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及其保护

合集下载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措施
利用森林资源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如森林 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增加森林的经济效 益。
推广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
循环经济推广
通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森林资源的节 约利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低碳技术应用
应用低碳技术,如生物质能源、碳捕获和储 存技术等,降低森林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碳排 放。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强生态公益林抚育
通过抚育间伐、补植补造等措施,提 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
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体系
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体系、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
加强火源管理
加强火源管理,禁止野外露天用火,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森林防火 意识。
森林火灾频发
森林火灾是导致森林资源 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 些地区存在火灾频发、火 势难以控制等问题。
生物多样性丧失
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 生物多样性丧失,许多物 种受到威胁或濒临灭绝。
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人类活动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是导 致森林资源破坏的主要原 因之一,如采矿、修路、 城市建设等。
气候变化
还林等措施来提高森林覆盖率。
森林保护法律体系建立
02
许多国家制定了森林保护法律和法规,明确了森林资源的权属
、管理和保护要求。
森林保护国际合作加强
03
国际社会加强了森林保护合作,通过签署国际公约、开展国际
援助等方式推动全球森林保护事业发展。
森林资源面临的问题
01
02
03
森林资源过度开发
一些地区存在过度开发、 乱砍滥伐等现象,导致森 林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 降。

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

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第一节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 (1)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 少率、侵蚀减少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 (2)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 (3)降水 风 地形 土壤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要点二 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问题 和对策
知识精析 1.森林的破坏原因及后果
栏目 导引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目标定位 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图,说明世界森林 的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 意识.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森林的特点与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1.特点:是陆地上__最__强__大__、__最__复__杂__、最能长 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保护森林、_植__树__造__林_.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 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 导致______________. (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 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会 _热__带__雨__林_面积锐减 机械采伐
栏目 导引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2.森林的生态功能 _保__持__水__土_、防风固沙;过滤尘埃、吸收噪声;调 节气候、涵__养__水___源__;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__净__化__空__气___;丰富的物种库;提供__旅__游__休__闲__ 最佳场所. 3.毁林的危害:洪水频发、__水__土__流__失__加剧、 土地沙化、河道淤塞、__温__室__效__应___增强等.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及其保护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及其保护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培育及其保护国有林场是指由国家所有、国家管理的森林资源管理单位,是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有林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工作。

一、森林资源的培育1. 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的培育工作中,遵循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科学确定森林的造林树种、密度、结构和更新方式,使得森林资源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育。

2. 强化森林保护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过程中,将森林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防火、防病虫害等措施,保障森林资源的健康生长。

3. 发展林下经济国有林场在培育森林资源的注重发展林下经济,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促进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国有林场建立健全的森林资源保护制度,严格落实森林资源的保护政策法规,建立森林资源的信息报备和监测体系,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2. 加强监测和执法力度国有林场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维护森林资源的合法权益。

3. 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国有林场积极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工作,加强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恢复森林资源的生态功能和生态平衡。

三、管理实践1. 提高管理水平国有林场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流程,确保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

2. 开展科技攻关国有林场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科技攻关工作,引进并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方法,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推动森林资源的高效保护和培育。

3. 加强合作交流国有林场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展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工作中,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科学研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国家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森林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不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木材、药材、果实和野生动物等,还起着出氧、固碳、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滥伐,森林资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而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

如何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是一个尖锐的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强立法保护,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其次,建立森林保护管理机构,促进森林保护体系向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对森林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修复极为重要。

在采伐、烧毁和其他破坏活动中,要求企业支付相应的费用,以保证森林资源能够长期持续利用。

二、森林资源的利用森林资源的利用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前提,必须考虑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了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重要性。

为了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的效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在森林资源的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充分了解森林资源的品种、分布、生长习性、病虫害及其预防等情况,才能更好的进行森林利用。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提高森林的产出率和质量,创造出更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2.发展绿色经济在保护森林的前提下,要鼓励发展森林产业,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发展绿色经济,推行生态林业,不断提高森林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加强森林产品的附加值开发,同时还要重视森林旅游的开发和推广,从而增加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

3.合理开发伐木伐木是森林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合理开发伐木至关重要。

在伐木过程中,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科学的林木管理和合理的采伐来保持森林资源不断更新。

同时,合理的伐木可以刺激森林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推广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不仅要控制砍伐、烧毁等破坏行为,还需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工作。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森林资源的破坏问题日益凸显。

森林破坏给我们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平衡被破坏、野生动植物物种灭绝等。

森林保护已经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从森林破坏的现状和造成的影响出发,提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森林保护对策,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一、森林破坏的现状1. 乱砍滥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木材、纸张、木炭等森林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由于森林资源的利润性,很多企业为了谋取暴利,进行了乱砍滥伐的行为。

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约,这种行为更加猖獗。

2. 排放污染除了乱砍滥伐,工业和农业活动也是导致森林破坏的重要因素。

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加速森林退化。

3. 建设开发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导致了土地的开发和建设,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和清理,以满足城市建设和农田扩张的需要。

这使得大片的原始森林遭到了破坏,而且还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 气候变暖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库之一,是重要的温室气体的固定和净化者,它能够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物体内。

森林资源的破坏将导致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加剧了全球气候暖化的现状。

2. 生物多样性下降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一个森林内通常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生态平衡。

森林的破坏导致了大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使得许多物种面临了灭绝的危险。

3.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后,植被覆盖减少,土壤暴露在外面。

暴雨天气来临时,容易造成土壤的流失,形成森林土壤侵蚀。

这不仅会导致土地肥力的流失,还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以上这些影响表明,森林的破坏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这些影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剧。

森林的生态意义论文:森林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

森林的生态意义论文:森林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

森林的生态意义论文:森林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广义森林,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衣食住行都源于此,后来祖先们搬出森林,但仍仰赖森林提供生活所需,森林与人类从很久远的年代开始,已成为密不可分的部分。

然而,由于人们对森林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与破坏,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1.森林的重要性1.1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吸入0.8kg氧气,排出0.9kg二氧化碳。

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g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g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1g就能消耗2 500l 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

而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

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

1.2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也开始威胁人类健康,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

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

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生理活动的旺盛,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

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1.3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具有保健作用。

有人曾对不同环境每1m3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 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

此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例如,1hm2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森林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人类的开发和破坏行为,森林正在面临严重的危机。

本文将就当前森林破坏的现状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保护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森林破坏的现状1.非法伐木随着木材需求的增加,非法伐木现象在许多地区变得相当普遍。

短期内非法伐木带来的利润吸引着一些不法分子,他们无视法律和道德约束,疯狂砍伐森林。

非法伐木不仅损害了森林生态系统,还削弱了地方政府的合法权威,使社会秩序失序。

2.林地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林地被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建设,导致森林的减少和破坏。

林地开发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还带来了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3.植被砍伐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会不得已地通过砍伐植被来谋生。

这种土地逐渐沦为荒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4.森林火灾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森林火灾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得非法利益,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制造森林火灾。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

5.生态失衡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对于维持地球的气候、水文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森林破坏,导致了生态失衡,加剧了地球气候的变化,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影响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二、森林保护的对策1.加强立法和执法要想有效地遏制森林破坏问题,就必须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法力度。

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森林保护法律,限制伐木和土地开发的行为,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才能有效地遏制森林破坏行为的发生。

2.促进可持续利用为了降低对天然森林的伐木需求,各国应从立法、政策、科技、市场等多方面入手,鼓励和推动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

通过发展森林木材认证制度、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措施,鼓励各方在利用森林资源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充分满足人类需求的兼顾保护生态环境。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经典课件)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经典课件)

3)雨林的物种(生物)资源丰富
--“基因宝库 ”(绚丼多姿、丰富多彩的动 植物王国 )
4)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 --“医学宝库”
三、雨林环境的脆弱性
1.优越性
终年高温多雨,生长季节长,形成雨林群落。 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具很高生产力。
2.脆弱性
土壤贫瘠
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 上植物体内。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一.森林资源及现状
1.重要的自然资源
给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燃料、木料、 药材和其它生存物质 。
2.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大气: 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生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环保: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固沙、 吸烟除尘、减弱噪音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相比,三江平原作为商 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
(1)土地肥沃; (2)耕地面积广大;
(3)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 模机械化;
(4)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5)夏季日照时间长,水热配合较好。
2.在三江平原上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种自然条件?为什么?
2)保护湿地的措施
A、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 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 B、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 C、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泥沙淤积 D、防止水污染 E、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 生动物,
我国湿地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分布广泛;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地之一 返回
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水分条件——排水;
因为这里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 夏秋多雨,排水不畅,所以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考虑排水, 并不必考虑引水灌溉,增加土壤肥力,平整土地。

森林的重要性

森林的重要性

森林的重要性
标题:森林的重要性及其保护
一、引言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它们在维持全球生态平衡,保持气候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人类生活资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森林的生态价值
1. 维持生态平衡:森林是众多动植物的家园,为无数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 调节气候:森林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抵抗全球变暖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森林还可以调节降雨,减少洪水和干旱的发生。

3. 净化环境:森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大气,提高空气质量。

三、森林的社会经济价值
1. 提供资源:森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木材、食品、药材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 促进经济发展:森林旅游业、林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森林保护的紧迫性
尽管森林的价值如此重要,但全球范围内的森林砍伐和破坏现象仍然严重。

这不仅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也加剧了气候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

五、结语
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其生态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森林保护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及其保护森林的生态功能保持水土

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及其保护森林的生态功能保持水土

2.中国湿地的特点
类型多 。 (1)_______
(2)绝对数量大。
(3)分布广。 (4)区域差异显著。 (5)生物多样性丰富。
3.湿地日益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一切湖泊和沼泽迟早会被来自湖泊内外的沉 积物所充满,有其自然消亡的过程。 (2)人为原因。 土壤侵蚀 ,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①_________ 环境污染 ,造成入流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 ②_________ 生。
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造成湖泊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
2.生物多样性锐减完全是也有人为原因,只是人为 原因一般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如物种灭绝本身是一种 正常的自然现象,只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3.海洋是湿地。( × )
【分析】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才能称为湿地。
(2)中国的牧场保护措施。
轮牧 制度。 ①实行禁牧、_____
②由游牧方式变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 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④建立饲草料基地。
⑤建设“草库伦”。
三、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1.湿地的含义
世界《湿地公约》中规定: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 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 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③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减少,乃至消失。
④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会导致湖沼明显缩小、变浅,
直至完全干涸。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层次 遗传 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_____ 2.物种灭绝的原因 (1)物种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灭绝是一种 正常 的自然现象。 _____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浅谈森林破坏现状及其保护对策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森林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森林破坏现象愈发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迫切需要深入了解森林破坏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一、森林破坏现状1.乱砍滥伐:由于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商业开发的需求,乱砍滥伐现象时有发生。

大量的乱砍滥伐导致了森林的减少,严重危害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2.非法采伐: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通过非法采伐方式获取木材和其他森林资源,加剧了森林资源的枯竭和荒漠化。

3.森林火灾: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森林热带化现象日益显著,森林火灾频发,给森林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尤其是在亚马逊雨林、澳大利亚等地区,森林火灾已经成为了常态化现象。

4.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对森林资源的侵蚀严重,使得原本茂密的森林逐渐消失。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森林资源的丧失,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森林保护对策1.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立法,并加大对非法采伐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的执法体系,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推动可持续林业发展:通过采取严格的森林管理制度,实行可持续林业开发,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森林破坏的行为。

3.森林防火:加强对森林火灾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减少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4.生态恢复和修复:对破坏严重的森林进行生态恢复和修复工作,恢复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减轻破坏造成的危害。

5.生态保护教育:加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6.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的国际联盟和合作机制,共同保护全球的森林资源。

森林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森林保护是全人类的责任。

森林及其保护--课件

森林及其保护--课件


破失

,

森环




洪水频发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河道淤积 温室效应
物种灭绝
PPT课件
22
有人说: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含森林的一种环境功 能,请思考回答:
A、天然“净化器”( )e B、天然“吸尘器”( )c C、天然“蓄水池”( h)D.天然“过滤器”( )d E、天然“粘合剂”( )a F、天然“绿色卫士”( )f GI、、天天然然“消“加声湿器器”(”()gb)JH、、天天然然“绿“美色容宾师馆””(())i j
生态环境保护
PPT课件
1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PPT课件
2
学习目标: 1.了解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特点和 危害。 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 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 3.理解森林的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 林学资习源重的点意: 识。 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 2.森林的生态功能。 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E是__长__江__中__上__游__防__护__林__,其作用是__涵__养__水__源__, _保__持水土
同时_减__少__水__库__、__河__道__泥__沙__淤__积_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
江流域的目标。
PPT课件
34
便、自然条件较恶劣、开发较晚的区域;
原始森林消失区域则多为人口集中、工农业
发达的地区。
PPT课件
9
5.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PPT课件
10
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 1/3)

4.1森林及其保护 学案定稿

4.1森林及其保护 学案定稿

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课程标准】以某种生态环境问题为例,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影响、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分布及破坏的现状,能够简述森林的生态功能。

2.说明森林被毁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3.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自主学习】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森林资源: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一、森林的特点1.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__________、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

2.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3.森林是最丰富的__________。

二、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不同时期对森林的破坏作用2(1)世界:2000年世界森林面积为38.66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__________,其中2/3 为__________,1/3 为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的__________。

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林。

(2)根据图4.1世界森林的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现存的原始森林主要是和,保存下来的原因有:b、森林破坏严重的大洲:(3)我国:2000年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 亿公顷,人均占有0.11公顷,覆盖率__________。

3..结合图4.2,描述森林的生态功能。

4.简述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后的影响。

三、保护森林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2.中国(1)政府:198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______________》),2002年公布森林法的___________ 。

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国有林场从____________________ 转为⑱______________。

保护森林的资料

保护森林的资料

保护森林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森林的重要性: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可以提供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等重要作用。

同时,森林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提供木材、燃料、食物等生产生活资料。

2. 森林面临的威胁:森林面临着多种威胁,包括过度采伐、非法砍伐、开垦林地、野生动植物贸易等。

这些威胁导致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环境恶化。

3. 保护森林的措施:保护森林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可持续的森林管理,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同时,也需要提高公众对森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宣传教育,鼓励人们参与保护森林的活动。

4. 国际合作与政策:保护森林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支持,包括打击非法木材贸易、推动全球森林治理架构改革、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可持续林业等。

同时,也需要各国政府制定有利于保护森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可持续的林业发展。

5. 科技与创新:利用科技和创新手段是保护森林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森林变化情况,利用无人机进行森林巡护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林业科研和人才培养,推动林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1.森林的特点
2.世界森林资源现状 (1)世界森林面积 38.66亿公顷,人均0.6公顷,世界森林覆盖 率30% 。
(2)世界森林资源分布 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亚洲 北部和东南部、非洲赤道地区;在工业国家中 , 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 “半天然”林。
3.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1)我国森林面积 1.58亿公顷,人均占有0.11公顷,覆盖率 16.55%。
(2)我国森林资源地区
长 白 山 地
大 兴 安 岭
小兴安岭
雅鲁藏布江 喜 马 拉 雅 山 脉
西南林区
横断山区
东南林区福
建 台 湾
江 西
三大林区
(1)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林木蓄积 量占全国1/3) (2)西南林区——第二大的天然林区 (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处、横断山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1/4) (3)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 重大(赣、闽、台) 分布在交通 不便的深山 区和边疆地 区,开发利 用困难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1.森林及其保护 2.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3.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4.生物多样性保护 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分布 生态效益 破坏及危害 防治措施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 最强大、最复杂、最长久的生态 系统 最丰富的物种库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 保护的核心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过滤尘埃、吸收噪声 4.森林的生态效益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提供旅游休闲场所
5.森林破坏的危害 生 态 失 调 环 境 恶 化 洪水频发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河道淤积 温室效应 物种灭绝
破 坏 森 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
(4)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
取何种措施?
【学以致用答案】
(1)A C
(2)“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 减少水的变化趋缓;
②对水质的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
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 、最能长久 存在的生态 系统
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 乃至 2/3 以上, 可能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 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ks5u
世界森林的分布
热带雨林 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
亚读寒带图针说叶出林①带森亚林欧的大种陆类北②部每和北种美森大林陆的北具部体分布地区 ③探究种类数量(多少)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思考:如何保护森林资源?
❖ ①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严禁乱砍滥伐。 ❖ ②毁林开荒的地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
产结构。
❖ ③能源缺乏的地区,开发新能源(沼气),营造薪炭林 。
❖ 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 ⑤鼓励保护性开发,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 ⑥建设自然保护区、防护林工程。 ❖ 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研究环境问题的四大步骤: 概念
特点 分布
原因
人为, 自然
危害
防治措施
ks5u
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
【自主学习】
森林: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 物群落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 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
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ks5u
一、 森 林 的 特 点
意识。
三、:保护森林
世界: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 发展大会上,就森林保护问题通过了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
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
中国:1984年我国政府公布了 《森林法》, 2002年又公布了森林法实施条例, 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我国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育 已经从森林采伐转为森林培
采伐
雨林面积锐减
ks5u
2、森林的生态功能:
❖ 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 净:净化空气 ❖ 美:美化环境 ❖ 物:繁衍生物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 尘:吸烟除尘 ❖ 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医学:基因保护 ❖ 总之,是地球之肺,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3.

坏生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 滥伐 原因: 森林
中上游滥伐森林,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 峰补枯的作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入 江,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湖
泊淤积,蓄洪能力降低。
ks5u
微量清 水入河
河流
泥沙径流
表土层 心土
护坡林带保持水土示意图
材料三: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将近70%,森林资源极其丰富, 但日本每年却要进口大量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 全靠进口。日本还成立了“树木银行”,在工程建设中 需要砍伐的树必须存入“银行”,等工程结束后,再种 植至少等量的树木,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结合图和材料三,小组合作总结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4)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 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
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ks5u
森态

失 调





洪水频发 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 河道淤积 温室效应 物种减少等
结合材料二和教材以1998年夏季长江流 域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为例,说明了滥
伐森林与洪水加剧的关系?
ks5u
材料二:分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发的原因。
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有洞庭湖区 、鄱阳湖区、荆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 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 发生洪灾223次。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 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 次;明清128 次,平均每4.2年1次。近代洪灾变得 更加频繁。
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开发较晚,才保持了大片森林
ks5u
二、森林的生态灾难
自然原因: 气候变化等——地质时期



时期
主要原因
变化趋势
破 人 原始社会 刀耕火种和游耕制 原始森林有所破坏,



但仍有更新的机会
原 农业社会 无计划垦殖和大量 森林面积之间减少

使用薪柴
工业社会 大规模商业性机械 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
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一、说出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的原因? 二、结合原因描述其形成的一般过程?并画
图说明森林被毁对河流流量的影响? 三、针对这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应采取的
保护措施?
自然 原因
洪水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
来量:
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 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ks5u
“三北”防护林体系 长江中上游防 护林体系
ks5u
学以致用:
回答以下问题:
(1)在我国A、B、C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为(字母)
____ ,人工林区为(字母) ____ 。
(2)图中字母D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

其作用是
。E是
,其
作用是
,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
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的?
(3)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