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转换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知识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方法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知识产生的途径,但是这些理论都过于抽象。经济学对于知识本质的研究并不深入,大多数理论中都视知识为外生给定的。制度经济学探讨了知识在经济实践过程中的作用,但是其他分析很少。在管理学中,日本一桥大学野中教授和竹内教授提出的SECI模型则很好地从本质上解释了创新的来源以及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对于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这两个主题研究不够深入的现状,就决定了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转化及相互影响机制研究不可能深入。事实上,目前并没有专注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与这一主题有相似之处,但前者强调的是各主体之间的联系,而后者强调的是知识流动的本质。

本文试图以制度经济学的思想为依据,借鉴物理学中“场”的概念,分析知识创造与技术创薪之间的转化及相互影响机制,并用以分析我国科研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1“场”

1.1“场”的提出及内涵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场”被认为是一个借鉴了物理学概念的形象的名词。很多学者为了促进组织内部知识的利用、共享和创造新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关“场”的理论,并且用其来说明知识创造(生产)的机理。目前较典型的理论有三种:其一,日本一桥大学教授伊丹敬之从组织管理模式人手,相对于“科层制”提出了“场管理”。他从心理活动出发,核心是在组织内部建立“场”,并通过发挥其作用来管理组织。这里“场”的含义是人们在共同参与、有意无意地相互观察、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共同合作、共同体验的场所或无形的圈子。其二,情场理论是关于组织信息处理的理论。提高组织竞争能力的关键是交流、联系和创造。而“场”是一种自由交换意见的场所。情场理论是以创造生产有价值情报的“场”为目标的理论。其三,野中教授把“场”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场’为进行个别知识转换过程及知识螺旋运动提供能量、质量及场所”。这个“场”内含丰富,既包括物理的、虚拟的空间,也包括心灵的空间;既有组织内的,也有组织之间的。

“场”强调沟通。它包含了各主体之间以及其各自内部沟通的内容、方式等。如果视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为磁130霆2009.11铁的两极,那么人力,资金、信息等不同的沟通渠道就像是磁力场中一条条的磁力线,而这些渠道的总和及相互影响就是磁铁两极所产生的场。这种“场”中,虽然渠道数量少,但是相互发生作用。通过渠道的不断扩大、增多,使得渠道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重叠的部分越来越多,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场越来越坚实,最终使得它们二者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有效,科技能力也就能在越来越坚实的平台上不断提高。

“场”因为其形象性而被用来分析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受到了创新网络模式的启发。网络模式的两类基本构成是作为节点的要素和各节点之间的联系。节点是各种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联系是各主体之间种种交流,包括人员、资金、信息和知识等。这些联系不仅具有不同的性质,而且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密切,如图1所示。

图l创新网络模式示意图

“场”的概念可以对此问题做出解释。如果把图1中的节点视为一个个磁铁,那么就可以得到简单示意图(图2)。图中每一个小圆点代表一个知识创造或技术创新的主体。它周围的灰色区域代表这个要素所产生的“场”。这些“场”是由所有能够产生的沟通渠道的总和。每一个灰色区域都代表它其中的每一个主体在创新体系中所能形成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在这个体系中,每个要素所处的位置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不同,它们所产生的“场”的大小,类型也随之不同。

图2基于“场”的沟通模式示意图

1.2“场”的类型及作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知识创造到技术创新转换的研究——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阎维洁, 齐晶晶, YAN Weijie, QI Jingjing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

刊名: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英文刊名: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

年,卷(期):2009,30(11)

被引用次数:1次

1.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我国国际科技竞争力统计分析--2007(8)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 1990

3.库姆斯;郑译生经济学与技术进步 1989

4.卡尔·波普尔;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曾聪明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 1987

5.罗素;张金言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 1983

6.韩宇知识转移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学位论文] 2004

7.《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分析》课题组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分析

8.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李萌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 2006

9.OEC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1997

1.彭双.顾新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知识链组织问知识创造研究[期刊论文]-情报杂志2009,28(10)

2.马鹤丹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企业知识创造机理研究[期刊论文]-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23)

3.唐承林.顾新.TANG Cbenglin.GU Xin影响知识创造的组织结构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2010,30(4)

4.党兴华.李莉.DANG Xing-hua.LI li技术创新合作中基于知识位势的知识创造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5(11)

5.李国光.Li Guoguang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因和经验[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19(4)

6.联盟网络企业知识创造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9(16)

7.夏维力.陈晨.姜继娇.XIA Weili.CHEN Chen.JIANG Jijiao中国制造业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知识资本测度研究[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2)

8.吴立蓉.Wulirong浅谈企业的创新之路[期刊论文]-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4(4)

9.陈建勋.潘昌才.吴隆增知识创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会议论文]-2008

10.吴泽桐.蓝海林战略联盟的知识创造[期刊论文]-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10)

1.徐建中.朱美荣知识磁性视角下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磁效应分析[期刊论文]-图书情报工作 2011(22)本文链接:/Periodical_kxxykxjsgl20091102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