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演变和发展

合集下载

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学生体质测定发展历程

清末民初至建国初期学生体质测定发展历程

02 03
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影响
随着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影响,学生体质测定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政府 和学校开始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中,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 质。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民国时期,一些民间组织开始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并对学生进行体质测 定。例如,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学生体质测定活动, 并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
建国初期的学生体质测定
苏联模式的引入
建国初期,我国开始引入苏联的教育模式,其中包括学生体 育和体质测定。政府开始推广苏联的体育教学模式,并开展 学生体质测定工作。
学校体育的改革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开始进行学校体育的改革。政府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并进行学生体质测定 。同时,一些民间组织也开始参与学生体质测定工作,例如 中国教育学会等。
建国初期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 建国初期:在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水平仍然 普遍较低。尽管如此,政府开始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开始实施一些体质测定工作。例如,1950年,中央人民政 府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学生体格检查及健康 状况报告制度的指示》,要求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并上报健康状况。这一时期,学生体质测定开始逐步规范化 、标准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测试内容和方法不够 科学、测试结果不够准确等。
学生体质测定的未来发展趋势
多元化测试方法
个性化指导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学生体质状况 的变化,未来学生体质测定的方法将 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身体形态、 生理功能等测试外,还将引入新兴技 术手段,如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等 ,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 和健康状况。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学 生体质测定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指导。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每 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锻炼建议和健康 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改善身体素质 。

学生体质测试发展历程

学生体质测试发展历程

学生体质测试发展历程近些年来,学生体质测试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项测试是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还可以为制定健康的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学生体质测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

在那个时候,我国开始着手发展体育运动事业,为了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监测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部开始了学生体质测定工作的规划。

起初,这项工作主要是采用有限的体育测试项目进行,如跳远、跑步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体质测试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1985年,教育部编制了第一个学生体质测试项目的标准,这些测试项目包括了身高、体重、肺活量、灵敏度、柔韧性和心肺耐力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多次组织体育、卫生和医学专家进行研究和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测试项目和标准,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学生体质测试制度。

20世纪90年代,学生体质测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了对学生体质测试的组织和管理。

各地的学校纷纷成立了体质测试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测试计划,并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了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进入21世纪,学生体质测试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不断强调学生体质测试的重要性,要求各地不仅要进行对学生体质的定期测试,还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

到了2014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中小学学生健康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学生健康体检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学生体质测试的内容和标准。

此外,教育部还推出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系统,方便学校和家庭查看和管理学生的体质健康信息。

综上所述,学生体质测试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从最初的简单测试项目到现在的多方面综合评估,我国的学生体质测试不断进步和发展,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张强峰;孙洪涛【摘要】The authors collated and objectively stated the evolution of th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test system in China, and concluded that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th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test system in China consists of such 3 stages as the Soviet Union’s Labor and Defense System reference stage (1951-1974),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stage (1975-2003), and world standardization stage (2004-toda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st items at stage one are militarized and regional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st items at stage two are physical making and standard meeting ori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st items at stage three are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ulsive. Various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of the student physical health test system in China have the function to develop student physical shape, physical functions and physical makings.%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进行归纳整理与客观陈述,认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过程是由以苏联《劳卫制》为参考(1951—1974年)、自主研制(1975—2003年)、与世界接轨(2004年至今)3个阶段组成;阶段一测试项目的特点为“军事化”、“地区化”,阶段二测试项目的特点为“身体素质化”、“达标化”,阶段三测试项目的特点为“多维化”、“强制化”。

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测试政策演进及政策完善研究

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测试政策演进及政策完善研究

3、指标体系现状
3、指标体系现状
目前,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已经相对完善。除了身体形态和生理功能 指标外,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指标也成为了测试的重点。然而,在实 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测试仪器不规范、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需 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二、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 发展构想
谢谢观看
二、政策完善
二、政策完善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学生体质测试政策,我国在政策完善方面也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在政策法规方面,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体质测 试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在测试项目方面,不断改进测试 内容和方法,增加测试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此外,在数据统计方面,加强数据分 析和应用,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供支持。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将采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了 解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测试政策的演进和政策完善情况。首先,通过文献回顾, 梳理政策演进和政策完善的历史脉络;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家长和 学生对于体质测试政策的看法和建议;最后,通过实地调查,深入了解政策实施 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并在部分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学 生体质测试工作。此时,测试指标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差等身体形态指标, 以及肺活量、台阶试验等生理功能指标。这个阶段指标体系的初步形成,为后续 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指标体系演进阶段
2、指标体系演进阶段
进入90年代,中国学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逐渐丰富和完善。在原有指标的基 础上,增加了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多项素质指标,如引体向上、俯卧撑、 1000米跑等。这些指标的加入,使得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传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Testing System, PFHTS)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以礼来测试人们的体质和技能。

公元前7世纪,孔子提出“军事考核”,开创了中国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历史。

公元前6世纪,韩非子发明了“考风”,用来测试军队士兵的体质和技能,这个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被称为“考风”。

到近现代,随着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发展,学校体质健康测试也开始出现,这一演变起源于1919年的“新教育运动”,被称为“体质健康测试系统”(Physical Fitness and Health Testing System),它把体质健康测试作为学校训练的一部分,推行了全民体育运动,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1920年,首次推出的“体质健康测试系统”,强调体质健康测试应该是学校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重要检验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又创立了“体格检查”,以提高人民的体质健康水平。

1958年,又创立了“体质检查”,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966年,我国首次推出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强调体质健康测试是学校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评价检验手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从原来非常严格的管理改变到现在更加灵活的管理,以适应当今的教育需要和趋势。

如今,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已经形成,强调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推动学生发展健康的身心,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这一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以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发展,为学生打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文献引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文献引用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文献引用1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时间发展历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可划分为五大阶段及主要特征。

(1)学生体质测试的初步探索(1954—1958年):移植与模仿;(2)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停滞与恢复(1959—1976年);(3)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快速发展(1977—1984):体育锻炼“达标化”;(4)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蓬勃发展(1985—2007年):制度化和网络化;(5)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稳固发展(2008年至今):质量标准化和科学化[1]。

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经历了多次修改、修订(1954年、1964年、1975年、1982年、1990年、2002年、2007年和2014年),修改、修订目的是想通过体质测试关注学生健康,促进学生锻炼,养成运动习惯[2]。

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采集来源现状因素分析数据采集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的关键,同时也是所有数据有效性的可靠保障。

测量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批受试者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测试手段重复进行测量时,其监测结果的一致性[3]。

2.1 传统、简易测量仪器数据测试采集传统、简易的测量仪器有皮尺、秒表、坐位体前屈(非电子版)、身高、体重等数据测试是体育工作者根据测试者的成绩进行读数和记录者登记共同完成数据采集。

2.2 传统、简易的测量仪器及电子测试仪相结合数据测试采集传统、简易的测量仪器皮尺主要用于立定跳远;秒表主要用在800/1000m、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目前使用电子测试仪使用最多的是坐位体前屈、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数据采集;传统、简易的测量仪器是体育工作者根据测试者的成绩读取数据和记录者登记共同完成。

电子测试仪在人手充足时可以向传统数据采集那样进行;在人手不足时体育工作者可以测试和记录一并完成数据的采集。

2.3 智能测试仪器数据测试采集智能测试仪器是按照教育部、公安部等主管部门对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的规定和要求,组织对已授权的各仪器厂商所用数据采集软件进行梳理和安全隐患排查,并要求厂商提供相应的安全检测报告等材料进行备案和公示,未按要求提供材料的厂商将取消相关资格,并给出2018年度具备数据直报资格厂商名单[4],供各大院校参考的一种最方便快捷的测量仪器——智能化测量仪器。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可以从20世纪初开始讲起。

当时,我国的体质健康标准主要参考了国外的一些标准和建议,如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体质健康标准。

上世纪3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一次全国性的身体发育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较差,体质水平普遍较低。

为了提高我国人民的体质水平,政府开始重视体育活动的普及和推广。

同时也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体质水平,我国成立了体育标准化委员会,并制定了一套初步的体质健康评价指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全民体质”的口号。

于是,我国的体质健康标准也逐渐得到完善和提高。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先后组织了两次全国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质测试,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

这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柔韧性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继续加大了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新的体质健康评价指标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我的体育与运动科学院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体质测量和评估研究,完善了体质测试方法和标准,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和合理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同时,为了规范体质测试的操作和评价过程,还成立了一些专门的体质测试机构和研究机构。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水平和体质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也进行了一定的修订和调整,以适应新的体质水平和需求。

例如,体重、肺活量、柔韧性和协调能力等指标的标准有了新的调整。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面临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也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青少年的久坐时间增加,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政府开始重视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锻炼的普及,同时也修订了一些体质评价标准,如增加了对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的评价指标。

21世纪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修订和发展更加注重科学性和针对性。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不断演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学生体质健康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的共识。

本文将从体育教育的起步、国家标准的制定、标准内容的调整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的探讨。

首先,我国体育教育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时,体育锻炼主要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对标准的制定并没有明确的要求。

然而,随着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重要性,逐渐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探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逐渐承认了国际上体育健康标准的重要性,并开始制定具体标准。

在1990年代初期,我国颁布了第一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是我国体育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这一标准按照不同年龄段、性别、身高等因素制定了体重、身高、肺活量等多项测试指标,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提供了基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1990年代的标准逐渐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特别是在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出现了新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关于体质健康的研究,并对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于2007年发布了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新标准引入了更多科学的测试项目,如灵敏度、速度、耐力等,并将评价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等级。

这一标准的引入,使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更加科学、全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

然而,即使有了新的标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的时间和机会,使得学生的体质状况普遍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培训机构的过度竞争,一些学校以提高学生的体测成绩为目的,采用了一些不合理的方法,导致体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正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并在标准制定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当时,中国的体质健康标准基本上是根据欧洲和美国的体质健康标准改编而成的。

特别是受到苏联的影响最大,它的体质健康有6项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正常步行时间、1000米正常步行时间和反应能力。

由于中国实际情况的不同,当时的体质健康标准(比如身高、体重)很难适应中国人的实际状况,直到60 年代,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开始发展。

1960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标准》的第一版发表,并在全国实施。

该版本的体质健康标准由11项指标组成,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正常步行时间,800米正常步行时间,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投掷1公斤球,50米跑,8X50米长跑,仰卧起坐以及反应能力。

此外,还设有分级标准,供考官使用,以甄别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自70年代以来,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标准多次修订,目前已正式实施第五版(2013)。

与前几个版本相比,新的体质健康标准明确了国有4~18岁学生的体质健康检测标准。

新的体质健康标准中指标范围更广,涵盖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正常步行时间、800米正常步行时间),技能质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投掷1公斤球),速度素质(50米跑、8X50米长跑),力量耐力(仰卧起坐)和反应能力。

新的体质健康标准也提出了实施中的考核要求,包括合格标准、及格标准和优秀标准。

总之,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不断完善和更新,满足了国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监督学生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的健康教育指导的重要参考。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学生的健康问题。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作为监测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广泛。

本文将回顾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演变过程,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初的《劳卫制》到后来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再到现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一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具有以下特点和难点:测试内容多样化,涵盖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健康状况。

然而,测试过程较为繁琐,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一定负担。

测试标准逐步提高,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然而,部分标准过于苛刻,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测试成绩与升学挂钩,有利于引起学生对体质健康的重视。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部分学校或教师一味追求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正面临以下趋势和未来方向:测试内容将更加丰富,除了基本的体能测试外,还将涉及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

这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健康状况。

测试方法将不断创新,如引入智能化测试设备,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测试制度将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先进的测试经验和技术,逐步完善我国的测试制度。

针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宣传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增强其对测试制度的了解和支持。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学生,设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测试标准。

同时,适当精简测试内容,降低测试难度,以减轻学校和教师的负担。

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升学、评优等方面脱钩,避免一味追求成绩而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自上世纪80年代初实施学生体质测试至今,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1985年,中国教育部制定《初中生体质测验暂行实施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学生体质的统一测试标准。

该标准的测试内容包括体重、身高、胸围、肺活量、50米、1000米等六项指标。

初中生目标标准为达到平均水平的标准,并且没有考虑学生的性别、年龄和地理差异等因素。

2001年,原卫生部、教育部、体育总局联合制定了《中小学生健康标准》,学生体质测试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革。

该标准在测试任务上加强了中小学生体质品质的考核,体现了“大众健身,全民健康”的要求。

同时,在测试项目上,增加了俯卧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肺活量、体重指数等七项指标,分别对应分年龄段的标准,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性别和生长发育情况。

2007年,教育部、卫生部、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健康标准》(试行)的通知》,从实施角度出发,将旧标准作了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

新标准对测试紧迫性更强的指标加强标准,如对有氧运动的心肺功能测量指标如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都作了更进一步的明确和规定。

2011年,《中小学生健康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新标准取消了教育部、卫生部、体育总局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形式,更名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同时,升高了标准提高了体质及健康评价的严肃性。

对学生的测试内容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肌肉耐力、柔韧性等项目,以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014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统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测试指标和评价方式。

更新了测试项目和标准体系,使得测试结果更为合理、科学和公正,真正让体质健康测试成为学生健康和成长的有效保证。

综上所述,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完善的过程。

从初步设置标准到逐步细化、充实指标,再到逐步完善、规范标准,这一系列不断攀升的改变说明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程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目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测试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此前,只有少数城市和学校开展体测,现在逐渐向全国范围推广。

其次,测试内容和指标体系不断完善。

从最初的身高、体重等基本指标,到现在的体质健康状态、运动能力等多个维度的指标,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

第三,测试结果的使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学校和家长通过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和管理措施。

然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和学校的测试工作存在不规范和不科学的情况。

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人为干扰、数据造假等问题,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其次,测试结果的管理和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学校只是将测试结果作为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个参考,没有赋予其更大的作用。

此外,一些家长对测试结果过于重视,造成过度焦虑和竞争。

为了促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发展,需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强测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制定统一的测试流程、评价标准和数据处理方法,确保测试过程的公正和结果的准确。

同时,加强对测试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测试技能。

其次,要充分发挥测试结果的作用。

将测试结果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身体健康评价的重要依据。

学校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和教育措施,帮助学生改善体质状况。

此外,还可以将测试结果与升学、就业等方面挂钩,增加测试的使命感和影响力。

最后,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体质健康。

学校应向家长传达测试的宗旨和意义,引导家长正确对待测试结果,避免过度焦虑和竞争。

总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通过加强测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测试结果的作用,加强家校合作等对策,可以推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历了多次演变与发展。

1951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颁发了《学生体质测定标准(试行)》,该标准主要以身高、体重、肺活量等简单指标来评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教委开始制定学生身体素质标准,从“三大项”(抓握力、站立跳和短跑)的测试内容中选取“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米跑”五项测定指标。

1979年,中国国家总局体育运动医学研究所颁布了《学生体质测定标准》。

该标准的测试项目由五大项增加到了十大项:“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倒立、足球运动测验”。

1990年,国家教委发布了《义务教育学生身体素质国家标准》。

该标准将测试项目缩减到了六个,分别为:50米短跑、跳远、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版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标准取消了立定跳远、倒立、足球运动测验等项目,保留了50米跑、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和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指标。

2007年,教育部又发布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技术操作规范》,将血压、肺活量、握力、反应时间、柔韧度等新指标加入了测试项目。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该标准正式将心肺耐力作为测试指标之一,同时将测试项目扩展至了12项。

除了原有的50米跑、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身高、体重、视力、听力、肺活量、握力、反应时间、柔韧度,还增加了800米长跑和器械操等新项目。

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版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改革了评价方式,即取消了单一指标分级评价,实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个性化评价。

同时,将测试指标扩展至了14项,包括:站立长跳、引体向上、50米跑、800米/1000米跑、跳高、草地摩托反向跑、篮球运球、乒乓球拍球、足球射门、仰卧起坐、悬垂腰腹部抬举、肺活量、坐位体前屈、身高、体重、BMI指数、脊柱侧弯。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演变过程始于上世纪20年代,其最初的理念是根据《体质有关专家意见汇集》对学生体质情况进行统一调查和评估,同时促进学校的体质训练工作,以此来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

192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了《体质测量规定》,规定要求每所学校至少安排一次体质测量,以考察学生体质状况。

在此之后,随着学校体质训练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生体质评估工作也得到逐步完善。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体质评价暂行规定》,这是中国学生体质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首次全面指导学生体质评估工作的法规性文件。

在统一考核标准方面,文件明确规定,学校应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进行学生体质评估,并规定使用下表标准进行评估:{表格省略}1972年,《学生体质评价暂行规定》修订文件《关于学生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暂行规定》面世,针对这些规定,中央教育部由中国科学院联合有关单位制定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标准被认为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估工作的第一个法定标准。

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更高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也在不断演变。

1986年,我国首次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当时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社会需要,将健康评估标准提高到教育部部级。

此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步发展。

2006年,国家卫生部制定了新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当时的师生人数和国外先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体质评估标准,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估标准明确界定出来,并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实施步骤。

此外,2009年,中央卫生部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深化改进,其中包括改变和完善体质测量项目、体质评价等级标准,更加强调了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性。

2016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教育发展规划(2016-2030年)》,其中对于改善学生体质表现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主要是提高对学生体质的关注度,将学校的体质训练纳入学业评估系统,并强调注重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学校体育活动有效发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和发展、使用说明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和发展、使用说明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新闻来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新闻类别:标准发布日期:2008-04-14•建国五十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对于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和《学生体育工作条例》,促进和保证体育课教学,以及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 有利于学生按照要求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自觉参加体育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3 通过这些标准的测试和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展开,对于学校体育评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体育总体评价的重要内容。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全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满足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

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建国以来,《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制定、颁布和实施,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新的《标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这些标准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将有利于正确认识并实施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劳卫制》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新篇章。

1950年8月,中国体育访问团赴前苏联,全面考察和学习了原苏联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的经验,引进了《劳卫制》,从1951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演变历程、时代特征与未来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演变历程、时代特征与未来展望

第55卷第4期2021年4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W u h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P h y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V o l .55N o .4A pr .2021收稿日期:2021G01G24;修回日期:2021G03G0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C T Y 003);湖南省教育厅科学项目重点项目(20A 099).第一作者简介:罗培(1981G),男,湖南汨罗人,博士生,讲师.研究方向:学生体质健康促进.通讯作者简介:单舜(1981G),女,湖南汨罗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演变历程㊁时代特征与未来展望罗㊀培1,黎㊀轶2,张强峰1,韩磊磊2,单㊀舜3(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宜春学院体育学院,江西宜春336000;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205)摘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恢复重建㊁巩固提高㊁改革探索㊁深化完善四个阶段.在内外因素影响的环境下,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贯彻政府主导的演变原则,实施多元化调整的应对方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序发展.未来应通过强化学生体质测试的比较和鉴别能力,深化测试结果与健康相关因素的联系,培育和提升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力,重视学生体质测试的法律制度建设,实现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科学性㊁可行性㊁包容性与稳定性的发展.关键词:改革开放;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演变历程;时代特征;未来展望中图分类号:G 811.3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G520X (2021)04G0088G06S t u d e n t s P h y s i c a l F i t n e s sT e s t S y s t e mi nC h i n a s i n c e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Gu p :E v o l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T i m e s a n dP r o s pe c t s L U OP e i 1,L iY i 2,Z HA N G Q i a n gf e ng 1,e t a l (1.S c h o o l o fP .E .,H u n a nN o r m a lU n i v .,C h a n gs h a 410081,C h i n a ;2.S c h o o l o fP .E .,Y i c h u nU n i v .,Y i c h u n33600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S i n c e t h e 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Gu p ,C h i n a s s t u d e n t p h y s i c a l f i t n e s s t e s t s y s t e m h a su n d e r g o n e t h r o u gh f o u r s t a Gg e s :r e s t o r a t i o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 a n d i m p r o v e m e n t ,r e f o r m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d e e p e n i n g a n d i m pr o v e m e n t .D u e t o t h e c o n s t r a i n t s o f i n t e r n a l a n d e x t e r n a l f a c t o r s ,t h e s t u d e n t p h y s i c a l f i t n e s s t e s t s y s t e mi nC h i n a i m p l e m e n t s t h e g o v e r n Gm e n t l e d p r i n c i p l e ,c a r r i e s o u t d i v e r s i f i e da d j u s t m e n t ,p r o m o t e s t h e o r d e r l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t u d e n t s p h ys i c a l f i t n e s s .I n t h e f u t u r e ,c o m p a r i s o n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s h o u l db e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e s t r e s u l t s a n dh e a l t h r e l a t e d f a c Gt o r s s h o u l db e t i g h t e n e d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o f s o c i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s h o u l db e d e e p e n e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l e g a l s y s t e ms h o u l db e m o r e e m p h a s i z e d s o a s t o e n s u r e s c i e n t i f i c ,f e a s i b l e ,i n c l u s i v e a n d s t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e s t s ys t e m.K e y w o r d s :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 u p ;s t u d e n t s p h y s i c a l f i t n e s s t e s t s y s t e m ;e v o l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 t i m e s ;p r o s Gpe c t ㊀㊀改革开放伊始,国家体委㊁国家教委等部门就致力于促进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恢复与完善.在40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实施主体历经国家体委负责到教育部牵头,评价等级历经三级等级评定(优秀㊁达标㊁不达标)到四级等级评价(优秀㊁良好㊁及格㊁不及格),激励机制从单纯的奖励到奖罚并举,测试形式从要求学校 自测 到 学校自测+教育部门审核+教育部复核 等诸多细节的转变 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日渐完善,已发展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共同遵守的准则,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实施的规范.近年来,国家全面深化体制制度改革,着力推进体制制度创新,各项制度向着更加完备㊁稳定㊁实用的方向发展.在 国家标准 每5年更新一次的要求下,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创新稍显不足,与学生体质健康㊁体育锻炼的契合度并不高[1].第4期罗培,黎轶,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演变历程㊁时代特征与未来展望89㊀随着学生体质25%的优秀率指标纳入 健康中国2030 建设,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成为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学生毕业的硬性要求,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成为国家政策决策的重点㊁社会关注的热点.基于此,本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演变历程,剖析其时代特征,展望其未来发展,为进一步深化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改革㊁探索健康中国建设和全面培养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战略推进思路.1㊀改革开放以来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历程1.1㊀恢复重建阶段(1978-1986年)为了把受到严重摧残的学校体育和卫生工作恢复起来,使得暂停十余年的学生体质测试制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1978年国家体委㊁国家教委颁布的多项文件均指出,要把提升学生体质列为学校体育的准则,此举吹响了恢复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号角[2].1979年国家体委㊁国家教委联合下文指出,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我国体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党和国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基本要求 ,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将其摆在体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在发动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设置,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体质测验的项目及时间,以检查㊁巩固和提高学生锻炼的成果 [3].1981年国家教委颁布文件,进一步明确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实施的规范与要求:加强领导是学生体质测试能否顺利施行的关键,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应将学生体质测试列入议事日程,做到每个学期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定期有经验[4].与此同时,为鼓励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经国务院批准后,1982年国家体委发布了修订后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并于1983年确定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观测点及学校[5].两年后的1985年,国家体委㊁国家教委㊁民委和卫生部共同组织了全国29个省市区㊁2188所大中小学㊁984872名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调研[6].这一系列的政策文件的颁布与实施,使得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各项工作从无到有,从各个层面保障了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实施,对于青少年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起到了积极作用(见表1).1.2㊀巩固提高阶段(1987-2001年)随着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恢复与重建,各级各类学校逐渐树立了 增强学生体质 的指导思想,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一方面,1989年,国家体委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了修订,在表1㊀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第一阶段演进中的恢复重建历程时间(年)恢复重建特征具体行动1978体质列为学校体育准则颁布«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体育教材(试行本)»1979重启学生体质测试下达«关于在学校中进一步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意见»1981新建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制订«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卡片»和«中㊁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卡片»1982重建学生体质测试修订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了修订并颁布实施1983确定观测点和调研学校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固定观测点和调研学校经国务院批准后,于1990年1月发布了更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并在«办法»中首次提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评价标准,这使得学生体质测试的地位明显增强,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体育锻炼标准的施行工作同体育课㊁课外活动紧密结合,纳入学校体育工作,对施行成效显著的单位和工作人员给予表彰,同等条件下各高校应优先录取体质测试达到达标等级的高考考生.同时,国务院颁布以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实践工作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此外,国家教委分别于1990年㊁1991年㊁1992年制定并实施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强化了全体学生体质测试与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联系,同时对于全国大中学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特别要指出的是,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为各省市实施体育中考以及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起到了制度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国家教委和卫生部的积极参与,打破了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由国家体委统揽的格局,开创了多部门参与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实施的管制模式.1989-1991年,国家教委连续三年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检测和部分身体素质测试,参与测试的学校30余所,测试的学生人数达3万余人,卫生部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与国家教委共同发布文件,并协助国家教委在辽宁等19省(自治区㊁直辖市)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见表2).1.3㊀改革探索阶段(2002-2011年)进入21世纪,随着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凸显,国家对学校体育的干预力度进一步加强,同时也为更加高效助推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90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55卷表2㊀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第二阶段演进中的巩固提高历程时间(年)巩固提高特征具体行动1988检验实施成效对19省市学生生长发育㊁健康状况㊁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了监测1989修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纳入优秀体育工作学校评价标准1989实施部分高校学生体质检查对35所高校29172名大学生 登记卡 +三项身体素质进行测试1990第二次实施学生体质检查对32所高校38835名大一学生进行三项身体素质测试1991再次实施学生体质检查对28所高校36259名大一学生进行三项身体素质测试才,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一方面,学生体质测试的标准体系由«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调整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成为学生体质测试转型的新变化,测试项目按身体形态㊁身体机能㊁身体素质进行了科学搭配,力求与体育教学分离,与学生课余锻炼结合,同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 分步实施,逐步推广 的原则,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并停止自1990年以来一直执行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截止2005年底的数据统计,全国有15073所学校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1360多万名学生参与体质测试[7].另一方面,为完善指标体系,扩大«标准»的辐射范围,形成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可持续㊁综合性评价的国家标准,落实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有关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会议精神,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㊁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8].教育部㊁国家体育总局㊁共青团中央会集专家联合开展«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修订工作,选择了与学生身体发展及身体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些要素作为测试内容,学生体质测试的目标㊁内容㊁评价和组织等向科学化㊁合理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2007年,中共中央㊁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也指出: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此阶段颁布的政策文件标志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于新世纪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9].与此同时,我国学生体质监测的组织实施工作开始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在新的管理体系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完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数据库定期对外公布,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措施,以进一步督促各级各类学校重视学生体质健康,保障学生体质测试的正常开展.学生体质测试成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实施的制度规范.此外,学生体质测试的实施范围和合格率作为主要指标纳入 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成为国家顶层政策设置的指标(见表3).表3㊀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第三阶段演进的改革探索历程时间(年)主要改革探索特征具体要求2002体质测试增加健康指标从身体素质的评价到身体形态㊁身体机能㊁身体素质的综合评价2002监督公告从无到有建立2年一次的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2006顶层量化目标从无到有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2009领导机构由体 转 教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1.4㊀深化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 十三五 规划提出的 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 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出的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 ,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步入深化完善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深化发展,纳入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成为考试制度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省学生体质测试上报数据进行复核工作,部分省市陆续开始通报学生体质测试情况,分析和公布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年度报告制度,促进了信息公开㊁共享,提升了学生体质测试的质量,推动学生体质测试成果转化和深度开发,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更加科学规范㊁系统完备㊁运行有效.此外,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估机制,各级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把体质健康作为杠杆,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的评比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责任㊁任务㊁程序㊁条件保障㊁人员和技术支持,奖惩措施等逐步得到明确,促进了全体学生测试制度㊁上报数据审查制度㊁数据抽查复核制度㊁测试结果公示制度等制度框架的形成[10] (见表4).第4期罗培,黎轶,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演变历程㊁时代特征与未来展望91㊀表4㊀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第四阶段演进的深化完善历程时间(年)主要深化完善特征具体要求2013作为考试制度改革的重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纳入教育现代化指标2013实施第三方抽查复核制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数据复核与公示2014与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衔接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体育课程和课外锻炼的依据2016作为健康中国的重要指标« 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25%的优秀率2019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颁布2㊀改革开放以来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特征2.1㊀内外因素影响的演变环境制度的演变必然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11],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演进也不例外.影响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实施的内因包含项目测试㊁成绩管理等系列子制度的合理化运行问题,具体体现在不同学段学生体质测试项目的设置,体育课表现和出勤加分与体质成绩相关的科学性问题.同时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制度结构与功能设计存在不可避免或难以调和的内部矛盾与冲突,具体体现在部分测试项目并不能体现学生心肺耐力的差异,如台阶测验,同时部分测试项目会阻碍学生身体发育等,如踢毽子.影响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实施的外因包括政府㊁学校㊁家庭㊁学生等众多利益主体,在实施中存在复杂的利益纠葛与博弈,如1978年高考制度的实施,政府用以提高人才储备质量,但作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的家长,无不希望子女通过 读书 来实现阶层流动和人生价值,而备受家族期待的学生,为了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文化学习,而学校为了获得更好的升学率,在高考中占据有利位置,教学管理变成了逼迫师生不惜一切代价拼成绩,如 非考科目全让路 等,挤占体育课㊁体质测试走过场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惯常做法;此外,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演进也会受到来自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教育㊁科技以及人口等诸多外部力量的影响.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当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性质与水平决定着学生体质测试的发展状态.从与教育的契合度来看,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只要学生思想品德合格,且完成了在校规定的课程或修满了规定的学分,就应当让其毕业,不存在其他附加条件,更没有提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规定的必须合格的问题.在上述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实施困难重重,一方面学生体质测试实施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㊁抵触,实施存在偏差;另一方面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令人担忧.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的定义,2009年中国有1200万超重和肥胖的儿童少年,在全世界1 55亿超重肥胖儿童少年中,每13个里面就有一个是中国儿童少年.此外,2018年国家卫健委通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2.2㊀政府主导的演变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政府主导着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演变.如在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恢复重建阶段,国家体委㊁国家教委在1979年就主动指出,学生体质测试是我国体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儿童增强体质的基本要求,应将其摆在体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为 逐步使学生体质㊁健康调研工作制度化 ,应做到每个学期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定期有经验;在巩固提高阶段,政府主管部门对辽宁等19省(自治区㊁直辖市)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连续三年对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了检查,同时还组织了多次学生体质测试成绩抽查,对部分不重视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的学校予以警示;在改革探索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㊁实施是2002-200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学生体质测试的标准体系由«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调整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成为学生体质测试转型的新变化,体质测试的评价由一维过渡到三维,学生体质测试成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各级各类学校共同实施的制度规范;在深化完善阶段,教育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省学生体质测试上报数据进行复核工作,部分省市陆续开始通报学生体质测试情况,分析和公布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接受社会监督,推动了学生体质测试的公告制度的实施,同时进一步严格执行学生体质测试任务,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除部分体育免修学生外,体质测试成绩未达到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12G14].政府主导下的各项举措,是国家基于不同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以及现实基础教育发展状况,为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对学生体质测试制度作出的主导性变革.由于政府自上而下主导的权威性,如先试点后全面的实施顺序,先选测后必测的实施形式,先倡导后鼓励的成绩公示和复核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演进的摩擦性成本,减少了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在演进中的脆弱性,稳定了学生92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55卷体质测试实施的氛围,弱化了学生体质制度创新或制度安排的风险,使得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运行,同时在政府的顶层设计下,中国传统观念中被人们奉为圭泉的旧的理论范式得到有效更新,逐渐开始建立包括体质健康的理论结构,教育评价不再是孤立的评价 智育成效 ,而是以德智体美劳 五育融合度 为评价内容,整体㊁科学㊁系统多元地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2.3㊀多元化调整的应对方式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应激式调整㊁目标式调整及诊断式调整等.其中,学生体质测试的应激式调整是指在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学校开展学生体质测试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很多地区学生体质测试的场地㊁器材㊁人员从无到有㊁从少到多.2002年,教育部㊁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提出从2003年新学期开始,各地实施«标准»的比例扩大到50%的中小学校和所有高校.由于测试项目首次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过渡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时间短㊁任务重㊁难度大,应激式调整成为应对困难局面的最佳选择.2005年,全国有1360万学生上报了数据,到2010年有超过1亿的学生数据,5年时间增加了9千多万学生的测试成绩.目标式调整主要表现为各地对达标率提出最低要求,追求学生体质健康的产出效益.如某省2002年9月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及格率达到95%记5分,90%记4分,85%记3分,75%以上记1分.有地区教育部门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合格率提出小学80%以上㊁初中75%以上㊁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70%以上的规定,还有地区将 一票否决 应用于«标准»数据上报,评优资格由学校扩大至校长. «标准»合格率为85%以下的学校校长将由当地教育局给予处分甚至免职处理,并逐级上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通报,单位评优 一票否决 ,并纳入其他评选体系.在上述两种调整的双重作用下,很多地方学生体质测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向好的巨大发展,由此也引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一些现实问题.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中指出,我国学生体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部分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锻炼.面对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诸多现实问题,诊断式调整应运而生,通过发现和分析之前调整带来的问题,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调整去应对和缓解这些问题.如2000年以来就在联合监测公报中作为重要问题不容乐观的肺活量指标和柔韧性指标,首次在2010年出现向好,在2014年继续呈上升趋势,中学阶段的耐力指标在中考体育的稳步实施后也出现了向好的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演变中的应激式调整,目标式调整和诊断式调整源于学生体质测试制度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三者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它们代表着三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制度演变动力,从不同的维度推动着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发展.3㊀我国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未来展望3.1㊀强化测试项目的比较和甄别能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㊀㊀比较与鉴别是促进事物发展颠扑不破的真理.强化学生体质测试项目的比较和甄别能力,学生或家长㊁学校㊁政府部门通过同群体之间的比较来发现不足,有效带动学生体质测试制度的良好运行,教育管理者也能够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努力程度,进而提高学生体质测试制度激励和约束的有效性.第一,选择更具有代表性的测试项目,如用节奏卷腹测试或平板支撑替换仰卧起坐,用节律性往返跑测试替换1000/800m.第二,充分利用各种大数据和智能化系统,在互联网㊁移动终端等网络工具,深化学生在不同测试项目表现上的个人纵向追踪㊁群体横向比较等.第三,开展诸如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强度与频率监控㊁体育运动项目喜好的分析,强化体质测试体系对于学生的鉴别,制定出更符合学生喜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测试项目,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地参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水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最终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改善.3.2㊀深化测试结果与健康相关因素的联系,提升制度的可行性㊀㊀还必须认识到,身体活动与运动参与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还包括学校布置的作业㊁每日睡眠㊁手机使用㊁读物长短等其他因素的管理.这些因素看似影响不大,但都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㊁全面发展,未来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价值以及和这五者之间的融合运用,尤其是重视与中介因子的交互影响㊁发展,建立不同作业㊁睡眠㊁手机使用㊁读物时间的身体成分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数据库,使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反映出其他健康相关因素的水平,从而提高体质测试的评价效能,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参与和坚持身体活动的 能力 和 期望 ,使得学生体质测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知识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知识点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知识点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是与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全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满足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

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等一系列制度,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于2007年正式定名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1)、1954年,国务院批准并发布了《劳卫制》, “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劳卫制是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对人民在体育锻炼上的基本要求而制定的,其目的在于鼓励人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使人民身强力壮,意志坚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劳卫制测试项目很多,包括跑、跳、投掷、体操,田径等项目,这些项目贯穿着速度、力量、耐力、灵巧,是对人的身体素质的全面锻炼。

劳卫制必须是在所有的项目上都达到规定的标准才可以算是达标。

劳卫制有三个等级,少年级,一级和二级。

如果你在劳卫制的达标项目中,某项成绩达到了相应的运动员等级,还可以颁发运动员等级证书,运动员等级分5个级别。

(2)、1975年,国家体委公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替代了《劳卫制》。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主要任务是激励广大青年、少年和儿童经常地、持久地锻炼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分组上,采用按年龄分组与按年级分组并行的办法,在学校实行按年级制订评分评级标准的办法,不但照顾锻炼者的年龄差异,也适合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关于学段、年级划分的实况。

但无论那一级标准,各单项都必须达到45分。

这种单项基础分和各项总分结合评级的做法,有利于促进青年、少年和儿童身体的全面发展。

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现状1.1 检测内容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目前主要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灵敏度、柔韧性、力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并为学生的身体发育提供科学依据。

1.2 检测方式学生体质健康检测通常采用定期集中检测的方式进行,包括学生体育课上的监测和学校定期组织的体育测试。

此外,一些学校还通过设立专门的体质健康监测站点,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检测服务,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1.3 检测结果利用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常用于评估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在学校体育课程、体育竞赛和体育锻炼计划中发挥指导作用。

同时,学生体质健康检测结果还被用于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二、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发展趋势2.1 引入综合评价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主要以指标评价为主,而忽略了体质健康背后的综合因素。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学生体质健康检测与学生的日常营养、睡眠、心理健康等因素相结合,形成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

2.2 强调健康教育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加强与健康教育的结合,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提供学生所需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和行为。

2.3 推动个性化服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智能穿戴设备、互联网等,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健康监测,并根据个人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和饮食建议。

2.4 强化家校合作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的发展离不开家校合作的支持。

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并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体质测试发展历程

学生体质测试发展历程

学生体质测试发展历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体质测试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生体质测试的发展历程:
1. 起步阶段:
学生体质测试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在我国广州开展,其初衷是为了了解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起初,学生体质测试主要依据欧美国家的标准进行测定,如身高、体重、肺活量等。

2. 标准的制定与完善:
随着国内学生体质测试的逐步推广,需要针对中国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继发布,标志着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进一步规范与完善。

3. 测评内容的拓展:
除了衡量学生的基本体质指标外,学生体质测试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例如,骨密度测试、灵敏度测试、柔韧性测试等,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

4. 高科技手段的引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体质测试也开始应用一些高科技手段。

例如,引入电子身高体重仪、心率检测仪、运动功能评估设备等,提高测试的准确度与科学性。

5. 数据分析与应用:
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积累越来越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成为关键。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总之,学生体质测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完善与创新,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要求,也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体质测试的方式和内容还将不断调整与更新,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求。

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演变和发展

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演变和发展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新闻来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新闻类别:摘要发布时间:2008-04-14 )建国五十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对于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和《学生体育工作条例》,促进和保证体育课教学,以及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 有利于学生按照要求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自觉参加体育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3 通过这些标准的测试和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展开,对于学校体育评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体育总体评价的重要内容。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全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满足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

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建国以来,《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制定、颁布和实施,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新的《标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这些标准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将有利于正确认识并实施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劳卫制》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新篇章。

1950年8月,中国体育访问团赴前苏联,全面考察和学习了原苏联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的经验,引进了《劳卫制》,从1951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新闻来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新闻类别:摘要发布时间:2008-04-14 )建国五十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原国家教委、原国家体委等有关部门从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出发,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于2002年开始在全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具有积极作用,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对于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和《学生体育工作条例》,促进和保证体育课教学,以及早操、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 有利于学生按照要求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自觉参加体育活动行为习惯的养成;3 通过这些标准的测试和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展开,对于学校体育评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体育总体评价的重要内容。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制度的演变和发展,是与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全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满足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才战略的基本要求相一致的。

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面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建国以来,《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制定、颁布和实施,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为新的《标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这些标准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将有利于正确认识并实施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一)《劳卫制》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学校体育的新篇章。

1950年8月,中国体育访问团赴前苏联,全面考察和学习了原苏联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的经验,引进了《劳卫制》,从1951年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

1954年,在借鉴原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在部分地区试行的情况,政务院批准并发布了《劳卫制》暂行条例,经过试行和反复修改于1958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实施《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及相关项目标准和测验规则,其第一条明确指出:劳卫制是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对人民在体育锻炼上的基本要求而制定的,其目的在于鼓励人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使人民身强力壮,意志坚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劳卫制》由预备级(少年级)、第一级和第二级工三个级别组成,在一级和二级中还按照性别差异根据某一年龄段中体能的发展设置了男女若干戈年龄组。

在项目设置上,除了发展身体素质和机能的锻炼项目以外,《劳卫制》还设置了诸如射击、手榴弹掷远、行军、国防知识等内容,反映了当时巩固国家政权和建设祖国的社会需要。

当时,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受到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学校卫生条件比较差以及营养不足蹬因素的影响,亟待提高。

因此为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和保卫组股的热潮推动下,我国的《劳卫制》产生和发展起来了,并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包括学生在内的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对广大学生和成年人的体制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部分学校核地区受浮夸风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急于求成,搞反复测试,突击达标,违反体育锻炼的客观规律,并冲击了正常的体育课教学;此外,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了国家的财政经济困难,广大学生出现了营养不良,体制健康水平下降,这些使得《劳卫制》的推行受到影响,被迫中断。

此后,在1964年《劳卫制》改名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

虽然《劳卫制》的实施经历了轰轰烈烈、坎坷与挫折,但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改善和提高少年儿童的体质健康状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民体质健康促进事业的新纪元,也开创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工作的先河。

(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重新确立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975年五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公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在学校广泛实施,此后,在1982年,1990年又进行了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1995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了保证。

在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特别是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特别重视受教育者应掌握充足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全面发展。

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的改善与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机会不断减少,电视机、视盘机(VCD机和DVD机)、计算机等的普及也导致学生身体活动时间不断减少,生活水平提高与体制健康水平下降的矛盾逐渐现象。

社会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更加重视,从1985年开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科学技术部等五部委(局)共同组织展开了全国性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到2005年已经进行了五次,以全面了解我国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目的是:鼓励和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面对全体人群,分四个组进行测验,分别是儿童组,9~12岁,相当于小学3~6年级;少年乙组,13~15岁,相当于初中;少年甲组,16~18岁,相当于高中;成年组,19岁以上,相当于大学。

其测试内容主要是对身体素质项目进行测验,共分五大类,与《劳卫制》相比删除了射击、手榴弹掷远、行军、听一般国防知识等内容。

所选项目强调增强体质效果好,少而精,既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又简便易行,便于测试记录成绩,并适当兼顾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打基础。

主要由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具体实施时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进行,同时强调学校应当把体育锻炼标准的施行工作同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它的推行对促进全社会关注学校体育,督促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保证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上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享受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

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了新的威胁。

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

对于学生来说,升学压力大、睡眠不足正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特别是沉重的课业压力使得学生余暇锻炼时间减少,导致了肥胖发生率的不断增加。

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握力水平有所提高、几种常见疾病(低血红蛋白、龋齿等)的患病率继续下降;反映肺脏功能的肺活量测试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城市学生重要的健康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和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必须从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抓起。

因此,2002年7月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作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并在第一条指出了它的目的和意义: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从我国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对青少年学生提出的基本希望和要求,也为研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定了明确方向,同时,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增进健康的问题已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将测试对象按照年级分组,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初中和高中每年级为一组,大学为一组。

该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实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测试内容中,选择了与学生身体的发展及身体健康素质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些要素作为测试的内容。

例如:新增加了“身高标准体重”这一指标对学生身体的匀称进行评价,间接反映学生的营养状况,以引导学生及家长和全社会来关注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和肥胖(或营养不良)状况。

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过程中,对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有针对的进行身体锻炼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标准也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同时这些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由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部分项目的评分标准较低,原本是想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有的学生却因为不需要过多努力就能及格,锻炼的积极性反而下降;此外,为了较准确的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减轻教师负担,《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没有过多选用可用于锻炼的项目和内容,而是提出通过体育课中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积极锻炼,从而提高测试成绩,但同时由于部分学校对体育课教学内容缺乏明确的要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形态发育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低血红蛋白等常见病检出率继续下降,握力水平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包括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完善和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