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五至七课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

原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注释

(1)不教:不加以教导。(2)过:过错。

(3)师:老师。(4)惰:怠惰,这里指失职。

译文

生养子女却不给予良好的教育,这是做父亲的过错。教育学生没有严格的要求,这是老师失职,没有尽到责任。

拓展

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严”有两种含义,一是对孩子要求严格,而是教师的严谨态度。教师的严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它不仅是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更包含有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不同于严厉,是严而有格,既要给学生指出方向,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这种原则就是成就高徒的前提条件。严又是严而有方,方法之得当,一定能造就高徒。严又是严中有爱,严爱结合,让学生真正的感觉到,教师是对他未来的高度负责。

不管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学生切实需求而言,都要求教师严而有格、严而有方、严中有爱、严于律己。这才是我们所说的严师。

故事

虞世南与褚遂良的故事

虞世南是初唐时的大书法家,唐太宗夸奖他说:“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精通其中一种,就可以成为名臣,而虞世南却兼备五者之长。”褚遂良拜虞世南为师学书法。有名师指点,再加上个人的努力,褚遂良进步很快。有不少人吹捧他,他自己也沾沾自喜。有一天,他问虞世南:“我的字能否与智永前辈相比?”虞世南说:“智永学书法四十年不下楼,退笔成冢,只有他的祖先王羲之才能与他相比。”褚遂良又去问魏征,魏征写给他十六个大字:“取人之长,避人之短;扬己之长,克己之短。”褚遂良深受教益,回去后埋头苦练书法,终于成为初唐著名的书法家。

作业布置

同学们,在家中,父母是怎样严格要求你的?在学校里,你的班主任又是怎样严格要求的?国学小贴士

五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第六课

原文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注释

(1)子:是为人之子。(2)不学:是不肯读书。(3)宜:应该,适当。

(4)幼:指黑发年少时。(5)老:指长大成年以后。(6)何为:指不能有作为。

译文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

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拓展

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好好学习,为将来打下发展的基础。

年幼的时候不学,长大了就没有能力做正事,不能做正事,不仅对家庭、国家、社会有害而无益,而且能得到谁的敬重?自己一生碌碌无为,甚至走上邪路,又如何教育子孙后代?年幼时学习,是为长大后做事做准备;假如年幼时未学习,长大后当然也可以再补课,那就是为老年做事做准备了;老年还不学习,那么,一生就都是在虚度光阴了。要让生命最充实,最好的是从年幼时就好好学习。

故事

凿壁借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作业布置

想一想,你喜欢现在学习什么?将来要做什么工作?

国学小贴士

中国文学之最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第七课

原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

(1)玉:美玉。(2)琢:雕琢。(3)器:指器物。(4)义:义理、道理。

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懂得做人,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拓展

玉石是天生生成的,但要成为有用的东西,还得要经过打磨加工,否则和石头没有区别。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人要成才,事要成功,都得付出努力和代价。每个人都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但这是有挑战性的,肯定要克服种种障碍,要吃很多苦头。然后,当你通过自己在失败中总结的经验战胜了自己,有勇气去克服一切困难,真正做到了,就常常能品尝到一般人无法得到的甜蜜,领略到一般人无法看到的风景。“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这个道理。

故事

苏秦“刺股”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后来成为有名的政治家。

作业布置

你怎样看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国学小贴士

一门父子三词客

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