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合集下载

第11章.资产定价理论

第11章.资产定价理论
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资产定价理论
关于资产定价理论的起源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 是1738年丹尼尔· 伯努利的论文《关于风险衡量 的新理论》和1900年路易丝· 巴彻利尔的论文 《投机理论》。巴彻利尔用新方法对法国股票市 场进行了研究,奠定了资产定价理论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证明了股票 价格是由其未来股利决定的,提出了股利折现模 型。后来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金流贴现 模型。
马科维茨、夏普和默顿· 米勒三位美国经济 学家同时荣获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 因为“他们对现代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开拓性 研究,为投资者、股东及金融专家们提供了 衡量不同的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的工 具,以估计预测股票、债券等证券的价格”。 这三位获奖者的理论阐释了下述问题:在一 个给定的证券投资总量中,如何使各种资产 的风险与收益达到均衡;如何以这种风险和 收益的均衡来决定证券的价格;以及税率变 动或企业破产等因素又怎样影响证券的价格。
哈里· 马科维茨
1927年8月24日,哈里· 马科维茨 出生于美国伊诺斯州的芝加哥。 1947年,他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 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主要贡献:发展了一个概念明确的可操作的在 不确定条件下选择投资组合理论,他的研究在 今天被认为是金融经济学理论前驱工作,被誉 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因在金融经济学 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从而获得1990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
套利定价理论(APT)
在夏普等提出CAPM模型的同时,罗斯(ROSS)又提 出了另一种被认为是解释资产定价新方法的“套 利定价理论”(The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简称 为APT)。 这一理论认为预期收益是与风险紧密相连,以至于 使得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可能通过套利活动无止 境地获取收益。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货币政策控制

曹龙骐《金融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货币政策控制

第11章货币政策调控本章考虑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它有哪些构成要素?答:〔1〕货币政策是指中心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它是实现中心银行金融宏瞧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瞧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有三大构成要素:①货币政策工具;②货币政策中介指标;③货币政策目标。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往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由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确实定在非常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取舍在非常大程度上依存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因而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制约关系。

2.试述货币政策目标内涵及诸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亦称货币政策目标,它是中心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到达的最终宏瞧经济目标。

〔1〕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①稳定币值。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稳定币值确实是基本稳定货币购置力,货币购置力是用单位货币所能购置到的商品〔或劳务〕来衡量的,稳定货币购置力即指单位商品所能换到的货币数量维持不变。

因为单位商品所能换得的货币数量确实是基本物价,因此,稳定币值也就等于稳定物价。

②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目标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指开展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与效率提高三者之间的统一。

③充分就业。

严格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指所有资源而言,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还包括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就业〞即充分利用。

但人们通常所讲的充分就业仅指劳动力而言,指任何情愿工作并有能力工作的人都能够寻到一个有酬劳的工作。

④平衡国际收支。

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平安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2〕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①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

就统一性瞧,币值稳定了,就能够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根底。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

第十一章中央银行1.我国目前实行的中央银行体制属于〔〕。

A. 跨国中央银行制B. 单一中央银行制C. 复合中央银行制D. 准中央银行制知识点提示: 中央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单一中央银行制2.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是〔〕。

A. 一元式中央银行制度B. 复合中央银行制C.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D. 准中央银行制知识点提示: 中央银行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3.中央银行假设提高存款准备金,将〔〕。

A. 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B. 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C. 增加货币供应D. 使企业得到本钱更低的贷款知识点提示: 中央银行的业务。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4.中央银行发行央行票据的主要目的是〔〕。

A. 筹集资金B. 增加盈利C. 回笼货币D. 扩大经营知识点提示: 中央银行的业务。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回笼货币5.以下〔〕不是中央银行“银行的银行〞职能。

A. 提供经济信息效劳B. 监管全国金融业C. 集中存款准备金D. 充当最后贷款人知识点提示: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提供经济信息效劳6.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特定社会经济目标有〔〕。

A. 防止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B. 增加社会福利C. 促进经济开展D. 保障充分就业E. 平衡国际收支知识点提示:中央银行的性质。

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防止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 促进经济开展, 保障充分就业, 平衡国际收支7.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 国外资产业务B. 政府债券C. 再贴现和再贷款D. 金融机构存款E. 对金融机构债权知识点提示: 中央银行的业务。

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国外资产业务, 政府债券, 再贴现和再贷款, 对金融机构债权8. 中央银行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客观要求,促使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国际金融重点笔记11-14章

第十一章开放宏观均衡与国际收支调节和汇率制度选择[选择]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分析通常使用的模型是IS-LM-BP。

[选择]由国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平衡,称为货币性失衡。

[选择]代表满足产品市场供求均衡的实际收人与名义利率组合的曲线是IS曲线。

[选择]代表国际收支平衡的实际收入与名义利率组合是BP曲线。

[选择]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之和为零。

[选择]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点是LM曲线与IS曲线、BP曲线的交点。

[选择]如果是大国经济,我们希望采用的汇率制度是浮动汇率制度。

[选择]由于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选择]改变国内外支出在国内产品和国外产品的分布格局,以此调节国际收支差额和国内总供求对比状况的政策是支出转移政策。

[选择]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货币将导致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选择]一般来讲,对于开放效果在固定汇率政策下实现内外均衡的最佳选择是财政政策。

[选择]研究经验表明,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市场非理性的投机活动很容易造成汇率错位,即汇率超调。

[选择]当传闻货币供给存在意外扩张时,投机者会产生悲观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抛售本币力度大于货币扩张所引起的本币抛售程度,从而使本币贬值程度超过正常水平,这是汇率的随波效应。

[选择]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货币局制度。

[选择]允许市场汇率围绕中心平价更大幅度地波动的汇率制度是钉住平行幅度。

[选择]将本币发行权一并放弃,直接使用其他货币作为本国流通中的法定货币,这种行为称为美元化。

[选择]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选择]关于BP曲线说法正确的是若利率弹性为零,则BP曲线垂直于横轴、若利率弹性无限大,则BP曲线垂直于纵轴、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大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则BP曲线比LM曲线平坦。

[选择]属于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的监管《金融市场学》PPT课件

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的监管《金融市场学》PPT课件
第11章 金融市场的监管
11.1.1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目标与原则
金融市场监管是指金融管理当局及其他监督部门,依据 相关的金融法律、法规、准则或职责要求,以一定的法律程 序,对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行监督、检查和 协调,以达到规范金融市场交易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目的。
11.1.1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目标与原则
各个国家的金融市场监管目标基本相同,一般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角度看,一是为了保证金融市场机制,进 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二是保证市场在具 有足够的深度、广度和弹性基础上稳步运行,减少波动, 为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金融环 境。
第一,金融机构解散。 第二,金融机构被关闭与撤销。 第三,破产清算。
3.放宽对危机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如果通过 评估,金融监管部门认为陷入危机的大型金融机 构经营管理稳健、人力资本雄厚,为了减少金融 机构重组或倒闭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考虑放松 对危机金融机构的管制。
11.1.4 金融市场的监管手段
(2)从金融市场本身看,一是为了限制和消除诸如各 种非法交易、过度投机、欺诈手段等一切不利于市场运 行的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以维持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二 是维护金融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保护广大投资者的 权益。
11.1.1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目标与原则
各个国家在金融市场监管过程中会执行一定的监 管原则,具体包括如下原则:
即银行仍然可以自由利用他们吸收的存款
为其证券业务融资。这将使银行及其存款
人直接面临其附属证券机构带来的风险。 因此,这是日本证券监管制度中的一大漏 洞。
在资本充足性方面,20世纪90年代改革之前, 日本金融部对证券公司实行简单的责任细则。

第11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11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当货币
失衡时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即研究通货膨胀与通货
紧缩。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通货膨胀的概念、类型、 危害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的概念、类型、危 害及如何治理通货紧缩。
教学重点:通货膨胀的危害及如何治理通货膨胀;通
货紧缩的危害及如何治理通货紧缩。
菲力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
3、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1)通货膨胀的受害者是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物价 上涨速度的社会阶层; (2)通货膨胀的受益者是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高于物价 上涨速度的社会阶层;
(3)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
4、通货膨胀的财富分配效应 (1)财富或资产主要由两部份构成:实物资产和金融 资产. (2)在通货膨胀中,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通常和通 货膨胀率保持相同的变动方向,而金融资产的货币价值 取决于其市场价值。 5、通货膨胀对税收的影响
3、总供给曲线
P P1 P2
0
Y1
Y2 Yf
产量
二、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民经济体在 总体上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 D = C + I + G + NX 其中,D:总需求 C:消费需求 I:投资需求 G:政府支出 NX:净出口需求
2、总需求曲线
物 价 水 平
庇古的财富效应理论 凯恩斯的利率效应理论 蒙代尔汇率效应理论
CPI I
PQ PQ
1 0
1 1
(2) 零售物价指数(RPI)
• 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Retail Sales Price Index 。只有最终消费品,不包括劳务

第11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11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派生存款: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指由商业银
行用转帐方式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 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又叫衍生存款。P196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2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二、存款货币创造的前提条件
• 1.部分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或在中央银行存
• 货币供给= 16400×2.3576=38664.64(亿)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0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1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17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派生存款的收缩过程
• 派生存款的倍数缩减过程与其倍数创造、扩张过程是相对 称的,原理一样。 • 存款货币多倍收缩的过程与多倍扩张的过程正好相反。 •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由准备金增加引起。 • 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由准备金减少引起。 • 在前述假设下,多倍收缩的倍数等于多倍扩张的倍数。
第四节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
• 一、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 二、双层次的货币创造结构 • 三、联结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的关节点
《金融学》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刘艳梅
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32
第三篇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一、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 1.节约了货币材料。现代信用货币中的钞票和硬币是用纸 或贱金属制造的,存款货币本身只不过是银行账户上的一 个数字,而电子货币,更是极大的节约。

电大形成性考核 金融学第11章自测练习题库满分通关整理版

电大形成性考核 金融学第11章自测练习题库满分通关整理版

第11 张自测练习题目1 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制度形式是()。

正确答案是: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题目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集中体现在()的关系上。

正确答案是:中央银行与政府题目3 集中保管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职能。

正确答案是:银行的银行题目4 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将()。

正确答案是: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题目5 一国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是()。

正确答案是:中央银行题目6 以下关于中央银行的论述正确的有()。

正确答案是:成立于1694 年的英格兰银行被世界公认为第一家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我国的确立题目7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中,一国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国外资产, 对非金融企业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机构债权, 对政府债权, 对存款机构债权题目8 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是()。

正确答案是:非盈利性, 流动性, 公开性, 主动性题目9 中央银行职能可以概括为()。

正确答案是:发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银行的银行题目10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所要实现的特定社会经济目标有()。

正确答案是:防止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 促进经济发展, 保障充分就业, 平衡国际收支题目11 二元式中央银行制度与邦联制的国家体制相适应,在国内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相对独立的中央银行机构,地方机构有较大独立性。

()正确的答案是“错” 。

题目12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负债比债权更具主动性和可控性。

()正确的答案是“错” 。

题目13 中央银行的存款业务不针对普通公众办理,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正确的答案是“对” 。

题目14 中央银行虽然也称银行,却是特殊的银行,其特殊性体现为目标与职能的特殊。

11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编著)第3版ppt课件可编辑)精选全文

11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编著)第3版ppt课件可编辑)精选全文
(五)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 ➢保罗· 克鲁格曼提出了“激进的货币政策”主张 ①通货紧缩源于总需求不足 ②流动性陷阱是通货紧缩的必要前提 ③用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
三、通货紧缩的影响
正效应:持续的物价下跌和低利率使实际货币购买力提高 负面影响:
➢财富缩水效应:使微观主体的财富缩小 ➢经济衰退效应:物价持续、普遍下跌→企业利润减少→减少生产/停产→抑制经济增长 ➢财富分配效应:实际利率提高→加重还款负担→社会财富从债务人向债权人转移 ➢失业效应:通货紧缩导致失业上升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引起生产成本上升 所导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成本上升引起了总供给曲线的上移)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类型 1.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
➢过度的工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推动总供给曲线上移而形成的(工会组织迫使厂商 提高工资)
➢SS表示供给曲线;D0D0、D1D1、D2D2表示不断提高的需求曲线;FF表示相对不变的总产量 线。Rin表示通货膨胀率,e表示不同水平的均衡点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三)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长期分析
➢在离增长极限点较远时,Ms>Y*>Rin,随着Y*不断接近增长极限点,Ms>Rin>Y*,而且Y* 趋近于零增长,此时,过度需求拉动物价水平迅速上升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与类型 2、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3、掌握通货紧缩的成因 4、描述通货紧缩的影响 5、掌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治理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及其度量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通常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和较明显的上涨 ➢ 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黄达《金融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24.2 课后 习题详解
25.1 复习 笔记
25.2 课后 习题详解
第5篇 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
第26章 货币经济 与实际经济
第27章 金融发展 与经济增长
第28章 金融脆弱 性与金融危机
第29章 金融监管
26.1 复习 笔记
26.2 课后 习题详解
27.1 复习 笔记
27.2 课后 习题详解
8.1 复习笔 记
8.2 课后习 题详解
9.1 复习笔 记
9.2 课后习 题详解
10.1 复习 笔记
10.2 课后 习题详解
11.1 复习 笔记
11.2 课后 习题详解
第3篇 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
01
第12章 利率的决 定及作用
02
第13章 货币需求
03
第14章 现代货币 的创造机 制
04
14.1 复习 笔记
14.2 课后 习题详解
15.1 复习 笔记
15.2 课后 习题详解
16.1 复习 笔记
16.2 课后 习题详解
17.1 复习 笔记
17.2 课后 习题详解
18.1 复习 笔记
18.2 课后 习题详解
19.1 复习 笔记
19.2 课后 习题详解
20.1 复习 笔记
20.2 课后 习题详解
28.1 复习 笔记
28.2 课后 习题详解
29.1 复习 笔记
29.2 课后 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第15章 货币供给
06
第17章 开放经济 的均衡
05
第16章 货币均衡 与总供求
第18章 通货膨胀 与通货紧缩
第19章 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36)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36)

“稀缺货币条款”(Scarce Currency Clause)——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 规定,当一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出现大量顺差 时,逆差国对该顺差国货币的需求将明显、 持续增长,并向基金组织借取该种货币,这 就会使这种货币在基金组织的库存急剧下降, 当该国货币在IMF的库存下降到其份额的 75%以下时,IMF可将该国货币宣布为“稀 缺货币”并按逆差国的需要进行限额分配, 而且,逆差国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 的兑换限制措施。该条款的目的是使国际 收支顺差国主动承担调整国际收支的责任。
B、主要贷款种类 (1)普通贷款:是IMF最基本的贷款,也称为基本信用贷款(Basic Credit Facility),成员国借入的普通贷款累计不得超过其份额的125%。 IMF对普通贷款采取分档政府,即将成员国的提款权分为储备部分贷 款和信用部分贷款,后者又分为四个不同的档次。储备部分贷款也称为 “普通提款权”。 (2)补偿与应急贷款(1989年):当某成员国由于出口收入减少或谷物进 口支出增加而发生临时性国际收支困难时,可申请此项贷款。 (3)缓冲库存贷款(1969年),目的是帮助初级产品(锡、可可、糖、橡 胶等)出口国建立缓冲库存以便稳定价格。 (4)扩展贷款(1979年):专门用于解决成员国较长期的结构性国际收支赤 字。如果成员国的普通贷款用完了,可再向IMF申请此项贷款。 (5)补充贷款(1977年):当成员国遇到严重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借款 总额已达IMF普通贷款的高档信用部分,而且仍需大数额和更长期限的资金 时,可申请此项贷款。 (6)信托基金贷款(1976年) (7)结构调整贷款(1986年):目的是帮助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制定和执 行全面的宏观经济调整和结构改革计划,以恢复经济增长和改善国际收支。 1999年设立削减贫困贷款取代此种贷款。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 现阶段,国际股票市场的主要特点主要有: • 第一,存在着数量庞大的跨国界股票买卖。 • 第二,公司喜欢多方上市。 • 第三,存在着欧洲股权市场。
• 3)国际债券
• 国际债券按是否受发行国所在地政府管辖划分, 可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
• 外国债券是发行者在某外国的金融市场上通过 该国的金融机构发行的以该国货币为面额并主 要由该国居民购买的债券。
• 国际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上出现的金融工具、融资技术、融资方式、融 资市场、支付手段等的创新,而这其中最为核 心的是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创新。
• 狭义的短期政府债券则仅指国库券。
•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 同传统的定期存款相比,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具有不记名、可以流通转让、金额较大、利率 可固定可浮动、不能提前支取等特点。
• 按照发行者的不同,大额可转让存单可分为以 下四种:
• 由本国银行发行的国内存单; • 以美元为标值,在美国之外发行的欧洲美元存
• 第四,随着80年代并购活动的增多,商业票据 有时会用于过渡性融资来为公司兼并提供资金。
• 5)银行承兑票据
• 银行承兑票据(bankers acceptance)是指经 银行承兑过的商业票据。
• 票据一经银行承兑,其信用就得以提高,从而 易于流通,是货币市场的重要融资工具。
• 银行承兑票据最常见的期限是90天,一般为 30~180天。
• 二为广义,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活动的场 所,既包括国际资金市场,也包括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衍生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
• 本章论述的是广义的国际金融市场。
11.1.2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
• 1)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
•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从事市场所在国货币的 国际借贷,并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政策与法令管辖 的金融市场。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PPT课件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PPT课件
理规技(、、术2) 有 方 经稽效针济核和、标标正政准准确策和:反、处是映决理以的策惯衡尺、例量度计等业或划务依、活据规动,章是包制否括度真法、实律方、、案合命、法令协、、议合法、
3)稽核原则 (1)独立性原则 (2)权威性原则 (3)可关心原则 (4)公正性原则
4)内部稽核的基本范畴
(1)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3)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定义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 和实施以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始终控 制、时候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1)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 彻执行 (2)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全面实施和充 分体现 (3)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 完善和真实
2)稽核证据及其条件
稽核证据是稽核人员提出稽核意见和撰写稽核报告的 依据 。合格的稽核证据应具备3个条件: (1)真实性 (2)相关性 (3)充分性
11.3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
11.3.1 商业银行外部监管机构、监管目标和原则
1)外部监管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的官方监管机构是中国银监会
2)外部监管的目标
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保证银行业的 健康经营和发展,以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4)信息交流与反馈 ①商业银行应当实现业务操作和管理的电子化,促进各
项业务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整合,做到业务数据的集 中处理 ②商业银行应当实现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立贯穿各级 机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做 到及时、准确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及时、 真实、准确地向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监管报表 资料和对外披露信息 ③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确保 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时了解本行的经营和风 险状况,确保每一项信息均能够传递给相关的员工,各 个部门和员工的有关信息均能够顺畅反馈

商业银行 :第11章 证券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 :第11章 证券投资业务

国家债券上。随着国际金融业务综合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金融业
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业也已悄然开展证券投资业务。
1.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业务的发展概况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晚,银行可投资的证券种类少,使得我
国商业银行证券收入的比例低,证券投资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 低。
2.《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影响: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 营方式在认识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当前我国金 融机构体系改革、金融市场体系改革和金融监控体系改革 并举的形势下,短期内还是应该坚持分业经营的方针,在
股票的种类: –按股东权益的不同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按股息是否可以积存下来分为累计性股票和非累计性股票;
–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
–按股票是否标明金额分为票面金额股票和无票面金额股票; –按投资者的不同分为法人股、社会公众股和个人股等等。
股票是代表财产所有权的有价证券,股票的收益除股息、红利
别。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空头和多头等市场条件所引起的投资总收 益变动中的相应部分。
–多头市场: • 当证券指数从某个较低点(波谷)持续稳定上升时,这 种上升趋势称为多头市场(牛市Bull Market)。 –空头市场(熊市Bear Market):
• 则是市场指数从较高点一直呈下降趋势至某个较低点。 从这个点开始,证券市场又进入多头市场,多头市场和 空头市场的这种交替,导致市场收益发生变动,进而引 起市场风险。
经历一段稳定、成熟的发展以后,再考虑混业经营的问题。
3.我国商业银行参与证券投资的重要意义 –从宏观上讲,商业银行参与证券投资可以适应中央银行宏 观调控方式的需要。
–从微观上看,商业银行参与证券交易对其发展业务、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把金融中介机构作为总体的研究

金融体系结构的演进趋势要求我们将“金融中介” 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 考察银行与市场的关系,实际包括两个层次:
⑴金融中介机构与市场的关系; ⑵存款货币银行与其他金融中介的关系。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金融中介,过去往往是银行的同义语,今天,在国际组织

见教材P118图10-1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10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不同金融体系格局是怎么形成的

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为管制的影响

管制政策大多取决于对某次危机的反应;而体制一旦形成, 就会出现路径依赖 —— 体制变革的成本通常大于维持原有 体制的成本。

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
资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原来处于绝对优势的以银行为
主的金融中介,越来越多地受到直接市场融资的竞争压力。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战后发达国家通货膨胀经常发生,利率风险加大;布雷顿森林体 系瓦解,国际货币制度进入浮动汇率制,汇率风险加剧。于是刺 激了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发展,从而扩大了资本市场的规模。 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压迫下,积极创新;同时,政府的管制也 趋于放松,但在更为迅猛的资本市场扩充面前依然显得柔弱。
3. 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于是银行家有了需 要在风险管理方面为之服务的客户群。而银行具备在这方 面提供明智而有效服务的能力,这就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 理成为银行的中心职能。
4. 在“完全市场”的假设中,所有投资者能够无摩擦地参与 市场。但在现实生活之中投资者想参与市场,必须付出参 与成本,而且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这就使投资者难 以直接参与市场。 银行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客理财、创造收益相对稳定的


复习思考
基本概念:影子银行

简述
1.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
2. 金融系统的核心功能
3. 影响一个国家金融体系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你是否同意在不久的将来“银行会消亡”的观点? 5. 金融体系结构的演进趋势以及影响金融体系格局发展 变化的主要因素?
(7)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分析的结论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迈耶关于公司融资结构跨国比较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工商企业来说,发行股票不是最主要的外 部融资来源;发行可交易债券与股权证券,也不是工商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间接融资远比直接融资更重要;银行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米什金 认为,只有大型资信良好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被高估了。这个结论被广泛引用,以论证商业银行依然是最重要的金融 机构。 而从金融业的实践角度看,一方面,无可置疑地,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发达国家金融业中的地位在下降。以美国为例,商业银行目前虽然在所有金融机构中依然是 位居首位,但其相对份额也已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其地位已由绝对主导变为相对重要。到1667年底,美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只占所有金融服务企业总资产 的36%左右。另一方面,尽管商业银行收益的波动性加大了,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很强的,如美国商业银行从1660~1667年的年平均股权收益率达 到12.61%,可见商业银行也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正在衰落。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观点的发展脉络: (1)西方传统的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对于这两者通常归纳表述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摩擦的存在。其思路可以概括 为: ①如果一个人要直接投资贷出自己的货币资本,那么,他要在可能的借款人中选择可靠并有发展前途的对象,要了解贷款所要投入项目的可行性和 可能带来的收益,要设计贷款契约,贷出后要监控其使用,要随时评估贷款可回收的保险系数。简言之,为了贷出,要付出可观的交易成本。银行具有规 模经济的优势,从而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②交易成本大多与信息不对称相联系。要了解贷款所要投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收益,这要收集信息; 要在贷出后监控其使用并随时评估贷款可回收的保险系数,这要收集信息。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银行,不仅可以节约信息收集成本,而且可以加工出来高 质量的信息产品——依据信息加工出可供选择的决策判断。由此还可以相应设计有利于协调满足不同要求的金融产品。 假如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也 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的摩擦不复存在,银行中介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但事实上,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明显下降理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比 例的增大。然而实际却是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 (2)从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角度分析 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越来越是生死攸关的急迫要求。于是银行家有了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为之服务的 客户群。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消除或回避,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分散或转移,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予以治理。银行具备在这方面提供明智而 有效服务的能力,面对日益增大的需求,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成为自己的中心职能。 (3)从参与成本(participative cost)视角的剖析 在一个长期存在的“完全市场”假设中,意味着所有投资者能够无摩擦地参与市场,或者说市场处于充分参与状态。但这样的假设并不存在于生活之中。 投资者要想参与市场,要付出学习成本,用习惯用语就是要“交学费”。需要投入精力,学习市场运作,了解资本收益的变化,监视市场的动态。不仅要懂得如 何进行资产组合,而且要实时地调整组合,如此等等。特别是金融创新的进程越来越快,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操作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性,获取和使用这些 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付出参与成本。总的说来,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信息充分从而有可能进行资产组合动态管理的投资者, 面对过高的参与成本也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直接操作;至于信息不充分的投资者,更难以直接参与市场。金融中介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理投资,创造收益 相对稳定的产品,提供固定收入等服务,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4)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从货币支付系统的角度来看,间接融资作为金融的一项功能,是有其继续存在的根据的。而服务于货币支付体系各个环节 (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环节)的机构就是银行。只要间接融资的功能不废掉,执行这种功能的金融机构也就不能不依然存在。 (5)Diamond-Dybvig模型。这是由两位美国教授Diamond和Dybvig提出的。对于银行存在的理由,这个模型是最为标准的规范模型。该模型认为:第一,银行 开办活期存款可以通过在那些需要在不同时间消费的人们之间进行较好的风险分担来改进竞争性的市场;第二,提供这种改进的活期存款合同有一个大家 不希望的均衡(银行挤兑),处于这种均衡状态时,所有的存款人都很惊慌并且马上提款,包括那些……本来是愿意把钱继续存在银行里的人。第三,银 行挤兑引起实际经济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健康的”银行也会失败,这造成贷款被收回,生产投资被终止。

但是,不仅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主要是依靠银行体 系推进经济增长,而且直至今日,主要依靠银行体系
的国家,他们的经济增长也还在取得不俗的表现。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2. 多视角的理论分析:

从风险分担与管理方面的优劣比较; 从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劣比较;


从监管方面的优劣比较;
从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劣比较……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11.2 金融体系的两种结构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中介与市场对比的不同结构

金融功能由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 时期,这两者在金融体系中的对比却有不同的格局。

例如,目前美国的金融体系,资本市场非常发达,而在欧 洲大陆很多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则是大银行在金融体 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的金融体系,静态观察,银行占绝对优势;动态观察, 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但几乎都存有不同见解,头绪纷繁,极难做出定论。
3. 客观经济生活中,“市场”和“中介”有着相互渗透 的趋势.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11.3 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再论证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传统银行的“衰落”

近年来,有一种银行必将式微、衰落,甚至消亡的议 论流传。

就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来看,在长期实施分业 经营的国家中,银行比例的下降是明显的。

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 机构的形式随功能而变化,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会导致金 融系统执行各项功能的效率提高。

金融功能观下,金融系统(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核心 功能:
⑴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资源;
⑵提供分散、转移和管理风险的途径; ⑶提供清算和结算的途径以完结商品、服务和各种资产的交易; ⑷提供集中资本和股份分割的机制,如银行、股份公司、投资 基金; ⑸提供价格信息,如利率、汇率、股市行情等; ⑹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这是金融体系在涉及金融工具设 计、公司治理等多方面的功能,如股票期权。
西欧大陆全能性银行,一直从事有关资本市场的经营。 但在典型的分业经营国家,银行的经营实际也占资本市
场业务总量的相当份额。

比如在美国,在利率和外汇衍生工具的市场上,银行已成为主要 交易商。银行所以冒从事衍生品的交易风险,是由于传统业务收 入明显下降。
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行为主体,是不会株守传统的领域而

对不同金融体制发展的回顾可以看出,不同的金融体制在 形成之初,并没有作为政府决策的抽象理论研究,或者是 优劣比较,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
第11章
金融体系结构
优劣比较要求理论论证
1. 现代金融理论常常假设金融市场是最好的金融运作的
形式

金融市场发达的体系,要比主要依靠银行的体系处于 更高的发展阶段。
2. 假如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也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 场的摩擦不复存在,银行中介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虽然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明显下降。但理 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比例的增大不仅没有出现,反而是个人直 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于是有从风险和“参与成本” 角度的剖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