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8fdf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3.png)
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 学习,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评价反馈
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 的作品和创作方法。
教师评价和总结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经验
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归纳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今 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同流派和风格的美术作品,拓宽视野。
03
互动教学平台
借助互动教学平台,如在线画廊、艺术论坛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作
品和观点,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提升美术素养和鉴赏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效果不佳
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和个性化 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 得到准确衡量和及时反馈,影响了 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水平和风格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 力存在差异,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教 学方法和经验,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 学。
教学风格单一
缺乏教学反思
部分教师缺乏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 和改进意识,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
个性化表达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 达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 的个性化表达能力。
04
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案例选择
选择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 、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 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案例呈现
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等 方式呈现案例,引导学生 观察、分析和思考。
案例讨论
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 力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8ec0dac1c708a1284a44f0.png)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龙凤 镇第一 中学 刘 洁
课堂有效 教学策 略的研究是 当前初 中美术教 育课 程改 革 的热 点问题 。现 阶段 的美术教 学其实是处 于一个很 尴尬 的位置 。因为不是 考试科 目,学 生存在较重 的应付 心理 , 或者把 美术课 当成 是一节 嬉笑玩 闹的课堂 ,导致美术 课也 许 可 以上得很热 闹 ,但是 “ 课上 热闹 、课 下全部忘掉 ” , 学 生在 嬉笑打 闹中什么都 没有学 到。这些现 状就使得 有效 教 学 的策略研究 变得至关 重要 。那么 ,我 们要如 何提高初 中美术 课堂的教 学效率 呢?笔者 通过多年 的教学 ,得 出了 以下几个经验 。 要激发 学生的美术兴趣 美 国心 理 学家 布 鲁纳 说 : “ 学 习最 好 的 兴趣 是 对学 习材料 的兴趣 。”正所 谓 “ 兴趣 是最好 的老师 ”。只有学 生对美 术产生 兴趣 才能 激发他 们思维的积 极性 。苏霍姆林 斯基有 言 : “ 在 事物 的本 质 中 ,在它们 的种种关 系和相互 联系 中 ,在运 动和变化 中 ,在人 的思维 中 ,在人 创造的所 有一切 中都含 有兴趣 的无穷无尽 的源泉 。”所 以 ,在 教学 中 ,要先培养 学生 的学 习兴趣这 点是毋 庸置疑 的。关键是 如 何培 养 他们 的 学 习兴趣 呢 ? 笔 者 曾经在 教 授新 班 级之 前 ,在 第一节 课时 ,什 么都没有 讲 ,只是 在黑板 上画 了一 条很大 的龙 ,这条龙 占据 了整个 黑板 ,而学生在 那节课安 静得 出奇 ,没 有了 以往 美术课 的吵闹 ,反而很安静 很赞叹 地坐在 座位上 看老师 画画 。画完后 ,学 生纷纷提 问 ,询 问 老师 要如何才 能将一 条龙画得 栩栩如生 。而正是 这条龙 , 引起 了这 个班 级 的学 生 对于 美 术 学 习的 兴趣 ,让 他 们 发 现 ,原来会画画时一件多么了不起 的事情 。 笔者 认为还可 以通过一 些较有 意思的美术作 品来激 发 学 生的兴趣 。这个就 要针对 学生不 同的喜好入手 。现在 的 初 中生很多都 很喜欢 漫画 ,我 们不妨从 漫画入 手 ,可 以通 过像 《 赛 尔号 》或者朱 德庸 、几米 的作 品等等入 手 ,让他 们 明 白,画 画除 了应付 交作业 之外 ,它还有一个 功能 ,就 是可 以表达 出 自己 内心的感 受 ,让学 生从 内心深 处喜欢 上 美术 。 二 、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学 生 对学 习产 生兴 趣 了 ,但 是要 是 缺乏 比 较好 的指 导 ,那么学 习 了一段 时 间又 不见成效 ,学生 也会 觉得很 难 坚持 下去 ,学 习过程 中经常 会遇到一 些瓶颈 ,这些都 需要 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 首 先 ,我 们 可 以先 让 学 生欣 赏一 些 好 的美 术作 品 。 学 生的年龄不 大 ,心理还不 成熟 ,对 于美术 作品 的鉴 赏能 力也有限 ,我 们在课 堂上应 该结合他 们的心理 特点加 以 弓 I 导 ,让他 们能更好 地看懂 这些美术 作品 。其 次 ,在欣 赏这 些 美术作 品的 同时 ,还要 适当地告 诉他们一 些专业性 的知 识 。以吴道 子的 《 送子天 王图 》、陈洪绶 的 《 水浒 叶子 》 为 例 ,让学 生感受 不同线 条带来 的不 同美感 :吴道子 用线 道 劲雄壮 ,飞扬流 动 ,用笔 率意活 泼 ,以兰 叶描法笔 笔相 声 ;陈洪 绶的人物 造型 奇特夸张 ,用笔 利落 瘦劲 ,线条圆 转 自然 ,弹 力十足 。学 生通 过 比较 分析 ,认识到 中国画在 以线造型 的过程 中 ,一方 面能够表 现客观物 象 自然真 实的 部 分 ,另一 方面在 观察 中又 包含着 对物象 的主观感 受。教 师 再以丢勒 与荷 尔拜因 的速 写作品 为例 ,让 学生 了解 西方 绘画 中,更强调 以线 写实 、借线造型的特点。 三 、要注 意课堂氛 围的营造 《 美 术 课程 新 标 准 》提 倡初 中 美术 课 堂应 该 营 造一 个 和谐愉快 的氛 围。心理 学研究也 表明 ,学 生在 民主 、平 等 的氛围 中学 习效 果明显 较好 。所 以 ,我 们在平 时的教学 中 ,应该 为学 生创设营 造一个和谐 愉快 的氛 围 。在 营造这 种 氛 围 的 时候 ,教 师 一定 要 注 意 自己 的 言行举 止 。正所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fb9a5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4.png)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是教育部实施现代化教育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其开发策略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探讨。
一、教育理念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教育理念应该紧密贴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注重人人具备艺术素养的思想理念。
在培养学生美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自由创作的能力,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和职场中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课程设置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从基础入手逐步深入。
应该明确课程目标和任务,在每个学年和学期内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能力,分阶段进行课程设置,完成艺术素养培养、艺术表现能力提升以及创新意识培养这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方法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切合实际、富有创新。
教师应采用多种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观察、讨论、演练等模式。
注重学生实际体验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四、评估方式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应该科学、公正、客观。
应该按照课程目标和每个学年和学期的教学内容要求进行考试和测评,注重实际表现和作品创作质量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同时应该注重反馈性评价,及时和准确地为学生提供成绩和建议,以及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1ba8b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8.png)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1. 引言1.1 了解新课改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影响新课改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对初中美术教学也带来了深远影响。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美术教学中,这意味着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而非机械地传授知识。
新课改倡导跨学科整合,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技法和作品创作,而是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体验,让美术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更加注重情感和文化的交流。
了解新课改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影响,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1.2 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的重要性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巧妙设计的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可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在美术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 正文2.1 新课改对初中美术教学的改革方向一、注重学生主体性。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美术教学也应该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强调跨学科整合。
新课改提倡跨学科整合,美术教学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学习和思维方式的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重视艺术教育的结构化。
新课改强调教育结构的合理性和系统性,美术教学也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系统学习艺术知识和技能。
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8851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6.png)
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策略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当前教学现状。
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教学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评价了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核心素养在美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总结了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并呼吁未来深入研究该领域,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实践、评价、研究方向、有效性、结语。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设计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核心素养需求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美术设计教学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当前初中美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学生在美术设计学习中往往只停留在技巧和形式上的训练,而缺乏对于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这不仅导致了学生缺乏综合素养,也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
本研究将对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美术设计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探讨和教学实践案例的分析,本研究旨在为初中美术设计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美术设计教学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传统的美术设计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技巧和形式,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设计教学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其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通过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在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力。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5ece7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e.png)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研究高中美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有效的开发策略。
一、课程定位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定位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艺术修养为目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课程定位上,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文化情感和艺术追求。
二、教学目标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要求学生在审美观念、艺术表现、艺术理论和实践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具体包括:1.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2.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3.加强对艺术史、美术理论和综合艺术修养的教育;4.提高学生的绘画、设计和雕塑等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
三、教学内容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包括美术基础知识、美术史和理论、美术鉴赏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1.基础知识:绘画、设计、雕塑等基础知识和技能;2.艺术史和理论: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历史和理论;3.艺术鉴赏: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的鉴赏;4.实践技能:绘画、设计、雕塑、手工等各种实践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高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包括:1.体验式教学: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2.探究式教学: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3.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全面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注重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2.素质评价: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追求;3.个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文化情感和艺术追求。
中学美术教学策略
![中学美术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e7385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f.png)
中学美术教学策略中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是几个中学美术教学的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可以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开放性的讨论和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1.通过观察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可以从色彩运用、构图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进行实地考察和写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和社会,观察和感受实际生活中的美。
可以带学生去博物馆、画廊和公园等地方,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
三、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图片、模型、音乐和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和表演。
2.开展自由创作活动: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不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提供一些主题或者素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艺术创作,并鼓励他们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技巧1.系统地教授绘画和造型技巧:教师应当根据中学美术教学大纲,系统地和逐步地教授学生绘画和造型的基本技巧。
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和习作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绘画和造型的基本技能。
2.提供个性化指导和辅导: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潜力,给予他们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研究(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研究(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3a9a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d.png)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研究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案例研究在当今教育领域,美术教育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创造力及手工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以初中阶段美术教育为背景,通过一则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案例背景本次案例选取某城市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该中学在美术教育方面有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该校学生在美术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上亟待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该校决定对美术教学进行改革,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美术知识。
3.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美术创作中的技巧运用。
4.增进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策略1.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美术视野。
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让学生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创设开放性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美术作品。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设置丰富的创作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技巧,提高创作水平。
4.结合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文学等相结合,让学生在全面了解美术发展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风格、技巧和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阶段:教师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剖析,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审美视角。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3.实践阶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创作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研究
![“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创作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043b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9.png)
“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创作教学减负增效策略研究前言简介:中学美术创作教学是美术教育重要内容, 是学生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双减”背景下初中美术创作教学落实减负增效政策,学生快速有效地课内完成创作作业,其策略研究如下:1、优化整合美术创作课程,创作作业课内完成;2、有效初中美术创作辅导研究,促进美术教学提质增效。
3、美术创作作业优化设计,有效落实美术教学提质增效教学目标。
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校同学提高了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绝大部分学生课内完成美术创作作业,在全国省市区各类美术比赛均获佳绩。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美术创作课程减负增效策略研究初中美术创作教学是美术课的重要内容, 是学生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又是美术课中难度最大的课程。
初中美术创作教学是技能型、审美型、创造型三者融合的一个突破口,培养学生想象力、创新力和创作思维,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重要环节。
过去,笔者在探索初中学生美术创作辅导有效途径的过程中,老师虽然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述创作要领,学生作业仍出现各种问题,如主题不清晰;创意不够,画面不完整等,很多学生还停留在模仿作品的层面上。
究其原因:1.我校初中学生美术基本功普遍基本较低,难以画出心中想法;2.学生“美术创作”意识淡薄,启而不发。
很多学生存在“三不知”的疑问:A.不知画什么?B.不知怎样画?C.不知怎样改?3.学生作业时间不足。
现行教材知识点丰富、容量大,教师一节课里很想面面俱到,往往出现组织教学用时过多,学生作业时间过少而无法课内完成作业,课后学生不重视、马虎完成美术作业。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通过释放低层面地填鸭式知识培训时间来激活学生在创新、创意、思维方面能力提升。
我们顺应新形势,在美术创作课程教学中,以“美术、人文、科技”融合的创新教学理念为指导,优化整合教学各个环节,开展有效美术创作辅导,优化设计美术创作作业,进行“减负提质增效”教学策略研究,措施如下:一. 优化整合美术创作教学,学生创作作业课内完成。
初中美术教学有效策略探索(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有效策略探索(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d66c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a.png)
初中美术教学有效策略探索第一篇范文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初中阶段的教学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美术教育不仅关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与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息息相关。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应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
教师需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所在以及认知水平,从而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又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美术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注重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提问、讨论、示范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授某一绘画技巧时,教师不仅可以直接演示,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三、融入情境教学,提升学生体验情境教学是一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体验和探究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现场创作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授名画欣赏课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作品相关的音乐或视频,让学生在感受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四、重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安排适量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授雕塑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从中体验雕塑的乐趣和挑战,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素养。
五、多元化评价,全面促进学生发展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f23f9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8.png)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一、核心素养概述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在中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美术鉴赏作为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新思维和文化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美术鉴党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鉴赏的教学目标应聚焦于: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和评价。
2.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其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意义。
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其在鉴党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应包括古今中外各类美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教学方法则可采用以下策:1.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其鉴赏能力。
2.小组讨论法: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3.互动教学法: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
四、学生主体性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跨学科融合策略美术鉴赏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如与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背景和意义,提升综合素质。
六、实践教学与体验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直接接触和感受美术作品,增强其对艺术的感知和理解。
七、评价机制与反馈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进行定期评估,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其自我反思和共同进步。
八、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实现高效的美术鉴赏教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02ac28ccbff121dd3683b5.png)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国家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的出现,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规范和要求。
研究适应新要求的课堂教学策略,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就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探索,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策略;效率一、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分析2003年我国颁布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研究新标准要求下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美术课程改革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进一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高中生的美术兴趣。
目前,我国高中美术课程有多种类型,例如技法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和鉴赏型课程。
对于不同的课程类型,应该考虑不同的教学策略,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设计最适合高中美术课程特点的教学方式。
我国高中学生需要面对高考,通常学习压力比较大,导致美术专业的学生会习惯性地逃避公共课程的学习。
而美术课程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其天然具有愉悦轻松的课堂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其他课程的兴趣,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即设计适合新标准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讲述教学策略设计过程。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能指导、规范课堂教学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现代教育的改革目标。
过去的教学理念过于重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教学实践和体验,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培养。
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健康、和谐的高素质人才是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
因此,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设计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在科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学才更具规范性和适应性。
中学美术因材施教的策略探究
![中学美术因材施教的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75c3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c.png)
中学美术因材施教的策略探究在中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才华,更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在美术教育中需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究中学美术因材施教的策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美术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教学目标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因材施教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和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确定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可以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为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观察和感受来进行创作;对于进阶学生来说,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创作和深入研究。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美术教育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版画、雕塑等多个方面,而每个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兴趣和能力也各不相同。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点进行合理选择,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对于对色彩感觉敏锐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水彩或油画的创作;对于对结构感觉敏锐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素描或雕塑的创作。
通过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教师可以采取示范教学的方式,通过直观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法和表现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的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增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分析
![初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1cf0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7.png)
初中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分析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变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美术教学也正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美术教学多元化策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元化教学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有效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一、多元化教学的概念多元化教学旨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多元化教学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多元化教学则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包括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情境中进行学习和体验。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美术教学需要不断引入新的学习资源,如绘画、雕塑、摄影等,以及美术史、美术理论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不同领域进行探索和发现。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艺术天赋和学习兴趣,多元化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二、当前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当前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 教学内容单一:传统美术教学内容以绘画为主,忽略了其他艺术形式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审美领域狭窄,缺乏对多样化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体验。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美术教学多以教师讲解和学生模仿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使学生缺乏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资源匮乏:学校的美术资源不足,如教师编写的教材陈旧,美术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学生的艺术体验和创作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美术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引入多元化的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多元化教学的策略建议1. 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美术教学内容的范围,引入更多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能的学习,如雕塑、水彩画、版画等,促进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体验。
中学美术教研(3篇)
![中学美术教研(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621cb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d.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中学美术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中学美术教学理念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2. 通过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通过教学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研讨教学方法: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共同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
(3)优化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研讨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2. 教学观摩(1)组织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供全体教师观摩学习。
(2)观摩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活动,共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3. 经验交流(1)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2)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教学案例,交流教学经验。
(3)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中学美术教学理念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
2. 集体备课成果显著,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3.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4.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5. 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在活动过程中,应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活动内容方面:应根据教师需求和教学实际,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cdd0fb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f.png)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以下是一些策略探究,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品欣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研读作品,并进行详细的艺术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形式表达等方面的特点,进而提高对艺术品的审美水平。
创设艺术实践环境。
除了欣赏艺术品,学生还应该通过艺术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绘画、雕塑、摄影等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自己动手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含义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和美术馆。
参观艺术展览和美术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学生可以在展览中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作品,了解到不同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通过直接参观,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的现场氛围,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追求。
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和比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比赛,鼓励学生通过参赛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他人,增强自信心和创作动力。
通过多种媒介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影像资料、网络资源、艺术书籍等多种媒介,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和形式的艺术作品。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资源,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
中学美术课堂教研论文(3篇)
![中学美术课堂教研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f9e04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c.png)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中学美术课堂教研的探讨,分析了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教研;问题;策略一、引言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美术课堂是学生接触美术知识、提高美术素养的主要场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学美术课堂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学美术课堂教研的探讨,以期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
二、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部分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关注。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许多中学美术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氛围较为沉闷。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评价方式不合理部分中学美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过程的关注。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对美术技能的培养。
4. 资源配置不足由于经费、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部分中学美术教学资源配置不足,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改进策略1. 优化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中学美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美术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完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过程中学美术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205a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f.png)
教学资源不足
学校提供的美术教学资源有限 ,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 需求。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讲授与示范教学方法难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 力。
评价方式片面
以作品成果为主要评价标准的 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审美过程和 创造力表现,不利于学生全面 发展。
03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探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创设良好的审美环境
展示平台的搭建
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展示平台,如校内美术展览、艺术节演出等,让 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05
实施审美能力培养策略的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和指标设计
问卷调查法
01
设计针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收集他们对实施审美能力培养策
略的看法和感受。
观察法
02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审美能力是否得到
个性化表现支持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 鼓励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展 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加强学生实践与体验
实践机会提供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如 组织写生、创作等活动,让他们
在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体验活动设计
设计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如艺术 工坊、美术馆参观等,让学生在亲 身体验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反思与评价引导
研究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 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目标。
研究问题
如何有效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涉及到教 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
研究方法和范围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 谈、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收集全 面、客观的数据和信息。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探索(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探索(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7004b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0.png)
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探索第一篇范文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因此,探索初中美术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美术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审美情感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美术世界。
其次,通过展示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二、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美术学习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
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三、注重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首先,通过课堂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和制作技巧;其次,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美术活动,如美术社团、美术比赛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实践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四、创设情境,培养审美想象力初中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培养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五、融入德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美术教育不仅是审美教育,更是人格教育。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期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b2c72289eb172dec63b778.png)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美术课题申报“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研究员编号:CTF1202X年12月经国家级总课题组批准立项,202X年2月履行开题手续,经专家鉴定给予了较高评价,经过近三年的研究,现已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聚焦了美术课堂教学的热点问题,现就主要问题报告如下:《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问题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根据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聚焦了课堂教学,关注了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了教师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使课题研究贴近了教师的需要,贴近了问题研究、贴近了课堂教学,更是突出了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研究一节美术课的教学行为一般分为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几个主要环节,判断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是衡量一节课的重要标准。
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依据课程理念、教学内容、学情实际、教学环境、教学媒体等方面因素预设的。
但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有的教师忽视了教学目标预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以大而化之的思路、空洞的文字预设了教学目标,然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流水似的淌到哪儿就教到哪儿,教学目标的不明和无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问题之一。
(1)教学目标预设的可行性。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向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内容与方法,而教学目标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指向,有效组织教学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美术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美术课程的理念预设教学目标,每一个目标都有具体的要求与标准,具有可行性。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往往将三维目标分解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环节是解决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是一节课必须的教学环节;技能目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技巧,通过活动、作业或者语言表达,必须把握的技术与能力的要求;情感目标是融会在整节课中,其审美教育、审美能力提升是重点,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 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 ,不断掌握新 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以
及表现手段 ,在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
参考 文 献 f 王玉峰 . 美术教育 中创新 能力的培 养『 _ 代教育 , 0 , 1 ] 中学 J时 】 2 93 0 .
23 培 养 学 生 的想 象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
我国美术教育和其 它类学科一样在近十几年教育产业化浪潮的背景 下变化巨大 ,已从精英式教育转变为普及型教育 ,其招生人数随之急剧 扩张 ,各大专院校纷纷开办艺术类专业 。据教育部统计 ,现在全国独立 设置的专业艺术院校共2 所,另外,全 国现有 的1 0 9 0  ̄高校 中,有近60 8 0 所设立了艺术学科。艺术学科 已从小型学科快速发展成为相当规模 的热 门学科。但这种局面并不能证明美术教育和美术事业在我 国取得了辉煌 的成果 ,中学美术教学仍然是令人担忧。由于传统观念 、应试教育的影 响、教学方式的陈旧等造成 了中学美术教学一直就是在边缘接受着别人 的施舍 。
2 提 高美 术 教学质 量 的策略
21 提 高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 的时候 ,他们 的学 习效率一般 比较高。美术学习更是如此 ,只有静下心来学习美术 , 自 将 己完全融人美术学习之 中,才能真正体会美术的魅力 和精髓。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的方式很多。比如对教材既要 把握重点 ,又要灵活掌握 , 在不 违背大纲要求 的情况下 , 当 “ 适 改造”课本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 当 适 增减内容,或 自主安排一些校本教材 ,如剪纸 、手工等能提高学生兴趣 的内容。再如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播放一些意境比较美 的图片和作 品等。
『卢 山关于 中学美术课 堂教学 中存在 的几 个问题 [. 文汇,09 . 3 1 J科教 ] 20 , 6 『1 4王兵. 中学美术教 育之弊端 及其改革 [. 试周刊 , 0 , . 浅议 J考 】 2 97 0 4
更 正
《科技与生活 》 21年第2 ,第19 , 《 00 期 0页 关于代建制在温州南仙花苑B 地块安置房 中应用情况 的探讨 》 一文中 , 作者林海燕单位为 “ 温州城建 中专学校 ,浙江温州 35 0 ”。 20 0 l
『1 朝 中. 中学美术 教学 中的问题探究 [ . 2 李 农村 J 中国校外教 育, 0 ,. 】 2 8 0 8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 的影响 ,很多家长认为美术是没有用的学科 , 将 来也不能帮学生上一个好 的大学 ,找一份好的工作 , 这就需要教师 的不 断努力 ,去与家长沟通 。虽然社会环境 的大气候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 但是我们 可以通过 自己辛勤 的工作、无私奉献 ,回报社会 。可以经 常和
1 1 4
教 育科 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辜 4铉 科0嚣翥 0年 期 技 1第 锺
中学 美术教学 策略研 究
黄 瑾
30 1 10 2) ( 杭州 师范大学美 教系 ,浙江杭州
摘 要 中学美 术教育 ,是 学生美育 的一个重要 阶段 。教育 的任务不 仅是传授知 识 ,更重要 的是启发智力 ,是一种培养 创造性的教育 ,是 以提高 想象力为 目的的素质教 育。文章主要 分析了 中学 美术教学存在 的问题 ,并在 此基础上提 出了相应 的策 略。 关奠词 中学 美术 ;教学 策略 ;问题
1 中学美 术 教学存 在 的问囊
长期 以 , 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 响, “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不害怕 ” 几乎成为至理名言 , 而人们却把音、体 、美称为副科 , 既不能帮学生找 到好的工作也不能帮孩子上个好的大学 ,因此没有 给予应有的重视 ,在 这个大气候影 响下 ,美术教学举 步维艰 。再加上学美术本 身就是高消 费 ,笔墨纸砚 ,开支较大 ,将来即使考上美术院校 , 相对较高的学费也 令家长望 “ 美”兴叹 , 有些学生因得不 到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 , 看不到 出路 , 只能 “ 忍痛割爱 ”。 有些学校由于没有及时摆 正美育与学生全面发展 的关系 ,特别是在 “ 升学率”决定一切的风气下 ,只抓 主科教学 ,而把美术教学放到了次 之又次的地位 。对美术特长生不能与学 习优胜者同等对待 ,客观上压抑 了学生的积极性 ; 师方面 由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中小学美术教师严 教 重不足,美术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质量。 当前 中学美术教学也存 在一些 问题 ,比较明显 的就是 “ 照葫芦 画 瓢”。学 生对于美术教材的理解方式是 “ 生吞活剥 ”课本的内容 , 无暇 顾及对作 品的主观认识 , 也没有机会发展 自身的艺术素养 。不少美术教 师只是生硬地讲解美术知识 ,就画论 画,这就使学生无法理解透彻 ,违 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教师作为美术课程的执行者 , 在这样的应试教育 环境中逐渐变得缺乏灵活性 ,消极被动地用传统模式授课 ,这对于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造成了消极 的影响 , 使美术课程完全 背离 了课程设置 的初 衷, 无法承载全面提高学生索质的教学 目 。 标
特此证明 !予以更正。
中圈分类号 G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6 1 ̄ 1) 20 一 1 6397 一 000 — 14O 2 1 学生谈话、耐心的个别辅导 ,让他们知道 自己爱好 的发展前途,应如何 争取得到家庭的支持等,通过家长会和 电话的手段密切联系学生家长 , 让家长看到学生的进步 ,分享到学生成功的喜悦 ,争取家长 的支持 , 坚 定学生 的信心 , 营造好学习的大环境。 密切联系学校领导 ,争取他们的支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使领导和广大教师认识到加强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 以开拓学生 视野 、丰富知识、提高审美意识 , 还能促进学生智力 、人格 、修养和创 造精神的全 面发展 , 利于素质教育 的深入 开展。还要密切联 系班 主 有 任 ,了解特长生的学 习情况 ,有 的放矢 ,帮助其建立 良好 的兴趣爱好 , 学好 美 术 。
24 提 高美术教师素质 . 改变美术教学现状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 不但要从观念 、教学方式 上下功夫 ,还要从教师素质上下功夫 。不管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了教 师在教学 中的作用 , 美术教学也是如此。提高美术教师素质,既包括提 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也包括提升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平 。 1 )加强理论 学 习。强化理论 学 习意识 , 自 掌握先 进的教育 理 觉 论 ,是提高教师素养 的关键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容易盲 目,容易 囿于 经验 ,常常失之肤浅 。美术教师必须在意识上解决 问题 , 要有学习相关 理论知识 的意识 , 要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 习,全面掌握美术课程 标准。 2 提高专业素质 。美术教师在专业技能上不要满足现状 ,要不断 )
想象是在人脑的感性形象 的基础上创造 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 斯坦认为 : “ 想象力 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 着世界上的一切 ,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生活是激发 想象 的源泉 ,带学生走进生活、走进 自然 , 感受美 ,然后激发学生进行 想象 。试着让学生 注意观察 自然,把地面上的一块水印、一片树阴 , 通 过想象赋予它生命 ,画出通过想象所得到的人物 、动物、植物 、风景等 等,可以给他们充分 的发挥想象的余地 。 创造能力是指能从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获得新颖、与众不同 的认识 , 提出新的见解 , 解决新问题或设计新产品等。它是人的认识能力 的综合运用 , 也是教育中的 最高境界。对这方面的培养是在想象能力提高 的基础上。如果以命题的形式,让学生 自己想象 ,然后组织画面 ,组成有 内容 ,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如 “ 我理想的家” 、 “ 美丽的海洋”等。同 学便能够在色彩 、 构图方面发挥 自己的创造力。还可以让学生为一些 日常 用品赋于新的形象,如床、桌子 、 餐具等的造型 ; 再把固定形象变为更多 形象 ,如把圆变为钟表 、 、口杯、皮球等等,这样反复练习对于学生的 鱼 创造力有很好的开发作用,同时也训练了基础造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