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水仙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水仙》鉴赏
摘要:华兹华斯一生中创作了许多吟咏自然的脍炙人口的诗篇,而这首咏水仙正是其中的
代表作之一。此诗不但语言清新隽永,韵律工整,同时又在平实的言语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语言和主题两方面的简要分析。
关键词:华兹华斯咏水仙自然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早期拥护法国大革命,后又将这种热情转移自然中去,隐居在英国昆士兰湖区,过着远离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金钱关系的生活,因而又与柯尔律治、骚塞并称为“湖畔派“诗人。
约翰·拉斯金曾在他的《现代画家》中这样写道:“华兹华斯在洞察自然方面是楷模”,“在认识自然的深度和本质上他是所有现代诗人中最具敏锐目光的”。而我国学者苏文菁也曾说:“华兹华斯将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转移到文学革命中来,他是以拯救人类的心灵为基础建立起自己的诗学思想的。”下面我们将从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咏水仙》入手,一窥这位伟大诗人对美丽自然风光淋漓尽致的勾画,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主题,看看华兹华斯为何能够得到这样高的评价,看看他是如何将大自然融入诗篇并感化人心的。
诗歌的创作缘由
《咏水仙》是一首抒情诗,是诗人在1804年回忆两年前的一件往事时写成的。据说华兹华斯当时与妹妹一起访问友人克拉克森(Clarkson),自由斯米尔(Eusemere)归来时,途经乌尔华特(Ulwater)湖畔,“——在高巴罗公园那边的林中看到了几株临湖的水仙花。——往前走,水仙花越来越多;最后,在树木枝条下,看到沿湖有一条长长的水仙花地带,同一条乡间大道差不多宽。我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水仙花。它们长在青苔石头中间,长在石块周围,长在石块上面;有的把头靠在石块上休息,如同靠在枕上来消除疲劳;有的在摇摆,旋转,舞蹈,仿佛随着从湖面吹来的轻风一起欢笑。它们看上去是那么快活,总是在闪闪发光,变幻不停。”(据华兹华斯妹妹的日记)两年之后,当诗人回忆起这令人陶醉的景象之时,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对于诗歌语言的赏析
咏水仙不仅描写了在风中摇曳起舞的水仙花,同时也抒发了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以及自然给诗人带来的喜悦和鼓舞。当我们朗读它时,会感觉清新自然,仿佛一串欢快的音符潺潺流入心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体会,是因为诗人将美融合在诗句的字里行间,当我们将它读出来时,就好像同诗人一样,置身于那一大片清新脱俗的水仙花中间,微风柔和地轻抚花枝,碧波荡漾的水面反射着明媚的阳光,在这温暖的春日里,我们仿佛忘却了自我,一切都在美的色调里融化了。
华兹华斯曾这样写道:“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味的感情。”而这首咏水仙,正是昔日的往事经过时间的酝酿,越发显得珍贵美好,当诗人无意间再次忆起,情之所至,流于笔端。诗句语言清新质朴,节奏鲜明。全诗共分四个诗节,每节六行,大多数由抑扬格四音步写成。每个小节中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最后两行押韵,这样使诗歌有了一种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英文原诗中使用了很多长元音和
双元音,它们能够使节奏更加舒缓,而且诗中的软音多于长音,这样诗歌便能表达出一种柔和美好的意境:轻风吹拂,波光荡漾,湖中的水仙翩翩起舞,我们同诗人一起体会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美感。
其次,正像诗人所说,他在本诗中“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同寻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水仙花本是寻常之物,然而在华兹华斯的诗作之中,花朵仿佛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婀娜的身姿时刻洋溢着欢乐和愉悦。在诗歌的字里行间,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重复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表现了水仙的可爱以及它为诗人带来的快乐。一开篇,诗人将自己想象成一朵孤独的流云,漫无目的地漫游于山野之间,就在这时,一大片金色的水仙花蓦然映入眼帘,顿时带给读者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不禁感到豁然开朗,思绪伴着作者一同飞到了那遥远的开满水仙花的河畔,而这种效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首句比喻的运用,使读者前后情感形成反差,达到了惊喜的效果。第二节中,诗人将水仙花比作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看到了美丽的水仙花在绿色叶片的衬托下清新明快的颜色,在读者的脑海中,水仙花的影像与璀璨的银河叠映在一起,延展到无穷无尽的远方。在第一二小节的末尾,作者又都将水仙花拟人化,表面写水仙花摇曳起舞时的欢乐,实则表现自己内心无尽的愉悦之情。第三节中的神来之笔当属末尾两句,诗人重复强调了“凝视“这一词,着重表现了这样美丽的景色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陶醉,此时,读诗的我们也同诗人一起,沉醉在水仙花的优美的舞姿当中,沉醉在粼粼的水波之中,忘记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只有那颗欣赏美景的心,跨过岁月的长河,与作者的心灵交汇融合。诗的第四节将读者从想象拉回现实,平淡的生活总有几抹灰暗的颜色,诗人也难免感到伤心落寞,然而每当再次回想起那与水仙花的美丽邂逅,精神就不禁再次振奋,心中又再次充满了喜悦和欢乐。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正是作为”湖畔派诗人“的华兹华斯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在工业革命对自然的肆意掠夺之下,在功利物欲对人性的异化之下,在传统的道德伦理丧失之后,用自然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真挚的情感,在思想上寻求精神与自然的交融,在自然中寻找人类生存的意义根基。
对于诗歌主题的探讨
要研究诗歌主题,不妨先分析一下诗人早期的人生经历,与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对英国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19世纪末,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掠夺又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伴随着人性危机。或许可以说法国大革命一定程度上由此引起。华兹华斯早期为自由和革命心神激荡,但当生活逐渐富足之后,思想开始倾向于保守,归隐田园,有人因此说他是消极浪漫主义诗人,其实不然,更为恰当的说法也许是,早期革命理想的幻灭使华兹华斯得以将前期的启蒙理想内化为后期的审美革命。M.H.艾布拉姆斯就坚持认为“这种审美化了的革命并非是他革命理想的退化,相反是他革命理想的一种真正提升。“
而咏水仙一诗,正表现出了这种审美价值体系的提升。结合华兹华斯的其他诗篇,纵观当时的时代背景,咏水仙一诗正是呐喊出了诗人心中升华了的理想:人类社会进步靠的绝非法国大革命这样的暴力手段,也不是英国工业革命式的经济手段,更本质,更关键的问题是要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中去,从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从思想和情感上,来感化每一个人,进而重建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而大自然,无疑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根本,最合适的心灵的栖息地。宇宙万物有灵且美,在与自然的接触中,不仅使诗人从心灵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更让他内心纯洁、恬静,漾满喜悦,使他成为一个更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而诗人也正是试图通过将这种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以感染读者,仿佛给因为利益物欲而头脑发热的人们送来一缕来自大自然的凉爽微风,使其心灵得到升华,审美得到提升。
在华兹华斯的笔下,水仙花涌动着生命的气息,代表了自然,也是美,生命与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