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详解
(完整版)NaOH变质问题
![(完整版)NaOH变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f53e94227916888486d7bf.png)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1、变质原因与成分分析原因: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成分分析:没有变质:NaOH;部分变质:NaOH和Na2CO3;全部变质:Na2CO3.2、检验是否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题目: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1)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钙、氢氧化钠三种物质;(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3)氯化钙、氯化钡的水溶液均呈中性.【提出问题】(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实验探究】实验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填“显”或“不显”)碱性.实验二:(1)她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到,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式.(2)她取上述烧杯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老师发现后,提示她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只要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变为(填化学式)溶液,即可得到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化学方程式表示)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样品中含有那些物质?【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猜想Ⅰ:已完全变质,该样品中只含Na2CO3;猜想Ⅱ:部分变质,该样品中含有NaOH和Na2CO3。
则NaOH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与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②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f0053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d.png)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钠(NaOH)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形式存在的,常见的是其无色结晶或是颗粒状。
然而,氢氧化钠是一种易吸湿的物质,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其变质。
下面将详细探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1.吸湿性: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因此它与水分子的作用力很强,能够迅速吸湿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水合物。
这意味着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很容易吸收水分,从而失去干燥的性质。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CO2),它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
碳酸钠是一种固体物质,容易造成氢氧化钠的结晶或颗粒状物质团聚在一起,从而使其变质。
3.杂质的存在:原始的氢氧化钠可能含有一些杂质,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等。
这些杂质在氢氧化钠中引入不纯度,会影响其稳定性,导致其变质。
4.存储条件不当:如果氢氧化钠的存储条件不当,如暴露在空气中,接触水分、湿气等,会加速其吸湿和变质的过程。
此外,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也会加速其变质。
1.吸湿:氢氧化钠变质后,会迅速吸湿并形成水合物。
这将导致固体氢氧化钠逐渐变成粘稠的液体,使其失去原有的结晶或颗粒形态。
2.结晶团聚:当氢氧化钠吸湿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时,会形成碳酸钠。
这些碳酸钠会团聚在一起,形成结晶团块,使氢氧化钠的外观发生变化。
3.变质过程的加速:一旦氢氧化钠开始吸湿或变质,其吸湿和变质的过程会进一步加速。
这是因为吸湿产生的水分会提供更多的溶剂,帮助反应的进行,并进一步吸湿。
为了避免氢氧化钠的变质,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储存在密封容器中:将氢氧化钠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其暴露在空气中,减少吸湿和变质的可能性。
2.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选择一个干燥通风的地方存储氢氧化钠,避免受潮和暴露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
3.定期检查和更换:定期检查储存的氢氧化钠,如果发现有吸湿或结晶团聚的迹象,应及时更换。
不要使用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
总之,氢氧化钠易吸湿是导致其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吸湿会使其形成水合物并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碳酸钠,导致固体变得湿润和结晶团聚。
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
![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https://img.taocdn.com/s3/m/6c122edc360cba1aa811da68.png)
Na2CO3+CaCl2=CaCO3 ↓+ 2NaCl 中性 碱性 中性
(二)、向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如果溶液 变红,则样品部分变质;如果溶液不变红, 则样品全部变质。
五、除去 NaOH中Na2CO3的方法
除杂要领: 1、不与原物质反应;2、不引入新杂质。
杂质离子:CO32用适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一、加水溶解
二、加试剂鉴别
方法1: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现 象 无现象 产生气泡 结 论 未变质 已变质
① ②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方法2:加入Ca(OH)2溶液
现 象 无现象 白色沉淀 结 论 未变质 已变质
① ②
Na2CO3+Ca(OH)2=CaCO3 ↓+ 2NaOH
方法3:加入BaCl2溶液(CaCl2溶液)
现 象 结 论 未变质 无现象 ① 已变质 白色沉淀 ② Na2CO3+BaCl2=BaCO3 ↓+ 2NaCl
Na2CO3+CaCl2=CaCO3 ↓+ 2NaCl
四、检验NaOH变质程度的方法
①Na2CO3 、 NaOH ②Na2CO3
(一)、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 后过滤。
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
一、氢氧化钠为什么不能敞口
置于空气中?
• 1、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 2、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反应而变质 CO2+2NaOH=Na2CO3+H2O
二、氢氧化钠变质后有哪些 成份?
• 1、完全变质:
Na2CO3 • 2、部分变质
NaOH、 Na2CO3
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探究
![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0ea17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4.png)
展示要求
试试剂剂 稀盐酸
实实验验步步骤骤 现现象象
结结论论
取样本溶液 有气体产生 滴加稀盐酸, 振荡使充分 反应
变质
若变质,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பைடு நூலகம்
变
部分变质 成分 NaOH+Na2CO3
质
全部变质
成分 Na2CO3
确定变质的程度实质上确定有无NaOH的存在
Cu(OH)2
NaOH
BaCO3
Na2CO3 CaCO3
拓展作业 Ca(OH)2是否变质如何探究
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 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学习目标
知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会确定变质程度
初步学会鉴别和除杂的方法
探究一:如何通过实验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利用压强差原理证明反应物的减少
如何验证生成物Na2CO3的存在?你的方案.......
实验方案:
BaCO3 Na2CO3
排除Na2CO3对检验 CO2 NaOH的影响,你的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取适量样品溶液,滴加 过量BaCl2,静置取上清 液滴加2-3滴无色酚酞
现象实验 呈无色
呈红色
结论 全部变质
部分变质
关于NaOH变质的实验探究你形成思路了吗?
对于实验室中已变质的NaOH该如何处理?
❖ 1.全部变质作为碳酸钠使用 ❖ 2.部分变质除去里面的碳酸钠 ❖ NaOH含中Na2CO3怎么除杂 ❖ 除杂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CO2
1,选用HCl试剂,加入样品中, 有气体生成,则存在Na2CO3
CaCO3
2,选用Ca(OH)2 或Ba(OH)2试剂, 加入样品中,有沉淀生成,则存 在Na2CO3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PPT课件(初中科学)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bd4b7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8.png)
(2)向(1)溶液中加入适 量的氯化钙溶液
实验现象与结论 无色溶液
现象A,说明氢氧化钠固体 已变质
(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_____ _____ __N_a_2_C_O__3溶__液___也__显__碱__性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中,视察到的现象A应为 ___有__白__色__沉__淀__生__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_铁__和_四__氧_化__三_铁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1)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黑色粉末加足量稀硫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
酸
产生,溶液无蓝色
取实验(1)未溶解的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 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 在上方
由实验(1)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铁_____肯定不含氧___化___铜. 写出实验(1)的化学方程式_F_e___+___H_2_S_O_4. == FeSO4 + H2↑ 由实验(2)可知,该黑色粉末肯定含___炭________.
(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的铁粉在空气中产生了缓慢氧化,进而放出 热量。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请再举一例
燃__烧___燃______做__饭___.
活动。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并加以实
验。
甲同学的方案及实实验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 管中,加水振荡至全部溶解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34d0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8.png)
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倒入烧杯中, 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至
溶解。
将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在烧 杯夹子上,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冷却后备用。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取适量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观察并记录实验现 象。
在试管中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实验报告中,以便后续分析。
05
实验总结与建议
本实验的收获与体会
实验技能提升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使用滴定管、容量瓶等实验器材的正确 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理论知识巩固
实验过程中,我进一步理解了酸碱反应的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以 及滴定分析的方法等理论知识。
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与同学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团 队协作能力。
02
实验原理
氢氧化钠的性质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 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 吸收二氧化碳,形成 碳酸钠和水。
氢氧化钠易溶于水, 形成碱性溶液。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理
01
当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它 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 成碳酸钠和水。
02
这个反应是可逆的,当增加温度 或降低溶液的pH值时,反应会向 生成氢氧化钠的方向移动。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分析
原因
氢氧化钠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分析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和水,这个反应是可逆的,生成的碳 酸钠溶液碱性较弱,因此导致酚酞指 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
结论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分析
通过实验现象和原因分析,可以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应将氢氧化钠密封保存,以避免与空 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而变质。
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思路
![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fccf0f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2.png)
证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思路
一、证明氢氧化钠变质
1、熔融金属试验: 氢氧化钠受热容易放出氢气,导致金属熔化的实验
温度降低,因此可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结论;
2、滴定实验: 氢氧化钠能与浓盐酸进行滴定反应,从而产生氢气,用
酸性指示剂检验可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结论;
3、无定形测定: 氢氧化钠能被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吸收热有定形
测定,可得出氢氧化钠变质的结论。
二、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nNaOH → Na2O + H2 ↑ (n 为任意质数)
氢氧化钠变质化学反应解释:
当氢氧化钠受热时,氢氧化钠中的离子会慢慢分离,从而形成游离离子,当Na+和OH-离子足够接近时,他们就会互相靠拢,形成NaOH,然后分子里的水分子会与离子发生独立的反应,在NaOH溶解过程中,游离的水分子会与Na+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得到Na2O和H2的气体,
从而使氢氧化钠发生变质。
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
![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71a8ae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4.png)
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
氢氧化钠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品,但当受到某些条件或因素的影响后,它也会发生变质现象。
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氢氧化钠的变质原因及如何避免。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1. 吸湿性: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其水化,形成一般称为“腐蚀碱”的白色固体。
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
2. 氧化性: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从而变质。
应储存于密闭容器中,并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3. 与其他化学物品混合:氢氧化钠与某些物质如酸类、金属粉末等混合,易发生剧烈反应,导致变质甚至爆炸。
需要注意储存和使用时与其他物质的隔离。
二、氢氧化钠变质的危害:
1. 氢氧化钠变质后,其含量和纯度将降低,影响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
2. 变质的氢氧化钠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3. 变质的氢氧化钠可能会导致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
三、如何避免氢氧化钠的变质:
1. 储存环境:氢氧化钠需要储存于干燥、通风、防潮的位置。
在运输和使用前,需要查验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渗漏现象,如发现问题需立即处理。
2. 禁止混合:禁止将不同化学物品混合在一起储存或使用,避
免引起意外反应。
3. 使用规范: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安全措施。
综上,氢氧化钠虽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学品,但在储存和使
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其发生变质现象,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
损害。
同时,对于发现变质的氢氧化钠,应及时处理,以保障生
产和生活的安全。
化学专题-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化学专题-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ea372579563c1ec5da7184.png)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1、变质原因: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2=Na2CO3+ H2O2、变质情况: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剩余物的可能组成有:(1)全部是NaOH(一点都没变质);(2)全部是Na2CO3(全部变质);(3)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部分变质)。
3、检验是否变质:(1)方法一:加酸,(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均可),现象:有气泡产生。
2HCl + Na2CO3=2NaCl+ H2O+CO2↑HCl+NaOH=NaCl+H2O (无气泡产生)(2)方法二:加碱,【可溶性碱,Ba(OH)2、Ca(OH)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Ca(OH)2与NaOH 不反应,无现象。
(3)方法三:加盐,【可溶性钡盐和钙盐,CaCl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 +CaCl2= CaCO3↓+2Na ClNa2CO3与NaOH 不反应,无现象4、检验是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思路】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所以Na2CO3一定存在,只是需要鉴定NaOH,是否存在即可。
由于CO32-会对OH-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先让CO32-全部沉淀,再检验OH-的存在。
【方法】步骤一:使碳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将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CaCl2溶液【或Ca(NO3)2、BaCl2、Ba(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不能加入Ba(OH)2、Ca(OH)2,因为加入的OH-离子,会影响后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步骤二:检验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存在,说明样品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不存在,说明样品已经全部变质。
【步骤二,也可以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专项练习1、实验室中有一瓶烧碱固体,打开瓶盖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小王认为它可能变质,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9a6d3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7.png)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一、问题背景氢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氢氧化钠变质的问题,导致其性质发生变化,影响其使用效果。
因此,探究氢氧化钠变质问题及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二、氢氧化钠的基本性质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其在水中极易溶解,并放出大量热量。
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变质,失去强碱性。
三、氢氧化钠变质的表现1. 外观变化:变成黄色或棕色。
2. 气味变化:散发出刺激性异味。
3. 性质变化:失去强碱性。
四、可能的原因及措施1. 吸湿:由于NaOH极易吸湿,在储存过程中没有密封好容器或者储存环境潮湿等情况下会被空气中的水分吸收而导致变质。
措施:保持储存环境干燥,储存容器密封好。
2. 吸收二氧化碳: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措施:储存时使用密封容器,并在容器内注入惰性气体如氮气或二氧化碳等。
3. 长期储存:长期保存的NaOH会因为受到空气、光照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质。
措施:尽量避免长期储存,使用新鲜的试剂。
4. 不当操作:使用时没有按照正确方法操作,如在试剂中加入过多的水或者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等情况。
措施:严格按照说明书及正确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五、结论通过对氢氧化钠变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NaOH易吸湿、吸收二氧化碳而导致变质。
2. 长期储存和不当操作也会导致NaOH发生变质。
3. 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及正确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六、参考文献1. 《化学试剂手册》2. 《无机化学实验》。
氢氧化钠变质专题讲解
![氢氧化钠变质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a3e42ba98271fe910ef9e8.png)
乙同学猜想是 CaCO3; 你认为是_C_a_(_O_H__)2_和__C_a_C_O__3 _____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⑶请写出一个既能检验烧碱变质,又能除去杂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N__a_2C__O_3_+_Ca(OH)2=CaCO3↓+2NaOH______
4.【12年河南20】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含有CuSO4、 BaCl2、NaOH、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小组为确 定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I)取一定量白色粉 末,加入足量水,振荡,得到无色透明溶液;(II)取少量 (I)的溶液,加入足量盐酸,有气泡产生。(提示:BaCO3 难溶于水;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 ⑴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什么物质?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实验操作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 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②取步骤①试管中的少量 上层清液,滴加__酚__酞__溶 液
实验现象 有__白__色沉__淀 生成
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或目的
除去Na2CO3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______________
NaOH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部__分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 ⑴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_N_a_OH+ CO2= Na2CO3 +H2O ______ ⑵在上述【实验探究 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 液,你认为该方案_不__可__行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 :
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
![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0b9fa4f111f18582d05a40.png)
一、氢氧化钠变质问题: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②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
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检验是否存在Na2CO3 )的方法: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者稀硫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已变质,反之,没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氢氧化钠与酸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 +2HCl=2NaCl+CO2↑NaOH+HCl = NaCl + H2O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振荡使其完全溶解,再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或者氢氧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反之,没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 Ca(OH)2= CaCO3↓+2NaOH ; NaOH + Ca(OH)2≠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振荡使其完全溶解,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或者硝酸钙等其它可溶性钙盐、钡盐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变质,反之,没变质。
原理:碳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Na2CO3+ BaCl2= BaCO3↓+ 2NaCl ;NaOH + BaCl2≠2、检验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的方法: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振荡使其完全溶解,再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或Ba(NO3)2或CaCl2或Ca(NO3)2]并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Na2CO3;过滤后取上层清夜,再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部分变质;如果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变质。
原理:氢氧化钠溶液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是为了除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取上层清夜,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氢氧化钠溶液判断是否变质的方法
![氢氧化钠溶液判断是否变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c1894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2.png)
氢氧化钠溶液判断是否变质的方法氢氧化钠溶液,也叫纯碱水,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可以用于很多领域,比如制药、食品加工、清洗等。
但是,氢氧化钠溶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变质的现象,如果不断长时间的存储或者使用,可能会导致其质量下降,甚至危害人体。
因此,本文将介绍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和判断方法。
1.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氢氧化钠溶液一般会在两三年的存储时间内变质,其变质的原因有以下三个:(1) 水分蒸发:长时间的存储,氢氧化钠溶液会侵蚀容器内壁,导致水分蒸发,降低溶液浓度。
(2) 碱度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中可能存在其他杂质,这些杂质会在常温下化学反应,导致溶液碱度提高。
(3) 吸湿:氢氧化钠溶液往往是较强的吸湿性化合物,如果容器内壁不密封或者内部湿度高,可能会导致氢氧化钠中吸化很多水分,降低浓度。
2.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迹象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会有以下明显的特征:(1) 颜色变深:正常状态下的氢氧化钠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当溶液变质的时候,颜色往往会变深,甚至带有深褐色、灰棕色等颜色。
(2) 气味变异:氢氧化钠是一种腐蚀性较强的物质,正常状态下的氢氧化钠溶液未见异味,但是当其时间过长则会出现刺鼻呛人的气味,说明氢氧化钠发生了变质,也意味着其质量已经不好。
(3) 储存瓶的腐蚀:当溶液变质时,会对瓶壁有腐蚀的现象,会导致外观呈现云雾气气现象,有时还会导致瓶身突然炸裂的情况。
3.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判断方法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变质后,如果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鉴别测试:(1) 酚酞指示剂:将一滴酚酞指示剂滴入需要测试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果溶液变为鲜华的红色表示溶液退化,如果仍然为酸性橙黄色,则表示该溶液没有变质。
(2) 钴盐指示剂:加入钴盐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是否改变,如变成深蓝色、黑色或粉红色等颜色,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发生了变质。
(3) PH测试:通过PH测试纸或PH计来测量溶液的PH值,如果PH 值低于12,则表示溶液已经变质,需要更换。
化学专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化学专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f998452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3.png)
化学专题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氢氧化钠在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因此,保存氢氧化钠时需要注意。
剩余物的可能组成有:全部是NaOH(未变质)、全部是Na2CO3(全部变质)或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部分变质)。
第一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取少量固体,滴加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无碳酸钠。
第二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取少量固体,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含有Na2CO3.另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后加入过量氯化钙,过滤后滴加酚酞溶液,若不变色,则无氢氧化钠。
第三种可能性的检验方法:酚酞变红,说明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检验碳酸钠的方法有三种:加入盐酸有气泡冒出、加入石灰水有沉淀产生、加入氯化钙有沉淀产生。
练:1、烧碱固体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因此,保存氢氧化钠需要注意。
2、烧碱的可能组成有:全部是烧碱、全部是碳酸钠或是烧碱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3、对于第三种可能性,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含有Na2CO3.另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后滴加酚酞溶液,若酚酞变红,则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在滤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变成了红色,说明其中含有碱性物质。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化学方程式: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NaOH + HCl → NaCl + H2OXXX的第三步设计不正确。
因为他没有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只是通过加水溶解固体来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另一种检验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的方法是使用硫酸铜试剂。
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CuSO4 → CuCO3↓ + Na2SO4XXX的设计不合理。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教学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教学设计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b0c4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
七说板书设计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一、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2naoh+co2=====na2co3+h2o
二、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酸--------------- 是否有气泡产生
碱(石灰水)--------是否有沉淀产生
盐(氯化钙溶液)---是否有沉淀产生
三、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石蕊试液-----是否变蓝
酚酞试液------是否变红
氯化铵-------是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硫酸铜------是否有蓝色沉淀生成
四、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除杂
原则:不变、不引、易分离
八、说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复习型实验探究探究,学生已知道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一些性质,具有了判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的一些基础知识。
我设计的过程想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证明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体验探究的快乐。
将一个溶液成分确定设计成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探究获得结论的快乐。
二是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当学生用自己预设的实验方案成功的实现了他们的设想时,同学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会认识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对获取正确结论的重要性,体验到认识的发展是理论
和实践不断交锋和不断融合的过程。
三是将更多地说话机会留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使课堂始终充满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气氛,针对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NaOH,,,Ca(OH)2变质问题
![NaOH,,,Ca(OH)2变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23b29452d380eb62946dd5.png)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1、变质原因与成分分析原因: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成分分析:没有变质:NaOH;部分变质:NaOH和Na2CO3;全部变质:Na2CO3.2、检验是否氢氧化钠变质的方法:注意:在检验氢氧化钠是变质时,加入的酸必须是足量的!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时,成分为NaOH和Na2CO3,此时如果加入少量的酸,酸会先与NaOH反应后与Na2CO3反应,酸的量少的话不会与Na2CO3反应,看不到气泡。
题目1: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1)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钙、氢氧化钠三种物质;(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3)氯化钙、氯化钡的水溶液均呈中性.【提出问题】(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实验探究】实验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填“显”或“不显”)碱性.实验二:(1)她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到,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式.(3)她取上述烧杯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老师发现后,提示她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只要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变为(填化学式)溶液,即可得到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化学方程式表示)解析:(1)碱具有四个通性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如果酒精呈碱性会有OH—,滴加硫酸铜溶液时会有蓝色沉淀生成,所以不显碱性。
(2)固体酒精中含有NaOH,如果NaOH变质会有Na2CO3,滴加稀盐酸时会看到有气泡生成。
氢氧化钠变质情况的探究
![氢氧化钠变质情况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147e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5.png)
湿度控制
保持储存环境的相对湿度 在75%以下,以防止吸湿 潮解。
隔离酸性物质
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以 防发生中和反应导致变质。
变质后的处理方法
检测
定期检查氢氧化钠的外观、 状态及pH值,一旦发现变 质应立即处理。
清理与更换
清理变质氢氧化钠,并更 换为新鲜未变质的氢氧化 钠。
03
氢氧化钠变质情况的观察与检测
外观变化观察
总结词
观察外观变化是初步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重要方法。
详细描述
观察氢氧化钠样品是否有颜色变化,如出现黄色或棕色,这可能是由于氢氧化 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固体颗粒或沉淀物 出现。
化学性质检测
总结词
通过化学性质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氢氧化钠变质的常见原因
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存放时间过长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和水,导致变质。
长期存放的氢氧化钠,若未妥善密封, 会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导致变质。
受潮
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若环境湿度 较高,易吸水潮解,进而与二氧化碳 反应变质。
02
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
04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分析
与二氧化碳反应
总结词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 酸钠和水,导致变质。
详细描述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 应,逐渐转化为碳酸钠,使氢氧 化钠失去碱性,从而变质。
与氧气反应
总结词
氢氧化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和水 ,导致变质。
详细描述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逐渐 转化为氧化钠,使氢氧化钠失去碱性 ,从而变质。
化学专题-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化学专题-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bec5cfe524de518964b7d57.png)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1、变质原因: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2=Na2CO3+ H2O2、变质情况: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剩余物的可能组成有:(1)全部是NaOH(一点都没变质);(2)全部是Na2CO3(全部变质);(3)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部分变质)。
3、检验是否变质:(1)方法一:加酸,(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均可),现象:有气泡产生。
2HCl + Na2CO3=2NaCl+ H2O+CO2↑HCl+NaOH=NaCl+H2O (无气泡产生)(2)方法二:加碱,【可溶性碱,Ba(OH)2、Ca(OH)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Ca(OH)2 + Na2CO3 = CaCO3↓+2NaOHCa(OH)2与NaOH 不反应,无现象。
(3)方法三:加盐,【可溶性钡盐和钙盐,CaCl2、】,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 +CaCl2= CaCO3↓+2Na ClNa2CO3与NaOH 不反应,无现象4、检验是部分变质还是完全变质【思路】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所以Na2CO3一定存在,只是需要鉴定NaOH,是否存在即可。
由于CO32-会对OH-的检验造成干扰,所以,先让CO32-全部沉淀,再检验OH-的存在。
【方法】步骤一:使碳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将氢氧化钠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CaCl2溶液【或Ca(NO3)2、BaCl2、Ba(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不能加入Ba(OH)2、Ca(OH)2,因为加入的OH-离子,2会影响后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步骤二:检验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存在,说明样品部分变质;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氢氧化钠不存在,说明样品已经全部变质。
【步骤二,也可以向滤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专项练习1、实验室中有一瓶烧碱固体,打开瓶盖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小王认为它可能变质,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思路:不增、不减、易分)
选用试剂 化学方程式 评价及理由
稀盐酸溶液
Na2CO3+2HCl=2NaCl+H2O+CO2↑
氯化钙溶液
NaOH+HCl=NaCl+H2O
Na2CO3+ CaCl2= 2NaCl + CaCO3↓
不可行,会和氢氧化钠反应
不可行,会生成NaCl 新的杂质
氢氧化钙溶 Na2CO3+Ca(OH)2=CaCO3↓+2NaOH 可行 液
NaOH变质的研究思路
一.先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变质原因: 2NaOH+CO2=Na2CO3+H2O
是否变质
二.再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aOH
Na2CO3 全部变质 ; 部分变质 Na2CO3 、NaOH 。
变质情况
选用试剂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方 案 三 方 案 四 化学方程式或现象 结论
稀盐酸 (HCl) 氯化钙溶液 ( CaCl2 )
Na2CO3+2HCl=2NaCl+H2O+CO2↑
样品1为:
NaOH溶液
Na2CO3+ CaCl2= 2NaCl + CaCO3↓
样品2为:
氢氧化钙溶 Na CO +Ca(OH) =CaCO ↓+2NaOH 液( Ca(OH)2 )
鉴别样品1,样品2
知识回顾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1.能与酸(如稀盐酸等)反应
2.能与某些碱(如氢氧化钙溶液等)反应
3.能与某些盐(如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溶液)反应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1.能与指示剂反应 2.能与酸反应 3.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反应
4.能与某些盐(如:硫酸铜)溶液反应
•小组讨论并完成演示实验:(提示:考虑NaOH或 Na2CO3的化学性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________(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2 3
Na2CO3溶液
氯化钡溶液 Na CO + BaCl = 2NaCl + BaCO ↓ ( BaCl )
2 3 2 3
解决实际问题
前几天老师做完实验后,忘了把这瓶氢氧化钠 溶液盖上瓶盖,你认为这瓶溶液会发生什么样的 变化呢?
交流讨论
一、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 已变质; 未变质 。
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深化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的 性质和转化的认识。 (2)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 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氢氧化钠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掌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及相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逐步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来探究、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 题。
NaOH
问题1: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呢? 分析:溶液中的成分
猜想1:全部变质 Na2CO3 ;
猜想2:部分变质 Na2CO3 、NaOH 。
探究实质:检验其中 是否有NaOH
学生溶液于试 管中,滴加足量的 CaCl2溶液 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 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 液
温馨提示:还应注意NaOH的保存方法
精兵演练
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 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 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 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酚酞试液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下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 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 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若溶液变红色 若溶液为无色
氢氧化钠是部分 变质 氢氧化钠是全部变 质
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那么它还有使用 价值吗? 1.当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时:
可以直接当碳酸钠溶液使用
2.当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时:
只要想办法除去其中已变质部分的碳酸钠,就可以再继 续使用
(2NaOH+CO2=Na2CO3+H2O) NaOH
3、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探究实质:检验其中 是否有Na2CO3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 已变质
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实验步骤
取少量的样品溶 液于试管中,滴 加稀盐酸
实验现象
若有气泡产生
若无气泡产生
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二、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