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地关系的协调PPT参考

合集下载

优选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ppt(共27张PPT)

优选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ppt(共27张PPT)

动物饲 活 高动投转:入变根 、据 高发上 消展述 耗模资 、式料 高资 污料染,谈谈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人口规模?我国人口问题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料 ——合理的人口数量
思考:漫画“不堪重负”说明了什么问题?
废水
2、自常保然规护资能水源源资的的源清,洁防利治用水;污染,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协调人地关系 从我做起
活动:根据上述资料资料,谈谈我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
人口规模?我国人口问题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一、控制人口规模
控制人口规模
转变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协调人地关系 从我做起
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措施:提倡晚婚晚育;提倡少生优生
两种发展模式
二、转变发展模式 当前世界上人口、环境和资源(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
目的: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 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2005年1月7日中国大陆第13亿个人在北京降生; 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必须经历世界观、价值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可持续发展,政府是否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是
控制人口规模
二、转变发展模式
清洁生产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清洁的能源。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 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转变发展模式
自然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
协调人地关系 从我做起
二、清洁的生产过程。包括: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产出无
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少废、无废的工 艺和高效的设备物料的再循环;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完善的管理等。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PPT课件

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PPT课件

-
8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 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 的生产资料和环境条件。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滥垦草地、过度放牧 滥伐森林
不合理灌溉 开矿
非农用地的扩大
产生的环境问题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 产生废弃地 耕地面积减少
解决途径
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化 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 改良灌溉方式 覆土复垦

生 资 源
生和繁殖 需要时间
过极限,
源需求
恢复困
量越来

环 越大
经济迅 速发展






蕴藏量在

一定时间

内不增加

开发过 程就是 耗竭过 程
问 不合理
题 的生产 方式
人口素 质低下
生态意 识淡薄

-
7
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类型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利用中存在问题
海洋资源
解决途径
• 将旧东西、书籍捐献
• 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
-
15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2、公众在行动——清洁生产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批发零售
原材料加工
产品利用回收
资源的摄取
环境
产品废弃处理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 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 影响程度。
-
16
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防护林 “三北”防护 长江中上游 沿海防 太行山绿化 平原绿化工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解析:第(1)题,a为生活污水的下一环节,应该是污水处理厂,排除B、C两项;d为服装产品的上一环节,应该是服装生产,排除A项;b为棉布的上
一(1)环贵节港,生应的态为工生棉业纺产园织的,D、核项心正生企确业。活是什活么?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又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 环境的摆布。 例题2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课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 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因此,人类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模式,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1)传统发展观念的含义 ①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 的唯一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③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 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的资源观。( ) 地协调,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不能再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必须走社会、经济
、生态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案:(1)× (2)× (3)× (4)√ 扩大围湖造田的面积,使粮食增产,缓解人地矛盾
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答案:(1)D (2)A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1-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理解人地关系思想 演变的过程及原因。 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 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 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 由。(综合思维)
3.正确认识人类依赖 自然、改造自然、征 服自然到善待自然的 人地关系的转变以及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性。(人

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PPT精品课件

地理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PPT精品课件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素养目标
1.通过案例,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形成的区域背景 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3.通过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树立正确的环境、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 4.通过生活体验或户外活动,认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 系的主要途径
基础知识
合作探究
能力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思维导引】
1.人地关系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河流采取“截弯取直”和“恢复弯道”的不同做法,分别体现了怎样的人地关 系?
【能力形成】
1.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
理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中心论 人地关系协调论
核心思想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 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地 理环境
和高度
对环境的影响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资源短缺、生 进一步深化与发 态破坏、环境 展,“_和__谐__论__”产生, 污染等环境问 主张人类应主动谋 题愈发严峻, 求与自然地理环境 人地矛盾激化 的和谐
人口数量 生产力水平
信息社会 (后工业社会)
现代通信技术 及_电__子__计__算__机__ 的发明与应用 极大地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_生__产__规__模__、增加产品产 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_清__洁__生__产__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 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_资__源__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_资__源__、环 境为代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强调_环__境__承__载__力__和土地、水、森林、 矿藏等自然资源的_可__持__续__利用

20第四节中国人地关系的协调-PPT课件

20第四节中国人地关系的协调-PPT课件

奴隶社会,特别是漫长的封建社会阶段,人地关系出 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既有合理、协调的一面,也有失 调、矛盾激化的一面。 前者表现在开发地区的逐渐扩大,从商、周到秦汉 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得以崛起、发展,秦汉以 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开始勃兴,明清之后东北 地区也被开发……,说明这一时期中,我国的社会经 济就是伴随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而得以发展起来的。 这也表现在我国古代留传至今的传说、神话、史料 中,如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 造自然环境的经验、愿望 . 与人地关系在一些地区呈现合理、协调情况的同时, 在某些地区也出现了人地关系的失调与矛盾激化, 黄土高原的演变即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事例。
2、协调目标
• (1)、生态过程的破坏最小 • 就是要停止一切有损于生态过程向有利方
向发展的事情,努力地恢复和改善那些日趋 恶化的环境,主动地去调节生态系统中的各 种关系,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 建立一个新的、结构更合理的、生产能力 更强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和谐、永续利用 的目的。
(2)、资源的最大保护
这表明,在当前我国推进以社会主义现代 化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事业的过程中,我们 在人地关系方面正承受着空前庞大的人 口压力和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面临 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 染的双重挑战。
二、中国人地关系的发展演化启示
• 1、人地关系客观存在 • 像人类的生存时刻也离不开地理环境那样 ,
是,在全国或各个地区范围内经济、人口、 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故是协调人地 关系的综合课题。其实质,即是要从地域的 角度,协调大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二者 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个和谐、协调的人地 关系系统。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综合地 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协调,故亦应成为协调我 国人地关系的重要手段和课题

湘教版必修二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优质课件PPT

湘教版必修二5.2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优质课件PPT

活动 Activity
(1)议一议,美国为什么要拆除艾尔瓦河的大坝? (2)艾尔瓦河的大坝由修建到拆除,体现了人地关系思想怎样的转变?
【参考答案】 (1)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润游的 通道,破坏了河中其他鱼类和贝类 的生存环境;减少河口泥沙,改变 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了 栖息地;该地区介入国家电网后, 大坝供电功能减弱。 (2)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态 度转变为人地协调的观点,积极谋 求人地和谐。
阅读 Reading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孟子·公孙丑下》
人 相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制天命而用之。”——荀况《天论》
“五谷不宜其地,国之贫也。”——管仲《管子·治国篇》
“辨于土而民可富。”
——管仲《管子·立政篇》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 宜
【参考答案】 • 采集一狩猎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产业活动以采猎为主,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天然野果和打
猎为生,生活资源主要依赖天然食物,资源极为匮乏,且极不稳定,所以人口增长率极低。由于 人类处于自然的从属地位,环境问题极少。 • 农业社会,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所以产业活动以农业为主,主要利用土地、淡水、气候等 自然资源,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环境问题亦有所呈现,但依然不是很明显。 • 工业社会,由于工业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工业技术的大幅进步,产业活动以 工业为主,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增长剧烈,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 信息社会,由于高技术、清洁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大力 开发,产业活动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环境问题逐步缓解。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共79张PPT)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共79张PPT)

01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 的观点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人地关系思 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 崇拜自然 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文明 改造自然
对抗性 增强,环 境遭到破坏
工业文明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 征服 自然
盾激化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黄淮地区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力之间 的关系是( )
A.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 B.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相对湿度越大,霾日数越少 C.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霾日数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D.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霾日数与风力相关性增强
解析 图中显示,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冬季霾日 数与风力呈明显负相关,故风力越小,霾日数越多,A 正 确。注意正相关说明变化一致,负相关说明变化不一致, 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说明相关性越大。
2.影响长江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径流量
D.污染物来源
解析 图中显示主要污染物入海通量夏秋季多、冬春 季少,刚好与长江径流量变化情况一致,说明直接因素是 径流量。
[2016·石家庄一模]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 粒(如灰尘、粉尘、盐粒等)或气溶胶粒子(如硫酸、硝酸、有 机碳氢化合物等)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 到 10 km 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能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下图示意黄淮地区 1971~2001 年冬季霾日数与降水量、相 对湿度和风力之间的相关系数。据此完成 3~4 题。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 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 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ppt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ppt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案例
总结词
具体措施
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键途径 之一,通过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加强 环境监管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双赢。
在经济绿色转型中,需要推动清洁能 源、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加强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绿色经济的 发展。
04
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的案例
总结词
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建 设绿色基础设施等措施,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
具体措施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建设绿色交通体系、 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案例介绍
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为例,该城市通过建设生态城市,实现了城市能源的绿色转型、城市 交通的低碳发展、城市空间的绿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03 ?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01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保护生 态环境。
02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绿色技术,推广清洁能源和废物资源化利
用等。
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工作,提升生态环境
03
质量。
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如水资源、 土地资源、能源等。
倡导节能减排,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降 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05
主要观点与研究结论
主要观点总结
01
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协调好人地关系有利于实现可持
续发展。
02
传统人地关系观念的局限性

地理第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ppt

地理第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ppt
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
人地关系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综合应用各学科的优势,为 协调人地关系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对实践的建议
01
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协调人地关系的项目和活动
,例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
02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主体功能区规划
划分不同功能区域,明确各区域的发展方 向和限制因素。
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协调人地关系的实践案例
生态省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和 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城市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结构 和能源结构,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化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 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0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 能力。
基本原则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谐性。
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评估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发展 策略。
农业活动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如种植作物、 建设农业水利设施等。
水资源
农业活动对水资源产生影响,如抽取地下水、 修建水库等。
3
生态平衡
农业活动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如过度开垦土地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
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工业活动产生大量废气,排放大量污染物,如二 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水污染
地理环境与文化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课件

《协调人地关系》课件

3
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的协调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人地冲突的成因
1
资源争夺
2
环境破坏
3
权益冲突 ⚖️
土地、水源和自然资源的
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和污
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
有限性导致人们之间的竞
染破坏了自然环境,引发
突,如开发者和保护主义
争和冲突。
Hale Waihona Puke 了与地球相冲突的行为。《协调人地关系》PPT课

人地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我们将探讨其重要性、冲突成因、协调的必要
性、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来进一步理解。
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1
生态平衡
人地关系的协调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稳定。
2
社会稳定
良好的人地关系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减少冲突和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
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
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保护和
遵循自然法则。
调发展。
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责任。
协调人地关系的方法
1
教育意识
通过教育引导人们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与方法。
2
政策法规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3
合作共赢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追求人地关系的协调。
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协调人地关系的必要性
1
可持续发展
协调人地关系可以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性。
2
社会和谐
良好的人地关系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减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3
资源保护

协调人地关系.ppt

协调人地关系.ppt

原因是



解析 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对可持续发 展在实际中体现的理解能力。卫生填埋场应避开 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市区、居民区等地 区。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的体 现,针对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应采取措施以实 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应适应世界的趋势, 再加上本身人口、资源、经济的压力的情况,尽 快地、全面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清洁的能源,
二是清洁的生产过程, 三是清洁的产品
(2008·全国文综Ⅱ)下图示意某雏形生 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 量流 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 或废弃物的 流动。完成(1)~(3)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生产加工和消费 物质流
资源开产品—废 单向流动 经济 无节制 物和污染排放
循环 资源输入 资源—产品—再 循环流动 经济 减量化 生资源—再生产品
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 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 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 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 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C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B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3)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C
(2)分析此发展模式的意义
• 其实地下水可饮用的原因:地下水与河 流水存在互补关系,但此时为冬季,河 流处于枯水期,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因此地下水未 被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表明,在当前我国推进以社会主义现代 化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事业的过程中,我们 在人地关系方面正承受着空前庞大的人 口压力和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面临 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 染的双重挑战。
2021/3/10
授课:XXX
8
二、中国人地关系的发展演化启示
• 1、人地关系客观存在
• 像人类的生存时刻也离不开地理环境那样,
在的产斗争史
•无论在我国的哪一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违反自然规律、
毁坏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事件,不管这些事态发生的动机
如何,最终都将导致因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掠夺式经营而破
第四节中国人地关系的协调
• 人地关系的简要回顾(了解)
• 人地关系客观存在
• 人类产生于自然界
• 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资源和场所
• 自然界影响人类活动
•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 中国的人地关系,是指生活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社会中
的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广泛地和深刻地改造、
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同时,地理
自我们祖先一经在祖国大地诞生,便须央不 能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这在上古 时期和现代社会无甚多大差别,只有深度和 广度的不同。对此,我们只能正确地对待它、 妥善地处理它,而不能无视它、回避它。
2021/3/10
授课:XXX
9
•2、中国的发展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破坏、 恶化人地关系和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交错存
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
异。 2021/3/10
授课:XXX
1
一、中国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演化
• 原始人类一经在我国土地上诞生,人与地的关系
就存在了。
• 随着我们祖先逐渐摆脱了一般动物的属性,成为
能制造工具的特殊动物之后,从此,他们便在其活 动所在地留下了改造环境的痕迹,使自然界开始 进入了人化自然界阶段,他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 能力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提高,在祖国各地组 合成了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新的整体,人地关系 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渐发展、演进。
栽培和驯化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总之,就人与自然界
的相互作用来说,地理环境在当时工具制造、生产发展
速度等方面无不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人们对周围环境
只是凭本能的适应,在自然界留下微弱的生存痕迹,也以
微2弱021/的3/10能力作用于自然界授课。:XXX
4
奴隶社会,特别是漫长的封建社会阶段,人地关系出 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既有合理、协调的一面,也有失 调、矛盾激化的一面。 前者表现在开发地区的逐渐扩大,从商、周到秦汉 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得以崛起、发展,秦汉以 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开始勃兴,明清之后东北 地区也被开发……,说明这一时期中,我国的社会经 济就是伴随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而得以发展起来的。 这也表现在我国古代留传至今的传说、神话、史料 中,如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 造自然环境的经验、愿望 . 与人地关系在一些地区呈现合理、协调情况的同时, 在某20些21/3/地10 区也出现了人授地课:关XXX系的失调与矛盾激化5 , 黄土高原的演变即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事例。
2、1949年以后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随着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广泛地开
展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造山河,在优化、
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进展:①大
力开发了落后地区,努力改善了产业布局;②大规模地开
发了土地、矿产和水力等各种自然资源,促进了国民经
济的发展;③花大力气持续地开展了对黄河、海河、淮
河、长江、珠江、辽河、松花江等江河的治理,初步控
制了一般性的洪涝灾害。此外,还在植树造林、改良土
壤、开发山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治理"三废"等方面,
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从而在协调经济、人口、资源、环
境四者发展一一优化、协调人地关系方面,迈出了可喜
的步伐。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2
•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地势复杂、历史悠久、民
族众多、文化沉淀深厚的文明古国。如果从新石 器开始计起,中国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已经劳动、 生息了1万多年。在这1万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民 族的生存和发展,时刻离不开自然环境,于是就 产生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特定的人地关系。这种 特定的人地关系经过千万年来的整合,形成了一 种绚丽多彩、繁复纷呈的人文景观,这种人文景 观表现为强烈的历史继承性、地域的差异性和凝 固的内聚性。近现代中国的每一种人文地理景观 都可以追溯到它的历史渊源,都可以在历史的长 河中,寻找出它产生和变迁的自然、社会背景, 认2识021/3其/10 存在的必然性和授课:合XXX理性。同时为意欲改3 变 这种人文环境提供措施依据。
1、 1949年以前
• 原始社会的早期,即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
我们的祖先多洞居野处,以渔猎和采集为生,以石器和棍
棒作为主要生产工具和武器,只是利用自然界现成的东
西来维持生活。
• 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祖先已
能逐渐地把自然界的某些东西再生产出来供生活、生产
之需了,人们已能把荒地垦为耕地,利用草地放牧牲畜,
授课:XXX
6
由于历史上开发资源强度过大,生态环境问题长期积累,加 上政治、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多次决策失误,先后造成了 人口膨胀和“大跃进”、十年动乱两次对生态环境的大破 坏,以及由于对我国国情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全面认识,往往 片面地为“地大物博”而盲目乐观,忽视了人口众多所造 成的严重矛盾和困难,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认识不足,只 顾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全国的利益,盲 目乱干,在一些地区滥垦、滥牧、滥伐、滥捕,致使自然资 源和生态平衡遭到相当严重的破坏 。 我国不少地区在相当长时期内继续出现了人地关系失调、 矛盾益趋尖锐的状况,如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森林减少, 草原退化;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陆地河流、湖泊面积日益 缩小;水利工程近年严重失修,效益骤减,灾害倍增;环境污 染已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总体水平已相当于发达国家50、 60年2代021/的3/10严重时期,造成巨授额课:经XX济X 损失,直接危害人民身7 体 健康,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