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歷史下冊復習提綱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南北重歸統一1、隋朝的建立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二、“開皇之治”隋文帝的統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

三、隋朝大運河1、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四五千裏。

2、開鑿的目的:①遊玩江都;②加強南北交通;③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3、意義:大大促進了南北的經濟交流。

第2課“貞觀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時間:618年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都城:長安二、貞觀之治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3、崇尚節儉;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

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三、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為什麼歷史上稱武則天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

為開元盛世開闢了道路。

第3課開元盛世一、開元之治唐玄宗勵精圖治的表現:(1)任用賢才(姚崇)(2)重視吏治(3)崇尚節儉二、盛世經濟的繁榮1、農業(1)農耕技術的發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葉生產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3)農業工具的改進:曲轅犁、筒車2、手工業(1)絲織業(2)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唐三彩3、商業(1)著名的大都市:長安、洛陽、揚州、成都(2)長安城①城市佈局:宮殿、衙署、坊、市分置,宮殿區位於全城北部中央;全城呈東西對稱分佈;全城街道整齊,樹木成行。

②人口:百萬人③邊疆各族和各國人士雲集,商業繁盛。

唐都長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复习提纲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复习提纲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复习提纲一、教材概述- 介绍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的内容和目标- 概括每个单元的主题和重点二、历史观念与方法- 介绍历史观念和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解释历史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应用三、人类文明的起源- 讲述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文明- 探讨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四、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 介绍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化和历史人物- 解释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影响五、世界两大古代文明- 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印度的文明- 分析两种文明的相似点和差异六、古代罗马文明- 探讨古代罗马的兴衰和文化特点- 分析古代罗马对世界的影响七、亚洲的多元文化- 引导学生了解亚洲各个国家的多样性- 介绍亚洲主要文化的发展和特点八、中世纪欧洲- 讲述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社会情况- 解释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和宗教变革九、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研究明朝时期中国的航海活动- 解释中国的大航海对世界的影响十、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 讲述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和政治变革- 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十一、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内容- 分析这些进展对世界的影响十二、近代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 讲述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 探讨这些战争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十三、世界的发展与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世界的发展态势- 分析世界各地的变化和现代社会的特点十四、历史知识运用与历史素养培养-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十五、考试与复技巧总结- 总结历史研究中的考试技巧和复方法十六、课后练和知识检测- 提供课后练题和知识检测题,帮助巩固所学知识十七、参考书目和资源推荐- 推荐一些相关的历史书籍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研究参考以上提纲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和理解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材的内容,全面复习历史知识并提升历史素养。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一、第一章:商鞅变法与秦国的统一(总计2个重难点)1.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变法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国家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的统一。

变法内容包括:- 推行郡县制:建立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政权;- 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激励士兵,增强军队战斗力;- 推行均田制:通过均分土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业生产;- 实行法治: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2. 秦国的统一:秦国的统一是指秦始皇统治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手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强大中央集权国家。

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包括:- 灭六国:通过连续的战争征服了其他六个诸侯国,达成了国家统一;- 实行郡县制:建立了统一的行政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 兴修水利:修建灌溉工程和修筑长城,巩固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二、第二章: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诞生(总计3个重难点)1. 中国的成立: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会上,正式宣告成立了中国。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主革命运动,发生在1919年。

运动的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约中丧失了被日本侵占的山东权益。

运动的结果是中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为中国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为了发展农民革命斗争,1927年开始在江西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以农村为基础的武装斗争事业的开始。

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

三、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总计2个重难点)1.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实施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

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工业,加强农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全)【精品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全)【精品文档】

七年级下册知识要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的灭亡:暴政引起农民起义,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资料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即隋文帝)都城:长安2、隋朝统一全国: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全国。

★隋朝实现统一全国的原因:①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不断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开皇之治"★隋文帝在位时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1)人口大幅度增长。

(2)长安洛阳修建了许多仓库,储积了大量粮食布匹。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涿郡——洛阳(叫永济渠);洛阳——淮水(叫通济渠);淮水——江都(叫邗沟);江都——余杭(叫江南河)2、隋炀帝在位时期605年开凿。

3、目的:①游玩江都;②加强南北交通;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隋朝灭亡的原因:(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爆发;(2)修建大运河,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3)手下部将反叛。

四、隋朝与秦朝的相同点(1)都是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短期统一的朝代。

(2)都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

(3)都修建了许多浩大的工程。

(4)都是因为统治残暴而亡。

第2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唐高祖退位传位给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吸取隋亡教训。

(2)采取开明政策和措施:①注重发展生产,轻徭薄赋②提倡节俭③合并州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2、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治国措施: 1、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2、崇尚节俭;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3、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的统治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耕种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2、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2、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2、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遣唐使鉴真东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3、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____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____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下面将按照教材的顺序,详细介绍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第一章从古人类到农耕时代本章主要介绍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内容包括人类的起源,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社会的出现等。

1. 人类的起源:介绍人类起源的理论,包括原始社会和古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古人类的生活方式:介绍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狩猎采集、使用火等。

3. 农业的起源:介绍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农业社会的出现:介绍农业社会的特点和发展,包括农业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区别。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流行病本章主要介绍古代东方地区的流行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内容包括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抗击疫病的努力,以及疫病对社会的影响。

1. 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介绍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包括鼠疫、麻疹、天花等。

2. 抗击疫病的努力:介绍古代东方地区人们对疫病的抗击努力,包括采取的防疫措施和医疗手段。

3. 疫病对社会的影响:介绍疫病对古代东方社会的影响,包括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文明的摇篮-河流文明本章主要介绍亚洲河流流域的古代文明,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1. 两河流域文明:介绍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包括城市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制陶业等。

2. 长江流域文明:介绍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包括鱼米之乡、良渚古城等。

3.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介绍两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包括农业技术的进步、城市的兴起等。

第四章走向帝国的古埃及本章主要介绍古埃及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内容包括法老的统治、建造金字塔的工程、埃及的宗教信仰等。

1. 法老的统治:介绍古埃及法老的统治方式和社会组织,包括统一王朝的出现、官僚制度的建立等。

2. 建造金字塔的工程:介绍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工程,包括金字塔的结构和建造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复习历史学问活动既要求我们集中留意力踊跃思索,也要求我们努力记住复习内容,这有利于开展我们的留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实力,增加我们的理解力。

这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复习提纲,盼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一)经济重心的南移(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开展)1、唐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缘由:从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很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改变,江南地区的农业开展较快,渐渐超过了北方。

2、宋代南方经济的开展:农业: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水稻跃居宋朝粮食作物首位。

棉花种植地推广到长江流域。

茶树栽培也有很大开展。

手工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棉织业在南宋时已开展到东南沿海地区;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瓷都;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有开封、杭州等商业都市,有广州、泉州等外贸商港,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有特地管理海外贸易的部门“市舶司”。

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魏晋南北朝对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根底;从唐朝中后期起先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套(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清朝的民族关系)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__五世,赐予“__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从今,历代__和班禅,都必需经过中心政府的册封。

2、1737年,清朝起先设置驻藏大臣。

驻藏大臣代表中心政府,与__、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__和班禅的继承,必需报请中心政府批准。

3、乾隆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维吾尔族)的叛乱,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5、土尔扈特回来祖国:乾隆帝时,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回来祖国新疆。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重要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
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文化发展
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中 国古代文学艺 术形式丰富多

四大发明:造纸 术、印刷术、火 药、指南针,对 世界文明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
儒家思想:强 调仁义礼智信, 对中国古代社 会和文化产生
了深远影响
琴棋书画:中国 古代文化艺术的 代表,体现了高 雅的审美情趣和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英国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 产阶级和新贵族 发动的推翻詹姆 斯二世的统治, 防止天主教复辟 的非暴力政变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美国13个殖民地 摆脱英国独立的 过程
法国大革命: 1789-1794年, 法国资产阶级推 翻封建专制统治 的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废 除农奴制,为资 本主义发展开辟 道路
改革内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城市进行经济体
制改革
起始时间:1978年
开放措施:设立经济特区,开 放沿海城市,吸引外资和技术
民族复兴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的历史性飞跃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影响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
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建设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重点发展重工业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开始,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社会主义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政策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改版)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人教版20XX年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阶段: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XXX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刻和一具基本观点)(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算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分裂,顺应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展大趋势。

XXX: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2、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具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如今: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钞票塘江。

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妨碍):积极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XXX。

)赵州桥:设计者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科举制(隋炀帝)▲▲▲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妨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③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可以由此参政,④并且也推动了教育的进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要紧制度,向来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妨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有用性学咨询,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进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特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加,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

3、概况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长的运河。

开通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诞生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正式诞生的标志)2.意义1)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3)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1)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2) 徭役、兵役繁重3)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2.灭亡:公元618年(与秦朝灭亡原因相同都是暴政亡国)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1.建立:618年,李渊(唐高祖),定都长安。

二、贞观之治★★★★1.即位: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年号“贞观”。

2.统治措施(1)纳谏: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重要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

(2)用人: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3)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4)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5)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人文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人文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人文复习提纲第一章人类文明开始的地方——大河流域
1.1 人类文明的起源
1.1.1 文明的定义
1.1.2 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1.2 大河流域的文明
1.2.1 黄河文明
1.2.2 长江文明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生活
2.1 一统天下
2.1.1 奴隶社会
2.1.2 封建社会
2.2 建设中的古代中国
2.2.1 秦朝的统一和发展
2.2.2 公元后的政治变化
第三章世界古代文明3.1 埃及文明
3.1.1 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1.2 埃及文明的贡献
3.2 古希腊文明
3.2.1 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2.2 古希腊文明的贡献
第四章世界上的伟大发明4.1 火药的发明与文化传播4.1.1 火药的发明
4.1.2 火药的传播与使用
4.2 印刷术的发明与文化传播4.2.1 印刷术的发明
4.2.2 移动字版印刷的发明
第五章世界上的宗教文化
5.1 文化
5.1.1 的创始和基本思想
5.1.2 在中国的发展和演变
5.2 教文化
5.2.1 教的创始和发展
5.2.2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知识点、经典材料题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知识点、经典材料题

初一下学期历史总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点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修建隋朝大运河的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7、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第二课:“贞观之治”8、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9、唐太宗措施:①吸取隋亡的教训;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注意“戒奢从简”;④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⑤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太宗曾经引用“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老百姓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12、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13、唐玄宗措施:①重用人才(姚崇);②整顿吏治,下方中央优秀官吏到地方任职,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提倡节俭,不用奢侈物品。

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政局为之一新,使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开元之治”。

14、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类社会的起源1.什么是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指人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共同生活、互相依存的社会形态。

2.旧石器时代- 标志:用石制品作为主要生活工具。

- 表现:狩猎、采集、原始农业。

- 代表遗址:河姆渡、大汶口、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3.新石器时代- 标志:使用新石器(石质硬度较高的玉、石英等)制成器物。

-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被称为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

- 代表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二里头遗址。

4.世界几大文明古国-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统治者为贵族,被称为“向阳之地文明”。

- 黄河流域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统治者为王公,被称为“沃土之地文明”。

- 玛雅文明:主要分布在玛雅半岛和中美洲地区,玛雅人多神,文明成果包括数学、天文、历法等。

- 希腊文明:强调自由、民主和人的尊严,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思想源泉。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与政治制度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依次为中国古代发展的阶段,政治制度由封建制向官僚制转变。

- 政治制度类型:夏朝“”,商朝“分封制”,周朝“封建制”。

2.春秋战国争霸-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发展时期,分为东周、西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 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家纷纷涌现。

3.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将中国分为三十六个郡,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

- 汉朝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第三章西方古代文明1.希腊罗马文明- 希腊文明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拥有民主、哲学、科学等重要成就。

- 罗马文明为西方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化时期,拥有法律、军事、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2.教的诞生与传播- 教起源于,发源于约旦河东岸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小镇,创始人为。

- 在罗马帝国时期,教禁止传播,直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敕令》后才开始得到传播。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部编新版初一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杨坚建立隋朝,被称为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朝大运河:时间:605年起,隋炀帝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科举制初步形成:隋文帝时,初步确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创立: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作用: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2)推动教育发展。

推动教育发展。

3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多年。

4.4.隋朝的灭亡: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

盛极一时的隋朝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

2.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1) 名臣:敢于直言的魏征(镜子镜子))、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 2) 措施: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②制定法律,减省刑法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的统治。

3) 贡献: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的治世局面。

3.女皇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创立殿试制度。

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 1)名臣:姚崇、宋璟2)措施: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一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

2.隋统一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4.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5.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6.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8.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9.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10.材料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

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11.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弊端?依据是门第出身。

这种制度造成门第出身较高的人,即使不学无术也可以当官,面普通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步入仕途。

12.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科举制。

材料二中的科举制更好。

因为科举制度使门第出身较低的读书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作官,可以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传说中的开国君主是禹。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经济以农业为主。

-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际考据的王朝,开国君主是汤。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商朝繁荣发展,商业贸易发达。

-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的,东周是周幽王到周平王时期。

周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有诸侯分封制度。

二、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人创立的封建帝国,统一了六国。

秦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秦朝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改革。

- 秦始皇: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集权。

秦始皇的最著名的成就是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建立了统一的文字、度量衡等制度。

三、汉朝的兴衰和东汉末年的动乱- 汉朝: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是由刘邦建立的,东汉是由刘秀建立的。

汉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官员选拔以科举制为主。

- 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是指东汉朝廷的衰落时期,政治腐败和军阀混战造成了社会动荡。

黄巾起义和十常侍之乱是东汉末年的重要事件。

四、三国时期的魏、蜀、吴- 魏国:魏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势力,以曹操为首,后由曹丕建立了魏国。

魏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曹操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 蜀国:蜀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势力,以刘备为主,刘备建立了蜀国。

蜀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刘备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 吴国:吴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势力,以孙权为主,孙权建立了吴国。

吴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通过多次扩张战争,建立了较为庞大的领土。

五、西晋和南北朝的建立- 西晋: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司马炎建立。

西晋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西晋进行了一些内政和军事上的改革。

- 南北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南北朝的建立是由于西晋灭亡后,中国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谏臣:魏征(名言:兼听则明,偏听 则暗。)
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
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在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 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 律,减轻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 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 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在经济上,①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②鼓励 发展农业生产。
宋朝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 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 强
重文轻武的政策措施
1、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3、文臣统兵; 4、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 影响,在全国范围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 气,也②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 辈出的文治局面。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隋 朝 建 立
581年
隋 灭 南 陈
589年
始 凿 运 河
科 举 制 正 式 创 立
隋 朝 灭 亡
618年
605年
隋 长 文 安 帝 杨 坚
杨隋 广炀 帝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垦田面积扩大
农业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曲辕犁
筒车
兴修水利工程 纺织业 手工业 陶瓷业
蜀锦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唐三彩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 商业 长安:政治、经济和文化 交往中心,国际大都会
唐蕃和亲的历史影响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朝的民族关系 任用少数民族人士担任朝廷重要官职, 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 密切的联系。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 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向日 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鉴真东渡
鉴真六次东渡,前五次均失败,第6次东渡 ,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 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 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916 907
1038
1206
1368
1125 五 唐 代 960 979 十 北宋 国 900 1000 1100

西夏 1227
1115

1234
蒙 元

南宋
1127 1200
1276 1300 1400
北宋的政治
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控制军队 军事上 调动; 2、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1、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中央 2、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 政、财政大权 1、文臣担任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2、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地方 3、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设置转 运使
西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项

元昊 兴庆府 完颜阿 1115 ~ 1234 女真 骨打
1038~1227
南宋

1127~1276
赵构
临安
蒙元 蒙古族1206~1368 铁木真
辽、西夏、金、蒙古巩固统治的措施
辽: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西夏: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职、军职和法 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 夏文字。 金: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 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蒙古国:建立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 度,建立司法机构,创制文字。
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 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十余年后,玄奘携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主持 译经工作。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辩机记录 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 的珍贵文献。
安史之乱
原因
1、朝政腐败(任人唯亲) 2、各种矛盾日益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 3、外重内轻局面出现(节度使集军权、行政 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 量对比失去平衡。)
邗沟
洛阳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 通,巩固统治
江南河
作用:加强了南 余杭(今杭州) 北地区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交流
科举制创立的历史意义 综合 政治上: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 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 平公正。 文化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读书氛 围,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 了中国封建社会相当长时间内科技发达、文 教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多彩的文学艺术
李白
诗歌 杜甫 白居易 书法
飘逸洒脱, 充满想象力 和感染力 淳朴厚重 平易近人 通俗易懂
《将进酒》 “三吏三别” 《长恨歌》 《琵琶行》
欧阳询 颜真卿
阎立本 吴道子
绘画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什么是遣唐使?有何意义?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 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使者、僧人、 留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
明代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 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 2、手工业: ①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②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 ③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南京是全国 性商贸城市,商业城市众多。商帮出现,如 晋商、徽商。
安史之乱
时间
755年
叛军首领 安禄山、安庆绪、
史思明、史朝义
经过 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后
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 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 ,即唐肃宗。
安史之乱 结果 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
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 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 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影响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 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 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 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 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P2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 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文帝为巩固国家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P2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 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 效率。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605年) 涿郡(今北京) 三地:三个中心 永济渠 四段:分为四 段
通济渠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2.唐朝灭亡
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 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 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他逐渐控制朝政, 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 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 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 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 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 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 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 称“五代十国”。
元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中央:中书省(行政,下设六部)、枢密 院(军事)、御史台(监察) 2、地方:①山东山西河北称“腹里”,直属 中书省;②设置10行省,行省下设置路府州 县;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首次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 2、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政院,掌管军民各项 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个地方 行政区域。
玄 唐 武 玄奘 朝 门 西行 建之 627~ 变 立 645
626 618唐太 641 唐 宗李 文成 高 世民 公主 即位 入藏 祖
安 史 之 乱
唐 朝 灭 亡
907
754 755 763
李长 渊安
鉴真 东渡 到达 日本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 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在位) 治国措施 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 ②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 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 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①扭转了五代十 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②杜绝了武将 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③有利于 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辽宋夏金元的相关信息
政权 民族 起讫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备注 耶律阿 上京 906 ~ 1125 辽 契丹 保机 临潢府 北宋 汉 960~1127 赵匡胤 开封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 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 称之为“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治国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创立殿试制度;减轻 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 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 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616 努后 尔金 哈建 赤立
明 朝 灭 亡 1644
朱 1405 1433 元 璋 称南 帝京
1643 清 李自 军 成建 入 立大 关 顺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1、政治上:①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立 “三司”;②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 六部。 2、军事上:①拆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将调兵权和武将任命权收归兵部;②分封皇 子,监控地方。 3、组建特务机构,监视吏民。太祖:锦衣 卫;成祖:东厂。 4、确立“八股取士”制度,禁锢士人思想。
宋元时期的都市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 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