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中医保健(终审稿)

合集下载

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保健。

以下是一些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高血压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1.控制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摄
入,控制体重。

2.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强体质。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控制情绪: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保持心情平静、愉悦有助于控
制血压。

4.定期检测:定期检测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中医保健:中医的针灸、按摩、拔罐等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血压,缓解高血压症状。

糖尿病的防治及中医保健知识:
1.控制饮食:控制饮食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碳水
化合物、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2.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增强体质。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糖尿
病。

4.定期检测:定期检测血糖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中医保健:中医的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血糖,缓解糖尿病症状。

此外,中医还强调饮食调理和起居调护,如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课件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课件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水果 、甜饮料等,限制饮酒, 避免空腹饮酒。
运动保健
运动原则
运动时机
适量、规律、长期坚持,以有氧运动 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避免空腹 运动。
运动强度
根据个人情况适量调整,以不疲劳为 度,避免剧烈运动。
心理保健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乐观的心态。
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滋补肝肾 、润肠通便的作用, 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疲 劳、便秘等症状。
绿豆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的作用,可 改善糖尿病患者口渴 、水肿等症状。
燕麦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 有助于调节血糖,改 善糖尿病患者多尿等 症状。
预防并发症食疗方
总结词
通过合理的食疗搭配,预防糖尿病并 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腹部按摩
总结词
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 化功能,缓解糖尿病便秘等症状。
详细描述
通过按摩腹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 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缓 解糖尿病便秘等症状。
注意事项
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导 致不适。
适用人群
适用于糖尿病便秘等症状的患者。
头部按摩
总结词
头部按摩可以缓解糖尿病头痛、头晕等 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心理调适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 、深呼吸等,以缓解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
社会支持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 交流,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
04 糖尿病的中医食疗方
降血糖食疗方
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皂苷有类似胰岛 素的作用,可降低血糖。
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能够改善糖代 谢,降低血糖。

糖尿病中医保健【共37张PPT】

糖尿病中医保健【共37张PPT】

• (一)以情胜情疗法 正确地运用情志之偏,可以 纠正阴阳气血之偏,使机体恢复平衡协调而对病 情有力;
• (二)劝说开导法 运用言语对病人进行劝说开 导,是意疗的基本方法。在一定条件下,言语刺激 对心理,生理激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应正确 地运用“言语”,对病人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宣 传糖尿病的有关知识,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 之主动配合医生进行躯体和饮食治疗。劝说开导 ,要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实际和人格及个人特征, 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
• 对消渴而症见阳虚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 以启动元阳,助全身阳气之气化。本证见阴阳气 血俱虚者,则可选用鹿茸丸以温肾滋阴,补益气 血。上述食疗方均可酌加覆盆子、芡实、金樱子 等以补肾固摄。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
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 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 ,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药品。如丹参、川芎、郁 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药,如丹 参、川芎、益母草、当归、赤芍等。
部:双手掌互擦至掌热,左手掌压右手掌紧贴神阙穴(肚脐),从右上 腹部向左上腹部,从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适合于2型糖尿病 腹满、大便不畅者。 3.按摩肢体:以手指揉点按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 横指)、三阴交(内踝上3寸)2分钟,以酸胀为度。手擦涌泉穴(前脚掌心 )以透热为度,适合于2型糖尿病头晕、乏力、眠差,或下肢麻痛者。
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西药副作用、提高生活 质量,有效防治并发症。
• 一、常见中医辨证食疗推荐方 饮食养生法对防 治消渴病尤为重要。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 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历代医
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也总结出不少药膳验方。
具体应用应该在辨体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 合理选用。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高血压、2型糖尿病)诊疗记录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高血压、2型糖尿病)诊疗记录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高血压、2型糖尿病)诊疗记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是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依据中医理论,以调整身体内部环境为重点,通过多种中医养生保健手段,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施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疗记录,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

下面是针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诊疗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姓名:王先生性别:男年龄:55岁体重:80kg身高:170cm病史:高血压病史5年,2型糖尿病病史2年。

主诉:乏力,头晕,失眠,腰酸腿痛。

体格检查:血压:150/90mmHg心率:86次/分呼吸:18次/分体温:36.5℃肝、脾、肾区无压痛,无肿大,无包块。

检查结果:1. 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计数9.6×109/L,血小板计数220×109/L;2. 尿常规:蛋白质(-),葡萄糖(+),尿酸盐(+),白细胞计数8/HP;3. B超:肝、胆、脾、肾、胰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肝肾不足,气血不足。

治疗方案:1. 饮食调理: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等食物,多食用粗粮、蔬菜、水果、低脂肪、低热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 中药调理:选用益气养血、健脾益肾、调节血糖的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黄芪粉、枸杞子等。

3. 中医按摩:选择适宜的按摩手法,如推拿、拨筋、拍打、捶打等,以舒缓经络,调理气血。

4. 运动保健: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以上是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针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诊疗记录,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可以从多个方面调节身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的目的。

《黄连温胆汤改善血糖、血脂、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黄连温胆汤改善血糖、血脂、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黄连温胆汤改善血糖、血脂、血压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摘要:本文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黄连温胆汤在改善血糖、血脂、血压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对黄连温胆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结果表明,黄连温胆汤在改善血糖、血脂、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一、引言黄连温胆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黄连温胆汤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关于黄连温胆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因此,本文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黄连温胆汤在改善血糖、血脂、血压方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二、方法2.1 文献来源我们通过计算机检索了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收集了关于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

2.2 文献筛选根据研究目的和纳入排除标准,我们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了筛选和评估,最终选定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

2.3 数据提取与统计分析我们提取了各篇文献中关于黄连温胆汤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的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 分析。

对于计数资料,我们使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来描述;对于计量资料,我们使用均数差(MD)和95%可信区间来描述。

三、结果3.1 临床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连温胆汤在改善血糖、血脂、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血糖、降低血脂、降低血压等方面的效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而言,黄连温胆汤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

3.2 安全性评价在安全性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黄连温胆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多数为轻度胃肠道反应。

糖尿病与高血压中医养生讲座总结

糖尿病与高血压中医养生讲座总结

【糖尿病与高血压中医养生讲座总结】一、介绍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糖尿病和高血压严重威胁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在现代社会中,中医养生的理念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糖尿病与高血压中医养生的讲座,深受启发。

在本文中,我将共享此次讲座的内容总结,并结合我的个人理解,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知识和见解。

二、糖尿病与高血压的中医养生理念1. 饮食调理在讲座中,专家指出了饮食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中医饮食调理应当以“清淡”、“荤素搭配”为原则,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盐食物,可适量进食纤维丰富的蔬果,调理体内平衡。

2. 药膳调理除了饮食以外,药膳调理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一环。

根据讲座内容,一些中药材如黄芪、人参、山药等都有助于调节血糖、血压,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尤为适用。

3. 节律调理中医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倡符合人体生理节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的身体不适。

讲座强调了睡眠充足、作息有序的重要性。

三、讲座总结与个人理解通过本次讲座,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医养生的独到之处。

在对待糖尿病和高血压这类慢性病时,中医注重的是患者的整体调理,而并非简单地药物治疗。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理念,渗透于饮食、药膳、节律调理等方方面面。

在我看来,这种整体护理的方式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我也意识到了现代生活方式对于疾病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糖、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量不断增加,加之工作压力、生活紧张,导致许多人不规律的作息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慢性病的患病率也相应上升。

我认为中医养生的理念与现代医学可以相辅相成,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中医养生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通过本次讲座的学习,我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认识更为全面,并对中医养生的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我相信,通过更多人的参与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构建起更加健康、和谐的社会。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养生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养生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养生
周桂琴;李浩
【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年(卷),期】2006(14)2
【摘要】糖尿病(DM),中医称之为“消渴”,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记载,并提出其病因在于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

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摸索,结合中医的养生之道,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周桂琴;李浩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138001;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138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R2
【相关文献】
1.“四合一”服务团队实施中医养生指导和健康宣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2.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养生
3.浅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养生干预指导的临床价值
4.家庭中医养生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研究
5.中医养生操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总结

中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总结

中医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知识总结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传统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由于气血不调、脏腑功能失调等引发的。

因此,中医在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拥有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高血压患者,中医强调调整体内的“气血循环”。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引发的。

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舒肝解郁、活血化瘀等。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川芎、桃仁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此外,中医还注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咸味摄入,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稳定血压。

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医治疗侧重于调整脾胃功能,并平衡体内的阴阳。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等引发的。

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健脾益气、温阳补肾等。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山药、附子等,这些药物可以调整脾胃功能,增强体内的阳气,从而改善血糖水平。

此外,中医还注重通过合理膳食控制,限制糖类、淀粉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中医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

中药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中药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益气、通络化瘀等作用,可以改善病情、控制症状。

针灸和艾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可以调理脏腑功能,缓解疾病症状。

此外,中医还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方法多样,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

中医注重调理整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通过中药治疗、针灸、艾灸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师指导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注意合理用药、坚持长期治疗,并与西医治疗相互配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中医保健健康讲座

糖尿病中医保健健康讲座

糖尿病中医保健健康讲座前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常因生活习惯不良或遗传等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中医保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方式,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症状,延缓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讲座将介绍糖尿病中医保健健康知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关注糖尿病的日常保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中医保健的概念中医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

中医保健指的是运用中医手法,融合保健理论和方法,针对人们的健康需求进行保健服务。

其中包括中药熏蒸、针灸、拔罐、推拿、食疗等方式,让人们在对疾病进行治疗的同时,达到预防和保健的目的。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原则1.坚持药食同源的原则。

中医认为,食物和药物同属天地之精华,具有相同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注重药食同源,食疗配合中药治疗。

2.着眼整体,治疗根源。

中医治疗糖尿病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更要着眼于整体调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3.以调和阴阳为治疗原则。

中医强调平衡阴阳是健康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当注重平衡阴阳,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方法1.饮食保健糖尿病的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当注重控制饮食,频率饮食,减少糖分和淀粉质的摄入。

饮食宜多样化,养生膳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含充足食物纤维、低脂肪、低油高蛋白为宜,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糖尿病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中药可以从整体上调理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同时也可以缓解症状,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3.针灸疗法针灸可以通过穴位调理,刺激身体的经络,从而达到调理机能的效果。

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通过针灸疗法,改善体内能量代谢,减少血糖的波动。

4.拔罐疗法拔罐疗法可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废物排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恢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糖尿病的中医保健的注意事项1.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中医强调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不能暴饮暴食或者节食减肥,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中医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

-中医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
二是发病率普遍上升转归严重最终多死于脑血管病和心肾衰竭加之降压治疗日前仍有许多局限性所以探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者热衷和课题并且中医个性化的辩证施治已被医学界所重视如能坚持长期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得以享受正常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然而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正在服降压药的在城市为172农村为54如何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医护人员一项迫切任务中医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它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基本观点体现中医特长在充实和发展现代医学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内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
中医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它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基本观点,体现中医特长,在充实和发展现代医学对高血压患者治疗内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疗糖尿病,应扬长避短,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适用于2型糖尿病,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 。
中医药学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最近,卫生部在全国在医药工作厅局长会议上提出,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积极作用。
本项目以糖尿病和高血压病随访随治作为切入点,将中医学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当中。在发扬祖国医学,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充实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的治疗内涵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高血压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采取积极和治疗和预防措施,尽量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是控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差是血压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生治疗中的个体化干预是重要手段

高血压、糖尿病中医预防保健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中医预防保健知识

中医对高血压、糖尿病的辨证分型
肝阳上亢型
表现为头痛、眩晕、急躁易怒等症状,治疗以 平肝潜阳为主。
痰湿内阻型
表现为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以化痰 祛湿为主。
气阴两虚型
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治疗以益气 养阴为主。
中医对高血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强调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2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太极拳等,保持适当的运动量,有助于控制体
重和血压。
睡眠充足
04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每天睡眠78小时,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保持血压稳定。
05
高血压、糖尿病的误区与澄 清
常见误区
误区一
高血压、糖尿病无法预防。
误区二
高血压、糖尿病无法治愈,只能 控制。
糖尿病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不良的 生活习惯、缺乏运动、肥胖等) 都可能导致糖尿病。
高血压、糖尿病的症状
高血压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疲倦、心悸、 耳鸣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疾 病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
糖尿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 体重下降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并发症 的症状,如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等。
高血压、糖尿病需要患者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健 康的生活方式,同时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病情。
THANKS
避免诱发因素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预防感 冒和其他感染。
自我保健方法
合理饮食
01
遵循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适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多吃蔬菜水果。
保持良好心态

健康体检表填写规范(终审稿)

健康体检表填写规范(终审稿)

健康体检表填写规范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健康体检表填写规范一、体检时间责任医生体检时间要求填写具体时间责任医生要求与随访医生一致二、症状(询问的是居民近2周以来的症状体征)高血压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糖尿病三多一少三、一般情况1.温度正常胰温36-37,女子高男子0.352.脉率正常60-100,脉搏与心率一致,正常填写范围60-853.呼吸频率正常成人16-20次/分,R:P=1:44.血压一般以测量左手为主,右侧必须大于左侧10-20mmhg,不得大于30mmhg,填写时两侧都必须填。

脉压差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是?30-40mmHg。

一般大于?60mmHg,称为脉压差增大,小于?20mmHg称为脉压差减小。

引起脉压差过大的常见疾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贫血、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例如:老年人由于主动脉及其他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出现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舒张压正常,脉压差增大。

引起脉压差减小的常见疾病:心包大量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重度心力衰竭、末梢循环衰竭、休克以及由于肥胖、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危险因素:吸烟;血胆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中医药高血压糖尿病宣传栏内容

中医药高血压糖尿病宣传栏内容

中医药高血压糖尿病宣传栏内容标题:探索中医药在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人们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遗产,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中医药在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展开探讨。

二、中医药在高血压和糖尿病中的作用1.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原理和方法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肝风内动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治疗高血压首先要调整患者的情志,要求其情绪平和,保持愉快的心境。

其次是要注意饮食,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

而在药物治疗方面,中医常用一些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中药方剂,如龙胆、天麻、夏枯草等。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压,还可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原理和方法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医药主要从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保护胰岛素分泌功能和改善胰岛素作用三个方面来治疗。

首先是通过药膳调理,采用滋阴清热、润燥生津的中药药膳来滋阴降火。

其次是采用一些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如苦瓜、金银花、黄芪等。

还有一些针灸疗法也在治疗糖尿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中医药在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中的优势1. 整体观念和防治方针中医药注重的是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外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现代医学则更强调对症下药,忽视了整体之间的联系。

因此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更注重的是从根本上找到病因,并从整体出发进行治疗。

2. 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相比于西药,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时副作用较小,而且疗效比较稳定。

尤其是一些中药方剂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耐受力,从而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四、结语中医药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和药物疗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其中成药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其中成药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其中成药治疗
赵进喜
【期刊名称】《糖尿病新世界》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害明显增多。

高血压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提高近2倍,糖尿病也可使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2倍,所以,二者并存的心血管损害的净效应是普通人群的4-8倍。

因此,积极对糖尿病和高血压进行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减少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赵进喜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新进展[J], 陈黎红;傅祖植
2.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证治-方药的调查分析 [J], 梁慧超; 陈军; 索娟
3.中成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靶点分布规律研究 [J], 肖帆;陈军;曾斌
4.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已上市中成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用药规律 [J],
刘琼;李兵;雷蕾;刘骏;杜培艳;王汉;王忠;王海南
5.基于网状Meta分析探索6种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反应的疗效 [J], 钟建;向清;伍玉娟;王琳;龚爱媚;熊冲;方桂玉;王梓霞;陈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糖尿病中医保健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1、针灸疗法?
建议患者可考虑配合针灸科治疗,一般取穴为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曲池、阳陵泉。

用泻法,不留针,每天取一组穴,交替使用。

2、药枕疗法?
杭白菊、桑叶、野菊花、辛夷各500克,薄荷、花红各150克。

混合粉碎后另外拌入冰片50克,装入布袋做枕头使用。

每剂药可以用3-6个月。

凡高血压病,正偏头痛,既可以此缓解症状,又可以预防早期病人复发。

此外还可以用菊花1000克,丹皮、白芷、川芎各250克,制成药枕防治。

3、气功疗法?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

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

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

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4、中药足浴:
晚上临睡前,可配合红花50g洗脚泡脚,洗泡过程中可以搓足心,右手搓左脚心,左手搓右脚心,配合揉搓脚趾,每侧各搓1-2分钟。

起平肝潜阳、活血通络的作用。

5、中药代茶饮
中药药茶的使用方法:将药茶方中的各味中药置保温杯中直接沸水浸泡10分钟后饮用或中药放到砂锅中先浸泡10-15分钟后用武火烧沸代茶饮用。

建议根据口味,选择性使用,日选1饮,可以连续服用或间断服用。

一、莱菔子6克,决明子9克,山楂9克,菊花3克,山楂10
克,生地黄12克。

二、建议代茶饮:荷叶10g ,菊花10g
6、放松心态对于病情的控制有一定好处,七情均关乎五脏,七情条
畅,脏腑气机正常则灾病不生。

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
1、可配合针灸科辅助治疗?
主穴:胰俞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
配穴:上消者,加太渊、少府;中消者加内庭、地机;下消者加复溜、太冲。

操作主穴用毫针补法或是平补平泻法。

2、可配合针灸科耳针取穴辅助治疗
选胰胆、内分泌、肾、三焦、耳迷根、神门、心、肝、肺、屏尖、胃等穴,每次以3--4穴,毫针用轻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饮食疗法?
尽量较少喝粥的次数,可考虑多服用山药,现代医学证明,山药具有辅助降糖的作用
4、运动疗法?
一、时间一般在餐后60-90分钟,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运动要定时定量,而且要持之以恒。

方式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打八段锦、五禽戏等。

二、适当增加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如站桩,太极拳等,应坚持一段时间,并且符合锻炼标准,达到锻炼时间及强度。

5、避免服用山楂、枸杞子、大枣,桂圆肉等含糖过高的中药,合理饮食,注意膳食营养搭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