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遗传学教案1
动物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教学文案
2.数量性状
在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的二十世纪初, 形成了以Bateson和Devries为首的Mendel学派以及以 Pearson和Weldon为首的Galton学派。
在遗传和进化问题上,Mendel学派认为不连续性 变异是重要因素,孟德尔原理可以普遍用于遗传变异 的研究,而连续性变异之所以不符合这些规律是因为 它是不能遗传的;而Galton学派则认为连续性变异是 可遗传的,是进化的重要因素,在研究上必须采用统 计学的方法,而Mendel法则对于连续性变异不适用。
Johannsen W.L.的“纯系学说”对遗传学的贡献为如 下三点: ①确认了数量性状是可以真实遗传的; ②分清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③分清了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的概 念。基因型并不等于表现型,而是P=G+E。
他发现数量性状同时受遗传和非遗传因素的控制,基 因型的不连续的效应可以为环境效应所修饰而在表型 上表现为连续变异。
每个因子的效应较小,相互间无显隐性关系。
多基因假说的要点是: 1.数量性状是许多微效多基因(Minor effect polygenes)的联 合效应造成的,它们的效应相等可累加,所以微效基因又称加 性基因(Additive gene )。
2.微效基因之间大多数缺乏显隐性(Dominant-recessive effect )。虽然可用大小写字母表示等位基因,但大写基因并不掩盖 小写基因的表现,大写只代表表示增效,小写表示减效。
这场争论直到1909年才结束。该年约翰逊(Johannsen WL)发表了“纯系学说(Pure line theory)”,尼尔逊. 埃尔(Nilsson-Ehle H)提出“多基因假说(polygene hypothesis or multiple-factor hypothesis)”;这两个理 论的建立,标志着数量遗传学的诞生。
《数量遗传》课件
遗传方差与变异方差
01
遗传方差是指由于遗传因素所引 起的表型变异,包括基因方差和 基因型方差。
02
变异方差是指由于环境因素所引 起的表型变异,包括环境方差和 残差方差。
遗传相关与相关系数
遗传相关是指两个性状在遗传上的关联程度,可以用相关系 数表示。
相关系数是指两个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可以用相关系数r表 示,其值介于-1和1之间,正值表示正相关,负值表示负相关 。
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 传性疾病,改善人类健康 状况。
人工智能在数量遗传学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和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大规模数据,挖掘数量性状的 遗传规律。
预测模型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数量性状的表 现和遗传趋势。
辅助育种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育种方案,提高育种效率和成 功率。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组织、发育阶段或不同处理条件下 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 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蛋白质。
04
数量遗传学在育种中的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作物育种
作物产量
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可用于提高作物的产量。通过研究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可 以定位控制产量性状的基因,进而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等方法,将有益基因 聚合到一起,培育出高产的作物品种。
肉质和乳制品品质
数量遗传学在动物肉质和乳制品品质改良方面也有应用。 通过研究与肉质和乳制品品质相关的QTL,可以定位控制 这些性状的基因,进而利用MAS等技术,将有益基因聚合 到一起,培育出具有优良肉质和乳制品品质的动物品种。
人类医学研究
《数量遗传学基础》课件
03
人类健康与疾病研 究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研究人类复 杂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预防 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3
疾病抵抗力增强
通过研究动物的疾病抗性基因,提高动物的疾病 抵抗力,降低养殖成本和动物疾病发生率。
人类遗传学研究
疾病预测与预防
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基因 ,为疾病的预测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个体差异研究
通过研究人类的数量性状基因,了解个体差异的遗传基础,为个性 化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支持。
《数量遗传学基础》ppt课件
• 数量遗传学概述 • 数量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 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 •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 数量遗传学的应用 • 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数量遗传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量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群体中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科学。
特点
数量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其遗传变异规律比质量性状复 杂。
04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QTL分析
关联分析
元分析
这是数量遗传学中最为常见和 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分 析,可以对遗传数据进行分析 和解释,探究遗传变异的来源 、分布和作用机制。
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是 利用统计学方法定位控制数量 性状的基因位点,分析基因位 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
表型组学研究
结合新一代测序技术和成像技术,对动植物表型组进行深入研究, 以揭示表型变异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01
跨物种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物种间的遗传差异,以 揭示物种进化的机制和规律,为 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数量遗传 》课件
05
数量遗传学展望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发展
基因组学技术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量遗传学将能够更深入地研究 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联,揭示更 多复杂的遗传现象。
大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海量的 遗传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更准确 地识别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
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 将为数量遗传学提供更强大的工 具,用于预测和解析复杂的遗传 模式。
3
数量遗传学在植物育种中还涉及到基因组学和表 型组学的研究,以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进程。
人类医学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量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研究中主 要用于疾病易感性和复杂性疾病
的研究。
通过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可以鉴 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变异位点 ,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
依据。
数量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研究中还 涉及到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的研 究,以揭示人类复杂的疾病机制
适用范围
适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 系。
分析步骤
构建因果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计算路径系数,然后评估模型的拟合度和解释力 度。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用于降低数据的维度,将多个相关变量转化为少数几 个不相关的主成分。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特别是当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 线性时。
分析步骤
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通过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提 取主成分,然后解释主成分的意义和作用。
研究内容与领域
研究内容
数量遗传学主要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 基础、遗传变异和进化过程,包括基 因型和表型关系的分析、遗传力和方 差组分的估计、选择反应和遗传进展 的预测等。
领域
数量性状遗传教案
数量性状遗传教案数量性状是指一种性状可以通过计数或测量来度量的性状。
这些性状在遗传中的传递方式可以通过数量性状遗传教案来进行教学和学习。
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数量性状的概念和特点。
2.掌握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方法。
3.能够应用数量性状遗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和进行实验。
二、教学内容:1.数量性状的定义和特点。
2.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3.数量性状的测量方法。
4.应用数量性状遗传的实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根据身高排序的学生图片,引发学生对数量性状的认知和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a.介绍数量性状的定义和特点:数量性状是指可以通过计数或测量来度量的性状,如身高、体重、产量等。
这些性状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b.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数量性状由多对基因控制,遵循连续变异规律。
常见的遗传模式包括寡基因控制和多基因控制。
c.数量性状的测量方法:根据具体性状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测量方法,如身高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
3.案例分析(30分钟):通过实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数量性状遗传的理解。
a.案例一: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身高差异很大,其中一个兄弟非常高大而且父母也身高较高。
请分析此现象的遗传原因,并给出可能的遗传模式。
b.案例二:在一个小麦品种改良项目中,科研人员通过测量不同品种小麦的产量来筛选高产的品种。
他们发现产量呈正态分布,即大部分品种产量中等,极少数有很高或很低的产量。
请问这个产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什么?4.实验设计(30分钟):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a.主题:探究小麦高产性状的遗传方式。
b.实验材料:不同产量的小麦品种种子。
c.实验步骤:-步骤一:选择5个不同产量的小麦品种,分别种植在相同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下。
-步骤二:测量和记录每个品种的产量。
-步骤三:通过基因分析或后代观察,确定每个品种高产性状的遗传模式。
-步骤四: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遗传学第八章数量遗传课件.ppt
F3的表现型方差:
33 VF3 4VA16VDVE
F4代的表现型方差:
77 VFr 8VA64VDVE
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群体基因型方差中的可固
定遗传变异加性效应方差比重逐渐加大,而 不可固定的显性效应方差比重逐渐减小。
4. 回交世代的方差
B1群体: F1P 1 A aAA
其群体遗传组成: 1 AA 1 Aa 22
15
6
1
红粒有效基 6R 5R 4R 3R 2R 1R 0R 因数
红粒:白粒
63:1
小麦籽粒颜色生化基础:红粒基因R编码一种红色素合成 酶。R基因份数越多,酶和色素的量也就越多,籽粒的颜 色就越深。
当某性状由1对基因决定时,由于F1能够产生 具有等数R和等数r的雌配子和雄配子,所以
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都各为,
两个方差加在一起 1 a 2 1 d 2 1 a 1 d a 2 1 d 2 1 a 1 d a 2 1 d 2 44 244 222
11 VB 1VB22VA2VD2VE
第四节 遗传率的估算及其应用
一、遗传率的概念
1、广义遗传率 遗传方差占总方差(表型方差)的比值
hB2
遗传方差 总方差
100 %
VG 100% VG VE
2、狭义遗传率:基因加性方差占总方差的比值
V P V A V D V I V E
h
2 N
基因加性方差 总方差
100 %
V A 100% VP
V A
VA VD VI
VE
100 %
二、遗传率的估算
•广义遗传率的估算
VE1 4VP11 2VF11 4VP2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
遗传学第13章 数量遗传课件
❖
1.数量性状是受许许多多微效多基因控制的,
❖
其遗传方式仍符合孟德尔规律。
❖
2.多基因的效力相等,各基因(位点内,位点
❖
间)的作用是累加的。
❖
❖
❖
3.等位基因之间通常表现无显性或不完全显性。
这一学说提出以后,在遗传学界
得到了普遍的承认,把此作为解释数
量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理论。
❖ 基因的分布1/16 4/16 6/16 4/16 1/16
❖
❖ 从这里可以看出,:
❖ F2代表现型的分布与“R”基因的分布是一
致的,说明其表现型与具体的基因型无关。
❖ 仅与“R”基因的含量有关,每增加一个
“R”基因,都可以使表现型在一定程度增
加。
❖ “R”基因为增效基因
“ r ”基因为减效基
❖
第13章 数量遗传
❖
数量遗传是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遗传学和数理统计的结合,所以学
习这一部分内容要有一定的数理统计基础。
❖
在没讲之前,有两个基本概念应首先掌握。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 指生物的相对性状间具有
明显差异的性状。即变异呈非连续性的,非此即彼中间
无过渡类型,容易分组归类。
(32) ↓ (26)
F1 R1r1R2r2R3r3 (29)
↓
F2 6R 5R 4R 3R 2R 1R 0R
表现型38 35 32 29 26 23 20
比例 1
6 15 20 15
6 1
F2 X =29
❖
❖
❖
❖
❖
❖
❖
数量性状的遗传1ppt课件
而是对双亲基因型平均值的离差。 (Ⅰ) a(p-q)表示纯合体的累加效应; (Ⅱ) 2pqd表示杂合体的显性效应,d=0表示无显性效应. (Ⅲ)若p=q=1/2,且d=0, μ=0 (Ⅳ)n个基因座的联合效应
10/12/2024
16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析
上面两个杂交试验都表明,当基因的作 用为累加时,即每增加一个红粒有效基 因(R),子粒的颜色就要更红一些。由于 各个基因型所含的红粒有效基因数的不 同,就形成红色程度不同的许多中间类 型籽粒。
10/12/2024
17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析
基因控制 变异分布 表型 受环境 遗传 性状 研究 分布 影响 规律 特点 对象
————————————————————————————— 数量性状 多基因 正态分布 连续 大 非孟德 易度量 群体
尔遗传 质量性状 单基因 二项分布 分散 小 孟德尔 不易 个体
遗传 度量 和群体
—————————————————————————————
常归于环境效应. 用剩余值(R)表示: R=E+D+I, ∴P=A+R
2.表型方差及分量 VP=VG+VE ①G和E相关:VP=VG+VE+2covGE ②G和E无相关:VP=VG+VE=VA+VD+VI+VE
其中VA加性方差——可稳定遗传; VD显性方差,VI互作方差——不能稳定遗传。
10/12/2024
按照他的解释,数量性状是许多彼此独立的基因 作用的结果,每个基因对性状表现的效果较微, 但其遗传方式仍然服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而且 还假定:
【精品】第八章数量遗传
1、数量性状的变异是连续的
2、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表型改变
3、两个基因型纯合的亲本(homologousparents)杂交,F1表现双亲的中间类型(intertype),但变异范围较小。
F1AaBb
每个有效基因的作用值√74×2=√12。2寸/2=2。47寸
无效基因的作用值2为尽余值,将有效基因的作用值进行累积
1AAbb
F2基因型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
2Aabb4AaBb2AaBB
有效基因型数01234
有效基因频数14641
累加值2×4。902×4.912×4.922×4.932×4。94
数量性状呈连续变异,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质量性状呈现不连续变异,受主基因控制(对性状起主要决定作用的基因较主基因)。
无论那种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所以,对性状的控制就有某些必然联系,同时又有区别
1、区分性状的方法不同,有些性状既有数量性状的特点又有质量性状的特点
例如:小麦粒色两对基因F215:1为质量性状
讲课提纲
导言(略)
质量性状:在遗传学上把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叫质量性状(qualitativecharacters)
数量性状:把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叫数量性状(quautitativecharacters)
把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叫质量性状(qualitativecharacters)
阈性状(thresholdtraits)):数量性状在表现型上间断,但实际呈潜在的连续分布(potentialdiscontinuousdistribution),这类性状称为阈性状。.
遗传学第七章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电子教案
2、多基因学说的要点 P219 (三) 阈性状及其特点
二、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统计学参数 1、平均数
n
(xi)
x i1 n
∑xi:样本中所有个体值的总和,n:样本数
2、方差
3、标准差
方差
2 s
n
( xi x )2
i1
n 1
标准差 s 方差 s 2
(二) 遗传率
◆表型=基因型+环境, 遗传率(heritability)是基因型对表型
F1
红粒
F2 15/16 红粒 : 1/16 白粒
1/16 : 深红 4/16: 红 6/16: 中红 4/16: 淡红 1/16 :白
C、 P
红粒 × 白粒
F1
红粒
F2 63/64 红粒 : 1/64白粒
1/64:极深红 6/64:深红 15/64:次深红 20/64:中红 15/64:中淡红 6/64:淡红 1/64:白
差异(Vp)的贡献的一种计量,即某一性状 在传递过程中受基因控制的程度, 由遗传方 差(VG)和环境方差(VE)表述。
Vp = VG + VE
1、广义遗传率
H2 VG 100% VG VE
VG,VE分别表示遗传方差境和方环差
2、狭义遗传率
h2
VA
10% 0
VAVDVI VE
三、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杂交后代表型比为: 三项式 (1/4+2/4+1/4)n 各双数项系数
如:n=1 为1 2 1 n=2 1 4 6 4 1 n=3 1 6 15 20 15 6 1
n : 代表决定某一数量性状的基因数 (1/4)n = 极端表型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选择
3、遗传漂变
4、迁徙
5、同型交配
小 结
(5分钟)
1.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因素。
2.Hardy-weinberg定律的意义。
思 考 题
1.同一群体内个体之间遗传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2.同一物种内不同群体间遗传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课题
第二章通径系数
教学目的
1.掌握:造成个体近交的原因。
2.熟悉:各种近交系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
1. 亲缘系数的计算
2、近交系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1.个体近交系数的含义。
2.亲缘系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30分钟
50分钟
65分钟
7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近交系数的计算公式,?
二、举例计算近交系数
一、遗传力概念及原理?
三、遗传力估计方法
四、遗传力的计算方法
1、 ,同卵双生中 =1
2、 子女与双亲 =0.5r
3、 , =0.5全同胞
4、 , =0.25半同胞
小 结
(5分钟)
1. 遗传力的估计原理。
2. 遗传力在遗传参数中的重要性。
思 考 题
1. 估计遗传参数的用途在哪里?
2. 遗传力怎样判断遗传力估计的正确与否?。
第四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理论课
对象
动科2002级本科
教学目的
1 .掌握:1、通径系数概念和公式。
.熟悉:定理1、2、3、4。
教学重点
1.通径系数的公式的理解
2、决定系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
定理1、2、3、4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60分钟
7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遗传力估计方法?
1、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来看,有亲子资料、同胞资料及同卵双生资料等等;
2、从计算rp的统计方法来看,有回归和相关分析法、方差分析法、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法等。
二、遗传力估计的常用方法
1、子亲回归方法
⑴ 子女表型值对一个亲本的回归或相关估计
(2)子女表型值对双亲均值的回归或相关估计
2、数量遗传学思想
3、数量性状的特征
五、数量遗传学的任务和内容
小 结
(5分钟)
1.什么是数量遗传学。
2.数量遗传学在畜牧业中的重要作用。
思 考 题
1.数量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
2.如何看待数量性状、质量性状。
教学课题
第一章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第二次课
课型
数量遗传学理论课
对象
动科2002级本科
教学目的
教学课题
第五章遗传参数
第 十一 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理论课
对象
动科2002级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计算遗传力重要性。
2.熟悉:遗传力的计算。
教学重点
1、遗传力的估计方法
2、遗传力的估计原理
教学难点
1. 遗传力的计算
2.遗传方差。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7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3)女母回归或相关估计
2、同胞相关方法
(1)半同胞组内相关法:
(2)全同胞组内相关法:
三、遗传力的用途:
小 结
(5分钟)
1. 遗传力的。
2. 遗传参数。
思 考 题
1. 遗传参数的用途在哪里?
2. 遗传力怎样判断遗传力估计的正确与否?。
教学课题
第五章遗传参数
第 十三 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
对象
动科2002级
2.从单位性上分析,通径系数、相关系数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课题
第二章通径系数
第五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理论课
对象
动科2002级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熟悉:总定理。
教学重点
.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教学难点
.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65分钟
75分钟
8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通径链的追随规则
1、通径的方向
(1)只能先退后进
(2)可以连续后退或连续前进
2、只能改变一次方向
3、相关线
(1)邻近的通径必须以尾端与相关线连接
(2)一条通径链内最多有一条相关线
(3)不同的通径链可重复通过同一相关线。
4、避免重复
二、有关通径链的总定理
三、举例具体应用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四、举例具体应用总定理
小 结
(5分钟)
1.总定理。
2.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计算题
1.根据通径链的追溯规则计算该系谱?
2.根据总定理计算本题共有多少符合追溯规则的通径链?
教学课题
第三章亲属间的遗传相关和近交系数
第六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理论课
对象
动科2002级本科
教学目的
1.掌握:造成遗传相关的原因。
2.熟悉:随机交配下各种亲属间的遗传相关。
1.掌握:使学生了解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及其影响因素。
2.熟悉:有关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教学重点
1.有关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Hardy-weinberg定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
1.Hardy-weinberg定律的理解。
2.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20分钟
教学重点
1. 遗传相关的概念
2、近交系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 个体近交系数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75分钟
85分钟
9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什么是亲缘相关?
二、亲子间的通径关系
三、随机交配下各种亲属间的遗传相关。
1、亲子关系 2、祖孙关系
3、半同胞关系 4、叔侄关系
教学目的
1.掌握:近交的遗传效应
2.熟悉:杂交的遗传效应。
教学重点
1. 杂种优势率的的计算、
教学难点
1.计算. 杂种优势率的。
2.杂交的遗传效应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75分钟
85分钟
9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近交的遗传效应?
1、产奶性能测定
2、生长及肥育性能测定
教学目的
1.掌握:计算遗传相关重要性。
2.熟悉:遗传相关的计算。
教学重点
1、遗传相关的估计方法
2、遗传相关的估计原理
教学难点
1. 遗传相关的计算
2.造成遗传相关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7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遗传相关概念及原因?
2、表型相关
3、环境相关
教学目的
1.掌握:畜群近交程度的估计方法。
2.熟悉:闭锁小群体近交系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
1. 畜群近交程度的估计
2、闭锁小群体近交系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亲缘协方差法计算近交系数和亲缘系数。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30分钟
50分钟
65分钟
7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亲缘协方差法计算近交系数?
3.对于多年不引进种畜的闭锁畜群,平均近交系数可采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进行估计:
小 结
(5分钟)
1. 亲属间的亲缘系数。
2. 近交系数。
思 考 题
1.各种家畜的主要的亲属间近交后代近交系数有多大?
2.一代单堂兄弟的亲属间的后代的亲缘系数为多少?。
教学课题
第四章近交与杂交
第九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理论课
对象
动科2002级本科
2、生物学证明Hardy-weinberg定律。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65分钟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一、Hardy-weinberg定律的要点
1、随机交配情况下
2、大群体中
3、平衡状态下
二、生物学证明
三、Hardy-weinberg定律的意义
四、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的因素
教学课题
第五章遗传参数
第 十二 次
课型
数量遗传学
对象
动科2002级
教学目的
1.掌握:统计计算遗传力的方法。
2.熟悉:不同方法估计遗传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遗传力的估计方法
2、遗传力的估计原理
教学难点
1. 遗传力的计算
2.遗传方差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
课时安排
10分钟
30分钟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