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思想颠覆下女性意识的理性觉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思想颠覆下女性意识的理性觉醒
——浅析《飘》《飘》这部美国小说,以美国的南北战争为主要的背景和时间分割,描述了战争前后南方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体现了一种反差与颠覆。南北战争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能和独立战争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转折,从历史角度来说,南北战争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变革的开始,传统的总是要被消解和撕碎,或者被糅合。
斯佳丽•奥哈拉(本书的女主人公)是生于南方,成长于南方,在战争中“觉醒”的女性。在斯佳丽还是一个小姑娘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教育她成为一个“淑女”,一个被南方上流社会认同的女性。斯佳丽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南方贵族女性的代表,优雅而富有内涵。斯佳丽从小一直觉得母亲是天使一样的人,她美好,是个好母亲,好妻子。可是,奥哈拉太太直到死去也好像一直附属于杰拉尔德•奥哈拉(斯佳丽的父亲)和这个家庭。作者在描写奥哈拉太太时极尽写出了她的完美,一种超过现实中女性的完美。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安德洛玛克,莎士比亚笔下的苔丝德梦娜,托尔斯泰作品中的吉提与娜塔莎,这些生活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的女性,都有一种共通的特点和内涵:她们都是西方文学中的“淑女”,是“不可多得的完美天使”,她们有着广泛的赞誉,是任何美的化身,可唯独不是她们自己,她们成为男性奉献品和牺牲品。美国吉尔伯特和古芭女权主义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1979)研究了西方19世纪前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露了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飘》的作者玛格丽特虽然是一位女性,但是,她这么写也是为了与斯佳丽的反应形成一种对比。
小说中斯佳丽在母亲的教育下,外表变得很乖,是个“南方的淑女”,而“她的绿眼睛里却透露出她不安分的本性”。不过,碍于当时完整的南方上流社会的规矩,斯佳丽只好带着这个不真实的外表,但是她内心里的自我让她和别的女孩子不同。当时的女孩子都是被动的接受一份感情,需要人追求,她们恪守礼数,觉得对男人表白是件“有失淑女身份”的事。但在斯佳丽看来,她喜欢阿希礼,爱阿希礼,迫不及待要对他说。斯佳丽勇于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白,尽管在表白中被阿希礼拒绝,她觉得羞愧,但是她与当时的女性相比,有着自己的独立意识和
追求,不能不说是一定程度上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些发生在战争之前,在战争的炮火还没有攻击南方社会之前,斯佳丽的精神世界已经被自我打破了砖瓦斯佳丽的感情一直是小说叙述的重点,她一共有三次婚姻。第一次是因为阿希礼与玫兰尼结婚,斯佳丽赌气而嫁给了查尔斯(玫兰尼的弟弟)。她的第一次婚姻正值南北战争初始时期,查尔斯和斯佳丽结婚不久就去前线打仗,不久,查尔斯死在前线,斯佳丽也生下了查尔斯的孩子。斯佳丽并不是失去丈夫而难过,也不喜爱那个“自己看了都觉得陌生的孩子”,她只难过“自己的一生全毁了”。她难过自己要一直穿着黑纱的裙子,不能再去天舞,参加聚会,不能再有机会和别的男人调情。也许正因为这样,斯佳丽被很多读者,甚至学者认为是个心狠手辣,没有情感的女人。可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斯佳丽身上有着当时女性所不具有的自我意识。她的生活不是单单的为他人,更多的是自己的享乐和欢愉,她在乎的是她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否能得到。这就是女性自我的体现,女性不是社会所需的稳定附属,而是自我意义和价值的体现。她,作为一个女性,遵从了她自身的想法,抛弃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一系列职责和任务。用康德的角度来说,她,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当战争的炮火离她越来越近,她必须出逃亚特兰大,回到塔拉庄园。回到塔拉后,她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神智不清,她决然的担负起塔拉的重担。这颇有些新女性的味道,自尊自强,不为困境低头,甚至超越了男性。在小说中,斯佳丽的心、头脑、智慧、胆识,以及顽强的品质,是阿希礼等男性所不及的。这些男人要靠一个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应该依附男性生活,附属于男性的女性所养活,可见,作者的女性批评主义。在塔拉需要高额税款时,斯佳丽并没有灰心和绝望,她想尽一切办法渡过难关,甚至不惜做瑞特的情妇。不过,斯佳丽在瑞特那失败时候,遇到了肯尼迪(斯佳丽妹妹的未婚夫),聊天过程中得知肯尼迪手头还比较宽裕,能够支付塔拉的税款。于是,斯佳丽做了一件为当时社会不齿的事情,她抢走了她妹妹的未婚夫,骗他说她妹妹有了新欢。斯佳丽却没有觉得不对,她觉得这完全是他的资源,最重要的是帮助塔拉解决了难题。她并不爱肯尼迪,甚至有时候厌烦,她纯粹是从物质的角度和实用角度去衡量,去做一件事。她并没有传统思想中的那种道德观念,只要不让她像以前一样挨饿,她会想尽办法。
南北战争中南方失败,南方社会也被战争击碎,一去不复返了。那些固守和
怀念旧的社会的人们痛苦的生活着。斯佳丽与肯尼迪一同管理着锯木厂,她觉得肯尼迪总是赊欠,总是亏本,于是就独自管理,像一个男人一样赶着马车去招揽生意,她甚至轻视那些男人,她觉得他们的头脑不及她。她取得了同男人一样的社会地位,一样可以有自己的经济基础。在经济不独立的情况下,女人生存要取悦于男性,要遵循男权社会为女人制定的价值趋向。因此,女人被降低为男人的附属品,她们放弃了作为人的独立自主性,而成为第二性。斯佳丽遵循自己作为人的独立自主性,取得了和男人平等的心理认同。南方的失败让斯佳丽清楚地意识到,旧的南方不在了,还是遵循那些规则,她就会饿死。她才不管别人的看法和议论,她只要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她挨过饿,因此她再也不想过那种生活,她要很多钱。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是斯佳丽常常说的一句话。不论怎样,困难终究会过去,这是个顽强的独立女性。斯佳丽身上有着传统思想颠覆之后女性意识的理性觉醒,不单单是战争之后,就在没有发生战争以前,斯佳丽也是与那个时代的女性有所不同的。当她和瑞特结婚的时候,瑞特问她是不是因他的钱时,她狡黠的一笑。尽管她当时并没有爱上瑞特,可她清楚地知道嫁给瑞特,无论是塔拉庄园,还是自己都会过的很好。即便嫁给有钱的瑞特,斯佳丽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去做一个好太太,而是继续经营她自己的厂子,体现了她作为女性的独立,有自己想做的事。直到最后瑞特的离开让她难过和不知所措,可她还是告诉自己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样的女性既是在新旧交替中主动迎合的,也是被糅合的。在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时,只有自己是自己的目的。
斯佳丽是个迷人的女性,有着迷人的外表和刚强的内心。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观点来说,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力量在支配,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女性往往外柔内刚,男性通常内柔外刚,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双性同体”的思想是对男女二元对立观念的解构,也显示了对男性中心的单一标准的抗议。斯佳丽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的“双性同体”,作者把斯佳丽的所想所做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对斯佳丽做一个女性女性主义的阅读和批评。
参考书目
1.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和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