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言语电子教案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第一部分:引言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是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期是孩子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语言发展能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社交交往奠定基础。
本教案旨在探讨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一套教学计划来帮助教师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言语发展。
第二部分:背景知识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听力、发音、词汇、语法和交流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1.听觉敏感期: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对声音非常敏感。
他们开始通过听觉感知的方式来建立语言基础。
2.啼笑期:大约在6个月左右,孩子开始通过发出无意义的音节来与周围环境进行交流。
他们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和音调。
3.词汇期:在1至2岁时,幼儿开始掌握一些常用词汇,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4.语法期:在2至3岁时,幼儿开始更加注重语法结构,学会构建简单的句子,并能够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
5.语言运用期:在3至5岁时,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能力都大幅提高。
他们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观点,并参与到更复杂的语言交流中。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和发展阶段。
2.认识并掌握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3.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幼儿言语发展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4.提供相关教材和资源,以支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实施。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教学内容及活动安排如下:1.教学内容: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 明确学前儿童言语发展对幼儿的意义和影响。
- 引导教师关注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语言发展特点和需求。
2.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与讨论- 教师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教师介绍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
- 教师引导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和讨论。
3.教学内容: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介绍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教学策略和方法。
- 提供教师常用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案
1.词汇量突飞猛进
3岁的儿童能掌握1000个左右的词。
2.会说完整的简单句,出现不少复合句
2岁半以后,孩子很少说叠音词,逐渐说出由各类词类构成的较长复杂句子。
三、言语发展期(3岁以后)
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掌握了本民族语言中最基本的语音,到学前末期基本上可以掌握本民族的口头语言。
3-6岁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是指口头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
(一)语音的发展
1.逐渐掌握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2.开始形成对语音的意识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2.词类范围日益扩大
3.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三)语法的发展
第一,句子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第二,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课后小结
(课后写)
本次课完成计划的教学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如果更多联系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能更好。
(一)顺应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规律
(二)尊重学前儿童言语表达的兴趣倾向
(三)赏识学前儿童的言语表达
二、学前儿童言语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前儿童清楚完整的表达能力
(二)重视语言教育活动中言语能力的训练
(三)积极为学前儿童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
作业
学生自学语言获得理论,完成归纳“语言获得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作业。
三、言语的分类
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非交际性言语,是一种不出声的、对自己讲的言语,是外部言语的内化。
外部言语又可以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口头语言又可分为独白言语和对话言语。
儿童言语备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 教案模板一、活动名称: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活动二、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言语与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2. 培养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幼儿对言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卡片、录音机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四、活动时间:1课时五、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 活动热身:播放一首简单的儿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2. 引导幼儿谈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言语的?(二)教学内容1. 讲解言语与语言的概念及区别:-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
- 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等要素。
2. 案例分析:-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言语与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小组讨论:- 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言语与语言的区别和联系,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
(三)实践活动1. 语言游戏:- 教师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词汇,让幼儿进行词汇接龙游戏。
2. 表达练习:- 教师提供一些情景,让幼儿用语言进行表达,如“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说些什么?”等。
(四)总结部分1. 教师总结:- 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言语与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2.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 教案范文活动名称: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活动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言语与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2. 培养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幼儿对言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卡片、录音机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
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 活动热身:播放一首简单的儿歌《小星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2. 引导幼儿谈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言语的?比如,你们是如何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需求的?(二)教学内容1. 讲解言语与语言的概念及区别:-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言语与语言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前儿童语言领域教案和ppt
学前儿童语言领域教案和ppt教案标题:学前儿童语言领域教案和PPT教学目标:1. 帮助学前儿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2. 培养学前儿童的听说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激发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语言,包括问候、自我介绍、表达喜好等。
2. 基本的词汇和句型,如颜色、数字、动物、家庭成员等。
3. 儿童歌曲、儿童故事和儿童游戏,以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互动问候。
2.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和使用已学的问候语。
二、新知呈现(10分钟)1. 使用PPT展示基本词汇和句型,如颜色、数字等,配以图片和示范。
2. 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儿童歌曲和儿童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三、语言实践(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练习。
2. 利用游戏形式,如猜谜游戏或记忆游戏,巩固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竞赛,要求学生根据PPT上的图片进行描述或问答。
2. 引导学生用所学内容创作简短的故事或歌曲。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反馈意见,以便教师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学资源和评估:1. PPT展示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音频。
2. 学生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3. 角色扮演和游戏材料,如卡片、图片等。
4.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口头评价和笔头评估。
教学特点和指导建议:1. 学前儿童的语言教学应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应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鼓励学生多参与口语练习和对话交流。
3.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故事书等辅助教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学前儿童语言学教案课件
一、教案名称:学前儿童语言学教案课件第一章——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二、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
3. 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内容:1.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1.1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1.2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2. 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2.1 行为主义理论2.2 语言理论2.3 社会互动理论2.4 认知发展理论3. 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3.1 遗传因素3.2 环境因素3.3 社会文化因素3.4 教育因素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认识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互动交流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儿童语言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儿童语言发展的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搜集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教学安排:1. 课时:2学时2. 教学过程:2.1 导入:介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概念。
2.2 讲解:讲解儿童语言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影响因素。
2.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儿童语言发展。
2.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认识。
2.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案名称:学前儿童语言学教案课件第二章——儿童语言习得过程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
2. 掌握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阶段。
3. 分析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
教学内容:1. 儿童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1.1 语音习得1.2 词汇习得1.3 句子习得1.4 语篇习得2. 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阶段2.1 婴儿期2.2 前期儿童阶段2.3 学龄前期2.4 学龄期3. 影响儿童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3.1 生物因素3.2 家庭因素3.3 社会文化因素3.4 教育因素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语言习得的基本过程、关键阶段和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案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案二、教材分析:《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是一门研究儿童言语发展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言语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 掌握儿童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3. 学会观察和分析儿童言语发展问题;4. 能够制定适宜的言语发展教育策略。
四、教学内容:1. 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 儿童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3. 观察和分析儿童言语发展问题;4. 制定适宜的言语发展教育策略。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影响因素;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儿童言语发展问题;3. 讨论法:分组讨论,探讨制定适宜的言语发展教育策略。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 新课:讲解儿童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儿童言语发展问题;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探讨制定适宜的言语发展教育策略;七、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选取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其言语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儿童言语发展阶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言语发展教育策略。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2. 案例素材:选取一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儿童言语发展问题;3.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知识点。
十、教学时间:本节课计划用时45分钟。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教育专家或从事幼儿言语工作的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2. 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儿童言语发展情况;3. 开展亲子活动,了解家庭对儿童言语发展的影响。
七、教学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儿童言语发展问题的案例;2. 学生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相关信息;3.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案例中的言语发展问题;4. 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第九单元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案
第九单元学前⼉童⾔语的发展教案教案纸第九单元学前⼉童⾔语的发展教学⽬标与要求1.理解语⾔与⾔语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学前⼉童⾔语发展阶段;2.掌握学前⼉童语⾳发展、词汇发展、句型发展的特点与趋势;3.了解3-6岁⼉童⼝语表达能⼒发展特点;4.了解内部⾔语的发⽣特点及影响学前⼉童⾃⾔⾃语的因素。
5.掌握从多⾓度提⾼幼⼉语⾔能⼒的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学前⼉童⾔语发展的趋势和阶段、掌握学前⼉童语⾳发展、词汇发展、句型发展、⼝语表达发展的趋势。
难点:能运⽤学前⼉童语⾔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教学中、⽣活中常见的幼⼉语⾔教育问题,并尝试通过多⾓度进⾏解决。
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新课教学、课堂讨论、布置作业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法、合作法、探究法、⾃主学习法教学课时5课时。
第⼀讲:学前⼉童⾔语发展的趋势和阶段⼉童⼼理的发展,离不开与成⼈的交往和对话,以及在交往过程中吸取⼈类的经验。
在这⾥,⾔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语是思维的“武器”,个体的⾔语⽔平影响其思维的过程。
由于有⾔语的参与,使⼉童的认识过程产⽣了质的变化。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语⾔与⾔语、学前⼉童⾔语发⽣发展的趋势,以及学前⼉童⾔语发展阶段。
⼀、语⾔与⾔语⾸先,我们来学习“语⾔与⾔语”的含义及其联系⽇常⽣活⾥,⼈们往往将“⾔语”与“语⾔”两个概念混淆起来使⽤。
其实,这两者是既有联系⼜彼此不同的两个概念。
语⾔是以词为基本结构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它是⼀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义统⼀的⼈类交际⼯具。
不同的社会,由于⽂化不同,语⾔也不同。
⾔语是指⼈们掌握和使⽤语⾔的活动。
具有交流功能、符号功能、概括功能。
⾔语是个⼈使⽤语⾔的过程,包括理解别⼈运⽤语⾔和⾃⼰运⽤语⾔的过程。
⽐如,⼉童⾔语是指孩⼦说的话,他不⾔语是指他不说话。
⾔语与语⾔是两个不同概念,但两者⼜有紧密联系。
⾸先,⾔语离不开语⾔,个体只有遵循语⾔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规则,才能正确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案.ppt
第一节 言语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1.言语的发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儿童言语反映的内容。 2.掌握言语之后,儿童的心理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形
成了新质的意识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高级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低级心理机能得到改造。 ⑵意识和自我意识产生,个性开始萌芽。
.,1ຫໍສະໝຸດ 第二节 儿童言语的发生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0~1岁)
语音发展的阶段:
①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
主要是基本韵母(ai、ei、a、e、ou);
声母很少主要是h音,有时出现m音。
②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韵母增加:onge、eng
声母明显增多: b、d、p、n、f
声母与韵母的连续音节,主要是a和b、d、p、
n、f。
.,
2
③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增加连续音节:Ya、lu、bi; 四声的声调出现了,接近于说话
一定的“音”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开始具 有一定意义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形成
.,
3
【实验研究】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 画片。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 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 音说“狼,狼,这是老狼”。若干次以后,当实验 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 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这时,实验者突然改 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 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
【案例】在老师说“小明把王医生送到医院里”这个句子时, 相当多的幼儿误认为是小明生病了,王医生送小明去医院。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因为在幼儿看来,“小明”显然是个小朋友,在他们的经验 中,医生是看病的而不可能生病,只有小朋友生病,医生送 他去医院才合情合理。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完整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教材《幼儿语言启蒙》第三章节的内容,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并能用这些词语进行简单的句子构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词语进行句子构造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与应用。
教学重点:句子构造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挂图等。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和场景,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基础,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及用法。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构造句子,并进行小组讨论。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句子,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及用法。
2. 句子构造的步骤及示例。
3. 拓展问题及思考方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各写三个句子。
(2)观察家里的环境,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描述。
2. 答案:(1)例句:可爱的小猫在草地上玩耍。
勇敢的小狗保护主人。
美丽的花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
(2)答案示例:客厅里有一台大电视,妈妈正在看电视,电视节目很精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观察周围的环境,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
2. 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让家长参与学习过程。
3. 收集更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课堂互动的有效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完整版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教材的第五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语音的认识和练习;2. 词汇的积累和运用;3. 简单句型的构建和表达;4. 听力理解和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练习教材中的语音;2.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节课的新词汇;3. 学生能够构造并表达简单的句子;4. 学生能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语音的正确识别和发音;2. 新词汇的掌握和运用;3. 简单句子的构造和表达。
难点:1. 语音的辨析和正确发音;2. 词汇的积累和运用;3. 句子结构的掌握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教学PPT;2. 教材;3. 卡片;4. 录音机。
学具:1. 教材;2. 卡片;3. 练习本;4. 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简单的日常情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语音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识别和发音教材中的语音,通过听录音、模仿等方式进行练习。
3. 词汇学习:教师讲解并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词汇,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进行练习。
4. 句子构建:教师引导学生构造并表达简单的句子,通过例句、练习等方式进行巩固。
5. 听力理解:教师播放一段录音,引导学生进行听力理解,回答相关问题。
6. 口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重点内容、例句等,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语音、词汇和句型,写一段简单的对话。
答案:A:Hello, B! How are you?B:Hello, A!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A:I'm fine, too. What did you do today?B:I played soccer with my friends. How about you?A:I studied English with my teacher.2.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词汇,描述一幅图片。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第一篇: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项目七: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一、教学目的(一)了解言语与语言的概念及区别、言语的种类(二)熟悉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各个阶段(三)掌握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策略二、课时安排3课时三、重点难点(一)重点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策略(二)难点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各个阶段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六、课程主要内容导入:解析案例P98 提问:婴幼儿的言语能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请学生作答,教师作简单小结。
任务一:了解言语与语言的基础知识一、言语与语言的概念(一)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等要素。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例】妈妈叫皮皮起床:“快点起来!公鸡都叫好几遍了!”皮皮说:“公鸡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
”(二)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强调言语是过程,是心理现象。
(三)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区别1.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2.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联系1.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来进行。
2.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发展起来的。
二、言语的种类(一)外部言语1.口头言语——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
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2.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言语。
请学生举例区分(二)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
幼儿内部言语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出声的自言自语。
举例解释:【例】幼儿在搭积木时边搭边说:“这个放在下面,这个放在上面做屋顶。
”完成练习题:【案例判断】以下两种言语分别属于什么言语?1.一幼儿独自抱着娃娃“喂饭”,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含在嘴里,要嚼嚼,再咽下去!”喂完饭,她把娃娃放在小床上,盖上被子,说:“吃完饭,要睡觉,不要乱动。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案
一、教案简介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 掌握适宜的儿童言语教育方法;4. 能够分析并解决儿童言语发展中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 儿童言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4. 常见儿童言语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特点和教育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解决方法;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4. 实践演练法:模拟教学场景,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节:讲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2. 第二节:介绍儿童言语教育的方法和策略;4. 第四节:分析常见儿童言语问题,探讨解决方法;5. 第五节:总结学习内容,进行实践演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践演练表现:评价学生在模拟教学场景中的操作能力和教学效果;4. 学习总结: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科书;2.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研究报告、案例分析;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打印机;4. 实践用品:模拟教学道具、卡片、教材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场景相结合,提高实用性;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促进互动交流;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4.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反馈与改进1.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3. 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4.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需求。
十、教学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简介在编写教案时,需要重点关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确保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够涵盖所有教学内容,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3. 理解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概念。
2.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3. 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概念、阶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理解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的作用。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概念。
2. 讲解阶段和特点:划分阶段,详细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
3. 分析影响因素及家庭教育作用:结合案例,分析影响言语发展的因素,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观察身边儿童的言语发展情况,分析其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语音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学前儿童常见语音错误及纠正方法。
3. 理解语音发展对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
2. 学前儿童常见语音错误及纠正方法。
3. 语音发展对儿童语言能力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常见语音错误。
2. 实践操作法:示范发音,指导学生进行语音练习。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讲解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
2. 讲解常见语音错误及纠正方法:分析实例,讲解纠正方法。
3. 强调语音发展对语言能力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阐述语音发展对语言能力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练习发音,注意纠正自身存在的语音错误。
3. 观察身边儿童的语音发展情况,分析其语音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第三章: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词汇发展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学前儿童常见词汇错误及纠正方法。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案教案:学前儿童言语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和特点。
2.了解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
3.掌握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4.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和特点。
2.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
3.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4.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多种形式引入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和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和特点教师介绍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包括日常交流、认识事物、表达情感等方面。
然后,教师分别介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如各个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习得的规律等,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阶段,如咿呀学语、单词阶段、句子阶段等。
以具体的案例和活动来说明每个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变化。
Step 4: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向学生介绍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游戏、诵读、讲故事、唱歌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
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实践经验,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Step 5: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教师向学生讲解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通过角色扮演、团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Step 6:课堂练习和总结教师设计一系列的课堂练习,如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小组讨论等,巩固学生对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理解。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Step 7:课后反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感想或总结,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的言语第八章学前儿童的言语教学目标:1、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2、把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特点;3、初步学会运用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评价幼儿言语发展的能力及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
教学重点: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教学难点: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学生的准备:观察小、中、大班幼儿的言语表现2.教师的准备:案例若干;幼儿活动录像片段教学方法:自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练习法;理论讲解法教学课时: 9 课时第一节言语概述一、概念(一)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通常讲的语言一般包括音、形、义、词汇、语法等要素。
现在世界上正被使用的语言大约有5500多种。
语言有下列基本特性:意义性;结构性;能产性;社会性。
(二)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言语的种类言语根据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口头言语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言语。
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
【想一想】老师上课是独白言语吗?对话言语、独白言语各有什么优势?(二)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借助于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的言语。
【想一想】朗读和默读属于什么口头言语还是书面言语?书面言语主要有三种形式:写作、朗读和默读。
书面言语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空的限制。
古书、邮件等。
【想一想】为什么说朗读、默读是书面言语?独白言语与书面言语有什么区别?1.书面言语无法借助表情和动作来增强其表现力;2.口头言语活动中,发言者和听众不能再感知前面的词。
(三)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个体内心“无声的言语”,通常我们思考问题时候所运用的都是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的存在也是抽象逻辑思维存在的一个标志。
具有三个特点:隐蔽性;片段性;压缩性。
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称为外化,反之称为内化。
【想一想】老师讲课的过程显然是外化,那么同学们听课的过程是不是内化?如何更好的外化与内化?三、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辩论】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言语?(一)区别1.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2.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
(二)联系1.言语活动依靠语言来进行。
2.语言是在具体的言语交往情境中发展起来的。
四、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语言因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交流即是社会化的体现。
语言成为幼儿社会化的工具和主要方式之一。
(二)言语使得幼儿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由于语言的作用,幼儿可以借助词把事物及其属性标示出来,以便在此基础上通过语词理解事物和分析比较事物,以及将事物进行分类概括等等。
(三)言语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言语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具有使幼儿能够自我调节功能和接受他人调节与支配的功能。
第二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和发展言语活动是双向的过程,既包括对他人言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包括个人发出、表达思想的言语信息。
一般来说,接受性言语(感知、理解)先于表达性言语的出现。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人们通常将儿童能说出的第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的时间(1岁左右)作为言语发生的标志,并以此为界,将言语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言语准备期和言语发展期两大阶段。
(一)学前儿童言语的准备(0~1岁)【影像观察】观察婴儿言语发生过程的记录片言语发生的准备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发音(说出词句)准备和理解语词的准备。
1.发音的准备婴儿的发音准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1~3月)新生儿因呼吸而发声,哭是儿童最初的发音。
新生儿哭声中,特别是哭声停止的时候,可以听出ei、ou的声音。
2个月以后,婴儿不哭时也开始发音,当成人引逗时,发音现象更明显,已能发出ai,a,ei等音。
发这些音不需要较多的唇舌运动,只要一张口,气流自口腔冲出,音也就发出了。
这与儿童发音器官不完善有关。
这阶段的发音是一种本能行为,天生聋哑的儿童也能发出这些声音。
(2)连续音节阶段(4~8月)这一阶段,婴儿明显变得活跃起来。
当他吃饱、睡醒、感到舒适时,常常自动发音。
发出的声中,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重复同一音节,如a-ba-ba,da-da-da等,其中有些音节与词音很相似,如ba-ba(爸爸),ma-ma(妈妈)等。
父母常常以为这是孩子在呼喊他们,感到非常高兴。
其实,这些音还不具有符号意义。
但如果成人利用这些音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就可以形成条件反射,使音具有意义。
(3)模仿发音——学话萌发阶段(9~12月)这一阶段,儿童所发的音明显增加了不同音节的连续发音,音调也开始多样化,四声均出现了,听起来很像是在说话。
当然,这些“话”仍然是没有意义的,但却为学说话做了发音上的准备。
这一阶段,近似词的发音更多,同时,儿童开始能模仿成人的语音。
这一进步,标志着儿童学话的萌芽。
在成人的教育下,婴儿渐渐能够把一定的语音和某个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用一定的声音表示一定的意思。
虽然此时他们能够发出的词音只有很少几个,但毕竟能开口说话了。
2.语音理解的准备(1)语音知觉能力的准备婴儿对言语刺激是非常敏感的,出生不到10天的儿童就能区分语音和其他声音,并对语音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近期的研究又发现,几个月的婴儿还具有了语音范畴知觉能力:能分辨两个语音范畴之间的差别(如“b”和“p”),而对同一范畴之内的变异予以忽略。
语音范畴知觉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分辨不同的语音(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异)自然无法理解词义,但如果不能忽略同一语音范畴内的各种变异(如说话个人发音的差异等),语音便不再具有稳定性而成为因人而异的不可理解的东西。
语音知觉的发展为语言理解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只有“听准音”才可能“听懂义”。
(2)语词理解的准备八九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言语,表现为能对言语作出相应的反应。
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与整个情境(如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而不是词的意义。
如果成人同样发这种词音,但改变语调和语言情境,婴儿就不再反应。
相反,语调不变而改变词汇,反应还可能发生。
【实验研究】给9个月的婴儿看“狼”和“羊”的画片。
每当出示“羊”时,就用温柔的声音说“羊,羊,这是小羊”,而出示“狼”时,就用凶狠的声音说“狼,狼,这是老狼”。
若干次以后,当实验者用温柔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就会指画着羊的图片,反之亦然。
这时,实验者突然改变说话的语调,用凶狠的声音说“羊呢?羊在哪里?”婴儿毫不犹豫地指向画着狼的图片。
这足以证明,儿童反应的主要对象是语调和说话时的整个情景,而不是词,他还不能把词从语音复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信号而引起儿童相应的反应。
一般到了11个月左右,语词才逐渐从复合情境中分离出来,真正作为独立信号而引起儿童相应的反应。
到这个时候,儿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意义。
1岁左右,儿童能理解的几十个词,但能说出的很少。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形成从1岁起,儿童进入了正式学习语言的阶段。
在短短的二三年时间内,儿童便初步掌握了本族的基本语言。
所以先学前期,是儿童言语真正形成的时期。
儿童言语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听懂,后会说。
1~1.5岁,儿童理解言语的能力发展很快,在此基础上,开始主动说出一些词,2岁以后,言语表达能力迅速发展,逐渐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先学前期,儿童口语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不完整句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此期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反映在言语理解方面。
同时,他们开始主动说出有一定意义的词。
这一阶段儿童说出词有以下特点:①单音重叠。
这阶段的孩子喜欢说重叠的字音。
如“娃娃、帽帽、衣衣”等,还喜欢用象声词代表物体的名称。
【典型表现】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小狗叫做“汪汪”。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出现这一特点,是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发音器官还缺乏锻炼。
重复前一个音,属同一音节、同一声调,不用费力,容易发出。
如果发出不同的二三个音节,发音器官的部位(舌、唇等)就要变化动作,这对于1岁多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②一词多义。
【典型表现】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词的理解还不精确,说出的词往往代表多种意义,故称为多义词。
③以词代句。
【典型表现】孩子说出“拿”这个词,有时代表他要拿奶瓶,有时代表他要拿玩具,还有时代表他要拿别的孩子手里的食物。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阶段的孩子不仅用一个词代表多种物体,而且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因此这阶段称为“单词句”时期。
(2)双词句(电报句)阶段(1.5~2岁)1岁半以后,孩子说话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会从不大说话变得很爱说话。
说出的词大量增加,2岁时可达200多个。
这一阶段儿童言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典型表现】“妈妈抱抱”、“宝宝吃”。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也称为“电报句”或“电报式语音”。
2.完整句阶段(2岁以后)2岁以后,儿童开始学习运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地表达思想。
许多研究表明,2~3岁是人生初学说话的关键时期,如果有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这一时期将成为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此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能说完整的简单句,并出现复合句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
儿童说出的句子较长,日趋完整、复杂,由各种词类构成。
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方面,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以前,孩子只能以眼前的事物为话题,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谈过去、将来的能力。
从2岁开始,他们能把过去的经验表达出来。
(2)词汇量迅速增加2~3岁儿童的词汇增长非常迅速,几乎每天都能掌握新词,而且他们学习新词的积极性非常高。
到3岁时,孩子已经能掌握1000左右个词。
至此,儿童的言语基本形成了。
二、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上。
(一)学前儿童语言形式的发展语言形式是指儿童语言中的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和系列规则。
儿童对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的发展语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逐渐掌握了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1~1.5岁的儿童开始发出第一个类似成人说话时用词的音,到6岁时,儿童已经能够辨别绝大部分母语中的发音,也基本上能发准母语的绝大部分语音。
3~4岁是儿童语音发展的飞跃阶段, 4岁的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