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教版历史选修1复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质量检测(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宋书·谢灵运传》中记载:“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
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材料中无法体现()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B.民族矛盾尖锐C.人民负担沉重D.阶级矛盾尖锐2.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
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A.知识丰富B.诗辞文章写作C.政治D.汉族文化3.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问题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D.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4.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
”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D.耕种土地的农民需承担租税役5.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
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6.下面是北魏时期实行的一种制度,对此评述正确的是,该制度()A.是中央官制,加强了集权B.意在减轻农民的负担C.健全了基层行政体制D.使政府对人民的统治松弛7.《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认识作文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认识作文对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
二是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
我们在讲到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时,通常是在后一个层面上来使用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
因为,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见,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它是在不同民族间经常出现的经济、文化及生活习俗相互交流、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并不总是和睦相处,相安无事的,他们之间有交往,也有矛盾与纷争。
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复杂的,它不仅表现在和平相处上,也表现在战争上,要充分地看到,在融合中有斗争,在斗争中有融合。
在分析民族之间的战争时,不能站在某一个民族的立场上,简单地以“侵略”与“反侵略”来作出判断,而应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立场上,客观地加以分析。
因为,民族战争作为民族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它有破坏性和给人灵带来灾难的一面;同时,有些民族战争的结果,往往是掠夺的终止,和平、和亲、交融的继续。
尤其是远距离、大规模、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只靠商贩和使节是不够的,还得用武力来打通道路并确保安全。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战争是短暂的,各民族之间相互吸收、互相依存、逐渐接近,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了民族融合的基础和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分裂到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
国家统一是主要趋势: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不断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大。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
一.民族融合是两个对等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得以最终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
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均有经济促进作用。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1.中国历史上4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进行于中国腹心地区,形成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
【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出现对流,一部分汉族往周边去,周边少数民族往内地来。
【第三次】宋、辽、金、元时期,进行于边疆地区,不仅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而且大量汉族融合于少数民族。
【第四次】明清二代奠定了现在中国疆域和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很多地方也有把第四次民族大融合归入到第三次。
)2.三次民族融合的三次高潮:①民族融合也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春秋时期,由于各族交流频繁,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在此基础上,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第二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其主要特点是五族内迁黄河流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③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融合的高潮时期,元统一前,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元统一后,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1、民族迁徙:中国魏晋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大批内迁(匈奴、鲜、卑、揭、氐、羌(五胡)内迁),他们和北方汉族人民杂居相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江南的开发;唐朝,黄河流域的人迁往边疆;元朝时期,各民族互相迁徙。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单元综合检测(三)(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主要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
这种方式( )A.奠定了地方分裂的物质基础B.减轻了农民负担C.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D.缓和了阶级矛盾解析:选A。
根据材料“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靠宗主征收赋税与徭役会导致地方截留中央的财政,促使地方财力上升,导致地方分裂势力增强,故A 项正确。
B项,由于地方宗主具有征税权,这会导致横征暴敛,加重农民负担,排除。
C项,材料中措施明显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排除。
D项,该措施明显会导致宗主和农民的矛盾激化,排除。
2.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485年)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
奴婢同样授田。
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
这一规定( ) A.限制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前提是国家控制大量荒地D.土地所有制形式为私有制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的是均田制的推行,国家将其控制的大量荒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故选C项。
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的说法错误,排除;结合史实可知,土地兼并问题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存在,故B项的说法错误,排除;均田制下土地为国家所有,D项的说法错误,排除。
3.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素后的一次发展。
”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 )A.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B.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D.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解析:选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主要是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故B项正确;A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科举制是隋朝时出现的,排除C项; D 项是宋朝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D项。
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
它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民族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古代,不同民族之间通过贸易、战争、迁徙等方式相互交流和融合,形成了今天世界上众多的民族和国家。
在现代,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更加频繁和深入。
民族融合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民族融合,不同民族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同时,民族融合也可以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减少民族冲突和矛盾。
然而,民族融合也需要注意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避免文化的单一化和消失。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
总之,民族融合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尊重的态度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多元、包容的社会。
综合实践历史作业
3. 小组讨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在完成以上两项作业后,我们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总结了以下历史经验教训:
(1)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始终存在,但民族融合始终是主流。
(注:本文仅为示例,实际作业内容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汉代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我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分裂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的时期。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社会动荡不安。
(5)隋唐时期:隋朝统一全国,开创了繁荣昌盛的景象。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成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巅峰。
一、引言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素养,我们班级组织了一次综合实践历史作业。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我们对我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作业内容
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古代文明
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以下内容:
(2)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国家和民族兴旺的必要条件。只有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3)尊重历史、传承文明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其传承下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结论
通过本次综合实践历史作业,我们不仅对我国的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历史,传承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晋南北朝的政局动荡与民族大融合
两晋南北朝的政局动荡与民族大融合
两晋南北朝政治动荡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局势十分动荡。
这一时期涵盖了三个历史时期:西晋、东晋和南北朝。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发生了多次王朝更迭和政权割据,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民族大融合的背景
与政局动荡相伴而生的是民族大融合的潮流。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各地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日益频繁,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互动加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大融合局面。
政治动荡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政治动荡对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战乱频繁的背景下,各地人民不得不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抵御外敌侵略,这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形成了更加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民族大融合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共融。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也为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的和谐相处奠定了基础。
民族融合与当下启示
回顾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局动荡与民族大融合,我们可以看到在动荡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也正面临着各种挑战与变革,我们需要借鉴历史经验,促进不同文化、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局动荡与民族大融合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篇章。
政治动荡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民族大融合则为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对我们当下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我们应当珍视多元文化,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
关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
关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考作者:李艳荣来源:《各界·下半月》2019年第09期摘要: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整个中国民族关系史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最为常态的一种规律性现象。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关键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也正是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才逐步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格局,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有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整个中国民族关系史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最为常态的一种规律性现象。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中共中央在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地提出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要求,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又对“交往交流交融”作了系统阐述,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不仅全面深刻地把握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本质规律,鲜明指出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和趋势。
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每个成员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历史纲要导引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学科素养对接知识点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3.五族内迁(1)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2)到西晋,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还有活动在长城边缘的鲜卑。
[学习聚焦]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是西晋的短暂统一。
[特别提醒](1)魏国的建立者不是曹操,所以曹操不属于三国时期,而是生活在东汉末年。
(2)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
知识点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的建立和“士族”的形成(1)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3)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南朝的政权更替(1)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
(2)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合称“南朝”。
4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3.江南的开发(1)江南开发的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江南开发的表现①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的进步。
③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番禺则是主要的外贸港口。
④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学习聚焦]在东晋和南朝相继统治下,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特别提醒]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事例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中,孝文帝的改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孝文帝是北魏的一位皇帝,他的祖母是鲜卑族人,而他却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孝文帝非常推崇汉族文化,他认为要想让北魏强大,就必须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于是,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推动了鲜卑族和汉族的交流融合。
首先,孝文帝下令禁止鲜卑语和胡服,要求所有人都必须使用汉语和穿汉服。
这一措施强制规定了语言服饰的规范,使得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
其次,孝文帝采用了汉族官制和律令,学习了汉族的礼法。
这不仅使北魏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也使得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
此外,孝文帝还采用了汉姓,与汉族联姻,这进一步拉近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血缘关系得到了融合,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因此更加紧密。
孝文帝的改革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遭到了一些鲜卑族人的反对。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改革推动了鲜卑族和汉族的交流融合,也为中国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孝文帝的改革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交流融合的事例。
他的改革措施推动了鲜卑族和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缩小了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这一历史事件也告诉我们,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分立、南北朝对峙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的相关史实。
(3)理解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分立、南北朝对峙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运用比较法,探讨江南地区开发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到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分立、南北朝对峙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 江南地区的开发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2. 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史实及其对民族融合的贡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形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分立、南北朝对峙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合作探讨1. 教师提出问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如何?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内在联系。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分立、南北朝对峙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2. 教师讲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五、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并进行讲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的认识和理解。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必须掌握的典型题
河南省高中历史统编版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必须掌握的典型题单选题1、据记载,唐人最喜欢的花是硕大无比、富丽堂皇的牡丹,而宋人最为钟爱的花朵则是迎雪傲霜、含苞待放的寒梅,造成唐宋社会这不同喜好的主要原因是()A.审美情趣不同B.社会变迁影响C.文人雅士倡导D.统治理念各异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疆域统一,国力强盛,因此唐人最喜欢的花是硕大无比、富丽堂皇的牡丹,而宋朝处于分裂时期,而且面临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因此,宋人最为钟爱的花朵则是迎雪傲霜、含苞待放的寒梅,B项正确;审美情趣的不同和文人雅士倡导会影响人们对花朵的不同喜好,但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C项;唐宋时期的统治理念都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
故选B项。
2、政治统治(1)制度:实行________与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2)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________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________在权力和________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答案:分封制宗法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地方内部财产解析:西周的政治统治(1)制度: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2)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圣杜甫所歌颂的这一盛世的开创者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D解析:题文中的“开元”是指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全盛日”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盛,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据此,“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反映的社会景象出现在唐玄宗时期,D项正确;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排除A 项;唐高宗在位时有“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排除B项;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排除C项。
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
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特点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
关于民族融合,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民族融合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因杂居相处、互相通婚等原因,社会和文化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差异性缩小,共同性增多,最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个民族。
民族融合是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进步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其血缘和文化的来源都是多元的。
汉族有少数民族的血缘和基因,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血缘和基因,各少数民族间血缘和基因也相互渗透。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血缘和基因的融合体。
第一,民族融合主要是文化上的融合。
先秦时期的夷夏之分,主要是文化的区别,而不是血缘或种族的划分。
孔子作《春秋》曰:“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此春秋大法也。
”其大意是中原地区的人如果进入了边远民族地区,采用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为了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地区的人到了中原,采用华夏文化习俗,他们就成了华夏族。
华夏与夷狄的区别不在于血统,而在于文化。
先秦时期的“夷夏之辩”所要辩的,并非夷狄与诸夏在种族意义上和血统意义上的差别,而是二者在文明程度上的差别。
所谓“以夏变夷”是以较高水平的华夏文化改变较低水平的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采纳华夏文化变为华夏之人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等。
华夏之人采用少数民族文化变为少数民族的现象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事例,较为典型的如夏朝灭亡后,夏桀之子带着本族部分成员迁徙到漠北草原,与当地土著融合,成为漠北的统治者。
后因夏王族人数少,逐渐融入匈奴,仅保留龙图腾崇拜的一些习俗。
再如北齐的高欢,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南),后移居鲜卑人居住地区怀朔。
史称高自小在怀朔长大,“累世北边,故习其俗,遵同鲜卑”。
而高欢不仅有一个“贺六浑”的鲜卑名字,还娶了一个鲜卑贵族出身的娄昭君之后为妻,成为鲜卑化的汉族人。
中国的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 教信仰和语言文字。这些特点既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融合历史进程
秦汉时期
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各 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 强,民族融合趋势明显。
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与汉族 人民杂居相处,促进了民族融合 。
民族融合背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 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 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民族 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民族分布及特点
民族分布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各地。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主要分 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其中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 、土家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人口较多。
促进文化多样性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展示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文化多样 性的保护和发展。
推动社会和谐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民族间的误解和偏见,促进社会和谐与稳 定。
教育在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中作用
01
02
03
传授知识与技能
教育可以传授学生跨文化 交流的知识和技能,如语 言、礼仪、文化习俗等, 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自治权的行使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宪 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自治权, 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 事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
民族团结的加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增强 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合作,促 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
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措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专题质量检测:(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质量检测(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②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本题实际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孝文帝亲政后,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统治的黑暗、租调徭役的繁重、阶级矛盾的尖锐等,①②③④均是正确表述。
2.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选C①是根本原因,这也是成功的一个原因,③孝文帝面对守旧贵族的反对,巧设对策迁都,镇压反对势力,②④都不对。
3.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C.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解析:选B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度,就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
4.六世纪初,北方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的主要原因是()A.北魏推行均田制B.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C.三长制得以实施D.适宜于精耕细作的农具得以推广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明确北魏政府推行均田制,将无主的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使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
5.孝文帝以“南伐”为名,设巧计迁都,孝文帝迁都最大的阻力来自()A.鲜卑贵族B.鲜卑平民C.汉族地主D.中原农民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孝文帝迁都的阻力主要来自鲜卑贵族。
6.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族发展,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的过程,由此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不断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民族是社会的民族,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所以就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来讲,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民族不断发展,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最后归于大同,这是民族发展的总趋势。
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发挥有利因素的积极作用,实现民族的尽可能顺利和快速的发展;尽可能克服不利因素的消极作用,使民族发展加快步伐,少走弯路。
也因此,在世界大同的理想条件下,民族也是向着大同发展。
民族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融合的。
民族融合不代表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是存在的,在现代社会中,有好些民族越来越向着汉族同化,本民族的还多特色也逐渐消失。
比如我们壮族,小范围的地方几乎和汉族没什么区别了。
像我读小学的时候还有的老师用我们壮话给我们上课,现在哪还有这种现象!连我自己都觉得除了冠有“壮族”这个名称外,我们本民族的特色是一个也没发现呢!自然,民族同化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民族融合的一个小部分过程。
民族融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缓慢的历史过程。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辩证统一。
我们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进程,承认民族的融合,达到世界大同的民族理想。
民族融合论坛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参加民族融合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民族融合这一重要议题。
在此,我谨代表我国各民族人民,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民族融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民族融合论坛,旨在进一步深化对民族融合的认识,推动我国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事业更加繁荣。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族融合的重要意义。
民族融合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
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民族融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民族融合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有利于消除民族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我们要明确民族融合的指导思想。
民族融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
我们要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第三,我们要积极探索民族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通过教育引导,使各民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
二是深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
三是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创新发展。
四是推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要呼吁各位朋友,携手共进,为推动我国民族融合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五胡乱华期间中 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胡乱华期间中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五胡乱华是一段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胡乱华,顾名思义,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主要的北方游牧民族大规模进入中原地区,建立了众多的政权。
在这之前,中原地区以汉族为主体,有着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和民族格局。
然而,随着五胡的涌入,这种格局被打破,民族关系迎来了巨大的转变。
首先,民族融合的进程大大加快。
五胡进入中原后,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
在政治上,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采用了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等管理模式。
例如,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孝文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包括迁都洛阳、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等,极大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在经济上,少数民族带来了游牧经济的元素,与中原的农耕经济相互补充。
他们开始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渐从游牧生活向定居农耕转变。
这种经济上的交流与融合,为民族关系的改善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民族矛盾与冲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五胡初入中原时,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以及对资源的争夺,与汉族之间发生了许多冲突和战争。
例如,羯族建立的后赵政权,其统治者石虎残暴不仁,对汉族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导致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在相互接触和了解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和平共处、相互融合才是发展的出路。
再者,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影响十分显著。
少数民族在带来自身独特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在语言方面,汉语成为了各民族交流的重要工具,一些少数民族甚至逐渐放弃了本民族的语言。
在宗教信仰上,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成为了各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之一。
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艺术等也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外,民族迁徙的规模空前。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3.3《促进民族大融合》同步练习(含答案)
课时训练9促进民族大融合一、选择题1.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解析:民族融合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现象,它指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所以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开始了定居生活,故从经济发展角度,是农业化的过程;而若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则是封建化过程。
答案:B2.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解析:B、C两项不符合史实,A、D两项比较,D项是A项的组成部分之一。
答案:A3.读下图,能获知北魏孝文帝时期()北魏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①商品交易活跃②手工业、铸造业发达③城市经济繁荣④统治者重视和支持商业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解析:北魏孝文帝铸造铜钱,直接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手工铸造业发达。
铜钱的出现,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也说明孝文帝对商业的重视。
答案:A4.北魏诗歌有云:“褰群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其反映的情况是()A.迁都洛阳的鲜卑族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B.鲜卑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C.北方汉人吸收了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D.汉族女子受鲜卑族文化影响深解析:此诗句是孝文帝时,描写汉族年轻女子的,反映了汉族女子无论从服饰上和风度上都受鲜卑族文化的影响。
答案:D5.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和商鞅变法相比,不同点是()A.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B.为统一奠定了基础C.制度创新,并为后世沿用D.没有实行严刑峻法解析: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为以后的统一奠定基础,所创立的一些制度分别为后世所沿用。
民族融合名词解释
民族融合名词解释民族融合这个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在表述全球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时,民族融合是指全世界实现大同以后,民族特征与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
二是把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来看待,它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
民族的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今中外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变化、发展,都与民族融合紧密相关。
从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民族关系来看,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
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
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
在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在我国历史大量存在,且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经济文化的强烈影响下,逐渐融合于先进民族。
如我国匈奴族从后汉至南北朝的汉化,鲜卑族在南北朝时期的汉化,契丹、女真在辽、金、元时的汉化。
一是先进民族的部分成员,因陷于落后民族的汪洋大海而融合于落后民族。
如夏时的淳维,秦汉时的赵佗,南北朝时的桓诞,北齐时的高欢。
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前提和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1)民族迁徙,杂居相处。
(2)经济文化的友好交流。
(3)联合斗争,即在反抗各族统治者的剥削压迫的斗争中,各族人民加强联系和友好。
(4)某些少数民族统治者进行的改革也起到了加速民族融合的作用。
(5)民族之间的战争在客观上也有助于民族融合。
几千年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族发展,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新、协调适应的过程,由此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不断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民族是社会的民族,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所以就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来讲,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民族不断发展,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最后归于大同,这是民族发展的总趋势。
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发挥有利因素的积极作用,实现民族的尽可能顺利和快速的发展;尽可能克服不利因素的消极作用,使民族发展加快步伐,少走弯路。
也因此,在世界大同的理想条件下,民族也是向着大同发展。
民族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融合的。
民族融合不代表是民族同化,民族同化是存在的,在现代社会中,有好些民族越来越向着汉族同化,本民族的还多特色也逐渐消失。
比如我们壮族,小范围的地方几乎和汉族没什么区别了。
像我读小学的时候还有的老师用我们壮话给我们上课,现在哪还有这种现象!连我自己都觉得除了冠有“壮族”这个名称外,我们本民族的特色是一个也没发现呢!自然,民族同化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是民族融合的一个小部分过程。
民族融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自然的、缓慢的历史过程。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辩证统一。
我们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进程,承认民族的融合,达到世界大同的民族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