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试卷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全练全测 (I)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全练全测  (I)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全练全测(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8题;共20分)1. (3分)自然界中的各种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________。

2. (3分)自然界中的各种________和________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________。

3. (3分)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4. (1分)动物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如青蛙、蛇为了过冬会寻找地方________。

5. (4分)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实验告诉我们,________其实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6. (3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1)找出图中错误的食物链,并改正。

错误之处:________。

改正:________。

(2)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7. (2分)生态瓶中的小动物之所以能够生存,是因为水中有食物和________等物质,这些物质的制造者是________。

8. (1分)生物之间的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9题;共18分)9. (2分)仙人掌生长在热带沙漠里,所以仙人掌的生长不需要水。

()10. (2分)池塘里所有的鲤鱼生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像这样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生态系统。

11. (2分)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2. (2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13. (2分)一片森林中的阳光、空气和土壤等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试卷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知识展示台(15分,每空1分)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光、水、温度等。

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3.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食物、空间和氧气等。

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生态系统,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5.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时,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二、对错审判厅(20分,每题2分)1.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装入自然水域的水,然后把水草、浮萍、田螺、小鱼、小虾等放进去就行了。

2.只要有水,绿豆就会发芽。

3.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4.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5.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6.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什么作用。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可以给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9.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10.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三、谨慎选择区(30分,每题2分)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一个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2.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训练 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含答案) (1)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训练  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含答案) (1)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2.菜园里,青蛙、小青菜、菜青虫形成食物链时,正确的写法是()。

A.小青菜→菜青虫→青蛙B.青蛙→菜青虫→小青菜C.青蛙←菜青虫←小青菜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影响坏境,环境不能影响生物B.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不能影响环境C.生物和环境互相影响4.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

A.多些B.少些C.平衡5.语文课本上很多成语与科学有关系,请你说出下列成语中,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6.一些珍稀动物,有逐渐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为了保护它们,最好的办法是()。

A.不去保护,让大自然去选择B.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捕捉到动物园里,人工精心喂养7.种子发芽时最先发生的变化是()。

A.种皮破裂B.种子膨大C.生根8.凤仙花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

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最先长出来的结构是()。

A.叶子B.茎C.根9.在食物链“草→虫→麻雀→鹰”中,数量最多的是()。

A.草B.虫C.鹰10.朱可同学在做蚯蚓适应环境的实验时填写了观察记录表里的两个表格。

从表格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A.温暖、干燥B.寒冷、潮湿C.明亮、干燥D.阴暗、潮湿二、填空题11.实验表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_________的环境里。

1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_____。

13.在研究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我们让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叫做____________组;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叫做____________组。

14.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____________、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

三、判断题15.植物能够制造氧气,因此生态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十八)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十八)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十八)《生物与环境》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盖住,加少量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A. 是科学的B. 是不科学的C. 无法判断2.夏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

A. 灰色B. 绿色C. 黄色3.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条件不变。

A. 光照和水B. 光照和温度C. 水和温度4.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芭蕉阔大的叶子可以适应干燥的环境B. 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相一致,有保护作用C. 大雁迁徙是为了躲避敌害5.在种子发芽实验中不是必需条件的是( )。

A. 适宜温度B. 土壤C. 水分6.生态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A. 去盖→种水草→放鱼虾B. 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C. 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7.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

①在生态瓶中种上水草,并在水面放上浮萍。

②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洗干净后剪去上半部分。

③植物存活后,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

④在瓶的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沙子,再装人大半瓶水。

A. ②④③①B. ③④②①C. ②④①③8.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比水少时一分钟内到水面上来的次数()。

A. 多B. 少C. 一样多二、填空题(共7题;共20分)9.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实验告诉我们,________其实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10.自然界中的各种________和________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________。

11.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________里,不同的动物对________有不同的需求。

12.植物的一生一般是从________开始的。

13.读图题。

(1)池塘中的生物主要有________,池塘中的非生物主要有________。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全练全测A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全练全测A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全练全测A卷姓名: 班级: 成绩: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共8题;共17分〕1. 〔1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据此写出其中的食物链:.2. 〔3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根本条件是、、.3. 〔3分〕自然界中的各种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4. 〔2分〕通过蚯蚓的选择实验,我们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5. 〔1分〕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6. 〔3分〕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 、、等三个条件, 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7. 〔3分〕自然界中的各种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做.8. 〔1分〕实验时通常用设计实验组和的实验来获取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二、判断题.〔共9题;共18分〕9. 〔2分〕在蚁穴中生活着几万只蚂蚁,他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10. 〔2分〕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11. 〔2分〕一片森林中的阳光、空气和土壤等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12. 〔2分〕但凡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就能生存, 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就会消亡.13. 〔2分〕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 〔2分〕比照实验中至少要有一个条件不同.15. 〔2分〕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6. 〔2分〕在养鱼池里种些水草,能为草鱼提供食物,还能给鱼提供氧气.17. 〔2分〕我们要在生态瓶中放入大量的植物,由于这样可以给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三、选择题.〔共11题;共22分〕18. 〔2分〕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①在生态瓶中种上水草,并在水面放上浮萍.②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洗干净后剪去上半局部.③植物存活后,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④在瓶的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沙子,再装人大半瓶水.A .②④③①B .③④②①C .②④①③19. 〔2分〕生态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选项是〔〕.A .去盖一种水草一放鱼虾C .铺沙装水一放鱼虾一种水草20. 〔2分〕以下科学知识正确的选项是〔〕.A .食物链:鹰-麻雀―小麦B .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D .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21. 〔2分〕在“草一兔一狐一狼〞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A .草B .兔C .狐D .鹰22. 〔2分〕数百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荒山,主要原因是〕°A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 .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C .长期旱灾,赤地千里23. 〔2分〕植物的根具有〔〕生长的特性.A .向水B .向光C .背地24. 〔2分〕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变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A .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 .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 .长期旱灾,赤地千里D .地壳运动频繁25. 〔2分〕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比水少时一分钟内到水面上来的次数〔〕.A .多B .少C . 一样多26. 〔2分〕“小草一朗虫一瓢虫一小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A .小草B .助虫C .瓢虫27. 〔2分〕仙人掌的针状刺是变态叶,这种变化主要适应生存环境中〔〕.A .温度太低B .缺少水分C .缺少无机盐D .缺少光照28. 〔2分〕播到土壤中的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A .种子不完整B . 土壤太枯燥C .以上都可能四、探究题.(共2题;共26分)29. (13分)以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答复.(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兔、鼠等属于 ,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和.(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是.(4)假设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30. (13分)以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2)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兔、狐等属于 ,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和.(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是.(4)如果将狐、鹰等肉食动物大量捕杀,兔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五、实验分析题〔共2题;共10分〕31. 〔4分〕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究研究问题: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充足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我的猜测:_________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图示:研究结论:_________32. 〔6分〕实验内容: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生活吗?作出假设:.设计方案:①材料用具:20条蚯蚓,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②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 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 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方法步骤:①将蚯蚓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蚯蚓,静置2分钟.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蚯蚓数目,统计10次.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蚯蚓数目表环境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11分钟明亮/个3222232212黑暗/个17181818181718181918结论:对于蚯蚓的生活有影响, 蚯蚓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8题;共17分〕1-1、【第座】柳叶一■一血一黄售[第1空]湿度[第水分2-1、【薪空】空个【第1空]生疆[B2^J寸陛物3-1、【福闻生有景豌r ।【第I空]弭限4-1、-解5-1、〔第1 空〕生SMifi便I空】SS 【解羟】水6-1、旧运】光r ।[第1空]生备悭-]寸陛物7-1、【寄空】生玄. I8-1、【第L空】两牌田二、判断题.〔共9题;共18分〕9-1、蛔10-1、11-1、12-1、正嘀13-1、正嗡14-1、惜相15-1、工确16-1、正哺17-1、卜哥晨三、选择题.〔共11题;共22分〕18-1、网19-1、020-1、:"21-1、卜22-1、卜23-1、24-1、325-1、26-1、27-1、28-1、四、探究题.〔共2题;共26分〕【第1空】929-1、【豕空】〜食受昆虫一蜘-育蛙-恰一嫡头鹭【第1空1【第2空】归要者[基3空】分解者29-2、【警佐】非生物utw受29-3、【第2空】假失再29-4、帧头叁-青蛭五―1530-1、【第间—论T【第1点】生产者【第2空】注要者[第3空]分430-2、便住】韭生耦【血空】<30-3、〔第间再30-4、恰尊明W眄口行五、实验分析题.〔共2题;共10分〕【身1空】墨豆芽的生长需要®诙足的球境即空】恻[3S3空]水分、空r.生31-1、【嘉住】律豆芽生怔高六期期&[第1空]光可雷醛I的生芒【第2空】明完[第孑空]寅暗【第4空】光I至5空]里的[济6空】无32-1、。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3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3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3一、判断题。

1、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

()2、当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植物生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光照和水分这两个条件不变。

()4、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各种生物,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群落。

()5、小明画了一条食物链:老鹰→蛇→青蛙→蝴蝶→花。

()6、在做生态瓶时,水生植物的数量要与水生动物的数量保持平衡。

()7、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但可以栽种一些新品种的植物。

()8、拟斑马、袋狼、卡罗莱纳鹦哥鸟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9、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但动物的数量变化不会影响环境。

()10、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所有生物的结构特征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继续生存下去,不会被淘汰。

()11、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2、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13、生态系统中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二、选择题。

14、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

A. 制造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15、()不能自行制造养料,而需要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的养料。

A. 利用者B. 生产者C. 消费者16、各种生物之间在食物关系上形成的复杂的网状结构,称为()。

A. 食物链B. 食物网C. 生态系统17、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

A. 食物链B. 食物网C. 生态系统1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

A. 螳螂→蝉→黄雀B. 蝉→螳螂→黄雀C. 树叶→蝉→螳螂→黄雀19、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是()。

A. 青蛙捕食昆虫B. 黄鼠狼吃鸡C. 长颈鹿吃树叶20、大量捕食青蛙带来的后果是()。

A.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B. 粮食增产C. 害虫增多21、一些珍稀的动物正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大多数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2.【答题】蚯蚓对环境中的光线变化有明显的反应。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蚯蚓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环境中的光线变化能对蚯蚓产生明显的反应。

3.【答题】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植物生长也可以不需要阳光。

()【答案】x【分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答】种子在发芽阶段是不需要阳光的,因为这是消耗的是种子内储存的淀粉。

但是发芽后长出叶子时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养料。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所以是错误的。

4.【答题】种子发芽实验每组至少3粒种子是为了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答案】✓【解答】每组3粒种子。

是对照实验的,阳光、水、空气三个条件的对照。

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每组至少3粒种子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5.【答题】野生动植物是我们的保护对象,保护它们,就是保护生态平衡。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态平衡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保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

维持生态平衡让大自然更和谐。

6.【答题】几十只小鸟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形成了小鸟群落。

()【答案】X【分析】本题考查群落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树林里几十只小鸟生活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形成了小鸟种群。

这句话是错误的。

7.【答题】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也同时影响着周围的环境。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环境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环境生活,周围的环境也受不同的动物影响。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

8.【答题】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答案】X【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的相关知识点。

教科版五年级上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1-4)

教科版五年级上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1-4)

生物与环境一、判断题1.动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候鸟为了寻找适合的环境而迁徙。

()2.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我们可以设计对比实验,对每个条件逐一进行研究()3.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4.在黑暗无光环境中生长的绿豆芽和在阳光下生长的绿豆芽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浇水就可以生长。

()5.一种生物的灭绝,不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它属于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

()7.生态瓶中水草的数量多少对小鱼没有什么影响()8.生态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9.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加,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10.生态瓶里的动物和植物不是放得越多越好()11.几十只蜘蛛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蜘蛛生态系统,()12.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任何作用。

()13.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把消费其他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14.在自然界中,每一种动物都生活在各自适应的环境中()15.在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时,我们只需要做一次实验()16.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全身长着白色的皮毛,是动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16.阳光是影响绿豆芽健康生长的一个重要条件()17.绿豆芽的根系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18.因为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所以养花时要不停的浇水。

()19.绿豆种子只要有水就能发芽()20.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都发芽了,则说明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21.在做绿豆种子发芽实验中,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不能只选一粒种子()2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时,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种子数量相同,让其中一组的种子得到水,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其他条件保持相同()23.植物种子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发芽()24.要想让绿豆种子发芽,放在有水的地方就行。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1

小学-科学-教科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1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卷1一、填空题。

1、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开始的。

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

实验告诉我们,______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3、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_____的环境里。

4、食物链通常从______开始,到凶猛的______终止。

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______。

6、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

7、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______。

二、判断题。

8、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中,让一组种子得到水,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这种做法是科学的。

()9、松树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水量适中或者稍多的地区。

()10、各种动物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适应环境的本领。

()1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13、生态瓶中的水草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14、在蚁穴中生活着几万只蚂蚁,它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15、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三、选择题。

16、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土壤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17、在一个盒子的一端铺上湿润的泥土,另一端铺上干燥的泥土,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

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A. 湿度对蚯蚓的影响B. 温度对蚯蚓的影响C. 光照对蚯蚓的影响18、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必须有水吗?”的实验中,把绿豆种子放置在湿润的吸水纸上,是为了()。

A. 使种子保持较高的温度B. 使种子能浸没在水中C. 使种子保持湿润19、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试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试卷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36分)1.采用拟态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A.枯叶蝶B.变色龙C.负鼠2.在做探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选用两颗一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一样的里B.一个里不加水,另一个里保持适量的水分C.一个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冰箱里3.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

A.落叶→蚯蚓B.草→山羊→狼C.毛虫→小鸟→鹰4.某生态系中含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能使猫头鹰增多的方法是()。

A.蛇多、鹿多、草少B.鹿少、蛇多、鼠少C.兔少、草少、鼠少D.蛇少、草多、鹿少5.制作生态瓶时,小鱼的数量()。

A.越多越好B.越少越好C.适度放养6.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要透明的,这是由于()。

A.让里面的植物见光B.便于观察C.既让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7.“小草→蚜虫→瓢虫→小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A.小草B.蚜虫C.瓢虫8.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长出嫩芽B.种皮破裂C.种子膨大9.植物的根具有()生长的特性。

A.向水B.向光C.背地2、判别题(共9题;共18分)10.只需吸足水分,绿豆种子就会抽芽。

()11.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整相同。

()12.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13.蛇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4.为了增加牛奶产量,牧场应在草原上无限制地增加奶牛。

()15.不同的动物对环境需求是相同的。

()16.在生态瓶中,植物可以给动物提供氧气,所以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17.池塘生态群落包含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两大类。

()18.动物在任何条件下都会抽芽。

()三、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9.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知识点梳理及实验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知识点梳理及实验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卷班级: 姓名: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填空题1.在研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 )。

2.将一组蚯蚓放在一半明亮一半黑暗的交界处,一段时间后蚯蚓聚集在黑暗处,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的( )环境中。

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 )。

二、判断题4.种子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它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发芽。

( )5.在探究蚯蚓喜欢生活在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的实验中,应重复多次实验。

( )6.草原上成群的羊和茂盛的小草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羊和草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 ) 三、选择题今年,学校增设了劳动教育这一门新课程,并给每个班划分了一片植物园。

佩佩和同学们在一个多月前播下的种子现如今已长成了一棵棵成熟的植物。

看着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园,佩佩产生了很多新问题。

7.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可能不止一个,于是佩佩还设计了下表的实验方案,她想要研究的是( )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光B.温度C.水分8.佩佩还想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她应该选择( )进行实验对比。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9.阳光下和黑暗处的两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这个实验说明绿豆种子发芽( )。

A.需要阳光B.不需要阳光 C 不需要空气绿豆光温度水1号组 有光 常温下(25℃) 湿润 1号组 有光冰箱里(25℃) 湿润10.为了让绿豆芽生长得更好,佩佩将绿豆芽移到植物园里种植。

在土壤中,佩佩惊喜地发现了蚯蚓。

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A黑暗、干燥 B.明亮、潮湿 C黑暗、潮湿11.现如今已是草长莺飞的夏天,佩佩最有可能会看到植物园的青蛙出现的行为是( )。

A.挖洞B.冬眠C.捕食12.佩佩注意到植物园里的绿豆苗的叶子出现了小小的虫口,仔细一看叶子上爬满了蚜虫。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生物与环境)一、我会填空。

(16分)1、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2、种子发芽的3个重要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

3、生物之间有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 ___。

4、“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 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 ___。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6、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生物。

7、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8、自然界的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

二、我会判断。

(24分)()1、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2、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3、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4、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5、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6、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三、我会选择。

(15分)1、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2、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3、苹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4、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干燥、明亮B黑暗、潮湿C干燥、明亮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植物B、动物C、植物和动物四、我会连线。

(6分)1、连线。

仙人掌叶刺热带雨林松树叶宽大山地香蕉树针形叶沙漠五、我会分析。

(10分)1.用箭头来表示下面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练习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练习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练习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卷人一、单选题(共10题;共46分)得分1.人类的栖息地是()。

A. 家B. 地球C. 农村2.蚯蚓又叫“地龙”,它喜欢生活在()的土壤里。

A. 干燥、明亮B. 黑暗、潮湿C. 干燥、黑暗3.采用拟态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A. 枯叶蝶B. 变色龙C. 负鼠4.生物界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 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 吃与被吃的关系C. 相互竞争的关系5.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需要保证()条件不变。

A. 光照、水B. 光照、温度C. 水、温度6.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A. 阳光B. 温度C. 水D. 空气7.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 上升B. 缓慢上升C. 保持相对稳定D. 先上升后下降8.选择题。

(1)( )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A.沙尘暴B.下雪C.阴天(2)人类过度捕杀百灵鸟会导致( )。

A.人类的生活水平提高B.粮食增产C.蝗虫增多(3)据报道,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

( )是加速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

B.天敌过多C.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4)一些珍稀的动物面临灭绝,保护它们的最好办法是( )。

A.进行人工饲养B.建立自然保护区,使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被破坏C.消灭它们的天敌(5)数百年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消失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B.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森林中的野生动物过多(6)使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是( )。

A.人为因素B.自然因素C.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7)下列保护野生动物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检测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检测题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检测题一、判断题。

1.只要吸足水分,绿豆种子就会发芽。

()2.植物的种子能在黑暗无光的环境条件下发芽。

()3. 一片森林中的阳光、空气和土壤等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

()4. 蚯蚓对环境中的光线变化有明显的反应。

()5.如果一种植物灭绝,可能就会有许多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其他生物的消失。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7.凤仙花生长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8.自然界没有植物,动物照样能生存下来。

()9.在养鱼池里种些水草,能为草鱼提供食物,还能给鱼提供氧气。

()10.母鸡能下蛋,所以它是生产者。

()11.大多数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12.如果能保持生瓶中的生态平衡,即使把瓶口封住,里面的动物、植物也能照常生活。

()二、填空题。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等条件。

实验告诉我们,()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

2. 通过蚯蚓的选择实验,我们发现,蚯蚓喜欢()、()的土壤里。

3. 我会用设计实验组和()的实验来获取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4.人们根据食物链中不同生物的食物来源,把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把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5.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

6.生物之间像链条环一样的食物联系,称为()。

7.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请根据此,写出食物链:()。

三、选择题。

1、研究绿豆发芽与水的关系时,不正确的是()。

A、选用基本一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基本一样的容器里。

B、一个容器里不加水,另一个容器里保持充足的水分。

C、一个容器放在阳光下,另一个容器放在冰箱里。

D、两个容器放在同一个地方。

2、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相同的地方,其中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中要改变的条件是()A、光B、温度C、水3、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有()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土壤和养料。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一、填空题。

1.在研究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和水分,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2.暗室里孵出来的绿豆芽是白色的,不能在暗室里继续生长。

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阳光,植物的生长阳光。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23.动物和植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

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仙人掌适宜生活在的环境。

4.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

5.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其他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是树叶→→→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彼此之间也是、的。

8.一片树木、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片海洋都可以看成一个。

二、判断题。

1.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 )2.植物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芽。

()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4.凤仙花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消耗水和肥料,所以它是消费者。

( ) 5.在生态瓶中,植物可以给动物提供氧气,所以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 ) 6.将生态瓶中的水倒掉一半,一分钟内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 ) 7.在一个鱼塘中养殖过多的鱼会导致水中的氧气不足。

( ) 8.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 9.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可能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

( )三、选择题。

1.植物种子发芽必要的条件是( )。

A.光照、水分、空气 B.水分、温度、土壤 C.水分、温度、空气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3.仙人掌在长期适应环境的生长过程中,它的叶退化为刺,这样有利于( )。

A.吸收水分 B.增加水分蒸发 C.减少水分的散失4.取一个盒子,如右图所示放人蚯蚓,盖好盖子,过几分钟后,会发现( )。

A.在土壤较干的地方蚯蚓多 B.在土壤较湿的地方蚯蚓多 C.两端的蚯蚓一样多5.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提优检测卷(含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提优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提优检测卷(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稻→田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__。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

4.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5.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片森林都可以看做是一个。

6.实验时,挑选没有破损,种子完好的过程,叫作。

7.8.猛的终止。

9.生态瓶里放了小鱼、水、沙石、金鱼藻、小虾、泥土等,其中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非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非生物在生态系统里不起任何作用。

( )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 )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如兔、鼠等。

( )4.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 )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 )6.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

( )7.任何动物都不会把淤泥当作自己的栖身之所。

( )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 )9.草原上的草减少了,草原上的鹰也人相应地减少。

( )10.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它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 )cc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1.把绿豆芽种在花盆里,然后把花盆放在窗台上,隔一段时间观察,绿豆芽的茎会( )生长。

A.向水分多的方向B.向阳光多的方向C.向温度高的方向2.我们的生态瓶可以看作是( )。

A.食物链B.生态系统C.食物网3.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是(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

. .... .五年级科学调研试卷时间:40 分钟分值:60 分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1 、绿豆种子萌芽必定要有的条件是:、、和 _________。

(可选择:土壤、水分、温度、阳光、空气)2 、水稻→老鼠→蛇这条食品链中,共有 ______种开支者 ,生产者是 ______。

3 、绿豆萌芽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阳光。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4 、食品链都是从开始到残忍的停止。

5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品联系叫做。

6 、生态瓶中的植物为动物供应了_______ ,动物的粪便又为植物供应了。

7 、人类在草原、和,惹起了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简单惹起沙尘暴。

二、判断题 (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做种子萌芽实验时,每个盒子里都放三粒种子是为了减少实验的有时性。

()2 、保护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好多种生物。

( )3 、小明写了一条食品链:鹰→麻雀→小麦。

( )4 、自然界的鸟类好多,我们捕杀几个是没有关系的。

( )5 、在生态瓶中,植物的作用特别大,所以放得越多越好。

()6 、动物的生计也和植物相同,需要合适的环境。

()7 、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他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萌芽。

()8 、香蕉树、松树、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圆满相同。

()9 、草原上的生态平衡碰到破坏与人类没关()10、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三、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做比较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2 、苹果树不合适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合适在北方栽种,这里起限制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A、阳光B、温度C、空气. . .. . .3 、蚯蚓合适生活在的环境。

A、阳光充足B、温度高C、暗淡润湿4 、鱼必定生活在水里,一旦走开水,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

这是由于生物。

A、影响环境B、改变环境C、依赖环境5 、适应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是。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测试试卷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知识展示台(15分,每空1分):1.绿豆芽的生长需要、、、、等。

2.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这种关系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3.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如、、空间和等。

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作,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

如果其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

5.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有、、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二、对错审判厅(20分,每题2分):()1.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装入自然水域的水,然后把水草,浮萍、田螺、小鱼、小虾等放进去就行了。

()2.只要有水,绿豆就会发芽。

()3.只要没有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动植物灭绝。

()4.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5.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他们落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都会发芽。

()6.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在生态系统中不起什么作用。

()7.生态瓶中的植物放的越多越好,可以给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和食物。

()8.青蛙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9.当环境改变时,植物具有一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它们会努力环境的变化。

()10.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三、谨慎选择区(30分,每题2分):1.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条件不发生变化。

A.一个B.二个C.三个2.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

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B.是不科学的C.是对比实验3.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B.光照、水分、温度、空气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4.苹果树不适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适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9题;共36分)
1.采用拟态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A. 枯叶蝶
B. 变色龙
C. 负鼠
2.在做探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选用两颗一样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一样的容器里
B. 一个容器里不加水,另一个容器里保持适量的水分
C. 一个容器放在阳光下,另一个容器放在冰箱里
3.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

A. 落叶→蚯蚓
B. 草→山羊→狼
C. 毛虫→小鸟→鹰
4.某生态系中含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能使猫头鹰增多的方法是()。

A. 蛇多、鹿多、草少
B. 鹿少、蛇多、鼠少
C. 兔少、草少、鼠少
D. 蛇少、草多、鹿少
5.制作生态瓶时,小鱼的数量()。

A. 越多越好
B. 越少越好
C. 适度放养
6.我们用来制作生态瓶的瓶子是要透明的,这是因为()。

A. 让里面的植物见光
B. 便于观察
C. 既让植物见光又便于观察
7.“小草→蚜虫→瓢虫→小鸟”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

A. 小草
B. 蚜虫
C. 瓢虫
8.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A. 长出嫩芽
B. 种皮破裂
C. 种子膨大
9.植物的根具有()生长的特性。

A. 向水
B. 向光
C. 背地
二、判断题(共9题;共18分)
10.只要吸足水分,绿豆种子就会发芽。

()
11.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
12.做一个生态瓶,首先要装水,然后把田螺、小鱼、小虾、泥鳅等放进去就行了。

()
13.蛇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14.为了增加牛奶产量,牧场应在草原上无限制地增加奶牛。

()
15.不同的动物对环境需求是相同的。

()
16.在生态瓶中,植物可以给动物提供氧气,所以植物放得越多越好。

()
17.池塘生态群落包含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两大类。

()
18.植物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芽。

()
三、填空题(共6题;共18分)
19.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________。

20.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________生物。

21.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___环境的变化。

22.在“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

23.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__开始的。

24.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联系,叫做________。

其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

四、读图题。

(共1题,共15分)
25.看图完成下列练习
(1)池塘中的生物主要有________,池塘中的非生物主要有________。

(2)池塘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________;池塘中的动物为植物提供了________。

(3)池塘中的非生物为生物提供了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3分)
26.某小组为了“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完善实验过程。

(2)结合实验过程以及相关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发现,蚯蚓适宜生活在________的环境里。

②在下图中标出实验材料的名称________。

③在鞋盒底部铺湿巾的目的是(________)。

A .探究蚯蚓是否喜欢潮湿的环境
B .模拟蚯蚓生活的环境 ④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蚯蚓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A
2. B
3. B
4. D
5. C
6. C
7. A
8. C
9. A
二、判断题
10.╳11.╳12.╳13.√14.╳15.╳16.╳17.╳18. ╳
三、填空题
19.食物链20.许多种21.适应22. 2;水稻23.种子24.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
(2)草一鼠→蛇→猫头鹰
四、读图题
25. (1)水生植物(水藻、水草)、动物(鱼类、虾、水鸟类、水生昆虫)等;空气、水、泥土、沙石等(2)氧气;食物养料(3)生存环境(栖息地)
五、实验探究题
26. (1)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蚯蚓;蚯蚓都爬到了盒子较暗的一端
(2)阴暗;A-----手电筒、B----纸板、C----蚯蚓;B;我们应该把蚯蚓放回其原来生存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