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一、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1)基础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财力限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供水、供电等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村的发展。
2)农民素质较低。
农村普遍存在教育水平低下、科学文化知识匮乏的问题,缺乏创新和创业意识,制约了农村发展的活力。
3)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经营,农民收入较低,农业发展的潜力未能有效发挥。
4)农村治理不规范。
一些地方存在权力寻租、腐败现象,农民的权益保护不到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发展现代化的农村交通网络,提高农村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输效率。
加强农村供水和供电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四、推进农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接受教育的机会。
加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师生教学质量。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教育扶贫相结合,帮助贫困地区农民接受优质教育。
五、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多元化经营。
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村旅游、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对接城市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六、加强农村治理,保护农民权益健全农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推动乡村基层自治,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实现农民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加大法治力度,打击腐败和权力寻租,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相继推出的一项重大扶贫政策,旨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实践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围绕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落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的一环。
然而,在一些地区,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
比如,部分村庄的道路狭窄、坑洼,给农村交通带来了不便;部分农村缺乏供水、供电等设施,限制了农村发展的潜力。
2. 农业生产不足新农村建设以农业生产的技术更新和现代化为目标,但是,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依然存在严重问题。
例如,少数农村缺乏先进耕作和农产品加工技术,导致农产品生产不足,还有一些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耕地利用和农业技术支持,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环境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收入。
3. 城乡差距扩大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缩小城乡差距,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差距反而进一步扩大了。
首先,城市与乡村的收入和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扩大;其次,新农村建设在“乡村振兴” 政策的背景下,许多城市经济成为了支配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差距。
4. 农民参与程度低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从农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实现农村全面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但是,由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不足,以及农村社会基础设施投放和农业生产技术更新等方面的不足,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致使他们的意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对策1. 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驱动力,是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强化农业技术研究,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打造农业龙头企业,改变现有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转型发展的基础,必须重视它的建设和改造。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政府需要贡献更多投入,设立更多专项基金,以加快农村道路、供水、排污、燃气、网络和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乡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资源浪费、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农业现代化滞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助力乡村建设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一、资源浪费的问题资源在乡村建设中的合理利用一直是一个难题。
由于管理不善和观念落后,许多乡村地区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例如农产品浪费、土地浪费等。
这种情况导致了资源的低效利用,进而阻碍了乡村的发展进程。
针对资源浪费的问题,需要进行的整改措施包括:1. 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农田、水源等资源的利用,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2. 强化对资源的节约意识,倡导绿色生产方式,提倡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行为,减少资源的浪费。
3. 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对环境的破坏。
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乡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城乡发展差距大、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等方面。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不公平,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针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进行的整改措施包括:1. 完善政策支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3.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间的发展差距。
三、环境污染的问题随着乡村工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严重影响了乡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进行的整改措施包括:1. 加大环保力度,加强对乡村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严厉打击乡村环境违法行为。
2. 推动绿色生产方式,支持农村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提高乡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呵护乡村的清洁环境。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新农村建设旨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薄弱,如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方面存在不足。
许多农村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农民的出行;一些农村地区水电供应不稳定,通信网络覆盖不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农村产业发展单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养殖,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缺乏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未能充分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
3、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农村地区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过度开发和滥用资源,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4、农村劳动力流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发展缺乏活力和创新。
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方面的能力有限。
5、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导致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不高。
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设备陈旧,医护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
农村文化体育设施不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
6、资金投入不足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农村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和农民自筹,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
资金的短缺限制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改善。
7、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农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积极性。
新农村房屋建设中存在质量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房屋建设中存在质量问题与对策1.劣质建材用于住宅建设较普遍目前,农村建设市场管理不规范,劣质建材产品随处可见,其质量控制更是一个盲区,一方面农民缺乏建材方面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对价格要求不能太贵,对质量要求较少。
质次价廉建材就有市场前锦;再一个原因是工商、技术监督、建设等部门对农村市场疏于监管,农民所购的钢材、水泥、砂、石、砖等材料,大部分无产品合格证,也谈不上取样做复检试验。
施工时有多种规格同一种材料凑合一起使用情况,如果水泥施工也如此混用危害更大;农村住宅在装饰装修时,农民对装饰材料只注重外表的新颖美观,根本不去考虑这些材料中甲醛、苯等有毒气体释放出来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尤为突出的是,在住宅施工中劣质钢材、水泥影响到房屋结构安全,通常小钢厂劣质Ⅱ级钢材截面尺寸与国标Ⅱ级钢材截面尺寸相差1~2个连续等级规格。
2.地基基础处理不当存在的问题3.卫生间、屋面等渗漏存在的问题在农村住宅建设过程中,普遍不重视穿楼板管线的预埋施工,而是在安装施工时,临时根据需要随意凿槽、开孔,为了方便安装,甚至有的擅自切断楼板钢筋,影响到了结构安全,并且这些穿过楼板的管线孔周边,不能按照穿楼板管道周边防水要求做好,只是作简单修补堵塞了事,既不采用细砼灌填密实封堵,又不進行表层用密封膏等材料的防水处理施工,必定产生渗水质量问题,另外有一个最容易忽视渗水问题,就是卫生间墙体与地面相交处不作泛水施工,地面及墙根部30cm又不做防水砂浆层或其它防水卷材料处理,更谈不上在装饰装修前进行蓄水试验检查渗漏,近年农村钢性屋面砼坡屋面也出现较多,但渗水现象并不少见。
首先农村建住宅上,大多数以经济利益考虑,省去屋面防水隔热施工,并在有关细部处理上不恰当。
(1)屋面的找平层不按规范要求设置分隔缝和填嵌密封材料;(2)屋面流水坡向设计不正确或施工坡度不符合要求出现积水;(3)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不做泛水处理,并且泛水高度低于250mm,加上有的做防水时卷材收头固定密封不好等也同样会产生渗漏;四是钢性防水层厚度不小于40mm,并不配置钢丝网,产生收缩应力形成裂缝导致渗漏等等……4.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多数农民建住宅,不注重设计或者照搬照抄他人住房样式盲目施工,也有些农民请当地“土设计师”在现场边设计边施工,其结构稳定性、安全性极低。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发展。
然而,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农民生活、农业结构、农业科技、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土地问题、农村治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经济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低等。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依赖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对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金融支持,为农民提供创业贷款、信用贷款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环境保护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非法垄断、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等。
这些问题不仅破坏了农田的生态环境,还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影响。
对策: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方式,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同时,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农民采取环保措施的行为给予奖励,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农民生活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生活问题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服务不足等。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农民在生活、出行、教育、医疗等方面受到了限制。
对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建设更多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农业结构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农业占比过高、农业产业链缺乏完善等。
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业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对策: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从事高效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农村建设项目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题。
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管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1. 监管机制不健全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流程。
部分地区存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的现象,导致监管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监管空白。
2. 监管力度不足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部分地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导致项目质量下降、资源浪费等问题。
3. 监管手段单一目前,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管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现场检查和事后处理方式。
这种监管方式往往难以发现潜在的问题,也无法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4. 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地区的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的监管知识和技能。
这使得监管工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对项目实施产生负面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1. 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多头监管和重复监管的现象。
同时,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和流程,提高监管效率。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3. 创新监管手段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实现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同时,建立项目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4.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不称职的监管人员进行问责和处理,确保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论新农村建设项目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手段单一以及监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环境污染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往往会忽视环境保护。
农村区域内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对策:1.加强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减少污染物排放。
2.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查和监督,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的全面展开。
二、资源浪费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在低效的项目上,如过度砍伐树木、盲目填埋垃圾等,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生态环境恶化。
对策:1.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优先选择可再生资源进行建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鼓励农民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倡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三、生态破坏问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扩张、建筑开发等因素,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
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愈发突出。
对策:1.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重视湿地、树林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和保护。
2.加强农村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留农田、林地等自然资源,维护农村生态平衡。
四、水土流失问题部分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土地资源的减少导致土壤退化,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对策:1.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采取措施防止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土地生态功能。
2.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倡耕地轮作休耕、有机农业等方式,改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
五、环境监管不力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相对滞后,监管不力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违法行为得以滋生。
对策:1.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机制,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抓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可以说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困难与机遇并存,这就值得我们做一些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1],这五句话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致富困难。
发展经济是建设新农村活动的关键,归根结底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态。
但当前农民增收中却遇到一些问题:一是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
与此同时,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农民群众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差距甚远。
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
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的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住建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住建领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住房建设不足、农村居民居住环境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本文将探讨农村住建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住房建设不足由于资金、土地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农村住房建设一直存在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民的住房条件较差,甚至有的无法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
这给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 农村居住环境差农村居住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交通、供水供电、卫生等方面。
农村交通不便、供水供电不稳定、卫生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品质。
二、解决对策1. 加大住房建设力度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确保农民有足够的住房。
采取多种手段,如引进合作社、设立农村住房建设基金等,解决资金、土地等问题。
同时,可以提供低息贷款,鼓励农民自建房屋,提高农民的住房条件。
2.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为了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善交通条件,修建更多的道路,解决农民出行不便的问题。
建设更完善的供水供电系统,提供稳定的供水和电力,解决农民的生活困扰。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农村卫生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卫生条件,保障农民的健康。
3.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住建领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农村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民改善住房条件提供更好的基础。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扶持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农民的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问题也与农民自身素质和技能相关。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在住房建设和居住环境改善方面有更多的能力和意识。
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相关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住建工作。
三、总结农村住建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遵循原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1.规划落实不到位。
很多村庄规划实际上只是为争取项目资金和应付工作,导致批量生产。
这种赶时间充任务的村庄规划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科学、不实用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布局配置不合理。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配置不完善、不合理,利用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是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现状。
同时,由于部分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不合理,严重影村民响生产生活。
4.地方特色不突出。
部分村庄规划没有延续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产业结构和建筑设计单调雷同。
编制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建筑形态单调,缺少对传统建筑和街巷空间等具有农村地方特色元素的研究挖掘和保护利用。
5.资金投入不充足。
各级政府投入较少,造成规划资金缺乏;多数村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无力出资或不愿出资做规划。
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阶段,财政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
6.规划研究不深入。
由于村庄规划费用较低,导致愿意从事村庄规划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水平较低,对村庄规划调查研究不深入、不到位。
从事城市规划人员关注重点和知识技能,与目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存在一定偏差。
二、遵循原则1.遵循规律、规划先行。
遵循村庄建设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应符合县(市、区)、镇(乡)编制的各层次城乡规划中的有关要求。
2.以人为本、产业为基。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把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和基点,根据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业的发展基础和前景,调整优化村庄布局,以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生产性质决定村庄的位置、规模和形态。
新农村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一、现状分析中国新农村建设是近年来政府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财政资金有限,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道路狭窄、排水不畅、供电不稳等问题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2.农民素质相对低下由于长期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农民在知识水平、职业技能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
这使得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参与度不高,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
3.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环节的欠缺也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机会。
4.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农村发展的加快,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不当等,给农村环境和居民的健康带来了诸多问题。
5.农村治理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治理体系,农村规划与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导致一些问题的解决难度加大。
二、问题原因分析1.财力不足是基础设施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农村财政主要依靠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但农村地区的税收收入有限,土地出让收入周期也较长,无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2.长期以来,农民缺乏获取先进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传统的教育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未能覆盖到农村地区,使得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意识到自身问题的解决上存在困难。
3.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需求不明确等原因导致的。
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对新兴产业的创新意识,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4.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缺失,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落后。
缺乏环保意识的农民对环境问题不重视,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
5.农村治理体系不完善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治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权力下放不彻底等原因形成的。
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前言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加工与物流、农村金融服务、农村文化与教育、农村人才流失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土地经营主体的选择问题、土地承包期限和土地流转市场的制度不成熟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农村土地产权保护,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建立健全土地租赁市场,提供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土地流转的交易行为。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运营和维护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当前,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和传统农村经济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加强农村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五、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效率。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精选五篇)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精选五篇)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上级投入资金有限,县级财政配套能力较弱,各地资金投入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少数试点村“等、靠、要”思想严重,群众资金筹措难,因资金不到位,大多数村因为搞新农村建设而负债,有的村负债达20多万元,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新问题。
(二)旧房拆迁难。
由于“祖业不可废、存下一片瓦、留与子孙用”,以及宅基地是祖业等传统思想作怪,加上补偿费不多,即使是旧房、烂房,有些村民也不愿拆除,还有一些破旧房房主在外打工,难以联系到人,拆迁也很难进行。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虽然各地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但许多试点村的特色产业,普遍存在着“优”而无“势”、“特”而不“强”现象,缺乏规模效应,加上一些试点村存在重“三清三改”轻“生产发展”现象,导致产业培植难,农业龙头企业量少质弱,科技含量不高,带动辐射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四)精神文明建设跟不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使试点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些农民思想观念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些地方群众集体主义思想缺乏,农村文化生活单调,科学文化还停留在原来的较低水平上。
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行为,以及占用耕地建房、建坟墓等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五)后续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由于资金短缺,多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后续管理空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卫生保洁难。
一些村刚修好的整洁巷道、广场由于缺少专人负责,一年半载后,人畜粪、杂草、垃圾又到处都是。
二是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难。
器械自然磨损、灯具使用到期后,因为维修资金难筹,这些公共设备一旦失修便无法使用。
三是规划坚持难。
少数试点村没有按“五先五后”的程序建设,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有的地方新农村建设过后,一些村民仗着家(宗)族势力,批地建房不按规划实施,甚至未批先建、随心所欲,新农村规划意图难以落实。
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人将目光转向了农村地区,关注着农村社区和乡村旅游等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必须直面一些存在于村庄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在许多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巨大滞后。
公共交通、供水、供电等基本生活条件不完善,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由于缺乏医疗保健设施和学校,居民在面临疾病和教育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通过修建道路、铺设饮用水管网、加强电力网络覆盖等措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增加高质量医院和学校的数量以及提升其服务能力来满足居民需要。
二、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一些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污水处理不规范、集体污染治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水源受到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地退化,资源浪费严重。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居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农村旅游的发展。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环保设施建设和环境监管力度。
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中心的建设,并加强对其运营管理的监管;鼓励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从而改善农田质量。
三、产业结构单一问题许多农村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
传统种植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大,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此外,缺乏多元化的经济活动也限制了居民创业就业机会。
这些问题既是经济发展困局,也是人才流失的隐患。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来解决这一问题。
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的培育;同时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的投入,提高农民自身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社会服务机构不足许多村庄缺乏完善的社会服务机构,如养老院、托幼中心等。
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缺乏养老设施使得许多老年人无法获得长期照顾;而缺乏托幼机构也给年轻父母带来了困扰。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也逐渐发展起来,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许多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另外,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了交通不便和信息不畅的情况,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善。
同时,可以引入民间资本,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加快项目推进速度,提高建设质量。
二、农村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许多农村地区存在着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等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影响了居民的健康。
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环境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可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许多农村地区依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存在经济风险较大的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为解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农民发展多元化经营,引入新技术、新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更多的扶持和激励措施。
四、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优秀的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工作生活,导致农村地区人才匮乏,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和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摆上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活动。
一、我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和全国、全省、全市其他地方一样,我县的新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受历史条件和环境因素制约,村庄规划改造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庄规划晚。
截止到20xx年,全县333个行政村只有173个村有规划。
我县的大多数村存在的房屋建设标准高矮、宽窄、方向不一,宅基地乱占,街道不整齐,甚至没有一条象样的街道等等,都是因为缺少规划或者不按规划建设造成的。
二是村庄建设不按规划执行。
即使有了村庄规划,但规划型同虚设、不按规划建设的村庄非常普遍,任意占宅基,想在那里盖就在那里盖,想盖多大就盖多大,想盖多高就盖多高,还有多占宅基地的问题等,严重影响了村庄的面貌。
三是人口流动造成村内闲置房。
有些家庭,人员长期在外居住,或打工、或经商、或种地,房屋及院子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房屋、院墙破旧。
四是一些传统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了房前屋后、房内房外脏、乱、差。
五是房台村人均住房面积小。
我县沿黄河大堤的房台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为治理黄河而由国家投资集中搬迁建设的,已经有三十年左右的历史,房屋破旧、面积窄小,已经非常不适合现在的生活需求。
据了解,这些房台村每户院落的面积是160平米,正房面积只有51个平方。
这样的村在我县所占的比例很大,全市共有5万左右的人口,我县就占了56个村、8421户的3.5万人,房台村人口数占了我县农村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六是村庄小而分散。
全县333个行政村中,100户以下的村有125个,其中最小的村仅有49口人。
新农村建设管理方案中的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管理方案中的问题与对策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新农村建设管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资源配置不均衡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发展缺乏必要的资源支持。
特别是在土地、资金和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不均衡。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农村土地扶持政策,增加农民的土地权益;2.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资金的流动;3.推动农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流动,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农村基础设施滞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缺乏现代化的交通、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和水利条件;2.加强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科技研发,提升建设质量和效益;3.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日益显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推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民发展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2.加强农村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附加值;3.加强农村产业规划,促进不同产业的协调发展。
四、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农村环境的良好状态;2.引导农村企业和农民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3.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五、农村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了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1.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建立健全农民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制度;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农民的保障意识。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但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
首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后。
尽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文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农村居民精神文明水平普遍落后。
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居民未能改变传统观念,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而忽视了文化精神建设,使得农村文化精神建设情况更加复杂。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资金筹集不足,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仍然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公路、通信、电力、水电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此外,农村用地管理不善。
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土地利用率不断上升,农村用地管理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土地分配混乱、地价收费高昂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并给农民和农村居民带来不便。
此外,农村人口结构失衡,人口流失加剧。
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潮淹没了农村,农村在发展中失去了竞争力,农民和农村居民贫穷落后,大量农民和农村居民外出务工,造成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
总而言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
首先,要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文明水平;其次,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第三,要加强农村用地管理,改善农村用地管理;最后,要加大对农村空心化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和农村居民留守乡村,促进乡村振兴。
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也逐渐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在村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困境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分析当前村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地区,给农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公路、电力、供水等基本设施缺乏投入或更新改造,致使交通堵塞、用电不足以及取水不便等问题时有发生。
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修建宽阔平整的乡间支线道路,确保通行顺畅;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和改善供水管网,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降低环境污染等。
二、教育资源匮乏与城市相比,在教育资源方面,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供给不足和质量偏低的现象。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设施简陋,教学资源缺乏严重影响到农村孩子们的受教育机会和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和教育硬件设施建设。
同时,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参与到农村教育事业中来,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
三、医疗条件落后当前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
医院设备落后、药品配送不及时,导致群众就医困难。
很多患者需要赶到县城或者更远的城市才能获得合适的治疗和专业的医生指导。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在乡镇和村级设置基层医疗机构,并配备必要的检查仪器和常用药品来改善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鼓励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到农村从事卫生工作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四、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传统的农业模式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由于缺乏多元化产业支撑,导致很多农民收入相对较低。
为此,政府应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新兴产业来改善这一状况。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并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到新兴产业中来,提升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力。
五、生态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些地区存在污水处理不当、粪便无害化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毕业论文题目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姓名向考籍号 6专业、年级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联系指导教师道林2011年4月8日目录容摘要 (1)关键词 (1)正文 (1)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为谋求发展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2)2、以工补农的现象严重,导致城乡之间统筹互动不够密切 (2)3、缺少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 (3)4、过分重视典型的带动模式 (4)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1、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 (5)2、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滞后 (5)3、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6)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6)1、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6)2、建立依靠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7)3、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扶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8)4、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民受益的长效激励机制 (8)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1)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与对策【容摘要】当前我国各地都在开展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
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仍存在相当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或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不和谐不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自身生活及工作经验,收集民情民意,调研论证,研究分析,调查了解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便当地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实情,拿出有效解决和应对方案。
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不等于新村建设,应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切不可谋求一时的成效而牺牲环境,应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统筹兼顾. .word资料. ..一、现阶段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起步,但走过了一段弯路。
当前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推动,使“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缓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辟了道路。
然而,在实施惠农政策的同时,也存在和产生了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问题,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
主要有六个方面的问题:1、为谋求发展导致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严重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虽然落后于城市,但从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的森林资源、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都集中在农村地区。
以森林、河流、山脉为特征的自然资源,构成了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气候状况产生积极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并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所在。
一些农村地区尽管贫困,但当地农民依靠独特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强调发挥农村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导致森林、矿藏、水等自然资源遭到掠夺式开采。
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就对资源消耗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既侵蚀占用大量耕地,减少耕地面积,又因大量用水、伐木、排污,而消耗、损毁自然资源,使农村地区山林、河流等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或污染,地表地貌和植被状况补改变,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整个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虽然总体上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增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但由于农村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将对未来的环境治理埋下隐患。
一些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乡党委和政府,为了当前的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不惜破坏环境,违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行引进污染型企业和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加剧了环境破坏的进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
2、以工补农的现象严重,导致城乡之间统筹互动不够密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乡村”阶段的必然要求。
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相对于通过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通过农. .word资料. ..村促进城市发展的政策导向而言的。
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设新农村,只是给农村发展提供一种外在推动力,“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通过这种支持政策得到解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强调“以工补农”这种输血的作用,更要致力于发挥农村的造血功能,同时,还要把城市与农村紧密联系起来,发挥二者的互动作用。
当前,党和政府从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对“三农”问题予以特殊关注,强调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政策,不断增加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
然而,从理论认识和已经实施的政策来看,十六大以来基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更多地倾向于“补农”,单向地以城带乡,对于如何发挥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作用、如何发挥农村对城市发展的保障作用、如何通过发展农村为城市开拓市场、如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城市问题等,缺少探索和措施。
特别是在理论宣传和政策导向上,过分地夸大了“三农”问题的严重性,而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缺少重视,对一些极为严重的倾向性问题甚至十分忽视。
例如,对于居民收入距问题和贫困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党委、政府只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贫困问题予以较多关注,对城市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和贫困问题则重视不够,实际上,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时甚至超过了城乡差距的程度,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死不起人的现象,在城镇居民中同样存在。
如果过于倾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而忽视农村的自我发展和对城市、工业的促进作用,忽视城市突出问题的解决,必然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形成新的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3、缺少对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太过强调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注意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激发出农民建设家园的热情,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获得强大的在动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保护农民利益和向农民让利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取消农民的义务工、取消农业税以减轻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生产资料如农机具、良种等予以补贴或限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规定了征地补偿的最低标准和失地农民保障措施,等等。
这. .word资料. ..些政策的实施,使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支持。
然而,由于在宣传和政策导向上,过于强调保护农民权益不受侵害,而使农民对应尽的义务缺少责任意识,进一步削弱了农民的集体责任感,对集体事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对应由乡村集体组织承担的责任,拒绝履行相应义务。
实行取消义务工、取消农业税政策以来,农民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乡村组织的号召力减弱,农民与乡村组织的联系更加松散。
一些地区的农民,为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置法律法规和政策于不顾,在修路、修桥、征地、拆迁等涉及农村发展的重大事项上,或者向乡村组织提出无理要求,或者设置障碍进行阻挠。
一旦出现农民上访情况,无论农民正确与否,县乡党政组织和相关领导干部都要因此而受到责罚,增加了县乡干部的工作难度。
特别是对农民与乡村组织之间因土地承包、征占地补偿、税费收缴等事项而产生的债务问题,各级组织因害怕触动“侵犯农民权益”这个“高压线”,或者拖延处理,或者只顾及农民而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由此产生农村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既难以体现法律的公平性、公正性,也难以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作用。
4、过分重视典型的带动模式,导致产生形式主义和形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部署之后,极调动了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一些地区特别是“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省市县,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时机,对本地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然而,由于各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不同,对新农村建设的安排也形式多样,确定的新农村建设标准,距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在如何推动新农村建设上,各地坚持了“试点先行、典型带动”的原则,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镇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并规定了试点的具体标准,力图通过试点总结经验。
从已经开始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地区来看,这些试点工作都不同程度地或者出现了形式主义的问题,或者是即使成功,也不具有推广价值。
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过于注重形式,偏离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是根本标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并采取综合性措施,不能也不可能通过试点而在短期迅速取. .word资料. ..得成效。
一些试点乡村脱离这些本质要求于不顾,而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些容易看得到成果的地方下功夫,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刷新一些标语,提出一些口号,新盖一些院落,新上一些设施,新修一些道路,等等,为了强调感观效果,脱离农村实际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强制要求农民翻新墙院、栽花种草、整修村屯道路,重视改善外观形象,而忽视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形成一批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二是试点成效以集中投入为前提,试点经验难以推广。
凡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地区,都不仅是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乡村,而且,省、市、县、乡四级党政组织都集中财力予以投入和保障,对一些重大问题予以政策的特殊支持,依靠这些投入和政策支持建立起诸如“小康村”等新农村典型,不能也不可能全面推广,因而,失去了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典型带动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以上种种问题的出现决非偶然,既有农村长期积累的问题和矛盾,也有随着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它实际也表明了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目前在新农村试点的建设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但需要我们去发现、分析和总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以利于后一步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1、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
当前的试点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拨点钱修水库、建公路、修房屋,搞点基础设施建设就完事。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一是急于求成。
某些村脱离本村实际,对制定规划、解决问题、完善措施等研究不够,重建设、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仿佛新农村建设已经建成。
二是“一刀切”。
在建设过程中,村干部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更没有尊重群众意愿,选择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在资金拮据的情况下,如本来村里基础设施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源的保证问题,但还是坚持“四通四改”没有结合本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