转换法.
第22页
3. (2017· 昆明五华区模拟)下列事例中 , 属于通过热传递 改变内能的是( D ) A.陨石坠入大气层发出亮光 B.两手相互摩擦 ,手掌发热 C. 赛车急刹时, 轮胎冒烟 D.用太阳能热水器来提高水温 4. (2017· 北部湾)在海滩上进行“沙疗”时, 把人体埋在 沙子里,沙子放出热量, 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 内 能__增大__, 这是通过 __热传递__(选填“做功”或“热 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第12页
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控制两物质的质量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通过比较升高温度的不同 探究吸热能力(温度升高快的物质吸热能力弱) (2)控制两物质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来 探究吸热能力(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5.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6.选择相同加热器的目的(确保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第21页
内能及其改变(14、16、17 年云南;15、17 年昆明;17 年曲靖考查 ) 【考情分析】此类题常在选择题(某一项或多项 ) 和填空题(某一空或两空)中考查 ,常结合生活现象命 题, 与其他知识综合一起考查. (2017· 湘潭 )下列生活场景中 , 通过做功来改变 物体内能的是 ( A ) A.锯木头锯条发热 B.用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C.放进冰箱的水果温度降低 D.阳光照射使石凳温度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内能
一、选择题
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ﻫB.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ﻫC.冬天搓手变暖是通过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
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是指内能
2.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ﻫ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 )
A.太阳照射B.相互摩擦 C.浸入热水D.炉火加热
4.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ﻫ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5.如图所示,70kg的消防员沿着钢管匀速下滑时感到手心发烫,此时受到钢管对他的摩擦力大小和导致手心内能改变的方式是(g=10N/kg)()
A. 70N 热传递B.70N 做功 C. 700N热传递D. 700N 做功6.福建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海水与砂石相比具有较大的()
A. 密度 B.内能C. 比热容 D. 质量
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ﻫ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8.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ﻫ
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ﻫ
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ﻫ
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9.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夏天酒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
B. 冬天搓手取暖,说明做功可以改变内能
C. 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海水的比热容小D.端午节米棕飘香,说明分子不停做热运动
10.小型汽车上的四冲程汽油机中,主要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11.下图中各实验结论中,不能解释对应的生活应用或工作原理的是( )
A.做功冲程B.照相机ﻫC.僵持的人像大战
D.滑动变阻器
二、填空题
12.游乐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匀速下滑过程中,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臀部有灼热感,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