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融入的教学策略
分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
分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
1. 引入课堂:在音乐课上引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通过播放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介绍相关的民族乐器等方式,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讨论民族音
乐的特点、韵律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等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
2. 体验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观摩民族音乐演出、参加音乐工作坊等活动,让学
生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组织学生去民族音乐表演现场,让他们近距离观摩传统舞蹈、乐器演奏等,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氛围和力量。
3. 创作表演: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和表演,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并
尝试组织自己的团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同
时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4. 跨学科融合:将民族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例如将民族音乐与中国历史、地
理等学科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的教学。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
的背景和意义,同时提高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5. 多媒体辅助: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影音资料、互联网等资源,向学
生介绍民族音乐的经典作品、表演方式等。
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
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主要包括引入课堂、体验活动、创作表演、跨
学科融合和多媒体辅助等方面。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试论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
试论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独有的音乐文化,是体现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在小学音乐学科中融入民族音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本文将从融入策略的角度探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融入策略。
一、了解本地民族音乐资源融入本地的民族音乐资源,是小学音乐学科中融入民族音乐的重要策略。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如藏族的藏戏、苗族的芦笙、哈尼族的跳竹竿等。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了解本地的民族音乐资源,包括民族乐器、歌曲、舞蹈等。
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精心策划音乐教学活动,将本地的民族音乐资源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
在音乐课上引入本地的民族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奏;或者通过教学歌曲、编排舞蹈,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本地的民族音乐文化。
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地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的培养。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学科中融入民族音乐,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民族音乐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包括器乐、民歌、舞蹈等,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对于喜欢演奏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对于喜欢唱歌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学传统民歌和合唱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对于喜欢舞蹈的学生,可以通过编排民族舞蹈,让学生体验民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之美。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跨学科的融合在小学音乐学科中融入民族音乐,可以采取跨学科的融合策略。
民族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历史、地理、语文等。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了解民族音乐与历史的渊源;在地理课上,可以通过学习不同地域的民族音乐风格,了解民族音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学习民族歌曲的歌词,了解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内涵。
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传承和民族音乐的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融入到教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对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1. 丰富文化底蕴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民族的历史、信仰、生活方式等丰富内容。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
2. 培养情感、品格民族音乐通常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包含了民族人民的情感和品格。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品格,增强其爱国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比于西方音乐,民族音乐更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化特点,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1. 选材规划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选取适合的民族音乐作品。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器乐等作为教学材料,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 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通过介绍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和魅力。
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3. 多种形式展示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展示民族音乐,比如听音乐、演奏音乐、观赏音乐视频等。
通过这些形式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
4. 融入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音乐会、民族音乐比赛等形式,将民族音乐的传承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手段的探索
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手段的探索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族音乐不仅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了教师们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希望能够给广大音乐教师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充分挖掘民族音乐的资源二、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可以通过让学生听音乐、分析音乐、模仿演唱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播放音乐给学生听,让学生欣赏音乐中独特的旋律、节奏和声音,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感情。
在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演唱一些简单的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民族音乐教学中,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民族音乐的地域特色、民族音乐的表演形式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的背景和内涵,让学生了解各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也可以通过学习传统乐器、学习民族舞蹈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音乐会、民族音乐节、校园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示和表演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表演、合唱等方式,将学到的民族音乐技能和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也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到广场、村庄或者博物馆等地参观和体验民族音乐文化,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民族音乐氛围,增强对民族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以上所述,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一些探索和方法。
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融合
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融合民族音乐融合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如蒙古族的长调、藏族的古乐、汉族的曲艺等。
通过学习这些不同的音乐形式,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民族情感表达,从而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民族音乐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们将民族乐器、调式、曲调等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民族音乐的精髓,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创作水平。
民族音乐融合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民族音乐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活动,如学唱民歌、学习少数民族器乐演奏、学习民族舞蹈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民族音乐,增加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民族音乐融合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在音乐课堂中学习民族音乐,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学习民族音乐需要学生音乐感知、节奏感、听觉记忆、情绪表达等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融合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体验民族音乐,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音乐综合素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民族音乐融合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资源。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Ⅰ. 导言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天赋和兴趣的关键时期。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本文将探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计划。
Ⅱ. 民族音乐教学的价值1. 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尤为重要。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其融入音乐教学中,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通过接触和学习民族音乐,能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学生接触到的音乐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而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身份认同感。
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自己的根源和归属,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
学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和表演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Ⅲ. 民族音乐教学计划的设计1. 选定适合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制定民族音乐教学计划时,教师应仔细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民族音乐作品。
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课程要求,选择不同风格和难度的作品进行教学。
例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些节奏简单、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作为教学材料。
2. 组织民族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民族音乐表演,通过唱、跳、演的方式体验和传达民族音乐的激情和魅力。
学生参与表演不仅能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3. 结合民族舞蹈教学民族舞蹈与民族音乐常常是相辅相成的。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民族舞蹈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形式感受民族音乐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探讨
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探讨山西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其中汉族民间音乐资源丰富多样,以山西民歌为代表。
面对现代音乐学科的多元化发展,力求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加入民间音乐元素,更好地促进音乐文化传承,提高音乐综合素质,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
一、歌曲选择今天的大学生更加注重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对于未经修饰的纯民间音乐,具有很高的接受度和欣赏性。
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在选择山西民歌时,不仅要注重“有代表性”,还要考虑到歌曲的流行度、新颖度、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等方面。
建议在课程中定期进行民间音乐推介,让学生学习更多不同类型的山西民歌,了解其特点、历史与继承方式。
二、民歌与器乐的融合为了更好地将民歌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结合器乐引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山西民歌“月儿高唱田野歌”中,器乐演奏可重点突出描写月色明媚和田野风光的旋律。
又如,在山西民歌“达子花”和“马鸣山”等歌曲中,可加入优美的音乐处理和其他器乐演奏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更加多样化的音乐形象。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山西民歌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可以扩大课堂互动,有利于学生们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三、民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民歌的韵律和旋律思想可以通过其他艺术形式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
例如,山西戏曲和山西民间舞蹈都是山西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选择山西民歌与戏曲、民间舞蹈结合,打造一个全新的音乐教学形式。
通过对戏曲和舞蹈的学习和理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山西民歌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魅力。
此外,可以借助影像、摄影等多种媒介形式,让学生们了解歌曲的歌词背景,带领学生走进山西的乡村生活中,感受山西民歌的地域特色,体验音乐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总之,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山西民歌可以得到有效地传承和发扬。
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将山西民歌作为音乐创作的素材之一,鼓励学生自己探索更具有新颖化和时代感的山西民歌形式,起到促进青年人幸福感和文化自信心的作用。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民族器乐教育进入了更加重要的发展阶段。
而中小学阶段民族器乐课堂中常常存在的问题,如乐器数量不足、学生参与度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改进教学策略的出发点。
本文从挖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音乐经验、提高课堂互动三个方向探索并提出一系列进课堂策略。
首先,要挖掘学生学习兴趣。
民族器乐的独特性和魅力会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民族器乐非常具有学习的吸引力。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适合学生的活动。
比如,可以通过表演、配乐猜谜、听音辨曲、音乐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互动中更加积极参与,从而加深对器乐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拓展学生音乐经验。
学生在课堂中除了要学习器乐知识外,更需要的是实际经历的机会。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器乐生产和发展历程,体验音乐的氛围和文化底蕴。
举个例子,可以安排学生们前往音乐馆、音乐博物馆等地进行参观,观看相关音乐演出,或者组织学生在学校内参加器乐节、新年晚会等活动。
最后,提高课堂互动。
要想使学生深入了解器乐,并进一步升华自己的兴趣、增强自己的音乐素养,离不开良好的课堂互动。
为了使课堂更加活跃、更具互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引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策划演出方案,互相展示所学的器乐技艺;还可以采用学生带着乐器和同学们一起创作、表演等方式,便于学生在其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进一步切实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综上所述,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寻求突破口,引导学生用心学习,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并提高课堂互动。
这些进课堂策略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领悟和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最终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分析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关注也在不断加深。
而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民族音乐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音乐教育领域,如何将民族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育者们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对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分析进行探讨。
一、民族音乐与初中音乐课堂民族音乐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浓厚文化氛围的音乐形式。
它不仅具有音乐的美学特征,更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初中音乐课堂作为学生接触音乐艺术的主要场所,对于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民族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民族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特色和文化背景,从而增加对于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韵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对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其音乐艺术修养。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民族音乐自身蕴含着浓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受到启发,从而激发其对于音乐创作的兴趣和潜力。
针对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育者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重挖掘教材。
在选取教材时,要多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如云南民歌、蒙古长调等,选择内容丰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入一些与学生生活和情感体验相关的民族音乐,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要注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如听音乐、看视频、上台表演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其学习兴趣。
要注重创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些适合学生参与的情境,如小型音乐会、合唱比赛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增加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民族音乐是各民族特有的音乐,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底蕴和情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往往被忽视,更多的是聚焦于西方音乐,然而民族音乐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民族音乐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就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现在的社会已经呈现出多元文化的态势,尤其是小城市和乡村的孩子,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甚少,甚至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并没有足够的自豪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音乐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和风采,让他们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自己民族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
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对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着独特的意义。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合理地引入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都非常大,他们往往处于亢奋和焦虑的状态。
而民族音乐具有淳朴、平和、充满人情味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情绪,放松心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或者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民族乐器,都能够有效地放松学生的心情,调整他们的情绪,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民族音乐来介绍相关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产生背景,歌曲的含义和传唱方式等,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探讨
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的策略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西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民族特色。
这些民歌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传统知识,反映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交流,山西民歌也逐渐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高校音乐教学是培养音乐人才和传承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局限于西方音乐的教学内容,缺少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
如何将山西民歌这一宝贵的民间音乐资源融入高校音乐教学,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发现山西民歌不仅具有独特的旋律和表达方式,更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将其融入高校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创作潜力,推动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融入山西民歌资源,以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同时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山西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音乐风格,对研究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将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和演唱山西民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山西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这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
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合进现代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学习山西民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创作改编等方式,将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
山西民歌融入高校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现能力。
在学习和演唱山西民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共同探讨音乐内容,共同排练演出。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可以锻炼他们的音乐表现技巧,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探讨
关于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是当前音乐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民族乐器作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现代社会,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许多学生对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缺乏了解和兴趣。
如何将民族乐器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民族文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学音乐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
民族乐器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更可以让他们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更好融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问题,明确研究目的如下:分析民族乐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历史沿革,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轨迹,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探讨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方式,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选用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民族乐器融入音乐教学中。
在实践案例分析中,总结民族乐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探讨教学效果,并为未来教学提供借鉴。
第四,探讨中小学生学习民族乐器的益处,分析对学生音乐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提出如何促进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更好融合,为教育实践提供建议,使音乐教育更具民族特色,更富有活力。
【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深入探讨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问题奠定基础。
2. 正文2.1 民族乐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历史沿革20世纪初,中国的音乐教育逐渐向西方音乐教育体系靠拢,民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逐渐被边缘化。
浅谈当代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
寻 找相 同点 ,如 都具 有 原汁 原 味 的 民族 元 素 ,这种 民族元 素 是什 么 ,表达 了什 么 样 的传 统 文化 … …于 是 ,学 生便 一 步步 进入 了 对 传 统 民族文 化 的学 习 中。 其 次 ,新 型 民族 音 乐制 作方 式更 贴近 青年 学 生的喜 好 。 重 新 改 编 的 民族 音 乐 基本 上 是 用M D I  ̄ J t 作 , 经过 电子 合 成等
一 一
许多教 育1 = 作者 堪忧 。 跟 上 节拍 。经 过 电子 特 殊 处理 的伴奏 效 果 , 加 上 学 生 自信 的 演 那 么 ,如 何才 能 提高 学 生对 民族 音 乐 学习 的积 极 性 ,是 急需 唱, 不仅 提 高 了演 出质量 , 也 拉近 了学 生和 民族 音乐 之 间 的距 探讨 和 思考 的 问题 。 离。 三 、如 何改 善 民族 音乐 的教 学方式 二是 民歌 演 唱者 的舞 台表 演 动 作 中加 入 流 行 舞 蹈 。 青年 学 1 . 音乐 欣赏 方面 生 喜 欢流 行歌 手 的 原 因之一 ,是 因为被 歌 手舞 台上洒 脱 自信 的 舞 传 统 教学 方 式 中, 为 了弘扬 纯 正 的 民族 文 化 ,在 音 乐欣 赏课 台动 作所 吸 引 ,边跳 边 唱 的方 式带 动 了现 场气 氛 。 而传 统 的 民歌 堂 上 ,教 师常 常 选择 七八 十 年代 版 本 的音 乐播 放 , 以传达 原 汁 原 手 在 演唱 时通 常 更 多 的是注 重 演唱 技 巧而 较少 使 用夸 张 的 形体 动 味 的 民族 音 乐 。而在 流行 文 化盛 行 的 _ 二 十 世纪 大 多数 学 生 已无法 作 ,这也 是青 年 学 生不 乐 于在 歌唱 比赛 中演 唱 民歌 的重 要 原 因, 提起 兴 趣 去欣 赏 这类 老歌 ,被动 的是接 受达 不 到 预期 的教 学 效 果 气 氛 情绪 无 法 调动 起 来 。为 了改 变 这一 情 况 , 我 们 也可 以鼓 励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
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有效地弘扬民族音乐呢?本文将从培养师资队伍、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师资队伍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具有丰富音乐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是首要的任务。
特别是对于民族音乐这一特殊领域,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功底和对民族音乐的研究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其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使其具备传授民族音乐的能力。
鼓励音乐教师积极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民族音乐教育。
二、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挖掘和整理中华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选拔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曲目,并将其融入到音乐教学中。
通过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乐器、歌曲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还可以通过讲解民族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校可以开设民族音乐专题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某一民族的传统乐器演奏,学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曲,或者通过民族音乐欣赏、合唱排练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三、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丰富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校内演出、社区表演等。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故事讲解、音乐欣赏等方式,来介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
学校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校内外的音乐演出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论与成果回顾
通过实践研究,证实了民族音乐 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可行性和有 效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
审美能力。
总结了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 堂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内容的 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评
价的方式等。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学 生对民族音乐的态度和看法,为
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 堂的教学策略
汇报人:XX 20XX-01-26
目录
• 引言 • 民族音乐资源概述 • 初中音乐课堂现状分析 •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策略 •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案例 • 民族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效果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 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增 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教学内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曲目,如《二泉映月》、《梁 祝》等,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聆听、感受、理 解民族音乐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 赏过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案例二:某初中民族器乐演奏课教学实践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和演奏民族器乐,让学 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能和表现能 力,了解民族器乐的特点和演奏
建立民族音乐教师交流平台
搭建民族音乐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 学资源与经验。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保障教学质量
1 2 3
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
根据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和民族音乐特点,制定科 学的教学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 民族音乐学习效果。
关于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探讨
关于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民族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乐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将民族乐器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成为了当前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民族乐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民族乐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乐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相比于西方乐器,民族乐器更加贴近中国学生的文化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文化的窗口。
将民族乐器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音乐课堂上引入民族乐器演奏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文化和音乐乐器的魅力,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邀请专业的民族乐器演奏家进行表演和讲解。
通过实地演奏,学生可以听到不同民族乐器的声音,了解它们的演奏方式、构造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兴趣。
学校也可以购置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体验和学习,培养他们对民族乐器的热爱和兴趣。
2.设计融合民族乐器的音乐教学内容3.开展民族乐器比赛和演出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民族乐器比赛和演出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分享的平台。
通过参与比赛和演出,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和音乐表现水平,同时也能够增进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
1.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融入民族乐器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2.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审美情感在学习民族乐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尝试不同的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还可以感受到各种不同的音色和情感表达。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探讨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探讨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演技巧。
本文将探讨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
一、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民族音乐作品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音乐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选取旋律简单、节奏明显、语言清晰、易于理解的民族音乐作品。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哈达玛等舞曲;藏族的格萨尔舞曲、卓玛拉姆等歌曲;少数民族的赛马、苗族舞曲等。
可以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族群选择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深入体验多元文化。
二、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歌唱、舞蹈、器乐演奏、合唱等方式,感受、理解和表现民族音乐。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乐器、舞蹈动作、服饰文化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热情的表演,让他们深刻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和传达效果。
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融合在小学音乐学科中,可以将民族音乐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跨学科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应用。
例如,在语文学科中,可以通过唱、学民歌等形式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体会;在美术学科中,可以通过听音乐、观赏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四、注重教学实践和评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情况,结合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素质水平,科学、全面地进行教学评价。
可以采用自我评价、互评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形成具有参与性、自我评价性和评价对话性的评价模式。
综合而言,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学科教学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活动。
教师应当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民族音乐作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跨学科融合,注重教学实践和评价,促进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感受和认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精神。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小学音乐;教学策略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首先,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和和谐的合声,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中领略到音乐的美妙之处,提高审美能力,感受音乐的魅力。
这种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信仰。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深刻认识自己民族的精神内涵。
这种文化认同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
最后,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通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可以让学生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将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这种文化传承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一)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可以选择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的比重,通过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如经典的民间歌曲、优美的器乐演奏、以及充满魅力的戏曲表演等,来让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中深入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瑶族舞曲》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瑶族舞曲的片段,让学生感受瑶族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浅谈民歌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策略
浅谈民歌融入中学音乐课堂的策略摘要:传统民歌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扬我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基于此,本文以民歌如何融入中学音乐教育课堂为研究核心,分析了民歌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民歌;融入;音乐课堂1引言民歌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在教育中继承和发展民歌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重要的发展途径,民歌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民歌融入初中教学中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民歌,将民歌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从心中接受,增加历史文化认同感。
因此民歌教育不仅仅承担着对具有民歌意识和审美意识人才塑造的任务,还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民歌的继承和发展。
2民歌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2.1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不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中学音乐课上中学生不喜欢民歌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根本上讲,中学生本身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他们更追求时尚和潮流。
在短视频迅速发展的时代,民歌对他们来说是古老而无意义的。
在他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现代流行音乐,而民歌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体现。
再者,由于现代教师的教学模式,课堂上的民歌教学相对枯燥,因此与传统民歌相比,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现代流行音乐。
2.2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有待提高近年来,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只能选一门选修课,相对而言,对选修课的教学重视不够。
他们主要把学习专业课程作为主要的培训任务,期末考试就是为了应付。
这样的情况在大学是普遍存在的,这也导致了大学生选修课的时间不够,自己专业学习也达不到专业水准。
因此,许多中学音乐教师虽然从音乐学院或师范大学声乐器乐专业毕业,但在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他们对民族文化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也就不具备专业的民族音乐素养。
比如,教师要有地方民歌的知识和地方民歌的历史、著名音乐的创作背景、地方民歌的发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融入的教学策略
【摘要】中国的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人们生活的地理环境、语言特点、文化风俗、地区文化交流,形成了多种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它是民族智慧的发源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大力弘扬本民族、本地区音乐,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学;高中教育;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心理进行教学
(一)中学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中学时代是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在身心的发展方面,是一个充满矛盾很不稳定的时期。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
心理学指出: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会积极主动地学。
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增强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感受”“领悟”、“实践”来学习音乐,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
学生对民族音乐的
兴趣越浓厚,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中学生由于音乐经验不同、想象能力的差异,在聆听音乐作品时往往表现为不同感受与理解。
(二)教师在学生心理基础上的音乐教学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种自由、舒畅、相互交流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身入其境,注意力集中,唤起丰富的想象,引起联想和情感共鸣。
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展音乐实践创造活动,让其在实践中提高。
民乐演奏、民歌演唱、民乐欣赏、民族舞蹈、创作等。
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合唱队、舞蹈队、乐队等兴趣小组,参加市、区、校各级各类演出、比赛。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展示出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和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课前教师应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
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来增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要丰富,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对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以鼓励性的小礼品作为奖励,为教学增添活力。
创设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学习的音乐产生亲切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器官,让学生辨别乐器、从而理解音乐。
在音乐作品前编上一段入情而简短的导语,这些导语的建立必须与中学生对该作品的熟悉情况和学生音乐操作能力
的实际发展水平相关。
二、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切人点的教学
(一)民歌
中国民歌是艺术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如冼星海所说:“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最丰富的源泉。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它包括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曲调简单却有节奏感。
民歌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民歌是天籁之音,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喜、怒、哀、乐。
一些经典的中国民歌,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受到了全世界音乐人士的青睐。
同学们对待“民歌”问题的茫然,这种状况的产生包含着很多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种状况,我尽可能全面收集整理有关民歌音乐欣赏教学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深入的学习研究,以期通过民歌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逐渐转变观念,对民歌得以更进一步的认识。
如欣赏侗族大歌《五月蝉虫唱得好》,感受侗族民歌所表现的丰富情感,健康、向上的心态,在音乐课上,学生欣赏、演唱我国不同地区的民歌。
学生在民歌声中,感受劳动人民忘却疲劳,哼着小调;愉快劳作,吼着号子;健步如飞,唱着山歌,响彻山野。
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创作思维和道德修养。
(二)民族器乐曲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国的民间乐器非常丰富,约有五六百种之多。
按照其发音原理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吹、拉、弹、打四大类。
许多民间的器乐曲,如笛子曲《喜相逢》、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等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是我国民间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我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无限的生命力。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规模庞大,饱含着民间艺术家们千百年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创作经验,渗透着他们的心血,有待于我们去挖掘、整理和总结。
首先,让学生听得懂民族器乐曲。
学生只要刚开始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就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听得懂民族音乐了。
首先,能够感受音乐的情绪、节奏的快慢,再继续听下去,逐渐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变化和特点。
比如能够辨别出乐曲分为几大部分?有几个音乐主题?各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能够跟琴视唱主题,同时对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境也有所领悟,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是听得懂音乐了。
三、以民间舞蹈为切人点的教学
舞蹈是综合艺术形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舞蹈者的形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独立的艺术形式,也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学习的一门综合艺术。
我国民间舞蹈种类繁多,
形式多样,仅在汉族地区就普遍流传着龙舞、狮913子舞、歌、花鼓等民间舞蹈形式,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也都具有各自的特色,相应伴随的音乐风格也不相同。
大部分民间歌舞是载歌载舞、歌舞结合,形成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民间舞蹈,首先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要素;其次感受舞者如何用形体动作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第三体会如何用身体语言来表现民族音乐。
前两点通过欣赏教学来实现,而第三点通过实践学习训练。
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运用奥尔夫,达尔克罗斯的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音乐与舞蹈、语言、动作相结合,开展动态的音乐课。
达尔克罗斯的“体态律动学”是把音乐、舞蹈高度结合,学生伴随音乐节奏,通过身体反映音乐情绪和要素,通过练习去体会舞蹈动作与节奏、旋律的结合。
在教学生学唱乐曲时,教学生民族舞蹈动作,跟着音乐边唱边跳,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鼓励学生自己创编新疆舞蹈动作,激发学生想象力,以增强学生们的舞蹈律动感;指导学生制作舞蹈道具、自制简单小乐器,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协调能力。
学生们喜欢民族音乐,随着民族音乐进行民族舞蹈的动作表演对他们来说是很乐意接受的。
【参考文献】
[1]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3.
[2]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3]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
[4] 王安国,郭声健,蔡梦.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金亚文.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创新教学设计[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