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习题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16课三国鼎立一选择题1.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下列有关官渡之战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在西汉时期B.袁绍全军覆没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D.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李白诗曰:“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此诗评价的战役()A.消灭了秦军的主力B.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C.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D.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三国鼎立形成后,下列国家与都城搭配不正确的是()A.魏国——长安B.魏国——洛阳C.蜀国——成都D.吴国——建业4..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
“夷洲”指的是今天的()A.黄岩岛B.钓鱼岛C.台湾岛D.海南岛5.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
该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长平之战6.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首诗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
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A.消灭袁绍的势力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C.南下统一全国D.废掉汉献帝7.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A.军心涣散B.骄傲轻敌C.准备不充分D.士兵不习水战8.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探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A.曹、刘、孙相互牵制,实力均衡B.赤壁之战中曹军不习水战C.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骄傲自满D.诸葛亮和周瑜技高一筹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10.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非选择题1.完成下列知识导图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01知识管理知识点1官渡之战交战双方:占据河南一带的________和占据黄河以北的________。
概况:200年,双方在________进行决战,结果袁绍被曹操击败。
曹操取胜原因:政治上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经济上组织屯田;军事上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并烧掉袁军的全部军粮。
影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知识点2赤壁之战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交战双方:曹操的20余万大军与约5万的孙刘联军。
概况:双方在赤壁对峙。
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________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最终曹军大败。
影响: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3三国鼎立形成:________年,曹操的儿子________废掉汉献帝,在________称帝,国号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在________称帝,国号________,史称________。
222年,孙权称吴王,________年,孙权在________称帝,吴国建立。
________的局面形成。
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________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
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_,加强了________与内地的联系。
蜀汉在丞相___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军阀,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在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于220年建立魏国,东汉结束,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官渡之战1.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利地位的人物是( )A.刘备B.诸葛亮C.曹操D.孙权2.追忆三国历史,下列哪一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知识点2赤壁之战3.《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4.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下列关于这次战役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曹军疾疫流行,战斗力减弱C.孙刘联军偷袭烧掉曹军的屯粮D.船舰连在一起的战术运用不当5.“……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牧野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知识点3三国鼎立6.(德州中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训练选择题1.“经过一年多的对峙,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上述材料评述的是()A. 官渡之战B. 巨鹿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2.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 )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建立魏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①牧野之战②长平之战③官渡之战④赤壁之战A. ①③B. ①②C. ③④D. ②④4.《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本诗评述的战争影响是()A. 加速了统一的步伐B. 为刘备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C. 造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D.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6.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B.蜀 C.吴 D.西晋7.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下图两个典故,与这两个典故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8.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局势的是( B)9.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
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王,国号吴10.“局部统一较之众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题: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6课三国鼎立1.“袁绍的10万大军败于曹操的4万兵马,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材料所描述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C.完成北方的统一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4.三国时期哪一国的措施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A.东汉 B.曹魏 C.蜀汉 D.吴国5.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阀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B.实行屯田制,保证军粮供应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支持D.官渡之战打败劲敌袁绍6.晋中市灵石县期末考试曹操在207年,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据此,你认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 A.篡夺汉朝的皇位 B.打败袁绍C.统一全国 D.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7.下图所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A.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能反映三国鼎立形势的示意图是( )A B C D9.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10.成语典故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下列成语典故与其对应的战役,发生在今山西境内的是( )A.围魏救赵—桂陵之战B.破釜沉舟—巨鹿之战C.纸上谈兵—长平之战D.草船借箭—赤壁之战12.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到达当时的台湾地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第16课 三国鼎立 同步练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16课三国鼎立1.“乱世出枭雄”,占据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的曹操,在东汉末年异军突起,他增强实力的手段有( )A.隐居山林,修身养性B.三顾茅庐,招纳人才C.招贤纳士,实行屯田D.实行和亲,增进联系2.历史上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4.“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的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这次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5.(2019●甘肃庆阳镇原期中)“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是东汉末年一场重要战役,此战役的重要历史作用是( )A.为曹操统--北方奠定了基础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民族大交融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7. 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其中,魏政权的建立者是( )A.曹操B.刘备C.孙权D.曹丕8.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今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那时台湾被称作( )A.瀛洲B.夷洲C.琉球D.扶桑9. 曹操的《蒿里行》描写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他描写的这一状况发生在( )A.西汉时期B.东汉初年C.东汉末年D.三国时期10. (2019●四川绵阳中考)据《方舆胜览》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刘备高兴地说道:“富哉!今日之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
据此可知( )A.当时的四川社会稳定B.相聚发生在东汉末年C.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D.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11.有人说,三国分立中孕育着统一-的要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预习提纲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官渡之战曹胜袁败的原因: 袁绍:骄傲轻敌;拒绝正确意见。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政治优势;重用人才;进行屯田,增强经济实力;战术得当,火烧乌巢屯粮处。
3.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统一时机不成熟。
曹操:骄傲轻敌;曹军水土不服,不习水战;军心涣散;东风南起。
孙刘联军:联合抗曹,诸周协力,战术正确。
二.三国鼎立 2.三国鼎立:开始于220年,最终形成是222年。
3.230年,吴国 派将军卫温到达 ,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是台湾与内地联系的最早记录,也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知识梳理一、官渡之战 曹操:占据河南一带,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招揽人才。
采取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生产,曹操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袁绍:占据黄河以北,兵多粮足,实力强大。
战争时间:200年。
交战双方:曹操--袁绍。
战争结果:袁绍失败。
(以少胜多)战争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二、赤壁之战战争时间:208年。
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战争结果:曹操失败(以少胜多)。
战争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三国前:曹操扫平关中统一北方。
刘备占领湖北、湖南和四川、云贵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又抢夺了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魏: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
蜀: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吴: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在建业称帝,建立吴国。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魏: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
蜀: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习(有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交融2、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
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想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 )A.刘表 B.孙权 C.刘备D.袁绍3、刘备在成都称帝是在( )A.220年B.221年C.222年D.230年4、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在三国时期这一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C.吴D.西晋5、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战役。
这场战役( )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6、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7、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蜀相》诗中写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诗中的“老臣”指的是( )A.曹操B.周瑜C.诸葛亮D.孙权8、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9、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
下列史实与曹操有关的是()①招贤纳士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建立魏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266年,建立西晋的是( )A.司马懿B.司马昭C.司马炎D.司马睿11、兴趣小组搜集了几幅连环画以及影视剧的剧照,其中反映曹操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图片是( )12、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A.建立魏国 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统一天下13、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评价的是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1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15、课堂上,同学们做了有关“三国故事”选项的游戏,你认为符合史实的是(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C.曹操建立魏国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二、填空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中考真题新人教版
中考真题:三国鼎立(2015·山东济宁市B)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右图反映的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015·广东深圳市)5.图1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图1A.魏、吴、蜀B.魏、蜀、吴C.吴、蜀、魏D.蜀、吴、魏(2015·广西玉林)4.右边的示意图是()A.春秋争霸图B.赤壁之战图C.人口南迁图D.三国鼎立图(2015·湖北襄阳市)11.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
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A.曹操B.刘备C.诸葛亮D.孙权(2015·湖南郴州)4.阅读右图,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A.曹操洛阳B.刘备成都C.孙权建业D.曹丕洛阳(2015·黑龙江绥化)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的作者自比“烈士”,他是()A.项羽B.诸葛亮C.刘备D.曹操(2015·湖北宜昌市)4.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015•山东省菏泽市)3.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A.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B.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C.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D.民族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2015•山东济南)2.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同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开放的社会。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练习及答案)
《第16课三国鼎立》练习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和。
这些故事都与发生在湖北咸宁的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桂陵之战2.《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A.魏、蜀、西晋 B.魏、蜀、吴C.吴、东晋、梁 D.宋、齐、梁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反映的是()A.战国兼并图 B.赤壁之战图C.人口南迁图 D.三国鼎立图4.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两次战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B.这两次战役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6.三国,是一个永远激起豪情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曹操,坚忍不拔的刘备,胆略超群的孙权构筑起三足鼎立的局面, 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 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7.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方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8.观察下图,政权“魏”的建立者是( )A.曹操 B.刘备C.孝文帝 D.曹丕9.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与下列哪一著名战役有关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马陵之战D.巨鹿之战10.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A.匈奴大军 B.孙刘联军C.前秦军队 D.东晋军队1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A、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12.《三国志》中说: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复习题含答案
交战双方
结果
意义
200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
①
曹操和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获胜
年
础
赤 壁 之 208
战
年
曹操和孙刘联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获
②
军
胜
A. ①官渡之战②全国趋向统一 B. ①巨鹿之战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C. ①巨鹿之战②全国趋向统一 D. ①官渡之战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10.请给如图命制一个恰当的名字,应该是
4
12.(1)赤壁之战;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 (2)魏、蜀(或蜀汉)、吴; (3)是历史的进步;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过程;三国鼎立 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国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因此,这 一时期的历史是在进步。(答出一点意思相近也可。)
5
1.B2.A3.A4.C5.B6.C7.D8.D9.D10.C 11.(1)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2)官渡之战;统一全国,免除战乱;没有;赤壁之战战败,没有完成统一。赤壁之战后, 三国鼎立逐步形成,纷争不已。 (3)①;曹丕 (4)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言之有理即可)
1
A.
B.
பைடு நூலகம்C.
D.
8.“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
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 刘备 B. 孙权 C. 诸葛亮 D. 曹操
9.运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阅读下表中的相关史实,你认
为空缺处应该填写的是
战役名 时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 16 课《三国鼎立》同步复习含答 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基础训练新人教版
第18课三国鼎立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我国古代史上发生于208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3.三国时,台湾的名称叫【】
A.象郡
B.夷洲
C.许昌
D.南中
4.三国时,孙权的领地是【】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上游
D.长江中下游
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曹军所采用的方法是【】
A.水淹
B.偷袭
C.火攻
D.强攻
6.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这表明【】
A.蜀锦已成为蜀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
C.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
D.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的生产相比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A。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同步练习:第16课 三国鼎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同步练习:第16课三国鼎立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1.右图的著作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完成北方的统一C.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2.“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这次战役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3.对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B.曹操骄傲自满,对孙刘联军采用的战术未引起重视C.曹军疾病流行,战斗力减弱好,客气的说法叫奸雄,不客气的说法叫奸贼。
但是鲁迅先生说:“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他。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
这样一来,对曹操就有了三种评价——英雄、奸雄、奸贼。
那么,哪一个评价是准确的呢?材料二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是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
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值得怀疑的。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节选自《易中天品三国》中对曹操和诸葛亮的评价与分析。
请你运用所学史实分析一下,你眼中的曹操和诸葛亮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要求:史实充分)(2)曹操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请你列举出他的诗或诗句。
(一首或一句皆可)在历史上,有很多描写诸葛亮的诗句,请你也列举出其中的一句来。
教师详解详析1.D【解析】通过所学可知,A正确;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B正确;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与曹操的军队在赤壁展开的激战,C正确;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6课 三国鼎立(分层作业)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基础巩固】1.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请问他是哪个朝代人?()A.东汉B.三国 C.曹魏 D.西晋【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曹操是东汉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A项正确;“三国”、“曹魏”、“西晋”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
故选A项。
2.东汉末年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是()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
此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排除AB项;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排除D项。
故选C项。
3.《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中写道,肃对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鲁肃劝其称帝的人物是()A.刘备B.曹操 C.孙权 D.袁绍【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吴书”“惟有鼎足江东”结合所学可知,汉朝灭亡以后,诸侯争霸,孙权位于江东,后建立吴国,C项正确;刘备建立蜀国,排除A项;曹操建立魏国,排除B项;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被曹操所灭,排除D项。
故选C项。
4.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夷洲是今天的()A.海南 B.福建 C.广东 D.台湾【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D项正确;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D项。
5.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A.骄傲轻敌B.军心涣散C.准备不充分D.士兵不习水战【答案】A【详解】官渡之战中袁绍一方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 三国鼎立习题 新人教
《三国鼎立》同步练习题1.官渡之战发生于( )A.184年B.200年C.208年D.220年2.奠定三国鼎立的重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赤壁之战D.官渡之战3.三国中的吴国,建都于( )A.洛阳B.成都C.长安D.建业4.下列行业中,蜀国最兴旺的是( )A.丝织业B.造船业C.制瓷业D.冶铁业5.魏国建立者是( )A.曹操B.曹丕C.孙权D.刘备6.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 )A.地理上的优势B.诸葛亮的计谋C.孙、刘的联盟D.周瑜的水军7.下列战役,战场地理位置处于最南的是( )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8.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代的是( )A.曹操B.刘备C.诸葛亮D.孙权9.下列对三国时代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各国统治者都重视发展生产B.和东汉相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C.是个分裂孕育着统一的时代D.是各统治集团范围内的统一10.下列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1.下列关于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 )A.发生在三国时期B.袁绍全军覆没C.发生在公元前200年D.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12.下列事件发生的顺序是( )①赤壁之战②曹丕废汉献帝称帝③官渡之战④孙权称王建国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④②D.③①②④13.右图是明朝人画的“三顾茅庐”想像图,它涉及的主要人物是( )①孙权②刘备③周瑜④曹操⑤诸葛亮A.①②③B.③⑤C.②⑤D.④⑤14.讨论研究将下列两表正确地填上。
(1)两次著名战役对比表(2)三国建立的对比表15.读右图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曹操的“壮心”指的是什么?此诗表达了他的什么境界?(2)曹操最大的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3)曹操一生受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为什么?16.一本连环画有这样一个场面,诸葛亮率兵攻打曹操,身后大旗上写着“蜀丞相诸葛”;曹操率军迎战,身后大旗书写“魏”字。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习题 新人教版
第16课三国鼎立一、单项选择题1.官渡之战的性质是()A.军事割据集团的争霸兼并战争B.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C.皇族内部争夺中央政权的混战D.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2.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A.公元3世纪初期B.公元3世纪20年代C.公元2世纪初期D.公元2世纪20年代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中国局势的是( )4.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结束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5.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A.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B.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C.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D.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6.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A.201年B.221年C.220年D.222年二、非选择题7.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A、B、C分别为三国中的哪三国?它们各自由何人建立?(2)分别写出D、E战场进行的战役名称。
这两次战役的意义各是什么?(3)F为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被称作什么?参考答案1.A2.B3.B4.C5.A6.D7.(1)A:魏国、曹丕;B:蜀国、刘备;C:吴国、孙权。
(2)D:官渡之战;E:赤壁之战。
D战场: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E战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台湾。
夷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 三国鼎立
、单项选择题
2. 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
3.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于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
下列示意图符合公
1.
官
渡之战的性质是( )
B. 农民起义军反封建王朝的战争 D.
少数民族反对民族压迫的战争
鼎立局面形成于(
)
A.公元3世纪初期
B. 公元3世纪20年代
C.公元2世纪初期
D.
公元2世纪20年代
4.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结束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
的局面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
B.
③④
C.
5. 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
A. 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B. 东汉统一局面结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C. 军阀混战,使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 分裂状态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6.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
A.201 年
B.221 年
C.220
②④
D.
①③
年
D.222
年
、非选择题
7.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图中A、B、C分别为三国中的哪三国?它们各自由何人建立?
⑵分别写出D E战场进行的战役名称。
这两次战役的意义各是什么
(3)F 为今天的什么地方?当时被称作什么?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A
6.D
7.(1)A:魏国、曹丕;B:蜀国、刘备;C:吴国、孙权。
(2) D:官渡之战;E:赤壁之战。
D战场: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E战场:赤壁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台湾。
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