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现状及液体复苏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及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以 减轻肺水肿和缺氧状况。
04
特殊情况下创伤病人液体 复苏管理
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处理要点
优先处理颅脑损伤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出血和水肿,降低颅内压。
限制液体输入量
避免过量输液导致颅内压升高,根据患者尿量、血压等指标调整输 液速度。
选择适当液体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液体复苏的重要性
强调在创伤病人救治中,及时、有效 的液体复苏对于提高生存率、改善预 后的重要性。
液体复苏的原则
回顾创伤病人液体复苏应遵循的原则 ,包括快速评估、早期干预、目标导 向治疗等。
液体选择及输注策略
总结在创伤病人液体复苏中,如何选 择合适的液体类型、输注速度及剂量 ,以达到最佳复苏效果。
人工智能辅助决策
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在创伤病人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前景,如基于大数据 和机器学习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提高救治效率和患者生存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个体化输液方案制定
01
02
03
评估病人情况
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体 重、失血量、休克程度等 因素,评估病人的输液需 求。
选择合适液体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晶体液和胶体液, 以达到最佳的扩容效果。
监测输液效果
在输液过程中密切监测病 人的生命体征、尿量等指 标,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 剂量。
03
液体复苏实施中注意事项
合并腹部损伤患者处理要点
优先处理腹部损伤
01
控制出血和污染,修复损伤脏器,维持循环稳定。
大量输液复苏
02
腹部损伤患者易出现失血性休克,需要大量输液复苏,提高血
压和心排出量。
骨科严重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骨科严重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骨科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往往危重、紧急,全身生理紊乱显著,尤其是复合外伤病人为然,对其处理较为困难,其中扩容治疗(液体复苏)是主要措施,不仅需要根据病人体液动力学的变化进行,也应充分估计手术操作的失血量。
下文综述液体复苏较新的观点。
1 输液的管理骨科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期间容易并发失血性休克,必须进行液体复苏。
对采用何种液体为好,目前尚有较多争论,但看来补液的时间和容量要比选择液体种类显得更为重要。
有资料表明,如果在1 h内给予治疗,休克的死亡率仅10%;如果延误到8 h后再予治疗,则死亡率增加到75%。
其中输液速度的调节取决于针头(或套管)的粗细、输液的方法、静脉通路开放的多少和液体种类。
1.1 胶体溶液与晶体溶液在美国存在使用胶体液抑或电解质溶液的主要争议,而在欧洲则更注重于不同胶体液的比较[1]。
不论如何,在做出临床决定之前,必须认真地估计血流动力学变量提高到“最佳”复苏水平所需要的输液持续时间。
各种胶体液或乳酸钠林格液的浓度、剂量和容积经过调整使用,其扩容作用和存活率是相同的。
在输入不同的液体时,只有做到在限定的时间内的输入量能达到相同的扩容目的时,它们之间才具有真正的可比性。
最常用的胶体液为右旋糖酐,此液体主要适用于血管外科后的抗血栓形成或预防深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对于低血容量休克,液体复苏时主要采用晶体液,通常为乳酸钠林格液、Plasmalyte、Normosot和高渗乳酸盐溶液。
有人发现[2]高渗盐水中加入右旋糖酐的效果优于单纯〖CM(22*2〗高渗盐水,高渗液具有抗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本文作者通过265例骨科严重创伤病人的救治,认为晶体液和胶体液交替使用,比例在5:1或5:2之间[3],术毕血细胞压积可达25%~35%。
晶体液显然具有理论和临床上的优点[4]:①乳酸钠溶液能使人体获得额外的缓冲能力,以对抗代谢性酸中毒;②晶体溶液可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效果;③治疗反应以晶体液优于白蛋白。
战(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策略及存在的问题
战(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策略及存在的问题休克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其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战创伤休克的发生率为10%〜15%,高技术局部战争发生率可高达25%〜30%。
近年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提出了很多新方法和措施,尤其对液体复苏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提出许多新的看法。
因此,本文就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策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1战创伤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方法战创伤失血性休克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大量出血致严重持续的低血容量休克,甚至心搏骤停。
目前,复苏有传统的即刻复苏和最新研究较多的延迟复苏。
即刻复苏:是以最快的速度给予液体和血管活性药物,在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维持重要脏器灌注。
延迟复苏:又叫限制性液体复苏,指患者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量的平衡盐液维持机体基本需要,在手术彻底处理后再进行大量复苏[1-3]。
传统的复苏方法并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事实上有增加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危险。
近十年来随着休克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组织体液和氧代谢的深入研究,这些传统的休克液体复苏概念正受到挑战,因为该复苏方案多以出血已控制休克模型为基础,所以在前线(院前)或急诊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休克应如何救治仍然有争论。
鉴于失血性休克在战时较多,故选择在此领域有突出成就的美军、英军及以色列军队在战时总结的失血性休克进行分析。
1.1美军对战伤失血和休克推荐的复苏原则已控制出血伤员可建立静脉通道,伤情稳定(桡动脉脉搏强)可不予输液,密切观察,提倡口服补液;对有休克表现的(桡动脉脉搏微弱)可用乳酸林格液或6%的羟乙基淀粉维持平均动脉压在70mmHg(1mmHg=0.133kPa)左右;未控制出血性休克:给予小剂量(限制性)补液,考虑到液体携带的问题,首次补液为7.5%Nacl和6%右旋糖酐(HSD)250ml(缓慢输注至少>15min)伤员无反应再给250ml,总量不超过500ml。
也有输注全血或血浆的方案,可达到很好的复苏效果。
创伤病人液体复苏
• Bickell等研究了598例创伤休克患者即刻复苏(309 例)和延迟复苏(289例)的情况。即刻复苏组在到 达手术室前平均输注液体2478ml,延迟复苏组平均 输注液体375ml,但两组在到达手术室时的血压却 基本相同,且延迟复苏组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 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病死率情况较即刻复苏组为优。
创伤病人液体复苏
最近实验和临床研究提出在未控制出血前,按目前大量 补液的方法可能是有害的,其可能机制:1)在未控制出血的 情况下,提升血压可加重出血,从而增加死亡率;2)大量补液 可以因稀释凝血因子而使出血加重,有研究证实,用等渗晶 体液复苏时凝血酶原和部分凝血激酶时间明显延长;3)体 复苏使脉压增加,也可机械破坏已形成的血凝块。
创伤病人液体复苏
现代创伤病人的特点
青壮年多; 伤情复杂(多发、合并、复 合)、危重、休克发生率高; 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感染、器官功能紊乱等继发性 损伤率高、救治难度大。
创伤病人液体复苏
1.创伤病人液体复苏的“共识”
创伤病人由于失血、创面渗出、体液转移或 重分布,绝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血容量的绝对或相 对不足。
创伤病人液体复苏
• 所谓“大量”并没有一个定量,有的学者是 90ml/kg,有的学者是80ml/kg,甚至是283ml/kg;
• 其后Smail又提出中等量“30ml/kg”;
• 不少学者认为应以“休克指数”来指导液体复苏: S=0.5血容量正常或接近正常,S=1时丢失液量为总血容 量的1/4~1/3(1000~1500ml),S=2丢失液量为总血容量 的1/3~1/2(1500~2500ml),S最大为3(BP=0); 0.5<S<1时,可暂不输液;1≤S≤2时,可延迟输液;S>2应 立即输液. 复苏量=(S-0.5)1500ml(即S<2时量小,S>2时量大).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现状及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的安全管理效果
减少输血并发症
通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有效 降低了输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了患者的输血安全。
提高输血效果
通过规范化的输血操作和监测 ,提高了输血效果,有利于患 者的康复。
提升医护人员素质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了医护 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执 行力。
感染风险等。
此外,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还 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肺水肿、
心功能不全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 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长期影
响。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的影响因素
创伤病人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输液成 份输血的效果。
例如,老年人和儿童对输液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年人 不同,女性在月经期和妊娠期对输液的需求和反应也
完善监管机制
加强对输液成份输血安全管理的监管 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中的问题。
持续改进与创新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创新 安全管理措施,以适应医疗技术的不 断发展和患者的需求变化。
04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的 临床应用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的临床应用情况
01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是临床 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补 充血容量、纠正贫血和凝血障 碍等。
有所不同。
同时,创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也会影响输液成份输血 的选择和效果,如严重创伤可能导致大量失血和休克,
需要快速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
03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的 安全管理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的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输液成份输血的安全管理 规定,明确各级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操 作规范。
更加科学、有力的支持。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或是低温复苏(hypothermic resuscitation)?
2
严重创伤休克患者低温复苏与常温复苏的优劣尚存争议,低温可引起
3
氧离曲线左移,减少外周组织氧供,低温可增加出血,增加感染危险等,
4
低温可引起周围血管收缩、代谢性酸中毒及免疫功能损害均是低温
5
引起的不良反应。低温还易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抑制、中枢神经
6
系统抑制和肝肾功能降低。
7
但多数实验报道低温复苏优于常温复苏,低温可降低组织细胞代谢率,
8
延长休克的黄金抢救时间,同时低温可防止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
9
2.2液体复苏温度的要求或控制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对休克复苏不充分,虽然不致当时死亡,但可能引起MODS,甚至发展为MOF。因此,严重创伤患者休克的彻底复苏是外科大夫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创伤病人也可出现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症,在输入20单位红细胞悬液后血小板可减少到50××109/L以下,创伤失血病人补充血小板的适应症是大量输血时血小板减低至40× ×109/L,成人输入1单位血小板(50ml)可增加血小板计数(50~100)× ×109/L 。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是正常温度复苏(normothermic resuscitation)
现代创伤病人的特点
青壮年多; 伤情复杂(多发、合并、复合)、危重、休克发生率高; 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感染、器官功能紊乱等继发性损伤率高、救治难度大。
创伤病人由于失血、创面渗出、体液转移或
01
重分布,绝大多数病人都存在血容量的绝对或相
02
对不足。
03
“用液体复苏的方式尽快恢复创伤病人的有
04
效循环血容量、恢复组织器官的灌注和氧供给、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应减慢补液速度和量,使用强心 药等治疗,同时进行心电监护。
对于电解质紊乱,应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补液种类及速 度,保持电解质平衡。
对于肺水肿,应停止补液,进行强心、利尿等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液体复苏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帮助医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 和掌握液体复苏的原理和应用
提高创伤病人的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液体复苏的概念和重要性
液体复苏是指通过补充体液,改善循环血量,以维持有效循 环血量、组织灌注和氧供的一种治疗措施
在创伤病人中,液体复苏有助于缓解组织灌注不足、改善氧 供、减轻器官损伤,对于维持生命、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向
根据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调整液体输注速度和种类。
综合治疗
液体复苏同时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 施,如手术、输血等。
03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治疗
液体复苏的初始治疗
建立静脉通道
在创伤病人液体复苏的初始治疗中,首要步骤是建立静脉通道,以确保液体和药物能够快 速而有效地进入体内。
评估并纠正休克
创伤导致的休克是液体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纠正休克。
案例一
总结词
成功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液体复苏是关键。
详细描述
一名严重创伤患者因车祸送院,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症状。医生迅速进行液体复苏,给予平衡盐溶液和胶体液 ,并采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经过液体复苏,患者血压逐渐回升,心率下降,生命体征逐渐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和输注速度,以维持生命 体征平稳。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肾功能保护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根 据患者情况给予利尿剂、 肾脏替代治疗等,以保护 肾功能。
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评估营养状况
定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 行评估,包括体重、白蛋 白、前白蛋白等指标。
Hale Waihona Puke 合理营养支持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 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肠 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监测营养支持效果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 和临床表现,及时调整营 养支持方案。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汇报人:XX
目录
• 创伤病人概述 • 液体复苏基本原则 • 创伤病人液体复苏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创伤病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 伤,为动力作用使人体组织或器官破 坏。
分类
按致伤原因可分为锐器伤、钝器伤、 火器伤等;按受伤部位可分为颅脑伤 、胸部伤、腹部伤等;按伤情轻重可 分为轻伤、重伤、危重伤等。
补液速度要快,以迅 速补充血容量,改善 组织灌注。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通过监测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以维持有效循环 血量。
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可采用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更准确地评估血容量和心功能状 态。
在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止补液过量导致的组织水肿和器官功能障 碍。
如羟乙基淀粉、明胶等,可长时间维持血管内容量,减少补液量。适用于重度休 克及需要大量补液的病人。
补液途径及速度控制
补液途径
首选静脉输液,可快速补充血容量。在特殊情况下,如静脉 通路难以建立时,可考虑骨髓腔输液。
速度控制
根据病人休克程度、年龄、心肺功能等因素调整输液速度。 一般先快后慢,避免过快导致心肺负担加重。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学习和实践建议
掌握液体复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复 苏液的作用机制和优缺点。
学习如何评估病人的循环状态和失血程度,制定合 理的复苏计划。
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熟悉各种复苏技术的 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THANKS
监测中心静脉压可以了解右心功能和全身 血容量是否充足。
心率
监测心率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血管功能状态 ,判断是否出现休克。
平均动脉压
监测平均动脉压可以了解全身血流灌注情 况,判断液体复苏的效果。
中心体温
监测中心体温可以了解病人的冷暖感觉, 判断是否出现低体温。
液体复苏的并发症及处理
肺水肿
过快补液可导致肺水肿,应立即停 止补液,给予吸氧和强心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过量补液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应 立即停止补液,给予利尿、扩血管 等治疗。
肾功能不全
晶体液过量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应 立即停止补液,给予利尿、透析等 治疗。
感染
创伤病人容易发生感染,应给予抗 生素治疗,加强伤口护理。
05
结论
液体复苏在创伤病人治疗中的地位
创伤病人常伴有失血和体液丢失,液体复苏是治疗创伤病 人的关键措施之一,有助于恢复病人的循环血量和维持机 体正常代谢。
低温
高血压和心衰
液体复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暖,避免低温引 起的低体温和寒战,这会加重休克和器官功 能障碍。
在液体复苏过程中,过快的输液速度可能导 致高血压和心衰的发生。此时需要控制输液 速度和量,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04
临床实践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流程
早期复苏
在创伤发生的早期,应尽快进行液 体复苏,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和维 持组织灌注。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课件
精神状态
正常情况下,人的精神状态是清醒的,当出现血 容量不足时,人的精神状态会变差,出现烦躁不 安、焦虑、淡漠等表现。
心率
正常情况下,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当出现血 容量不足时,心率会加快,出现休克时,心率会 增快至100次/分以上。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的评估内容
评估失血量
评估生命体征
根据创伤部位、程度和范围,估计失血量。
02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概述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的概念
液体复苏
指在严重创伤、大手术或出血等情况下,通过静脉输注晶体 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液体,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和脏 器灌注,达到改善组织氧供、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目的。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针对严重创伤患者,通过液体输注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 液循环稳定,预防和治疗休克及器官功能障碍。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的必要性
维持血液循环
严重创伤可导致大量失血和体液丢失,迅速补充 血容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关键。
预防器官功能障碍
休克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及时的液体复苏可预 防或减轻器官损伤。
提高生存率
早期、有效的液体复苏可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 的预后。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的分类
限制性液体复苏
在出血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采用限制性液体输注策略,控制血压在较低水 平,以减少出血和改善凝血功能。
详细描述
患者因刀刺伤导致腹部开放性出血,血压下降,通过快速补液、输血等措施 ,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手术争取了时间。
临床案例三:多发伤病人的液体复苏
总结词
多发伤病人液体复苏需全面评估,根据不同部位、类型损伤确定补液方案。
详细描述
患者因高空坠落导致全身多处骨折、内脏损伤等,通过全面评估,制定补液方案 ,稳定了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现状及液体复苏的进展27页PPT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创伤病人的液体复苏医学
交换。
恢复脏器功能
03
通过纠正液体失衡,恢复脏器功能,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风
险。
创伤病人的液体需求评估
评估体液流失量
通过计算伤口渗出量、尿量等指标,评估体液流失量,以指导补 液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液化验和电解质检查,了解血液成分和电解质平衡情况, 为补液治疗提供参考。
2. 输液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为病人提供适当的输液治疗,如生理盐 水、晶体液或胶体液等。
3. 再评估
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血流动 力学状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延迟液体复苏
定义
延迟液体复苏是指在受伤后稍晚进行的液体 复苏,旨在维持血液循环和器官灌注,纠正
低血容量。
实施步骤
延迟液体复苏包括评估、输液治疗、监测三 个步骤。
创伤性休克时,应选择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 ,以维持血容量和脏器灌注。
早期、快速、充分的液体复苏可改善创伤病人的预后 。
动态监测液体复苏的效果有助于及时调整补液量和补 液速度。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创伤病人液体复苏的差异,为个 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如何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实现更精准的液体复苏 ,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问题
在液体复苏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避免过度输液导致循环超负荷、避免使用不适当的液体类型导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避免输注速度过快导致肺水肿等。同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03
创伤病人的生理反应和液体需求
创伤病人的生理反应
血管通透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医学ppt
5
输液种类
晶体液:乳酸林格氏液 生理盐水 葡萄糖 高渗盐水
胶体: 白蛋白 羟乙基淀粉 红细胞输注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输注
精品医学ppt
6
乳酸林格氏液
近代研究证实,乳酸林格氏液作为平衡 液输入可激活PMN,使机体产生炎症反应, 严重可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和多 器官功能衰竭。近来不断报道,大剂量的乳 酸林格氏液输入(84ml/kg)是有害的,可加 重肺损伤,显著激活PMN。
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活动性出血的创伤 出血性休克病人,止血前输液或输血以恢复血压至 正常值会使出血量和死亡率升高(即早期液体复 苏),而限制性液体复苏(低血压复苏),可减轻 酸中毒,提高存活率。Bickell对598例有贯通伤病 人,按即刻和延迟液体复苏组进行治疗,结果,延 迟复苏组病人70%存活出院,而即刻复苏组62%存 活出院,最终提示延迟复苏组病人死亡率低,住院 时间也缩短。因此,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急性创伤 性休克病人止血前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改善予后。
创伤病人输液、成份输血现状及 液体复苏
精品医学ppt
1
出血量评估
单侧血胸3000ml。 膨隆状腹腔积血2000ml—5000ml。 骨盆骨折1500ml—2000ml。 股骨骨折80ml—1200ml。
精品医学ppt
2
救治的主要目的
终止出血和补充出血量及增加组织氧输送 。
精品医学ppt
用于纠正特殊因子缺乏。创伤病人也可出现稀释性血小板
减少症,在输入20u红细胞悬液后血小板可减少到50×109/L
以下,补充血小板的适应症是临床有出血表现或血小板
(50ml)可增加血小板计数(50—100)×109/L。
精品医学ppt
10
高渗液体
与等渗液体相比,高渗液可快速扩容,改善血 流 动力学,减少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脑 组织水分。由于高渗盐水在静脉内半衰期与等渗盐 水相似,高渗液体可与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或右旋 糖酐合用以延长扩容效果。但在未控制的出血性休 克动物实验表明,高渗盐水可能与出血、血流动力 学恶化及死亡率升高有关。脑外伤患者,则高渗盐 水与6%羟乙基淀粉合用可改善神经功能和脑灌注 压。近来经大量的研究证明,7.5%N.S与血定安合 用是最理想的复合液,对内环境无任何影响。
精品医学ppt
9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大量输血后可发生微血管出血及凝血功能紊乱,与纤
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血小板少于100×109/L
有关。输入新鲜冷冻血浆可纠正微血管出血。。凝血因子
达30%,即可满足临床标准,多数成人输入2u新鲜冷冻血浆
(10—15ml/kg)即可达到30%凝血因子活性。冷沉淀物适
精品医学ppt
11
出血性休克复苏中的进展
充分—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复温—低温复苏 是目前休克复苏方面存在的两个争议,这是 对传统观念的两个挑战。作为临床医生,面 对着出血性休克病人,你是快速输液还是限 制输液,你是复温还是降温?
精品医学ppt
12
充分和限制性液体复苏
概念:对于出血性休克,传统观念和临床措施是努 力尽早尽快地充分液体复苏,恢复有效容量和使血 压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保证脏器和组织的灌注,阻 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这被称为充分液体复苏或积 极液体复苏。
精品医学ppt
8
成分输血—红细胞悬液
在既往健康而血容量正常者,Hct18-25%便能 维持组织氧合。心、脑最容易受到贫血的损害,心 肌在Hct15-20%开始产生乳酸,一般在Hct10%时出 现心衰。Hct在25-30%时氧输送最佳。影响输血决 定的因素包括:失血速度、失血量、心肺储备能力 及心、脑、肾动脉硬化及氧耗量等大量失血的休克 病人急需输血。70 kg体重非失血者输入1U红细胞 悬液可提高Hct约3%或血红蛋白10g/L。
Bickell等(1—3)的动物和临床研究表明,在活动性 出血控制前积极地进行液体复苏会增加出血量,使 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因此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 概念。即活动性出血控制前,限制性液体复苏。
精品医学ppt
13
限制性液体复苏理由
开放的血管口的出血量与主动脉根部处的压 力差明显相关。
在血压恢复后,小血管内已形成的栓塞被冲 掉,使已停止的出血重新开始。
精品医学ppt
7
白蛋白、羟乙基淀粉
可用于扩容,但一些研究表明创伤时用 效果差。
原因:创伤引发严症反应,损伤血管内皮完 整性,促使白蛋白等大分子外渗进入组织间 隙,促使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增加,加重间 质水肿。白蛋白还可由血管活性肽引起低血 压。白蛋白、羟创伤24h的复苏目标
氧输送指数>600ml,min-1.m-2。
DO2=CO×CaO2(氧含量)×10 CaO2=1.38×Hb×SaO2+PaO2×0.0031 DO2=CO×Hb×1.38×SaO2
氧耗指数>150ml,min-1.m-2。
VO2=CO×Hb×1.38×(SaO2-SvO2)
混合静脉血氧张力>4.66kpa。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65%,碱缺失>-3mmol/L。
乳酸<2.5mmol/L。
精品医学ppt
4
常用的提高DO2、VO2的方法:
①充分扩容,提高有效循环血量 ②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③应用血管收缩剂(肾上腺素、NE、苯肾上 腺素) ④改善通气,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
随着血压的回升,保护性血管痉挛解除,使 血管扩张。
输入的液体降低了血粘度,增加出血量。
精品医学ppt
14
出血发生后,尤其是休克期, 骨骼肌皮肤和内脏血管代偿收缩, 能够维持重要器官的临界灌注压。 但液体复苏到底是越多越好,还 是越少越好,越早越好,还是越 迟越好?
精品医学ppt
15
限制性液体复苏
精品医学ppt
16
Sakies报告(5),提示:出血后立即将血压恢复 至正常是不利的。 Boarguignon(6)的研究显示,脑损伤伴出血的患者 即使不输入液体,能够充分维持脑压自身调节, 脑血流动力学和局部脑氧的供应;相反,早期液 体复苏甚至使这些参数变差。但是临床上不能受 此误导。不管病人情况如何,一味强调不输液将 是危险的,甚至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