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

合集下载

什么是单纯性肥胖

什么是单纯性肥胖

什么是单纯性肥胖通常认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为肥胖。

单纯性肥胖是指热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引起的脂肪过多堆积,并无明显的内分泌遗传原因引起的肥胖。

单纯性肥胖可以分为获得性肥胖、体质行肥胖两种。

在肥胖者中,大约95%的人都是单纯性肥胖。

1、获得性肥胖。

获得性肥胖也称外源性肥胖,通常是在20岁以后,由于营养过剩、运动量不足或是遗传性因素,促使脂肪细胞变大,但脂肪细胞并没有数量上的增多,脂肪主要分布在躯干部分。

如果肥胖发展的很快,通常只是脂肪细胞变大;若肥胖发生的比较缓慢,就可能伴随着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加。

当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并肥大的时候,就会导致身体脂肪增多,造成明显的肥胖。

获得性肥胖主要是食糖过多,糖极易被人体吸收,而且能够促进脂肪合成,进而导致脂肪蓄积,引起肥胖。

通常,中青年人的轻度、中度肥胖以及某些老年性肥胖都是获得性肥胖。

治疗措施应采取饮食控制、加强锻炼等方法。

2、体制性肥胖。

体质性肥胖是由于25岁以前营养过剩,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所导致的肥胖。

胎儿期第30周到出生后的2年内,是脂肪细胞极为活跃的增生期,若这段时期营养过剩就会引起脂肪细胞增多,最多会达到正常人的3倍。

这种肥胖症患者身体脂肪细胞数量增多,脂肪细胞体积肥大,因此采用控制饮食的减肥方法,并不会取得显著效果。

如果在婴儿期、青春期没有发生过肥胖,而到中老年时出现肥胖,这主要是由于脂肪细胞肥大,但是数量却是正常的,因此比较容易治疗。

总体来说,女性的脂肪细胞数目要比男性多,这也是女性肥胖者比男性多的原因。

本文转自/index.php/2011/10/what-is-obesity。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治之探讨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治之探讨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治之探讨作者:苟雪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对我县幼儿园及私立幼儿园的1399名3-6岁儿童的“六一”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按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儿童肥胖和超重(排除继发性肥胖),对检出的75名肥胖儿童及对照组儿童家长采用问卷调查。

结果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为5.36%,男童高于女童(男童发生率为6.15%,女童发生率为4.50%),出生体重过高,肥胖发生率明显增加,低出生体重组(【关键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防治为了解我县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流行情况和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我和我院儿保医生于2012年6月对我县幼儿园及其他3所私立幼儿园中“六一”体检以及8月份的入园体检时检出的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对象景泰县幼儿园及其他3所私立幼儿园的幼儿(3-6岁)为调查对象,对所有的幼儿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全身体格检查,了解出生体重。

对检出的75名肥胖儿,按性别、年龄,身高(相差2cm内)的标准,选取75名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

1.2方法测量方法和量具统一,由县医院儿保医生对所有调查的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及评价体格检查,对检出的75名肥胖儿童及配对儿童家长采用问卷调查,问卷由4所幼儿园的专职或兼职保健人员负责发放回收,回收率100%,数据核实无误后统计处理。

1.3资料来源我县幼儿园及从县医院获得其他3所私立幼儿园“六一”体检资料及入园前的资料。

1.4肥胖的诊断标准参照WHO推荐的NCHC标准同性别身高体重的中位数,凡与同性别健康儿童相比,体重超过WHO身高标准体重的20%以上,并排除柯兴综合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病理性及由继发性因素引起的肥胖为单纯性肥胖,肥胖分度标准以体重超过中位数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及以上为重度肥胖。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单纯行肥胖症现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大冶市6所幼儿园,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检出的肥胖儿童与健康儿童按1:1进行配对。

结果: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的检出率为5.7%。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与儿童饮食习惯和行为(p0.05)及家长的喂养方式(p>0.05)关联性小。

结论:大冶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检出率较高,对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预防与管理措施仍需加强。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72-02【abstract】objective:in preschool children simple obesity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 in 2011 june of 6 kindergartens in daye city, using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to carry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ith press 1:1 to detection of obese children and healthy children.results:preschool children with simple obesity were 5.7%. research shows that, simple obesity in pre-school children and children’s eating habits and behavior (p0.05) and parentalfeeding practices (p>0.05) relevance.conclusion: daye city preschool children obesity rate is higher, for children with simple obesity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needed to be strengthened.【key words】preschool children ; simple obesity ;influencing factors.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神经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单纯有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

3岁~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因素探讨

3岁~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因素探讨

( 收稿 日期 :0 7 0 — 7 20 - 3 1 )
3岁 ~ 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 因素探讨
毛景 霞
( 北京市顺义 区妇幼保健院 , 北京 1 1 o ) 0 3 0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的危 险因素。方法
采 用 1: 配对 法对 16 3  ̄ 岁肥胖儿 1 3例 岁 6
童进行 了研 究。结果 小儿肥胖的发 生与父母超重 、 儿 出生体重过大、 月 内喂养方 式、 婴 4个 运动 时间、 摄食 量 过 多、 看电视 的时间有关。结论 儿童期肥胖与遗传、 家庭 因素、 喂养方 式和食物摄入过 多有关。
【 词 】儿童 关键
肥胖症
病例对 照研 究
C eH at H sh lnB in, r a el op a e i h i jg
S u  ̄ Brn O 3 0C i h n , e gl 10 ,hn i a
【 b tat O jcie o x l eh s c r o i ei . to s C s-o t ltd a sdi 3 A src 】 bet T po e i f t s f hl o syMeh d aecnr u y s e 16 v e rt rka o c d b t os w u n ci rn gd3 6yas y1: thd Reut O e e h aet h rhw i tedn a e uigh h de e - erb 1 ce . s l l a ma s vr i tnprn , i b t e ,eigptr d r e wg i s g i g f h h tn nt
Di uso f SmpeObst cosi hlrnA e y a s sino i l c ei f tr C i e g d3 ya n d er s

深圳罗湖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影响因素分析

深圳罗湖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影响因素分析


35 儿 童期肥 胖对健 康 造成 的危 害程度 .
动时 间、 日睡眠时 问 、 每 晚上 八 睡时 间 、 早 3 I 出生 体 重是 儿 童 肥 胖 发 生 的 影 响 因 .
儿童期肥胖对健康造成 的危 害程度 取决
要 加强 对孕期 妇女 的营养 教育 , 于儿童期肥胖是否持续至 成人 1 。有 研究 ] J 5 一 4 肥 胖儿 童发展 为成人肥胖 的危 % 4 %,
2 1 肥 胖 儿童 与正 常儿 童体格 发 育指标 的比较 对 2O个配对资料 的形体 发育指 4
标进 行对 比分 析 , 除身 高 、 心率 、 吸 、 呼 腰/
臀 围比、 腰一臀差外 , 它指标 两组差异均 其
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见表 1 :
22 影响 因素分析 22 1 出生体重舟布 出生体重 <2 5k
维普资讯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 年 2 ∞2 月第 l 卷第 i 0 期 C CI b2 . o l. o i . l F Vl 0 . I Ce N
5 5
文章编号 0 8 l 卿 0
(0 0 — 5. 2 )l 05 2 0 0
【 论著摘要】
深圳罗湖区 0 6 ~ 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影rn素分析 a i
饶 桂芳 ( 深圳 市罗湖 区妇 幼保 健院儿保 科 , 东 深 圳 广
中 图分 袭 号 : 73 2 H 2 文 献 标 识码 : B
581) 109
摘 要: 【 目的J 分析 0 6 — 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因素。 【 方法l 对深圳市罗期区 l0 。 6 2 名 一 岁单纯性肥胖症儿 童和正常儿以 11 : 配对调查 比较分析。 【 结果 l 单 因素和 多因素逐 步回归分析 显示 : 出生体重 、 儿童看 电视小 时/ 日、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判断标准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判断标准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判断标准
儿童肥胖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临床上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病理性肥胖症两大类,其中单纯性肥胖症在儿童期最多见,大约占儿童肥胖总数的95%;病理性肥胖又称为继发性肥胖,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产生的,仅占儿童肥胖的5%。

单纯性肥胖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环境、以及神经内分泌与能量代谢等有关。

儿童肥胖的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单纯性肥胖有家族发病倾向,很多肥胖儿有家族肥胖史。

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大约有70%~80%发生肥胖;父或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大约为40%~50%;父母均为瘦体型,子女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仅为9%~14%。

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的活动量、饮食习惯可能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另外,静息和活动的能量消耗基础水平由遗传决定。

某些肥胖家族的基础代谢值降低。

父母双方或单方肥胖的子女,其基础代谢值低于体重正常父母的子女约10%,体育活动能量消耗低于正常体重父母所生子女的2倍。

近年来,学者们对肥胖病因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使我们对肥胖的遗传因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1994年学者们在肥胖鼠克隆出肥胖表型的瘦素基因,并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之后的研究证实,人的瘦素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上。

1998年在神经肽家族中,新发现一类具有调节食欲作用的神经肽类激素—食欲素,其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体。

此类激。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摘要:肥胖症是一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肥胖症与多种因素有关。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希望能为社区肥胖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儿童肥胖相关因素干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儿童肥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常见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有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儿童肥胖的年增长率为9.1%,其中以重度肥胖增长率最大,年增长率达29.2%[2]。

儿童肥胖不仅会对其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使其成年后患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得到进一步的增加[1],因而指导社区肥胖儿童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查阅众多文献的基础上,就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及干预综述如下。

1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分析1.1 遗传因素肥胖症具有家族集聚倾向。

有调查显示,若父母肥胖或一方肥胖,则有45.3%的儿童存在肥胖。

同时父母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儿童不良习惯的养成具有直接作用[1]。

饮食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引起摄入能量增多。

例如:儿童喜欢吃动物性食品、吃饭用餐时间短、速度快,家长对肥胖儿童目前体重的满意度高、处理儿童“吃得太多”劝导不管用和对儿童体型错误认识等[3]。

1.3 运动因素目前儿童普遍课业繁重,这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同时身边有大量的电子游戏产品的吸引,使儿童户外活动减少,不愿活动,能量消耗减少。

1.4 生活习惯不良的饮食行为,如软饮料摄入增加,经常食用能量较高但营养价值较低的甜食及零食,喜欢吃西式快餐,经常在非饥饿状态下进食,大多数儿童还喜欢边看电视边吃东西以及在睡前进食等[4]。

1.5 其他因素胎儿期母体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或出生时低体重儿,在后期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时,也容易发生肥胖,与体内的棕色脂肪组织功能异常,生长因素等有关。

肥胖的分类

肥胖的分类

根据病因一般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一、原发性肥胖(一)单纯性肥胖肥胖是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无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但伴有脂肪、糖代谢调节过程障碍。

此类肥胖最为常见。

1.体质性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增生所致,与25岁以前营养过度有关。

多半有家族性遗传历史。

超重的儿童通常成为超重的成人。

据报告,0~13岁时超重者中,到31岁时有42%的女性及18%的男性成为肥胖症患者。

在胎儿期第30周至出生后1岁半,脂肪细胞有一极为活跃的增殖期,称"敏感期"。

在此期如营养过度,就可导致脂肪细胞增多。

故儿童期特别是10岁以内,保持正常体重甚为重要。

2.营养性肥胖亦称获得性(外源性)肥胖,多由于20~25岁以后营养过度,摄取热量超过机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过程所需要;或由于体力活动过少或因某种原因需较长期卧床休息,热量消耗少而引起肥胖。

本类型肥胖主要是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增生所致。

体质性肥胖,也可再发生获得性肥胖,而成为混合型。

以上两种肥胖,统称为单纯性肥胖,特别是城市里20~30岁妇女多见,中年以后男、女也有自发性肥胖倾向,绝经期妇女更易发生。

(二)水、钠潴留性肥胖亦称特发性浮肿。

此型肥胖多见于生殖及更年期女性。

其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增加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增加及静脉回流减慢等因素有关。

脂肪分布不均匀,以小腿、股、臀、腹部及乳房为主。

体重增加迅速,与体位有密切关系,劳累和立位体重增加,休息及平卧后减轻。

早晚体重变化正常人为0.4千克,本病患者早晚体重变化在1千克以上。

该病浮肿变化往往呈周期性,晨起面、眼睑浮肿,起床后活动,下肢、躯干逐渐浮肿,到晚餐前体重较早饭前增加1.2~4.5千克,平均2.4±0.7千克。

立卧位水试验表明患者有水、钠潴留。

二、继发性肥胖是以某种疾病为原发病的症状性肥胖。

临床上少见或罕见,仅占肥胖患者中的5%以下。

(一)内分泌障碍性肥胖1.间脑性肥胖主要包括下丘脑综合征及肥胖生殖无能症。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饮食管理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饮食管理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饮食管理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儿童单纯性胖症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逐渐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

因此,开展儿童肥胖症的饮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且势在必行。

关键词:儿童单纯性肥胖饮食管理the dietary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obesitydong xiaoyan liu changweiabstract: for the past few year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 of living standard,it obviously has a rising trend of the incidence rate of childhood obesity.childhood obesity has already been one of important factors of influencing childhood health,and it’s gradually to be a key issue of effecting the global public health.therefore,it’s crucial and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the dietary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obesity.keywords: childhood obesity dietary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r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01-02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以营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1]。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华;苑英奎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2(006)012
【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16所幼儿园,共对1328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采用WHO儿童肥胖判定标准进行评价,并对其家长进行肥胖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学龄前儿童中肥胖的检出率为8.28%,其中男童为8.89%,女童为7.46%;在肥胖影响因素中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出生体重较重、主要抚养人为保姆、抚养人文化程度较低者容易发生肥胖.结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较高,其形成与父母及家庭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
【总页数】2页(P135-136)
【作者】张华;苑英奎
【作者单位】457001,河南中原油田第三社区第一医院儿科;457001,河南中原油田第三社区第一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肇庆市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苏巴丽;丁元林;刘丽萍;林志芳;杨达馨
2.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朱梅
3.120例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珊琳;邵启民;蒋茂莹;
朱瑾;吴亦栋;许君;马健法
4.肇庆市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苏巴丽;丁元林;刘丽萍;林志芳;杨达馨
5.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率及与生活环境相关性的研究 [J], 吕兰秋;钱莹莹;徐翠青;高永嘉;胡卓杰;张引幸;周亚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绍兴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绍兴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4 . 9 2 %和 1 1 . 0 5 %, 3 ~ 6 岁儿童肥胖 、 超重检 出率均明显高于 0 ~ 2 岁儿童 ( P均 < 0 . 0 5 ) 。男童肥胖检 出率明显高于女 童 ( P
< 0 . 0 5 ) 。肥胖影响因素主要为高 出生体重 ,出生孕周 ≥4 2周 ,家庭人 口数 > 3,父母高 B MI 以及家长认 为孩子体重偏瘦 、食 欲好 、进食速 度快和常吃零食 。结论 绍兴市 7岁以下儿童肥胖 、超重检出率处在较高水平 ,应针对肥胖影响因素进行早 期干
3 1 2 0 0 0,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s i m p l e o b e s i t y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a m o n g c h i l d r e n u n d e r 7 y e a r s o l d i n
A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Pr e v a l e n c e o f S i mpl e Ob e s i t y a n d i t s I n lu f e nc i n g Fa c t o r s a mo ng Ch i l d r e n u nd e r 7 Ye a r s Ol d i n S h a o x i n g Ci t y
Y U H o n g ,C H E N Xi a o—x i a,WU C h a n g—h u a .S h a o x i n g Mu n i c i p a l Ma t e r n a l a n d C h i l d H e a l t h C a r e H o s p i t a l ,S h a o x i n g 。Z h e j i a n g,

肥胖症

肥胖症

肥胖症著者:努尔比亚·西里甫摘要:肥胖症(obesity)是一种慢性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它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容易被忽视,但发病率却在急剧上升的一种疾病。

除人类外,许多宠物也会患肥胖症。

哺乳动物(包括人在内)储藏脂肪过多,以至于健康受到影响。

关键词:病因,症状体征,检查化验,鉴别诊断,饮食保健,疾病预防,治疗用药,药物治疗进展发病原因1.内因为人体内在因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单纯性肥胖者中有些有家庭发病倾向。

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所生子女中患单纯性肥胖者比父母双方体重正常者所生子女高5~8倍。

Vanllallie对1333名出生于1965~1970年期间的儿童进行了纵向调查也发现,父母一方有肥胖, 其所生子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超出正常的比值(odd ratio)也随之增加,1~2岁肥胖儿童到成人早期肥胖为1.3,3~5岁肥胖者为4.7,6~9岁肥胖者为8.8,10~14岁者22.3,15~17岁为17.5。

(2)神经精神因素已知人类与多种动物的下丘脑中存在着两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神经核。

一对为腹对侧核(VMH),又称饱中枢;另一对为腹外侧核(LHA),又称饥中枢。

饱中枢兴奋时有饱感而拒食,破坏时则食欲大增;饥中枢兴奋时食欲旺盛,破坏时则厌食拒食。

二者相互调节,相互制约,在生理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使食欲调节于正常范围而维持正常体重。

当下丘脑发生病变时,不论属炎症的后遗症(如脑膜炎、脑炎后)、创伤、肿瘤及其他病理变化时,如腹内侧核破坏,则腹外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贪食无厌,引起肥胖。

反之,当腹外侧核破坏,则腹内侧核功能相对亢进而厌食,引起消瘦。

另外,该区与更高级神经组织有着密切的解剖联系,后者对摄食中枢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

下丘脑处血脑屏障作用相对薄弱,这一解剖上的特点使血液中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易于向该处移行,从而对摄食行为产生影响。

这些因子包括: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胰岛素等。

深圳市盐田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深圳市盐田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 分 类号 ]R174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号 ] 1001—568X(2010)07—0039—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Epidemiologic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imple Obesity of Children Aged 0-6 Year s old in Yantian District of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年 7月第 24卷第 7期 (总第 295期)
深圳市盐田区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 贤芬①,陈 稀①,丘春 娴①,叶碧清①,田 军①
摘 要 目的 了解深 圳 市盐 田 区 O~6岁 儿 童 单 纯性 肥 胖 症 的 流 行 现 状及 影 响 因素 ,为 制订 有 效 的 防 治 措 施提 供 科 学 依 据 。 方 法 按 照随 机 整 群抽 样 的方 法 抽 取 盐 田 区 2 ll1例 0~6岁 儿 童 。测 量 其 身 高 、 体 重 ,以 WH0 身 高别 体 重 标 准 作 为 超 重 和肥 胖 的 判 断标 准 ;并 对检 出的 肥 胖 儿 童进 行 影 响 因素 调 查 及 多元 逐 步 回 归分 析 。结 果 盐 田 区 0~6岁 儿童 超 重 检 出率 为 9.O%,肥 胖 检 出率 为 3.7%; 男 童肥 胖检 出率 明显 高 于女 童 (x =12.85,P<0.01);0岁 组 超 重及 肥 胖 检 出率 高 于 1岁 组 (X2=7.37,4.46,P< 0.01或 <O.05),却 明显 低 于 6岁 组 (Xz=-23.07,23.83,P均<0.O1), l岁 以 后 随年 龄 增 长 超 重 及 肥 胖检 出率 呈 逐 渐 上 升 趋 势 ,6岁 组 最 高(x2=16.23,22.36,P均<0.01)。儿 童 肥 胖 的 主要 影 响 因素 包括 出生体 重 ≥4 kg、4个 月前人 工喂 养为 主 、 睡 前 1 h进 食 奶 类 、食 欲 好 、吃 饭 速 度 快 、 小 儿 运 动 时 间<1 h、 经 常看 和 食 品有 关 的 广告 、 父 亲肥 胖 、母 亲肥 胖 以及 祖 辈 常 用食 物 鼓 励 孩 子 。 结论 盐 田 区 0~6岁 儿 童 超 重 及 肥 胖 发 生 率 接 近 深 圳 市平 均 水 平 ,学龄 前 儿 童 应 作 为 重 点 干预 人 群 ;遗 传 、饮 食 行 为 和 运 动 是 儿 童 肥 胖 的 主要 影 响 因素 , 因此 ,应 采 取 家庭 干预 和 群 体 干 预 的 综合 防 治措 施 。 关 键 词 肥 胖 ;超 重 ;儿 童 ;影 响 因素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诊断及防治(完整版).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诊断及防治(完整版).

小儿单纯肥胖症诊断及防治一、肥胖诊断:1.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第 97 百分位或 20%以上。

2. 肥胖度的计算方法,体重超过同身高同性别标准体重(参考 WHO 标准)。

实测体重-P50 身高对应标准体重肥胖度=×100%标准体重超重:10~19.9% 轻度:20~29.9%中度:30~49.9%重度:>50%出生后凡符合上述条件者即可诊断。

二、病因:1. 摄入能量过剩,多余热能转化为脂肪积聚于体内。

2. 运动过少,体力活动过少,能量消耗少于正常儿童,相对剩余热能转为脂肪而积聚。

3.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 70%易产生肥胖。

三、临床表现:1. 食欲极佳或偏食肉、甜食、奶等食品。

2. 脂肪分布匀称。

3. 智力正常。

4. 性发育正常。

5. 骨龄正常或超前。

四、防治原则:1. 饮食管理:在保证正常发育前提下逐步控制饮食使体重减轻,开始只需要限制体重的过快增长,继而要保持下降,每月约 1~2 斤,至超过正常 10%时,即无需限制饮食摄入。

(1) 严格控制高脂肪及高糖饮食的摄入,保证蛋白质1~2克/kg,可选择瘦肉、鱼、虾、豆制品等。

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做到粗细粮搭配,限制甜食及零食。

(2) 热能摄入适当减少,极重度肥胖者,热能为同身高标准体重的70%左右。

(3) 为了满足小儿食欲及饱足感,应选择体积大,热能少的食品如蔬菜中芹菜、萝卜、韭菜、茭白等。

水果应选择甜度较低的品种。

这样既保证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同时减慢胃排空及肠道吸收减少。

2. 增加运动量及体育锻炼。

为了达到增强体能,消耗减少皮脂的目标。

(1) 运动要有趣味性、能坚持,结合日常生活游戏的运动。

如快走慢跑、踏车、跳绳、掷球等。

每周五天,每天至少 20~30 分钟。

(2) 外出郊游,登山踏青等。

增加身体移动距离,更能减少脂肪的堆积。

(3)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食欲加大。

运动时不能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及气喘吁吁等现象,心率不超过 160/分。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的探讨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的探讨

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的探讨【摘要】目的了解铜仁市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随机抽取铜仁市城区500名学龄前儿童,其中男生260名,女生240名。

由专人测量腰围、臀围、大腿围、皮褶厚度及血压。

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超重儿童为864名,占12.3%,肥胖儿童611名,占8.0%。

其中男孩超重464例,占12.2%,女孩超重400例,占12.3%,没有显示出男女差别;而肥胖男孩412例,占10.9%,女孩肥胖199例,占6.1%,男孩明显高于女孩,有统计学差异。

②出生时体重、孩子目前的食欲、孩子目前吃饭的速度、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等。

结论学龄前儿童肥胖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改变肥胖儿童的生活方式和父母与孩子对肥胖的态度和认识十分重要。

【关键词】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危险因素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1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53-02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作为现代儿童期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肥胖不但影响儿童的心理和身体发育,严重危害其身体机能、性格、气质及日后各项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是成人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危险因素,并与某些部位的癌症及预期寿命缩短有关,是导致成人期各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在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有较大差异。

一般以发达国家较高(如美国高达15%-20%),发展中国家如巴西也高达16.7%,我国城市儿童发生率为6%-8%,平均年增长率高达9.1%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早期防治已成为社会各界十分重视的课题。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铜仁市3-6岁城乡男女幼儿,共调查了3-6岁幼儿2587人,其中城市幼儿1587人、农村幼儿1000人;男幼儿1343人、女幼儿1244人。

1.2 研究方法1.2.1 检测法使用立式身高计,被测儿童取立正姿势,脱去鞋袜、帽子和外衣,测量结果以厘米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一位。

单纯性肥胖对男童性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单纯性肥胖对男童性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丘脑 的体重调节中枢 ,引起食欲降低, 能量消耗增
加 , 而 减轻 体 重 , 体 脂 保 持 相 对稳 定 。 瘦 素 的 从 使 分 泌 有 一 定 的节 律 性 , 白天 相 对 处 于 平 台 期 , 深 在
春期前睾丸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随着年龄 的增长 有 逐渐 长 大 的趋势 , 其各 细 胞均 处 于 低水 平 持续 且
性激素改变和第二性征发育。既往人们认 为睾丸在 青 春期 前 是处 于静 止状 态 的 ,但 上 世 纪 9 代 后 0年
期 的研 究发 现 , 孩 出生后 睾 丸 在婴 儿期 其 支 持 细 男 胞、 生殖 细胞 、 管周 细胞 有一 个 活跃 期, 后 直到青 其
应 , 认 为是 一 种 脂 肪 组 织 分 泌 的 信 号 , 被 作用 于下
瘦 素 既可 以直 接 抑制 胰 岛素 水 平, 可 以作 用 于下 也 丘 脑 , 制胰 岛 素 的产 生 , 而 减 少 由胰 岛 素 刺激 抑 从 所 产生 的瘦 素 l 这个 双 反 馈调 节 机 制 的平 衡 是维 7 , 】 持 人体 胰 岛 素 和瘦 素水 平 的一 个 重要 环 节 。 瘦 素 还 对甲状腺激素有正向调节作用, 但甲状腺激素对 瘦 素 的影 响 目前 尚不 明确 。 以上 调 节 机 制是 维持 人体 内正 常瘦 素水 平 的 十分 重要 的环 节 , 在肥 胖 而 者, 由于胰 岛 素抵抗 、 素抵 抗『 瘦 8 1 由此 产 生 的 内 以及 分 泌 的 变化 , 以上 调 节 机 制 遭 到 破坏 , 肪 积 聚 使 脂
多的睾酮 , 血清睾酮水平迅速升高, 也刺激阴茎迅
速增 大 , 其发 育 与 睾 丸 发 育 时 间平 行 , 9~1 从 3岁

儿童肥胖分析论文

儿童肥胖分析论文

儿童肥胖分析论文1肥胖的定义和诊断标准1.1定义肥胖(obesity)是指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成储存,脂肪的聚集达到损害健康的程度[3]。

肥胖与超重不是一回事,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的增加,而超重是指体重相对于身高的增加或超过了某些标准和参照值。

肥胖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疾病,并影响个体的健康,造成许多不良社会后果。

在儿童95%属于单纯性肥胖,单纯性儿童肥胖是指排除先天性遗传病和代谢性疾病及神经和内分泌疾病等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是单纯由某种生活行为因素所造成的肥胖[4]。

1.2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诊断指标。

1.2.1身高标准体重法(weight-for-hight)wHo认为身高标准体重(又称身高比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因此在1978年向全世界推荐使用。

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5]。

本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掌握,直观性强,同时消除了种族、遗传和地区差异以及发育水平的影响,因此该法被许多国家所采用。

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参考标准有1985年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和1995年我国九市城区儿童身高标准体重。

但对于10岁以上儿童,由于进入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的关系波动大,对某一确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龄人群体重很不同。

因此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不能用该法来评论肥胖与否。

1.2.2体重指数法(bodymassindex,Bmi)即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

过去该指标仅用于评价成人肥胖和消瘦的指标,近年来基于Bmi与儿童体脂含量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能够反映体脂水平,并将第85百分位数和95百分位数分别定为超重和肥胖的界值点[6]。

由于青少年的生长突增,而且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因此wHo建议采用年龄-性别-Bmi评价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

足月母乳喂养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与出生体重关系的性别差异

足月母乳喂养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与出生体重关系的性别差异
( 收稿 日期 :0 2 0 一 o 2 1- 3 l )
足 月母 乳 喂 养学 龄 前儿 童超 重 肥胖 与 出生体 重 关 系的性别 差 异
魏 文 凭
( 扬州市第 一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 5 0 ) 2 0 0
【 摘要 】目的
探讨足 月母乳喂养 学龄前 4岁 一 岁儿童超重肥胖与 出生体重之 间的关 系有无性别差异 , 5
及人文关 怀 、 马拉 泽镇痛法 、 管 内麻 醉镇 痛法 、 气镇 痛法 椎 笑
等。
[ 孙翠玲胎 儿监护对 3 8 2 ] 2 例胎儿窘迫的临床评价【 . J中国妇幼保健 , ]
20 ,3 1 )2 3 - 0 5 0 8 2 (4 :0 4 2 3 .
[ Bgs S . 3 i G剖宫产增加 [. 医学 ・ 产科学分册 ,9 5 1 ( 3 : 】 gJ J 国外 ] 妇 18 , 1 ) 0
■ 蹿 园
42 宣教 . ①产前宣教 :妇 幼保健机构应大力 做好 健康
处, 杜绝非医学指征剖宫产 , 才能达到降低剖宫产的 目的。
参 考 文 献
教育 , 产前 对孕妇进行 自然分娩 的宣传 教育 , 引导孕 妇从思想 上重视 自然分娩 。 产时保健 , ② 开展产 时服务新模式 , 推广导乐
而言则不 然。曲线拟合分析 结果表 明, 男童 B 与 出生体重之 间呈现“ 形分布( l .5 , MI u” P 0 )女童 B 与 出生体 <0 MI
重之 间呈现“ u” 半 形分布( l . ) 结论 出生体重与学龄前儿童超 重肥胖之 间的 关系存在 性别差异 , 儿童 尸 0 5。 < 0 在 肥胖 的干预和预 防工作 中需要考虑到性别差异。
【 关键 词 】出生体重 学龄前儿童

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和左心功能观察

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和左心功能观察

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和左心功能观察
严家藻;颜坤忠
【期刊名称】《四川医学》
【年(卷),期】1989(010)006
【摘要】本文报道7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临床及左心功能。

结果表明,出生体重与肥胖发生时间呈负相关,肥胖的发生与超食量、高脂,甜食有密切关系。

肥胖儿童血甘油三脂,p酯蛋白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

B型超声波的心脏检查显示单纯性肥胖儿心脏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平均左室周径向心缩短率(MVCF)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纽,提示肥胖儿,尤其重度肥胖儿左心功能降低,从而提出儿童期不可超食量、高脂和过多甜食。

对单纯性肥胖症应及早治疗,限制饮食,加强锻炼, 以预防成年心血管疾病发生。

【总页数】2页(P334-335)
【作者】严家藻;颜坤忠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3.14
【相关文献】
1.小循环心功能无创检测法评价肺心病左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J], 高莹;何建国;刘蕴忠;程芮;崔希忠;张玲玲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J], 巩贵宏;朱豪;李红梅;贺娜
3.甲状腺功能早期变化对婴儿重症肺炎预后及左心功能预测价值的临床观察 [J], 沈逍雁
4.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自动睡眠功能开放对左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J], 匡政字;陈俊贤;陈永洲;潘少奕;张晓华;张卓敏
5.单腔起搏器睡眠功能开放对左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J], 匡政字;潘少奕;张晓华;陈永洲;陈俊贤;张卓敏;梁曼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筛查出的肥胖儿童和匹配的正常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配对χ2检验结果表明,高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29倍(P<0.01);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00倍(P>0.05)。

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体质指数(BMI)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U"形分布(P<0.05)。

结论高出生体重与低出生体重均为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出生体重;儿童;单纯性肥胖;病例对照研究
肥胖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并对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长发育、智力、心理行为特征等均有影响〔1〕。

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因素众多,出生体重则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反映胎儿宫内的生长和营养状况,也是决定出生后生长水平和速度以及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关于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

为此,本文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曲线拟合技术对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于2005年12月随机抽取深圳市南山区5所小学和长沙市开福区10所小学为本次研究的调查现场。

所选学校所有6~9岁学龄儿童为本研究第一步的筛查对象,共6 288名。

筛查出肥胖儿童226名,其中男性178名,女性48名。

将筛查出的226名肥胖儿童作为研究病例,按照1∶1匹配原则,选择226名与病例年龄(±6个月)相近、性别相同、体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对共计226对进行调查。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09对,有效应答率为92.5%。

1 2方法
(1)诊断标准:采用儿童超重肥胖诊断标准数据〔2〕。

肥胖儿童标准为等价于成人体质指数(BMI)≥30[(BMI=体重/身高2(kg/m2)]的儿童,体重正常儿童标准为等价于成人20≤BMI<25的儿童。

(2)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儿童一般资料、父母一般资料、出生时情况。

出生体重<2 500 g为低出生体重,2 500~3 999 g为正常出生体重,≥4 000 g 为高出生体重〔3〕。

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的父母亲填写。

(3)测量方法:依据儿童标准体格检查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

1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 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统计方法包括配对χ2检验及曲线拟合分析。

2 结果
2 1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452名儿童,发现高出生体重儿童79名,其中肥胖组儿童53名,对照儿童26名;共发现低出生体重儿童8名,其中肥胖儿童5名,对照儿童3名。

2 2高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表1) 表1 肥胖与正常儿童高出生体重发生率的比较(略)注:OR=2 29,95%CI=1 39~
3 77,χ2=10 565,P=0 002
以高出生体重为暴露因素。

结果显示,高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 29倍,经配对χ2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2 3低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关系(表2)
以低出生体重为暴露因素。

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 00倍,经配对χ2检验,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表2 肥胖与正常儿童低出生体重发生的比较(略)注:OR=2 00,95%CI=0 38~10 43,
χ2=0 167,P=0 688
2 4儿童BMI与出生体重的关系
为进一步描述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儿童BMI为纵坐标,以出生体重为横坐标绘制线图。

结果表明,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呈现“U"形分布,进一步应用曲线回归拟合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得曲线回归方程为:
Y=32 302-8 626X+1 388 χ2,该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说明高出生体重与低出生体重均可能为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近年来,国外已有学者注意到出生体重与后天肥胖及代谢性疾病呈“U”形分布,即低出生体重与高出生体重可能均是后天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4〕。

高出生体重儿由于在出生时就生成了大量的脂肪细胞,且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则不会消失,为肥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胎儿期肥胖易形成学龄期乃至青春期肥胖〔5〕。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胎儿期宫内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迟缓,出生后可能存在食欲亢进反应,即由于胎儿期的反馈调节,对摄入能量的利用率增高,出生后如果家长在喂养方式上不当,就会增加儿童期发生单纯性肥胖的危险,该假说已经得到了动物模型的证实〔6〕。

目前,国内研究表明,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之间存在相关关系〔7-9〕。

但也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梁凤英〔10〕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并无相关关系;徐秀〔11〕等研究认为,早产低体重儿肥胖发生率低于正常出生体重儿。

本研究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高出生体重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由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较低,本次研究对象中仅有8例低出生体重儿,故低出生体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之间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从儿童BMI 与出生体重的关系曲线,儿童BMI与出生体重之间仍呈现明显的“U"形分布,即低出生体重和高出生体重均会增加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

【参考文献】
〔1〕Daniels SR.The consequences of 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J].Future
Child,2006,16(1):47-67.
〔2〕Tim J Cole,Mary C Bellizzi,Katherine M Flegal,et al.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wide:international survey[J].BMJ,2000,320:10.
〔3〕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8-155.
〔4〕Ozanne SE,Fernandez-Twinn D,Hales CN.Fetal growth and adult diseases [J].Seminars in Perinatology,2004,28:81-87.
〔5〕闫淑娟,卢秀英.0~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1):5.
〔6〕Vickers MH,Breier BH,Cutfiled WS,et al.Fetal origins of hyperphagia,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and postnatal amplification by hypercaloric nutrition[J].Am J Physiol,2000,279:83-87.
〔7〕邵继红,黄水平.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329-1330.
〔8〕张晓宏,孙长颢.营养代谢的程序性影响与肥胖发生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4,20(8):994-996.
〔9〕刘军祥,黄宗能,苏红卫.儿童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032-1033.
〔10〕梁凤英,姚其星,曾宪柳,等.儿童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1,7(2):73.
〔11〕徐秀,郭志平,王卫平.不同出生体重儿0~6岁体格生长水平特点[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725-7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