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综述
超分子自组装获得的多种拓扑结构综述
超分子自组装获得的多种拓扑结构综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超分子自组装是一种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如氢键、ππ相互作用和范德华力等,在溶液中使分子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
生物超分子材料的材料化学合成和生物学应用
生物超分子材料的材料化学合成和生物学应用生物超分子材料是一类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具有高分子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它们具有自组装、自聚合、自组织的特性,可以形成各种形态的超分子结构,如膜状结构、纤维状结构、球形结构等。
这些超分子结构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功能多样性等特性,在生物医学、生物传感、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从生物超分子材料的材料化学合成和生物学应用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一、生物超分子材料的材料化学合成生物超分子材料的合成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已经发展出许多的方法和策略。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自组装法和化学修饰法。
1. 自组装法自组装法是指将具有自组装性质的生物大分子在适宜条件下加以操作,使其形成超分子结构的方法。
自组装法无需使用复杂的合成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常用的自组装法有多种,如界面自组装、溶液自组装、凝胶自组装等。
界面自组装指的是在液/液、液/气、液/固界面上,利用生物大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驱动生物大分子自组装形成超分子结构。
液/液界面自组装常采用的是油水两相体系,生物大分子主要存在于水相中。
比如利用水相中的胶原蛋白在油水两相界面上的自组装,可以形成气泡、囊泡等几何形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药物传递性能。
液/气、液/固界面自组装常采用Langmuir-Blodgett技术。
Langmuir-Blodgett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控制分子在水/气或水/固界面的排列方式,在表面上形成有序膜,再将有序膜转移到固体基底上,以形成有序排列的超分子结构。
溶液自组装是指在溶液中,通过具有亲水性和亲疏水性的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而驱动生物大分子形成超分子结构。
溶液自组装往往涉及到共价键和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静电作用等,可以形成链状、球状、网状等复杂形态的超分子结构。
溶液自组装法适用的生物大分子种类较多,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这些生物大分子的自组装行为可以受到pH值、离子强度、溶剂种类、温度等因素的引导,制备出具有不同形态、尺寸和结构的超分子材料。
超分子自组装
三、超分子化学、分子组装、超分 子组装及自组装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除了在生命 科学、高分子改性等领域外,过去20年里,在超分子化学 中尤其占有重要地位。所谓超分子化学,正如Lehn在其诺 贝尔演讲中所述:“Supermolecular Chemistry may be defined as chemistry beyond the molecule.”。一般地讲, 超分子体系是由一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经过非共价键缔 合而成,它具有较高的结构复杂性。超分子化学的严格定 义必须包括分子识别、分子转变及分子易位过程。所以超 分子化学不仅包括化学、生物及物理问题,而且包括很多 技术问题。超分子化学研究的内容与主-客体化学(HostGuest Chemistry)、生物有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两 亲化合物、液晶、分子器件、新型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等 有关,其中关于分子组装、超分子组装及自组装的讨论很 多。
五、综述
超分子自组装机理,不仅阐明了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而且 对其他不规则大分子自组装具有指导作用。由于诸多的自然现象, 如血管、腔肠和植物茎杆都是由有机分子通过宏观自组装形成的, 研究成果对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超分子组装技术的研究自起步以来已取得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 研究成果。有理由相信,随着超分子自组装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超分子的各种奇异性质和功能必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将 在科技、生产、生活等各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将成为21世 纪有重大突破的领域。
目前文献中所报道的纳米团簇超分子化学组装方法可 分为两类: 一类是利用胶体的自组装特性使团簇组装成 胶态晶体,得到二维或三维的纳米团簇超晶格;另一类 是利用纳米团簇与组装模板之间的分子识别来完成纳米 团簇的组装。 1.胶态晶体法 众所周知,胶体具有自组装的特性,而纳米团簇又很 容易在溶剂中分散形成胶体溶液,因此,只要具备合适 这一自组装过程所需要的条件[4]是:(1) 硬球排斥, (2) 统一的粒径,(3) 粒子间的范德华力和(4)体系逐渐的 去稳定。其中条件(1)和(3)是纳米团簇胶体溶液体系本身 固有的性质,条件(2)主要通过纳米团簇制备条件的控制 和适当分离方法的应用来实现[5],因此实际上组装过 程中的可操作因素主要是胶体溶液体系稳定性的控制。
超分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超分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超分子材料是指由基本单元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自组装结构,具有高度有序性和特殊功能的化学材料。
近年来,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其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分离纯化、光学传感、药物控释、催化反应、能量储存等等。
本文旨在介绍超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深入探讨其各方面的性能研究。
一、超分子材料的制备超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自组装法和模板法。
其中自组装法包括有机单体自组装法、高分子自组装法和低分子自组装法等。
模板法则主要通过利用模板分子的特殊性质,来制备具有特殊形状或结构的超分子材料。
1.1 自组装法1.1.1 有机单体自组装法有机单体自组装法是指利用凝胶法、微乳液法、液晶体系法等方式,将单体在外界作用下自组装形成过渡级别或孔道结构,最终得到超分子材料。
其中,凝胶法是一种基于低分子有机凝胶体系的制备方法,它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交联形成弹性固体凝胶,可制备出具有宏观有序结构的超分子材料。
同时凝胶法还具有可控性、灵敏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1.2 高分子自组装法高分子自组装法是指利用自主聚集作用形成多种有序结构及孔道结构的方法,包括相分离法、自组装共聚法、自聚合共混物法等。
可以制备出具有多样化、高度有序的超分子结构材料。
其中自组装共聚法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制备方法,可以快速制备出高质量、多成分的超分子材料。
1.1.3 低分子自组装法低分子自组装法是指利用分子间非共价作用形成自组装超分子结构材料的方法,其中包括晶体生长法、表面吸附法、溶液液滴法、薄膜修饰法等。
其中晶体生长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度有序孔道结构的超分子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分离和催化领域。
1.2 模板法模板法是指利用模板分子在聚集作用下形成超分子结构的方法,包括硅酸盐模板法、胶体晶体模板法等。
其中硅酸盐模板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纳米级别多孔材料,如分离纯化和催化等。
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的分类、性质以及研究前景一、超分子的概述超分子化学由于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化学学科,它是基于冠醚与穴状配体等太环配体的发展以及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和有机半导体、导体的研究进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Lehn给超分子化学起了这样一个定义:“超分子化学是超出单个分子以外的化学,它是有关超分子体系结构与功能的学科。
超分子体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通过分子间超分子作用联接起来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实体或聚集体”。
超分子化学(Chemistry)是在分子和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和其应用、制备,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单位。
分子化学是基于原子间的价键,是共价键化学。
然而,分子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分子问的相互作用中,如范德华(vander Waals)力(包括离子一偶极、偶极一偶极和偶极一诱导偶极相互作用)、静电力、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等,这些作用力统称为非共价键力。
这些非共价键力弱于共价键力,但是分子之间几种弱相互作用力协同作用的强度却不次于化学键,其在生命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就是以非共价键弱相互作用力键合起来的复杂有序且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聚合体的化学。
可以说超分子化学是共价键分子化学的一次升华、一次质的超越,因此被称为是“超越分子概念的化学”。
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超分子比作足球队的话,那么球队的每个成员就是一个分子,一个有组织的足球队的表现并不是单个球员表现的简单加和,而是作为一个有序的聚合体,具有远远超过单个成员简单加和的更特殊和更高级的功能。
超分子体系所具有的独特有序结构正是以其组分分子间非共价键若弱相互作用为基础的。
一般认为,超分子体系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主要指范德华力(包括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和交换力)、氢键、堆砌作用力几种形式。
基于金属-有机配合物设计与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新型配位聚合物及超分子化合物是晶体工程学的重要目标。
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文献综述
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文献综述超分子聚合物功能材料文献综述--关于荧光超分子聚合物的一些应用把单体结构组元之间由非共价键这种弱分子间相互作用组装而成的分子聚集体称为分子聚合物。
简单地说,在超分子聚合物中,单体是通过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
之所以将其称为超分子聚合物,一方面是因为这种聚集体中的长链或网络结构类似聚合物的结构;另一方面,时候因为弱分子间作用力赋予这种材料各种软性的类聚合物性能。
超分子聚合物根据共价键结合力的不同主要分为氢键超分子聚合物,配合物型超分子聚合物,π-π堆积超分子聚合物。
含有多种非共价键力的超分子则被称为混合型超分子聚合物。
超分子聚合物化学是超分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的交叉学科。
超分子聚合物的聚合度N ≈K×C^(1/2),其中K为结合常数,C为单体浓度。
目前超分子聚合物的表征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分子量的表征。
本文结合超分子聚合物的结构,主要阐述了荧光超分子聚合物的应用和制备及其性质。
一、超分子聚合物作为Pd2+荧光探针TPE(四苯基乙烯),是一种荧光发色团,当浓度增加或者在固态时,会发出荧光。
传统的有机荧光发色团在浓溶液和固态时不发光,而在稀溶液中发强光。
TPE的发光机制使其是很好的与超分子对接的荧光分子,这是由于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只能在高浓度的形式下形成。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冠醚主客体相互作用机制形成的超分子聚合物。
由于TPE的荧光诱发机制,使得TPE呈现出更好的荧光发射特性。
有趣的是,当加入Pd2+后,其荧光强度骤减,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检测Pd2+。
总之,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利用冠醚做基底,用TPE作为发色团,形成的线状荧光超分子聚合物。
超分子聚合物的从TPE基团获得的AIE的性质不仅出现在溶液中,同时也出现在固态中,而且都比在单体中高。
而且由于Pd2+和1,2,3三唑基的相互协调作用。
随着Pd2+的加入,荧光强度迅速减少。
这使得这种超分子聚合物可以作为Pd2+的荧光探针[1]。
超分子化学综述
导语:超分子化学是基于冠醚与穴状配体等大环配体的发展以及分子自组装的研究和有机半导体、导体的研究进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超分子催化、超分子器件及超分子材料等方面。
其中分子识别功能是其余超分子功能的基础。
超分子学科的应用主要是围绕它的主要功能-识别、催化和传输来进行开发研究。
目前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学科的研究不仅与各化学分支相结合,又与物理学、信息学、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紧密相关。
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中,超分子化学已发展成了超分子科学。
超分子科学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它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化学(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而且还涉及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
由于超分子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理论意义,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近十多年来非常活跃。
发展:“超分子”一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但在科学界受到重视却是50年之后了。
超分子化学可定义为“超出分子的化学”,是关于若干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较高复杂性和一定组织性的整体的化学。
在这个整体中各组分还保持某些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又因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或扰动而表现出某些整体功能。
超分子体系的微观单元是由若干乃至许许多多个不同化合物的分子或离子或其他可单独存在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微粒聚集而成。
聚集数可以确定或不确定,这与一分子中原子个数严格确定具有本质区别,把多个组分的基本微观单元聚集成“超分子”的凝聚力是一些(相对于共价键)较弱的作用力。
如范氏力(含氢键)、亲水或憎水作用等。
1967年,Charles Pedersen偶然发现了冠醚这种新型的大分子化合物,十几年后,一个崭新的化学领域——超分子化学终于诞生了。
进入90年代后,Surpramolecular Chemistry杂志的创立说明超分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像高分子化学一样,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化学家的普遍认同。
超分子化学简介
(b)金刚烷型
接点 (CH2)6N4 和CBr4
连接棒 N····Br
两套网格互相穿插: (CH2)6N4·CBr4晶体
(c)四方格型
[Ag9(Me2bpbpz)6](CF3SO3)9 晶体中的 [Ag9(Me2bpbpz)6] 9+网格
6.8、应用
1. 相转移
KF不溶于有机溶剂,但溶于冠醚的乙腈溶液,放出F-,使F -置换Cl-反应进行。
是由分子间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将分子结合 和组织在一起,形成比分子本身要复杂得多的 化学物种。
超分子化学是研究分子社会行为和分子间键的化学. 经典化学中 分子中的键是共价键(或配位键).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超分子化学 淡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催化科学,材料科学相互 之间的界限,着重强调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子体系,将四 大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有机的合 为一个整体,融会贯通.从而为分子器件、材料学和生命科学的发 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并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化学发展的一个 重要方向.
(c)M-L配位键 金属原子和配位体间形成的共价配键为主
(d) 疏水效应:溶液中疏水基团或油滴互相聚集, 增加水分子间氢键的数量。
(e)···· 堆叠作用
面对面
边对面
(f)诱导偶极子-诱导偶极子的作用 即色散力:范德华力
2. 熵增加因素
(a)螯合效应:由螯合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比相同配位 数和相同配位原子的单啮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稳定的效 应。
生物医学的应用
基因载体
❖与许多重要蛋白质和生物组装分子的大小及形状很匹配。 ❖PAMAM生理条件下为聚阳离子,且有很好的溶解性,
末端胺基很容易与DNA 中的带负电的磷酸基相互作用。 ❖内部有空腔,促进DNA结合的复合物的稳定性。
超分子化学综述
超分子化学论文(设计)超分子化学期末论文(设计)题目:超分子化学简介及应用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材料化学班级:材化101班学号: 1 0 0 8 1 1 0 0 2 4学生姓名:朱清元指导教师:倪新龙2013年12月10日超分子化学论文(设计)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
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Abstract: (1)Keywords: (1)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基础 (2)第三章•超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2)3.1杂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 (2)3.2多胺类超分子化合物 (3)3.3卟啉类超分子化合物 (3)3.4树状超分子化合物 (3)3.5液晶类超分子化合物 (3)3.6酞菁类超分子化合物 (4)第四章•超分子化合物的特性 (4)4.1超分子的自组装 (4)4.2 超分子的自组织 (5)4.3 超分子的自复制 (5)第五章•超分子化学的应用 (6)5.1、在高科技涂料中的应用 (6)5.2、在手性药物识别中的应用 (6)5.3、在油田化学中的应用[1] (7)5. 4、超分子化合物作为分子器件方面的研究 (7)5. 5 超分子化合物在色谱和光谱上的应用 (7)5. 6 超分子催化及模拟酶的分析应用 (8)5. 7 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 (8)第六章•结语 (8)第七章•文献资料 (9)超分子化学简介及应用摘要:超分子化学是化学领域一个崭新的学科分支,本文综述了超分子理论基础分的有关内容、超分子化学的分类及超分子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超分子化学对科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超分子化学分类应用领域Abstract: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is a new field of chemistry discipli ne bran ch,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 nt contents of supramolecular theoretical basispo in ts, over the prospect of molecular classificati on and applicati on of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and poin ted out theimporta nee of a scie ntific theory sig ni fica nee and broad applicati on prospects.Keywords: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s第一早•前言“超分子” 一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但在科学界受到重视却是50年之后了。
超分子物质的综述与前景展望
超分子物质的综述与前景展望超分子物质是一种新型的材料,拥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这种材料是由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结构。
相比于传统材料,超分子物质更加灵活多变,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超分子物质与其应用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一、超分子物质的概念和分类超分子物质是由形态、性质、功能各异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构成的非共价化合物,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其分子基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电荷间作用、范德华作用、氢键作用、静电作用、配位作用等。
常见的超分子物质包括聚集态(Aggregate)、非共价网络(Non-covalent network)和超分子聚合物(Supramolecular polymer),其中聚集态是由分子间的范德华吸引力所形成的,非共价网络是由氢键等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而超分子聚合物则是由诸如氢键、π-π堆积等弱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二、超分子物质的应用领域1、医疗领域超分子材料无毒性、生物可降解性,并且具有丰富的结构特性,因此常被用于制备药物载体和生物医学材料,如聚合物、蛋白质、药物等。
此外,超分子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仿生材料,如组织工程、人工骨头等。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利用超分子材料制备了多种仿生组织,包括人工心瓣膜、人工角膜、人工血管等。
2、环境领域由于超分子物质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和识别性,可以用于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固废处理等领域。
例如,超分子材料可以作为吸附材料用于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还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纳米复合吸附材料。
3、能源领域超分子材料在能源领域应用也十分广泛。
例如,制备新型光电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制备高效催化剂用于氢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4、光电领域超分子材料具有极高的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可以用于制备新型有机电子材料。
此外,超分子材料还可以用于制备新型的光学传感器、LED等光电器件。
三、超分子物质的未来发展目前,超分子物质的研究已经成为材料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超分子化学文献综述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简介卟啉(Porphyrins)是卟吩(Porphine)外环带有取代基的同系物和衍生总称。
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具有特殊生理活性如血红素、叶绿素、维生素B12、细胞色素P-450等。
由于其分子刚柔性、电子缓冲性、光电磁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早在20世纪3人从事卟啉化学的研究,它们现已广泛用作光导体、半导体、超导体催化剂、抗癌药物、显色剂等[1,2]。
近年来,这一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愈来愈引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医学及生物学家的兴趣,有关的交叉学科分支正在形成[3]。
本文对卟啉及金属卟啉化合物的结构、合成应用等方面作一介绍。
1 结构与性质111 结构卟吩环是含四个吡咯环的十六元大环,四个吡咯环之间的碳(5, 10, 15,20) (在Fisher编号法中称为A、B、C、D位置)被称作中位(mess碳,其余8个可被取代的碳称作外环碳。
在A、B、C、D位置上分别接列卟啉, R1~R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卟吩环上R1、R2、R3、R4取代基形成一系没有取代基时近似于平面结构[4],但易受四个位置取代基的影响而变形,如四苯基卟啉(Te-traphenylporphyrins,简称TPP),取代基苯基和分子平面形成一定角度。
若卟啉分子中心四个氮原子质子化,由于质子的空间位阻和静电斥力使吡咯环与分子平面产生偏离,如质子化的四苯基卟啉(H4TPP2+),吡咯环与分子平面偏离33b[5]。
所以金属离子与卟啉发生反应时,有的金属离子可以完全进入卟啉分子平面内,如CuTPP和PdTPP[4]。
而有的金属离子则不能进入卟啉分子中,如在H2OMgTPP配合物中, Mg2+高出分子平面约01027 nm。
112 性质卟啉及金属卟啉都是高熔点、深色的固体,多数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矿酸而无树酯化作用,溶液有萤光。
不溶于碱,对热非常稳定。
化学超分子知识点总结
化学超分子知识点总结超分子化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化学的一支分支学科,在化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超分子化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分子识别、自组装、功能性材料等多个方面。
在超分子化学中,化学家们研究的不再是单个分子的性质与反应,而是由多个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来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超分子结构。
这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氢键、范德华力、π-π堆积等,并且这些非共价相互作用对于超分子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分子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使得分子能够选择性地识别和结合其他分子。
分子识别的研究不仅对于生物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材料科学、药物设计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生物体内的酶与底物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以及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都是分子识别的典型例子。
超分子化学家们希望通过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设计和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子识别体系,并且将其应用到具体领域中。
自组装是超分子化学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由于其自身的特性而能够自行形成有序的结构。
自组装通常发生在溶液中或者固体表面上,由于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分子能够自主地形成稳定的超分子结构。
自组装的特点在于其高度有序性和选择性,使得其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功能性材料的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超分子化学家们可以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出纳米材料、生物传感器、光学材料等,从而拓展了现有材料的种类和功能。
功能性材料是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又一重要研究方向,它指的是那些由超分子结构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超分子结构的形成和性质决定了功能性材料的特性,因此超分子化学家们通过设计和合成特定结构的超分子体系,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例如,超分子化学家们可以利用分子间相互作用来构筑具有特定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的材料,这些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supramolecular)一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出现,但在科学界受到重视却是50年之后了.超分子化学可定义为/超出分子的化学,是关于若干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较高复杂性和一定组织性的整体的化学.在这个整体中各组分还保持某些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又因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或扰动而表现出某些整体功能.超分子体系的微观单元是由若干乃至许许多多个不同化合物的分子或离子或其他可单独存在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微粒聚集而成.聚集数可以确定或不确定,这与一分子中原子个数严格确定具有本质区别,把多个组分的基本微观单元聚集成超分子的凝聚力是一些(相对于共价键)较弱的作用力.如范氏力(含氢键)亲水或憎水作用等. 超分子化学的发展特别要提到三个人,Pederson C,Cram D J和Lehn J M,他们分享了1987 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7 年Pederson 等第一次发现了冠醚。
他原先想合成的是一个非环聚醚(多元醚),但在纯化过程中分离出极少量产率仅0.4%的丝状有纤维结构并不溶于羟基溶剂的白色晶体。
受好奇心驱使,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是一种大环聚醚,即命名为冠醚,它是由于非环聚醚前体与碱金属离子配位结合,阳离子使配体预组织后更有利于环化而形成的。
这可以说是第一个在人工合成中的自组装作用。
Pederson 诺贝尔演说的题目就是―冠醚的发现‖,他提到要是当年忽略了这种并非期待的杂质,他可能就与冠醚失之交臂。
Cram 诺贝尔演说的题目是―分子主客体以及它们的配合物的设计‖。
他受到酶和核酸的晶体结构以及免疫系统专一性的启发,从1950 年代起就想设计和合成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来模仿自然界存在的一些化合物的功能,他认识到高度结构化的配合物是中心,Pederson 的工作一发表,他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入口,由此开展了系列的主客体化学的研究。
主客体也就是生物学中常采用的受体与基质,它们间的作用是典型的自组装作用。
超分子综述
卟啉对杂环化合物吡喃色烯分子识别的研究综述一、化学科学的研究新领域——超分子化学基本概况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是基于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分子聚集体的化学,主要研究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如氢键、配位键、亲水/疏水相互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而生成的分子聚集体的组装、结构与功能。
在与其它学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等)的交叉融合中,超分子化学已发展成了超分子科学,被认为是21世纪新概念和高技术的重要源头之一。
1.超分子体系的功能冠醚、环糊精和杯芳烃等大环化合物都具有穴状结构,能通过非共价键与离子及中性分子形成超分子,在化学物质分离提纯、功能材料研制及超分子催化方面已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越来越多化学家对它的重视和研究。
超分子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催化和传输。
1.1分子识别功能所谓分子识别是指主体(底物)对客体(受体)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是组装及组装体功能的基础。
分子识别意味着分子结构信息的分子存储和超分子检索,它是在超分子水平上进行信息处理的基础,利用存储于分子基元中的分子信息和分子识别所遵循的程序,按照分子识别活动的规则来操作,可控制分子集合体的生长,又称作程序化的超分子体系。
J. M. Lehn在其诺贝尔奖获奖演讲中指出“分子识别、转换和传输是超分子物种的基本功能”。
这一论述表明分子识别在超分子化学中的核心作用。
分子识别是自然界生物进行信息存储、复制和传递的基础。
例如基因、酶和生物膜的功能都是基于分子识别的原理得以实现的。
以分子识别为基础,研究构筑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超分子体系,对揭示生命现象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给化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同样以分子识别为基础,设计、合成、组装具有新颖光、电、磁性能的纳米级分子和超分子器件,将为材料科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新的应用体系,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超分子化学简介
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发
针对规模化生产中的难题,未来将加大研发力度,寻求高 效的超分子化学规模化生产技术。
理论研究的突破
随着计算科学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在超分子化学的理论 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建立更为精确的理论模型来指导实验 研究。
拓展应用领域
超分子化学在药物传输、生物成像、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为人类社 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02
超分子的结构与组装
超分子的结构
分子识别
超分子通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 力(如氢键、π-π相互作用、范 德华力等)实现识别与组装,形
成有序的超分子结构。
动态性
超分子结构具有动态性,可以在一 定条件下进行可逆的组装与解组装, 实现结构的自适应与调控。
多样性
超分子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单体分子 组成,形成具有丰富结构和功能的 超分子组装体。
超分子的组装
01
02
03
自组装
超分子通过分子间的弱相 互作用力自发地组装成有 序的结构,无需外界干预。
受控组装
通过外界条件的调控(如 温度、pH值、离子强度 等),实现对超分子组装 过程和结构的控制。
人工设计与构建
通过人工设计和合成特定 功能的单体分子,实现具 有预定结构和功能的超分 子组装体的构建。
详细描述
超分子化学突破了传统分子化学的界 限,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自组装过 程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分子间的识别 、组装、传递和调控机制。
特性
总结词
超分子化学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超分子体系由多种不同类型的分子组成,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结构 和功能。同时,超分子体系具有动态性,可在外界刺激下发生结构和性质的改变 。此外,超分子体系还能通过自组织过程形成有序的结构和功能。
药用高分子材料综述范文
年级:10级专业:预防医学班级:1班姓名:XX 学号:10257000XX微胶囊技术综述XX(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成都612000)摘要:本文综述了高分子材料众多技术中的微胶囊技术,着重分析了微胶囊的制备原理;微囊剂的合成材料和微囊剂的分类。
此外,文章最后阐述了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icrocapsule technology which is one of many polymer materials technology ,pay more eyes On the analysis of microcapsule preparation principle; the main component of microcapsule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llirod agent. What’s mor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apsule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 end.关键词:微胶囊;制备;应用;展望中图分类号:T924;TQ46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微胶囊技术是以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为壳材料,将固体颗粒,液体或气体作为芯材料包覆形成的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一种微型胶囊技术[1]。
制备微囊剂,可选用水溶或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随着高分子材料研究的进展,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在微囊剂中的应用也逐日增多。
应用较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有明胶、淀粉、白蛋白、聚丙烯酸-淀粉接枝物、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共聚物、聚甲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烷基酯、乙基纤维素等。
当然这就使得微胶囊的种类日趋繁多,主要组成部分也在相应的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同时,微胶囊的用途广泛,从而使得研究微胶囊的用途也成为了发展的必要。
超分子知识点总结
超分子知识点总结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超分子化学的核心概念是“超分子”。
超分子可以理解为分子的超级集合体,是大于分子大小的非共价聚集体。
这些非共价荷电相互作用包括氢键,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等,这些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主要形式。
超分子系统不仅包括简单的由两个分子组成的复合物,还包括由一系列分子组成的大规模结构。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内容:1. 分子识别和分子识别性质:超分子化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是分子识别和分子识别性质。
分子之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可以使得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识别、绑定特定的分子。
这对于生物体系的正常功能以及药物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超分子组装:超分子组装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研究的是一系列分子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如何自组装形成有序结构和功能。
3. 超分子结构:超分子化学的研究还包括超分子结构,也就是超分子组装后形成的各种形态的结构。
4. 超分子材料:超分子化学研究也涉及超分子材料,这是利用超分子结构构建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比如光电材料、传感材料、晶体材料等。
超分子化学的应用:超分子化学在材料科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纳米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典型的应用之一是在药物设计和生物医学领域。
超分子化合物的自组装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在药物的传递和释放、药物靶向以及生物成像等方面。
另外,超分子化合物的自组装也为纳米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总之,超分子化学是分子化学的延伸和发展,是非常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随着纳米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超分子化学的理论和应用将会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和应用。
超分子体系的自组装、分子识别和分子识别性质、超分子结构和超分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将会带来更多新的发现和应用。
超分子定义
超分子定义
超分子是指由分子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如静电力、范德华力、氢键等)所形成的有序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在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了解和控制超分子结构的性质和应用。
超分子化学涉及的分子包括有机分子、无机分子、金属离子、配位体等。
超分子的形成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分为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范德华相互作用等。
超分子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是在药物研究方面。
药物的分子结构是由多个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因此通过超分子化学的方法研究药物的分子结构可以提高药物的效率和减少副作用。
在材料科学中,超分子化学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在高分子材料中,超分子结构可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质、热性质等。
通过超分子化学的方法,可以调节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从而控制材料的性质,使其更加适用于不同领域。
除了药物和材料科学,超分子化学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催化剂的研究中、生物分子的识别和检测中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超分子化学的方法可以用于设计和合成更加高效、具有特殊性能的分子
结构。
超分子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药物研究、材料科学、催化剂研究等。
超分子化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设计和合成更加高效、具有特殊性能的分子结构,从而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持。
超分子的特征
超分子的特征超分子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由多个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大分子结构。
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等。
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超分子的特征,包括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等,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1. 组成超分子由两个或更多的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化学键以外的其他弱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等。
这些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弱,使得超分子可以在适当条件下被破坏和再组合。
超分子的组成分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2. 结构超分子的结构通常呈现出有序的、规则的排列方式。
DNA分子由两条互补链通过氢键相互结合形成双螺旋结构;蛋白质则通过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
超分子的结构具有层次性,从较小的结构单元组装而成的更大的结构单元,最后形成整个超分子体系。
3. 性质超分子体系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这些性质常常与组成超分子的分子及其相互作用方式密切相关。
超分子可以表现出选择性、可逆性、自组装性等特点。
选择性指超分子对特定分子的识别和结合能力,这种选择性是通过分子间的互相适应实现的。
超分子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往往是可逆的,这使得超分子体系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进行破坏和再组合。
超分子自组装是指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自发地形成有序的结构。
总结回顾:通过对超分子的特征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发现超分子作为一种组成复杂大分子结构的手段在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超分子的组成由多个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而成,其结构呈现出有序的、规则的排列方式。
超分子具有选择性、可逆性和自组装性等特点,这些性质使得超分子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超分子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系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超分子的结构和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药物设计、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卟啉对杂环化合物吡喃色烯分子识别的研究综述
一、化学科学的研究新领域——超分子化学基本概况
超分子化学(supramolecular chemistry)是基于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分子聚集体的化学,主要研究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如氢键、配位键、亲水/疏水相互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而生成的分子聚集体的组装、结构与功能。
在与其它学科(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等)的交叉融合中,超分子化学已发展成了超分子科学,被认为是21世纪新概念和高技术的重要源头之一。
1.超分子体系的功能
冠醚、环糊精和杯芳烃等大环化合物都具有穴状结构,能通过非共价键与离子及中性分子形成超分子,在化学物质分离提纯、功能材料研制及超分子催化方面已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越来越多化学家对它的重视和研究。
超分子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催化和传输。
1.1分子识别功能
所谓分子识别是指主体(底物)对客体(受体)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种特定功能的过程,是组装及组装体功能的基础。
分子识别意味着分子结构信息的分子存储和超分子检索,它是在超分子水平上进行信息处理的基础,利用存储于分子基元中的分子信息和分子识别所遵循的程序,按照分子识别活动的规则来操作,可控制分子集合体的生长,又称作程序化的超分子体系。
J. M. Lehn在其诺贝尔奖获奖演讲中指出“分子识别、转换和传输是超分子物种的基本功能”。
这一论述表明分子识别在超分子化学中的核心作用。
分子识别是自然界生物进行信息存储、复制和传递的基础。
例如基因、酶和生物膜的功能都是基于分子识别的原理得以实现的。
以分子识别为基础,研究构筑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超分子体系,对揭示生命现象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给化学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同样以分子识别为基础,设计、合成、组装具有新颖光、电、磁性能的纳米级分子和超分子器件,将为材料科学提供理论指导和新的应用体系,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做出重要贡献。
分子识别既是分子器件信息处理的基础,又是组装高级结构的必要条件。
分子识别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其关键是要研究清楚超分子体系中分子间弱相互作用是如何协同、加合,之后又是怎样产生方向性和选择性的,它包含2 方面内容:一是分子间有几何尺寸、形状上的相互识别;二是分子对i u机分子的结晶过程被认为是分子识别最为准确和典型的实例,有机分子晶体是上百万个分子通过极其准确的相互识别自我构造的组装体。
分子识别包括所有阳离子、阴离子及中性有机、无机或生物分子的识别。
一些具有特殊配位能力的大环配体、大多环穴状配体等对金属离子产生识别,如球形三环穴状配体(I)可与大的阳离子C+
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识别。
由于(I)的4个氮原子恰好处在正四面体顶点,它可与正四面体结构的铵离子,通过氢键形成稳定的穴状配合物而产生识别。
含氮穴状配体中的氮原子质子化后便可成为阴离子受体,如穴状配体(I)质子化后便可与氯离子通过静电力(离子对)形成稳定的穴状化合物,与溴离子等改变穴状配体内部空间的大小便可
对不同阴离子进行识别。
对受体(I)进行质子化实验时,还发现该化合物特别易生成二质子化产物,这是由于二质子化产物与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稳定的穴状化合物
(II),即与中性分子形成穴状化合物。
其他阴离子的结合能力则弱得多而产生识别。
分子与位点识别是超分子体系的基础,识别是指给定受体与作用物选择性结合并产生某些特定功能的过程。
发生在分子间的识别过程称为分子识别;发生在实体局部间的识别过程谓之位点识别。
识别过程需要作用物与受体间空间匹配、力场互补,实质上是超分子信息的处理过程。
分子识别是类似“锁和钥匙”的分子间专一性结合,可理解为底物与受体间选择性键合,是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基础。
超分子作用对于某些化学反应过程,如催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生物体系中,相当多的生物化学过程离不开这种作用,如底物与蛋白质的作用,酶催化过程,遗传密码的复制、翻译、转录等及抗体与抗原的作用等。
因此,分子识别是自然界生物进行信息存储、复制和传递的基础。
1.2 主体-客体化学
超分子化合物中的组分被称为受体(ρ)和底物(σ),又称为主体(host)和客体(guest),主客体分子通过分子识别选择性的结合后产生超分子体系(host-guest)。
分子识别(molecular recognition)和自组装(self-assembly)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领域[39-44]。
超分子封装(supramolecular
encapsulation)可以定义为内部有空穴的分子通过超分子作用力将其它分子装载到内部空穴中的一种超分子行为。
通过超分子封装得到的超分子体系中的组分称为主体(host)和客体(guest),主客体分子结合后产生超分子体系(host-guest) 。
常见的主体分子有环糊精(Cyclodextrins),杯芳烃(Calixarenes),卟啉(Porphyrin),冠醚(Crown ethers),超支化聚合物(Hyperbranched polymer)[7],以及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s)等。
常见的客体分子有:金属离子,无机小分子,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
有了超分子化学的帮助,我们就可以看出,要想模拟生物体内的酶催化体系,必须有一个合适的主体分子,而把水溶性卟啉作为客体分子,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超分子体系。
但是,通常的主体分子,如环糊精,杯芳烃,冠醚等,其自身的尺寸太小,无法适合来模拟酶催化体系中的多肽链和蛋白质结构。
由于自然界和生命体中卟啉和金属卟啉的广泛存在,如叶绿素(镁卟啉)、血红素(铁卟啉)、维生素B12(钴卟啉),其核心结构都是卟啉的金属衍生物,在新陈代谢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卟啉的研究一直比较重视。
诺贝尔化学奖得者Lehn 等提出超分子概念以后,引起人们对超分子研究极大兴趣,而对作为具有超分子特性的卟啉的研究也就更趋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