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_以陕西省32个产粮大县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运用 Malmquist 指数对单个国家农业 TFP 进 行 分 析。 Joaquin A. Millan 和 Natalia Aldaz、 Nghiem 和 Coelli 分别测算了西班牙、越南农业全 要素生 产 率[11 - 12],发 现 农 业 TFP 年 均 增 长 率 在 2. 9% ~ 3. 5% 之间; 不同时期农业增长源泉在增加 要素投入与全要素效率提高之间转换; 大型农场 生产效率会高于家庭农场、中小合作社。
张五常对中国经济制度 和 形 式 进 行 分 析 后, 提出县际竞争制度是 30 年经济成功的基础,在中 央统一约束之下,县是土地和人口的实际最大权 力者,拥有土 地 使 用 及 日 常 经 济 决 策 的 自 主 权, 县域竞争最终推动整个国家行为的实效[1]。因此, 本文选取县域评价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Abstract: This paper measures gra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 TFP) and Beta convergence for 32 Shaanxi counties from 1965 to 1996. TFP is measured by calculating the Malmquist index. Grain production increases due to factor input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nhances,the fluctuations of annu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re large. Withi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the effect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greater tha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less productive counties are falling further behind, rather than catching up. Key words: Gra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almquist index; Beta convergence
基金项目: 陕西省 “十二五” 规划重大问题研究课题 “陕西省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 SXFGW020) 。 收稿日期: 2010 - 03 - 20 作者简介: 高帅 ( 1984 - ) ,男,山东乳山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第 10 期 ( 2012 年 10 月)
粮食产 量 实 现 八 连 增, 中 国 农 业 发 展 进 入 一 个全新的历史时期,粮食持续增产所面临的资源 环境压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
焦点,新形势下分析粮食增产的机制具有重要意 义。粮食 增 产 方 式、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变 动 趋 势、 粮 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走向如何等都是亟须探讨和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Convergence of Grain Production at County Level in Shaanxi
Gao Shuai,Wang Zhengbing
(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
] Dti ( xt ,yt )
1 2
D
t i
(
xt + 1 ,yt + 1 )
Dti ( xt+1 ,yt+1 ) 代来自百度文库以第 t 期技术表示的 t + 1 期
技术水平,Dti ( xt ,yt ) 代表以第 t 期技术表示的当前
技术效率水平,D
t i
+1
(
xt +1 ,yt +1 )
代表以第 t + 1 期技
2 研究方法
2. 1 Malmquist 指数
本文采用 Fare 等两个时期的 Malmquist 指数的
几 何 均 值 来 计 算 定 向 输 出 的 Malmquist 指
数[22],即:
[ Mi ( xt ,yt ,xt + 1 ,yt + 1 ) =
D
t i
+
1
(
xt ,yt )
Dti + 1 ( xt + 1 ,yt + 1 )
生产率收敛是指落后地区全要素增长速度快 于发达地区, 从 而 使 两 者 的 效 率 差 距 减 小。 收 敛 的概念始于索罗斯的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认为 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可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16]。内生 增 长 理 论 认 为 内 生 的 技 术 进 步 是 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不存在收敛。Baumol 发现发达国家在不同经济 体制下都存在显著的收敛,只有少数贫穷落后的 不 发 达 国 家 没 有 收 敛[17]。 McCunn 和 Huffman ( 2000) 发现美国国家粮食、畜产品、农业全要素 生产率不存在 σ 收敛但支持 β 收敛,β 收敛速度 取决于其他国家研究和发展的溢出效应[18]。Suhariyanto 和 Thirtle 发现 18 个亚洲国家农业生产率不 存在收敛[19]。
近年来,陕西 粮 食 总 产 量、 单 产 都 有 了 很 大 的提高,但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相 比 还 有 一 定 差 距。 陕西省 主 要 粮 食 作 物 品 种 是 小 麦 和 玉 米。2000 — 2009 年间,陕西小麦单产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 0. 4 个百分点,玉米单产年均增长速度基 本与全国持平; 单产绝对数与全国差距很大。为 找出制约粮食生产提高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 发展评价和改革导向,笔者以陕西省 32 个产粮大 县为样本,采用 Malmquist 指数、β 收敛方法评价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收敛。
其次,国 内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宏 观 整 体 研 究, 时间范围多为 1952—1995 年,考察重点是改革开 放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农村改革的增长 效应耗尽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多数是对 截面数据进行效率测度。对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的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分析较少,对县域农业 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更少。对认识和把握农 业 TFP,特别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该领域的研究 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
- 138 -
中国科技论坛
( 2012 年 10 月) 第 10 期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以陕西省 32 个产粮大县为例
高 帅,王征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 要: 本文基于 Malmquist 指数和 β 收敛分析,实证测算了 2003—2010 年陕西省 32 个产粮大县粮食全 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收敛性。主要结论是: 陕西省产粮大县粮食增产源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双 重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年度波动较大。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技术效应改善所贡献的 “水 平效应” 大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 “增长效应”。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发达县与落后县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 指数; β 收敛 中图分类号: F326. 11 文献标识码: A
三是对农业行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 Tuong 等估计出越南 1976—1994 年稻谷全要素生 产率增长率[13]。Ludena 等通过 1961—2001 年数据 对 116 个国家种植业、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及收敛 进行分析发现,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于种 植业[14]。Armagan 等对土耳其粮 食 区 域 性 全 要 素 生产率计算 发 现, 除 个 别 地 区 外, 技 术 效 率 和 全 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原因是最新的农业科技在 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的整合中遇到困难[15]。
术表示的当期技术水平,Dti+1 ( xt ,yt ) 代表以第 t + 1
期技术表示的第 t 期技术效率水平,当 Mi ( xt ,yt ,
xt+1 ,yt+1 ) 的值大于 1 时,表示全要素粮食生产效
率呈增长趋势,反之则为下降趋势。
Fare 将 Malmquist 指 数 分 解 为 技 术 进 步 变 化
示技术进步,生产边界提 升,反 之 为 技 术 衰 退。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主要有三个优点: 不需要相 关的价格信息; 适用于多个国家或地区跨时期的 样本分析; 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 术进步指数[24]。 2. 2 粮食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收敛分析
中国科技论坛
- 139 -
解决的问题。 在 自 然 条 件 许 可 的 情 况 下, 粮 食 生 产的发 展 主 要 依 赖 于 投 入 增 加 和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 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的 提 高,粗 放 式 增长模式的弊病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全要 素生产率提高成为粮食增产的不二选择。
1 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对不同阶段的中国农 业 TFP 进行测定。冯海发使用 C-D 函数,认为土 地短缺使得发展和应用高产技术比机械技术的需 求更为迫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模式属于 土地导向 型[2]。 樊 胜 根 认 为 制 度 革 新 所 产 生 的 积 累在很大程 度 上 已 耗 尽[3]。 江 激 宇、 陈 卫 平 等 认 为农业 TFP 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 率下滑对农业 TFP 的增长带来 不 利 影 响[4 - 5]; 从 区域农业 TFP 来看,东部 TFP 增长速度明显高于 中西部, 差 距 还 有 进 一 步 扩 大 的 趋 势。 李 周、 于 法稳、何新安等对农业生产率的研究结论是农业 TFP 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下降 对 TFP 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6 - 7],但分析中缺乏 畜牧产品 投 入 数 据,指 标 选 取 有 待 进 一 步 精 确; 虽然截面样本很大,但时间序列上时点有限且是 不连续的,影响了 Malmquist 指数的准确性。郭江 和朱玉春对陕西省省市农业 TFP 的分析发现,农 业增长主要是靠增加资本投入实现,农业 TFP 整 体呈上升趋势[8],数据多为时序数据或截面数据。
( Tch) 、纯技术效率变化 ( PTch) 、规模效率变化 ( Sech) 三个部分[23],即:
Mi ( xt ,yt ,xt+1 ,yt+1 ) = TFPch = Tch × Pech × Sech
当技术效率 ( Ech) > 1,表示技术效率上升, 反之为技术效率衰退; 当技术进步指数 ( Tch) 表
国外学 者 也 对 不 同 国 别 和 地 区 农 业、粮 食、
畜产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广泛分析,结论也不 尽相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是国家间农业 TFP 的综合 与 比 较。Ludena 等运 用 Malmquist 指 数 计 算 了 116 个 国 家 农 业 TFP[9],Nin-Pratt 等比较了 1961—2006 年中印两国 农业 TFP[10],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农业产出 迅速增加的原因,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的主要原因,发达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 一般高于落后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 在不断拉大。
上述文 献 对 农 业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粮 食 全 要 素 生产率、粮食 生 产 动 力 进 行 了 有 益 探 索, 取 得 了
- 140 -
中国科技论坛
( 2012 年 10 月) 第 10 期
丰硕的成果,但在对农业 TFP 的分析过程中存在 一些不足:
首先,多数 学 者 以 农 林 牧 副 渔 总 产 值 作 为 产 出变量,而在农业 TFP 分析投入指标基本上都是 选自粮食方面,缺少畜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饲料 等基本投入 指 标, 指 标 选 取 有 待 进 一 步 完 善。 由 于数据可获得性较差,大多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的研究集中于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对行 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较少。
张五常对中国经济制度 和 形 式 进 行 分 析 后, 提出县际竞争制度是 30 年经济成功的基础,在中 央统一约束之下,县是土地和人口的实际最大权 力者,拥有土 地 使 用 及 日 常 经 济 决 策 的 自 主 权, 县域竞争最终推动整个国家行为的实效[1]。因此, 本文选取县域评价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Abstract: This paper measures gra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 TFP) and Beta convergence for 32 Shaanxi counties from 1965 to 1996. TFP is measured by calculating the Malmquist index. Grain production increases due to factor inputs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enhances,the fluctuations of annu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are large. Withi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the effect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is greater tha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less productive counties are falling further behind, rather than catching up. Key words: Gra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almquist index; Beta convergence
基金项目: 陕西省 “十二五” 规划重大问题研究课题 “陕西省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 SXFGW020) 。 收稿日期: 2010 - 03 - 20 作者简介: 高帅 ( 1984 - ) ,男,山东乳山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 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第 10 期 ( 2012 年 10 月)
粮食产 量 实 现 八 连 增, 中 国 农 业 发 展 进 入 一 个全新的历史时期,粮食持续增产所面临的资源 环境压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
焦点,新形势下分析粮食增产的机制具有重要意 义。粮食 增 产 方 式、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变 动 趋 势、 粮 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走向如何等都是亟须探讨和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Convergence of Grain Production at County Level in Shaanxi
Gao Shuai,Wang Zhengbing
(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
] Dti ( xt ,yt )
1 2
D
t i
(
xt + 1 ,yt + 1 )
Dti ( xt+1 ,yt+1 ) 代来自百度文库以第 t 期技术表示的 t + 1 期
技术水平,Dti ( xt ,yt ) 代表以第 t 期技术表示的当前
技术效率水平,D
t i
+1
(
xt +1 ,yt +1 )
代表以第 t + 1 期技
2 研究方法
2. 1 Malmquist 指数
本文采用 Fare 等两个时期的 Malmquist 指数的
几 何 均 值 来 计 算 定 向 输 出 的 Malmquist 指
数[22],即:
[ Mi ( xt ,yt ,xt + 1 ,yt + 1 ) =
D
t i
+
1
(
xt ,yt )
Dti + 1 ( xt + 1 ,yt + 1 )
生产率收敛是指落后地区全要素增长速度快 于发达地区, 从 而 使 两 者 的 效 率 差 距 减 小。 收 敛 的概念始于索罗斯的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认为 技术进步是外生的,可以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16]。内生 增 长 理 论 认 为 内 生 的 技 术 进 步 是 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不存在收敛。Baumol 发现发达国家在不同经济 体制下都存在显著的收敛,只有少数贫穷落后的 不 发 达 国 家 没 有 收 敛[17]。 McCunn 和 Huffman ( 2000) 发现美国国家粮食、畜产品、农业全要素 生产率不存在 σ 收敛但支持 β 收敛,β 收敛速度 取决于其他国家研究和发展的溢出效应[18]。Suhariyanto 和 Thirtle 发现 18 个亚洲国家农业生产率不 存在收敛[19]。
近年来,陕西 粮 食 总 产 量、 单 产 都 有 了 很 大 的提高,但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相 比 还 有 一 定 差 距。 陕西省 主 要 粮 食 作 物 品 种 是 小 麦 和 玉 米。2000 — 2009 年间,陕西小麦单产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 0. 4 个百分点,玉米单产年均增长速度基 本与全国持平; 单产绝对数与全国差距很大。为 找出制约粮食生产提高的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 发展评价和改革导向,笔者以陕西省 32 个产粮大 县为样本,采用 Malmquist 指数、β 收敛方法评价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收敛。
其次,国 内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宏 观 整 体 研 究, 时间范围多为 1952—1995 年,考察重点是改革开 放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农村改革的增长 效应耗尽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多数是对 截面数据进行效率测度。对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的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分析较少,对县域农业 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更少。对认识和把握农 业 TFP,特别是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该领域的研究 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
- 138 -
中国科技论坛
( 2012 年 10 月) 第 10 期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
———以陕西省 32 个产粮大县为例
高 帅,王征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摘 要: 本文基于 Malmquist 指数和 β 收敛分析,实证测算了 2003—2010 年陕西省 32 个产粮大县粮食全 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收敛性。主要结论是: 陕西省产粮大县粮食增产源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双 重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年度波动较大。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技术效应改善所贡献的 “水 平效应” 大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 “增长效应”。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发达县与落后县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Malmquist 指数; β 收敛 中图分类号: F326. 11 文献标识码: A
三是对农业行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 Tuong 等估计出越南 1976—1994 年稻谷全要素生 产率增长率[13]。Ludena 等通过 1961—2001 年数据 对 116 个国家种植业、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及收敛 进行分析发现,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高于种 植业[14]。Armagan 等对土耳其粮 食 区 域 性 全 要 素 生产率计算 发 现, 除 个 别 地 区 外, 技 术 效 率 和 全 要素生产率有所下降,原因是最新的农业科技在 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的整合中遇到困难[15]。
术表示的当期技术水平,Dti+1 ( xt ,yt ) 代表以第 t + 1
期技术表示的第 t 期技术效率水平,当 Mi ( xt ,yt ,
xt+1 ,yt+1 ) 的值大于 1 时,表示全要素粮食生产效
率呈增长趋势,反之则为下降趋势。
Fare 将 Malmquist 指 数 分 解 为 技 术 进 步 变 化
示技术进步,生产边界提 升,反 之 为 技 术 衰 退。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主要有三个优点: 不需要相 关的价格信息; 适用于多个国家或地区跨时期的 样本分析; 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 术进步指数[24]。 2. 2 粮食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收敛分析
中国科技论坛
- 139 -
解决的问题。 在 自 然 条 件 许 可 的 情 况 下, 粮 食 生 产的发 展 主 要 依 赖 于 投 入 增 加 和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 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的 提 高,粗 放 式 增长模式的弊病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全要 素生产率提高成为粮食增产的不二选择。
1 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对不同阶段的中国农 业 TFP 进行测定。冯海发使用 C-D 函数,认为土 地短缺使得发展和应用高产技术比机械技术的需 求更为迫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模式属于 土地导向 型[2]。 樊 胜 根 认 为 制 度 革 新 所 产 生 的 积 累在很大程 度 上 已 耗 尽[3]。 江 激 宇、 陈 卫 平 等 认 为农业 TFP 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 率下滑对农业 TFP 的增长带来 不 利 影 响[4 - 5]; 从 区域农业 TFP 来看,东部 TFP 增长速度明显高于 中西部, 差 距 还 有 进 一 步 扩 大 的 趋 势。 李 周、 于 法稳、何新安等对农业生产率的研究结论是农业 TFP 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下降 对 TFP 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6 - 7],但分析中缺乏 畜牧产品 投 入 数 据,指 标 选 取 有 待 进 一 步 精 确; 虽然截面样本很大,但时间序列上时点有限且是 不连续的,影响了 Malmquist 指数的准确性。郭江 和朱玉春对陕西省省市农业 TFP 的分析发现,农 业增长主要是靠增加资本投入实现,农业 TFP 整 体呈上升趋势[8],数据多为时序数据或截面数据。
( Tch) 、纯技术效率变化 ( PTch) 、规模效率变化 ( Sech) 三个部分[23],即:
Mi ( xt ,yt ,xt+1 ,yt+1 ) = TFPch = Tch × Pech × Sech
当技术效率 ( Ech) > 1,表示技术效率上升, 反之为技术效率衰退; 当技术进步指数 ( Tch) 表
国外学 者 也 对 不 同 国 别 和 地 区 农 业、粮 食、
畜产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广泛分析,结论也不 尽相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
一是国家间农业 TFP 的综合 与 比 较。Ludena 等运 用 Malmquist 指 数 计 算 了 116 个 国 家 农 业 TFP[9],Nin-Pratt 等比较了 1961—2006 年中印两国 农业 TFP[10],发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是农业产出 迅速增加的原因,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的主要原因,发达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 一般高于落后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 在不断拉大。
上述文 献 对 农 业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粮 食 全 要 素 生产率、粮食 生 产 动 力 进 行 了 有 益 探 索, 取 得 了
- 140 -
中国科技论坛
( 2012 年 10 月) 第 10 期
丰硕的成果,但在对农业 TFP 的分析过程中存在 一些不足:
首先,多数 学 者 以 农 林 牧 副 渔 总 产 值 作 为 产 出变量,而在农业 TFP 分析投入指标基本上都是 选自粮食方面,缺少畜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饲料 等基本投入 指 标, 指 标 选 取 有 待 进 一 步 完 善。 由 于数据可获得性较差,大多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的研究集中于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对行 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