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今社会还存在剥削现象
“剥削”与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但在现阶段为什么还允许“剥削”的存在
2013213618 吕锡玥汉语言文学师范32
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之一就是“消灭剥削”,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前人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做出科学的总结和发展,得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里的“剥削”有两层含义,一是消灭剥削的制度,二是消灭剥削的现象。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共产党就带领人民推翻了剥削人的制度。
但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剥削”现象并未全部消除。
这是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未高度发达,但真正消灭“剥削”现象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鉴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我们还要继续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就无法避免出现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的“剥削”现象,所以“剥削”现象还会在我国存在较长的时间。
论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

论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量私营企业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企业主凭借所有权占有雇工的剩余劳动, 这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能否推理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存在剥削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是否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相矛盾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上与剥削不相容, 尽管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但伴随着改革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剥削现象不但没有消灭反而有了扩大的趋势。
为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剥削现象?一方面,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
我国是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而且发展不平衡, 层次比较多。
虽然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但生产力水平远没有达到消灭私有制的程度。
因此,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根据生产力状况, 我们允许私有制经济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
30多年来,我国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私营企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势力。
私有制经济的存在, 决定了剥削现象的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对物质利益仍然有着强烈的欲望。
“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例外。
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看法

对剥削和两极分化的看法一、引言剥削和两极分化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剥削的定义和特征1. 剥削的概念剥削指的是一些人通过榨取、压榨其他人的劳动或资源,以获取不义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涉及经济上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2. 剥削的特征剥削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劳动的不对等性:剥削往往源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劳动者处于劣势地位,而资本家或雇主则处于优势地位。
•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剥削往往导致利益的不公平分配,即少数人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而大多数人则面临着经济的困境。
三、两极分化的原因和现象1. 两极分化的原因两极分化是指社会中财富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政治体制的问题: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导致了资源和财富的不公平分配。
腐败和贪污等现象使得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经济结构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另一部分人则始终处于贫困线以下。
2. 两极分化的现象两极分化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贫富差距的增加:富人越来越富,贫困人口数量没有显著下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教育和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富人拥有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贫困人口被剥夺了接受良好教育和获得好工作的机会。
四、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危害1. 社会不稳定性剥削和两极分化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
贫穷和不公平会激起人们对社会秩序的不满和抗议,增加社会动荡的风险。
2. 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侵蚀剥削和两极分化也会侵蚀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
当人们看到富人通过剥削他人获取财富时,会产生不公平和不满的情绪,进而影响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五、从源头解决剥削和两极分化问题1. 加强法律法规和监管政府应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监管力度,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各种形式的剥削行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社会主义要消除剥削,为什么现在还有剥削?11应用化学 张淇皓2011070101032

现阶段的剥削是为了实现生产要素更合理的分配,使生产要素以及资本能够更加 集中地返回到再生产中,使生产规模扩大,从而带动整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先 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余的人民群众富裕起来,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总体来说,现阶段的剥削是符合长期的民族利益的,而且在长期开来并不与社会 主义体制相矛盾,所以现阶段在生产力还没有完全发展的阶段,剥削现象还是有 他存在的价值,而且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与资本主义所存在的剥削制度有本质 的区别,最终目标是不同的,所以不应该把我国的经济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 本主义相比较,社会主义的优势在我国现有国情下体现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国现阶段仍存在剥削现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剥削,对 于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剥削行为,要采取历史的容忍态度,对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 剥削行为,要采取历史的淘汰态度,允许一定程度的剥削同时又禁止残酷的剥 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蓬勃发展,剥削现象也 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否认和日益突出的问题。 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与外资经济,是天生与剥削联系的。 据统计,2008年,我国的私营企业已达657.42万户,另外还有几千万个体 户和30多万户的外资企业,与此相关的是有数亿人处在雇佣劳动关系之中。 这表明,剥削现象的存在我国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剥削是一个历史范 畴,它随着有制出现而产生发展,也将随着私有制的没落而消亡。历史表 明,凡存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垄断的时候与地方,剥削就是不可避免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例外。诚然,剥削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 这无疑是极不道德的行为。但在经济学上,是否合理正当,不能用道德为 衡量,而只能由生产力标准来判断。
剥削的消亡
剥削的消亡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
从研究劳动入手,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从研究劳动入手,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剥削现象在我国社会中逐渐浮现。
劳动力作为生产的主要要素,其合理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实中,劳动者往往遭受到各种剥削,在保障其权益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本文从研究劳动入手,探讨现阶段我国的剥削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剥削现象的现状1、职业技能被剥削在我国,有很多企业为降低成本,将员工培训看做浪费资源和成本,并不愿意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花费过多的资源,这种行为在很多行业都有体现。
如设备制造行业,很多企业连普遍的培训费用都不给,劳动者在工作中接受的是靠自学的方式,这就使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技能很难得到提升。
这些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不太注重人才的专业水平,工作经验也不是必要的条件,这就使很多员工只能呆在同样的岗位上,无法有所发展。
2、无保障的劳动者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小企业为节约成本,很多雇主转而雇佣劳务派遣公司,将劳动者的劳动力卖到劳务派遣公司,这样,劳动派遣公司就负责了员工的工作和福利问题。
劳务派遣的员工常由于雇主或者劳动派遣公司违反工资法的相关规定而得不到相应的工资、社保、福利等权益。
3、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尽管我国《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8小时和每周44小时,然而能否真正兑现这样的规定还颇具争议。
在很多企业,员工强制加班的现象非常普遍,有很多的零工经济在背后支撑了电子、物流、外卖等不同领域的业务,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雇主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效益。
4、拖欠工资现象2018年1月,互联网流传一则中国四川绵阳多个企业工人长期没有拿到工资欠薪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类似的事件在我国已不是首次出现,拖欠工资对于员工不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一种不可挽回的的损失,同时对于企业也是巨大的威胁,这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声誉和正常经营。
5、雇佣合同不规范中国的《劳动法》规定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是,由于很多的企业并不重视该岗位,或者讨价还价,所以,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上不仅会出现合同期限、薪资、社保等问题,而且也没有透明的标准计算。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摘要】剥削现象在我国当代社会普遍存在,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剥削现象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其根源,具体表现以及危害和挑战。
然后提出了应对剥削现象的措施和建议,强调了正确认识剥削现象的重要性。
最后强调了建设更加公平公正社会秩序的迫切性,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剥削现象,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通过全面深入地认识和对待剥削现象,我们才能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剥削现象、当代社会、正确认识、影响、定义、分类、根源分析、具体表现、危害、挑战、措施、建议、重要性、公平公正社会、社会秩序。
1. 引言1.1 剥削现象的普遍存在剥削现象的普遍存在指的是在我国当代社会中,各种形式的剥削现象无处不在。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剥削现象。
经济领域是剥削现象最为突出的地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和资本家通过压低劳动力成本、侵占劳动者权益等手段获取暴利,对劳动者进行剥削。
政治领域也存在着权力上的剥削,一些官员和权贵通过滥用权力获取私利,对普通民众进行剥削。
社会生活中,一些群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剥削的现象,例如一些地方的黑恶势力对弱势群体进行勒索。
剥削现象的普遍存在带来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们心灵的伤害,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代社会的剥削现象势在必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这一严重问题。
1.2 剥削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剥削现象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加剧。
在被剥削的群体中,往往是弱势群体占据多数,他们无法获得应有的权利和资源,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进而加剧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公平现象。
剥削现象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剥削现象会导致部分群体的生存压力增大,社会矛盾加剧,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且,在一个存在剥削现象的社会中,公平竞争和创新精神受到阻碍,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潜力。
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现阶段的剥削问题一剥削的定义1 含义剥削是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无偿地占有那些没有或者缺少生产资料的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
(超过社会公平允许的范畴,通过某种方式,强制地无偿占有别人产品,就叫剥削。
)2 剥削的本质剥削的本质就是人类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交往过程中的不等价性。
3 剥削的根源生产力发展而发展水平不高是剥削产生的根源。
二存在剥削的历史必然性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等三种不同剥削社会。
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方式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例如,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是以直接暴力的和对劳动力耗竭性使用的野蛮方式进行的。
大致从封建制开始,剥削已不再主要借助于暴力了。
封建制剥削主要是以人身依附为主要内容的超经济强制。
资本制剥削形式,主要借助于劳动对资本的依附,借助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剥削方式。
从奴隶制到资本制,一方面反映了从局部私有、小私有到社会私有、大私有的历史演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剥削方式和手段的逐步经济化。
剥削形象和经济发展是很难分开的。
正像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既是取代平等的过程,也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三存在剥削的现实合理性剥削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一定历史阶段,剥削对生产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剥削工人的产物,是造成社会贫富不均的根源。
然而,剥削同样的起到了提高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作用,起到了扩大再生产的积累资金的作用。
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看,剥削是一种正价值。
允许私营企业主占有部分剩余价值,不仅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繁荣经济,增加国家税收,还有利于扩大就业。
这无论是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50年代初,刘少奇说:“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剥削是难以避免的。
雇佣关系的发展,可以使更多的人得到就业,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雇佣劳动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
试论现阶段经济领域上存在的剥削现象

试论现阶段经济领域上存在的剥削现象自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对《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新的体制的基本框架以来,经过近20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
这是我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表现。
这已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承认生产资料私有化,并且这中生产方式已经深入社会各个角落,融入人民的生活。
现阶段的经济形式: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方针,就必然会导致剥削现象的产生。
虽然,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今天,在这漫长的阶段当中,是允许存在剥削现象。
这似乎矛盾,但确实存在,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必须承认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剥削现象的存在的基础在于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一本分人对生产资料的私有使劳动者无法得到全部的劳动力报酬或者是劳动成果。
从表面上看,剥削常常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现象,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
剥削现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私有制出现以后而产生的社会现象。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也就可以借此为条件去使用别人的劳动力,并以此为理由去剥夺劳动者的劳动及成果,为自己创造剩余价值,于是产生剥削现象。
说的通俗一点,剥削其实就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得不到等价报偿,部分利益被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用的现象。
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今天,上至国有企业,下肢私营小贩,无不存在剥削现象。
因为有“剥削”才会有“盈利”。
无可厚非,市场的一切,皆为利来,所以现今的剥削现象普遍存在。
有哲学家曾说:“存在即合理。
”但为什么剥削是“合理”的呢?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相对于以前的完全公有制经济、计划经济来说,现在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也更有发展潜力,这便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经济方式,也是在为以后迈向更高层次的社会做经济积累。
为什么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私营经济的存在

2.存在剥削的私营经济,能促进市 场经济较快地发展
3.从国内改革的实际看, 私有制经济和公有制是可 以同时并存相互兼容的,国 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搞股份制改造,建立公有制 与私有制兼容的股份公司。
三、重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
1.私有资本和私营经济同样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2.剥削和私营经济是相伴而生的 3.生产要素对劳动的直接雇佣是剥削存在的必要 条件 4.我国私营经济的雇佣关系的内涵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 5.承认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剥削和它在社会经济 发展中的作用并不矛盾 6.对私营经济中的剥削行为必须进行规范、限制和 引导
•
总之,剥削在现实社会中是客观 存在的,是社会分配不公的必然结 果。我们允许私营经济存在剥削关 系,并不是鼓励和发展私营经济的 剥削行为,而是利用私营经济的发 展来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最终 消灭剥削,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变为 社会主义的现实。
二、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作为非公有制 经济成分,在整个社会经济 中处于从属地位。因此,私营 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到我国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私营经济的性质 作为一般性质来讲,现阶段的私营经 济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基础,以获 取剩余价值和超额利润为目的。作 为特殊性质来讲,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 经济,也不同于新中国建立之前的私 营经济,而是具有特殊性。
问题:
为什么在我国搞了几十年社 会主义建设的今天 又重新允许带有剥削性质的 私营经济的存在
一、剥削的一般概念 二、我国现阶段的私 营经济 三、重新认识我国现 阶段的剥削现象
一、剥削的一般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凡是社 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 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 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 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 时间来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生活 资料。
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贫富分化问题(初稿)

贫富差距是正常的现象,这个社会每个人的付出不一样所以获得的也就不一样,因此贫富差距目前为止必然存在,在目前的情况下难以解决,如果真的要解决那就等到"共产主义"的到来吧剥削与两极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的存在与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与两极分化所赖以存在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还依然存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不相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我们应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要根据我国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如何看待我国的贫富分化究竟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这一难题,一种思路认为要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另一种思路认为关注社会公平的时机已经成熟。
其实,这两种思路存在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将效率和公平自然而然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存在6个方面的差距:一是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拉大,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1倍左右;三是有些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达到4倍以上;四是行业内部一些企业经营者和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超过了20倍;五是从城市财富分布来看,10%的财富多的人占有城市全部财富的45%,10%财富少的人占有城市全部财富的1.4%;六是从财政分配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工资占GDP的比例却逐年下降,14年时间下降了4个百分点。
怎么来看待这组数据?总体而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在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以及财富差距明显扩大,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如果追究收入差距因何产生,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既要看到绝大多数人是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通过合法手段富裕起来的,也要看到确实存在因分配机制不科学等原因而产生了不合理的收入,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社会学视角下的剥削和不公平待遇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剥削和不公平待遇问题在当代社会里,剥削和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存在。
人们之间的生活、工作、交往,都不能完全避免不公平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最常见于劳动和收入分配的过程中,更好的体现了社会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群体间的关系。
利益的不对等、地位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公正,常常成为导致剥削和不公平待遇发生的根本原因。
首先,社会中的剥削现象不仅与利益有关,更与权力的分配有很大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里,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的往往是具有较强权力和残酷本性的人,这些人极易践踏普通民众基本的人权和生存权,从而实施剥削。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结构使得权力、收入和地位得到集中,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却常常被忽视。
比如,经济增长并没有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和资源,更多的是富人越富,贫人越贫的结构松动,这种情况使得那些无力维护自己权益的人显得尤为脆弱和辛酸。
而且,在各种资源分配中,除非占据一定的地位或拥有一些稀缺的资源或技能,普通人很难得到他们应得的回报,这就使得他们更容易被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所忽视。
同时,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和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社会的生命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时代”有了全新的面貌,新技术的应用和生产体系的升级使得各种资源、信息和利益的走向都变得更加分散和复杂。
这也使得社会中的各种权利、权力、地位、收入和资源的分配不再是简单的“单一制”或“两极分化”,而往往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的状态。
另外,不公平待遇的存在也会导致更多的不正常行为出现。
在这个时代里,个人的需求往往更为追求利益和权力的保障,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和自我规范,这就使得个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变得更加明显。
随之而来,便会出现一些以暴力和邪恶手段获得自身利益的不良行为,这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剥削和不公平待遇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而社会学视角下的探讨,能够更为科学和准确地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和本质。
我国是否还存在剥削阶级

我国是否还存在剥削阶级
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还存在着剥削和两极分化
我们国家会有剥削,但是没有剥削阶级,就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所以不会有剥削。
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所以剥削还是会有的。
至于两极分化,这是因为世界的发展,没有实现共同富裕。
所以还是提倡先富起来再帮别人富起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剥削吗?为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
历史上的剥削现象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阶级的存在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根本对立之上的。
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但与历史上的阶级剥削有严格的区别。
我国现阶段的剥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存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剥削阶级
因为我国是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谓剥削阶级在我国被认为是‘资产阶级’。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

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还存在剥削现象和贫富差距作为一个经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也正在印证库兹涅茨“倒U 型曲线”假说。
问题在于,中国人对贫富差距的容忍力本来就较小,而我们在市场转型过程中各项改革措施又不甚配套,以至于近10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度扩大,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且可能呈现继续加大的趋势。
过大的贫富差距,目前已引起一部分人的“仇富”心理。
人们对富人的不满情绪在逐渐滋长,也容易使人们在评判贫富差距问有失偏颇。
其实,在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形成之前,贫富差距的存在是一种社会常态,甚至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动力。
从理论上说,平等(不平等)可分为机会的平等(不平等)和结果的平(不平等)两大类。
从结果的平等而言,存在着“效率与平等替换”规律(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所提出的原理)。
至于机会上的平等,则大体是同效率相互促进的。
贫富差距的扩大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是市场经济富有效率的表现。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贫富差距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从正面效应来看,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能力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
因此,合理的贫富差距既能激发人们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又能激发人们为创造社会财富而奉献自己的体能和智能。
从负面效应来看,由于机会的不平等,贫富差距有时并不完全是人们的主观努力和贡献大小所致,在导致这种差距的众多因素中,如果客观的自然或社会因素所占比重较大或过大,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贫富差距,不仅不能激发人们去自我提高和自我奉献,反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贫富差距的正面效应表明了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因而我们只能对其进行调控而不是将其完全消除;贫富差距的负面效应表明它的存在有时也有其不合理性,因而我们要积极创造让大部分人都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平等机会。
当然,如果贫富差距过大而出现两极分化,在道义上,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有悖于人道主义精神;在政治上,容易使社会不稳定因素滋生蔓延,甚至引起社会动荡;在经济上,财富的过分集中可能妨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经济均衡而高效地成长。
小议我们社会主义下的剥削现象

小议我们社会主义下的剥削现象人类社会随着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出现并产生了剥削现象,剥削曾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却又是其后期发展的阻力,是造成社会各成员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根源之一。
社会主义里不存在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之所以出现剥削是为了最终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剥削现象。
通过学习,查找资料,认知社会。
我了解到社会主义下的剥削现象有三种:第一,资本剥削形式。
在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各体户、专业户、承包户等经济成分中,尽管资本数量、质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并且通过雇佣劳动来获得利润。
因此称之为资本剥削。
第二,产权空位造成的剥削。
有些人通过地位和权力占有实际的产权,这些人在产权空位的情况下并没有提供与其所获相等量的报酬,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不劳而获”。
当代社会权力常常变相可以获得财力第三,差别剥削。
因为人们的地位不同、所处的行业和地域不同、智力条件不同形成的剥削。
比如,当IT行业的CEO的工资比当清洁人员的工资高出不止百倍。
知晓了社会的剥削种类,我们会想,为什么在最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还存在着剥削现象呢?我们知道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无处不在,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剥削是由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化,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按马克思发现的价值规律,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形成。
生产资料私有制让整个社会的资料掌握在了大资本家手里,生产资料私有化了。
从人类文明开始,自从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后,剥削便一直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着。
我们会疑惑,远远优越于资本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以共产主义为为最高追求的社会,怎么还会存在剥削呢?我们知道剥削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所有制中真真切切地包含有私有化: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专业户、承包户等等。
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之所以要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那是因为,首先消灭剥削,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条件,而目前我们社会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生产力还不发达。
社会剥削现象的分析与应对

社会剥削现象的分析与应对在当今社会中,剥削现象十分普遍。
从早期的奴隶制度,到现代的资本主义,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剥削他人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剥削不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还存在于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中。
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使得剥削现象屡屡发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社会剥削现象的本质和应对方法。
一、资本主义下的剥削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和工人的劳动力,在这种关系中,劳动力是商品,工人出售自己的劳动力从而获得生计。
然而,资本家获取的利润并非自己的劳动所得,而是工人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得巨额收益,而工人则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资。
这种剥削关系极其不公平,使得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资本主义下的剥削不仅仅局限于这一关系,还体现在市场中的不公平交易中。
一些公司和企业通过垄断和恶意竞争,获取了过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剥削了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和其他竞争对手。
二、社会关系中的剥削现象社会关系中的剥削不同于经济领域中的剥削。
它通常体现在权力关系和人际交往中。
举例来说,上级对下属的权力剥削,或是人们在感情关系中的利用和抽卡行为都属于社会关系的剥削范畴。
这种剥削同样是不公平的,因为它违反了人之间应有的尊重和平等相处的精神。
社会关系的剥削还容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例如家庭暴力、欺凌和儿童虐待等。
对此,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提高警惕,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三、如何应对社会剥削现象?要想应对社会剥削现象,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普及知识,让人们了解剥削的本质和危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政府应该制定并执行公平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此外,我们还需要鼓励公民社会的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和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公正和平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尊重他人的权益,制止和抵制剥削现象的发生。
总之,剥削现象的存在是一种社会病态的表现,它对个人和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危害。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从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和个体行为等多个方面入手,解决社会剥削现象,建设更加公正和平等的社会。
我国当代社会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中的剥削问题浅析

我国当代社会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中的剥削问题浅析【摘要】我国当代社会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着各种剥削问题,这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剥削现象及其原因。
接着探讨了剥削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加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等方面。
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非公有制经济中剥削问题的建议,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等。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剥削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剥削、发展现状、剥削现象、原因分析、影响、解决方法、社会、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当代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日益壮大,包括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也存在着一些剥削现象,这些问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剥削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寻找解决之道,对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我国当代社会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中的剥削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剥削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旨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比重逐渐增加,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也在不断涌现,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发展都十分活跃,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动力;四是非公有制经济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什么某些族群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剥削和歧视?

为什么某些族群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剥削和歧视?随着人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程度不断提高,我们会发现,特定族群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剥削和歧视。
这些现象难以被忽视,不仅影响着被剥削和歧视的族群的个人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那么,为什么某些族群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剥削和歧视呢?一、历史原因在过去的历史中,一些族群受到了殖民、奴役、掠夺、种族歧视等不公正待遇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挫折。
这些不公正待遇对于这些族群的发展甚至是存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如今社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历史遗留问题仍然难以被盖过。
这种历史遗留问题的延续,也成为了一些族群在现代社会中剥削和歧视的原因之一。
二、经济原因经济条件是一个人或一个族群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因素。
一些族群在经济发展中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比如被逐渐边缘化、受到地域限制、受到就业歧视等等。
这些不公正待遇导致了一些族群成员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生活质量低下,甚至面临贫困、无家可归等问题。
这种经济上的剥削也进一步加剧了现代社会中一些族群受到歧视的程度。
三、文化原因每个人所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都不同。
一些族群在文化上可能与主流社会有所不同,这种文化差异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歧视和偏见。
有些人可能因为缺乏了解和沟通,很难理解和接受这些文化习惯和信仰,从而产生歧视情绪。
另一方面,也有些族群因为拥有一些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惯,因此受到歧视。
四、政治原因政治因素对于社会中的种族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些当权者可能会利用群众之间的文化、宗教、民族差异等问题,来制造对立和敌对情绪,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这些政治因素也可能助长了社会中的分裂和剥削,进一步加剧了一些族群的痛苦和受到的不公。
总之,存在较大的剥削和歧视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复杂多样。
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人权与尊严,不断推动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共同建设更公正、包容和美好的社会。
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现象的原因分析

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现象的原因分析
程海亮
【期刊名称】《逻辑学研究》
【年(卷),期】2003(023)004
【摘要】目前,由于受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关系的复杂情况、社会道德的发展水平、以及国际体系的资本主义性质等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使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剥削.同时由于历史及传统观念、理论与实践的误导、内部及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中国人对现阶段的剥削现象是心存疑虑、困惑不解.本文就剥削存在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总页数】5页(P10-14)
【作者】程海亮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政治系,江苏,苏州,215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6
【相关文献】
1.关于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现象的思考 [J], 秦光银
2.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的思考 [J], 冯书泉
3.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 [J], 兰迎春;王敏;徐守勤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 [J], 李燕萍
5.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的认识 [J], 王天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现象, 但不存在剥削制度, 也不会产生剥削阶级。
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我国的国情所决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剥削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目前,在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领域中,还存在雇佣劳动关系,存在着剥削的现象。
社会主义包括其初级阶段不存在剥削制度, 不会产生完整的剥削阶级。
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 剥削制度占主导地位, 整个社会就是一架剥削劳动者的机器, 剥削无处不在, 成为基本的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只允许剥削在三资企业及私营企业等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存在, 加上国家政权在人民手里,虽然有少数剥削分子存在,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 “他们不可能形成一个公开的完整的阶级” 。
那种允许剥削存在就会产生新的剥削阶级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
单靠国家有限的财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难以完全解决如此众多的人口的就业和生计问题。
因此,引进外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这样做, 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剥削, 但是归根结底对社会主义有利,对人民有利,因为它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私营经济的时候说:“一个三资企业办起来,工人可以拿到工资, 国家可以得到税收, 合资合作的企业收入还有一部分归社会主义所有。
更重要的是, 从这些企业中, 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有利于更好地取信于民。
在改革开放之初, 我们党就宣布了一个“大政策”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在这个政策的感召下,不少人通过自己的
辛勤劳动和守法经营, 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不少过去的个体商贩用自己积累的资金投资办企业,当起了老板,雇了一些工人,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剥削” 。
但是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 “致富不是罪过” ,而是党的富民政策威力的体现。
这部分人的致富,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因此,在对待私营经济的问题上, 必须保持党的政策的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不能因为看到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就随意改变党的政策。
允许剥削是为了最终消灭剥削。
彻底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 在中国建立没有剥削的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要通过迂回曲折的道路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