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如氢、氧。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如水(H2O)。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排列和组合过程。
-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4.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如氧气。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
5.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气体- 氧气: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 氢气:可燃,燃烧产物为水。
-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形成碳酸。
2. 酸碱盐- 酸:具有酸味,能与碱中和。
- 碱:具有苦味和腐蚀性,能与酸中和。
-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如氯化钠(NaCl)。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获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4.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利用滤纸或滤网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 蒸发:通过加热使溶剂蒸发,留下不溶性固体。
- 结晶:通过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用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 使用与保养:正确使用器材,实验后清洗并妥善保管。
2. 实验操作- 称量:使用天平准确称量物质。
- 混合:正确混合试剂,注意滴加顺序和速度。
- 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数据和结果。
3. 安全常识- 实验室安全规则: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篇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基本概念1. 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水的蒸发、固体熔化等。
3.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4.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5. 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和可燃性、氧化性等化学性质。
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1. 氢气:无色无味易燃气体,密度小,难溶于水。
用途广泛,如燃料、化工原料等。
2. 氧气:无色无味气体,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用途广泛,如助燃剂、呼吸面具等。
3. 氮气: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用途广泛,如保护气、氮肥原料等。
4. 碳:常温下为固态非金属,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用途广泛,如燃料、还原剂等。
5. 硫酸:无色粘稠液体,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
用途广泛,如干燥剂、催化剂等。
三、基本理论和实验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了解原子结构有助于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比关系的式子,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的实质和反应物的用量比。
3. 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实验安全等,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化学理论和探究化学规律。
四、能源和材料1. 能源: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了解能源的种类和转化利用有助于合理使用和开发能源。
2. 材料:材料是制造产品的物质,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途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制造产品。
五、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1.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有助于培养环保意识。
2.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指设计和制造对环境友好的化学产品和方法,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技术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涵盖了基本概念、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理论和实验、能源和材料以及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等方面。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二、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铜Cu、银Ag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硫S、磷P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二、元素与周期表1. 元素的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2. 周期表的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3. 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常见元素的基本性质。
三、分子与化合物1. 分子的概念: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2. 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国际化学命名规则,如氧化物、酸、碱、盐等。
3. 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水、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
四、物质的分类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3.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
4. 还原-氧化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
六、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配平方法。
3.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
七、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概念: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八、酸碱与盐1. 酸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的概念和性质: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酸碱指示剂:能够根据酸碱性质改变颜色的物质。
4. 盐的概念: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5.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九、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涵盖了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公式的总结:一、基本概念1. 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实体。
2.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4.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5. 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共享或转移形成的连接。
二、化学元素和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2.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行。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列。
三、化学计量1.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包含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
2.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摩尔(g/mol)。
3. 物质的量浓度(C):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单位为摩尔/升(mol/L)。
四、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
2. 平衡常数(K):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的比值。
3. 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
五、化学计算1.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2. 摩尔浓度计算: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物的摩尔比通常为1:1。
六、化学实验1. 溶液的配制:根据所需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 滴定实验: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溶液到未知浓度的溶液中,直到反应完全,从而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3. 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七、化学公式1. 摩尔质量公式:\[ M = \frac{m}{n} \]2. 物质的量浓度公式:\[ C = \frac{n}{V} \]3. 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 m = n \times M \]4. 酸碱中和反应的摩尔比:\[ n_{\text{酸}} = n_{\text{碱}} \]八、化学安全1. 实验室安全规则: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元素:不可再分的基本物质单位。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状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形状会随容器变化。
- 气态: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受压会减小体积,降温会液化。
3.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4.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条件。
5.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平衡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的化学方程式。
6.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在封闭系统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7. 能量守恒定律- 内容: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能被创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二、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1. 元素周期表- 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 分为周期(行)和族(列)。
2. 元素的性质-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 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导电,易与金属反应形成化合物。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2. 分子结构- 分子的几何形状:由原子间的键角和键长决定。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用于预测分子的形状和极性。
四、酸碱与盐1. 酸- 定义: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2. 碱- 定义: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初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础概念1.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3.物质的状态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的特点和相互转化4.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5.基本物质:氧气、氢气、水、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实验方法6.反应的表达方式:化学方程式、化学符号、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7.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周期性及同一周期、同一族元素的共同性质二、化学反应1.反应速率: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3.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的物质性质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与应用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与应用5.金属与非金属反应: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应用6.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对常见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影响7.光对反应的影响:化学反应中光的吸收和放出的影响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2.分子结构:分子的组成、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以及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应用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规律和周期性趋势4.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结构特点与性质的关系,例如石墨、金刚石和纳米材料等5.气体的分子结构与性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以及理想气体的性质四、物质与能量的转化1.化学能: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能的储存与释放2.热能转化:高温燃烧、燃料的选择与利用、火焰的结构与颜色的变化3.化学能转化: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电池电能的转化4.光能的转化:化学光合作用对能量的转化、光电效应对能量的转化5.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守恒性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酸碱中和反应:酸雨的成因及对环境与生物的影响2.金属的应用:常见金属元素的应用、合金的性质与应用3.石油与化工产品:石油的提炼与应用、塑料、合成纤维的制备与应用4.化学肥料与农药:化学肥料的制备、农药的分类与应用5.燃料与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的区别与利用总结:初中化学主要包括基础概念、化学反应、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五个方面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要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要点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科学的阶段,主要涉及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知识要点归纳:1.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元素和化合物两种类型。
(2)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目前已经确认的元素共118种。
(3)化合物:由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纯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使得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2.原子结构(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2)质子和中子集中在原子核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的电子结构。
3.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同一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基本性质,比如元素的原子量、电子结构等。
(3)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区为金属区、非金属区和过渡金属区。
4.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个数的组合方式。
(2)化合价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具有的化学价数,是元素化合物中元素的一个固定值。
5.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双替反应等不同类型。
(2)化学反应满足以下基本规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反应物的物质在反应中不灭失。
6.氧气的性质与应用(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生物呼吸中必需的气体。
(2)氧气可以用于氧化反应、支持燃烧和氧化燃料等多方面应用。
7.氢气的制取和应用(1)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燃烧时只产生水。
(2)氢气可以通过金属与酸反应、电解水等方法制取,应用于氢气灯、氢气球等领域。
8.盐的基本性质(1)盐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通常在溶液中呈现阳离子和阴离子状态。
(2)盐可以通过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方式制备,具有融化、溶解和晶体生成等特性。
初中化学必考的28个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大全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了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冰融化成水,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由固态变为液态,但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没有新物质生成。
2.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为7.86g/cm³。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将试管横放,把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慢慢将试管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例如取用大理石块时就采用这种方法。
•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先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液体药品的取用•较多量液体:直接倾倒。
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
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更不能接触容器壁。
2. 物质的加热•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使液体受热均匀。
三、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和其他气体及杂质(约占0.03%)组成。
•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例如利用红磷燃烧的实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电子:带负电的基本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9.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变化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会被创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三、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2. 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行,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在同一周期。
3. 族:表中垂直排列的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在同一族。
4.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5.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具有不完全填充的d 轨道。
四、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2. 离子键: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3.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4. 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5. 氢键:分子间的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影响分子间的作用。
五、酸碱与盐1.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盐: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全部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全部的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体,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3.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6.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分类1.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 溶液: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悬浮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固体颗粒悬浮在液体中。
- 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液体小滴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
2.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和组成。
- 单质: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物质。
三、化学反应1. 化学变化: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产生新物质。
2.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物质。
3.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4.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5.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替换另一种元素的反应。
四、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达式。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字母。
- 分子式:表示分子中各原子数量的化学式。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 书写规则:遵循守恒定律,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
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环绕其周围的电子云组成。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电子云:由电子组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 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行。
- 族:表中垂直排列的列。
六、化学键1. 离子键: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2.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七、酸碱盐1.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纲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纲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 原子:氢、氧、碳等元素的基本单位。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化学反应- 反应物和生成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4.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原子序数、元素符号。
- 主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如氢(H)、氧(O)、钠(Na)等。
2. 常见化合物- 氧化物:由氧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
- 酸和碱: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盐: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三、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器材- 常见化学实验器材的名称和用途: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 实验室安全规则:穿戴防护装备、处理化学品的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
-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观察记录、实验报告的撰写。
四、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 摩尔的定义: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 摩尔质量:元素或化合物每摩尔的质量。
2. 化学反应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物质的量计算。
-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3. 溶液的浓度计算- 质量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摩尔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反应-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石蕊试纸、酚酞溶液等。
-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观察。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完整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大全一、基本概念类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固体具有定形、定体积、定质量;液体具有定形、变体积、定质量;气体具有无定形、变体积、变质量的特点。
2.物质的纯净与杂质:纯净物质由同一种物质组成,杂质是指物质中存在的较少量的其他物质。
3.物质的混合和纯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纯物质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
4.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条件下发生的变化,物质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5.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分解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两种或更多种物质,合成是指两种或多种物质结合而成为一种物质。
6.物质的溶解和溶液:溶解是指固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克服的过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7.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8.分子和原子: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9.原子的简单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0.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排列的表格。
二、常见元素类知识点1.卤素:氟、氯、溴、碘、石碱金属钾(K)、石碱金属钠(Na)。
2.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3.队列金属:铜(Cu)、银(Ag)、金(Au)。
4.金属和非金属: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是不良导电体。
5.主要成分:地壳的主要成分是氧(O)、硅(Si)、铝(Al)、铁(Fe)。
三、化学反应类知识点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的过程。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汇总
初中化学概念汇总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子数决定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有水生成H++OH-=H2O(2)有气体生成CO32-+酸=CO2↑(2)有沉淀生成:五白一蓝一褐7种沉淀五白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一蓝是Cu(OH)2一褐是Fe(OH)2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完整版)初中化学初步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化学初步知识点归纳初中化学初步知识点归纳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初中化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下是对初中化学初步知识点的归纳:
1. 基本概念:
- 物质: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可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反应分解。
-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组成的纯物质。
- 分子:元素或化合物的最小单位,由原子组成。
- 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变化,可以生成新的物质。
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酸碱性:酸性物质具有酸性气味、酸味和导电性;碱性物质具有碱性气味、碱味和导电性。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和后形成盐和水。
- 溶解性:物质在水中能否溶解,可以分为溶解和不溶解。
- 燃烧性:物质能否燃烧,可以分为可燃和不可燃。
-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产生盐和水。
-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物或还原物。
3. 常见化学实验:
- 酸碱中和实验:通过加入酸或碱来观察中和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实验: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产生的现象。
- 氧化还原实验:通过观察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以上只是初中化学初步知识点的一部分,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化学教材或咨询专业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Cl -
HNO3==H+ +NO3-
H2SO4==2H++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OH -
NaOH==Na+ +OH –
Ba(OH)2==Ba2++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NO3-
Na2SO4==2Na++ SO42-
BaCl2==Ba2++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