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1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1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核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1)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液氯、液氨属于纯净物。
(3)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元素,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4)化学式并不一定代表物质含有分子。
(5)化学式不一定表示一种具体的物质。
【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2)Na、NaCl、SiO2、H2SO4都称为分子式。
()(3)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4)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1.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①冰水混合物②爆鸣气③铝热剂④普通玻璃⑤水玻璃⑥漂白粉⑦二甲苯⑧TNT⑨溴苯⑩C5H10⑪含氧40%的氧化镁⑫花生油⑬福尔马林⑭密封保存的NO2气体⑮王水A.①⑧⑨⑪B.②③④⑥C.⑦⑩⑫⑬⑭D.①④⑧⑨⑪⑫2.下列对有关微粒的相互关系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考点2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高中化学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课时4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考必备·清单】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理解几组概念名称含义原子、分子和离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②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③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单质和化合物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②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名师点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
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简单分类法(1)树状分类法①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名师点拨]酸、碱、盐、氧化物的含义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与弱碱、可溶性碱与难溶性碱等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为可溶性盐与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等②树状分类法在无机物分类中的应用(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名师点拨]①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没有数量意义,只论,不论个数。
2、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原子是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但原子的要发生变化。
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直接由原子构成。
金属单质也可以认为由原子构成,但实际是由和构成的。
离子:带的原子或原子团。
绝大多数盐、强碱和某些低价态金属氧化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注:元素有两种存在的形式,在单质中的元素称为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称为元素。
二、物质的分类1、基本概念(1)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2)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3)单质:同种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游离态)(4)化合物:组成的纯净物(元素的化合态)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碱: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盐:由和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由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注:1、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常见的分类方法常用的两种是______ ______法和_____ _______法。
注: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2、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
如题型一、物质的分类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2O、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煤的干馏B 石碱的风化C 丁烷的裂化D 石油的分馏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罐贮运浓硫酸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5.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6.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H2SO4、NaOH——腐蚀品B.CH4、C2H4——易燃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由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 SiO2转变成H2SiO3B Cu(OH)2转变成Fe(OH)2C CaCO3转变成Na2CO3D Cu转变成Cu(NO3)2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有机物不导电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9.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10A. 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三、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_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氯水
王水 盐酸、硝 酸 福尔马林 甲醛水溶 液
硬水 含Ca2+、 Mg2+多 汽油 C5~C11 的烃
Cl2、H2O
水玻璃 Na2SiO3溶 液
教
材
复
习
高
考
研
究
课下高考达标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结束
(3)固体混合物
碱石灰 主要成分 CaO、NaOH、 KOH 水泥 3CaO·SiO2、 主要成分 2CaO·SiO2、 3CaO·Al2O3
教
材
复
习
高
考
研
究
课下高考达标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结束
点拨
教
材
复
习
高
考
研
究
课下高考达标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结束
把握物质分类的 5 个“误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若某物质 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混合而成,如 O2、O3 组成的混合气 体就是混合物,由 12C 和 13C 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2)误认为用一种分子式只表示一种物质。 分子式相同的化 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 如 C4H10 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 (3)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 溶液呈碱性的物质 一定是碱。①NaHSO4、CuSO4、NH4Cl 溶液呈酸性,这些物 质均属于盐。②Na2CO3、NaHCO3 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 于盐。
⑥过氧化钠
⑦二氧化碳
⑧氧化铝
教
材
复
习
高
考
研
究
课下高考达标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结束
(3)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新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化学高考必看
考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详细分析与深入讲解
必备知识通关
1.物质的组成
必备知识通关
2.物质的分类 (1)常见物质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
必备知识通关
(2)常见的分类方法 ①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 关系 高中阶段,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中常涉及的元素有H、O、Na、Mg、Al、 K、Ca、Ba、S、N、C、Si、Cl、Br、I等,这些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分类 如下:
解题能力提升
⑧陶瓷:传统硅酸盐陶瓷的原料是黏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氧化铝陶瓷常用 作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氮化硅陶瓷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较强的抗化学侵蚀性和电绝缘性等,可用于制陶瓷发动机;碳化硼陶瓷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⑨玻璃: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Na2SiO3、CaSiO3、SiO2,是混合物;石英玻 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可制作光导纤维;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 酸甲酯。 ⑩塑料: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热塑性塑料是线型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 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这类塑料可以反复加热熔融加工。热固性塑料具有 网状结构,如酚醛树脂,这类塑料加工成型后受热不能软化或熔融,也不溶于 任何溶剂。
分散系
溶液、胶淀粉等
常见特殊的混合物
石油、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天然气、 水煤气、铝热剂、氨水、王水、水玻璃等
必备知识通关
②氧化物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 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 b.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或过 渡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SO3、Mn2O7、CrO3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 物,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其为不成盐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性氧化物Fe2O3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 的碱。 d.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含C、H、O三种元素,就不是酸性氧化物。 e.与酸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f.与碱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教学讲义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教学讲义一、物质的组成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01离子构成的。
①元素:具有□02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原子是□0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0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06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07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4)同素异形体二、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2.分散系(1)概念:□05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3)三种分散系比较(4)胶体的性质及应用①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27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②聚沉a.概念:使胶体粒子聚集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b.方法:加入□28电解质溶液、加热、搅拌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
c.应用: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
③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29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
④渗析胶体粒子□30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应用:提纯胶体;血液透析。
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2.化学反应的分类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错因: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种类不变。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按酸根:含氧酸、无氧酸 按电离出H+数目: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
按电离程度:强酸、中强酸、弱酸
酸 按酸有无氧化性:氧化性酸、还原性酸
按稳定性强弱:稳定性酸、不稳定性酸
按沸点高低: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按性质:强碱、弱碱、两性氢氧化物
碱
按溶解性:可溶性碱、微溶性碱、难溶性碱
按OH-数目: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
分散系
离子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混合物
化合物 氧化物
三、分散系的分类
(1)根据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分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固 固 举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 合金、有色玻璃
(2)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按组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络盐
按酸根:含氧酸盐、无氧酸盐 盐 按形成: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
其它:无机盐、有机盐、类盐
2. 下表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C)
X Y Z
例
A
氧化物
苯的同系物
化合物
芳香烃
纯净物
芳香族化合物
B
C D
胶体
电解质 碱性氧化物
3. 胶体粒子带电荷的规律 (1) 带正电的胶粒 一般金属的氧化物胶粒和金属氢氧化物的胶粒,吸附阳 离子而带正电; (2) 带负电的胶粒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和某些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硫化物 胶粒,一般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常见的有二氧化硅、 硅酸、硫化砷胶体、土壤等
4. 胶体聚沉的措施 加热 加入电解质 加入胶粒呈相反电荷的胶体 5. 胶体的制备方法 聚集法:通过化学反应使许多分子聚集成胶体分散粒子; 分散法:高分子物质直接分散(物理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 性质与分类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一元酸:HCl、HNO3等
无 按电离出的H+数二元酸:H2SO4、H2S等
机
三元酸:H3PO4等
化
酸
按酸根是否含氧无含氧氧酸酸::HHCCll、O4H、2SH等2SO4等
合
物
按酸性强弱强 弱酸 酸: :HCHCl3、COHO2SHO、4、HHF等NO3等 按有无挥发性挥难发挥性发酸性:酸:HNHO2S3、O4H、CHl等3PO4等
(3)常见的混合物举例 ①气体混合物
水煤 爆鸣 天然 焦炉气
气 气气
高炉煤气 石油气
主要 成分
CO、 H2
H2、 O2
CH4
H2、CH4 CO、CO2、 丙烷、
等
N2等
H2等
②液体混合物
氨水 王水 硬水
水玻璃
福尔马 林
汽油
主要 成分
NH3· H2O NH3、
盐酸、 硝酸
含Ca2+、 Mg2+较 多的水
(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无 氢化物:HCl、H2S、H2O、NH3等
机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化 合 物
氧化物成过盐氧氧化化物物:两碱 酸 Na性性 性2O氧氧 氧2、化化 化H物物 物2O:: :2等ANClaO22O2O、3、等PC2Oa5O等等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2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其性质
初高中化学衔接 第2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其转化一、物质的组成二、物质的分类概念辨析: (1)混合物:由 种或 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例如:空气。
(2)纯净物:只由 种物质组成,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 4•5H 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3)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 ,例如:氧气(液氧)、水银、液氯。
(4)化合物:由 种或 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氯化氢、氨气。
(5)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大多数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如CaC 2),氰化物(如NaCN )等以外)课堂练习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 A .一定是纯净物 B .一定是一种单质C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课堂练习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天然气 ②大理石 ③冰水混合物 ④盐酸 ⑤硫酸 ⑥浓硫酸 ⑦纯净水 ⑧无污染的空气 ⑨液氧电 子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离子分子构成 变 成 构成 构成(纯净物)⑩爆鸣气⑪胆矾⑫福尔马林⑬酒精⑭乙醇溶液⒂食盐水课堂练习3: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①纯碱②SiC ③CH3OH ④烧碱⑤醋酸<知识拓展>:在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质大多是混合物。
其中不少混合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如氯化钠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溶液、泥沙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悬浊液、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乳浊液。
上述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的混合体系称为分散系。
我们把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的分散系称为浊液(悬浊液或乳浊液),在10-9m~10-7m叫做胶体,小于10-9m叫做溶液。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垂直光线的方向上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要点精析:Ⅰ氧化物1.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考点1物质的组成1.元素一一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一一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基:中性原子团)3.核素一一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一一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同素异形体一一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特别提醒:离子基团定义帝电的原子或嫌子团化学中对原子团和基的总称区别带有正电荷或员电荷不带电’为缺电子物质’呈电中性联系两者通过得失电子可以互相转化实例___ QIL—1Wq:一艷二」 2 -α -g⅛1.离子与基团: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j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定义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原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区别≡ 是种嫌子\、 ____ ⅞-⅜¾⅜ 联系同位素原子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的方式可构成同素异形体一「实例 16O 和】8O 5 12C 和 叱 ] O 2和6 ;金刚石和石墨[知识规律]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
如金 刚石(C )、晶体Si 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I > KCIO3属离子晶 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 、P,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 进而构成晶体的。
具体地:(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① 非金属单质:如H2、X 2> 02s O, N2、P4、S 、C6。
、稀有气体等 ② 非金属氢化物:如HX 、⅛0、NH3、H 2S 等 ③ 酸Sh 如 SO :、Co2、So3、P 2O 5s N 2O 5 等 ④ 酸类:如 HClOx HCIO 、H 2SO H H 3PO H H 2SiO 3 等 ⑤ 有机物:如坯类、怪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 其它:如No 、Ng 、ALCl6等(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 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3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 化物。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8.三种分类散系的比较。
蓝皮书
P27
特别提醒
(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 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 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中虽有化学键断裂或 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 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研究的前提是原子核不变。核裂变、 核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不属于化学变化。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考纲要求]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分类方法,掌握胶体的概念、 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 Fe(OH)3 胶体的制备方法。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理解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一、物质的组成
1.单质和化合物
2.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 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 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 。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4、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P28
元 素: 只 讲 种 类 不 讲 个 数
分子、 原子、 离子:既 讲种类 又讲个 数
P28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 × (2)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
B ( )
A.混合物:空气、福尔马林、水玻璃、熟石灰 B.化合物:烧碱、氯化氢、干冰、胆矾 C.电解质:二氧化硫、胆矾、铁、生石灰、盐酸 D.单质:液态氧、白磷、氮气、碘酒
氢化物 无机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碱
盐
2、物质的分类
3、熟氢化记物常:见氢无元机素化和合另一物种的元分素类所形成的化合物
氧化氢物化:物氧H元C素l016·高考四川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
B 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考点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识回顾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比较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怎样区别溶液与胶体? 丁达尔效应
P32【自我检测】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 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
③SiO2是酸性氧化物,硅酸是它与水反应形成的水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 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A.乙醇
B.液氯
C.醋酸
D.碳酸钠
命题调研
11
【解析】乙醇是非电解质,A项正确;液氯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 电解质,B项错误;醋酸属于酸,是电解质,C项错误;碳酸钠属于盐,是电解质,D 项错误。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1)分类标准是对物质进行正确分类的关键
命题调研
5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2)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命题调研
6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7
(3)交叉分类法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
⑤水玻璃 ⑥有机玻璃 ⑦漂白粉 ⑧TNT ⑨H2SO4
⑩含氧 40%的氧化镁 花生油 福尔马林 密封保存的 NO2 气体 CuSO4·5H2O 液氯
王水 KAl(SO4)2·12H2O 分子式为 C5H10 的烃 分子式为 C7H8 的芳香烃
其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 ①⑧⑨⑩
;一定为混合物的是
②③④⑤⑥⑦
主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考点过关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10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3)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 (4)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5)纯碱属于碱,硫酸氢钠、碳酸氢钠属于酸式盐。( × ) (6)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 (7)纤维素、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均为混合物。( × ) (8)已知NaH2PO2是正盐,其水溶液呈碱性,则H3PO2属于三元弱酸。( ×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掌握根本概念1.分子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响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根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阳离子:Li+、Na+、H+、NH4+…阴离子:Cl–、O2–、OH–、SO42–…〔2〕存在离子的物质: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4.元素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构造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一样,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一样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假设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一样。
核外电子排布一样,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一样的。
7.原子团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响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响。
高中化学-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自测5 下列物质:空气、液氮、石灰水、盐酸、干冰、液态氯化氢、 石油、乙醇、胆矾、水。 (1)属于混合物的是 空气、石灰水、盐酸、石油 ; (2)属于单质的是 液氮 ; (3)属于盐类的是 胆矾 ; (4)属于有机物的是 石油、乙醇 ; (5)属于化合物的是 干冰、液态氯化氢、乙醇、胆矾、水 。
三、分散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分散系是指把① 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在② 另一种(或 多种)物质 中所得到的体系。 (2)组成:由③ 分散质 和④ 分散剂 组成。 (3)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⑤ <1 nm )、⑥ 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100 nm)、⑦ 胶体 。
答案 C 蛋白质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物质,C错误。
1-1 (2018北京海淀期中)“一带一路”贸易使国外的特色产品走入百 姓的日常生活。下列商品的主要成分所对应的材料类型不正确的是
(C)
答案 C A项,泰国银饰主要材料是银单质,银属于金属材料;B项,埃及 棉织品主要含有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项,捷克水晶饰 品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陶瓷属 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4)NH3+H2O
NH3·H2O
N
+OHH -
4
(5)SO2+Cl2+2H2O 2HCl+H2SO4
解析 根据分类图中A组和B组中的物质可知,第一次分类的依据是能
否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A组物质分成E组和F组,则水溶液呈酸 性的E组物质是SO2、CO2,水溶液呈碱性的F组物质是NH3、Na2O;把B 组物质分成C组和D组,则水作氧化剂的C组物质是Na、Fe,水不作氧化 剂也不作还原剂的D组物质是Cl2、Na2O2、N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丁达尔效应都是胶体的性质,但未必属于其特 有的性质,布朗运动便是其典型例子;⑤胶粒的直 径一般在1 nm~100 nm之间透过滤纸;⑥难溶物 (如BaSO4、CaCO3等)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仍然很 小,而有些易溶物(如H2SO4、KNO3等)的不饱和 溶液的浓度一般较大;⑦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 因是胶粒的直径较小,表面积较大,同种胶体的 胶粒因吸附分散剂中相同的离子而使胶体粒子带 有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阻碍了胶粒的凝聚。 答案 ①
解析 HCOOH是羧酸,Cu2(OH)2CO3是碱式 盐,A项错;CH3CH2OH是非电解质,C项错; HCOOH分子中只有羟基氢可以电离,属于一元 酸,D项错。
答案 B
要点二 常见分散系的比较
【典例导析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 B.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
3.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 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① 2Ca+O2 2CaO
,
② CaO+H2O Ca(OH)2
③ Ca(OH)2+CO2
CaCO3↓+H2O,
点燃
④ C+O2
CO2
⑤ CO2+H2O
H2CO3
⑥ Ca(OH)2+H2CO3
CaCO3↓+2H2O 。
误区警示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D.
迁移应用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②浊液可用过滤的方 ③任何溶胶中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 能使胶体微粒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 ④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都是胶体特有的性质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可以用过 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饱和溶液一定比 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⑦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 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作布朗运动 解析 ②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悬浊液可用 过滤的方法分离,乳浊液则要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③有的溶胶中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可形成凝胶;
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
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Al2O3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形成对应的酸、碱时,
元素化合价不变,如NO2不是酸性氧化物,Na2O2不 是碱性氧化物。
三、物质间的转化
3.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导电 ②爆炸 ③缓慢氧化 ④品红褪色 ⑤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⑥白磷转化 为红磷 ⑦久置浓硝酸变黄 ⑧克隆 解析 ①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 导电是化学变化;②爆炸的原因很多,有的 是化学变化如H2与Cl2光照条件下爆炸,有的 是物理变化如自行车打气时轮胎爆炸等;
二、物质的分类
2.下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知识,明矾[KAl(SO4)2· 12H2O]、胆矾(CuSO4·5H2O)、石膏(CaSO4·2H2O) 等结晶水合物都是纯净物;玻璃是多种硅酸盐的混 合物;冰是水的固态,是纯净物;蔗糖有固定的组 成(C12H22O11),是纯净物;天然橡胶是高分子化合 物,一般来说高分子化合物都不是纯净物,天然物 质通常含有多种物质;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 合物;弱酸H2SiO3、H2CO3是弱电解质;NaHCO3是强 电解质;SO2、CO2、CH3CH2OH、NH3是非电解质; Cl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答案 D
迁移应用1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 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 都是氧化物 B.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 原子,都是二元酸
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由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A.SiO2
H2SiO3
B.Cu(OH)2
Fe(OH)3
C.CaCO3
Na2CO3
D.Cu
Cu(NO3)2
解析 A项酸性氧化物转化为酸,应按酸性氧化
物+水
酸的反应形式直接转化,但SiO2与
水不反应,故SiO2不能由一步反应变为H2SiO3;
B项碱变为其他碱,应按碱+盐
是从性质方面来分类的;它是金属氧化物、最高
价氧化物,是从组成方面分类的。 答案 A
题组二 胶体、分散系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
B.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溶液中含有氢氧 化铁胶粒数为2NA
C.可吸入颗粒(例如硅酸盐粉尘)形成气溶
D.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有 无丁达尔效应
C. D.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均是透明液体,二
者无本质区别 解析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 小,A项错,C项对;制备Fe(OH)3胶体的方 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 沸腾,B项错。
迁移应用2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
是
A.稳定的液体
B.
(C
C.混合物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1.按照物质不同的分类方法,HNO3应属于( B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
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
物⑨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⑧
解析 氢化物是指氢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
的化合物,HNO3不属于氢化物;氧化物是指氧 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HNO3不属 于氧化物;HNO3是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
④品红褪色是因为其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成了别的 物质;⑤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是结合水生 成了胆矾;⑥白磷和红磷是两种不同的单质;⑦浓 硝酸久置分解出NO2,NO2又溶解在HNO3溶液中, 使得硝酸变黄;⑧克隆是生物变化,已不是简单 的物质变化,超出了化学范畴。 答案 ③④⑤⑥⑦
1.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种
解析 氯化钠溶液和水都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但 水不是分散系,A错;在1 L 2 mol/L的氢氧化铁 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铁粒子为2NA,但氢氧化铁胶粒 是分子的集合体,胶体粒子的数目远小于2NA,B 错;气溶胶吸入人体中,直接影响呼吸,长此以 往易形成呼吸疾病,C正确;丁达尔效应是溶液与 胶体的鉴别方法,D错误。 答案 C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基础盘点
1.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①纯净物 ②混合物 ③④化合物
⑤⑥非金属 ⑦酸 ⑧碱 ⑨盐
⑩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③
D.
解析 由H和Cl能组成氯化氢(属于酸、化合物、 纯净物);由He和Ne组成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 物;由不同的同位素 11H和 12H能组成氢气(属 于非金属、单质);由不同的同位素23Na和24Na 组成的金属钠(属于金属);由Na和Cl能组成 氯化钠(属于盐);由Na和O、H能组成氢氧化 钠(属于碱);由Na和O能组成氧化钠(属于氧 化物),故选D。 答案 D
Fe(OH)3
易错点拨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
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这是胶体
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
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要点精讲
要点一
根据物质的组成,可以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
对物质进行分类。 空气、水煤气、漂白粉
混合物
溶液
分散系
胶体 浊液
(1)物质 纯净物
1.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 标准 ”进行, “ 标准 分类法常用的两种是 交叉分类 法和 树状分类 法。
2. (1 将Na2CO3、Na2SO4、K2SO4、K2CO3按交叉分类 法分类: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树状分类法
金属(如Na、Mg、Al等) 单质 非金属(H2、C等,含稀
有气体,如He等)
无机化合物(分类见下)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2)无机化合物
无 机 化 合 物
无 机 化 合 物
无 机 化 合 物
【典例导析1】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 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肯定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
2. 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 光的侧面可看见胶体中有 一条光亮的“通路”, 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这是由胶体粒子对 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在实验室里可利用该性质
3.Fe(OH)3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
至溶液呈 红褐色 ,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
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 (胶体)+3HCl
可能的反应形式为金属+酸
盐+H2(强氧化性酸
反应产生其他气体),金属+盐
新金属+新盐,
铜可与AgNO3溶液反应直接产生Cu(NO3)2,也可与硝 酸反应直接产生Cu(NO3)2。 答案 D
3.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
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
A.Na2SO4 B.HNO3 C.Mg(OH)2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
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2. (1) 由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 ,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 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