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利益诉求
新形势下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新形势下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者:暂无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7期一、新形势下群众利益诉求的特点利益诉求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向执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级组织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寻求利益保护的过程。
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出新特点:第一,诉求主体多元化。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加速分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产生,多元化的群体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利益诉求的主体也不再仅限于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还包括越来越多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也在不断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寻求利益保护。
第二,诉求数量居高不下。
随着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群众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空前增强,利益表达意识日益觉醒,表达愿望日趋强烈,开始采取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近年来,从各渠道体现出来的群众利益诉求数量居高不下,如全国信访总量仍保持高位运行,并出现了地方下降、北京上升的趋势。
第三,诉求内容综合化。
群众利益主体的多元使其诉求差异性明显,加之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多方面的需求被激活,其利益诉求内容更加多样和综合,不再仅限于物质利益诉求的表达,出现了物质利益诉求、精神诉求、政治利益诉求和权利诉求相互交织的态势。
第四,诉求方式多样化。
随着群众参与国家事务要求日益迫切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群众的利益诉求方式更加多样化,除原来的信访、请愿、游行、散步、罢工等方式外,更多以诉诸法律和网络、微博、新闻媒体等舆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二、当前应对群众利益诉求存在的问题(一)认识走入误区一是基层干部把群众的利益诉求看成是洪水猛兽,不承认利益冲突的合法性,导致对群众利益诉求的抵触和堵压。
二是走入了权力主导型意识的误区,一些基层干部过多从政治角度来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将政府和群众利益对立起来,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极易激化矛盾。
三是有些基层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只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对民生问题缺乏关注,对群众利益关心不够,漠然处之,最终导致事态恶化。
群众利益诉求总结

群众利益诉求总结引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的利益诉求是至关重要的。
群众利益诉求的总结,能够帮助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相关利益相关方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改善社会治理、提升民生水平。
本文将对近期群众利益诉求进行总结,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1. 教育领域的利益诉求1.1 提升教育质量与公平性群众普遍关注教育领域的问题,希望提升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他们呼吁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减少城乡教育差距。
此外,家长们也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性等问题表示关注。
1.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群众普遍认为教师是教育的灵魂,关注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待遇和培训。
他们呼吁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医疗卫生领域的利益诉求2.1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群众普遍认为基层医疗服务是他们就医的第一站,希望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他们关注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医疗人员数量和培训、医保政策等问题。
2.2 降低医疗费用群众普遍关注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政府的调控来降低医疗费用。
他们对医保政策、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等问题表示关注。
3. 就业与社会保障领域的利益诉求3.1 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分配群众普遍关注就业机会的公平分配问题,认为存在地域差异性、性别歧视等问题。
他们希望政府加大就业创造力度,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群众呼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
他们关注退休金、医保报销、失业救济等问题。
4. 环境保护领域的利益诉求4.1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群众对大气污染问题表示关注,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的频率。
他们关注工业企业的排放问题、机动车尾气的治理等。
4.2 保护水资源和土壤质量群众关注水资源和土壤质量的问题,呼吁政府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他们关注水污染、地下水超采等问题。
群众诉求典型事迹材料

群众诉求典型事迹材料
《群众诉求典型事迹材料》
近日,某市一位普通市民李先生因为市政建设中的一处垃圾处理点给附近居民带来的困扰,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诉求。
他发现该垃圾处理点虽然位于市政规划中,但却在居民住宅区附近,噪音和气味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面对李先生的诉求,相关部门开始积极跟进,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多次听取居民意见。
经过充分沟通和协商,最终确定了迁移该垃圾处理点的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居民的意见和利益。
在此过程中,李先生一直积极参与,不断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和沟通工作,让居民对迁移该垃圾处理点的决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支持。
最终,垃圾处理点成功迁移,居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李先生也因为他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获得了居民们的赞誉和感激。
他的行为成为了群众诉求典型事迹,激励了更多市民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建设和进步。
这样的事迹充分展现了群众诉求的力量和价值,也呼吁更多人像李先生一样,关注社会问题,勇敢发声,为改善社会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及时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诉求,积极解决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只有通过群众积极参与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响应,社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和和谐稳定。
对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探讨

丰 收稿 日期 : 2 1- 0 2 0 1 1- 6
作者简介 :徐伟声( 6一 ) 17 9 。另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副校长 、市民干校校长 。研究方向 :社会管理 。
制度 、 各种社会组织等。畅通利益诉求渠道的
积极 意 义主要 有 :一是全 面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的 必需 。科 学发 展 观的核 心是 以人 为本 ,而 畅通 利益 诉求 渠道 就 是一种 以人 为本 的具体 体现 。
制度 化 、规范 化 、法制 化 的轨道 等 。 有 了完 善 的利益 诉 求机 制 ,还要 有有 效的
利益诉求渠道去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 。利益诉
求 渠道 主要 有人 民代 表 大会 制度 、信 访制 度 、 村 民委 员会 制度 、法 律援 助 制度 、工 会委 员会
强 烈 , 17 至 18 年 ,全 国法 院 共 处理 群 98年 92
3相 关 的利益 诉求 机 制缺 陷还较 多 。利益 . 协 商 、调 整 机制缺 失 易 引发 冲突 。干部 群众普
遍 认 为 ,群 众参 与群 体 性事件 ,多数是 因切 身 利 益或 相 关 利 益 受 到 损 害 ,而 在 他 们维 护 权
二是 实现 社会 主 义核心 价值体 系 的必 需 。只有 让群 众 合理 的利 益诉求 得到 及时 解决 ,才 能 在 广 大 群 众 中树 立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共 同理 想 ,激 发他们 以爱 国主 义 为核心 的 民族精 神 和 以改 革 创 新 为 核 心 的 时代 精 神 。三 是 实 现 物 质 、政 治 、精 神三 个文 明 的必需 四是构 建 全 面 小康 、和谐 社会 的必 需 。只有 老百 姓 的合 法 权 益 得 到 保 障 ,合 理 的 利 益 诉 求 得 到 及 时 解 决 ,才 能使 他们 活得更 有 尊严 。五 是各 项工 作 得 以顺 利推进 的 必需 。只有 让群 众合 理 的利 益
群众利益诉求总结汇报

群众利益诉求总结汇报群众利益诉求总结汇报1. 引言:群众利益诉求的重要性(100字)群众利益诉求是指社会中广大人民群众为改善生活条件、保障权益以及满足基本需求所提出的要求。
群众利益诉求的实现,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对群众利益诉求的总结和汇报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群众利益诉求(200字)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提出了许多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诉求。
其中,经济类诉求包括就业机会公平、收入分配合理、社会保障完善等;教育类诉求包括教育资源公平分配、教育质量提高;医疗类诉求包括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费用控制等;环境类诉求包括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住房类诉求包括住房供给保障、住房价格控制等。
这些诉求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感。
3. 政府在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中的作用(200字)政府在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提供就业机会、改善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等,以满足经济类诉求。
其次,政府在教育、医疗、环境、住房等领域加大投入和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此外,政府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一些矛盾和纠纷。
政府在解决群众利益诉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00字)目前,我国在解决群众利益诉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地区和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利益分配不均,一些弱势群体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其次,一些公共服务领域存在服务质量不高、资源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在一些涉及土地、环境、住房等方面的问题上,政府和群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导致诉求难以及时得到解决。
5. 解决群众利益诉求的建议和措施(300字)要解决群众利益诉求,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改革力度,确保经济发展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2023年群众诉求办理工作的个人总结

2023年群众诉求办理工作的个人总结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各界的发展速度加快, 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作为2023年群众诉求办理工作的参与者, 我亲身经历了一系列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
回顾这段工作历程, 我深感到这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收获的事业。
现在, 我将针对2023年群众诉求办理工作进行个人总结, 以期能更好地总结经验, 提升工作水平。
首先, 群众诉求办理工作的核心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
作为一名诉求办理工作者, 我首先要保持务实, 倾听群众的心声, 并积极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发现, 有时候群众的诉求虽然看似琐碎, 但却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幸福感。
因此, 我始终保持一颗耐心的心态, 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其次,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诉求办理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情况。
群众的诉求不再仅限于生活困难和行政不便, 还包括了对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关切。
为了应对这些复杂的诉求, 我认为我们工作人员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 我不断学习相关知识,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解决他们的需求。
此外, 2023年群众诉求办理工作还需要注重信息化的建设和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诉求通过网络途径提交, 传统的纸质办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工作要迎接信息化的挑战, 建设好便捷的在线办理平台, 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服务。
同时, 我们还要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 以便更好地满足群众的诉求。
另外, 诉求办理工作的有效推进还需要政务部门间的合作与互动。
我发现, 在办理某些复杂的诉求时, 往往需要多个政务部门的协同配合, 才能解决问题。
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作, 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的实施。
只有形成了政务部门间的工作合力, 我们才能更高效地推进诉求的办理工作。
保障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

社 区 ,也有 居 民利用 过市长 热线 、网络信 访等 。从调 研 中得 知 ,作 为重要 的制度化 利益表 达渠道 的 人 民代 表制 度利 用率很 低 。居 民对 选举人 大代 表 的意 义 了解甚 微 ,无 法确认选 举人 大代表 与 自己的
利 益关 系 ,对 候选 人 陌生 ,导致他们 对选举 热情 和积极 性普遍 较低 。当利益受 到侵 害时或者 即将被 侵 害 时 ,诉求 无法 正 常表达 ,或 因为表达 的意愿 迟迟得 不到有 关单位 的反馈意 见或者 没有满意 的答 复 ,难 以完 全实现 和维 护群体 的切 身利益 ,或在 某个 环节 遇 到 了不公 正 的待 遇或 者被 怠慢 、敷 衍 、
针对非营利性组织在我国数量之少普遍的层次之低独立性差的现状可适时制定非政府组织法等有关的专项法律法规鼓励成立自治组织从法制层面上明确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各自的职责和法律地位并依法将向非政府组织转移职能作为政府行政职能分项转移的基本依据和合法途径也使公众组织化参与的政治诉求的表达和其他行为有法律法规的保障
理 的 、要 求 过高 的 ,甚 至是 上访 的 “ 业 户 ” 和 “ 子户 ” 专 钉 。在 群 众信 访 反 映 的问 题 中 ,乌鲁 木 齐 前 市委 书记 栗智 也 曾评 价 , “ 0 以上 有 道 理 或 有 一定 的 实 际 困难 ,无 理 取 闹 的只 占一 小 部 分 ” 8% 。 还有 “ 三股 势力 ” 和 国外 敌 对 势 力 利 用 宗 教 和一 些 就业 、教 育 、 习俗 等 热 点 问题 有 意制 造 事 端 , 借机 挑拨 群 众 闹事 的 。
社会公共事务 ,又因为缺少参政机会和能力及群体利益代言人 ,“ 没有什么机会 与可能支持同样要 求 的其 他人 相联 系 或交 流 ” ,不 熟悉 体制 内的沟 通 技 巧 ,也没 有 社会 资 源 支撑 自己 的行 动 ,这 一 分 散 的社会 群 体无 社会 影 响力 ,难 以实 现 有效 的集 体利 益 表达 。他们 往 往在 生存 受到 重 大影 响时 才去
浅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合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

浅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合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大量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冲突不断,人民群众为自身利益而以信访的方式表达诉求,目前信访呈现出数量上的多发性、形式上的复杂性和程度上的对抗性的特点,这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阻碍法制化进程,而且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
特别是一部分上访群众以围攻政府、堵塞交通、阻碍施工、冲击机关等非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诉求,给政府施压,影响了生产、建设、办公等正常秩序,侵犯和损害了其他更多数人的利益,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
笔者就如何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表达利益诉求,谈个人粗浅认识。
一、非理性方式产生的原因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必须了解非理性方式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异常心态所致心态之一:“闹而优则仕”。
不少群众心存“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越级访、集体访、甚至缠访、闹访,才能给当地政府和机关部门施加压力。
加之个别单位处理方法欠妥,为了尽快平息事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上访人员一吵一闹,就给其一点小“甜头”,久而久之,助长了这种“闹而优则仕”的不良习气,上访者则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心态之二:“法不责众”。
许多上访群众普遍认为,声势越大,越能引起重视,人数越多越能构成压力,即便是出了什么事,也有大家一起扛着。
别人能做,“我”也能做。
受这种“法不责众”的心理驱使,有些上访人采取威胁、利诱等方式,串联人马,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一拥而至。
心态之三:“领导情结”。
“有问题找领导,领导越大越好,越往上级越有效”的思想在上访者心中普遍存在。
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群众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发了话,问题解决才有希望。
在上访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要求领导亲自接待,且经常要求党政一把手接待,领导接待了,他们才感到吃了“定心丸”。
2、基层政府妥协退让所致迫于压力而“花钱买稳定”。
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合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

浅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合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作者:————————————————————————————————日期:浅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合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大量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冲突不断,人民群众为自身利益而以信访的方式表达诉求,目前信访呈现出数量上的多发性、形式上的复杂性和程度上的对抗性的特点,这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阻碍法制化进程,而且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
特别是一部分上访群众以围攻政府、堵塞交通、阻碍施工、冲击机关等非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诉求,给政府施压,影响了生产、建设、办公等正常秩序,侵犯和损害了其他更多数人的利益,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
笔者就如何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表达利益诉求,谈个人粗浅认识。
一、非理性方式产生的原因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必须了解非理性方式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异常心态所致心态之一:“闹而优则仕”。
不少群众心存“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越级访、集体访、甚至缠访、闹访,才能给当地政府和机关部门施加压力。
加之个别单位处理方法欠妥,为了尽快平息事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上访人员一吵一闹,就给其一点小“甜头”,久而久之,助长了这种“闹而优则仕”的不良习气,上访者则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心态之二:“法不责众”。
许多上访群众普遍认为,声势越大,越能引起重视,人数越多越能构成压力,即便是出了什么事,也有大家一起扛着。
别人能做,“我”也能做。
受这种“法不责众”的心理驱使,有些上访人采取威胁、利诱等方式,串联人马,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一拥而至。
心态之三:“领导情结”。
“有问题找领导,领导越大越好,越往上级越有效”的思想在上访者心中普遍存在。
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群众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发了话,问题解决才有希望。
环渤海地区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法律洞察

环渤海地区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法律洞察【摘要】在群众的利益实现过程中,利益表达是第一环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形成的一整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为群众的诉求表达环境提供了基本的土壤。
随着改革开放,环渤海地区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现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逐现短板。
本文从创新社会管理目的出发,结合环渤海各省市实践,洞察现有机制缺陷,从四大维度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利益诉求;社会管理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与创新社会管理存在归属关系,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
(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内涵“指加强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交流,增强与群众沟通,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的机制;也是群众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和方式,表达自身需求和意见,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机制[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涵“创新社会管理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对传统管理模式及方式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2]”(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对于创新社会管理之重点内容的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为其最有力手段。
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涵盖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
其中,合理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确保切实解决关乎群众利益的重大要题,是其余三大机制的基石。
由此,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对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可见一斑,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题中之义,也是环渤海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经之路。
二、我国现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一)直接选举和罢免依照宪法及法律规定,县级以下,选民通过直接选举选出地方人大代表,并监督选举过程。
架起群众利益诉求的新平台——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检察院群众工作纪实

让 群 众 畅 抒 己见 , 并将 群 众
意 见 、建 议 梳 理 归 纳 ,运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 将 村 社 概
况 、村 务 财 务 、惠农 资金 投 入 使 用 、矛 盾 纠 纷 等 情 况 全
动 。” 他 们 把 调 查 了解 到 的
随着 经 济 体 益 诉 求 多 元 ,以
民生 问题 为 主 的 矛 盾 逐 年 凸
工 作 科 ,构 建 起 以 民 意 沟 通 、诉 求 办 理 、 回应 关 切 为 主要 内 容 的 民 生 检 察 服 务 新 机 制 ,坚 持 “ 群 众 为 先 、法
事之道 。
除3 次集 中培训 乡镇 和村 社 干 部 ,增 强 基 层 干 部 的 民 主 意
专 门 编 制 ,院 党 组 在 全 院范 围 内精心 选 配 了4 名法 律 观念
识 , 提 高 他 们 的 民 主 素 养
外 ,重 点 是 深 入 第 一 线 ,走 村 串户 , 与群 众 平 等 交 流 ,
己 , 竞 哭 得 像 孩 子 般 的 纯
朴 ,热 泪 淌湿 了衣 襟 ,他 也
道义 ,草根之所 倚 ”的锦 旗送
到渝检二 分院 。
胜诉 更 激 起 她 和 她 的 战 友 们 更 多 的 期 盼 、更 大 的信 心 和 更 强 的前行 动力 。 有 人 说 ,希 望 更 有 尊 严
一
线 传 真
姚 东 阳
2 0 1 2 年3 月2 6 日 ,重 庆 市 巫 溪 县 检 察 院经 县 编 制 委 员 会 批 准 ,正 式 挂 牌 成 立 群 众
定 :检 察 院俯 下 身 子 做 好 群 众 工 作 , 畅 通 化 解 矛 盾 渠
信访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解决

信访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解决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在新时代,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未来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而作为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之一,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2023年,信访工作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社会治理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已经成为了信访干部们的重要职责。
2023年,随着我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多,信访工作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各级信访部门高度重视群众诉求,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工作机制的完善。
信访干部们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职责,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解决群众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信访工作逐渐走向科学、规范、高效的发展轨道。
为了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解决,信访干部们先要重视社会矛盾和群众利益,及时收集反映,分析研判,合理引导,加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预警、研判、处置和舆情引导。
同时,信访干部们也要注重群众教育和信息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减少因误解、疑虑、不信任而引发的信访事件的数量。
减少信访事件的数量当然可以降低信访工作的压力,但更需要关注的是解决信访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为此,各级信访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科学的制定信访工作指导手册,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培训和管理,使用大数据和技术进行信息处理、问题分析、预警和协同处置,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努力将信访问题解决的时间缩短到最短。
在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中,信访干部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群众的意见和诉求。
信访干部们要有耐心、有同情心、有智慧、有能力,深入了解群众的思想和需求,多与群众沟通交流,协调解决矛盾,必要时采取措施确保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同时要积极宣传和倡导正确的法律意识,让群众信任法律、信任政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信访工作的有效运行不仅是信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重要途径。
群众利益表达制度

群众利益表达制度通畅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群众的利益诉求难以获得合法的渠道进行表达时,将使群众间利益的失衡状况更加突出,并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这将导致群众与政府间关系出现裂痕、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法治层面将损害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等等。
因此,随着群众利益意识日益强化,利益表达愿望日趋强烈,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为不同利益诉求主体提供完全、充分、畅通的表达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一)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政治体制。
群众利益的诉求更多地表现为他们的社会政治态度的表达,因此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重点在于拓宽群众的政治表达渠道,为公众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提供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具有决定性意义。
应切实发挥党作为群众利益代表表达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党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取得实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要依法履行相应职能,将公众的利益诉求及时、准确地进行反映,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决策机关应当充分尊重和听取政协委员所代表群众的利益诉求,使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
政府部门应当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
笔者建议把社会协商对话的范围扩大到更多领域中,在法律、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通过协商对话,把利益矛盾和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既有利于社会利益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社会和政治稳定。
(二)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法律体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群众利益诉求已经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如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确赋予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立法法和选举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律也对群众利益诉求的一些具体方式,例如参加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进行了规定;法规层面的信访条例也有相关规定。
沟通和交流——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桥梁

达渠道不畅等。为此,要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使诉求意识着实增强,搭建利益 益,怎能拉近与选 民的距离 。
诉求的桥梁以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改革现有的政治体制以便人民群众与政府的对
话,营造 良好的诉求局面,利于社会秩序稳定和和谐社会 的构建。
利益诉求的问题。目 前,我国合法的利益表达方式有集会,游行, 1党和政府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十六大以来,关注民生,改善 示威 ;信访 ;听证会 ;选 举; 向人大、政协 、人 民团体以及媒体 反 .
全国法院处理民事中诉来信 380 , 90 件,接待民事中诉来访 490 30 人 为广大人 民的需求提 供条件,创设更多的学习机会 。而我们不仅要 次,两者相加为 8 70件 ( )次。到 19 年至 20 30 人 98 02年,全固法 重视自身素质提高还应抓住国家的机遇,从而更好的参与到国家的 院共处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42 万件 ( 24 人)次,上升了 50 ” 政治活动中, 近 0 倍。 进行更多话语权的交流, 切实让自己的诉求得以满足。
”鉴于固情、势情、民情, 我 形成 常由国家 自行决断并实施,人 民群众 的利益 诉求一直处于被压 面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的自治功能。 抑被控制的状态,势必造成利益诉求渠道缺失和不畅通。随着市场 国在具体实施利益诉求机制构建的过程,应重视集体组织的发展,- - 发挥 团体在民土政治建设 中的主体 作用,形成罔家 、社会和个人之 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性互动 。 有所提升,进i对 自身利益的关注有所增强。可闪我罔长期的封建 间的 良 面 社会 和计划 经济体 制的制 约所形 成 的这种 “ 老百 姓咋 能斗过 当官 2搭 建人民群众 利益诉求的桥梁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 (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地位。要加强人民代表的地位, 1 的 ” 上法庭是丢人 的事 ”等腐朽 思想 的侵蚀和禁锕 ,使得我 国人 ,“
经验材料:群众诉求有呼必应有难必帮

经验材料:群众诉求有呼必应有难必帮作为一名公务员,我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群众诉求。
每天都有大量的来电、来信和来访,一些群众诉求十分紧急和重要,需要我及时处理解决。
在处理群众诉求的过程中,我坚持“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原则,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呼声和需求。
首先,我注重与群众的沟通和交流。
当接到群众来访或来电时,我会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并仔细记录下来。
在与群众交流中,我会主动提问,了解问题的具体情况和背景,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会向群众解释相关政策法规和政府的工作原则,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作的难点和限制。
其次,我注重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在处理群众诉求时,我会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迅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如果问题确实是我们可以解决的,我会直接提供帮助,并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尽快解决问题。
如果问题需要其他部门协助,我会及时转交并保持沟通,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再次,我注重问题的跟进和反馈。
解决群众诉求并不仅仅是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关注问题的后续。
在解决问题后,我会与群众保持联系,了解解决情况,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也会及时向上级反馈解决情况和群众的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满足群众的需求。
通过我坚持“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原则,我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群众的问题,帮助他们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和利益。
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更是一个服务者,我肩负着为群众服务的使命和责任。
只有真正关心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才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
总之,群众诉求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是一名公务员应当遵循的原则。
只有通过细致的沟通与交流,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和可行性,以及问题的跟进和反馈,才能真正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我将一直践行这一原则,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我担任公务员的多年工作经验中,我深刻体会到,“有呼必应,有难必帮”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思考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思考摘要: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转型期的必然要求,现实中存在着利益诉求表达不够顺畅,不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方式不当,整个社会对群众利益的诉求表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后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是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被列入今年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健全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不断健全一套平等合法、程序规范、科学公正、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疏通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重要形式之一。
进一步健全和不断完善畅通、有效、科学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对于充分反映民意,制定正确的各项公共政策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并改进社会服务管理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当务之急所谓“利益诉求”,是指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表达利益愿望、维护利益权利、反抗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以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诉求表达机制就是指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主体,通过理智型的表达方式(避免情绪化表达方式),以组织化和透明化的渠道,向党和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表达利益需求的一整套制度。
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取向,要求对社会事务有自己的发言权和建议权,以期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第一、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的必然要求。
在多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社会还是处在不断调整、适应、分化的动态发展进程之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提高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利益矛盾的增多和社会冲突的加剧,人民内部矛盾易发、突发、多发、早发和群发的特征日益显现。
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和调整,必然带来多元化的权益诉求。
群众诉求服务工作职责内容

群众诉求服务工作职责内容一、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概述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了解民情、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群众诉求服务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群众的诉求,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群众诉求服务工作职责内容1. 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服务工作机制。
负责制定和完善群众诉求服务工作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确保群众诉求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 搭建群众诉求服务平台。
负责建设和维护群众诉求服务平台,包括电话热线、网络平台、实体服务窗口等多种形式,方便群众通过不同渠道反映诉求。
3. 受理和登记群众诉求。
负责接待来访群众,受理群众的书面、电话、网络等各种形式的诉求,对群众的诉求进行详细登记,确保诉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分类处理群众诉求。
根据群众诉求的性质、内容和紧急程度,将诉求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相关程序和时限要求,及时转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 跟踪督办群众诉求。
负责对已转交相关部门处理的群众诉求进行跟踪督办,确保诉求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对于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群众诉求服务的顺利进行。
6. 反馈群众诉求处理结果。
负责将群众诉求的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解释原因,告知下一步工作安排,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7. 分析研究群众诉求情况。
负责对群众诉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找出问题的规律和原因,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8. 加强群众诉求服务队伍建设。
负责组织开展群众诉求服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群众诉求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
9. 宣传普及群众诉求服务知识。
负责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宣传普及群众诉求服务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
浅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诉求

16 农村·农业·农民2021.5A浅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诉求王留玉摘 要:推进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关注农民的土地、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利益需求,重视农民进城后要求享有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身份、同样的社会福利等要求,聆听城镇化浪潮下农民的心声,畅通农民利益诉求渠道。
通过具体有效的措施尽可能地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利益;诉求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深入全面地认识农民的利益需求,畅通农民诉求反映渠道,尊重农民的意愿。
一、农民利益诉求构成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诉求是农民在这个过程中对自身所能分配到的利益的设想和表达。
农民利益诉求主要围绕自身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生活满意度、就业倾向、社会保障等展开。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土地收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最关心的是土地问题,这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问题的症结。
土地承担着农民生产与保障的双重功能,拥有土地是大部分农民所谓的“可以生存”的底线,缺失这个清水河蜿蜒东南,缓缓流淌。
穿“商练公路”南行约1.5公里进入练集镇与平店乡交界处,映入眼帘的是“和畅农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庞大的新型沼气设备、农产品加工车间矗立田间地头,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田野里梨树等杂果花开满枝,其他农作物一片嫩绿。
与之相邻的是一个“家庭农场”,平店乡葛楼村青年孙高亮带领几十名“钟点工”,正在为300多亩地膜蔬菜“破土助力”。
继续南下东行,途经217省道、焦黄公路、平店乡东西乡道。
在清水河南岸王坡寨村境内,一个总投资3.2亿元的“风远清洁能源40MW(兆瓦)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建设单位负责人张永涛介绍说,该项目占地面积16亩,牵涉到平店、练集、黄寨3个乡镇,计划建 12个风力发电点、1个升压站,今年12月末可建成并网投产,年发电量约7000万度。
浅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合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

浅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合理有序表达利益诉求目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大量社会矛盾相互交织冲突不断,人民群众为自身利益而以信访的方式表达诉求,目前信访呈现出数量上的多发性、形式上的复杂性和程度上的对抗性的特点,这不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阻碍法制化进程,而且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
特别是一部分上访群众以围攻政府、堵塞交通、阻碍施工、冲击机关等非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诉求,给政府施压,影响了生产、建设、办公等正常秩序,侵犯和损害了其他更多数人的利益,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
笔者就如何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表达利益诉求,谈个人粗浅认识。
一、非理性方式产生的原因谈引导群众走法律渠道表达利益诉求,必须了解非理性方式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异常心态所致心态之一:“闹而优则仕”。
不少群众心存“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越级访、集体访、甚至缠访、闹访,才能给当地政府和机关部门施加压力。
加之个别单位处理方法欠妥,为了尽快平息事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上访人员一吵一闹,就给其一点小“甜头”,久而久之,助长了这种“闹而优则仕”的不良习气,上访者则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心态之二:“法不责众”。
许多上访群众普遍认为,声势越大,越能引起重视,人数越多越能构成压力,即便是出了什么事,也有大家一起扛着。
别人能做,“我”也能做。
受这种“法不责众”的心理驱使,有些上访人采取威胁、利诱等方式,串联人马,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一拥而至。
心态之三:“领导情结”。
“有问题找领导,领导越大越好,越往上级越有效”的思想在上访者心中普遍存在。
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群众认为只有上面的领导发了话,问题解决才有希望。
在上访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要求领导亲自接待,且经常要求党政一把手接待,领导接待了,他们才感到吃了“定心丸”。
2、基层政府妥协退让所致迫于压力而“花钱买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众的利益诉求
湖北“石首事件”、贵州瓮安“6·28”事件、甘肃陇南“11·17”事件……在信访问题由来已久且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去年以来直至近期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群体性事件,或由于先进入信访渠道未受重视,或直接跨过信访,产生了较大负面作用。
这类事件的频发,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基层政权的稳定敲响了警钟,也暴露了信访处置的尴尬,直戳了信访处置的“痛处”。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利益主体也日益多元化,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发的信访事件开始增多。
纵观一些典型信访案例直至重大群体性事件,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特定群体“代言人”缺位,群体利益协商、调整机制缺失,是引发冲突的主要诱因。
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破除体制性梗阻,是当务之急。
这对信访部门和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在工作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对信访群众缺乏“爱民之心”,有的只是“戒心”,甚至是抵触心理。
群众渴盼解决的利益诉求受漠视,被置之不理。
之所以发生群众利益诉求不受重视的情况,一方面,一些地方长期把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当作“唯一要务”,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项目,对民生问题不够重视,把群众中特定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当成了“杂音”,民意、民怨难以入脑、上心。
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一些基层政府和干部有“唯上”的压力,却没有“尊下”的动力,只要事情不“闹大闹炸”,就难以认真倾听和有效解决群众诉求。
更有甚者,由于各种原因,还会出现对上访人群采取拉扯、推搡、驱赶等“高压”现象。
由于与上访人发生这种“身体接触”的多是公安民警,警力介入极有可能使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或不可预测的局面随时可能发生。
因此,在面对信访人群时,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严格依法办事,不出格,已显得尤为重要。
在破除群众利益诉求的体制性梗阻、构建民意表达机制上,只要有决心、有气魄,办法总会有的。
个别地方目前已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除此之外,领导干部如何锤炼素质、提高执政为民的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建立服务型政府,树立起服务意识,不是贴贴标语、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执政理念的根本转变。
这是一个长期的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的过程,尤其需要各种相关的、配套的制度建设。
(范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