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师面对面------穿越时空的教育对话》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与大师面对面

与大师面对面

《与大师面对面》: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来源:作者罗日荣《与大师面对面》雷玲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年5月12日—1986年2月16日),出身于印度,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

少年时期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以后成为彻悟的智者。

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

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

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革命,其思想近年来才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

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

他的著述是由空性流露的文字和讲话集结而成,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上留下广泛深远的影响。

印度著名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The Whole Movement of Life is Learning,即由张春城翻译的《教育就是解放心灵》。

这本书是克里希那穆提写给英国的布洛克伍德公园学校,以及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橡树林学校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些信来传达,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并且告诉学校的负责人,学校不仅要在学生学业上非常出色,更要关心学生整个人的培养。

学校里始终要坚持一种培养完整的人的生活方式罗日荣:我们知道,您是印度著名的教育家,请您谈谈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克里希那穆提:我们的教育主要是为了获得知识,这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机械。

无论是在科学、哲学、宗教、商业方面,还是在我们正在获取的技术知识上,我们的心都在沿着狭窄的轨道运行。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或者从事某种专业化的职业,我们的生活方式都在让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

所有这一切导致了一种机械的生活方式,一种心智的模式化,于是逐渐地,国家,甚至民主国家,也在规定我们应该成为什么。

与大师面对面作文鲁迅

与大师面对面作文鲁迅

与大师面对面作文鲁迅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 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

4、与教育大师一次心灵的对话

4、与教育大师一次心灵的对话

有效研修——与教育大师一次心灵的对话读《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有感有效地课堂不只是教师运用好的教学方式和适当的教学技巧,还有教师对学生的爱。

最近,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其中有一篇文章《爱学生就等于爱自己》,读后,颇有感触。

一名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讲课,听课,辅导,考试,选拔,从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那么,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可怕的,危险的。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在留意身边的每一位优秀的教师的课堂,无不透漏着一个“爱”字,在爱的教育中,孩子们快乐的成长着。

我想,一个真正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爱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缺少爱的教育,结果是无法想象的。

从教多年来,我能时刻感受的爱在教育这个领域里的重要性,尤其教育对象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儿童,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

作为教师,她的每一言一行都在深深的影响着下面的每一个学生。

只要我们在教育中真心的付出了我们的爱,我想收获的定是爱的果实,和未来社会上真正的人。

作为一名老师,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是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

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因为爱他们也就是爱自己啊!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教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教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发向上,成绩自然就好,成绩好了,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感到更加快乐。

穿越时空的对话读后感

穿越时空的对话读后感

穿越时空的对话读后感
你想啊,把不同时代的人物凑到一块儿聊天,这脑洞得有多大!就像在书里看到古代的智者和现代的科学家唠嗑,那场面,简直是思想的大碰撞。

古代智者带着他们古老而深邃的哲学思想,现代科学家呢,拿着各种高科技知识和前沿理论。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让我这个读者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心里直喊“好家伙”。

这本书还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它没有那种干巴巴的说教。

读的时候就像是在偷听一场超级精彩的私房话。

那些历史人物不再是书本里遥远的名字,他们变得鲜活起来。

比如说,我读到孔子和一位现代教育学家的对话,孔子还在那儿坚持他的“有教无类”,现代教育学家就给他讲现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像网络教育啊,多媒体教学啥的。

孔子听得眼睛发亮,我也仿佛看到了教育理念在时空里传承和发展,感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都加深了不少。

而且,书里的对话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时代的优缺点。

古代人可能羡慕我们现在的便捷生活,我们却又对他们那时候的简单纯粹心生向往。

这种对比和交融,让我一会儿感叹现代文明的伟大,一会儿又沉醉于古代文化的魅力。

不过呢,这书有时候也让我有点头疼。

因为涉及到太多不同的时代和领域的知识,感觉脑子要像个超级电脑一样飞速运转,才能跟得上他们的节奏。

但是呢,这种挑战又让我特别有成就感,就像是征服了一座知识的大山。

我与文学大师的时空对话作文700字_作文范文_

我与文学大师的时空对话作文700字_作文范文_

我与文学大师的时空对话作文700字
那个生在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辛备尝的生活的人,那个在死前高呼“共产党万岁!”的人,那个一生在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人。

那个受到后人崇敬和追怀的人,那个人是李大钊同志。

他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他是李大钊同志。

他从小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他曾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战争,他曾起草的通电《警告全国父老书》传遍全国,成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著名爱国志士,他还曾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名主将,他是李大钊同志。

他一身献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他是中国的优秀儿子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临逝前的慷慨激昂的讲话振奋人心,我很想问,他不怨吗,他被施以绞刑他不怨吗,他没有完成他钟爱的共产主义事业他不怨吗,但他的大义凛然的回答::“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

他的话语令我深深的震惊,接着,他的另一番话令我深思熟虑‘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

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

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是了,这番话令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我们,青少年,当今社会,是否真的像这样呢,怕是少之又少。

我觉得我们现在,
应,在先人牺牲者的血泊中,继续前行;应,为了祖国奋斗一生,献出一切;应,以前人为榜样,不懈努力。

我与教育专家面对面观后感

我与教育专家面对面观后感

我与教育专家面对面观后感昨天晚上,我有幸参加了《我与教育专家面对面》电视节目。

这个栏目让我知道了很多我所不知道的内容,真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啊!在这次访谈中,很感谢三位老师的精彩解答和各位观众的热情提问。

特别是董老师还给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一些他自己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

通过这样的机会能够听到这么权威的老师的指导,确实受益匪浅,心里美滋滋的。

在我看来,如果把主持人比做风帆,那三位专家就好比推动它前进的船只;如果把主持人比作翅膀,那三位专家就是支撑着翅膀的羽毛。

当然我更希望自己成为第四种人——脚踏实地,积极向上,共同努力使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同时也非常庆幸能被邀请到参加这期节目,以后要继续关注和支持这档节目。

说起这次活动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属于朱永新老师的演讲啦!他带领我们重温了曾经读书的岁月,回顾了学生时代发奋苦读的历程,还阐述了对教育、阅读等方面的见解。

他还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呢?或许就是保尔柯察金笔下描写的共产主义理想吧!当然除此之外,他还鼓励我们都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投入其中,因为它们将会成为你终身不悔的选择!无论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会觉得拥有太多东西是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必须学会割舍掉一部分,换取另一部分,否则即便得到再多,也没法满足自己!他又语重心长地说:“人生的意义并不完全由财富来决定,但是没有财富却可以成为人生的障碍……”总而言之,今天这场电视节目真的让我收获颇丰。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认真消化吸收专家的话,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做一名出色的教师!首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李烈校长给我们讲课。

她用幽默诙谐的口吻给我们展示了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并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家庭状况对孩子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深刻剖析。

接下来轮到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中学的陈旭老师讲课。

陈老师在讲授现行考试制度弊端及思路转换方面独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两位专家的帮助下,我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组织形式也有了清晰认识。

与书籍为伴,和大师对话

与书籍为伴,和大师对话

与书籍为伴,和大师对话发布时间:2021-12-06T09:09:30.676Z 来源:《教育学》2021年8月总第259期作者:薛媛媛[导读] 方法就在眼前学困生的形成、第一节课的准备、检查作业的方法……大师一一指点!——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西安市灞第二十五小学陕西西安710043摘要: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对教师来说是最基础的书,也是理论书,是教师教学指导书,是教师少走弯路的法宝。

阅读此书感觉大师就在身边,他好像看到了我的教室、我的学生、我的教育生活、我的教学困惑,方法就在眼前学困生的形成、第一节课的准备、检查作业的方法……与书籍为伴,与大师对话,改变自己,相信自己!关键词:一见钟情锦囊妙计时光机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对教师来说是最基础的书,也是理论书,是教师教学指导书,是教师少走弯路的法宝。

一直以来,对他的《给教师的建议》有一种敬仰之情,在写论文时如果能用上他老人家的话,感觉论文立马又了力度。

《给教师的建议》我陆陆续续读过,但是以前每次读都是囫囵吞枣而已,今天再次捧起书,边读边想,每读一条都在想自己的教学历程,感觉大师就在身边,他好像看到了我的教室、我的学生、我的教育生活、我的教学困惑,方法就在眼前学困生的形成、第一节课的准备、检查作业的方法……大师一一指点!感想之一:教学的“一见钟情”“一见钟情”听起来是个温馨浪漫的词语,似乎和初恋的美好也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和终身难忘情有独钟也密不可分,其实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努力让学生一见钟情,终身难忘。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之“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业落后、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迈进的关键的第一步。

就像恋人间的第一次见面,印象很重要。

如果在教学新教材时就让学生一见钟情,肯定难以忘记。

现在我经常写错一个字“绩”,我总把下面的贝写成月,多年来很难纠正,想想原因还是在小学时,老师第一次教“绩”这个字时我没有写对,也没有及时纠错,造成了我写了几十年的错别字。

我与“大师”的对话

我与“大师”的对话

包幼儿教育 方面的资料 . 收到之后再次惊 呼 . 居 然 又 和 此 书 相 遇。如 此 看来 , 真是 缘 分 啊 !当然 , 我 明 白这 其 中 的书 缘 是 因 为好 书 就 如 好 茶 一样 自会 有 人 品识 。
气质 、情 感 是 大部 分 幼儿 教 育 人 士 同 意 的教 育 目标 . . “ 但 无论 如何 .教 育 的 目标 要指 向幼 儿 适 宜 的 最 佳 发
和 她 的这 本 书 介 绍给 了 同伴 们 我 想这 是 我 和 大 师 的 第 二 缘 。2 0 0 8年 5月 。 我 的一 位 外地 同行 给 我 寄 了一
师 应 当尊 重儿 童 活 跃 的 知 性 . 提 供 儿 童 努 力 去解 决 问 题 的 机 会 均 等 .让 儿 童 对 真 实 的 世 界 加 以 探 究 - 9观 察. 就 能 培 养 儿 童 健 康 的 自尊 . 而 只是 提供 一 些 趣 味
的知识经验 , 应 能促 进 幼 儿 知 识 、 技能 , 特 别是性 向、 情感 等 适 宜 的最 佳 的发 展 。” 在这里 , 大 师 提 出 了应 当 把情感、 性 向 目标 提 到 重 要 地 位 . 而 不 是 纯 粹 地 培 养 幼儿 知识 技 能 。 结 合 自 己的 实践 , 在新《 纲 要》 思想 的
展. 教 育 的 内容 和 方 法 必 须 具有 促 进 儿 童 适 宜 发 展 的 原则 . 应 正确 把 握 幼 儿 发 展 的 特 点 、 规 律 和 幼 儿 已有
为此 , 我把 这 种 奇 妙 的 经 历称 为 同《 - 9幼儿 教 师对 话 》
这 本 书 的缘 分 . 也是与丽莲. 凯兹“ 大师 ” 的 缘分 . 并 把 阅读 此 书 的 过 程 以及 我 以后 的 工 作 生 活 称 为 一 种 对 话. 一种 与“ 大 师” 对 话 与“ 大师” 的 第 一次 对 话

《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

《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

《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大师的教书生活》读后感《大师的教书生活》是一本令人印象深刻的书籍,通过对主人公大师的生活与教学经历的描写,展现了教师们在课堂中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

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教师的角色与责任,以及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从不同章节来展开对这本书的读后感。

第一章:大师的初入教坛在这一章中,大师初次进入教师行列,经历了种种新鲜而困惑的感受。

通过作者对大师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他在面对各种困难时从不退缩,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倡导尊重和关爱学生。

这让我深思,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真正关心他们的成长。

第二章:大师的教学风格这一章节中,作者通过对大师课堂上生动的教学表现进行描述,展示了大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大师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引人入胜的教学节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章:大师的耐心与坚守这一章节中,主要描述了大师在面对学生问题和困惑时的耐心和坚守。

无论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还是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大师总是倾听和关心,给予帮助。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事业的伟大和卓越,也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不轻言放弃,用行动影响学生的成长。

附件:1·对比表格-传统教学和大师教学模式2·大师课堂实录视频法律名词及注释:1·教育法:是指规范和保护教育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

2·劳动法:是一种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的基本法律制度。

3·学生权益保护法:是指保护学生权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法律。

4·教育研究法:是指规范和推动教育研究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和评审、研究成果的保护和应用等内容。

与大师对话 悟教育真谛

与大师对话    悟教育真谛

与大师对话悟教育真谛—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最近,得益于学校创建“书香文明校园”的春风,我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再次研读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读完此书,我不禁陷入了深思。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读了很多教育教学类的书籍,很少有像这本书一样如此打动我的。

我贪婪地吮吸着书中的教育乳汁,联想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它对我的帮助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给我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使我悟到了如何建立团结和谐的班集体,怎样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如何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怎样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微笑起来……初为人师时,我把自己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了班级中去,但是却收效甚微。

我精心地备课、忘我地工作,但是学生却对我的学科、对我敬而远之;我想尽一切办法调整自己,但是却无法使学生“回心转意”。

面对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我灰心极了,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胜任教书这个工作。

正是在这时,我的同事推荐这本书给我阅读。

初读这本书,它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惊喜,我很惊讶我的困难在书中都能找到“解决方案”,于是我照葫芦画瓢地在教学中尝试书中的方法。

渐渐地,我发现学生们开始喜欢上英语课了,学生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笑声开始充盈着我们的课堂。

拥有这本书,我如获珍宝,它成了我教学案头的必备书。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在课堂上老练了许多,渐渐能应对自如。

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再打开这本书。

有一次,同事在交流怎样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时,我猛然想起班上一位学生,每次的英语课他总是坐在教室的角落,一言不发,偶尔的目光交流也是胆小怯懦的。

我忙于完成教学任务,满眼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忽略了他——一个真正需要我帮助的学生。

我深深地自责,那位学生无助的眼神促使我再次翻开这本书。

书中告诉我:当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跟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给他以特别的关心和耐心;要让他去完成专门挑选的作业,并且评价他的成果;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同时要有耐心,能够忍受学习困难的学生那种迟迟不肯开窍的局面,那可以称之为豁然开朗的时刻必定能到来。

和大师面对面感受Tony Buzan先生的思维导图

和大师面对面感受Tony Buzan先生的思维导图

和大师面对面感受Tony Buzan先生的思维导图
阳燚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 对于读书人来说,一生能遇到几位好的老师指点,便是自己一生的幸运.如今,能听到一些大师的报告,更是收获不小.在听大师报告的时候,体会的不仅是大师浓缩一生的研究和感悟,更重要的是能和专家面对面交流,体会那种言谈举止中透露的感染力.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阳燚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2002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
【相关文献】
1.聆听大师教诲,感悟百味人生——103岁的周有光先生再临北师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J], 刘江
2.感受大师风范聆听音乐人生——缅怀教育家缪天瑞先生 [J], 王文韬
3.与世界级大师面对面——图灵奖得主N·Wirth先生报告的深层次思考 [J], 顾耀林
4.百“闻”不如一“见”——基于Tony Buzan思维导图在园林专业基础理论课
中的应用研究 [J], 龚迪柯
5.大医精诚厚德载物——与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面对面 [J], 张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大师对话

与大师对话

与大师对话——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工作20年来读到的第一本教育专著,不是读,这简直是在吃。

要“吃透”这一本,因为一切的阅读,都像是读自己。

来自大师的抚触和叩击,让我激动,震颤,发出强烈共鸣!对,就是共鸣。

《给教师的建议》带来的,不是高山仰止的惊叹,更多是心有戚戚的同感、快感。

尤其是当我发现,全书十之七八都是在说读书:学生要读,家长要读——教师更要读。

“这些话,简直就是替我写的”。

是这样:一直存在的感想和质疑,自顾人微言轻,以为说了白说,写了白写,自己先就将它们压抑、轻掷,任其萎顿消湮成为模糊的雾气和暗流了——没有人拦我,因为懒惰、自卑和缺乏韧性,是我自己选择做了“沉默的大多数”。

有些事情即便做了,也不敢往大处想它的意义。

现在,我有可以引大师为佐证了;现在,我知道自己确实应该多动动手写一写。

爱默生说的多好啊:人应当学会的是捕捉、观察发自内心的闪光,而不是诗人和伟人们的圣光。

但是,人们却不假思索地抛弃自己的思想,就因为那是自己的思想。

在每一部天才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我们自己抛弃了的那些思想:它们带着某种陌生的尊严回到我们这儿来。

伟大的艺术作品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诲就是,要以最平和而又最执著的态度遵从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念头,即使与其相应的看法正甚嚣尘上。

否则,明天某个人便将以一位权威的口吻高谈那些同我们曾经想到、感受到的一模一样的想法,而我们却只好惭愧地从他人手中接受我们自己的想法。

下面,我就书中感触最深的几点,结合实践谈感想。

再录一段爱默生的话: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这就是天才。

披露蛰伏在你内心的信念,它便具有普遍的意义;因为最内在的终将成为最外在的——我们最初的想法终将在上帝最后审判日的喇叭声中得到回应。

一读书――“滋养大河的溪流”读书是我的生活方式——因为读得慢,所以读的少;因为只求一读之乐,所以不在乎快慢多少。

很高兴看到:大师不谈具体教学技术和方法。

教师读书笔记《走近教育大师》

教师读书笔记《走近教育大师》

教师读书笔记《走近教育大师》为我搭设了一个平台,使我能够有机会以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

作为这次教师主题读书活动的必读书目之一,正如编者所言,该书让读者一册在手,便能概览从孔子到蔡元培,从苏格拉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主张,通读全篇,受益匪浅。

书中共收录了47位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言论,这个数字应该说不小了,但对于人类2000多年的教育史而言,似乎又微乎其微。

其实,任何一部辞书都难以容纳所有的教育家。

所以,当我合上书本时,稍思片刻,就会深深地发觉:原来教育可以这样美的。

竞争的时代,家长挑选学校,孩子选择老师,家长一起上书,道老师的好、说老师的坏,这些现象已屡见不鲜。

可以说一个学校创办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好老师的数量与质量却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

作为一名新教师,孔子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

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应是指社会、政治的准则和做人的准则。

而这些准则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从少年到白头。

准则其实是物与俱来的,有的隐藏较深或道理较深,有的则容易让人察觉和接受。

不管怎样,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们的悟性所经历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样,但求道的过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谓“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

”就说现在学校开展的历史读书活动,读书之道,倒并不是真的为了颜如玉、黄金屋。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拥有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学习就会落后时代,落后于生活。

特别是我们做教师的,如果知识不够用了,那就意味着职业生命的结束。

——拿什么去教学生!既然要读书,那又要花费许多休息时间,又会出现各种工作上的冲突,也就是求道之苦吧。

我思索,佛教认为视名利为空者得道也,对吗?谁知道?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这句话老在脑海里沉浮。

反复玩味,目光流转,在猜测,这是怎样一种的情感呢?即便付出一切,只要能得到答案,再大的代价也可以承受。

处于今天的社会中,立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以为“朝闻道,夕死不可矣”。

读《大师谈教育沟通》有感:爱,就是尊重

读《大师谈教育沟通》有感:爱,就是尊重

读《大师谈教育沟通》有感:爱,就是尊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读《大师谈教育沟通》有感:爱,就是尊重“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践踏的东西”,这是《大师谈教育沟通》一书中卢勤说的话,我读完后颇有感触。

今年元旦,我收到了一张来自湖北的贺卡,收到了一份来自一个初三女孩王金青的祝福。

贺卡中夹着一封信,大约有四五百字吧,语句十分朴实,甚至有些生涩,但当我读完它后,心底里却涌动着一份浓浓的暖意。

信中,她告诉了我许多关于她现在学校的事,还告诉我,我是她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因为,我没有因为她是外地人而轻视她,也没有因为她成绩差而歧视她,给予了她尊重,她永远也忘不了我给她的那半个苹果的奖励……记忆的闸门随着这质朴的童言徐徐打开,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皮肤白白,头发黄黄的女孩。

那时,我接了一个三年级的班,她就是班上的一个孩子,一个刚从老家来无锡一年多的孩子。

说实话,刚接触的一段时间里,我对她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她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实在太差了,家庭作业更是常常少做。

于是一天午饭后,我请她母亲来了一次学校,想与她母亲谈谈孩子的学习。

我俩就站在教室外的走廊里交谈,我如实地诉说着王金青糟糕的学习状况,她母亲微微垂着头,默默地听着。

九月的太阳还是挺炎热的,走廊里一丝风也没有,诚如那时凝重的话题一般。

忽然她母亲轻轻地举起右手在眼睛那儿抹了一下,我还以为是擦汗,可是她抹完了一边又抹另一边,这时,我才发现,她的眼圈红红的。

那一刻,我真有点手足无措,我自觉自己的语气很平静,并不咄咄逼人,措辞也注意分寸,不至于会让家长如此难堪。

于是我慌忙地说道:“是不是我说错话了?你别这样,我没有恶意,我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王金青的学习不掉队。

”她极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对我说:“我一个人那么辛苦地养她,这孩子却这么不争气,我真是难过。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单亲家庭。

于是,我也就不忍心再继续“告状”,安慰了几句后便让她回去了。

【教学风采】 与教育大师来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教学风采】  与教育大师来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教学风采】与教育大师来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时期都会涌现出几位教育大师,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引领教育改革的方向,丰富着人类的教育思想宝库。

大师是一座山,也是一扇窗,代表着一个时期教育和教学的制高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们永远是我们景仰的高度,更是汲取“营养”的不竭甘泉。

本期我们将“穿越时空”寻访大师,与大师展开“对话”,追溯大师们解决教育问题的良策,并感悟大师们卓越的教育智慧和深邃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如何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灵?“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马卡连柯: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尽管这个孩子的品质已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会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

※教师:我扎扎实实的备课,认认真真的上课,要求学生必须学好。

一心想让我班的学生取得好成绩。

可是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总是不够主动不知是何道理?巴班斯基:离开学生本身的最优化,教学最优化就是不可思义的。

要知道如果学生不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不会独立学习,那么不管教师教学安排得如何出色,讲解得如何生动直观,都无济于事。

叶圣陶※教师:原来如此!可很多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呀?罗杰斯: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越的。

共米尔: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

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教师:那要如何引导呢?叶圣陶:鼓励学习,无需外求,就在指导学习之中使学生受到鼓励,可能最有实效。

托尔斯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皮亚杰:学生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

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

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修订稿)

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修订稿)

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有效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东丰县南屯基镇中学刘晶忠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有效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读书;有效阅读;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一、读书温家宝总理到国家图书馆参加“读书日”活动时也曾说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读书——是提升个人修养和境界的需要,是提振民族精神和意志的需要。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开掘一条河。

”而开掘“源头”,引流“活水”,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中曾经针对教师的成长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在遥远的深山里,生长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竹子,在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成长,总觉得它的高度仿佛一点儿改变都没有,初次接触这种植物的人难免会下一个定论,这是一种长不大的竹子。

但是,你耐心地等上5年以后,你会发现,有一天,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3天大约两米的速度急速生长,并最终在6个星期之内长到30米左右的高度。

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不是!原来,在这5年的时候里,它的根在地下没有停止过一天的成长,它充分地汲取养料与水分,为将来有一天的“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作一份最为丰盈与富足的准备。

我们不妨套问一句:“老师,你的根有多深?”“老师的根”就是——读书。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二.有效阅读所谓“有效阅读”指有针对性阅读专业类的书籍,有选择性阅读人文类书籍,有感悟的行走在字里行间,有思想的推进生命体验。

有效阅读,首先阅读纸质的书——有针对性的读。

读理论专著,读名家经典,读课改专著,读人文经典——与大师对话、与先贤互动、与专家交流。

穿越时空的对话——读《叶圣陶教育演讲》有感

穿越时空的对话——读《叶圣陶教育演讲》有感

穿越时空的对话——读《叶圣陶教育演讲》有感
梁好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年(卷),期】2016(000)010
【总页数】1页(P56)
【作者】梁好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23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把握语文教育本质,解决当前语文教学困惑——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J], 秦国安
2.浅析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J], 马玉萌;
3.“重读叶圣陶”,汲取课堂变革的智慧——读顾黄初先生《重读叶圣陶》有感 [J], 薛小玲
4.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的新收获——读《为人生的教育——名家名师对话叶圣陶》[J], 胡娟;
5.从叶圣陶看一个时代——读《叶圣陶全传》有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历史教师对话》读书笔记

《与历史教师对话》读书笔记

《与历史教师对话》读书笔记《与历史教师对话》是一本关于历史教育的书籍,作者通过与历史教师的对话,探讨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

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教育的重要性- 历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

- 历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学生可以学会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的能力。

- 历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化多样性和尊重。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尊重和包容性。

历史教学的挑战- 历史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专业能力。

教师需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能够将这些知识变得生动和有趣,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 历史教学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教师需要不断更学方法,保持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

- 历史教学需要解决学生的研究难题。

由于历史教育涉及复杂的概念和事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教师需要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总结《与历史教师对话》这本书通过与历史教师的对话,深入探讨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

历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还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尊重。

然而,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教师知识和教学环境的挑战,需要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这本书对于关注历史教育的人来说是一份有价值的读物。

以上是我对《与历史教师对话》的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大师面对面------穿越时空的教育对话》读书笔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当看到扉页上这一样充满诗意的文字,我知道,这个暑假,我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从古今中外诸位大师那里汲取教育的精髓。

教育就是解放心灵,克里希那穆提这位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如是说。

他认为,学校不是积累知识的地方,而是让智慧觉醒的地方。

有时候看看我们自己正在从事的教育,也许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传授书本知识,传授各种技巧,期望学生在各类考试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而学生的心灵是否得到解放、智慧是否能够觉醒,就值得我们深思了。

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共同思考的问题,当教育中充满了某种功利目的,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心灵觉醒非常艰难。

我很羡慕一些国家的教育,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不是满堂灌输,而是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那么,学生需要思考、需要查找翻阅各种资料、不懂的地方需要请问老师等等,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才得以丰富心灵,智慧得以觉醒,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教育在于塑造和谐、健全的人,法国教育思想家蒙田如是说。

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形式是人的形式,蒙田的思想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自身品质与修养,实现人生价值。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正在做的许多工作,正是基于这个目的,不仅教育学生求知,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期待所有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都是优异的,但我们可以培养孩子在品质修养上整体的良好表现。

我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与孩子们每天打交道的过程中,总是对品质修养好的孩子青睐有加,在班上多加表扬,也会向家长表扬孩子,我觉得,即便这个孩子成绩并不优秀,却仍
然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教育者永远是学习者,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如是说。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现在常说的以学定教,其中不乏陶行知思想的影子。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致力于教学生学,训练学生摸索预习的方法、积累的方法、思维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探究的方法、合作的方法等等,然后学生才能探知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而教师的“学”,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充分地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知晓他们的兴趣点,明白他们的疑难处,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必然事半功倍。

在这方面,我校已经引领教师进行了许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教师把教育真正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才能切实去研究、去思考。

这需要一种保障,一片净土。

用温暖的心去赏识孩子,德国的这位牧师卡尔•威特就是用自己的精心教育成就了自己痴呆的儿子小卡尔,而在他的教育中,赏识是重要的方式。

父母应该多赏识孩子优秀的一面,对良好行为给予及时、恰当的奖励,我很认同。

但我觉得,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赏识的关键还是在于及时、恰当。

常常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这次期末你考到第几名,我给你买最新的苹果手机,我总是觉得这样子不太好,孩子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肯定与褒扬,物质只是其次。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及时发现孩子的有点,用温暖的心,真诚地加以赏识。

一直以来,深感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撇开现实世界的各种羁绊,大师们的思想仍然带给我教育的灵光。

这个暑期,与大师对话,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并将努力去做出一些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