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脑神经发展机制及其相关行为障碍和精神疾病20页PPT
合集下载
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PPT

概述(2)
分类
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病程长短和是否 伴有发声抽动主要分为:①短暂性抽动障碍; ②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③抽动秽语综 合征(TS)。
其严重程度变异很大,轻者可接近正常,最 重的TS是一种慢性致残性障碍。常伴有强迫、 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
概述(3)
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所有TS患者中有一 部分属于难治性病例
病因学研究
社会风气
社会
社会文化
社会福利
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 社会保障
学校环境
学习压力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亲子关系 文化经济
生物心理社会
心理
生物
遗传研究 孕,围产期 脑发育 营养,免疫 神经生化
常见因素
遗传因素:Guggenhheim(1979)报道一个家庭中的 5代家族43名成员中有17名TS患者。Oppenheim报 道一名TS病人,其4个女儿和3个孙子都有TS。
流行病学特点
抽动障碍实际上非常多见,其患病率达 0.05%-3% 。据北京安定医院儿科门诊统 计,2003年共有抽动障碍患儿1039人次就 诊,其中初诊101人,占全年儿科门诊总数 25.5%,较10年前8.4%增加三倍,已成为 儿童精神科和儿科的一种较常见病。
起病年龄,5-7岁为发病高峰。 男性多于女性;家族史明显。
Tourette综合征(3) 症状特点:
发声抽动(vocal tics):
为诊断本病的重要条件。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清嗓 子,咳嗽,吸鼻声和吠叫声。复杂发声抽动为重复 言语,模仿言语和秽语。60%TS患者有秽语。无 声的秽语称精神秽语。
诊断要点
短暂性抽动障碍:
起病于儿童期,4-7岁儿童最常见。
约50~60%伴有ADHD;30~50%合并OCD症状; 病程缓慢进展,起伏波动,少数自行缓解,大 部分迁移,甚至致残。
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演示ppt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
十 五 (Shi) 通过睡觉来治疗精神病?
治疗机理:人脑内有很多神经递质,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调节这 些神经递质量的多少、分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比例,来消除幻觉、 妄(Wang)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
大部分抗精神病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患者吃药之 后就想睡觉,因此才会给人以“睡觉能治精神病”的假象。 而有些药物几乎没有镇静作用,甚至还有激活作用,却也 能治疗精神病。
国内外大量的研(Yan)究表明: 治疗越早,预后越好。不仅可消除发作时的精神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取得好的近期疗效,而且可改善远期结局。反之,延误治疗的时间越长, 治疗效果越差,病情容易慢性化,导致精神残疾。
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五 怎样识别早期精神病?
心理健康的(De)标准: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诸 多方面表现。 1、良好的自我意识:自知、自爱、自尊、自重; 2、良好的社会功能(Neng): 生存能(Neng)力、学习或工作能(Neng)
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精神病≠神经病
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 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 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长效针剂:氟癸酯(氟奋乃静癸酸酯,FD)、哈利多(氟哌啶醇癸酸酯)、
高抗素针剂(氯噻吨癸酸酯)、复康素针剂(三氟噻吨癸酸酯)等。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十七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应注意(Yi)的原则
缓慢加减药量
年龄因素
躯体情况
系统用药
十 五 (Shi) 通过睡觉来治疗精神病?
治疗机理:人脑内有很多神经递质,抗精神病药物是通过调节这 些神经递质量的多少、分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比例,来消除幻觉、 妄(Wang)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
大部分抗精神病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患者吃药之 后就想睡觉,因此才会给人以“睡觉能治精神病”的假象。 而有些药物几乎没有镇静作用,甚至还有激活作用,却也 能治疗精神病。
国内外大量的研(Yan)究表明: 治疗越早,预后越好。不仅可消除发作时的精神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取得好的近期疗效,而且可改善远期结局。反之,延误治疗的时间越长, 治疗效果越差,病情容易慢性化,导致精神残疾。
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
五 怎样识别早期精神病?
心理健康的(De)标准: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诸 多方面表现。 1、良好的自我意识:自知、自爱、自尊、自重; 2、良好的社会功能(Neng): 生存能(Neng)力、学习或工作能(Neng)
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精神病≠神经病
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有的间歇发作,有的持续进展,并且逐渐趋于 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 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长效针剂:氟癸酯(氟奋乃静癸酸酯,FD)、哈利多(氟哌啶醇癸酸酯)、
高抗素针剂(氯噻吨癸酸酯)、复康素针剂(三氟噻吨癸酸酯)等。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十七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应注意(Yi)的原则
缓慢加减药量
年龄因素
躯体情况
系统用药
儿童青少精神障碍PPT课件

.
4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 ADHD )
.
41
定义
ADHD是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 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期常见行为障碍。行为特
征与年龄不相称 ,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Nhomakorabea.
42
流行病学
F83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F84广泛性发育障碍
F84.0 F84.2 F84.3 F84.5
儿童孤独症 Rett综合征 Heller综合征 Asperger综合征
.
7
F90-F98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行为 与情绪障碍
F90 多动性障碍 F90.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F91 品行障碍 F92 品行与情绪混合障碍 F93 特发于童年的情绪障碍 F95 抽动障碍 F98 通常起病于童年和少年期的其他行为与情绪障
.
12
儿童期精神疾病的检查
三、精神检查:
1.检查者的态度亲切,措辞适当
2.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参考儿童所处 的环境综合评定;
3.运用心理测试和神经心理测试进行评定
4.精神检查方法分为直接检查和间接检查;
综合以上检查,结合病史全面分析研究,作为诊断
依据。
.
13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
碍 遗尿症、异食癖
.
8
儿童期精神障碍特点
病因方面: 儿童更容易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 影响 就诊方面: 儿童很少主动求医 症状方面: 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检查方面:儿童常说不清自己的感受 治疗方面:心理社会环境的调整是关健
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及相关知识ppt课件

青少年发病诱因明显, 因为青少年抗挫折能力较弱,
对外在刺激较敏感;
青少年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如青年成熟。
老师和家长应教育青少年正确面对挫折。
刘西芳, 欧红霞. 292 例青少年精神障碍门诊病历回顾分析.临床精神医学杂 志 2007 年第 17 卷第 1期 :53 9
712例青少年精神疾病与个性特 征应激因素相关分析
精神疾病定义
《精神卫生法》相关的内容
4
292 例青少年精神障碍门诊病历回顾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应用心理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1.疾病分类: 精神分裂症25 例
抑郁症9 例
强迫症、疑病症、多动症和性心理障碍各2例,
精神发育迟滞、癔症、进食障碍、孤独症 和应激障碍各1 例 未确诊49 例
刘西芳, 欧红霞. 292 例青少年精神障碍门诊病历回顾分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5 2007 年第 17 卷第 1期:53
1. 反社会
2. 偏执型 1. 局限于家庭的品行障碍 2. 未社会化的品行障碍 3. 社会化的品行障碍
3. 分裂样
4. 强迫型 5. 表演型 6. 冲动型 7. 边缘型
4. 对立违抗性障碍
5. 其他品行障碍
6. 品行与情绪混合性障碍
26
6.进食障碍
2 1. 神经性厌食 体重(公斤) 身高(m)
20
2.情感性(心境)障碍
病因未明 心境显著而持久的高涨或低落 伴有相应的思维与行为改变。 有反复发作倾向 间歇期精神正常 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人可迁延而经久不愈。 可表现为躁狂相或抑郁相。
21
小叶,女,14岁,初二重点中学学生,确诊抑郁症,她书面自述内 心体验如下: “我从去年3-4月起,就开始有一种心理异常的感觉。一开 始也形容不出来,只觉得内心中自我感消逝,好像失去了自我一样。 后来觉得对事物的感觉有些与以往不同,想法也不同。对外界事物 失去了兴趣,连原先喜好的事也感到没意思。情感淡漠,发现自己 对很多事物都变得麻木不仁了。在一天中,有大部分时间会不由自 主地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好像做梦一样。常对一些无聊的念头或 无关紧要的问题钻牛角尖,或是对许多矛盾的问题,费尽心思,胡 思乱想,难以控制。头痛,精神接近崩溃。静下来时感到自己心里 一点感情、感觉都没有。人常常很懒散,什么事都不想做,光坐着 发呆。有时学习上会产生严重困难,如对数学几何思维迟钝,不如 以前敏捷聪慧。语文等作业感情空洞,思想不连贯。这都是与以前 学习情况大不相同。有时感到周身无力,眼神呆滞,懒散,迟钝, 生活和学习上必须做的事,都是不断催促,勉强自己,故感到很痛 苦。 由于我的情感淡漠,对一切事物都没有兴趣,还要胡思乱 想,使我觉得我真的失去了自我,再没有像以前那样热情专注。一 切似乎都没有味道,我再也没有自己的追求与热情了。好像我根本 没有想做一件事了。学习时稍用脑就感到很累,常有感到全身不舒 服,疲乏无力。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走下坡路,实在无奈。
第13章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PPT课件

诊断
❖ 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家族情况、母孕期情况 ❖ 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和精神检查 ❖ 心理学测查:发育评估、智力测验、社会适应
能力评定
问题:有哪些具体的心理学测查方法?
治疗
治疗方针 以照管、训练教育促进健康为主,结合病因和具
体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医学、社会教育、心理 和职业训练等综合措施。 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照管训练 ➢ 加强预防及其重要
17岁
排泄障碍(遗尿、遗粪症)5岁
沟通障碍(如:口吃) 2 — 7岁
抽动性障碍(Tourette’s)2 — 18岁
品行障碍 对立性反抗障碍
5 — 16岁 出生 — 8岁
注意缺失/过动障碍
小学
患病率 无有效数据 4% 1.0 — 11.3% 1.9 — 4.0% 0.02 — 0.05% 0.001 — 0.01%+ 非常罕见 0.01 — 0.26%* 1% 2 — 10%
第十三章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主要内容
1、概述 2、精神发育迟滞 3、发育性障碍 (儿童孤独症) 4、学习障碍 5、注意缺失/多动障
碍
6、品行障碍 7、情绪障碍 8、抽动障碍 9、其他
第一节 概述
一、识别正常与异常
“哪些心理问题会随着儿童的成熟而消失,哪些会依然存 在或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正常的人类发展过程包 含着众多的改变,同样,儿童的行为能力和爱好也是在 不断变化的。记忆、注意力和对刺激的控制能力在儿童 时期会出现显著提高,到18岁时,其抽象思维能力接近 成人水平。这些改变部分上是源于一个事实,即大脑自 出生以来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成熟过程。
三、儿童期障碍的特点
(1)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对于不同的儿童有不同 的发展速度,这使得区分真正的心理问题和暂时 的发展性问题变得非常困难。
❖ 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家族情况、母孕期情况 ❖ 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和精神检查 ❖ 心理学测查:发育评估、智力测验、社会适应
能力评定
问题:有哪些具体的心理学测查方法?
治疗
治疗方针 以照管、训练教育促进健康为主,结合病因和具
体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医学、社会教育、心理 和职业训练等综合措施。 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照管训练 ➢ 加强预防及其重要
17岁
排泄障碍(遗尿、遗粪症)5岁
沟通障碍(如:口吃) 2 — 7岁
抽动性障碍(Tourette’s)2 — 18岁
品行障碍 对立性反抗障碍
5 — 16岁 出生 — 8岁
注意缺失/过动障碍
小学
患病率 无有效数据 4% 1.0 — 11.3% 1.9 — 4.0% 0.02 — 0.05% 0.001 — 0.01%+ 非常罕见 0.01 — 0.26%* 1% 2 — 10%
第十三章
儿童青少年期精神障碍
主要内容
1、概述 2、精神发育迟滞 3、发育性障碍 (儿童孤独症) 4、学习障碍 5、注意缺失/多动障
碍
6、品行障碍 7、情绪障碍 8、抽动障碍 9、其他
第一节 概述
一、识别正常与异常
“哪些心理问题会随着儿童的成熟而消失,哪些会依然存 在或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正常的人类发展过程包 含着众多的改变,同样,儿童的行为能力和爱好也是在 不断变化的。记忆、注意力和对刺激的控制能力在儿童 时期会出现显著提高,到18岁时,其抽象思维能力接近 成人水平。这些改变部分上是源于一个事实,即大脑自 出生以来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成熟过程。
三、儿童期障碍的特点
(1)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对于不同的儿童有不同 的发展速度,这使得区分真正的心理问题和暂时 的发展性问题变得非常困难。
儿童少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PPT课件

2
第2页,共74页。
抽动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 睡眠障碍
儿童行为问题
6
5
4
3
2 1
0
第3页,共74页。
学习障碍 ADHD
进食和排泄障碍
儿童孤独症
3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
4
第4页,共74页。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MR)
十八岁以前发育阶段,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
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神 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副反应等引起
第41页,共74页。
如何快速识别
就诊年龄
接触情况(有无精神病性症状,智能状况)
就诊原因
提供的病史(老师反映的情况很重要) 在诊室的表现
共患病
第42页,共74页。
ADHD的病程
第23页,共74页。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 多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抽动,少数为发声抽动,一般不
会同时存在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 症状的表现形式一般持久不变 可每天发生或断续出现,间歇期不超过2个月 病程超过1年
第24页,共74页。
治疗
父母培训(对立违抗性障碍、如何看待孩子、适当的目 标要求的调整)
社交技能及学校技能培训
第55页,共74页。
预后
儿童多动症,真的只限于儿童期吗? 70%持续到青春期,30%持续终身 症状的演变
共患病(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物质滥用、学习 困难)
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低的就业率、频繁更换工作、高的 离婚率)
普通小学学业 社会适应能力 不能完成普通小学教育,可
神经发育障碍课件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临床表现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智力多数儿童智力落后(70%), 约20%智力正常, 10%高智商多数儿童在某一或几方面有特殊能力(白痴学者)机械记忆能力良好、多数对音乐有兴趣感觉异常其他症状多数儿童多动明显, 少数有癫痫,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
Kanner三联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临床表现重复刻板行为种类繁多, 各个儿童不同时期表现不一重复动作(转圈、摇晃、开关、撕纸)坚持一成不变(玩具、睡眠、路线)重复刻板语言对某些物件或事情的不寻常兴趣(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某一首歌、天线宝宝)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发展与病程起病于儿童早期,2岁之前,一般在12-24个月被识别。(婴儿时期笑得更少,互动更少,或与父母牙牙学语、对话更少;幼儿迟滞的言语、社接触交低兴趣)症状在学龄期更显著,病程通常延续一生。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对其一生尤为重要。患病率: 接近1%,总体在诊断中男性比女性,5:1。孤独症是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疾病, 是目前导致儿童残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如: 刻板或重复的躯体运动;坚持相同性,缺乏弹性第坚持常规或仪式化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高度受限的、固定的兴趣;对感觉输入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 是一种广泛发展障碍(PDD), 包括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崩解症、雷特氏病、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46)
临床表现社会交往障碍缺乏目光对视, “目中无人”独自嬉玩, 不合作通常不怕陌生人不喜欢拥抱或避免与他人接触无恰当的身体语言,例如点头摇头极少微笑、难相处/不听指挥与父母亲的依恋情感障碍或延缓难以分享游戏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
神经发育障碍PPT课件

– 中度 IQ35-49
(心理年龄6-9岁)
– 重度 IQ20-34
(心理年龄3-6岁)
– 极重度 IQ低于20
(心理年龄3岁以下)
9
智力障碍分级
• 轻度:
– 约占85%,外表多无异常
随班就读
– 言语无障碍、生活可自理,学习、工作能力较差 增加相应的职业教育、
• 中度
康复训练课程
– 约占10%,多数有异常特征及缺陷
技术、康复训练、第二 语言、艺术休闲。
– 语言、社会功能缺失
10
智力障碍治疗与干预
• 不可能完全治疗 • 通过干预发挥潜能 • 干预训练重点
• 患病率: – 总体患病率1%,严重智力障碍0.6%,随年龄而变化。我国(1988)调 查结果显示农村高于城市。 – 总体在男性中的诊断比女性多。
6
智力障碍的病因
• 生物因素(婴儿出生前后)
– 遗传
•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 • 苯丙酮尿症 • 脆弱X综合症
– 胎儿期不良因素(吸毒、酗酒、药物、特定的感染或疾病……) – 疾病或损伤 – 出生时的并发症
前言
神经发育障碍是一组在发育阶段起病的 疾病,会影响大脑的生长和发育,一般出现 在发育早期,常常在学龄前,可能损害个体 的社交、学校的或职场的功能。
治疗目标应聚焦帮助儿童尽可能充实地 参与生活。如果治疗,这些障碍中一些可只 在儿童期持续,而其他的则需要终生持续学 习应对方式和建构新技能。
社会支持:失能个体教育法案(IDEA)
特殊教育学校
– 可进行训练,可学会自理简单生活,从事简单劳动 一般性课程(必修
• 重度 – 可能占不到5%,身体常伴有明显缺陷
课):生活语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