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万莉
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_万莉

·1043·
tumor activity,such as berberine,palmatine,glaucine,and boldine. The artical submitted the new progress of study i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he anti - tumor activity of the alkaloid fraction of Corydalis yanhusuo. 【Key words】alkaloid fraction of Corydalis;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ti - tumor effects
Med J,1984,97( 7) : 504 - 508.
[4] 李冰,王文光,秦子敏. 食管癌全量放疗后复发或纤维狭窄 148
例手术治疗[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5,40 ( 2) : 373 -
374.
( 编校: 景晓同)
?综述?
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万 莉1 ,钱晓萍2 ,刘宝瑞2
我们选择全喉、全食管切除加胃咽吻合术。术中患者出血较
少,术后无并发症,很好的解决了患者的进食困难问题。随
访至今该患者无瘤生存。
【参考文献】
[1] 雷大鹏,潘新良,栾信庸,等. 颈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J]. 中华
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 87 - 89.
[2] Tachimori Y. Role of salvage esophagectomy after definitive chemo-
其经典路径是由gp是一种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具有复杂的膜转运功能可与其结合位点相结合水解供能从而引起构象的改变或通过其他机制将进入细胞内的化疗药物泵出到细胞间隙使胞质内的药物浓度不断下降药物的细胞毒作用也随之不断下降甚至丧失从而表现出耐药性1314诱导出对pgp表达呈强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cfadm而人乳腺癌细胞敏感株mcfgp的表达呈阴性
延胡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分析

延胡索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分析摘要:目的就延胡索生物的碱类化学成分展开分析,同时就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总结分析国内外围绕延胡索所展开的研究,就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要规律与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
结果生物碱类是延胡索中所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
结论在延胡索化学成分的提取过程中,热回流法、高速逆流色谱法以及超声提取法均是较为成熟的工艺技术。
同时单指标质控以及指纹图谱法也是在质量评价中较为常见的方法。
关键词:延胡索;化学成分;质量控制引言:延胡索的块茎部位被认定为中药延胡索,其亦被称为元胡、玄胡等。
在临床中通常被应用在脘腹疼痛、跌扑肿痛、胸胁以及经闭痛经等症状的治疗上,其主要的应用功效有活血止痛等。
作为我国的传统药物,延胡索在中医临床的应用中较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药的应用价值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认可。
故近年来不仅针对中药质量研究保守关注,延胡索在西医的临床治疗中也在逐渐的普及。
加强对延胡索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意义也便突显出来。
一、延胡索药理作用简析1.1、镇痛作用作为延胡索最为主要的药用功效,延胡索在临床应用中可有效的促进通气活血。
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延胡索的记载,这表明延胡索的临床应用在我国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
众所周知,延胡索乙素是延胡索中最为主要的成分,而延胡索乙素对于持续性以及慢性钝痛等症状,有着良好的镇痛效果。
正所谓痛则不通,痛则不通。
血瘀是导致疼痛的关键原因,延胡索对于化瘀的神奇功效也使得其镇痛效果较为显著。
1.2、镇静催眠延胡索乙素不仅具备镇痛的功效,其在中枢安定方面也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延胡索也被应用于催眠以及治疗多梦等问题。
同时在应用延胡索加以镇静催眠之后,对人体无明显的副作用,所以说在镇静催眠的方面,延胡索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3、抗冠心病我国对于延胡索的应用历史较长,延胡索很早便被应用于冠心病以及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分析工作的开展,也进一步证明了延胡索在扩张冠状动脉以及增加冠脉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延胡索物质基础研究

延胡索物质基础研究延胡索是常用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化学成分为原小檗碱类和阿朴啡类生物碱。
该文概述延胡索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研究,分析其结构类型及新的定性、定量方法;分析其生物转化、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特点,为确定延胡索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延胡索;生物碱;药效物质基础1 化学成分1.1 生物碱类延胡索生物碱研究的较早记载是1928年[2],直至1936年间[3],以留学英国和瑞士归国的化学家赵承嘏为代表的开创了研究延胡索化学成分的先河,先后分离得到13个生物碱,标记为延胡索素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和寅,确定延胡索素甲为紫堇碱(延胡索甲素,corydaline)、素丙为原鸦片碱(protopine,1)、素丁为左旋四氢黄连碱(L-tetrahydrocoptisine,stylopine,2)、素戊为消旋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素已为左旋四氢非洲防己胺(L-tetrahydrocolumbamine,isocorypalmine,3)、素庚为右旋紫堇球碱(D-corybulbine,4)、素寅为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5)。
1936年在确定了素乙的化学结构为DL-延胡索乙素[DL-tetrahydropalmatine,(±)-THP,6]的同时,还分离鉴定了黄连碱(coptisine,7)和去氢紫堇碱(去氢延胡索甲素,dehydrocorydaline,13-methylpalmatine,8)[4]。
1940年,又分离得到L-四氢非洲防己胺,并认为可能是素己[5]。
1966年,鉴定出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6]。
1981年修正了素丑的化学结构,鉴定为左旋四氢非洲防己胺[7],并确定了素壬和素癸均为D-海罂粟碱(D-glaucine,9),素子为左旋四氢非洲防己胺[8]。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鲁春梅;张春森;姜立勇【摘要】延胡索是活血化瘀的代表药,具有化瘀止痛、理气活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对其做一综述.【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15【总页数】2页(P126-127)【关键词】延胡索;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者】鲁春梅;张春森;姜立勇【作者单位】210038,南京制药有限公司;210038,南京制药有限公司;210038,南京制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延胡索为罂粟科(Papaveraceae)荷包丹亚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又称为元胡、玄胡、玄胡索等。
《本草纲目》记载“本名为玄胡索,因避宋真宗讳,故改玄为元也”,后世处方多称“元胡”。
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效。
《雷公炮炙论》称:“心痛欲死,速觅延胡”。
《本草纲目》谓之“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可见延胡索的止痛效果为历代医家所公认。
1 化学成分延胡索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为异喹啉型生物碱,按照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两种,几乎不溶或难溶于水者属叔胺碱,约占总生物碱的0.65%;较易溶于水者属季胺碱,约占0.3%。
到目前为止,从延胡索中分离出并经过结构鉴定的已有40多种,其类型又分别属于原小檗碱类、阿朴菲类、原阿片碱类、异喹啉苄咪唑类、异喹啉苯并菲啶类、双苄基异哇琳类等,其中以原小檗碱类为多。
此外,延胡索中还含有大量淀粉,少量有机酸,如棕搁酸、油酸、亚油酸、亚油烯酸等;并含有皂醇类,粘液质、树脂、皂苷类和一些无机元素等。
利用硅胶、氧化铝吸附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ODS反相吸附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延胡索85%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利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延胡索及其水煎液的无机元素进行分析,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14种元素,其中Fe、Zn、Mn的含量较高,提示我们延胡索活血、理气、止痛的作用可能有与这些无机元素有一定的联系。
延胡索的制剂学研究进展

延胡索的制剂学研究进展2.1概述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又称玄胡、元胡,主产浙江省东阳、磐安一带,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尤,以止痛见长。
2.2物理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扁球形,直径O.5~1.5cm。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
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
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气微,味苦。
2.3主要化学成分延胡索主要成分为生物碱,主要为叔胺、季胺类生物碱。
到目前为止,从延胡索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成分约有30种(延胡索辛素结构不明,未计在内)。
除生物碱外,延胡索中尚含有大量淀粉,少量黏液质、树脂、挥发油,另含无机微量元素。
起止痛作用的化学成分有延胡索甲索、延胡索乙素(dl~T HP)、延胡索丑素等生物碱,其中延胡索乙素的止痛作用最强。
2.4药剂学进展2.4.1延胡索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展延胡索中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其中以延胡索乙素的止痛、镇痛作用最强。
延胡索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传统制剂工艺多采用醇提工艺,也有水提的报道;现代工艺多采用冷浸法、渗漉法、热回流方法(索氏提取法),近年来有采用超声提取法的报道、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陈平等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提取延胡索总生物碱的结果,证实冷浸法结果不稳定;桑彤等采用正交法优化延胡索的渗漉法提取工艺;孙百虎等采用醇回流法提取延胡索中的生物碱;有报导采用超声提取法,利用超声振荡助溶的原理进行提取;黄欣等研究比较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02一SFE)和醇回流法提取延胡索有效成分的优劣,结果显示C02一SFE提取法优于醇回流法。
2.4.2延胡索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延胡索的质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成药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面。
而在鉴别方法中,薄层层析与扫描法发展得相当成熟。
在含量测定方法中,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应用最早的方法;在2000年之后,高效液相色谱法其在分离定量方面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的优势,其应用发展得很快,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液质联用技术分析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液质联用技术分析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类成分作者:侯鹏飞宿树兰段金廒刘汉清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1期[摘要] 目的:分析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HPLC-ESI-TOF/MS)分析鉴定了延胡索水提液中的叔铵碱类和季铵碱类成分。
结果:根据所测得的各个组分分子离子峰的m/z值,通过查阅文献,鉴定出四氢非洲防己碱、原托品碱、延胡索碱等11个生物碱类成分。
结论:本研究为分析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延胡索;液质联用;生物碱[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b)-048-02Analysis of alkaloids in water extract of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OU Peng-fei, SU Shu-lan, DUAN Jin-ao, LIU Han-qing(Jiangsu Key Laboratory for TCM Formulae Research,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21004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alkaloids in the root of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Methods: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alkaloids in water extract from the root of 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 Results:11 compounds , such as tetrahydrocolumbamine,protopinecorydaline,coptisine and etc,were determined tentatively by comparison of their MS spectra with literature data. Conclusion: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will be helpful to analyze the alkaloids in the root of Corydalis yanhusuo W. T.Wang. and to build its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Key words] Corydalis yanhusuo W. T.Wang ;HPLC-MS; Alkaloids延胡索又称元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 T. Wang的干燥块茎,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症[1]。
生物碱干预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生物碱干预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①胡高勇刘彩艳李勇②邵莹莹胡高升③于海洋(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 301617)中图分类号R32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09-1986-07[摘要]恶性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形成的增生组织,对人类生命威胁极大的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化疗、手术切除等,而目前用于治疗癌症的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大,这使得寻找有效低毒的新型药物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生物碱是一类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小分子化合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作为抗癌药物产生抑瘤效果也有很多报道,并且作用于肿瘤微环境能够有效地产生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发展的作用,本文就生物碱在体内通过作用于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免疫/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不同的微环境成分和细胞从而产生抗肿瘤功效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物碱;肿瘤微环境;抗肿瘤Research progress of alkaloids intervention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HU Gaoyong, LIU Caiyan, LI Yong, SHAO Yingying, HU Gaosheng, YU Haiyang.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1617,China[Abstract]Malignant tumor refers to the hyperplastic tissue formed by the body under the action of various tumorigenic fac‐tors, and is a disease that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human life.The current side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drugs used to treat cancer are large, which makes the search for effective and low-toxic drugs become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Alkaloids are a class of small molecular compounds extracted from natural plant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y have been effective as anti-cancer drugs in inhib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umor cells, and there are also many reports on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alkaloids on different microenvironment components and cells such as collagen, laminin, immune/inflammatory cell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nd fibroblasts are described.[Key words]Alkaloids;Tumor microenvironment;Anti-tumor癌症一直是人类患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癌症的病程与实体瘤的生长紧密相连,这个实体瘤就称为肿瘤。
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抗肝肿瘤活性研究_桑晓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26卷,第5期,2009年9月Journal of Zhejiang Sci2Tech U niversityVol.26,No.5,Sept.2009文章编号:167323851(2009)0520754203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抗肝肿瘤活性研究桑晓媛,张 磊,刘 立,钱 程,赵辅昆,许传莲(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 摘 要:分离延胡索生物碱并测定其对肝癌细胞SMMC27721的体外细胞毒活性。
以30%乙醇为溶媒利用微波法提取延胡索中生物碱类化合物,醇提物经过乙醚、NaO H萃取,大孔树脂、硅胶进一步纯化,同时用化学检识法进行定性鉴别,得到水溶性生物碱、脂溶酚性生物碱和脂溶非酚性生物碱3部分。
利用M T T方法研究各部分的细胞毒活性。
结果表明延胡索脂溶非酚性生物碱组分肝肿瘤细胞杀伤活性最强,对SMMC27721的生长抑制活性最高,IC50约为35μg/mL。
关键词:延胡索;生物碱;提取分离;SMMC27721;细胞毒活性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采用的外科切除手术治疗方法,常因肿瘤转移和其他的病理改变而遭到质疑。
因此,人们积极寻找新的能够降低肝癌死亡率的方法[1]。
传统中草药由于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因此用来进行肝病治疗受到高度的关注[2]。
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Cory dalis yanhusuo W. T.Wang)的干燥块茎,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资源丰富。
它性味辛、苦、温、入肝、胃经,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3]。
其有效成分的常用提取方法有渗漉法[4]、醇回流法[5]和超声提取法[6]。
延胡索的镇痛、镇静催眠、抗冠心病等作用已得到广泛研究与临床应用。
还有研究表明:胡索碱对人胃癌细胞株BG C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是4.7μmol/L,对人鼻咽癌细胞株K B增殖抑制作用的IC50是10μmol/L,表明延胡索碱对这两种癌细胞有较高的活性[728]。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0年第3期综述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别名玄胡索、元胡,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素(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块茎,荷包牡丹亚科,紫堇属。
多年生草本,高10~20cm。
基生叶与茎生叶同形,有柄;基生叶互生,2回三出复叶,小叶片长椭圆形、长卵形或线形,长约2cm,先端钝或锐尖,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苞片阔披针形,子房扁柱形,蒴果条形。
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于丘陵草地;多栽培。
于夏初茎叶枯萎后采挖,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直径0.5~1.5cm。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
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
气微,微苦。
制备时需除去须根,洗净,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即取出,晒干即可。
目前广泛用于医学和药理学方向,具有镇静、抗焦虑、催眠、镇痛、抗心律失常、抗溃疡、抗心肌缺血及抗肿瘤等功效。
1化学成分1.1生物碱类化合物1.1.1异喹啉生物碱延胡索中含有异喹啉生物碱,而根据其连接基团的不同又可见阿朴啡类生物碱、原小檗碱类生物碱、苄基异喹啉、双苄基异喹啉、吗啡类生物碱等九类,其中以前两类生物碱较多。
关秀锋,王锐,曲秀芬,刘宇轩,殷悦,杨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延胡索作为传统药材,应用十分广泛。
延胡索所含有的多种化学成分分别在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均产生积极影响,发挥镇静、抗焦虑、催眠、镇痛、抗心律失常、抗溃疡、抗心肌缺血等功效,同时亦可起到较好的抗肿瘤、治疗妇科病等作用,且以延胡索乙素作用最为广泛且效力更强,而延胡索总碱、去氢延胡索甲素及左旋延胡索乙素等亦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故对延胡索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综述,为更进一步探索延胡索的药用前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延胡索;中医妇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Advances in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orydalis Yanhusuo*GUAN Xiu-feng,WANG Rui,QU Xiu-fen,LIU Yu-xuan,YIN Yue,YANG Jing(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150040,China)Abstract:Corydalis yanhusuo is widely used as traditional medicine.Corydalis yanhusuo many kinds of chemi-cal components,respectively,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digestive system,cardiovascular system and pituitary a-drenal cortical systems have a positive impact,play calm,anti-anxiety,hypnosis,analgesia,anti-arrhythmic,fightulcer,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 etc,at the same time can also have good antitumor effect,and tetrahydropalma-tine effect is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stronger,and rhizoma corydalis total alkali,hydrogen fumaric sogyal elementand sinistral tetrahydropalmatine also played a positive role.Therefore,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rhizoma corydalis was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which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medical prospect of rhizoma corydalis.Key words:Corydalis Yanhusuo;gynecology of TCM;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researchprogressDOI:10.16247/ki.23-1171/tq.20200357收稿日期:2019-06-29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No.2018-74)作者简介:关秀锋(1986-),男,籍贯黑龙江,主管药师,200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硕士,从事中药新药与新剂型的研究。
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选了4 4种 生 物碱 类化 合物 对 四种 肿瘤 细胞 株增 殖 抑制 作 用, 研究结果发 现延 胡索一效 应 关 系 , 中对 人 胃癌 细胞 株 且 其
细胞耐药性 的产生 与其 细胞 内 P—g p的过 量表达有关 , 而延
胡索生物碱对 H p 2细胞生 长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 。 eG
3 抗肿瘤作 用机 制
万
制 肿 瘤 韵 血 管 新 生 , 而 达 到 抑 制 肿 瘤 的 作 用 。 G oJ 从 a L 等” 用 内皮细胞生 长 因子 ( E F 诱 导人脐 静脉 内皮细胞 V G)
莉, 等
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 分及 其抗 肿瘤作用 的研究进展
【 e od 】l ld r tno Cr asce i lost n ; n — u o eet K yw rsa a i fco f o dl ; mc nt et at t r fc k o a i y i h ac i s i m u s
M d r nooy 0 2 2 ( 5 14 o e O clg 1 ,0 0 ) 0 2—14 n 2 04
⑤抗肿瘤作用 。
2 延 胡 索 生 物 碱 抗 肿 瘤 作 用 的实 验 研 究
目前 , 从中药中筛选 开发 具有 抗肿 瘤作 用 的新 药 , 于 对
抑制肿瘤侵袭 、 转移及 改善 肿瘤 患者 预后 、 高生存 率具 有 提 十分重要 的意义 , 已成为 国内外学 者共 同关 注 的热 点。研 并
多中药成分能作用 于细胞周期 的某 一个环节 , 导致 细胞周期
受阻 , 导其 凋亡。张 国铎等 ” 诱 发 现延 胡索 生 物碱对 6种 人 胃癌细胞都有 明显 的增殖抑制作 用 , 而将延 胡索生物碱 继 作用 2 h于 MK 2 4 N一 8细胞 , 测对其 凋亡 诱导 和细胞 周期 检 阻滞作用 , 现 2 、0 1/ l 胡 索 生物 碱 均 可诱 导其 凋 发 5 10x m 延 g
川楝子与延胡索抗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文章 编号 :1001.4217(2018)O1.0057—06
第 33卷 第 1期
V0l-33 N o.1
川楝 子与延胡 索抗癌 活性成分研 究进 展
1 川楝子抗癌 活性 成分
1.1 粗 提 物
川 楝 子 中主要 含 有萜 类 物质 ,对 川 楝 子进 行 简单 的 乙醇 提取 ,提取 物对 结肠 癌 细胞 SW480和结肠直肠 CT26癌细胞荷瘤小 鼠的肿瘤即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是通过凋亡途 径 实 现 ,且 在 抑 制 小 鼠肿瘤 的 同 时没 有 出现 明 显 的 副作 用 f4】.另 外 包含 大 约 15%川 楝素 的乙醇 一氯仿 提取物 也能 以剂量依 赖 和时 间依赖 方式抑 制肝 癌 SMMC.7721细胞 和 Hep3B细胞的增殖 ,Ic50分别为 0.6 mg/L和 0.8 mg/L.对 H22荷瘤小鼠,高剂量 (0.69 mg/ (kg·d))和低剂量 (0。138 mg/(kg·d))给予提取物均能 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抑制率大约 50%.抑制肿瘤是 由于肿瘤 出现 了坏 死和凋亡 ,可 以观察 到 Bax和 Fas表达的增加及
58
汕头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第 33卷
Be!一2表达的减少 ,说明凋亡是通过线粒 体途径和死 亡受体途径实现l 51.川楝子提取物表 现出来的抗肿瘤活性 ,促使研究进一步 向更系统的单体成分研究.
1.2 三 萜 成 分
Jll楝 子 中主要 的萜类 成 分 为三萜 成 分 ,且 高 含氧 原子 ,称之 为柠 檬 苦 素类 三萜 ,川l 楝 素为 其 中重要 成 分 之一 .川 楝 素 一般 广 泛 用 于肠 道 驱 虫 及农 业 上 的杀 虫剂 ,还 具 有抗 肉毒作用 ,同时对多种细胞具有诱导分化及凋亡的作用 ,抑制多种肿瘤细胞 的增殖 ,其 机制 可 能是 通过 抑 制各 种 K+-通道 ,选 择 性通 过 L一型 ca 通 道增 加 Ca 离 子 内 流 ,增 加 细 胞 内 ca 离 子 浓 度 实 现 _6].Jll楝 素 以 剂 量 依 赖 方 式 抑 制 早 幼 粒 细 胞 性 白 血 病 细 胞 HL.60的增 殖 ,IC 。(48 h)为 28 ng/mL,其抑 制 机制 主要 通过 S期 阻滞 和诱 导细 胞 凋亡 实 现 ,通 过流式 细 胞术 可观 察 到促凋 亡 蛋 白 Bax、降解 PARP和 caspase一3的增 加 和抗 凋 亡 蛋 白 Bcl一2的降低 ,蛋 白印迹 法 显示 川I楝 素抑 制 了 cDc42/MEKKl/ K 途径 171.另外 川 楝 素对前 列腺癌 PC3细胞 、肝 癌 BEL7404细胞 、中枢 神经 SH—SY5Y细胞 、中枢神 经 U25 1 细胞 和组 织 细胞 U937也 具 有 抑 制作 用 ,其 Ic 。分 别 为 1.2×10一、2.6×10~、1.5×10~、 3.3×10 和 5.4×10  ̄zmol/L,进一 步 的研 究发 现 ,对 U937细胞 川楝 素 以剂 量 、时问依 赖 方 式使 s期细 胞 累积 ,而 G0/G1期 细胞 减 少 ,用 川I楝 素 处理 U937细 胞一 段 时 间后 出现 细胞凋 亡嘲.对 于结肠 直 肠癌 细胞 SW480,川楝 素 同样 以剂量 、时 间依赖 方式 抑制 其增 殖 , Ic50为 0.349 3 ixmol/L(24 h)和 0.105 9 Ixmol/L(48 h),并 通 过 抑 ̄I]AKT/GSK.3/3//3一catenin 途 径诱 导细胞 凋亡[91.另 外对肝 癌细胞 SMMC一772 1川I楝 素则通 过线 粒体 依赖 途径诱 导其 凋 亡 ㈣.对 KB 细胞 的 Ic 。为 3.82 ixg/mLt“】.另外 JlI楝 素 对 H22肝癌 荷 瘤 小 鼠也 具 有 明显 的 抑 瘤 作 用 ,且 与 凋亡 相 关 l121.可 见 川楝 素 对 多种 肿 瘤 细 胞都 具 有 有 效 的抑 制 作 用 ,且 抑 制 的机理 大 都 与诱 导 细胞 凋亡 有 关 .
延胡索物质基础研究

延胡索物质基础研究延胡索是常用传统中药之一,主要化学成分为原小檗碱类和阿朴啡类生物碱。
该文概述延胡索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研究,分析其结构类型及新的定性、定量方法;分析其生物转化、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等特点,为确定延胡索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延胡索;生物碱;药效物质基础1 化学成分1.1 生物碱类延胡索生物碱研究的较早记载是1928年[2],直至1936年间[3],以留学英国和瑞士归国的化学家赵承嘏为代表的开创了研究延胡索化学成分的先河,先后分离得到13个生物碱,标记为延胡索素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和寅,确定延胡索素甲为紫堇碱(延胡索甲素,corydaline)、素丙为原鸦片碱(protopine,1)、素丁为左旋四氢黄连碱(L-tetrahydrocoptisine,stylopine,2)、素戊为消旋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素已为左旋四氢非洲防己胺(L-tetrahydrocolumbamine,isocorypalmine,3)、素庚为右旋紫堇球碱(D-corybulbine,4)、素寅为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5)。
1936年在确定了素乙的化学结构为DL-延胡索乙素[DL-tetrahydropalmatine,(±)-THP,6]的同时,还分离鉴定了黄连碱(coptisine,7)和去氢紫堇碱(去氢延胡索甲素,dehydrocorydaline,13-methylpalmatine,8)[4]。
1940年,又分离得到L-四氢非洲防己胺,并认为可能是素己[5]。
1966年,鉴定出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coptisine)[6]。
1981年修正了素丑的化学结构,鉴定为左旋四氢非洲防己胺[7],并确定了素壬和素癸均为D-海罂粟碱(D-glaucine,9),素子为左旋四氢非洲防己胺[8]。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延胡索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药延胡索以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块茎入药,据《中国药典》记载[1],其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是一味临床常用的止痛药,被称为“中药吗啡”,且无成瘾性,因此对其止痛作用的研究被广泛关注。
延胡索中主要含有生物碱类物质包括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等60余种,其中延胡索乙素是其止痛作用的主要有效物质[2]。
随着对延胡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尚含有多糖、甾体、挥发油、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另外还具有镇静、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梗死、干预心衰、保护中枢神经、抑制平滑肌收缩等作用。
本文对延胡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延胡索提供文献资料。
1化学成分1.1生物碱李凤琴[3]等人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法对延胡索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了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共分离得到12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四氢非洲防己胺、四氢药根碱、普罗托品、1, 2, 9, 10-四甲氧基-6-甲基-4H-二苯并[de, g]喹啉-4, 5(6H)-二酮等,其中四氢药根碱、taxilamine两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延胡索中分离得到。
吕子明[4]等人对延胡索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鉴定了22个化学成分的结构,包括四氢紫堇萨明、四氢黄连碱、四氢小檗碱、脱氢紫堇碱、脱氢海罂粟碱等21个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和1个氨基酸。
其中13-甲基非洲防己胺、千金藤宁碱、腺苷、δ-乙酰鸟氨酸均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
1.2水溶性非生物碱化合物刘振华[5]等人对延胡索80%乙醇提取物中的水溶性非生物碱类物质进行了分析,采用大孔树脂收集水洗脱部位,经732阳离子树脂纯化,采用三甲基硅烷衍生化,利用GC-MS检测,最终鉴定了16个化合物,包括2-羟基丙酸、丁二酸、苹果酸、枸橼酸、软脂酸、硬脂酸等11个有机酸。
延胡索化学成分_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分子式
C 21H 25NO 4 C 22H 27NO 4 C 22H 24NO 4 C 20H 18NO 4 C 20H 21NO 4 C 21H 22NO 4 C 19H 17NO 4 C 19H 14NO 4 C 20H 23NO 4 C 20H 20NO 4 C 21H 25NO 4 C 21H 25NO 4 C 21H 25NO 4 C 19H 17NO 4 C 21H 25NO 4 C 21H 21NO 4 C 20H 23NO 4 C 20H 23NO 4 C 19H 21NO 4 C 20H 19NO 4 C 20H 21NO 4 C 20H 23NO 4 C 20H 23NO 4 C 20H 19NO 5 C 21H 23NO 5 C 22H 23NO 6 C 20H 15NO 4 C 20H 17NO 6 C 20H 25NO 3 C 21H 25NO 4
结 构
I: R 1 = R 2 = R 3 = R 4 = OM e I: R 1 = R 2 = R 3 = R 4 = OM e; R 5 = Α M e; 13S , 13Α R : R 1 = R 2 = R 3 = R 4 = OM e; R 5 = M e : R 1, R 2= 2 O 2CH 2 2 O 2; R 3 = R 4 = OM e : R 1, R 2= 2 O 2CH 2 2 O 2; R 3 = R 4 = OM e : R 1 = R 2 = R 3 = R 4 = OM e : R 1, R 2= 2 O 2CH 2 2 O 2; R 3 , R 4 = 2 O 2CH 2 2 O2 : R 1, R 2= 2 O 2CH 2 2 O 2; R 3 , R 4 = 2 O 2CH 2 2 O2 : R 1 = OH; R 2 = R 3 = R 4 = OM e; 13aS : R 1 = OH; R 2 = R 3 = R 4 = OM e : R 1 = R 3 = R 4 = OM e; R 2 = OH; R 5 = Α M e; 13S , 13aR : R 1 = OH; R 2 = R 3 = R 4 = OM e; R 5 = Α M e; 13S , 13aR : R 1 = R 2 = R 3 = OM e; R 4 = OH; R 5 = Α Me : R 1, R 2= 2 O 2CH 2 2 O 2; R 3 , R 4 = 2 O 2CH 2 2 O 2; 12bS : R 1= : R 1= : R 1= : R 1= : R 1= R 3 = R 4 = OM e; R 2 = M e; 6aS R 3 = R 4 = OM e; R 2 = M e; ∃ 4; ∃ 7 R 3 = R 4 = OM e; 6aS R 4 = OM e; R 3 = OH; R 2 = M e; R 3 = OH; R 4 = OM e; R 2 = M e; 6aS
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抗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抗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延胡索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多年生半蔓生药用植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延胡索生物碱,包括基础延胡索碱、酸性延胡索碱、酯化延胡索碱等。
近年来,研究表明延胡索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如减轻血小板聚集、镇痛、抗炎、抗血栓、降血压等。
此外,延胡索生物碱还显示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对乳腺癌和肺癌具有很高的抑制率。
因此,开展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抗癌活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医药学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其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并为其应用于肿瘤化疗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根据文献报道,延胡索生物碱可以采用乙醇提取法等方法进行提取。
本研究将优选出最适宜的提取方法,并进行延胡索生物碱的分离纯化,具体方法待进一步确定。
(2)延胡索生物碱的理化性质研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研究延胡索生物碱的理化性质,以建立相关识别鉴别方法。
(3)延胡索生物碱的抗癌活性研究采用MTT法或CCK-8法等方法,建立细胞模型,研究延胡索生物碱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并探索其抑制癌细胞的机制。
四、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将深入认识延胡索生物碱的药理学及抗癌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同时,探究延胡索提取方法和纯化工艺,为延胡索生物碱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质量保障。
五、研究进度计划(1)前期准备阶段:文献调研、实验方案设计等(1个月)。
(2)实验阶段:利用乙醇提取法对延胡索进行提取,建立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等实验(3个月)。
(3)理化性质研究阶段: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研究延胡索生物碱的理化性质(1个月)。
(4)抗癌活性研究阶段:采用MTT法或CCK-8法等方法,建立细胞模型,研究延胡索生物碱对癌细胞的抑制率,并探索其抑制癌细胞的机制(4个月)。
(5)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阶段: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提取分离过程,撰写研究论文(2个月)。
中药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探析

中药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探析摘要:目的:对延胡索所具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探讨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归纳延胡索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要方法。
结果:经分析确定延胡索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就是生物碱类。
结论:采用的提取方法是除经典的热回流法、高速逆流色谱法以及超声提取法等相关技术,在质量评价中主要用指纹图谱法以及单指标质控这两种方法为主,并对延胡索体内动态进行研究,从现代化形势来看中药延胡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为中药研究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药;延胡索;方法;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中药延胡索本身是罂粟科紫堇属植物,是延胡索的块茎结构,别名为元胡、玄胡索以及玄胡等,主要的功效有活血、止痛、利气,通常用于治疗胸胁、经闭痛经、脘腹疼痛、跌扑肿痛等症状。
延胡索是中国传统药物,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比较多,还有很多西医临床治疗中也会应用到,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从现代化的中药发展形势来看,中药质量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占有的地位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对延胡索临床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更让中药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1 分析方法和化学成分1.1 分析方法对延胡索成分进行分析的时候,应用最多的就是热回流以及超声提取法这两种提取方法,而近些年普遍应用的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提取法以及高速逆流色谱法等相关提取方法,在分析延胡索成分的时候也有着较好的效果。
1.2 化学成分经分析得出延胡索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主要就是生物碱,其中有叔胺类生物碱以及季胺类生物碱,叔胺类生物碱含有量大概为0.65%,而季胺类生物碱含有量大概为0.30%。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延胡索中分离出来30多种生物碱,包括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小檗碱、氢化小檗碱、巴马打、d1-四氢黄连碱、黄连碱、L-四氢非洲防己碱、非洲防己碱、延胡索庚素、异紫董球-、元胡宁、L-四氢黄连碱等。
川楝子与延胡索抗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川楝子与延胡索抗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戴一;艾甜碧【摘要】川楝子、延胡索为两味重要中药,二者组方为经典名方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所含成分结构类型新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本文综述了两味药材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同时对两味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做了简要探讨.【期刊名称】《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3)001【总页数】6页(P57-62)【关键词】川楝子;延胡索;抗肿瘤活性;综述【作者】戴一;艾甜碧【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8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川楝子又名金铃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作用.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 ex Z.Y.Su et C.Y.Wu),又名:玄胡索、元胡等,为罂粟科紫堇属草本植物,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及跌打损伤功效[1].由二者组成的金铃子散为经典名方,具有活血散淤、行气镇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胸痛和脘腹疼痛等[2].现今,金铃子散在临床上也用于癌症的治疗[3],但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未见系统的研究,可能金铃子散中存在抗癌成分,因此组成该方的药材中所含的抗癌成分对于金铃子散抗癌活性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金铃子和延胡索中的抗癌活性成分,为该方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1 川楝子抗癌活性成分1.1 粗提物川楝子中主要含有萜类物质,对川楝子进行简单的乙醇提取,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SW480和结肠直肠CT26癌细胞荷瘤小鼠的肿瘤即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是通过凋亡途径实现,且在抑制小鼠肿瘤的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4].另外包含大约15%川楝素的乙醇-氯仿提取物也能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和Hep3B细胞的增殖,IC50分别为0.6 mg/L和0.8 mg/L.对H22荷瘤小鼠,高剂量(0.69 mg/(kg·d))和低剂量(0.138 mg/(kg·d))给予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大约50%.抑制肿瘤是由于肿瘤出现了坏死和凋亡,可以观察到Bax和Fas表达的增加及Bcl-2表达的减少,说明凋亡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实现[5].川楝子提取物表现出来的抗肿瘤活性,促使研究进一步向更系统的单体成分研究.1.2 三萜成分川楝子中主要的萜类成分为三萜成分,且高含氧原子,称之为柠檬苦素类三萜,川楝素为其中重要成分之一.川楝素一般广泛用于肠道驱虫及农业上的杀虫剂,还具有抗肉毒作用,同时对多种细胞具有诱导分化及凋亡的作用,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各种K+-通道,选择性通过L-型Ca2+通道增加Ca2+离子内流,增加细胞内Ca2+离子浓度实现[6].川楝素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IC50(48 h)为28 ng/mL,其抑制机制主要通过S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实现,通过流式细胞术可观察到促凋亡蛋白Bax、降解PARP和caspase-3的增加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降低,蛋白印迹法显示川楝素抑制了CDC42/MEKK1/JNK途径[7].另外川楝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肝癌BEL7404细胞、中枢神经SH-SY5Y细胞、中枢神经U251细胞和组织细胞U937也具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1.2×10-1、2.6×10-2、1.5×10-1、3.3×10-2和5.4×10-3μmol/L,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U937细胞川楝素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使S期细胞累积,而G0/G1期细胞减少,用川楝素处理U937细胞一段时间后出现细胞凋亡[8].对于结肠直肠癌细胞SW480,川楝素同样以剂量、时间依赖方式抑制其增殖,IC50为0.349 3 μmol/L(24 h)和0.105 9 μmol/L (48 h),并通过抑制AKT/GSK-3β/β-catenin途径诱导细胞凋亡[9].另外对肝癌细胞SMMC-7721川楝素则通过线粒体依赖途径诱导其凋亡[10].对KB细胞的IC50为3.82 μg/mL[11].另外川楝素对H22肝癌荷瘤小鼠也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与凋亡相关[12].可见川楝素对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的机理大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28-deacetyl sendanin为川楝子中另一个柠檬苦素类化合物,M14,SF-539,PC-3,SW620,KM12和ACHN等6种细胞对该化合物相比于阿霉素表现的更为敏感,其中最敏感的为SF-539和PC-3细胞,其生长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13].近年来,从川楝子中发现许多其他萜类化合物也表现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如化合物Meliasenin I、Meliasenin J、Meliasenin K、Meliasenin L、Meliasenin M、Meliasenin N、Meliasenin O、Meliasenin P、Meliasenin Q、Meliasenin R、meliastatin 3、苦楝酮、苦楝植酸甲酯、meliastatin 5,对骨肉瘤细胞U20S,除了Meliasenin R外,其他成分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Meliasenin K、Meliasenin Q、苦楝酮比对照药氟尿嘧啶活性还强;对乳腺癌MCF-7细胞,化合物Meliasenin Q没有活性,除了meliastatin 3、苦楝酮外,其他成分活性均强于氟尿嘧啶[14].另外一组来自川楝子的成分12-O-乙酰三唇素B、meliatoosenin E、cinamodiol、meliasenin B和1-cinnamoyltrichilinin抗癌活性研究显示,对肺癌A549细胞和白血病HL60细胞,12-O-乙酰三唇素B在10-7mol/L浓度对A549细胞和HL60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0.0%和87.2%,活性显著;而meliatoosenin E对HL60细胞在10-5mol/L浓度时抑制率为58.8%,cinamodiol、meliasenin B和1-cinnamoyltrichilinin对A549细胞和HL60细胞在10-5mol/L浓度时抑制率分别为56.6%和64.3%、55.6%和61.8%、54.1%和51.1%,可见这四个化合物抑制活性比较温和[15].此外报道的来自川楝子的抗癌活性成分还有Trichilin H,该成分对KB细胞有较高的毒性,IC50为0.11 μg/mL[11];12-ethoxynimbolinins E、1α-benzoyloxy-3α-acetoxyl-7α-hydroxy-12β-ethoxynimbolinin 及12a-hydroxymeliatoosenin这3个成分,对白血病HL60、肝癌SMMC-7721、肺癌A-549、乳腺癌MCF-7和结肠癌SW480细胞这3个化合物各自对部分肿瘤细胞显示出细胞毒性,IC50值在21.2-39.5 μmol/L之间[16].综上可见,川楝子中抗癌成分丰富,且集中在高含氧三萜成分,且有的成分抗癌活性强于临床常用药物阿霉素、氟尿嘧啶等,因此是挖掘抗癌药物的一个重要来源.1.3 甾体和多糖化合物川楝子中除含有丰富的萜类外,还含有甾体及多糖等成分.化合物(20S)-5-Stigmastene-3,7R,16,20-tetrol、(20S)-5-ergostene-3,7R,16,20-tetrol即是来自川楝子的两个甾体化合物,二者对骨肉瘤细胞U20S均有活性,但差于氟脲嘧啶,对MCF-7细胞化合物(20S)-5-Stigmastene-3,7R,16,20-tetrol没有活性,化合物(20S)-5-ergostene-3,7R,16,20-tetrol活性差于氟脲嘧啶[13].pMTPS-3则是从川楝子中分离出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由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以17.3:28.3:41.6:12.6摩尔比组成,分子量达26100 Da.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400 μg/mL时抑制率为61.19%[17].可见川楝子中的多糖成分更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2 延胡索抗癌活性成分2.1 延胡索粗提物延胡索作为中药,多用于镇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延胡索对癌细胞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简单的提取活性筛选实验发现,延胡索乙醇提取物可通过诱导G2/M期细胞停滞,抑制MCF-7增殖,而G2/M期细胞停滞可能通过诱导ROS形成,降低ΔΨm和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实现[18].对醇提物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的脂溶性非酚类生物碱,对SMMC-7721细胞表现出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约为35 μg/mL[19].在人的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中发现延胡索的醇提物和其所含的小檗碱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20].此外延胡索乙醇提取物还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涉及p38的激活和ERK1/2和SAPK/JNK 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21].粗提取物显示出的药理作用,已经激发了人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2.2 生物碱单体延胡索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延胡索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很强的抗增殖作用,活性受其所含的延胡索乙素、小檗碱和去氢紫堇碱这三个成分的比例影响,当延胡索乙素与小檗碱的摩尔比为2∶3时抗增殖作用最强,延胡索乙素和去氢紫堇碱组合时抗增殖活性有所增加,但是小檗碱和去氢紫堇碱之间的组合即呈现协同效应,也存在拮抗效果,尤其是去氢紫堇碱比例超过50%时,因此,选择延胡索乙素和小檗碱组合抑制MDA-MB-231细胞是一种有效选择[22].延胡索中的另一个成分原阿片碱对MDA-MB-231细胞具有抗黏附抗侵袭的作用,表现出抗肿瘤转移的效果,用原阿片碱处理MDA-MB-231细胞90 min,EGFR、ICAM-1、αv-整合素、β1-整合素和β5-整合素表达显著降低[23].对于多药耐药性,延胡索乙素可以通过与多药耐药MCF-7肿瘤细胞内的P-gp相互作用逆转肿瘤的耐药性[24];海罂粟碱可以底物形式抑制P-gp和MRP1介导的药物外排和激活转运体ATP酶活性以逆转耐药性MCF-7对阿霉素和米托蒽醌的耐药性,而且该成分还抑制ABC转运体基因的表达[25].因此延胡索乙素、海罂粟碱与阿霉素和米托蒽醌的联用对于克服耐药性是一种有效的选择.芳香酶是激素依赖型乳腺癌的一个重要治疗靶点,延胡索中的叔胺型生物碱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和紫堇碱和季胺型生物碱小檗碱、巴马汀和脱氢紫堇碱在体外均表现出有效的芳香酶结合活性[26],因此面向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开发这类成分应具有一定价值.另外脱氢紫堇碱还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该凋亡途径是通过Bax/Bcl-2比值调节,caspases激活和PARP裂解来介导[27].另一个重要成分为13-甲基巴马士宾,该成分以浓度、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肺癌A549细胞、结肠HCT116细胞、乳腺癌MCF-7细胞、MKN-45癌细胞和肝癌HepG2增殖,其中A549细胞最为敏感;而对两种人体正常细胞肝细胞L02和肾细胞HEK293毒性很低.对A549细胞抑制机制研究显示,该化合物通过剂量依赖方式诱导A549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通过该成分处理可导致P38和JNK途径激活及阻断EGFR通路[28].3 结语近年来川楝子、延胡索抗癌活性成分研究取得很大成果,为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众多的先导化合物.但抗癌成分的作用机制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尤其是作用的具体靶点.因此,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是作用机制研究,另外抗癌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也应该受到重视,是拓展先导化合物的有效途径.再者结合我国中医药优势资源,开发现代中药研究也是重要的方向.川楝子和延胡索是组成金铃子散的两味药材,二者使用时以1∶1配比,在临床用于镇痛,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癌活性.但研究报道很少,而对于它们的组方药材,所含很多成分对癌细胞均具有抑制活性,且作用机制多样,有的活性超过了临床常见化疗药物.因此开展金铃子散的抗癌活性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具体的药理作用物质基础研究,包括所含的抗癌成分及各成分的配比对抗癌活性的影响.总之,川楝子、延胡索是两味重要药材,对其药理作用物质的深入研究必将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叶仁群,张光奇.金铃子散临床应用概况[J].西部中医药,2002,15(4):12-14.[3]曹志成,刘洁华.癌中西医面面观[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47.[4]TANGXL,YANGXY,KIMYC,etal.Protectiveeffectsoftheethanolicextractof melia toosendan fruit againstcolon cancer[J].Indi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Biophysics,2012,49(3):173-181.[5]LIU X L,WANG H,ZHANG L,et al.Anticancer effects of crude extract from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vitro and in vivo[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6,22(5):362-369.[6]SHI Y L,LI M F.Biological effects of toosendanin,a triterpenoid extract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J].Progress in Neurobiology,2007,82(1):1-10.[7]JU J,QI Z,CAI X,et al.Toosendanin induces apoptosis through suppression of jnk signaling pathway in hl-60 cells[J].Toxicology in Vitro,2013,27(1):232-238.[8]ZHANG B,WANG Z F,TANG M Z,et al.Growth inhibition andapoptosis-induced effect on human cancer cells oftoosendanin,a triterpenoid derivative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J].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2005,23(6):547-553.[9]WANG G,FENG C C,CHU S J,et al.Toosendanin inhibits growth and induces apopt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through suppression ofakt/gsk-3beta/beta-catenin pathwa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2015,47(5):1767-1774.[10]HE Y,WANG J,LIU X,et al.Toosendanin inhibit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by inducing mitochondria-dependent apoptosis[J].Planta Medica,2010,76(13):1447-1453.[11]TADA K,TAKIDO M,KITANAKA S.Limonoids from fruit of melia toosendan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y[J].Phytochemistry,1999,51(6):787-791.[12]王进,王鹏,王友良,等.川楝素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J].肿瘤,2010,30(12):1009-1014.[13]KIMH M,OH G T,HAN SB,parative studiesofadriamycin and 28-deacetyl sendanin on in vitro growth inhibition of human cancer cell lines[J].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1994,17(2):100-103. [14]WU SB,SU J J,SUN LH,etal.Triterpenoidsand steroidsfrom the fruits of melia toosendan and their cytotoxic effects ontwo human cancer cell lines[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2010, 73(11):1898-1906. [15]ZHANGY,TANGC P,KE C Q,et al.Limonoidsfrom the fruitsof melia toosendan[J].Phytochemistry,2012,73(1):106-113.[16]ZHANG Q,ZHANG Y G,LI Q S,et al.Two new nimbolinin-typelimonoids from the fruits of melia toosendan[J].Helvetica Chimica Acta,2016,99(6):462-465.[17]HE L,JIP,GONG X,etal.Physic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antioxidantand anticanceractivitiesin vitroofanovel polysaccharide from 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frui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1,49(3):422-427.[18]XUZ,CHENX,ZHANGQ,etal.Corydalis yanhusuow.T.Wangextractinhibitsmcf-7cellproliferation by inducing cell cycle g2/m arrest[J].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1,39(3):579-586.[19]桑晓媛,张磊,刘立,等.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抗肝肿瘤活性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26(5):754-756.[20]GAO J L,SHI J M,LEE S M Y,et al.Angiogenic pathway inhibition of Corydalis yanhusuo and berberine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J].Oncology Research Featuring Preclinical&Clinical Cancer Therapeutics,2009,17(11/12):519-526.[21]GAOJ L,SHIJ M,HeK,etal.Yanhusuo extract inhibits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cells by modulating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J].Oncology Reports,2008,20(4):819-824. [22]ZHAO Y,GAO J L,JI J W,et al.Cytotoxicity enhancement in mda-mb-231 cells by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tetrahydropalmatine and berberine derived from 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J].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Ethnopharmacology,2014,3(2):68-72.[23]HEK,GAOJ L.Protopine inhibits heterotypic celladhesion in mda-mb-231 cells through down-regulation of multi-adhesive factors[J].AfricanJournal of Traditional 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Medicines Ajtcam,2014,11(2):415-424.[24]张晓丽,曹国宪,俞惠新,等.延胡索乙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摄取99Tcm-MIBI的影响[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6,26(05):313.[25]LEI Y,TAN J,WINK M,et al.An isoquinoline alkaloid from the chinese herbal plant corydalis yanhusuow.T.Wanginhibitsp-glycoproteinand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protein1[J].Food Chemistry,2013,136(3/4):1117-1121.[26]SHIJ,ZHANG X,MA Z,etal.Characterization ofaromatase bindingagentsfrom the dichloromethane extract ofcorydalis yanhusuousing ultrafiltration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Molecules,2010,15(5):3556-3566.[27]XU Z,CHEN X,FU S,et al.Dehydrocorydaline inhibits breast cancer cells proliferation by inducing apoptosis in mcf-7 cells[J].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2,40(1):177-185.[28]CHEN J,LU X,LU C,et al.13-methyl-palmatrubine induces apoptosis and cell cycle arrest in a549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J].Oncology Reports,2016,36(5):2526-2534.。
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抗肝肿瘤活性研究

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及其抗肝肿瘤活性研究
桑晓媛;张磊;刘立;钱程;赵辅昆;许传莲
【期刊名称】《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26)005
【摘要】分离延胡索生物碱并测定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体外细胞毒活性.以30%乙醇为溶媒利用微波法提取延胡索中生物碱类化合物,醇提物经过乙醚、NaOH萃取,大孔树脂、硅胶进一步纯化,同时用化学检识法进行定性鉴别,得到水溶性生物碱、脂溶酚性生物碱和脂溶非酚性生物碱3部分.利用MTT方法研究各部分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延胡索脂溶非酚性生物碱组分肝肿瘤细胞杀伤活性最强,对SMMC-7721的生长抑制活性最高,IC50约为35 μg/mL.
【总页数】3页(P754-756)
【作者】桑晓媛;张磊;刘立;钱程;赵辅昆;许传莲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延胡索总生物碱的提取纯化实验研究 [J], 侯晓琳;石光;王新闻;尚坤
2.延胡索生物碱超声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J], 廖九中;杨慧文;潘育方
3.延胡索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研究 [J], 王淼;孙宏宇;田明
4.大孔吸附树脂在延胡索生物碱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J], 王红红
5.延胡索总生物碱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J], 施婷婷;王建新;李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3 术后胃咽吻合造影片 Fig. 3 Postoperative gastric - pharynx X - ray
·1043·
tumor activity,such as berberine,palmatine,glaucine,and boldine. The artical submitted the new progress of study i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he anti - tumor activity of the alkaloid fraction of Corydalis yanhusuo. 【Key words】alkaloid fraction of Corydalis;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ti - tumor effects
效果令人失望。所以,颈部食管癌放疗复发后的治疗是个非
常棘手的问题。有文献报道根治性放疗后复发的患者,进行
手术治疗的 1 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再次放疗,但手术的难度及 并发症明显增加[2 - 3]。
晚期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由于瘤体及周围组织的严重纤
维化和机化,食管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解剖层次模糊,致韧
坚硬,呈板块状或冰冻状,手术操作难度极大。需仔细、准确
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 20 年代, 到目前为止从延胡索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成分约有 30 种[1],主要包括原小檗碱类、阿朴啡类、原阿片碱类、异喹啉 苯并菲啶类、双苄基异喹啉类等几种类型。延胡索生物碱主 要具有以下药理活性: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如镇 痛、镇静和催眠,并以延胡索乙素作用最强; ②具有扩冠和改 善心肌缺血功能; ③对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 ④对内分泌系 统的作用,延胡索乙素可以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⑤抗肿瘤作用。 2 延胡索生物碱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简介】 万莉( 1986 - ) ,女,江苏金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抗肿瘤及恶性肿瘤的抗血管生成研究。
【通讯作者】 钱晓萍( 1965 - ) ,女,安徽庐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药抗肿瘤及恶性肿瘤抗血管生成的研究。
现代肿瘤医学 2012 年 5 月 第 20 卷第 5 期 MODERN ONCOLOGY,May. 2012,VOI. 20,NO. 05
2 讨论 颈段食管癌约占食管癌的 5. 9% - 10. 0%[1],由于食管
黏膜上含有丰富的淋巴管网,而且缺乏浆膜层覆盖,颈段食 管癌可很快穿透黏膜壁,侵透肌层 ,向外侵及气管后壁、喉 返神经及甲状腺,累及喉或下咽,常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对 颈段食管癌多采用放射治疗联合化疗,但颈段放射治疗失败 后的患者再次治疗非常困难。再者放疗由于肿瘤周围广泛 纤维化,血供较差,正常组织耐受性差等原因导致再次放疗
我们选择全喉、全食管切除加胃咽吻合术。术中患者出血较
少,术后无并发症,很好的解决了患者的进食困难问题。随
访至今该患者无瘤生存。
【参考文献】
[1] 雷大鹏,潘新良,栾信庸,等. 颈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J]. 中华
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 87 - 89.
[2] Tachimori Y. Role of salvage esophagectomy after definitive chemo-
【收稿日期】 2011 - 11 - 06
【修回日期】 2011 - 12 - 09
【基金项目】 南京市卫生局重点项目( 编号: ZKX09017)
【作者单位】 1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鼓楼临床医学院肿瘤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8
2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 江苏 南京 210008
多药耐药性( multidrug resistance,MDR) 是肿瘤细胞逃避 化疗药物攻击的重要防御机制,也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重要 原因之一。其经典路径是由 P - 糖蛋白( P - gp) 介导产生。 P - gp 是一种多药耐药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具有复杂的膜 转运功能,可与其结合位点相结合水解供能,从而引起构象 的改变或通过其他机制将进入细胞内的化疗药物泵出到细 胞间隙,使胞质内的药物浓度不断下降,药物的细胞毒作用 也随之不断下降,甚至丧失,从而表现出耐药性[13]。张晓丽 等[14]诱导出对 P - gp 表达呈强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阿霉素 耐药株 MCF - 7 / ADM,而人乳腺癌细胞敏感株 MCF - 7 / S 对 P - gp 的表达呈阴性。经延胡索乙素作用后,MCF - 7 / ADM 细胞 P - gp 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这表明 MCF - 7 / ADM 细胞耐药性的产生与其细胞内 P - gp 的过量表达有关,而延 胡索乙素可通过降低 P - gp 的表达而逆转细胞的耐药性。 3. 3 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
3. 1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 apoptosis) 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者病理
条件下,遵循自身程序,而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并脱落离体 或裂解为若干个凋亡小体后被其他细胞吞噬。研究表明,许 多中药成分能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某一个环节,导致细胞周期 受阻,诱导其凋亡。张国铎等[11]发现延胡索生物碱对 6 种 人胃癌细胞都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继而将延胡索生物碱 作用 24h 于 MKN - 28 细胞,检测对其凋亡诱导和细胞周期 阻滞作用,发现 25、100μg / ml 延胡索生物碱均可诱导其凋 亡,且高浓度的延胡索生物碱诱导的晚期凋亡率更高。低浓 度总碱主要是将 MKN - 28 细胞阻滞在 S 期,而高浓度总碱 对 MKN - 28 细胞增殖周期并无明显影响。故推测其抗肿瘤 作用与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有关。低浓度时,药物 主要将细胞阻滞在 S 期,使延迟进入 G2 / M 期,进而诱导细 胞凋亡; 在高浓度时,延胡索生物碱则可诱导更多的细胞晚 期凋亡和坏死。 3. 2 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
Med J,1984,97( 7) : 504 - 508.
[4术治疗[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5,40 ( 2) : 373 -
374.
( 编校: 景晓同)
?综述?
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万 莉1 ,钱晓萍2 ,刘宝瑞2
的分离。再者 患 者 病 期 长,体 质 差,加 之 术 中 出 血、创 伤 较 重,导致这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4]。故放疗后复
发患者手术选择要相当谨慎。
本例患者放疗后 6 个月复发,食管造影显示食管严重梗
阻,呈鸟嘴样表现( 见图 2) ,患者无法进食。考虑到再次放
疗由于正常组织的限制无法给予高剂量,故没有选择放疗。
radiotherapy[J]. Gen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9,57( 2) : 71 - 78.
[3] Zhang DW,Huang GJ,Zhu ZB. Surgical treatment recurrent symp-
toms after curative radiotherap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J]. Chin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 - tumor activity of alkaloid fraction of Corydalis
WAN Li1 ,QIAN Xiaoping2 ,LIU Baorui2
1 Department of Oncology,Drum Tower Clinic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linical Cancer Institute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08,China; 2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Nanjing 210008,China.
·1042·
万 莉,等 延胡索生物碱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管套管。上腹正中切口游离胃,切除胃小弯,做成管状胃,钝 性分离食管下段,拔脱食管,经过食管床将胃牵至颈部,口底 咽部间断缝合成形,保留口底缺口直径 2cm,切开胃底最高 点,行胃底咽部 吻 合 术,胃 咽 单 层 间 断 缝 合。近 心 端 气 管 下 颈部造瘘。术中行空肠造瘘加强营养。
目前,从中药中 筛 选 开 发 具 有 抗 肿 瘤 作 用 的 新 药,对 于 抑制肿瘤侵袭、转移及改善肿瘤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热点。研 究显示,延胡索中的延胡索碱、延胡索乙素、小檗碱、黄连碱 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而小檗碱、巴马仃、d - 海罂粟碱、d - 异波尔定在体外不仅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抑制转移作 用[2 - 5],还具有潜在的抗血管生成作用[6]。杨秀伟等[7 - 8]筛 选了 44 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四种肿瘤细胞株增殖抑制作 用,研究结果发现延胡索生物碱对四种细胞株都有一定的增 殖抑制作用,且呈浓度 - 效应关系,其中对人 胃 癌 细 胞 株 BGC 和人鼻咽癌细胞株 KB 两种癌细胞显示出了较高的抗 肿瘤活性。桑晓媛等[9]检测了延胡索生物碱各组分对肝肿 瘤细胞株 SMMC - 7721 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脂溶非 酚性生物碱组分细胞毒作用最强,IC50 约为 35μg / ml。延胡 索生物碱中延胡索乙素对 K562 白血病细胞株抑制作用的 IC50 为 39. 2μg / ml[10]。张国铎等[11]研究报道了延胡索生物 碱对 6 种人胃癌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以对 AGS、 MKN - 28 细胞的抑制作用为著; 此外张国铎等[12]还发现延 胡索生物碱对 HepG2 细胞生长有显著的抑制增殖作用。 3 抗肿瘤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