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21大自然的声音

合集下载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描述的自然界的声音,掌握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界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一课,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朗读与表达: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朗读与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界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3. 学习生字词: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自然界的声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2.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界的热爱。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小组合作、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本课中的生字词,准备课堂分享。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课件

最新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课件

多音字
(毛呢大衣)
比一比,认一认。
呢喃 叽叽喳喳 唧哩哩

美妙 演奏 手风琴 轻轻柔柔 呢喃感受 激动 雄伟 打击乐器 雨滴敲敲打打 汇聚 叽叽喳喳 虫鸣 唧哩哩
读一读
我会读课文
课件说明(使用时删除本页)用Office PowerPoint2007制作,PPTX格式
ppt里面有很多的增强效果,在Office PowerPoint2007以下版本打开时这些效果无法编辑修改,可能会变成一个图形;甚至不能完整显示。建议用2007以上版本打开,以展现最好效果。
pptx格式:Office PowerPoint 2007及以上版本均可打开。WPS2008以上版本也可以打开,极个别可能会排版混乱情况。一般升级后可以解决。
照样子,填一填。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动物也是大自然的歌手。
找一找:大自然中有哪些音乐家呢?


动物


比一比:谁的音乐最美妙?
排比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
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
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听一听,他们在唱什么呢?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这是作者联想到动物们的快乐,也是在告诉我们这快乐源于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动物的声音有多美妙呢?读第4自然段:
1、课文中描写了哪些动物的声音?不同动物的声音有什么特点?2、和同桌说一说:你还听到过别的动物的声音吗?你知道它在说什么吗?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生字课件 21 大自然的声音

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精品生字课件 21 大自然的声音

shò 音序:S 结构:上下
u
偏旁:又 笔画 8 组词:感受 数受:累 受用不
笔顺:尽
造句:学会这种本领,一辈子受 用不尽。
jī 音序:J 结构:左右
偏旁:氵 笔画 16 组词:激动 数激:烈 激情 笔顺:
造句:我们观看了一场激烈的球 赛。
jī 音序:J 结构:独体
偏旁:凵 笔画 5 组词:打击 数抗:击 拳击 笔顺:
根据统编版教材整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
会写字
mià 音序:M 结构:左右
o
偏旁:女 笔画 7
组词:奇妙 数美:妙 神机妙
笔顺:算
造句:这只黄莺拥有美妙的歌喉。
yǎn 音序:Y 结构:左右
偏旁:氵 笔画 14 组词:演员 数演:出 演戏 笔顺:
造句:这次文艺演出非常成功。
zòu 音序:Z 结构:上下
造句:他在拳击比赛中打败了所 有人。

音序:Q 偏旁:口
结构:上中 笔画 下16
组词:机器 数器:官 乐器
笔顺:
造句:架子鼓是一种打击乐器。
dī 音序:D 结构:左右
偏旁:氵 笔画 14 组词:水滴 数雨:滴 点滴 笔顺:
造句:雨滴落在草地上,小草更 绿了。
qiā 音 数推:敲 敲锣打
偏旁:一 笔画 9 组词:奏乐 数弹:奏 演奏 笔顺:
造句:她弹奏的这首曲子悠扬动 听。
qín 音序:Q 结构:上下
偏旁:王 笔画 12 组词:钢琴 数小:提琴 琴棋 笔顺:书画
造句:他会拉小提琴。
gǎn 音序:G 结构:上下
偏旁:心 笔画 13 组词:感动 数感:受 感谢 笔顺:
造句:非常感谢老师们长期以来的 悉心教导。
笔顺:鼓

2024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docx

2024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设计.docx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材分析: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它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课文围绕第一自然段展开,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3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

课文结构严谨,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第六单元的学习重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声音写得丰富鲜活,妙趣横生。

比如,将大自然的声音比作“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让人身临其境;将风、水、动物等当作人来写,“演奏”“喜欢玩打击乐器”等语句,使文章更加生动,充满童趣;第二自然段“微风”与“狂风”的语句,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充分表现出两种风的不同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森林里树木摇曳,小河边青蛙放声歌唱,一个孩子悠闲地背靠大树坐在草坪上,欣赏着大自然的音乐,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画面富有儿童情趣,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平时观察,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较高。

因此学生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每天的预习任务。

三年级孩子上课的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有了逐步的提高,但有部分孩子由于平时习惯不太好,有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利用游戏、字谜、音频、视频等帮助他们锻炼认真听课的习惯。

本班孩子朗读水平整体不错,朗读时,可重点放在词句的理解上,以帮助学生注意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妙”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3.找到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哪些声音。

4.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点: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知识点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知识点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知识点一、我会写妙miào(绝妙、奇妙、美妙)演yǎn(表演、演奏、演讲)奏zòu(演奏、奏乐、伴奏)琴qín(手风琴、钢琴、电子琴)感gǎn(感受、感想、感动)受shòu(感受、接受、受宠若惊)激jī(激动、激昂、刺激)击jī(击打、击鼓、击败)器qì(乐器、武器、服务器)滴dī(雨滴、滴落、一滴水)敲qiāo(敲鼓、敲门、敲敲打打)鸣míng(虫鸣、鸣叫、鸣谢)诉sù(投诉、告诉)二、我会认妙miào(绝妙、奇妙、美妙)奏zòu(演奏、奏乐、伴奏)呢ní(呢喃、呢绒、呢喃细语)喃nán(喃喃、呢喃、喃喃自语)伟wěi(雄伟、伟大、丰功伟绩)击jī(击打、击鼓、击败)汇huì(汇聚、汇集、融会贯通)喳zhā(叽叽喳喳)唧jī(咕唧、呱唧)哩lī(语气词)三、多音字曲qǔ(歌曲)qū(弯曲)乐yuè(音乐)lè(快乐)四、近义词美妙一一奇妙感受一一感觉温柔一一温和激动一一兴奋热闹一一喧闹汇聚一一聚集五、反义词温柔一一粗暴雄伟一一渺小热闹一一安静轻快一一笨重汹涌澎湃一一风平浪静六、理解词语美妙:美好,奇妙。

微风拂过:微弱的风轻轻地吹过。

呢喃:小声说话的声音。

威力:强大的使人畏惧的力量。

汇聚:聚集。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汹涌澎湃:形容水势很大,波浪互相撞击,发出巨响。

也比喻声势浩大。

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

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七、句子解析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音乐家”“演奏”“翻动”,作者把风当成人来写,写出了风在树林吹动树叶的样子、声音,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

2.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及其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2. 生字词:雷声、雨声、风声、鸟鸣、蛙鸣等。

3. 自然界的声音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大自然的声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界声音的产生原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声音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3. 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听到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1大自然的声音》2. 课文分析:雷声、雨声、风声、鸟鸣、蛙鸣等。

3. 自然界声音特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的多样性。

4.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大自然的声音。

5.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界声音的产生原因,培养环保意识。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大自然的声音,记录下来,下次课分享。

2. 课后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大自然声音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第一课时(课件)
滴琴敲
自读要求
1.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写了大自然中哪些美妙的声 音?请圈画出相关句子,完成课后习题二的表格。

关键词句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
动物是大自然的
音乐家。
乐家。
歌手。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哪些生动的语言让你感受到风 声的美妙?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 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关注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这两句是拟人句。风是音乐家,树叶 是歌手。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是树叶在 唱歌。这样生动地写出了风声的美妙。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
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 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联络生活实际,四个“不一样〞写出了 风的独特和美妙,表达了作者对以风为代 表的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1 大自然的声音 〔 第一课时〕
人文主题: 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
〔我与自然〕礼物,你发现了吗?
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
欢的语句。
习作要求: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
下来。
自读要求:读通课文,咬准字音。 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标上记号。
读一读,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生字记下来的
miào
描写声音的词语
呢喃细语 叽叽喳喳 叮叮咚咚 唧哩哩唧哩哩 哗哗
善于积累
描写声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短语
雄伟的乐曲
感受声音的美妙 好方法
1.关注描写声音的词语、关注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
2.联络生活实际,想象文中描绘的场景。
课后作业:
1.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2.积累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和短语。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生字讲解)PPT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生字讲解)PPT

组词:诉苦 告诉
形近字:讲
字义:①说给人。②倾吐(心
左窄右宽。
里的话)。③控告。
感受
组词:演员 表演
激击 器滴
形近字:掩
敲鸣 诉
“寅”末两笔收笔与 字义:把技艺当众表现出来。
“宀”两端上下对齐。
笔顺:
妙演 奏琴 感受 激击 器滴 敲鸣 诉
笔顺:
平舌音
zòu 部首:一 结构:上下
组词:奏效 独奏 形近字:泰 字义:①演奏。
末笔为长点。
②发生,取得。
妙演 奏琴 感受 激击 器滴 敲鸣 诉
笔顺:
qín 部首:王 结构:上下
组词:弹琴 琴声
形近字:今
撇、捺伸展, 字义:①古琴。
托上盖下。
②某些乐器的统称。
妙演 奏琴 感受 激击 器滴 敲鸣 诉
笔顺:
ɡǎn
上宽、大, 下窄、扁。
部首:心 结构:上下 组词:感谢 感想 形近字:咸 字义:①觉得。
②对别人的好意怀着谢意。 ③感觉,情感,感想。
妙演 奏琴 感受 激击 器滴 敲鸣 诉
笔顺:
翘舌音
shòu 部首:又 结构:上下
组词:接受 受潮
形近字:授
首笔平撇短小, 字义:①接受。②遭受。
“冖”宽; “又”横撇、捺舒展。
③忍受,禁受。
妙演 奏琴

部首:氵 结构:左右
感受
组词:激动 激烈
激击 器滴
形近字:缴
敲鸣 诉
字义:①(感情)激动。
“氵”提给右面让位;
分写左右半格。
声音。②敲竹杠,敲诈。
妙演 奏琴 感受 激击 器滴 敲鸣 鸣叫 形近字:呜 “口”小而偏上; 字义:①(鸟兽或昆虫)叫。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教案(多篇)

一、听力选择题二、听力选择题1.A .Looking at a map.B .Going on a diet.C .Attending a party.D .Talking to Mary.2.A .Because she doesn’t want to leave any trace about her personal information.B .Because it is not convenient.C .Because the money in her account might be stolen.D .Because she is not good at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3. Why did the man leave the party so early last night?A .He had to drive his friend back home.B .He had to wake up early the next day.C .He had to go to somewhere else.4. What may cause the woman trouble?A .Missing a class.B .Having dinner outside.C .Getting back home too late.5. What is the man doing?A .Placing an order.B .Complaining about an item.C .Inquiring about a delivery service.6.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1.A .A thunderstorm accident.B .A cable problem.C .The quality of television.D .A computer system breakdown.2.A .Lightning.B .Power cut.C .Faulty wiring.D .System failure.3.A .Wait at home.B .Keep the cable disconnected.C .Keep the TV on.D .Call the cable center for help.4.A .On Saturday morning.B .On Saturday afternoon.C .On Tuesday morning.D .On Tuesday afternoon.7.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以下小题。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我们的地球》: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生物等,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探索自然》:一系列探索自然现象的科普读物,如《火山与地震》、《星空探秘》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课后自主学习与探究
(1)观察自然:鼓励学生在课后时间走进大自然,观察和记录大自然中的声音,尝试用文字或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5.请采访你的家人或朋友,让他们谈谈对大自然声音的感受,并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答案:
1.示例:我最喜欢的自然声音是鸟鸣。它清脆悦耳,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每当我听到鸟鸣,我就会感到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世界。
2.示例:在大自然中,我听到了各种声音,如鸟鸣、水流、风吹等。它们给我带来了愉悦和放松的感觉,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课文阅读、分析讨论等。
强调大自然声音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去倾听和保护大自然的声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自然声音的短文,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推荐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包括其他关于大自然声音的文章、故事、诗歌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大自然声音的多样性。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如风、水、鸟等,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2)实验:课前准备各种自然声音的音频,如雨声、鸟鸣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辨别和分析这些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3)游戏:设计一个关于大自然声音的听力游戏,学生通过听声音猜猜是什么自然现象,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认知。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  (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仿照课文,用“……的时候,发出了……”的句式写几句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会仔细观察大自然,用心去听大自然的声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课文理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声等。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认识并会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并能用字词造句。

3. 句式练习:学生仿照课文,用“……的时候,发出了……”的句式写几句话。

4. 观察与表达:学生通过观察大自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仿照课文,用“……的时候,发出了……”的句式写几句话。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会仔细观察大自然,用心去听大自然的声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学生自带的观察记录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新课内容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进行句式练习。

3. 观察与表达: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大自然,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 1. 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学习- 3. 句式练习- 4. 观察与表达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用“……的时候,发出了……”的句式写一段话。

2. 观察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大自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观察和表达。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举例:在讲解“风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呼呼”、“呼啸”等词汇进行描述,并通过实际感受风的声音,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潺潺”、“叽叽喳喳”等,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难记忆和理解。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如何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将自己对大自然声音的感受表达出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本课主要内容包括:
1.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了解大自然中有哪些美妙的声音,如风声、水声、鸟鸣等。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大自然声音的基本概念。大自然声音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如风声、水声、动物叫声等。它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大自然声音的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词汇和句型来描述大自然的声音,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和欣赏自然。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描述大自然声音的词汇和句型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大自然声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录制身边的大自然声音,并尝试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描述。
-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举例:在讲解“水声”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流水声,让学生闭眼聆听,引导学生尝试用“潺潺”、“淙淙”等词汇描绘水声,帮助学生突破生字词掌握的难点。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 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表达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为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

课文以大自然中的声音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美妙。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理解、拓展活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课文、表达观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出不懂的生字词。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意义。

4.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5. 拓展活动: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模仿大自然中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2. 课文结构:课文描绘了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包括风声、水声、鸟鸣等。

3. 生字词:播放、树林、草地、河流、鸟鸣等。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大自然的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 大自然的声音课件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1 大自然的声音课件

课外作业
1.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的声音,
试着像书上这样记录下来,写一段话。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背诵 第2~3自然段。
朗读指导:本文的朗读基调是赞美、热爱, 朗读时要把握这一点。首段中“美妙”二字重 读,第2~4自然段分别用轻柔、热闹、活泼的 语调来读,拟声词读出节奏感和趣味感。
背诵指导:第2自然段写风,重点写 风吹动树叶,抓住四个“不一样”和风的 “柔”与“狂”两个方面来背诵;第3自 然段写水,抓住小雨滴飘落发出声响和汇 聚起来两方面的情景来背诵。
微风
特点
轻轻柔柔、温柔
微风拂面
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 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 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狂风
特点
充满力量、威力
狂风大作
水的声音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拟人
水 “音乐家”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 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
的歌唱。
形成排比,向我们列举了在公
园里、大树下和水塘边听过到的不
同声音,充分展示了声音的魅力。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 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这是作者联想到动物们的快乐, 也是在告诉我们这快乐源于大自然美 妙的声音。
我会写
联系生活,写一写你在春、夏、秋、冬四个 季节都能听到哪些大自然的声音?
填一填,再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 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
水,也是大
动物是大
自然的音乐家。 自然的音乐家。 自然的歌手。
课文写了大自然中的风声、水声和动物的声音。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课件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课件

我会认
miào zòu ní nán
妙 奏呢喃
wěi jī huì zhā
伟击 汇喳
我会写
我发现: 1.翘舌音的字:受 2.前鼻音的字:琴 3.前鼻音的字:鸣 4.上下结构的字有:奏、琴、柔、感、受 5.左右结构的字:妙、演、激、滴、敲、鸣
我会写
美妙 演奏 手风琴 温柔 感受 激动 打击 乐器 敲响 虫鸣 轻轻柔柔 敲敲打打 呢喃 细语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汹涌澎湃 叽叽喳喳 波澜壮阔
1.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啦啦(山中小曲——海 洋大合唱) 2.(1)比喻句,把水比作音乐家。(2)拟人句,把小雨当作人来 写。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文中写了哪几个动物在歌唱? 拓展:你还会想到哪些动物? 鸟叫、虫鸣、蝈蝈的歌唱。 还会想到蜻蜓在细细低吟,大象在纵声歌唱。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 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有趣的 发现写下来吧。
我是大自然的一员 ——青蛙,因为我很喜欢唱歌,被人 誉称歌手。每当到了春天,我从遥远的地方走进池塘里,我 认识了很多的朋友。蚯蚓、蟋蟀、蝉。每当到了傍晚,我就会 和朋友们一起举行一个演唱会。到处一片“欢呼声”。当然, 我可不是只会唱高调,吃闲饭的东西,扎扎实实地替农民伯 伯管天地消灭害虫,保护庄稼。
美妙的声音 大自然的温柔 雄伟的乐曲 大自然的威力 热闹的音乐会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写了哪些音乐家和歌手参 加了这场音乐会? 音乐家和歌手主要有:风、水、动物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找出课文的总起句,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总起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总写) 第二自然段中心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分写) 第三自然段中心句: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分写) 第四自然段中心句: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分写)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21大自然的声音1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件21大自然的声音1

•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风是—— 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 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 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 曲。 •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 声音。 •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 风琴。
21 .大自然的声音
注意字音 雄 敲 阔 注意字形 演 敲 威
读词语
演奏 轻柔 温柔 雄壮 充满 威力 敲打 汇聚
汹涌澎湃 敲敲打打
波澜壮阔 轻轻柔柔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唧哩哩 淙淙 潺潺
自读课文,思考: 有哪些音乐家和歌手参加了 这场音乐会?
风的声音
不一样的声音: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 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 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 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 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 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原文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原文

课文大自然的声音原文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散文,四个自然段,通过对大自然声音的细腻描摹,展现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美。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大自然的声音》原文。

原文: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大自然的声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018年秋季修订版)第21课的课文,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

它运用人格化的写法,以及大量的形象鲜活、熟悉生动的有新鲜感的语句,分别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

1。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美妙”、“激动”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1大自然的声音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通过阅读、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声音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美妙”、“激动”等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录音机、磁带、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声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不懂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声音,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2. 课时:2课时3.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4.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会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5.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美妙”、“激动”等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大自然的声音》讲述的是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讲述了父亲知鸟爱鸟的情感;《带刺的朋友》写一只小刺猬偷枣的经过。

都是与大自然的景、动物相关的。

让我们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小动物的可爱,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版块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大自然的
声音
本文以清新鲜活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父亲、树林和鸟
本文叙述了父亲带“我”从滹沱河岸上的树林边走过,亲身感受到父亲非常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事,表达了作者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带刺的朋友
这篇课文通过记述作者仔细观察刺猬偷枣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39个生字。

注意“奏、聚”的读音,“琴、器、敲”的写法。

正确读写词语“茫然、凝神静气、惊愕”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声音。

了解小鸟、刺猬的生活习性。

4.学会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

2.划出重点词语、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如《大自然的声音》中的拟声词,《父亲、树林
和鸟》中的叠词,《带刺的朋友》中的动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声音的美妙,读出父与子的对话,读出小刺猬的聪明与可爱。

4.总结各文章内容,认识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多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

21.大自然的声音…………………………………………………………………… 2~3课时
22.《父亲、树林和鸟》…………………………………………………………… 2~3课时
23.《带刺的朋友》………………………………………………………………… 2~3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4~5课时
围绕本组专题内容“细心观察”,按“讲读课文——留心观察事物——写观察日记——收集故事——口语交际——习作”的顺序进行。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认真观察,并依据课文合理想象,理解课文。

学习《大自然的声音》中的声音写作特长,积累词语和句子。

分角色朗读《父亲、树林和鸟》,感受父亲知鸟爱鸟的感情。

朗读《带刺的朋友》,体会生动的语言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观察、多想象、多说、多写,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21.大自然的声音
课题大自然的声音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太美妙了”贯穿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前准备1.收集风声、水声、各种动物的叫声。

(教师)
2.课文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一段课文。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用时:5分钟)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用时:5分钟)
总结:大自然就在我
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
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
声音,相信你一定有新的
发现,把你觉得有趣的发
现写下来吧。

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发
现的美妙的声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习此文,学生听到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美妙的声音,并学习模拟这些声音,学习兴趣浓厚,并通过学生平时生活中对大自然的观察,说、写出更多奇妙的大自然界中的美妙之声,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片段
◆大胆想象,美读妙悟,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教学重点)
师: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你们听……”
(播放手风琴的变奏曲)
师:你们听出了音乐的变化了吗?
生1:我听出了一段音乐非常舒缓,一段音乐非常高亢。

生2:我听出了音乐有时很悠扬,有时很激昂。

生3:我知道舒缓的音乐是微风的声音,而高亢的音乐是狂风的声音。

师:同学们听得真是认真,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微风和狂风的句子。

(课件出示)
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呢?读时注音微风的轻柔读得轻,缓,狂风的雄厚读得急、猛。

(学生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正因为这样,所以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下面的话)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赏析:随着手风琴的响起,时而舒缓的小夜曲,时而雄浑的交响乐,把学生带进了如此美妙的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读起课文来,情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