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1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解析版)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1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7068df5727a5e9846a6119.png)
实验1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选择题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0.3NB.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C.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D.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解析】A、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受到浮力的大小为F浮=G﹣F乙=1.6N ﹣1.0N=0.6N,故A错误;B、根据甲、乙可知,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不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故B错误;C、根据乙、丙可知,物体的重力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物体的体积不同,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探究浮力与密度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故C错误;D、根据丙、丁可知,同一个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2.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NB.由甲、乙、戊三图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C.由甲、乙、丁三图可知,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D.再增加一个体积和铁圆柱体相等的铜圆柱体,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解析】A、由称重法测浮力可得,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F浮=G﹣F=5N﹣1N=4N,故A错误;B、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乙、戊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故B错误;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D、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只改变物体的质量,故增加一个体积和铁圆柱体相等的铜圆柱体(根据m=ρV可知质量不同),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故D正确。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ef41b0a5e9856a57126062.png)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后的深度的关系
(改变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其它因素应控制不变)
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关。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改变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其它因素控制不变)
结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关。
且物体浸入水中的
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改变液体的密度,其它因素控制不变)
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关。
当物体浸入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实验结果表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有关,
跟有关。
浸在液体中的越大、液体的越大,浮力就越大。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1ea0f32f453610661ed9f481.png)
第五节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浮力,浮力的方向,产生原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 探究认知浮力的过程,探究浮力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尊重科学,交流合作的意识。
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一)、情境导入,问题驱动1. 认识浮力:预习P50-P51科学窗上面内容并做实验2. 画出小石块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
分析力的施力物体。
3. 浮力的定义:4. 浮力的方向:5. 浮力大小计算方法1(二)、浮力的原因:看教材P51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 把探究结果填入P522.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 浮力计算方法2?4. 是不是只要物体在水中就受到浮力?看右图分析物体是否受到浮力?说明原因?试总结物体受到浮力的条件?(三)、对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探讨,看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投入石块越多(小船未下沉),2、 小船的重力会怎样?3、 小船此时重力和浮力的关系?4、 小船在水下体积怎样?5、 右边容器水有什么变化?6、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浮力的大小实验探究1.先测小桶重力,其余按教材操作。
2.小桶重力G 1= 3.在空气中石块重力G= 4.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G ,= 。
5.石块在水中浮力为F 浮=G- G ,= 。
6.G 排=7. 浮力的计算方法3二、自我检测1.浸在液体中的石块会受到的力,叫做浮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把挂在弹簧秤上金属块浸在煤油中,如图所示,金属块受到力、力和力的作用。
在图上画出它的示意图。
这几个力的施力物体分别是、和。
3.正方体铝块浸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20N,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30N,这个铝块是否受到了浮力?若它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是N。
4.如右图所示是某个实验的三个实验过程.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把石块浸入盛满液体的溢水杯里,弹簧秤的示数减小,见图乙,这说明石块_________.把烧杯里接到的液体全部倒入小筒内,见图丙.弹簧秤示数又回到了图甲的位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系统总结定义:方向:浮力条件:方法1浮力计算方法2方法3四、课后反思。
实验14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
![实验14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faca5b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5.png)
实验14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实验原理: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呈现的向上的力。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受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1.实验器材:水槽、浮力计、外形规则的物体(如木块、塑料块等)。
2.实验药品:水。
实验步骤:1.将水槽中注满水。
2.将浮力计放入水中,使其浮在水面上,并记录此时的读数为零点。
3.往水槽中放入一个外形规则的物体(如木块),使其在水中浸没,并记录此时的浮力计示数。
再放入一个体积相同的物体(如塑料块),记录此时的浮力计示数。
4.重复第3步,但每次加入的物体重量不同,记录每次的浮力计示数。
5.换一种液体(如食盐溶液)重复步骤2-4实验结果:1.记录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计示数,观察浮力大小的变化。
2.记录相同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计示数,观察浮力大小的变化。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关系图,分析浮力受这些因素影响的规律。
实验讨论:1.通过观察实验数据和处理后的结果,可以发现:a.物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b.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c.重力加速度越大,浮力越大。
2.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的公式F=ρ*V*g,可以得出结论:a.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正相关。
b.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正相关。
c.浮力与重力加速度正相关。
3.此外,浮力的大小还受到物体的形状和液体的粘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本实验未对此进行考虑。
4.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借助浮力的原理进行物体的浮沉判断、潜水器的设计等工程问题的解决。
实验拓展:1.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液体的温度等条件,进一步探究浮力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可以设计利用浮力的原理进行水上物体测量的仪器,例如水尺。
3.可以利用浮力原理设计一个可以根据液体密度测量物体体积的仪器。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受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说课稿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27fcc608a1284ac85043f4.png)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要点:第一,浮力;第二,浮力产生的原因;第三,阿基米德原理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对浮力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的物体受到浮力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知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
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
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是素质教育对现代教学的要求。
二、学生分析所授课的八(6)班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5岁左右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ppt课件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d1c1bb960590c69fc37607.png)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产生的原因
物体为什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
呢?
F下
F合
F左= F右
F下> F上
F上
F水平=0
F竖直=F下-F上
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_大__于_
上表面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压力
的合力F合向上,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影响浮力 大小的因素:
1、浮力的大小 与物体_排__开__液__体__的 体积有关;
课前预习提示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产 生的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__力__。
3.浮力是液体对物体向__上__和向__下__压力 差产生的.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 到竖__直__向__上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 开的液体所受的重__力__.
公式为:F浮=_G_排__=_m_液_g_=ρ__g_V_排.
解:由阿基米德求浮力公式知 F浮=G排=2牛
3、一物体浸入水中排开了1000厘米3 水,求受的浮力多大?
F浮= ρ水gV排 = (1.0×103 ×10 ×1000 ×10-6 ) N
=10N
4、如图,一个盛水的 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请 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的示 意图.
5、请你说说哪个鱼说得正确?为什 么?
问题2:在水中下沉
认识浮力
的石块、铁块等物体是
否也受到浮力作用?
动手做一做:将悬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
的钩码,缓缓浸入水中,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的变化情况.
想一想:
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__受__到__浮力。
认识浮力 总结---推理:
初中物理实验2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初中物理实验2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4ddc173a417866fb84a8ef2.png)
实验2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典例(2011年中考·贵州铜仁卷)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石块的重力G= N。
(2)石块浸没在水中后测力计的示数G′= N,由此可得石块所受浮力F浮= N。
(3)石块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G排= N。
(4)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可以发现:F浮G排。
解析:本题重点是弹簧测力的读数,关键是认清分度值和指针所指示的刻度;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去物体浸没在在液体中的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指针指在3N刻度上,所以在空气中石块的重力为3N;(2)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1N下面第3个小格上,示数为1N+0.2N×3=1.6N,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G﹣G′=3N﹣1.6N=1.4N;(3)空桶的重力为0.4N,空桶和石块排开的水总重力为1.8N,所以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1.8N﹣0.4N=1.4N;(4)比较浮力和排开的水的重力发现,二者大小相等,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答案:(1)3.0 (2)1.6;1.4 (3)1.4 (4)=点评: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由本实验可以得出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2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针对练习1.(2011年中考·内蒙古赤峰卷)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上述四种情况,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有关。
(3)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1.(1)甲(2)液体种类(液体密度)(3)乙、丙解析:(1)因为在数值上重力=浮力+拉力,所以受到的浮力最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大,应该是甲图;(2)丙、丁两次实验,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浸没的深度都相同,只有液体的种类不同,因此是探究浮力与液体种类的关系;(3)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应控制液体种类和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只改变浸没的深度,符合条件的只有乙、丙,数据显示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2.(2011年中考·山东临沂卷)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034f7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a.png)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分析它们与浮力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设备:水槽或容器物体(如小塑料球、木块等)测量工具(如天平、尺子等)实验步骤:准备一个水槽或容器,装满一定深度的水。
将待测物体放入水中,并确保它完全浸没在水中。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记录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测量:a. 直接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将测力计或弹簧秤连接到物体上,并记录受力数值。
b. 间接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测量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即物体质量减去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浸没物体时水的位移量)。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不同的因素,如物体质量、物体形状、水的温度等,记录相应的浮力和质量数据。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记录每次实验的物体质量、浮力大小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利用记录的数据绘制浮力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图表,如浮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图、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图等。
进行数据分析,观察不同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物体质量与浮力成正比关系,质量越大,浮力越大。
物体形状对浮力大小有影响,体积较大、形状较扁平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较大。
水的温度对浮力大小的影响较小,浮力与水温之间没有明显的直接关系。
实验结论的解释和讨论:浮力的大小由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决定,即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而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有关。
质量较大的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更大,因此浮力也较大。
形状较扁平的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较大,所以浮力也较大。
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对于学习和应用浮力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13fb7f59eef8c75fbfb3d1.png)
时间:班级姓名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制定计划
1、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和器材:
弹簧测力计(0--2.5N)、两个钩码(0.5N)、两个乒乓球(体积相等但填充物密度不同)、玻璃烧杯、鸡蛋、水、盐。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小组合作)
实验1:验证“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3:验证“物体密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实验5:验证“物体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结论:。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课件(视频+动画)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课件(视频+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600229e1f242336c1eb95eb9.png)
练一练:
1、物体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画出物 体所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2019贵林中考)如图所示,将 一重为8N的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
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静
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则物块 受到的浮力是___3___N,浮力的方 向是_竖__直__向__上__.
02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10
0.34kg
石
m石 V石
0.34 5.0 10 5
kg / m3
6.8 10 3 k g / m3
8.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认识浮力: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1、如图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 大 鱼的说法正确。 另一鱼之所以说法错误,是因为两条鱼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它们所受的 浮力的大小与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有关,与浸没的 深度无关。
2、如图所示的河中鱼和海中鱼的争论中, 海中 鱼的说法正确。 另一鱼之所以说法错误,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浸入液体中的 体积有关, 而且还与 液体密度有关。
=
0
<
F下-F上 竖直向上
二、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F上 F左
1.浮力产生原因:上下压力差 。 2.压力差法算浮力: F浮=F下-F上 。
F右
F下
练一练:
1.大桥的桥墩是建在水面以下的,那么庞大的桥墩 受不受水对它的浮力呢?说一说你的理由。
03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公式: F浮=F向上-F向下.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2d6e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a.png)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导语: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是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压强差所引起的力。
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浮力的定义、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一、浮力的定义与有关公式1. 浮力的定义: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它是由于液体或气体的压强差引起的。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2. 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成正比,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公式为:F浮= ρ液体× V物体× g其中,F浮为浮力大小,ρ液体为液体的密度,V物体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二、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1. 液体的密度: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对于相同体积的物体,当浸泡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浮力较小;反之,浸泡在密度较小的液体中时,浮力较大。
2.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反之,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小,浮力越小。
3. 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形状对浮力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
如果物体的形状有利于排开液体,那么浮力就会较大;如果物体的形状不利于排开液体,那么浮力就会较小。
4. 重力加速度:浮力的大小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对于相同物体在相同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成正比。
三、教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下面给出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1. 教学目标:- 理解浮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掌握用公式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 能够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浮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484b1f34376baf1ffc4fad91.png)
八开民族中学物理实验报告班级:姓名:时间: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猜想:
1、浮力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浮力可能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3、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浮力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设计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1. 观察同一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次数条件
G物F示F浮
1 浸在水中(1/2体积)
2 全部浸没
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 观察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
次数条件
G物F示F浮
1全部浸没(浅)
2全部浸没(深)
结论:浮力与浸没的深度。
3.在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清水中与加盐的水中)分别测出铝块所受浮力的变化。
液体条件
G物F示F浮
清水(密度小)浸没
盐水(密度大)浸没
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
4. 观察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物体条件
G物F示F浮
铁块浸没
铝块浸没
结论: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密度。
由此得出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和物体自身无关。
评估、交流
你们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与同学们分享?
教师意见与讲评:。
2020年中考必考实验专项突破 实验14 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2020年中考必考实验专项突破 实验14 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f80f4776eeaeaad1f3309c.png)
实验十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细线、烧杯、小石块【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 F 浮 =G-F【实验步骤】①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沉入筒底,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③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其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方向】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了“称重法”测浮力:=-F G F 浮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问题。
3、注意完全浸没和不完全浸没对实验的影响。
4、实验原理:称重法。
5、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和细线以及盐水的浓度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误差。
6、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影响浮力大小影响的普遍性规律。
7、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不知之处是:读取数据时易受晃动而影响测量结果。
8、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排开液体的重力。
9、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10、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1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创新母题】: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fdf409964bcf84b9d57bc4.png)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教学设计木头凳初级中学吕耀东一、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本节课采取用数字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方式,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既重视知识的探究,更重视学生的探究方法、探究思维、探究习惯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浮力》,是在学生学习过力、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因此这节内容知识的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
内容包括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的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的计算四个知识点。
这一节对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思维是一个综合的尝试。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对数字实验数据的采集列表等环节的处理过程,感受研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分析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与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难点:设计实验并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已经接触到有关浮力的一些现象,但学生对现象只能是表面认识,对其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知道较少,这种表面认识既是我们学习浮力的基础,同时生活现象的表面错误认识也为我们学习浮力设置了思维障碍,通过学习深层次理解正确的认识,改正生活认识中错误的理解,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必要性。
四、实验器材:烧杯,水,细线、浓盐水,长方体组五、教法学法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手段之一。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来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因此安排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六、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回顾浮力的基础知识包括定义、方向和产生的原因等。
2、导入新课力有三要素,其中力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浮力的大小可能跟那些因素有关呢,浮力的大小和这些因素可能是什么关系?我们今天通过实验探究来共同寻找答案。
6.实验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6.实验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https://img.taocdn.com/s3/m/09b856a702768e9950e7388c.png)
实验六: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弹簧测力计、烧杯、不同种类的液体、柱形物体若干在同一液体中,二、跳出陷阱看本真作用.平衡;物体下沉的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下,浮力消失.物体不管是漂浮、悬浮还是下沉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三、针对训练再巩固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1)如图甲所示,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的猜想 (选填序号).(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使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 N.②比较序号、、e的三次实验,可初步得出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关.(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该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2.(2019阜新)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圆柱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5;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F6.(1)从图乙中 (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⑤中,金属圆柱体所受到的浮力F 浮= (用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2)从图乙中 (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金属圆柱体的体积V= (用已知量ρ水、g 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3)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F 5 F 6(选填“>”“=”或“<”),图⑥中盐水密度ρ盐水= (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量的字母来表示).参考答案1.(1)4 (2)①1 ②a d ③大 ④无 (3)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合理即可)2.(1)①②③④ F 1-F 5 (2)①④⑤gFF ρ水51- (3)>ρ水FF F F 5161--。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ae19e9bf01dc281e43af006.png)
(2)验证实验2:把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几种不同形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由于形状不同,但浮力相同,故判断:F浮 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1、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生讨论并启发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而由于立方体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积相等,据P=F/S得F=PS可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所以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产生浮力的原因。
浮力是一种力,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其大小的单位也是牛顿,方向竖直向上;那么浮力的大小:在什么情况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什么情况物体受到的浮力小?阅读实践教材P82 “想想做做” 引入研究课题。
3、探究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1材料:一团橡皮泥、水、玻璃球
步骤: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放在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把橡皮泥造成船上面加重物(玻璃球),比一比,看谁能装载更多的重物.提出怎么装载更多的重物?(解决问题)。引出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
A: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胶水瓶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少,证明F浮与深度h有关,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将弹簧测力计所挂的胶水瓶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少,当胶水瓶完全没入水中后,继续增大深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证明F浮与深度h无关。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66cbd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f.png)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问题提出:哪些因素会影响浮力大小?
二、猜想与假设
三、实验设计和计划
1.实验方法: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和器材:弹簧测力计(0-2.5N)、两个钩码(0.5N)、两个乒乓球(体积相等但填充物密度不同)、玻璃烧杯、鸡蛋、水、盐。
四、实验进行和证据收集(小组合作)
实验1:验证“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序号。
物体的重力。
浸入钩码个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
浮力F(N)
1
2
结论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实验2:验证“液体密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观
察鸡蛋浮沉变化)
结论2: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实验3:验证“物体密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
序号。
1号球。
2号球。
体积相同。
密度不同。
浮力F(N)结论3: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有关。
实验4:验证“物体浸入液体深度”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
影响(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控制哪些因素不变:
结论4: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实验5:验证“物体体积”这一因素对浮力大小的影响结论5:浮力大小与“物体体积”有关。
归纳总结:
五、拓展:
1.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2.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
六、实验探究:“F浮”与“G排”。
实验14 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
![实验14 探究浮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142e77910ef12d2bf9e725.png)
实验十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透明玻璃筒、鸡蛋、食盐、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细线、烧杯、小石块【实验原理】称重法测浮力: F 浮 =G-F【实验步骤】①把鸡蛋放入盛水的透明玻璃筒中,鸡蛋沉入筒底,然后向水中撒盐并搅动,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②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圆柱体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③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改变其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方向】1、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了“称重法”测浮力:=-F G F 浮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把多因素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问题。
3、注意完全浸没和不完全浸没对实验的影响。
4、实验原理:称重法。
5、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和细线以及盐水的浓度会对实验产生一定的误差。
6、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得出影响浮力大小影响的普遍性规律。
7、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不知之处是:读取数据时易受晃动而影响测量结果。
8、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排开液体的重力。
9、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10、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其他因素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11、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创新母题】: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
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
8.5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8.5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3520e3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1.png)
8.5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概念的理解。
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2. 教学难点: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学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盛水容器、不同密度的液体(如盐水、酒精等)、量筒、溢水杯、小桶、刻度尺、细线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提问: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同样重量的铁块和木块,铁块会沉到水底而木块却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存在及其产生原因。
2. 新课讲解(10分钟)讲述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强调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引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 实验探究(25分钟)实验一: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
2.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度,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
3. 计算金属块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F浮1、F浮2、F浮3...(F浮=G F)。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实验二:探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步骤:1.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G。
2.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水。
3. 将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盐水。
4. 计算金属块在水和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F浮盐水(F浮=G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