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幼儿园教師的師幼互动行为研究
摘要师幼互动中,教师适宜的互动行为是建立积极和谐师幼关系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广州市幼儿园教师互动行为的现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教师的积极互动行为多于消极互动行为,但差距并不明显;在主、配班教师之间,公办园和民办园教师之间,以及不同教龄的教师之间,互动行为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对如何提高教师互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师幼互动;专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良好的师幼互动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效果和幼儿在园的生活体验。教师适宜的互动行为是建立积极和谐师幼关系的关键所在。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幼儿园教师的互动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提高教师互动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
问卷法
参照Wubbels等人编制的《教师互动问卷》编写《幼儿园教师互动行为问卷》。问卷的理论建构来源于临床心理学
家Leary的“人际交流模型”。该模型包括亲密性和影响力两个基本维度,亲密性的两极是合作和敌对,影响力的两极是支配和服从。以这两个基本维度为横轴和纵轴,形成一个二维平面,并将其八等分,指向八种互动行为类型:领导行为、友好行为、理解行为、宽松行为、犹豫行为、不满行为、惩戒行为、严格行为。其中,我们将前四种互动行为归为积极的互动行为,即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的行为;将后四种互动行为归为消极的互动行为。这八种行为特质在二维坐标上的位置、负荷方向如下图所示。问卷就由关于这八种行为的检测问题构成。八种行为的操作定义见表1。
最初设计的问卷共51个题目,涉及八种互动行为,问题形式为单项选择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五个选项分别是“完全符合”“比较符合”“有点符合”“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分别对应于5、4、3、2、1分,分值越高说明符合程度越高。
在正式施测前,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区10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预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取样适当性和Bartlett 球形检验,得KMO系数为,大于,可以对变量作因子分析。在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后,剔除了原问卷中的15个因子负荷量低于的题目,以提高问卷的结构效度。最终形成的《幼儿园教师互动行为问卷》包含36个单项选择题,对每种互动行为都有涉及。整个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
为,问卷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在和之间,表明此间卷的信度较好。
向来自广州市的幼儿园教师随机发放问卷,并现场指导教师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270份,回收255份,其中有效问卷242份。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访谈法
本研究以访谈作为问卷调查的辅助。访谈对象为部分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及其所在幼儿园的园长,其中普通教师15名,园长8名。以非结构式访谈考察教师的互动观念以及影响教师互动行为的深层因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的工作分配、教龄及其所在园类型见表2。
八种互动行为的总体情况
教师在八种互动行为上的得分见表3。
由表3可知,教师积极的互动行为得分高于消极的互动行为,但两者差异并不大,积极的互动行为得分并不高,而消极的互动行为得分也不低。
教师互动行为的差异分析
1 主、配班教师互动行为的差异分析
在幼儿园日常班级管理中,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有各自
的任务和职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所调查的242名教师中有主班教师132人,配班教师110人。比较主班教师与配班教师在八种互动行为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两者在犹豫行为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配班教师的犹豫行为得分更高。
2 不同性质幼儿园教师的互动行为差异分析
分析比较公办园、民办园及民办公助园教师的互动行为,结果发现三者的积极互动行为得分无显着差异,而消极互动行为得分有显着差异,其中公办园教师的消极互动行为得分显着高于民办园教师。
3 不同教龄教师的互动行为差异分析
研究者将教师的教龄这一连续变量进行划分,使之成为分类变量。共分为四组:0~5年,6~10年,11~20年,21~30年。比较四组教师的互动行为,结果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领导行为、理解行为、犹豫行为和惩戒行为得分上差异显着:而在友好行为、宽松行为、不满行为和严格行为得分上差异不显着。
四、讨论
教师互动行为的总体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积极互动行为得分高于消极互动行为得分,但差距并不大,说明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消极行为仍较明显。近年来,随着科学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教师的
互动行为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师幼互动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但行为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前师幼互动中教师消极的互动行为所占比重仍不小。比如,有关惩戒行为的一道检测题“我有时会用呵斥的方法让吵闹的幼儿安静下来”,%的教师认为这一表述“有点符合”自身情况,%的教师认为“比较符合”。在之后的访谈中,研究者也发现许多教师认为此类行为在他们心目中并不能归于“惩戒行为”,他们认为惩戒行为主要指体罚、打骂孩子。可见,教师对行为性质的认识以及程度上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因此,在观念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导致其消极行为仍较为明显。此外,教师在访谈中也反映,目前幼儿园针对师幼互动技能的相关培训与教研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教师难以获得具体的指导,平时又忙于完成教学计划,因此常常忽视师幼互动。这也是教师消极互动行为较明显的一个原因。
教师互动行为的差异分析
1 主、配班教师的互动行为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主班教师与配班教师在犹豫行为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配班教师表现出更多的犹豫行为。教师作为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主班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具有主导作用,配班教师则积极配合主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主、配班教师之间的默契配合能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对幼儿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