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情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情况

2017西北师范大学全国排名情况

【机构设置】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

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

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建

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依托学校设立“西

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26个,其中,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创新研究群体2个,

省级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6个。学校现设26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2个孔子学院。

【师资队伍】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524人,306人具有正高级职称,76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

其中专任教师1363人,教授(含研究员)291人,副教授514人,

483人具有博士学位,647人具有硕士学位。现有双聘院士4人,博

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82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

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学校聘请了40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或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李蒸、黎锦熙、袁敦礼、

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

在学校任教。

【学科专业】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

化学、物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

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

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重点

(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34个校级重点学科。现有70个

普通本科专业(其中,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

特色专业),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

个学科门类。

【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近年来,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

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

物理、教育技术等领域研究深入,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被SCIE收录论

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收录论文数居全国师范大学10位左右。学

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60余项,

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

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其

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

学技术奖79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37项,省敦煌文艺奖35项。

【国际合作】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莫斯科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大

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海外

70多所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在学生联合培养、教

师互访、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目前,学校已在苏丹国

喀土穆大学、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分别合作建立2所孔子学院。

【社会服务】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特色优势,着力提升质量,为服务地方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是教师教育、教育学科实力雄厚,着力推动我省及西北地区基础

教育发展和民族教育发展。二是人文社科优势突出,着力服务政府

规划决策和示范区建设。三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较高,着力夯

实我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知识源头。四是艺术体育区域知名,

着力提升我省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产学研用紧密关联,着力支撑我省创新驱动和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办学定位】目前,学校正紧紧围绕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向“教师教育为主,特色鲜明,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目标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