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改革几点实践做法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革课堂教学,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时代特点,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4. 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师具备改革课堂教学的能力。
5. 创新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学生奖等,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案例1.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篇课文的学习。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总结等方式,共同完成课文的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2. 探究式学习在数学课上,教师提出一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教师课堂教学一直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与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许多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分享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
一、前期准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首先,教师要对所授课程进行细致的研究,了解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其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
最后,教师需要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
二、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积极、活跃的氛围。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还可以设计游戏、小组合作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活跃的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案例分析法、问题解决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通过分组、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热情。
六、注重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改革实践经验(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许多学校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总结和分析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一、改革背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模式单一、评价方式片面等。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某中学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革实践经验1. 转变教育观念(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改革课程设置(1)优化课程结构。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时代特点,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探究性课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开发校本课程。
结合学校特色和地方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 改革教学方法(1)实施启发式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改革评价方式(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2)注重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2)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改革成效通过实施教学改革,某中学取得了以下成效:1.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课堂教学改革旨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1.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堂教学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3. 优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改革要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1. 教学内容改革(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精选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精选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开发校本课程:鼓励教师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改革(1)启发式教学: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探究式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评价改革(1)多元化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
(2)过程性评价:注重教学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4. 教学环境改革(1)优化教室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室环境,为学生提供舒适、安全的学习氛围。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2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应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 强化课程改革意识。
教师应树立课程改革意识,关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二、优化教学设计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创设情境。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实际,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 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学评价1. 实施多元化评价。
教学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 强化过程性评价。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 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反思能力。
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1.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教师应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如网络、多媒体等,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
2. 创设网络学习环境。
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 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开发适合学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五、加强师生互动1.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教学改革实践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各地学校纷纷开展了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学改革实践方法。
二、明确教学改革目标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改革的基石。
学校应根据国家教育政策、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
2.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改革应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
三、优化课程设置1. 重组课程体系:根据教育政策、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形成科学、合理、有序的课程体系。
2. 增强课程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1.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减轻学业负担:合理布置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设立教师奖惩制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 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六、深化校企合作1.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
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推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1.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4. 完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1. 改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草原》这首歌曲时,可以让学生穿上蒙古族服饰,模仿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感受草原的广袤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即兴创作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音乐。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黄河大合唱》时,可以播放黄河流域的风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黄河的壮美。
2. 丰富教学内容(1)拓宽音乐题材:除了传统的歌曲、舞蹈、器乐等教学内容外,还可以引入戏曲、民俗音乐、世界音乐等题材,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
(2)注重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将音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
例如,在教授《月亮代表我的心》这首歌曲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月亮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变化,感受月亮的美丽。
(3)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比赛、演出、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3. 完善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音乐实践活动等,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全面评价。
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做法(3篇)
第1篇标题:教育改革实践做法探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地纷纷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育改革实践做法。
二、加强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1. 重新审视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重新审视,删减过时、重复的课程,增加新兴、实用的课程。
2. 优化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
3. 推进课程改革:采用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提高课程的灵活性和实践性。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 开展翻转课堂:将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实践等活动。
2. 利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改革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1. 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平时成绩、课堂表现等纳入评价体系。
2. 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注重学生个性化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学生发挥潜能。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 实施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打破职称评定终身制,激发教师积极性。
六、开展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1. 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3. 促进家校共育: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七、结语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家校合作等实践做法,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
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1.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1. 改革教学观念(1)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 创新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探究式学习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式学习法。
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3. 优化教学过程(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注重教学评价。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1)利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展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5. 加强师生互动(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2)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四、案例分析以某中学为例,该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采取了以下创新实践:1. 开展“学生自主管理”活动。
教学方式实践化改革方案(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以下教学方式实践化改革方案。
二、改革目标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实践化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 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实践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4. 增强教师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改革措施1. 优化课程设置(1)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课程比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2)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实践性的校本课程。
2. 创新教学方法(1)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加强实践教学(1)实验室建设:加大实验室投入,完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2)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4.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践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2)教学研讨: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实践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5. 完善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以下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经验。
一、改革背景1. 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教育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学生发展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改革目标1.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4.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三、改革措施1. 教育观念更新(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改革(1)优化课程设置,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
(2)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融入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教学方法改革(1)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4. 评价体系改革(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实施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四、实践成果1. 学生方面(1)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
(2)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 教师方面(1)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教师专业成长得到促进,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3)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得到广泛认可。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一、明确改革目标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资源为支撑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1.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我校教师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播放视频、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我校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多元化评价我校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3. 自我评价我校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四、加强教师培训1. 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分享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分享2023年的教育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面对未来的竞争时可以更加优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吸收,没有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智能型人才需求。
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经验分享如下:一、引入互动式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我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创新。
在课堂上,我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演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进来。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欠缺。
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我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首先,让学生从学习任务中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多组讨论和分组研究,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好的掌握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应对未来市场需求的胜任能力。
三、开展跨学科教学在现代教育中,跨学科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跨学科学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相对于单一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有更多的可选择性和更高的学习便利性。
因此,我在课堂上开展了跨学科教学,通过更多的课程内容结合,将各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供学生在学习中交叉使用,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
四、扩大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开发和拓展。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在此过程中,我不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注重在学生实践中,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习、观察思考、分析问题。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转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实际应用能力,届时符合未来经济需要的软技能要求。
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的措施(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本文提出以下教学改革实践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1. 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体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个性发展。
2. 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优化课程设置1. 修订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
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增设实践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开展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创新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四、改革考核评价体系1. 优化考核方式,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2. 改革考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加强考核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减少对学生评价的负面影响。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 实施教师考核评价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六、深化校企合作1. 加强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将企业实际需求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实践。
二、改革目标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改革措施1. 改革教学模式(1)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展示交流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2)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将课堂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教材等方式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巩固、拓展和提升。
(3)实施“项目式学习”教学。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优化教学方法(1)注重启发式教学。
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实施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改善教学评价(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注重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发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作用。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改革成效1. 学生方面(1)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效果显著。
(2)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在完成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归纳(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对改革措施、效果及启示进行归纳。
一、改革措施1.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
教育部门应结合国家教育政策,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具体措施包括: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3.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措施包括:改革考试制度,降低考试分数在评价中的比重;开展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5.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
提高教师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实施教师职称改革,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改革效果1.提高了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后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改革(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1. 强化教师素质教育意识。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提高教师素质是教学改革的基础。
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 转变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
3. 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结合实际,精选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创设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师应熟练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三、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
教师应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强化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能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足。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在实践课改教学中的做法(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践课改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实践课改教学中的做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实践课改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课改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践课改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身心健康等方面。
二、优化教学内容1. 调整课程结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性课程,如实验、实习、实训等。
2. 突出实践性:在课程内容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数学课程中,增加数学建模、数学应用等内容。
3. 强化课程体系:构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三、改革教学方法1. 项目式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创新教学评价1.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2. 引进实践型教师: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措施(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教育部门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措施。
二、改革目标1.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改革措施1. 改革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调整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开设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跨学科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
3. 改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1)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创新实践等方面。
(3)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拓宽教师视野。
(3)实施教师职称评审改革,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5.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改善学校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确保课堂教学秩序。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和措施。
2. 组织教师学习改革理念,提高教师对改革的认识。
3. 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适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4. 对改革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改革措施。
改革课堂教学的四点尝试
改革课堂教学的四点尝试改革课堂教学的四点尝试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思想及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而课堂教学改革实质上是重新认识学生地位,探讨教学思想理论,挖掘教材内涵,以实现对传统教法的革新。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第一、重新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一是廛前准备好直观教具、模型、卡片、实验仪器、电化教学设备和用小黑板设计的提纲、板书、例题等,一上课开门见山,展开教学。
用直观、新颖的教具可吸引住学生注意力,诱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是用教师教学语言的标准、流利、悦耳、精练,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之眼看、耳听、口讲、脑想、动手写、做。
从而摆脱一切靠教师的依赖性。
三是积极鼓励学生,当学生对习题和提问解答正确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解答错误时,教师可用“能发言就是讲步”,“我相信你能学好课程”等语言鼓舞学生,从而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促使学生学好。
四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是都是处理教材时须注意:①遵循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迁移的原则。
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是本质的基本的内容,就越能在几种相关情境之间发现相似之处。
他们在做作业回答问题时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诵。
②让学生理解、记住教材内容的同时,对照自己的行为运用教材自觉培养自己,检点管好自己,长期坚持就能增强能力,使品德规范。
这样教师既教会了知识,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
第二、重新认识教师的主导地位,把课堂发言权交给学生。
在课堂上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是与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成正比的。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密度越大,教师施教的艺术性、启发性、反馈性就越高,教师所创造的民主、热情、和谐的课堂气氛,就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善于动脑,把难点搞清,把重点消化,把技能技巧掌握。
第三、重新认识思维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把思维方法教给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改革几点实践做法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把课堂学习和课外预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课外预习是搞好课堂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课堂学习则又是课外预习的提升和巩固。
一、引导学生搞好课外预习
1.分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最重要的环境与依托。
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负着班主任工作。
因而我要负责安排好我所带班级的学习小组的划分工作。
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在不断摸索和学习中,总结出了自己认为的比较恰当的方法,即按学生学习成绩优差相结合以及个性互补两个原则分组。
分组完成后每个小组都要由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小组长。
分组教学在最初的时候学生很不适应,感觉就像作秀又学不到知识。
因为老师指导得少,学生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样学习,甚至有同学还产生了抵触心理。
但是,实践证明,坚持就是胜利,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逐渐习惯并适应了新的教学模式。
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同学们的互助精神、主动精神、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2.预习——学生自主学习的前奏,课堂深入学习的基础。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预习就没有展示与交流,就没有学生的参与,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趣。
可是今天的高中教学现状是时间紧、任务重。
刚开始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候,许多教师包括我就常常抱怨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不关注也无意识引导学生强化抽出时间预习的意识和习惯,一味按照老习惯“满堂
灌”,结果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反而日益尖锐。
现实要求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要精讲,讲关键的知识与技能。
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搞好预习,明确什么能自己解决,什么需要老师的帮助。
所以,我也开始注重引导学生强化预习。
按照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的预习环节一般放在新课前一节课的后5-10 分钟范围内。
首先明确预习重点、难点以及注意的事项。
然后明确每一小组的学习任务。
例如我指导学生预习《孔子与老子》时,就注意结合学案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难点、重点和总体知识框架。
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填写学案。
二、搞好课堂学习的策略课堂学习是整个新课程教学改革最关键和最精彩的环节。
能否搞好课堂学习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1. 提问。
这种方式运用得当可以有灵活实效的效果。
每次上课前5 分钟,是我抽查提问学生知识巩固和新课预习情况的固定时间。
针对绝大多数同学存在的理解难点,知识盲点,我会面对优秀同学提问。
一般性基础的、能力要求低的,就会抽查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
另外在复习课时,在布置好全体同学的复习任务后,我会在教室里找一些同学对他提问,或让他到黑板展示,或让他口头回答,根据回答的情况给予个别或全班性的指导和纠正。
发现有教学遗漏、
教学易错点时注意在日后教学中进行补充
和强调
2. 问题。
鼓励学生从所学知识中发现问题。
鼓励质疑敢于疑问,能力源于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
今天的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而自主学习的重要一环是学会发现问题。
在一节课中,占时最多的30 分钟的中间教学时间,我通常使用问题式教学。
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然后找出问题的答案。
自己能够解答问题最好,不能解答就鼓励他将问题在小组内提出,然后组内的同学共同探究,研究解决。
小组内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提交给老师,我再统一作答。
当然,我在解答小组问题时也尽量做到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自己领悟为主。
另外在学案的编制过程中,我非常注意针对课本中的文字、插图进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关注课本信息,学会自己深入思考历史知识。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自主的思考,又适应了与他人的合作。
最后留给我解决的问题还真不多。
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做题能力以及审题的能力。
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老师的教学压力。
例如:学习《汉代思想的大统一》关于“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一部分时,让学生分析推崇黄老之学的原因时,我就注意引用课本中的一些材料设问。
如:阅读下列材料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有醇驷(同一颜色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 《汉书•食货志》
(1)材料所反映的汉初的经济形势如何?(答案:经济残破不堪,百废待兴)
(2)穿越时空隧道,假如你是汉高祖刘邦,你要采取什么统治政策应对汉初严峻的形势?
(答案:休养生息政策)
(3)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哪家思想最能适应这种统治政策的需要?
(答案:道家学说最能适应这种统治政策的需要)
3.知识比赛——使课堂气氛活跃,让课堂教学改革充满活力。
知识比赛时间我一般放在课堂后五分钟的时间范围内。
知识比赛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集体荣誉感,可以较好地检查同学们新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情况。
知识比赛也不是每一节课都用,在复习课上使用效果最好。
知识比赛分为同一题目的知识比赛、不同题目的知识比赛和组间互相出题目知识比赛三种。
第一,同一题目的知识比赛主要是比较不同组的同学对相同问题的理解、记忆、整理答案的质量。
我使用时一般都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来完成。
例如《孔子与老子》中孔子的政治观点,我就让四组的同学在30 秒钟内记忆。
每一个小组都有可能被抽到来回答,依据每组回答质量评出成绩,使四个组分出胜负。
第二,不同题目的知识比赛,可以是教师人为指定每组的任务,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每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任务的难度来分配。
我最常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每组的学习任务。
实践证明抽签
后同学拿到题目后马上投入审题寻找答案和记忆知识的状态。
第三,组间互相出题目知识比赛,即不同组的同学依据学案和自己的理解出一些题目给其他组做。
我让一组给二组出题目,二组给三组出题目。
以此类推。
每小组的同学都有任务,交换后每组同学积极做题。
每组展示答案时,由出题的组来评定。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的角色应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我执教的历史课堂,正努力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主动性、合作性、情境性。
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小有收获,但还有很多的缺失和错误,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责编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