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中的羊群效应郑起燕(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专业)2011级)摘要: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
本文旨在从理论模型对羊群效应形成进行基础分析,接着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国内外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由于信息不完全引起有限合理性行为。
进而,发现国外金融市场在进行投资时存在典型的羊群效应;同时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在股票交易中的羊群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羊群行为在投资基金之间表现显著。
关键词: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卖出羊群行为度引言凯恩斯在“空中楼阁理论”(1936)[1]中认为证券市场的波动主要决定于投资者心里预期所形成的合力。
无法获得基本信息的的交易者,在市场中观察是他们交易行为中的唯一依据,假设其他交易者的行为受到未来市场的利好消息的影响,当投机者看到相当多得交易者购买相同的证券时,他们更倾向于跟风。
这些投资者的预期形成依赖于其他交易者的的行为或者预期。
这是证券价格的波动不与基本因素相关,而取决于市场的内在动力,当主体行为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就产生羊群效应[2]。
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主要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过度度投机的不理性行为。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是往往具有时尚与从众心理或回避损失或减少后悔与推卸责任等特点。
而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中坚作用,其中存在的羊群效应比如我国各基金投资行为中,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大市值的蓝筹股,买入卖出的方向十分相像,这种羊群效应与投资者普遍采用的动量交易一起,造成了整个市场的反应过度。
1理论分析1.1羊群效应的形成无法获得基本信息的交易投资者从市场中观察,获取观察信息即其他交易者的预期或行为。
假设领头羊的预期或者行为受到市场利好消息的影响,散乱羊群盲目追随,导致传染,当数量超过一定时,就产生了羊群效应。
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内容摘要:随着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金融异象凸显,同时,作为金融异象之一的羊群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这一现象,已经无法基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的假设去对其进行解释。
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从另外一个角度,结合市场参与者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对羊群效应这一金融异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羊群效应证券市场行为金融自从马克维茨创立资产组合理论以来,传统金融理论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成为解释资本市场的基本分析理论。
但是,随着人们对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金融市场中的一系列异象的出现,开始动摇人们对传统金融学的信心。
行为金融学以“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为两大理论基础,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心理出发进行研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基本前提—“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宋军等,2001)。
在行为金融学中对金融异象的研究范畴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即“羊群效应”。
当“羊群效应”出现在证券市场中,往往会导致股市的波动,小到引起个别股票价格的过度上涨或下跌,大到引起整个证券市场的动荡。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影响传统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的。
但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违背的现象。
“羊群效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
“羊群效应”是由于信息连锁反应而生成的一种行为,即当投资决策者根据其他决策主体的行为而选择采用相同的决策行为时,常常放弃自己的部分私有信息而跟随他人的行为。
当证券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时,往往会跟随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投资。
当投资者跟随他人纷纷购入股票,股价会一路飙升;反之,如果有投资者大量的抛出手中的股票,其他的投资者也闻风而动,集体逃离股市,又会造成股价的大幅度下跌。
证券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证券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行为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金融决策中所表现出的非理性和情绪驱动行为的学科。
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常常受到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市场出现高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本文将通过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分析证券市场中的一些典型行为现象,并探讨它们对市场的影响。
一、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跟随市场中大多数人的行为决策。
这种行为往往源于对市场趋势的担忧或恐惧,导致投资者在行情发生变化时迅速跟风追逐涨势或躲避跌势,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
这种羊群效应在证券市场中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短期投机交易中,投资者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追涨杀跌。
二、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能力和决策过于自信,在进行交易时忽视了风险因素。
这种行为常常导致投资者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判断,过度乐观地对待市场,从而产生错误的决策。
过度自信可能导致投资者过度集中投资于某些资产,增加了自己的风险暴露。
当市场出现逆转时,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常常难以接受失败,选择持有亏损头寸,进一步放大了损失。
三、捕捉诱惑捕捉诱惑是指投资者在决策时过于关注和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投资的价值。
这种行为常常导致投资者追逐所谓的“概念炒作”和“噱头投资”,而忽视了基本面和投资价值。
捕捉诱惑会引发市场的股价异常波动,从而滋生市场的高风险交易。
四、顺从偏差顺从偏差是指投资者愿意相信所听到的消息和看到的信息,而不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核实。
这种行为使得市场中的传言和谣言能够迅速传播,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顺从偏差在证券市场中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对噪音消息的过度反应,进而扭曲了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
以上是证券市场中常见的一些行为金融学现象。
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做到完全有效,反而导致了市场的过度波动和不稳定。
因此,了解和研究投资者行为背后的心理和情绪因素,对于提高投资者的决策水平和降低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和自律也是重要的举措,以减少非理性行为对市场造成的不利影响。
《证券投资》课程中的羊群效应现象分析
《证券投资》课程中的羊群效应现象分析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受到其他投资者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舆论而不考虑自身信息和自身判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
在投资实务中,投资者的投资常常偏离最优决策标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投资者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这些非理性因素包括管理层过度自信、投资者羊群效应、投资者情绪等。
作为企业的投资决策者高管人员,在进行企业投资决策中同样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管理者的羊群行为严重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研究企业投资过程中管理者的羊群行为对于提高投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非理性行为做了一些研究,形成了行为金融财务理论,但与证券市场研究相比,行为公司财务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考察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影响市场的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另一方面对企业管理者的理性决策提出了质疑,认为管理者在决策中也存在非理性行为。
有关管理者非理性的研究仍然显得很薄弱,而且关于管理者在投资中羊群行为的研究也主要是规范研究,实证研究还很少,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在实证中很难得到验证。
本文就管理者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投资决策中表现出的羊群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管理者在投资过程中出现的羊群行为从实证上进行检验,这对完善公司行为财务理论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都具有重要价值。
1 羊群效应的概念证券市场上的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是指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根据他人的投资决策而改变自己最初投资决策的一种群体行为。
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一定时期,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
比如,某投资者起初决定投资于某种证券,当他知道别人的决定是不投资于该证券,这时他便放弃了投资;或者某投资者起初决定不投资于该证券,但当他知道别人的决定是投资时,他就改变初衷参与了投资。
行为金融学论文我国股市中的羊群行为分析
《行为金融学》论文我国股市中的羊群行为分析摘要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是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拟现象的结果,是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内的股市发展迅猛,但由于证券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大部分时间股市的变化不能正常反应经济发展。
研究表明,股市中存在严重的羊群效应。
本文首先对羊群行为的概念做了介绍,分析了其在股市中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我国股市羊群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羊群行为;股票市场;投资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 ,对于曾被传统的金融学认为是非理性、不科学的“羊群行为( Herding Behavior)”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我国金融市场也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往往是金融市场整体情绪和市场泡沫的主要推动力,对市场的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
尽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研究刚刚起步,所有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确存在羊群行为,而且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更为严重。
其实,通过观察仍然可以看出,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齐涨齐跌”,投资者的一致性极为明显。
一致性不仅表现在整个市场上,而且表现在单个股票上。
在一些所谓强势股中,不乏股票在狂热的气氛中连上台阶,股价连续七、八个涨停板也不罕见。
在一些所谓弱势股中,也不乏股票在跌停板的卖单超过可流通筹码的90%。
必须指出,上述极端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的信息并未发生丝毫改变,如此惊人的一致性只能说明投资者有着极高的羊群行为倾向。
羊群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市场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羊群行为应该引起股市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对羊群行为的研究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羊群效应的概念及渊源羊群行为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通俗的说,也就是“随大流”。
股市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行为主体受其他人行为的影响,进而忽视自己的私人信息而模仿他人行动的决策行为。
行为金融学下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分析
行为金融学下股票市场羊群效应分析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形成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只有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的透明度,才能使投资者及时掌握真实有效并且全面的信息,市场才能够逐渐变得公平。
那么,行为金融学下股票市场如何预防羊群效应呢?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学的研究进入金融领域,行为金融学理论在对一系列不同于有效市场假设的异常现象的研究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羊群行为作为行为金融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备受学者关注。
羊群行为是股票市场异象之一,它难以用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之上的传统金融理论进行合理解释。
它的概念动物界,意指动物们群居生活、成群移动等行为;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思考、感官和行动,采取跟大多数人一致的策略,以期降低决策失败的风险,减少行动成本,尽可能地增加收益。
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这一概念被进一步引人金融市场,用以表达在信息不确定下,投资者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出现“羊群效应”、“聚集效应”,导致股票价格就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本文主要针对股票市场上的羊群效应进行研究探讨。
1羊群效应的概念及特征羊群行为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的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
金融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有限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不完全信息的环境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得到的信息的行为。
由于羊群行为具有传染性,因此把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羊群行为现象称为羊群效应,主要研究信息传递和行为主体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信息传递速度和充分性的作用。
羊群行为的特征包括:(1)先做出决定的投资者的行为对后面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常常会导致投资者形成错误的投资决策;(3)当投资者发现决策错误之后,会根据更新的信息或已有的经验做出相反的决策,从而开始新一轮方向相反的从众。
从羊群行为的特征可以看出,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条件:首先,别人的决策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否则无法模仿;其次,所有决策并不是同时做出的,而是有先后次序发生的。
羊群效应金融学案例
羊群效应金融学案例羊群效应是指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往往倾向于跟随大众的行为模式,而不是独立思考和决策。
在金融领域,羊群效应常常导致市场出现过度买入或卖出的情况,从而引发价格波动和风险。
本文将以羊群效应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为切入点,分析其对投资者、市场和经济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讨。
一、羊群效应对投资者的影响羊群效应会导致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过于依赖市场趋势和其他人的行为,而忽略了自身的分析和判断。
这种盲目跟随的行为容易让投资者陷入误区,错失机会或承担风险。
例如,某股票在短时间内涨幅较大,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追捧。
这时,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出于跟风心理,盲目跟进买入股票,而不考虑其基本面和估值。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投资者在高位买入,而在行情反转时被迫割肉出局,承担巨大的亏损。
另外,羊群效应也会让投资者在市场出现异常情况时采取过度保守或冒险的行为。
例如,当市场出现大幅下跌时,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出于恐慌心理,选择卖出所有股票或转为保守型理财产品,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调整。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投资者错失市场反弹的机会,或在长期持有中承担低收益和通胀损失的风险。
二、羊群效应对市场的影响羊群效应在市场中的表现主要是形成多数人的共识,从而影响股票、债券、商品等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波动。
当大多数投资者持有相同的信念和行为时,市场价格往往会偏离其真实价值,形成泡沫或崩盘的风险。
例如,2000年代初的互联网泡沫就是一个典型的羊群效应案例。
当时,由于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上涨迅猛,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追捧和投资。
这种过度买入的行为导致互联网公司的市值远高于其真实价值,最终引发了市场的崩盘和大量投资者的亏损。
另外,羊群效应还会导致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和短期行为。
当大量投资者通过跟风行为推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市场往往会出现短期的过度买卖和波动。
这种行为容易引发市场情绪的波动和投机行为的增加,从而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
金融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金融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金融市场是经济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投资者购买证券、商品期货和外汇等金融资产来获取收益,而市场则在投资者之间形成一个交易的平台。
行为金融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探索了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
本文将通过行为金融学的视角,探讨金融市场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和投资者的普遍偏见。
第一、羊群效应的形成羊群效应指的是投资者受到他人的影响,在投资决策上会跟随其他人,而忽略自己的判断。
投资者往往认为,如果许多人都在做出某种投资决策,则这个决策一定是正确的。
这种想法使得投资者在繁忙的市场上甚至忽略了基础面的分析。
这种现象的形成往往源于人的固有心理倾向:安全感。
人们总是倾向于跟随“主流”,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到更加安全和可预测。
这个现象尤其在涨势市场中便特别常见。
当股票价格上升时,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市场,为了“赚钱”,就会形成一个“买入狂潮”。
当市场开始下跌时,情况则恰恰相反。
投资者害怕自己的资金会亏损,于是就急于跟随其他人将股票抛售,最终形成了一个“抛售潮”。
第二、避免亏损的心理倾向在金融市场中,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倾向:避免亏损。
这种心理倾向源于人类的天性,即我们总是看到自己的亏损而忽略了自己的利润。
在金融市场中,避免亏损往往会导致短视的投资决策。
这些决策通常根据过去的表现来进行。
投资者认为,如果某个股票在过去表现良好,那么它在未来的表现也一定会相当好。
这种心理效应导致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过度交易(overtrading),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市场上频繁买卖股票和其他证券,这会浪费很多时间和努力,但很少能产生可靠的回报率。
第三、过度自信偏见过度自信是另一个投资者常见的心理差距。
许多投资者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聪明,更懂金融市场,而过度自信往往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并产生了巨大亏损。
过度自信的表现是过于自信,以至于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超过了市场和基本分析。
这种偏见常见的形式有:过度交易、不合理的扩大信息来源、过度自信的认为价格会上升或下跌等。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股市羊群效应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股市羊群效应
□杨 超 王宇航
摘要 : 本文运用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 论羊群效应进行理论分析 , 然后采用 CCK 模型通过对上证在 2008年全年的期间横截 面绝对偏离度 ( CSAD ) 和市场收益率 的 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 , 得出沪市指数在这 期间存在比较明显的羊群效应 。最后我们 为消除非 理 性羊 群 效应 提 出了 相 关政 策 建议 。
N
N
∑ ∑ 1
N
| Et (Rt)
t =1
- E t ( Rm ) | =
1 N
|
i =1
(βt - 1) [ E t ( Rm ) - rf ] |
(5)
由式 ( 2) 和式 ( 5) 综合可得
E ( CSAD t )
=
∑ 1 N
|
N i=1
(βt -
1) [ E t ( Rm ) - rf ] |
场羊群效应的不同之处 , 更深入地理解中国
股市的羊群效应 ,可以分别对下列两个方程
进行回归 :
CSAD
up t
=α +β1up | Rmup, t | +β2up (Rmup, t ) 2 +
ε t
( 11)
CSAD
dow t
n
= α + β1dow n | Rmdo,wtn | +
βdowm m, t
另外 , 为了进一步研究 , 考虑到股票 上涨时和下跌时羊群行为可能有不同的情 况 , 我们将股票收益按照市场收益率的上 涨和下跌分组 , 在这里本文为了深刻研究 采用了两种分类方法 :
按照 Rm 的正负把上涨日数据分为一 组 , 把下跌 日 的 数 据 分 为 一 组 , 即 分 为 “上涨日 ”和 “下跌日 ”来分别检验 , 用
【金融学论文】关于行为金融学的羊群效应综合分析
摘要由于行为金融学对于传统金融学的突破,羊群效应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都与羊群效应紧密相连,为了保障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发展,对羊群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着眼于信息与羊群效应之间的关系,运用CCK模型分析羊群效应,同时本文创新性的从羊群效应对于信息的反作用入手,研究羊群效应对内幕信息揭示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羊群效应行为金融学信息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 是行为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用经典的金融理论对这个现象无法做出解释,它是20世纪90年代金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研究羊群效应对于行为金融学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羊群效应是信息连锁反应所引起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当市场中出现“羊群效应”时,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会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倾向于模仿他人决策,而不考虑自己已获取的私有信息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从众行为,即使所掌握的信息按理性分析可能表明他们应该使用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对于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投资者的定义也更丰富,从狭义上理解,羊群效应可以视为一群证券投资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同一只证券采取相同的投资动作的投资行为。
因为证券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拥有群体性特点,针对相同证券的一致投资行为也许会导致该证券的剧烈波动,影响信息的正常揭示,对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性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投资者羊群行为的研究以及对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羊群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在信息不完全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并不是直接获得别人的信息,而是通过观察其他投资者的买卖行为来判断其拥有信息,被迫做出较为安全的决策,这就容易产生羊群效应。
第二,由于信息推测与信息阶梯传递的影响,在证券市场运行过程中,信息的传递遵循阶梯传递的过程,即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其他投资者的行动和实施该行动时产生的后果,之后进行模仿和推测,最终选择跟随他人的投资决策,产生羊群效应。
行为经济学理论中的羊群效应分析
行为经济学理论中的羊群效应分析在行为经济学理论中,羊群效应(herd mentality)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
它描述了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
这种现象源于我们作为社会动物的本能,渴望在群体中获得认同感和安全感。
尽管羊群效应可以在各个领域中观察到,例如股市、消费选择和社交媒体,但我们现在来探讨它在经济领域中的影响。
首先,羊群效应在投资决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很多投资者不依赖于自己的独立研究和分析,而是会被大多数人的行为所驱动。
在繁荣期,市场上的买入热潮可以迅速引发更多的跟风买入,随之而来的是股价的上涨。
然而,当市场出现下跌趋势时,恐慌情绪会蔓延,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后续则可能出现更大范围的恐慌性抛售。
这种羊群效应在市场的起伏中造成了无谓的波动,对经济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羊群效应还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
当一个商品或服务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时,人们更容易选择跟随主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抢购现象,当某件商品被宣传为“火爆销售”或“限时特价”,许多人会盲目跟随购买,不顾自己的实际需求。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受到虚构的紧迫感驱使,使得他们无法理性地考虑购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这种羊群效应的结果是,有时人们购买的东西并不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甚至可能被花费的过高价格所蒙蔽。
羊群效应在社交媒体的显著增长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一个观点或行为在社交媒体上得到大量分享和点赞时,其他用户更有可能追随并展示出相同的观点或行为。
这种现象在政治选举中尤为明显,当候选人或政治团体得到大量关注和支持时,其他人倾向于把自己的支持投入到这一候选人或团体身上。
这种羊群效应强化了人们的社交认同感,并且使得他们更加坚定在特定观点上。
虽然羊群效应在经济领域中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
在一些情况下,羊群效应可以带来有效的信息传播。
当一件事情被大量人支持或关注时,它往往呈现出一种社会认同的现象,这可能意味着这个事情确实是有价值或有趣的。
行为金融学_我国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浅析 2
我国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浅析摘要:羊群行为特征显著地存在于我国股票市场,本文通过对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的阶梯式传播、股票市场上特殊的报酬结构是主要原因,因此要大力发展以开放式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提高机构投资者的素质和投资能力,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管,加强资本市场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提高信息透明度,同时提高对中小投资者的教育。
关键词:羊群行为机构投资者股票市场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投资者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其他投资者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则过度依赖舆论(及市场中压倒多说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表现在市场上就是群体的买入或卖出行为。
羊群行为客观上对市场价格起着助涨助跌的作用。
羊群行为有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决策先行者的行为对决策跟随者的投资方向有决定性影响;其次,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很可能是错误的;最后,如果投资者决策失误,凭经验或最新信息会改变决策,并开始新一轮的反向从众,从而反过来又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一、羊群行为研究理论综述目前已经由许多关于羊群行为的理论模型。
Scharftsteinet al(1990)提出的声誉羊群行为(Reputational herd)模型,是指证券市场中与个人投资者签订委托理财协议的机构投资者为获得或维持职业声誉而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一旦他们的表现落后于市场,他们往往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决策,“随波逐流”。
相对于理论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羊群行为实证研究是Lakonishok、Shleifer、Vishny(1992)利用美国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数据,对美国证券市场养老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除部分小盘股外,美国养老基金的羊群行为不明显。
同时该文提出了用买卖双方交易量的不均衡来测度羊群行为,这种方法后来被广泛借鉴并被优化。
例如,Wermers(1999)对他们的羊群行为的定义进行了修正,他发现,尽管基金经理们没有明显的羊群行为,但在小盘股的羊群行为测度要在其他股票上明显,同时他发现基金经理们买入的股票市场表现要强于卖出的股票,他们的羊群行为加快了股票价格调整的过程。
行为金融理论对证券投资实践的启迪--浅析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
行为金融理论对证券投资实践的启迪--浅析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不少于1000字行为金融理论是新兴的一种理论,它基于对人类行为模式的研究,试图解释一些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如股票市场中的“羊群效应”。
本文将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股票市场中的“羊群效应”,以及这种效应对于证券投资行业的启示。
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是指个人投资者在买入和卖出股票时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群体性的投资行为。
这种现象首先由英国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艾尔波特(Floyd Allport)在20世纪30年代发现并阐述,此后又被帕克等人所证实。
行为金融理论提供了对“羊群效应”的一种解释。
从行为金融的角度来看,“羊群效应”是由人类行为的相互作用和信息搜索量的局限性造成的。
个体往往倾向于跟随其他人的行动,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使个体的决策更符合从众心理。
同时,个体往往会忽略一些关键信息和经济情况的变化,从而陷入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判断往往被情感因素左右,从而加剧“羊群效应”的出现。
“羊群效应”在股票市场中往往表现为投资者大量买入或卖出某种股票,使其股价上涨或下跌,进而引发更多的投资者效仿,形成一种“市场热情效应”,使该股票的涨跌幅度迅速扩大。
这种效应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超买现象”和“超卖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会导致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错误决策,也会引发资产价格波动的加剧,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
对于证券投资业,行为金融理论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首先,行为金融理论强调了情感和语境对决策的影响,证券投资者可以更加注重对信息的整体感知,尽量摆脱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其次,行为金融学还强调,在判断市场形势和分析股票走势时,要尽可能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搜索能力,争取在市场局势变化前更早地把握市场动向,从而更加有效地规避风险和获取收益。
行为金融学案例分析报告
行为金融学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决策的分析中,以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应用和影响。
二、案例一:羊群效应与股市泡沫在 2000 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期间,大量投资者盲目跟风投资互联网公司,导致股票价格飙升到远远超出其内在价值的水平。
许多投资者并没有对所投资的公司进行深入的基本面分析,而是仅仅因为看到其他人在投资而跟随。
这种羊群效应使得市场失去了理性,最终当泡沫破裂时,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投资者的从众心理和过度自信是导致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
投资者往往认为自己能够准确判断市场趋势,并且相信大多数人的决策是正确的。
然而,这种盲目跟从往往会导致市场的过度波动和资产价格的扭曲。
三、案例二:损失厌恶与投资决策假设投资者_____在股票市场中投资了一只股票,初始投资为 10 万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价格下跌到 8 万元,此时投资者面临着一个决策:是继续持有等待价格回升,还是卖出止损。
根据损失厌恶的心理,投资者往往更不愿意接受损失,因此可能会选择继续持有股票,希望价格能够回升以避免实际的损失。
然而,这种决策可能并非基于对股票未来前景的理性分析,而是受到损失厌恶心理的影响。
在实际的投资中,这种损失厌恶心理可能导致投资者错过最佳的卖出时机,从而进一步扩大损失。
相反,如果投资者能够克服损失厌恶心理,基于理性的分析做出决策,可能会避免更大的损失。
四、案例三:锚定效应与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中,卖方往往会给出一个较高的初始报价,这个报价就成为了买方心中的一个“锚”。
即使买方知道这个报价可能过高,但在后续的谈判中,他们的出价往往会受到这个初始报价的影响。
例如,一套房子的卖方报价为 200 万元,买方可能会觉得 180 万元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但如果卖方的初始报价是 150 万元,买方可能会觉得 130 万元就很划算。
羊群效应金融学案例
羊群效应金融学案例羊群效应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选择跟随大多数人的行动。
这种行为在金融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以几个案例来说明羊群效应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案例一:股市中的羊群效应在证券市场中,羊群效应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投资者会受到他人的投资行为的影响,选择跟随市场上的大多数人进行交易。
当市场中有一只股票出现上涨趋势时,往往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跟随买入,导致股价进一步上涨。
同样,当市场中有一只股票下跌时,投资者也会纷纷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导致股价更加下跌。
这种羊群行为会使得股市中的股价产生剧烈的波动,并加大市场的不稳定性。
案例二:投资理财中的羊群效应在投资理财领域,羊群效应同样存在。
当一些投资产品被广泛宣传并取得了良好的回报时,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这些人往往是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认为这是一个可靠和赚钱的投资机会。
然而,由于羊群效应的存在,投资者的选择不再基于个人的判断和风险偏好,而是跟随大多数人的意见,这可能导致一些投资者犯下错误的决策。
当市场转向或项投资出现问题时,跟随者们往往会遭受重大损失。
案例三:房地产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在房地产市场中,羊群效应也经常出现。
当一些地区或一些项目开始受到关注并取得了较高的投资回报时,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购买房产。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多地考虑的是跟随市场热点和他人的选择,而不是对地区或项目的实际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种羊群行为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持续上涨,形成泡沫,并有可能引发市场崩盘。
羊群效应在金融学中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羊群效应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性。
当投资者追随大多数人的选择进行交易时,会造成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不断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
其次,羊群效应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
跟随大多数人的投资选择,往往会导致投资者忽视自己的判断和风险偏好,进而可能犯下错误的决策,承担更大的风险和损失。
为了避免羊群效应对金融市场和投资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投资者应该有独立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不盲目追随市场热点和跟风行为。
行为金融学 股市的羊群效应
浅谈股市的羊群效应摘要:目前中国股市投资跟风行为严重,所以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很容易形成聚集的情况,具体表现是在上升时“慎追”, 下跌时却“慌逃”的行为。
一般将这种现象称为“羊群行为”。
本文从羊群效应的效应特征及其原因危害和如何抑制不合理的羊群效应。
关键词:羊群效应;股市;成因;危害;1.羊群效应的定义及其主要观点1.1 羊群效应定义:是一种在已有的社会公共信息( 市场压力、市场价格、政策面、技术面) 下, 市场参与者观察他人行为并受其影响从而放弃自己的信念, 做出与其他人相似的行为的现象。
羊群效应在股市中的表现尤为强烈, 是我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的显著特点之一。
分析研究股市中的羊群效应, 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投资者的不断成熟具有积极意义。
1.2 关于羊群行为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1)基于不全信息。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基于社会选择的每个人都会关注其它人的决策,因为人类认知机制存在“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该判断正确的可能性非常大”的潜观点,信息越不完全和不对称,该机制表现得就更明显,处于信息劣势(或自认为处于信息劣势)的行为主体具有强烈忽视自己的私人信息而模仿他人行动的动机。
(2)基于委托代理的声誉和薪酬结构。
Scharfstein、Zwiebe、Prendergast and Stole、Graham认为,当基金经理的声誉和薪酬取决于与其它人业绩的相对优劣时,他就有模仿其它人的行为的动机。
2. 中国股市羊群效应特征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是指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 投资者的行为受其它投资者的影响, 模仿他人决策, 跟风炒作, 在他人买入时买入, 在他人卖出时卖出 ; 股市上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至, 下跌时, 恐慌心理连锁反应,纷纷仓慌出逃的行为现象。
羊群效应对股市的稳定性和效率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股市中的羊群效应, 往往会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 酿成了千万悲剧。
而股市中羊群效应的体现,无非位于三个阶段,即股票的上涨、下跌和调整阶段。
试谈当前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
试谈当前证券市场的羊群效应一、羊群效应的概念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术语。
在一定时期内,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
关于羊群效应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羊群效应(Rational Herding);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Irrational Herding)。
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认为行为主体只会盲目的相互模仿,从而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
而理性的羊群效应认为,由于信息获取的困难,行为主体的激励因素以及支付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优策略。
在证券市场上,羊群效应主要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采取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
这样投资者就会形成一种从众的心理,而从众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不可控制的境地。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羊群效应就非常明显。
在股指从1000多点涨到4000多点的过程中,大批中小投资者蜂拥而入,而这些新股民很多人对股票都不了解。
他们是在看到周围人都在股市中赚了钱,自己便也投入进来了。
由于很多人缺乏股票方面的专业知识,其在炒股过程中就会依照别人的行动而采取行动,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而在当前,许多投资者都盲目地沉陷股市中,并且深信股市会越涨越高。
于是,在他们的行动下,股市的泡沫也被越吹越大。
没有永远的牛市,根据市场规律,股市总要会跌下来的。
而现在众多投资者几乎处于疯狂的群体非理性状态。
二、羊群效应的表现及危害1、羊群效应的表现羊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即股票的上涨阶段,下跌阶段和调整阶段。
在上涨阶段,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受市场情绪感染,投资者纷纷购入股票,推动股价一路飙升。
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一直处于这个阶段。
受宏观经济向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今年秋天召开党的十七大,以及08年奥运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对证券市场相当看好。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分析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
摘要:金融市场中地“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地非理性行为,對於市场地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地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地关系.本文旨再从理论模型對羊群效应形成进行基础分析,接着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分析国内外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由於信息否完全引起有限合理性行为.进而,发现国外金融市场再进行投资時存再典型地羊群效应;同時對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基金再股票交易中地羊群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羊群行为再投资基金之间表现显著.关键词:羊群效应机构投资者卖出羊群行为度Abstract:The "herd behavior"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is a special kind of irrational behavior, has a great influenc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also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From theoretical model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herd behaviour 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t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finance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the securities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caused by incomplete information limited rationality. In turn, found that when the market to invest in foreign financial exist typical herd behaviour。
对证券投资中羊群效应的浅析
对证券投资中羊群效应的浅析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规避风险,因此证券投资这一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者。
随着投资者资金的增加,他们的投资选择更多,但是很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会被羊群效应所影响。
本文将对羊群效应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羊群效应的概念羊群效应是指个人因为环境中大众的行为、态度、看法、信仰等而对某个选项、投资决策进行跟随的现象。
在证券投资领域中,羊群效应的存在可以使得投资者们在选择股票时因为其他人的选择而产生跟风行为,从而导致整个市场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波动和风险。
二、羊群效应的表现1、盲目跟随热门股票市场上总有一些热门股票,这些股票由于某些原因而引起市场的热议和关注。
但是,热门的股票并不一定是好股票,投资者们盲目跟随,认为这些股票值得期待,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风险。
2、购买过多的同类股票当市场上某个行业的股票热门时,投资者们热衷于购买同类股票,就会出现去行业化的现象,这样一来,个人的投资组合风险集中,而且很容易被市场波动所影响。
3、循规蹈矩的投资决策羊群效应还表现为投资者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而不是自己的头脑进行分析和决策。
当人们害怕错过投资良机时,他们就会不顾风险而模仿其他投资者的做法,循规蹈矩,从而忽略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
三、羊群效应的成因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引起羊群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投资者们所处的环境的不同,收到的信息来源和内容也有所不同,进而导致他们对同一个证券的判断和看法不同。
这种情况下,往往较多人会选择跟随大部分人的做法。
2、心理偏见投资者们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很多时候也受到自己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比如,过度自信、恐惧心理和面临不确定性等因素就会导致人们在做投资决策的过程中陷入不断追逐高涨行情的快感中。
3、社会认同个体的决策和行为常常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影响,因为人们更容易遵从社会认同。
当一个人对某种证券产生兴趣时,就很可能去查看其他人的反馈和评价,如果听到的反馈都是积极的,那么很可能就会自己选择跟进。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分析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分析金融市场是一个充满风险和机会的世界,其中的羊群效应往往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所谓羊群效应指的是投资者在没有彻底了解某种资产的基本情况的情况下,会慢慢跟随其他人的投资决策,往往导致价格的过高或过低。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分析其现象和原因,并给出一些对策。
一、羊群效应的现象在金融市场中,羊群效应的现象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点:1.价格泡沫的产生当投资者认为某种资产的价格有所上涨时,他们倾向于跟随他人购买资产,导致资产价格过高。
这时,其他投资者会受到这种推动而购买这种资产,造成价格再次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中的价格泡沫。
2.暴跌的发生当市场中某种资产价格开始下跌时,大多数投资者会认为这是出现了错误的购买,他们往往会慌乱地抛售资产。
这个过程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市场上的交易量往往会急剧下降,使得市场陷入低迷,甚至出现暴跌的情况。
3.流动性的下降当市场上出现了资产价格泡沫或暴跌时,投资者倾向于保持观望状态,而不是参与交易。
这种趋势很可能会继续发展,最终在市场上造成流动性下降的情况。
4.价格失真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还会使市场价格失真,这一点尤其对那些有高杠杆比例的投资者来说更为重要。
例如,在房地产市场上,很多投资者会借钱购买房子,这种投资方案倾向于聚集在同一地区,令当地的房价飙升。
但是,当投资者认识到房屋过于昂贵、无法供应或其他问题时,他们往往会开始纷纷卖出,从而使得房价骤降。
以上是金融市场中羊群效应的表现形式,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羊群效应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导致羊群效应的一个主要因素。
当市场上的某些资产或行业出现了大涨或大跌的情况时,大多数投资者往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这使得他们感到不安,产生了一种跟随他人的情况,以便在投资风险过高的情况下降低风险。
2.心理因素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也是导致羊群效应的一大因素。
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和焦虑,特别是在困难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行为金融学分析内容摘要:随着对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金融异象凸显,同时,作为金融异象之一的羊群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于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这一现象,已经无法基于传统金融学的“理性人”的假设去对其进行解释。
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分支,从另外一个角度,结合市场参与者投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对羊群效应这一金融异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成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羊群效应证券市场行为金融自从马克维茨创立资产组合理论以来,传统金融理论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成为解释资本市场的基本分析理论。
但是,随着人们对金融市场的深入研究,金融市场中的一系列异象的出现,开始动摇人们对传统金融学的信心。
行为金融学以“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为两大理论基础,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心理出发进行研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的基本前提—“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宋军等,2001)。
在行为金融学中对金融异象的研究范畴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即“羊群效应”。
当“羊群效应”出现在证券市场中,往往会导致股市的波动,小到引起个别股票价格的过度上涨或下跌,大到引起整个证券市场的动荡。
证券市场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影响传统金融学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的。
但是,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违背的现象。
“羊群效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
“羊群效应”是由于信息连锁反应而生成的一种行为,即当投资决策者根据其他决策主体的行为而选择采用相同的决策行为时,常常放弃自己的部分私有信息而跟随他人的行为。
当证券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时,往往会跟随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投资。
当投资者跟随他人纷纷购入股票,股价会一路飙升;反之,如果有投资者大量的抛出手中的股票,其他的投资者也闻风而动,集体逃离股市,又会造成股价的大幅度下跌。
而证券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有别于个人投资者,属于信息强势人群,但是出于对自己声誉和报酬的考虑,还是会发生相互模仿的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基金经理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羊群效应,共同基金之间甚至金融分析师之间也存在着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羊群效应”的影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市场就会出现过度反应,如在“牛市”中,投资者一味地盲目追涨,而忽略了股票的真实价格,造成股票的价格远远超出其应有的价格,造成股票市场的严重泡沫。
但是“羊群效应”的发生是建立在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前提下,一旦市场中有新的信息出现,则市场中由于“羊群效应”造成的价格过度上涨或者下跌会暂时停止,甚至往相反的方向进行回归,引起泡沫的破裂,严重时还会带来股市危机。
证券市场中“羊群效应”还会影响信息的传递。
“羊群效应”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投资者放弃自有的信息,而选择跟随其他主体的行为进行投资,这会导致部分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舍弃,造成部分信息链的断裂,加剧信息的不完全性,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真实情况的认知。
此外,更有人凭借着信息的透明程度低,发布一些不真实信息,混淆投资者的视听,长此以往,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中的真实信息的信心(蒋杭程,2008)。
就政府层面上来说,这一现象增加了政府对市场把控的难度,减弱了政府所发布的信息的作用,为证券市场再度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成因分析行为金融学是第一个能够有效地解释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异常现象的一种金融分析理论。
它以参与者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注重投资者的心理多样化,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以投资决策模型来研究实际的市场价格变化的定式,实现了从“应该怎么做决策”到“实际是怎么做决策”的转变。
(一)投资者因素首先,投资者在信息获取及处理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
虽然投资者具有理性期望,希望尽可能达到自身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但是,投资者本身受到有限理性的限制,对自己私有的信息信心不足,常常放弃自有的信息而选择跟随其他投资者。
在信息传递机制方面,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在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缺陷,大量内幕交易屡见不鲜。
这使得一些投资者在信息获取上处于明显的劣势。
以上因素造成了市场上“小道消息”流行,投资者具有很强的从众心理。
这一诱因驱使投资者去观察其他投资者的行为,以推测所谓的还没公开的信息是否存在,由此很容易导致“羊群效应”的产生。
与此同时,信息成本过高也将导致“羊群效应”。
在理想的市场中,信息是无成本的,人们可以获得任意想获得的信息。
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信息却是必须付出较高成本才能得到,以至于投资者虽然认为该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却不一定超过必须支付的成本。
为此,投资者采取一种他们认为“简捷”的方式,从他人的交易行为中获取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羊群行为”。
其次,投资者从日常接触、交流和沟通中取得的信息作为投资决策依据的通常做法,导致互相模仿的可能,加大了投资者盲目跟从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股市中绝大部分投资者缺乏相应的投资知识和能力,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明显。
尤其是在证券交易大厅里进行交易的投资者,他们相互沟通股票信息,一起对股票价格的走势进行预测,一起追涨杀跌,并且带动其他投资者一起买进卖出。
再次,对报酬或者声誉的过度追逐。
这是我国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根源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
这种现象在基金经理中相当普遍。
由于雇主不了解基金经理的能力,同时基金经理也不确信自己的投资能力,为了避免因投资失误而出现的名誉风险,基金经理有模仿其他基金经理投资行为的动机。
同时,基金经理采取模仿行为还关系到报酬问题。
在证券市场中,许多证券投资基金对基金经理的报酬是建立在相互业绩比较的基础上。
如果某一证券投资基金的表现比同业出色,那么基金经理将获得额外的报酬,否则将受到惩罚。
在风险厌恶情绪下就有采取相互模仿的倾向。
如果市场中有许多的基金经理都采取模仿行为,那么“羊群效应”就形成了(吴丽,2004)。
最后,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以散户投资者居多,财力比较薄弱,投资理念不够成熟等特点也是“羊群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大部分投资者都“输不起”或“见好就收”。
散户投资者大部分做的都是短线投机,很少做中长期投资。
再加上股市评论和媒体宣传的推波助澜,所以当市场出现波动时,投资者容易受股评和媒体信息的左右,造成投资者的盲目跟随,使投资策略趋同,“羊群效应”就变成了市场的常态。
(二)市场因素目前,我国的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仍然是以散户为主的模式。
从投资者数量来看,在我国股市中散户投资者的投资比例占90%左右。
从日交易量金额占市场成交额的比重来看,近年来机构投资者的日交易量金额占市场成交额的比重约10%左右。
机构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比重还是远远小于西方成熟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相应比例。
我国股票市场的博弈格局是庄家与散户之间的对垒,散户热衷于技术分析法以图发现庄家的踪迹,而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目的不是现金红利,而是资本利得或股价买卖价差,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普遍偏好成长股,概念股炒作盛行。
此外,我国的股票市场仍处于发展中,政策市和消息市特征鲜明。
我国股票市场的弱有效性显著,即投资者只根据历史信息进行投资分析。
同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使得一些投资者对于市场缺乏信息和了解,容易造成他们的观点摇摆不定,出现“跟庄”、“跟风”现象。
近几年来,以市场规范和市场化为主旋律的制度革新取得显著效果,但还有待进一步推进。
“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游戏规则有待进一步建立。
启示(一)加快金融制度建设,严格金融监管当前我国仍处于转型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留给人们一个灰色的地带,我国股票市场也不例外。
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必须对金融制度和法律规范进行完善,根据证券市场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西方成熟市场的经验,及时制定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加快金融制度建设,进一步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趋势也必然要求监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需要加强,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监管。
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引导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要对金融市场秩序以及操作流程严格监管,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提升监管人员的素质。
(二)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减少信息障碍为了营造尽可能公平的竞争环境,弱化市场的“羊群效应”,需督促上市公司及时、全面、真实进行信息披露,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证券交易所对于某些情况要给予严格明确的规定,例如对重大事件的范围,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义,何种程度属于重大事件,禁止使用“可能”等假设词,减少信息的辨别难度。
要增强证券市场中信息的透明度、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对谣传进行澄清和对错误信息进行更正,避免对投资者的误导。
要拓宽信息披露的渠道,除了以往的电视、报纸等途径,还可以建立特定的网站或者指定的某个版块,及时地向投资者发布证券市场信息。
证券交易所作为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直接管理者,首先要对上市公司的相关信息做到及时地了解以及披露,并及时将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以及重大事件向广大的投资者进行告知。
对于出现重大问题的上市公司,应及时在市场上发布预警通告,有效地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三)规范市场操作行为,加大对非法交易行为的打击力度相关管理机构应严格督促客户遵守与证券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细则,根据实际完善交易规则。
根据客户的交易习惯、风险偏好等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定期对客户进行交易法规以及交易流程的网络培训,加强客户交易行为的合法合规管理,并在交易过程中做好督促和检查工作。
对进行内幕交易,并从中谋取暴利的行为,管理机构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打击力度。
其中包括:建立严格的内幕人员持股期报告制度,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相关内幕人员的持股种类和持股数量进行严格的监控;对有短线交易等不良行为的相关账户进行一定时期的锁定,促使其自律;对虚假信息披露严查严罚,追究内幕交易人的法律责任。
(四)强化理性投资理念,培育个性化投资模式股市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场所。
管理机构要切实采取措施引导个人投资者学习掌握相关的投资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和投资能力,形成良好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而不是在市场中跟风炒作。
身为一个投资者,应避免盲从和一些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要克服想赢怕输的心理,调整好投资心态。
要克服贪婪,制定合理的止盈点和止损点,有意识地在变幻莫测的股市中保持头脑的清醒,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打下基础(蒋杭程,2008)。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也存在着相互跟风的现象。
身为一个投资经理,应该具备对证券市场的一种独特的嗅觉,拥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