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风险评价标准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危险源是指任何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健康损害、环境破坏以及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人为等因素。
危险源的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保证工作安全、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一个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其所潜在的危险因素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识别出可能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等造成损害和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条件、方式、设备和环境。
辨识危险源可以采用专家评估、现场观察、资料查询、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二、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分类是指根据危险源的性质、特征和危害程度等因素将危险源进行归类的过程。
一般可将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危害:如高温、高良、高压、电磁辐射等。
2、化学危害:如有毒气体、液体、物品、化学污染等。
3、生物危害:如细菌、病毒、微生物和昆虫等。
4、人为因素:如不安全操作、不正确的安全行为、管理不当等。
5、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涝、火山喷发、台风等。
6、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三、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危险源,通过对其危害程度及可能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确定不同危险源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降低风险程度以及防范风险发生。
风险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形式。
四、危险源分级危险源分级是指根据对危险源的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的过程。
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和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常将危险源按照危险等级进行分类,用于指导安全管理,科学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保障工作安全、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高空作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高空作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1. 高空作业危险源辨识2. 高空作业风险评价2.1 高空作业危险源描述1. 不稳定的工作平台:指工作平台不固定或有倾斜、松动等状况,容易导致作业人员失去平衡、摔落或意外伤害。
2. 空气污染:指高空作业区域的气体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对作业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3. 被困高空无法迅速救援:指高空作业区域没有迅速救援作业人员的措施或设备,一旦发生意外无法及时获救。
4. 高物体或工具掉落:指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手中或周围的物体或工具会掉落,对下方人员造成伤害。
2.2 风险评价等级划分- 高: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较高,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 中: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中等,可能引发一般事故。
- 低:危险源造成的潜在风险较低,可能导致轻微事故或意外。
2.3 风险评价结果根据对高空作业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风险评价结果如下:- 不稳定的工作平台:高风险- 空气污染:中风险- 被困高空无法迅速救援:高风险- 高物体或工具掉落:中风险3. 高空作业风险控制措施建议3.1 不稳定的工作平台风险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工作平台的结构和固定装置,确保其稳定性。
- 使用可靠的扶手、护栏等装置,提供作业人员的支撑和保护。
- 给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安全帽等。
3.2 空气污染风险控制措施- 定期检测高空作业区域的气体浓度,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 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确保高空作业区域的空气流通。
- 强制作业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防毒面具等。
3.3 被困高空无法迅速救援风险控制措施- 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方案,并进行模拟演练。
- 提供适当的救援设备,如安全绳索、救生器材等。
- 培训作业人员的自救和互救技能,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4 高物体或工具掉落风险控制措施- 好好组织高空作业,避免作业人员手中或周围的物体或工具掉落。
- 使用可靠的固定装置和防护措施,确保高物体或工具不会掉落。
危险源风险评价
危险源风险评价
在完成危险源辨识工作后,应由项目部领导、主要技术、管理人员、施工队长等成立危险源风险评价小组,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危险源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价法:
风险评价公式为:D=L×E×C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作为L,按照施工经验和项目管理特点,根据危险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赋予不同分值,如下表:
按照作业工人出现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作为E,根据不同的时间频率,赋予不同的分值,如下表:
把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作为C,并赋予不同分值,如下表:
把危险性作为D,其值为L、E、C三者乘积,其等级划分如下表: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编制《危险源风险评价表》,对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确定。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引言概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用于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评估其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风险。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组织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步骤,并详细阐述其五个关键部分。
一、危险源辨识1.1 环境分析:对工作场所的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物理环境、化学品、设备和工具等,以确定潜在的危险源。
1.2 作业过程分析:对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的步骤和操作,包括人员行为和工作条件等。
1.3 事故案例研究: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故案例,分析其原因和教训,以帮助识别类似的危险源。
二、风险评估2.1 风险识别: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进一步评估,确定其对人员、环境和财产的潜在风险。
2.2 风险分析:分析危险源的概率和可能导致的后果,以确定其风险等级和优先级。
2.3 风险评估报告:总结风险评估结果,提供详细的风险描述和建议措施,以便组织决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风险控制3.1 风险控制策略:制定适当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消除危险源、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减轻风险后果等。
3.2 控制措施实施:根据风险控制策略,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3.3 监督和改进:定期监督和评估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风险沟通4.1 内部沟通:向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传达风险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4.2 外部沟通: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共享风险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以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信息。
4.3 应急响应计划: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包括事故报告和紧急疏散程序等,以应对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五、持续改进5.1 监督和审核:建立监督和审核机制,定期审查和评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过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5.2 培训和教育: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以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完整版)油田开采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完整版)油田开采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对油田开采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类,并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标准。
通过对重大危险源的准确定义和评估,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油田开采过程的安全可靠。
重大危险源分类根据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将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类:1. 操作类危险源:包括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2. 环境类危险源:涉及气候、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因素,可能对油田开采过程带来风险的危险源。
3. 设备类危险源:包括设备老化、不合格设备等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4. 储存类危险源:涉及油气储存设施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等事故的危险源。
5. 交通类危险源:包括车辆交通、物流运输等环节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
风险评估标准为了准确评估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可以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估:1. 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根据历史数据、设备状况、人员操作、环境因素等,评估事故发生的概率。
2. 事故后果评估:评估事故发生后可能对人员、设备、环境等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程度。
3.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评估结果,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4. 控制措施建议:根据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包括技术改进、人员培训、安全设施等方面的建议。
结论通过对油田开采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估标准的制定,可以全面了解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危险因素,为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油田开采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
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LEC)方法
调整优化
根据反馈和评估结果,对风险控 制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计 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更新危险源清单
随着作业条件和工艺的变化,及 时更新危险源清单,确保清单的 时效性和准确性。
05 案例分析
LEC法在某化工企业的应用
总结词
全面、准确
详细描述
在某化工企业中,运用LEC法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综合考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 境的频率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因素,为企业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培训与宣传
对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控制计划的培训和宣传,确保他 们了解并掌握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控制措施
按照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确保各项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监控与检查
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查,及时发 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风险控制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反馈与评估
收集相关人员对风险控制计划的 意见和建议,对计划的执行效果 进行评估。
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LEC) 方法
contents
目录
• 危险源识别 • LEC风险评价法 • 风险控制措施 • 风险控制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案例分析 • 类
定义
危险源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人 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 不安全因素。
分类
危险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如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 危险源等。
风险值计算
根据可能性评估和严重性 评估的结果,计算危险事 件的风险值。
LEC法的实施步骤
确定评价对象
01
明确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危险源或某
个作业活动。
(完整版)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分类及风险评估标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以及拆除与爆破工程都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情况,重大危险源包括以下4类:(1)脚手架、模板和支撑、起重塔吊,人工挖孔桩、基坑施工等局部结构工程失稳,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2)施工高度大于2m的作业面,因安全防护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带等原因造成人员踏空、滑倒等高处坠落摔伤或坠落物体打击下方人员等意外;(3)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临时电漏电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如:漏电、绝缘、接地保护、一机一闸)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触电、局部火灾等意外;(4)工程材料、构件及设备的堆放与频繁吊运、搬运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易发生堆放散落、高空坠落、撞击人员等意外。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风险量(D)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及事故发生的后果(C)相关,即D=LEC。
根据风险量大小,风险分为5个等级,D在20以下为可忽略风险,D在20~70为可容许风险,D在70~160为中度风险,160~320为重大风险,320以上为不容许风险。
表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表3 发生事故的后果(C)项目部将根据以上列表对《条例》规定的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所存在的3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6个方面的一般危险源进行评估(见表4、表5):表4 重大危险源评估表表5 一般危险区域、部位的评估表D值>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华仁集团苏州分公司嘉盛项目部 2011.4.24。
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
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标题: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引言概述: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是指根据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可能性,将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评估的标准。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危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详细阐述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1.1 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伤害、损失或危害的物质、能量或条件。
1.2 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危害的性质和来源,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和人为危险源等。
二、危险源风险评估方法2.1 风险评估的目的:风险评估旨在确定危险源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程度和可能性。
2.2 风险评估的步骤:风险评估包括危险源识别、危害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步骤。
2.3 风险评估的方法: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和半定量评估等。
三、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制定3.1 分级标准的目的: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制定旨在将危险源按照风险的大小进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和防护措施。
3.2 分级标准的依据:分级标准的制定应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评估。
3.3 分级标准的内容:分级标准应包括风险等级的划分、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四、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应用4.1 风险识别和管理:通过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危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4.2 风险控制和防护措施:根据危险源的风险分级,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4.3 安全培训和教育: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可以作为安全培训和教育的依据,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更新与完善5.1 监测和评估: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完善。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辨识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源,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这些标准。
一、危险源辨识的管理标准危险源辨识是指对企业内外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如下:1.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辨识: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辨识计划,并对辨识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2. 全面辨识各类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包括企业内部的设备、工艺、物质和环境,以及外部因素如供应链、客户需求等。
3. 严格的辨识流程:辨识过程应明确辨识的方法和步骤,确保全面、深入地辨识危险源,例如通过现场检查、设备维护记录、工艺流程分析等。
4. 定期更新:由于企业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应定期更新,确保辨识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 专业的辨识团队:辨识应由专业的团队进行,包括安全专家、工程师等,确保辨识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其对企业和员工的风险程度和后果的过程。
管理标准对风险评价的要求如下:1. 评价方法和指标:企业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价,如风险等级、风险值、可能性和严重度等。
2. 统一的评价标准: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企业应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明确各个风险等级的划分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3. 定期评价:企业应定期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评价,以及对新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报告和记录:评价结果应进行报告和记录,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并作为安全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5. 风险管控策略:评价结果应对风险源进行管控策略的确定,包括采取预防措施、设备改进、人员培训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三、有效实施管理标准的方法为了有效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管理标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工作,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作业活动划分
部 门
项目部
班组/现场
(如果无班组/现场则不需填写)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场 所
主要设备/设施/工器具
材料、化学品、能源等
岗位
1
2
3
4
5
作业活动划分是危险源辨识前的准备工作,是理清纷繁复杂的危险源的必要步骤。 划分原则:清晰明确,不重复,不缺漏
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a)经验对比法: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适用于直接作业人员; b)询问与交谈:适用于对某种作业不太熟悉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的评估人员; c)现场观察:可以有效发现不容易引起作业人员注意的来自于作业环境、作业条件方面的危险源; d)查阅相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利用其它企业、行业已经识别出的危险源为自己服务; e)过程分析法:将作业过程详细剖析,全面识别各个作业步骤中的所有危险源,适用于持续时间长、过程复杂的作业。
评估每一种作业活动风险,顺序为:识别危险源——确认危害后果——目前控制措施——LECD值确定——等级划分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练习
如攀爬风机: 防坠落保护系统选材、制作、安装不规范,导致高空坠落;目前控制措施:防坠钢丝绳设计安装规范;在目前的控制措施下L=0.2,E=10,C=40,D=80,3级,属于重要危险源,进一步控制措施:SQE加强对塔筒厂的监造力度,再次评估:L降为0.1,D=40,可以接受 错误方式携带工具,导致高空坠物;目前控制措施:使用专门工具包或加设安全绳或使用小吊车携带工具;在目前的控制措施下L=0.5,E=10,C=7,D=35,4级,可以接受 体力透支,导致高空坠落;目前控制措施:爬风机前对自己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在目前的控制措施下L=1,E=3,C=15,D=45,4级,可以接受 不遵守操作步骤,导致高空坠落;目前控制措施:通过平台时关闭盖板,先关闭盖板再摘除滑块;在目前的控制措施下L=0.2,E=10,C=15,D=30,4级,可以接受
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
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引言概述: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和管理危险源风险的方法。
通过将危险源分为不同的等级,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优先处理高风险的危险源,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基本原理1.1 风险的定义和评估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危险。
风险评估是通过对危险源的特性、暴露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风险的大小和等级。
1.2 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以根据其性质和潜在危害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物理危险源(如高温、高压等)、化学危险源(如有毒物质、易燃物质等)、生物危险源(如病原体、有害生物等)和人为危险源(如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等。
1.3 风险分级标准的制定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危险源的特性、可能造成的后果、现有的防控措施等。
一般来说,风险分级标准包括多个等级,如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等,以便于组织对不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二、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应用2.1 风险识别和评估通过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组织可以对各类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
通过对危险源的特性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2.2 风险管理和控制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可以帮助组织对不同等级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对于高风险的危险源,组织应优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其风险等级,并确保相关的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2.3 优化资源分配通过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组织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处理高风险的危险源。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伤害和损失,并提高组织的整体安全水平。
三、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挑战和改进3.1 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有不同的判断,这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不一致性。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一、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该遵循以下步骤:1.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与工作场所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工作场所的平面图、设备清单、工艺流程图等。
2. 实地勘察: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工作环境、设备布置、工艺流程等情况。
3. 识别危险源:根据收集的资料和实地勘察的情况,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高处作业、机械设备、化学品等。
4. 分析危险源: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其危害性质、危害程度以及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5.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等。
6. 编制危险源清单:将识别出的危险源整理成清单,包括危险源的名称、危害性质、危害程度以及控制措施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危险程度和优先级,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该遵循以下步骤:1. 评估风险等级:根据危险源的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评估其风险等级,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风险指数法等。
2. 确定风险优先级:根据评估的风险等级,确定危险源的风险优先级,将风险较高的危险源列为重点控制对象。
3. 制定控制计划:根据风险优先级,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明确控制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间等。
4. 实施控制措施:按照制定的控制计划,对危险源进行相应的控制措施的实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 监督和检查:对已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6. 风险评估的周期性:风险评估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期性的评估计划,定期对危险源进行评估和控制。
三、案例分析以某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1. 危险源辨识:通过收集企业的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和现场勘察,识别出高温作业、机械设备、化学品等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三篇)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范文一、引言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对于预防事故和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危险源的辨识、分类以及风险评价和分级的方法和原则。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是对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进行发现、识别和记录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定危险源种类。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危险源、化学危险源、生物危险源、机械危险源等。
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所涉及的危险源种类。
2. 辨识危险源。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和辨识企业内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如高温、高压、有害气体、毒性物质等。
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危险源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可能的危险源组合作用。
3. 记录危险源信息。
对于每一个辨识出的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危险源信息记录表,详细记录危险源的名称、特性、危险程度等信息。
三、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危险源分类和风险评价是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的过程,目的是为了确定各类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 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将危险源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机械性质等进行分类。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2.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环境的威胁程度。
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估方法和定量评估方法。
定性评估方法是通过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对危险源进行主观评估,如利用风险矩阵、事件树等方法。
而定量评估方法则是基于数学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借助风险模型和风险计算公式进行风险评估。
3.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危险源按照风险程度进行分级。
常用的分级方法有使用颜色、数字等符号来表示不同等级的风险,如红色表示高风险、黄色表示中风险、绿色表示低风险等。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完整版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完整版
1.物理危险源:指那些由于物质或物理状态的特点而对人的生命和健
康构成的威胁,如高温、低温、高压、高音、高频、高脉冲电流等。
2.化学危险源:指那些对人体有毒、有害、刺激、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如有害气体、爆炸品、易燃、易爆物质等。
3.生物危险源:指那些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体引起的传染病、流行病等。
4.人为危险源:指那些由人的行为、活动等造成的危害,如动作不慎、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
5.自然灾害危险源:指那些由自然界的气候、地质、水文等变化引起
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
风险评价分级办法是指对不同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依据其危险性和
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分级
1.风险评估指标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和计算相应的风
险指标,如可燃气体的爆炸指数、有毒气体的浓度等,以评估其风险等级。
2.定性分析法:通过对危险源的观察和分析,结合相关的经验和常识,进行定性分析,将风险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3.定量分析法:通过对危险源的实验数据和统计数据的分析,运用数
学和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将风险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危险源
的性质和可能的危害程度,同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相应的
防控措施和措施,确保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建筑施工危险源评价标准
建筑施工危险源评价标准
1. 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标准首先要明确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机械设备、电气设施、施工材料等,全面梳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危险源的分级,评价标准需要对不同的危险源进行分级,根据其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发生频率、暴露时间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以便后续的风险管控工作。
3. 风险评估方法,评价标准应当明确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的划分标准,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4. 风险管控措施,评价标准还需要明确针对不同级别的危险源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5. 监督检查要求,评价标准还应当明确对风险管控措施的监督检查要求,包括监督检查的频率、内容、责任主体等,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建筑施工危险源评价标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科学合理地评估和管控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希望以上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危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
风险源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一、风险源评价方法:
危险性D=L×E×C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危险严重度
三个注意因素的评分方法如下表:
表一:三个主要因素的评分方法
Word 资料
1
二、危险源评价标准:
表二:评价结果分类及控制要求
Word 资料
D≥170为重大危险源
2
钢筋工程作业过程:钢筋工程涉及部门:各项目部
Word 资料
D≥170为重大危险源
3
Word 资料
4
Word 资料
D≥170为重大危险源
5
防雷接地安装工程
Word 资料
6
给排水工程
Word 资料
18
Word 资料
D≥170为重大危险源
19
混凝土工程作业部门:防雷接地安装工程涉及部门:各项目部
Word 资料
20
Word 资料
Word 资料
Word 资料
D≥170为重大危险源
22
模板工程
Word 资料
D≥170为重大危险源
29
Word 资料
30
Word 资料
Word 资料。
危险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要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一、安全的概念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险源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分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生产过程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能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约束/限制能量/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 两类危险源的相互关系第一类危险源是能量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先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的原则2、系统性危险源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必须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分清主要危险源及其相关的危险性、有害性; 3、全面性危险源辨识不要发生遗漏,要全面进行分析,以免留下隐患;只有认识到它是危险源,才能对它进行风险评价,才能对它采取措施;4、预测性对危险源,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也就是危险源出现的重要依据或设想的事故模式或后果; 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流程其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1、划分作业活动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划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针对作业活动进行;划分作业活动就是当我们需要辨识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先将其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部分,使我们能够比较容易、清楚地对其危险源进行辨识; 1、作业活动划分的程度的把握一个用人单位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在划分作业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设备检修、停开炉、换辊等活动,因为此类作业活动对象、人员、工具、环境经常变化,危险因素多,并且需抢进度,甚至是边生产、边进行,更增加了作业的危险性,因此,不可遗漏这些活动;2、作业活动划分方法作业活动可按如下几种方法划分:a) 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 评价风险风险控制的策划 实施风险控制计划 评审控制计划的适宜性必要时 实施情况验证b)按地理区域分;c)按装置分;d)按作业任务分;e)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3、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前要收集作业活动信息;作业活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任务:所执行任务的期限、人员、该任务实施的频率;包括岗位名称、所属工段班组、在岗人数、工作制度等;b设备:进行活动时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附件;c物料:主要了解进行活动时接触的物料、能量方面的危险情况,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存贮、运输、加工、使用等异常情况泄漏、检验失效,生产中工艺参数异常如超温、超压、过流等及仪器仪表控制失灵等;包括:——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物料移动的距离和高度;d能力: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务培训;e程序: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包括:——规章制度;包括国家及行业有关法规、标准、设计规范,企业有关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工艺、设备资料;包括有关的设计说明书,工艺流程图,设备、设施布置图,操作原始记录等;f作业环境:包括作业场地及有关人员、车辆通行条件,作业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湿度、能见度、视线、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及其它情况;g事故、故障资料:发生过的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包括工伤事故、险肇事故、非正常停工事故,火灾及火警记录、设备故障及维护检修记录等;四、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a活动范围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所有的过程、活动包括矿石运输、场所及周边环境;所有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所有工作或活动的次生风险;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承包商和参观者的活动;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本公司提供的还是他人提供的;所有内部和外部变化的风险所有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设施的风险;所有重要场所的风险;所有职业卫生的风险;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洪水等;b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并延续到现在的;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状态;将来:可以预见的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设备等新产生或在维护、改进、报废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三种状态正常状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异常状态: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状态:指发生爆炸、火灾、洪水等重大突发性事件c危险源辨识要包括:四个方面: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动;作业环境的缺陷;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七种危险源类型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八种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爆炸与火灾;油品、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八种职业病危害:粉尘;高温与低温;振动与噪声;辐射;毒物;照明;生物危害;其他;危险源类别的分类见附录1;职业病目录见附录2;2、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但最常用的是基本分析法和工作安全分析法;a基本分析法对于某项作业活动,依据“作业活动信息”作业经过的描述,对照危险源分类和事故类型或职业相关病症的类型,确定本项作业活动中具体的危险源;b工作安全分析法如果某个作业活动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相连接的作业步骤:.对每个作业步骤,参考危险源类别附录1中前两大类的分类内容,辨识出与此步骤有关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然后将各步骤中的危险源汇总;将整个作业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参考危险源类别附录1中后两大类的分类内容,辨识出与此作业活动有关的作业环境的缺陷和安全健康管理上的缺陷;将上述辨识出的危险源汇总,汇总合并同类项;3、危险源辨识充分性的确认a覆盖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通过查阅事故档案、资料和员工的回忆,列出所有曾发生过的事故的原因;辨识出危险源应覆盖所有事故的原因,以及同行业企业已发生事故的原因;b覆盖法规要求将辨识出的危险源与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相对照;除辨识出的危险源之外,不应存在其他的违法现象;五、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的方法风险评价采用定性法和半定量法LEC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a先用定性评价,满足下列任意一项时,可直接判断为重大风险;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涉及发生过死亡事故、重伤事故、三次及以上轻伤事故的风险,且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对设备设施进行风险评价;对职业卫生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对危险物资进行风险评价;对火灾进行风险评价;对紧急情况进行风险评价;b直接判断无法判断时用半定量法进行评价LEC法计算公式是: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D:风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值完全可以预料10相当可能 6可能,但不经常 3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E8小时内暴露1-几次为“每天在有危险环境中工作”;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仅有财产损失评价时,C的取值如下表2风险等级的判断:D—风险性分值﹥320 极高风险 A 是161~320 高度风险 B 是71~160 显着风险 C 否20~70 一般风险 D 否<20 稍有风险 E 否六、风险控制的策划1风险的控制方式制定目标、管理方案;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培训与教育;制定应急与响应措施如:应急预案;对于一般风险,可以保持现有措施,加强现场监督检查;2风险控制措施的顺序风险控制措施首先考虑消除风险,再考虑降低风险措施,将个人防护措施作为最后手段;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程序及要求1、为了确保全员参与,辨识充分,我区采取二级辨识一级评价的方法,即:班组、一选工段,由一选工段一级评价;2、对班组上报的辨识进行汇总;汇总过程中对列出的相同危险源、风险级别相近、控制措施相同的,可合并同类项,但要指出危险源所涉及的各种作业活动;3、将一选工段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重大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以电子形式A4横排报送矿安全科备案;4、一选工段组织相关人员对一选工段上报的重大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进行审核,形成一选工段重大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报安全科;6、一选工段将批准后的重大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发给各班组,各班组按要求执行;7、对于其他也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风险,由一选工段负责控制措施的制订和实施,并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中用到的表格: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附表12、重大风险及控制计划清单附表2九、填表说明:1、表格1中“可能导致的事故”一栏,对于人身伤害而言,填写事故类型;对于职业病而言,填写职业病的类型,其分类见附录3;2、表格1中“以往案例”一栏,如发生过人身伤害事故、财产损失事故,则写“有”;如未发生任何事故,则写“无”;3、表格1中“部门/单位”一栏,填写矿,“辨识评价单元”一栏,填写单位名称;4、表格1中用定性法直接判断为重大风险时,L、E、C、D值不填,直接在“级别”栏填“是”,在备注栏中注明判定依据;5、表格2中“控制计划”,如符合表中注的项目,应填写要制订的目标的名称或要编写的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的名称,在没有完全确定名称之前,可简单地填写a、b、c、d、e、f;附录1危险源类别一、物的不安全状态1、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1设计不良——强度不够;——稳定性不好;——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构成的材料不合适;——其他;2防护不良——没有安全防护或不完善;——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缺乏个体防护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其他;3维修不良——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出故障未处理;——平时维护不善;——其他;2、物料1物理性——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粉尘与气溶胶;——运动物;2化学性——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然性物质;——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溶胶、其他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源因素;3生物性——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源因素;3、有害噪声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4、有害振动的产生机械性、液体流动性、电磁性;5、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电离辐射X射线、γ离子、β离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超高压电场、紫外线等;二、人的不安全行为1、不按规定的方法——没有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机械运转超速;——送料或加料过快;——机动车超速;——机动车违章驾驶;——其他;2、不采取安全措施——不防止意外风险;——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没有信号就开车;——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其他;3、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对带电设备;——对加压容器;——对加热物;——对装有危险物;——其他;4、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拆掉、移走安全装置;——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安全装置调整错误;——去掉其他防护物;5、制造危险状态——货物过载;——组装中混有危险物;——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其他;6、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不使用保护用具;——不穿安全服装;——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7、不安全放置——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其他;8、接近危险场所——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接触吊货,接近或货物下面;——进入危险有害场所;——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攀、坐不安全场所;——其他;9、某些不安全行为——用手代替工具;——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扔代替手递;——飞降、飞乘;——不必要的奔跑;——作弄人、恶作剧;——其他;10、误动作——货物拿得过多;——拿物体的方法有误;——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其他;11、其他不安全行动三、作业环境的缺陷1、作业场所——没有确保通路;——工作场所间隔不足;——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物体堆积方式不当;——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信号缺陷没有或不当;——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2、环境因素——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低;——压力过高或过低;——湿度不当;——给排水不良;——外部噪声;——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野兽、地形等;四、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佣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4、作业组织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如合同鉴定、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6、违反功效学原理,如使用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附录2职业病名录共10类132种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19种二、职业性皮肤病9种三、职业性眼病 3种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4种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7种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1种八、职业性传染病 5种九、职业性肿瘤 11种十、其他职业病 3种。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以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推荐两种评价方法:
风险矩阵法(LS法)
R-风险度(risk degree):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L-可能性(likelihood):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S-严重性(severity):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R=L×S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
D-(danger):危险性
L-(likelihood):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consequence):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D=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的L、E、C分值与D值
管控级别为:分四级,代表颜色:红(公司)、橙(车间)、黄(班组)、蓝(岗位)。
危险源辨识评价依据
4
潜在违反法律、法规
一人重伤,一人轻伤
直接损失1万元~10万元
造成日照市影响
3
违反本公司制度
一人重伤,或两人轻伤
直接损失5000元~1万元
造成岚山区影响
2
违反部门制度
一人轻伤
直接损失5000元以下
造成本厂区影响
1
完全符合
无受伤
无损失
无影响
注:满足评分基准的任何一项即可给予相对应的分值,评分区间取值应取高分值。
表2危险源评价标准L取值标准
分数值
发生频率
5
本单位经常发生此类事故
4
本单位曾经发生此类事故
3
同行业其他单位曾经发生此类事故
2
在异常或特殊情况下可能发生此类事故
1
极不可能发生此类事故
注:满足评分基准的任何一项即可给予相对应的分值,评分区间取值应取高分值。
风险级别评价表见表3
表3风险级别评价表
风险级别
风险值
风险控制措施
不可容许风险
20—25
暂停相关活动,采用管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定期检测、评估。
重大风险
15—16
采用管理措施降低风险,个人防护,定期检测、评估。
中度风险
8—12
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可以考虑成本,如果条件不Leabharlann 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措施。
可接受风险
1—6
可以不采取措施。
风险评价方法采用表1所述方法,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并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
危险源评价计算公式为:D=C×L
其中
D——风险值;C——发生的严重性;L——发生的可能性。
表1危险源评价标准C取值标准
9.2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
危险性评价方法按严重性、可能性、危险度、危险级别进行。
1、按严重性分级该方法采用严重性等级表示危险的严重程度,相对的定性的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危险事件严重性等级,通常分为四级,如表1所示。
表1 危险事件严重性分级严重性等级等级说明事故后果说明Ⅰ灾难的人员死亡或工程报废Ⅱ严重的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工程严重受损Ⅲ轻度的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工程严重受损Ⅳ轻微的人员伤害程度和工程损坏程度轻于n级2、按可能性分级该方法采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表示危险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相对地分为若干级,称为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等级,通常可分为五级,如表2所示。
表2 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等级说明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总体发生情况可能性等级A 很可能在一年会发生若干次发生过若干次B 可能在三年会发生若干次发生过C 有可能不易发生,但有可能发生不易发生,但有理由可预期发生不易发生D 不太可能不易发生,但在意外的、特殊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极不易发生E 不可能极不易发生.以至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3、按危险度分级以危险事件的严重性等级作为表的列项目,以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等级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如表3所示。
其中行列的交点上给出的值为定性的加权指数,又称为危险评价指数。
危险评价指数是综合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确定的,通常将最高危险指数定为1,对应危险事件、发生过若干次并有灾难性的后果的事件,最低的危险指数定为20,对应危险事件是极不易发生,并且后果轻微的事件。
表3 危险度的矩阵判断Ⅰ(灾难的) Ⅱ(严重的) Ⅲ(轻度的) Ⅳ(轻微的)A 1 2 7 13B 2 5 9 16C 3 6 11 18D 8 10 13 19E 12 15 17 204、危险分级标准根据上表的评价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或划分出不同的危险等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风险评价标准
1、目的:
1.1确定公司所有生产活动的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安全等级,并由此有目的的整改及采取防止事故的对策措施。
2、适用范围:
2.1.本公司内所有与生产活动相关的行为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安全评价分析标准内容
3.1采用半定量法进行安全性评价
3.1.1 危险性:
危险性分数(D)= L×E×C。
即:L---------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后果严重度
3.1.2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发生危险可能性分数
3.1.3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分数
3.1.4后果严重度(C):事故后果的分值
3.1.5 针对被评价的具体的作业条件,由有关人员组成的小组、依据过去的经历、有关的知识、经充分讨论,估定L、E、C的分数值。
然后计算三个指标的乘积,得出危险性分值。
并按照下表所列的分数来定义危险等级。
危险等级D
4相关记录
4.1《危险源调查评价表》
4.2《安全检查表》
4.3《环境监测报告》
4.4《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4.5《重大危险源登记表》
4.6《危险源综合评价表》
5 相关文件
5.1《EHS管理手册》
6 相关法律法规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6.5 《广州市安全生产监察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