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164c20a98271fe910ef960.png)
请使用ctrl+F搜索题目
1.
下列《诗经》名句分别出自: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A《秦风·蒹葭》B《王风·黍离》C《豳风·七月》D《周南·关雎》E《邶风·击鼓》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12.“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三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10分)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lún)。
【答案】: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
11.粘对是律诗平仄中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三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10分)
20.
下列人物的事迹分别可以在那些史书中找到:
(1)重耳
(2)荆轲
(3)项羽
(4)司马迁
A.《史记》B.《汉书》C.《左传》D.《战国策》
【答案】:A;C;A;D;A;B;B
21.
议论说理是古文的一大题材类型,下列论说古文的作者分别是:
(1)《马说》
(2)《六国论》
(3)《捕蛇者说》
(4)《日喻》
(5)《朋党论》
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4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4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ea1b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c.png)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4题库及答案1.下列名言各出自:(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2.下列寓言故事分别出自:(1)守株待兔《韩非子》(2)齐人乞燔《孟子》(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4)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庄子》3.下列文章分别出自:(1)《齐物论》《庄子》(2)《劝学》《荀子》(3)《五强》《韩非子》(4)《兼爱》《墨子》(5)《盗跖》《庄子》1.下列故事各出自那部史书:(1)秦晋靖之战《左传》(2)苏武牧羊《汉书》(3)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4)狡兔三窟《战国策》2.下列史书在体例上分别属于:(1)《史记》通史(2)《左传》编年体(3)《国语》国别体(4)《汉书》断代史3.下列人物的事迹分别可以在那些史书中找到:(1)重耳《史记》《左传》(2)荆轲《史记》《战国策》(3)项羽《史记》《汉书》(4)司马迁《汉书》1.议论说理是古文的一大题材类型,下列论说古文的作者分别是:(1)《马说》韩愈(2)《六国论》苏洵(3)《捕蛇者说》柳宗元(4)《日喻》苏轼(5)《朋党论》欧阳修2.下列叙事记游古文名篇的作者分别是:(1)《小石潭记》柳宗元(2)《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文与可画赏笛谷偃竹记》苏轼(4)《丰乐亭记》欧阳修(5)《黄州快哉亭记》苏辙3.下列名句或成语分别出自哪位古文家之手:(1)黔驴技穷柳宗元(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3)成竹在胸苏轼(4)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5)泯然众人矣。
王安石1.《徐文长传》是O为明代作家徐渭作的传记,传记突出渲染了徐渭对抗权贵的“狂生”精神。
A.袁宗道B.袁宏道C.袁枚D.陈继儒2.张岱是晚明最著名的小品文作家,他的小品文集有OoA.《武林旧事》B.《晚香堂小品》C.《西湖梦寻》D.《石匮书》3.山水游记是小品文的常见题材,下列经典游记的作者分别是:《西湖七月半》张岱《满井游记》袁宏道《记游松风亭》苏轼《湖心亭看雪》张岱。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3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3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2ec50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5.png)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3题库及答案请系统学习《第六章小令》的相关内容之后,在形成性考核任务发布二周之内,以论坛发帖的形式完成下列任务:一、推荐阅读(主帖)用六百字左右的小文章向你的同学推荐一位你最欣赏的唐宋时期的小令作家,文章内容须包括:1.推荐理由(不少于400字)(1)该词人小令在题材内容、思想情感上的特色及成就;(2)该词人小令在体制形式、艺术表现上的特色及成就:(3)该词人小令在中国古代词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2.推荐作品(字数不超过150字)推荐你认为最能代表该词人小令成就的作品二首,作品必须附有原文。
鼓励推荐作品鉴赏文章,推荐时须标明文章作者及出处,鉴赏文章原文不包含在规定的150字之内。
同时鼓励推荐小令作品吟唱,包括古曲演唱原词及今人改编歌曲,推荐时须标明歌曲名称、所用或所改编的小令作品题目、演唱者姓名,以方便大家査找收听。
二、回应同学(跟帖)评价至少二位同学推荐的作家或作品,总字数不少于200字,内容可以为:(1)阅读感受:即阅读该同学的推荐文章后的个人体悟;(2)补充信息:即补充该同学未能提供的关于该作家及其作品的信息。
答案:李煜《长相思.云一涡〉这首词应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当时“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他,作为南唐后主,生活在奢华的宫廷之中,并没有过多的忧心事。
他经常去关注宫廷之中男女之间的情感,因此词中多反映了帝王生活中官廷歌舞宴乐的盛况和男女情爱。
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
“云一綱,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从侧面写出女子的容貌艳丽和气质高雅。
虽只写衫裾,而通体所呈现的一种绰约风神自可想见。
尤其是“淡淡”和“薄薄” 两个叠词的使用,别具一格,于浅白中见新意,于细微处见匠心。
“轻颦双螺螺”,写到这位淡妆女子的表情。
轻皱双眉,似乎薑含着幽怨。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a34fc50c804d2b160b4ec0be.png)
国家开放大学《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形考任务1第一章本章自测1、下列《诗经》名句分别出自:(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E)(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B)(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C)A《秦风·蒹葭》B《王风·黍离》C《豳风·七月》D《周南·关雎》E《邶风·击鼓》2、下列楚辞名句分别出自:(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C)(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D)(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A)(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C)A《湘夫人》B《涉江》C《离骚》D《国殇》E《少司命》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C)(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B)(3)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A)(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C)A. 赋B. 比C. 兴第二章本章自测1、完成下列乐府名句:(1)山无陵,江水为竭,(D),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C)。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A)。
(4)(E),天阴雨湿鸣啾啾。
(5)低头弄莲子,(F)。
(6)(B),壮士十年归。
A.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B. 将军百战死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 冬雷震震,夏雨雪E. 新鬼烦冤旧鬼哭F. 莲子清如水2、下列乐府名篇的作者分别是:(1)《木兰诗》(唧唧复唧唧)(F)(2)《蜀道难》(噫吁嚱)(B)(3)《兵车行》(车辚辚)(A)(4)《新丰折臂翁》(新丰老翁八十八)(D)(5)《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F)(6)《短歌行》(对酒当歌)(C)A . 杜甫B. 李白C. 曹操D. 白居易E.元稹F.无名氏3、下列乐府名篇分别属于:(1)《卖炭翁》(卖炭翁)(D)(2)《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F)(3)《陌上桑》(日出东南隅)(A)(4)《西洲曲》(忆梅下西洲)(B)(5)《敕勒歌》(敕勒川)(C)(6)《石壕吏》(夜投石壕村)(D)A. 汉乐府B. 南朝民歌C. 北朝民歌D. 新题乐府F. 旧题乐府。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65e28d700abb68a982fbdc.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1 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f16249915f804d2b16c191.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2020年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3参考答案必考重点
![2020年中央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3参考答案必考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71755347e21af45b307a8a8.png)
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
2020年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857397cfc789eb162dc846.png)
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网上形考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0年11月18日。
第一次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第一章本章自测题目1下列《诗经》名句分别(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答案]E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答案]A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答案]D (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答案]B (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答案]C A《秦风·蒹葭》 B《王风·黍离》 C《豳风·七月》 D《周南·关雎》E《邶风·击鼓》题目2下列楚辞名句分别(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答案]C (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答案]D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答案]A (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答案]A (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答案]C A《湘夫人》 B《涉江》C《离骚》 D《国殇》 E《少司命》题目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答案]C (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答案]B (3)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答案]A (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答案]C A.赋 B.比 C.兴第二章本章自测题目1完成下列乐府名句(1)山无陵,江水为竭,[答案]D,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答案]C。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答案]A。
(4)[答案]E,天阴雨湿鸣啾啾。
(5)低头弄莲子,[答案]F。
(6)[答案]B,壮士十年归。
A.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B.将军百战死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冬雷震震,夏雨雪E.新鬼烦冤旧鬼哭F.莲子清如水题目2下列乐府名篇的作者分别是(1)《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答案]F (2)《蜀道难》(噫吁嚱) [答案]B (3)《兵车行》(车辚辚) [答案]A (4)《新丰折臂翁》(新丰老翁八十八) [答案]D (5)《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答案]F (6)《短歌行》(对酒当歌) [答案]C A.杜甫 B.李白 C.曹操 D.白居易 E.元稹 F.无名氏题目3下列乐府名篇分别属于(1)《卖炭翁》(卖炭翁) [答案]D (2)《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 [答案]F (3)《陌上桑》(日出东南隅) [答案]A (4)《西洲曲》(忆梅下西洲) [答案]B (5)《敕勒歌》(敕勒川) [答案]C (6)《石壕吏》(夜投石壕村) [答案]D A.汉乐府 B.南朝民歌 C.北朝民歌 D.新题乐府 F.旧题乐府第三章本章自测题目1完成下列五古名句(1)行行重行行,_________。
中央电在《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央电在《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7ab00e227916888486d7be.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53f7783b3567ec102d8a38.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五、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何影响?《古代诗歌散文专题》作业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
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2、对仗规则:二、青认真研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所讲李白七古《将进酒》,完成下列任务。
并从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对比,进一步加深对七律格律要求的理解。
1、从原诗中节选八句抄录于下,并标出其平仄。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任务-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任务-古代诗歌散文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0593ed3c1ec5da50e270ce.png)
拿答案: 293774874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第一次形考作业答案 下列为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本章自测 第一章本章自测" 题目 1:下列《诗经》名句分别出自: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A; B; C; D; E}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A; B; C; D; E}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A; B; C; D; E}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A; B; C; D; E} 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A; B; C; D; E}" 题目 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A; B; C}(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A; B; C} (3)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A; B; C}(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A; B; C}A. 赋B. 比C. 兴" 第二章本章自测 " 题目 1:完成下列乐府名句:(1) 山无陵,江水为竭, {A; B; C; D; E; F}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A; B; C; D; E; F} 。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A; B; C; D; E; F} 。
(4){A; B; C; D; E; F} ,天阴雨湿鸣啾啾。
(5)低头弄莲子, {A; B; C; D; E; F}。
(6) {A; B; C; D; E; F},壮士十年归。
A.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B. 将军百战死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 冬雷震震,夏雨雪E. 新鬼烦冤旧鬼哭F. 莲子清如水 " " 题目 2:下列乐府名篇的作者分别是:(1)《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A; B; C; D; E; F}A 《秦风·蒹葭》B 《王风·黍离》雎》 E 《邶风·击鼓》 "" 题目 2:下列楚辞名句分别出自:(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3e3fd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0.png)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2017年9月版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zhǒng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答: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作业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2、对仗规则: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二、选读杜甫的七律作品;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简要介绍该作品内容与艺术上的特色..秋兴八首杜甫原文可略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其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其五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其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答: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它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一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 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充满豪情的描绘;如对长安宫阙、昆明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悲愤情绪的;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也不尽相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的心绪..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基调的思想情绪..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王船山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船山遗书·唐诗评选卷四..秋兴八首中;杜甫除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外;反复运用了循环往复的抒情方式;把读者引入诗的境界中去..秋兴八首中;交织着深秋的冷落荒凉、心情的寂寞凄楚和国家的衰败残破..按通常的写法;总要多用一些清、凄、残、苦等字眼..然而杜甫在这组诗里;反而更多地使用了绚烂、华丽的字和词来写秋天的哀愁..乍看起来似和诗的意境截然不同;但它们在诗人巧妙的驱遣下;却更有力地烘托出深秋景物的萧条和心情的苍凉..如“蓬莱宫阙”、“瑶池”、“紫气”、“云移雉尾”、“日绕龙鳞”、“珠帘绣柱”、“锦缆牙樯”、“武帝旌旗”、“织女机丝”、“佳人拾翠”、“仙侣同舟”都能引起美丽的联想;透过字句;泛出绚丽的光彩..可是在杜甫的笔下;这些词被用来衬托荒凉和寂寞;用字之勇;出于常情之外;而意境之深;又使人感到无处不在常情之中..这种不协调的协调;不统一的统一;不但丝毫无损于形象和意境的完整;而且往往比用协调的字句来写;能产生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正如用“笑”写悲远比用“泪”写悲要困难得多;可是如果写得好;就把思想感情表现得更为深刻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的丽辞篇中讲到对偶时;曾指出“反对”较“正对”为优..其优越正在于“理殊趣合”;取得相反相成、加深意趣、丰富内容的积极作用..运用豪华的字句、场面表现哀愁、苦闷;同样是“理殊趣合”;也可以说是情景在更高的基础上的交融..其间的和谐;也是在更深刻、更复杂的矛盾情绪下的统一..有人以为杜甫入蜀后;诗歌不再有前期那样大气磅礴、浓烈炽人的感情..其实;诗人在这时期并没消沉;只是生活处境不同;思想感情更复杂、更深沉了..而在艺术表现方面;经长期生活的锻炼和创作经验的积累;比起前期有进一步的提高或丰富;秋兴就是明证..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中华腾飞已入金秋犹不寒;百年盛事令人暖..神龙遥望云天腾;孔雀即将西北还..仍待长娥现代奔;先言圣火零八点..雄狮苏醒举国庆;昌盛繁荣日益欢..作业3请于宋代词人柳永、秦观、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中选取一家;以其慢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000字..答:举例:柳永的慢词研究柳永是北宋前期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北宋慢词发展的积极作用更不容人忽视..清代宋翔凤说:“按词自南唐以后;但有小令..其慢词盖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是一位关键人物;李清照在词论中说:“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其中的“变旧声作新声”就是指柳永根据唐、宋旧曲翻新创作出新曲;乐章集中“浪淘沙”、“木兰花”等原来都是小令;柳永却变为慢词..相对于小令而言;慢词更便于抒发情感;让词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慢词遂盛..而柳永不仅在词体上起到了开创的作用;形式的解放就意味着内容的解放;柳永还对词的内容进行了开拓..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柳永慢词多写相思恋情、羁旅之愁;清代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卷四:“柳词风格不高;而音律偕缓;词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又有卧庐词话:“柳耆卿词;大率前遍铺叙景物;或写羁旅行役;后遍则追忆旧欢;伤离惜别..几于千篇一律;绝少变换;不能自脱窠臼..词格之卑;正不徒杂以鄙俚已也..”虽然柳永慢词中写男欢女爱;浅斟低唱之作占了很大比重;但是他确实为词带来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描摹都市风景与市井风情..如他歌咏杭州繁华景象与市井风情的望海潮慢词..其二;写四季之景与佳节盛况..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写春景;玉山枕骤雨新霁写夏景等..其三;创作颂圣词和投献词..柳永的送征衣过韶阳就是颂圣词其中一首;词中内容高贵华丽、雍容典雅;多用典;类比先王;以此来赞颂皇帝..其四;咏史与咏物..如双声子晚天萧索通过总结夫差亡国的历史经验;借古讽今;来劝诫统治者要走兴国之路等等..作业4请认真研读庄子逍遥游教材中关于庄子散文的论述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一、先秦诸子散文都是说理散文;庄子也不例外..你认为逍遥游阐发了什么样的哲理思想答:1、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2、课文一开始;庄子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瞬间;“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奇雄壮阔的景象..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这又是何等高远幽寂的境界..这则寓言对大鹏的描写;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关于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正当人们神醉于鲲鹏展翅雄奇怪诞境界时;庄子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灰雀、斥鴳作比;表明了庄子的“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美学价值取向;从而讽刺了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的自我得意者..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这就使庄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3、本文是庄子的首篇;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思想..庄子的逍遥是指“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即是说无视物我之别;忘己、忘功、忘名;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约束而自由自在地优游..此篇逍遥义同时奠定了整部庄子的浪漫主义基调..全文分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文章一开始就给我们塑造了大鹏的宏伟形象;它凭风怒飞;扶摇而上九万里;看虽逍遥;实则“有所待”;没有达到庄子理想的境界..紧接着又通过野马、尘埃、蜩与学鸠、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等形象说明他们皆有所待..文章到此以“此小大之辩也”稍作收结;承上启下;又引出誉不加劝、非不加沮的宋荣子和“御风而行”的列子;他们也不逍遥..至此“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至人、神人、圣人形象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庄子肯定的正面形象..文章在分论部分进行具体论述;用许多寓言故事逐层阐释了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继续重申了顺乎自然、无为而适的逍遥游观点..庄子的逍遥游作为一种理想境界;让人心驰神往..但在现实中却是无法达到的..文章想象丰富;构思巧妙;结构谨严..行文自然顺畅;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又如万斛源泉;随地涌出..且文复生文;喻中夹喻;波兴云委;莫测涯涘;字里行间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二、庄子擅长以寓言说理;请谈谈逍遥游中是如何运用寓言来说理的..答:本篇中就运用鲲、鹏、蜩、学鸠、斥等寓言故事;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这些寓言或取材于神话故事;或取材于历史传说;或随手拈来幻想虚构;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所谓逍遥;就是顺应自然的“道”;而后不以自己的意志去人为控制它;而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去发现和理解它的轨迹..道家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庄子讲要齐物、自然;老子讲要复归于婴孩;返朴;无为..这个道;所寻找的是如何认同客观世界;如何把复杂变为朴素和太初;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质;因此需要服从现实和把问题客观化;减少自身的疏忽..逍遥不任意;不是随性;而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正常生活..并不是大鹏的行为就是最佳的;也不是斑鸠的行为就不好;而是各自有各自的用途;对自己的行为最恰当、最符合实际需要..同样;宋荣子与他嘲笑的人、彭祖与冥灵大椿也是这样..所以;适性;就是合于道..另一答案:善用寓言;这是庄子一书很重要的艺术特点..庄子在其寓言篇中自叙其着述特点时就明言“寓言十九”;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亦指出其“着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位有意识创作寓言的作家;而逍遥游全篇就是运用大量的寓言来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的..课文一开始;庄子以一只将“徙于南冥”的大鹏;创造出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浩渺无垠咆哮奔涌的北海之上;瞬间;“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鲲化为“不知其几千里”的巨鹏..起飞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奇雄壮阔的景象..接着;转入对九万里高空景观的描写;只见“野马”奔腾微尘浮游;茫茫苍穹难辨其色;这又是何等高远幽寂的境界..这则寓言对大鹏的描写;表现出庄子内心涵盖万物轻藐一切的气势;表现出庄子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理思索..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关于蜩与学鸠、斥鴳的两则寓言..正当人们神醉于鲲鹏展翅雄奇怪诞境界时;庄子又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鹏鸟与寒蝉、灰雀、斥鴳作比;表明了庄子的“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美学价值取向;从而讽刺了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的自我得意者..运用寓言故事;将枯燥的哲学思想讲得盎然多趣;这就使庄子的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性..三、庄子韩非子都是运用寓言的高手..请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寓言与韩非子寓言的不同..答: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庄子和韩非子这两部杰作;其寓言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各具特色..从思想内容看;庄子寓言体现了道家学派的主张;韩非子寓言表现了法家学派的观点..从题材来源看;庄子寓言题材比较广泛;来自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应有尽有;韩非子寓言题材比较单一;多来自历史故事..从组织形式看;庄子寓言夹杂文中;没有独立地位;韩非子首创结构宏大而叉相对独立的寓言群落体制..从形象塑造看;庄子寓言既有人物;又有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而韩非子寓言绝大多数是人物..就人物形象说;庄子寓言多为下层民众;韩非子寓言多为上层人士..四、清人刘熙栽在分析庄子时;说庄子文法有“断续之妙”;请分析一下逍遥游是如何展示这种“断续之妙”的..答:1、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阐释他的哲学思想;表达他对自然界“道”的理解..用寓言故事对其无为而治、顺应天理等哲学思想做形象性描述;文章就会活泼生动..但同时;由于庄子思想玄妙高深;又因为寓言故事是曲折见意;而非直接阐述;所以读起来就给人漫无边际的“不知所云”之感..逍遥游中鲲变鹏的故事;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高空后由北冥飞往南海的故事;蜩与学鸠讥笑在鹏高飞的故事;斥鴳讥笑大鹏的故事皆如此..2、卮言日出;因以曼衍..逍遥游中第一段对鹏飞万里、止于南海的故事描写已够详细;第二段借用列子汤问篇中“汤问棘”的故事;把这段文字又重复了一遍..包括第一段中借用齐谐之言来接着描写大鹏直上九重云霄皆如此..3、时断时续..庄子文法断续之妙;如逍遥游忽说鹏;忽说蜩与学鸠、斥鴳;是为断;下乃接之曰“此大小之辨也”;则上文之断处皆续矣;而下文宋荣子、许由、接舆、惠子诸断处;亦无不续矣..。
国开电大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形考任务1-4答案
![国开电大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形考任务1-4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337c37856a561252d36ff6.png)
第一章本章自测(7分)题目1下列《诗经》名句分别出自:(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回答E(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回答A(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回答D(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回答B(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回答CA《秦风·蒹葭》B《王风·黍离》C《豳风·七月》D《周南·关雎》E《邶风·击鼓》题目2下列楚辞名句分别出自:(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回答C(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回答D(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答A(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回答A(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回答CA《湘夫人》B《涉江》C《离骚》D《国殇》E《少司命》题目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回答C(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回答B (3)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回答A (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回答CA. 赋B. 比C. 兴第二章本章自测(9分)题目1完成下列乐府名句:(1)山无陵,江水为竭,回答D,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回答C 。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回答A 。
(4)回答E,天阴雨湿鸣啾啾。
(5)低头弄莲子,回答F 。
(6)回答B,壮士十年归。
A. 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B. 将军百战死C.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D. 冬雷震震,夏雨雪E. 新鬼烦冤旧鬼哭F. 莲子清如水答案:DCAEFB题目2下列乐府名篇的作者分别是:(1)《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回答F(2)《蜀道难》(噫吁嚱)回答B(3)《兵车行》(车辚辚)回答A(4)《新丰折臂翁》(新丰老翁八十八)回答D(5)《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回答F(6)《短歌行》(对酒当歌)回答CA . 杜甫 B. 李白 C. 曹操 D. 白居易E.元稹F.无名氏答案:FBADFC题目3下列乐府名篇分别属于:(1)《卖炭翁》(卖炭翁) 回答D(2)《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回答F(3)《陌上桑》(日出东南隅)回答A(4)《西洲曲》(忆梅下西洲)回答B(5)《敕勒歌》(敕勒川)回答C(6)《石壕吏》(夜投石壕村)回答DA. 汉乐府B. 南朝民歌C. 北朝民歌D. 新题乐府 F. 旧题乐府答案:DFABCD第三章本章自测(9分)题目1 完成下列五古名句:(1)行行重行行,_________。
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答案
![电大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3b40b36bec0975f465e2a5.png)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也非常大。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比如:
(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二、选读汉乐府诗,选取你最喜欢的一首抄录于下,并介绍你喜欢该作品的原因。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喜欢该作品的原因是因汉乐府《十五从军征》等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诗竹法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无论是吴歌还是西曲,都善于运用双关谐隐,如以“偶”谐“偶”,以“莲”谐“怜”之类。不仅如此,南朝民歌在运用双关谐隐时还形成了严格的表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一、谈谈你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
答:就乐府诗的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1)汉乐府的叙事成就:①《诗经》以抒情为主,楚辞亦然,而汉乐府中的叙事诗较之前两者已有大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些叙事诗也是乐府诗最精华的部分。
②汉乐府叙事手法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③短篇的叙事诗常常就是一个生活的场景。
④稍长一点的诗篇则是选取几个生活片段,辅以精炼表述,来传达主旨。
⑤汉乐府为我们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人物性格。
如细节描写、传神的对话、层层烘托等。
(2)乐府诗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代乐府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或深婉,或率直,或悲怨,或慷慨,但它们都被统一在质朴这一总体风格之下。
质朴是指乐府诗感情的抒发往往不事雕琢,平实流畅,自然道来,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其语言也是“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进而能远”,尤其能体现其质朴纯挚的抒情特征。
二、结合作品分析《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古艳歌》是《孔雀东南飞》的一个祖本或是异本,《孔雀东南飞》便是来自这样的祖本或是综合诸多这样的祖本而成,这使得《孔雀东南飞》带有明显的民间创作的特色,富有浪漫色彩。
比如:(1)诗中通过刘兰芝自己和刘兰芝母亲之口反复夸赞刘兰芝的勤劳和聪慧,便是民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2)诗的末段,用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来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处理方式。
(3)魏晋以后,夫妇殉情的故事并不少见,如韩凭夫妇、陈东美夫妇、流传颇广的梁祝化蝶等,但见于诗歌,《孔雀东南飞》却是最早的。
三、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答: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
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
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
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四、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
答: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
(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
(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
五、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和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对后世诗歌创作有何影响?答:汉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就其内容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主要体现在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的生命体验,尤其注重反映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从而揭示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就其艺术特色而言,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则主要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巧妙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纯挚。
汉乐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汉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揭露社会矛盾,表现人们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其次,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使用了新的诗体:杂言体和五言体,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传统。
第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非常大。
魏晋南北朝乐府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在艺术上,南朝民歌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不假雕饰,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诗竹法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无论是吴歌还是西曲,都善于运用双关谐隐,如以“偶”谐“偶”,以“莲”谐“怜”之类。
不仅如此,南朝民歌在运用双关谐隐时还形成了严格的表达形式,即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意。
如:“怜饮好情怀,移居作乡里。
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子夜歌》)诗中的“梧子”即“吾子”,代指情人。
南朝民歌对当时的文人诗有很大的影响,鲍照、汤惠休以下,南朝诗人多有拟作,宫体诗的出现更与南朝民歌的影响直接相关。
唐五代以后,许多描写男女艳情的小诗,在意境、语言等方面,也受到了南朝民歌不小的影响。
唐代许多诗人也深受其惠,如李白的《长干行》便受到了《西洲曲》的影响。
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
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媚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
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园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
北朝民歌篇幅也不长,大多为五言四句。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一、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
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
《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
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
答: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
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
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
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
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
3、“拗救”是律诗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声律现象,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什么是拗救?答:所谓“拗救”,是指一句诗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须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将仄声字改为平声字予以补救。
(二)除了严格的平仄要求外,律诗在押韵和对仗上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律诗押韵和对仗的规则。
1、押韵规则:答:二、四、六、八句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声韵。
除首句押韵外,韵字在对句句尾,且须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2、对仗规则:答: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首联、尾联可对可不对,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但不像平仄那么严格。
二、青认真研读教材第三章第三节所讲李白七古《将进酒》,完成下列任务。
并从句式、平仄、押韵、对仗等方面与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对比,进一步加深对七律格律要求的理解。
1、从原诗中节选八句抄录于下,并标出其平仄。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2、写出其韵字。
醒名谑酌3、指明其中对仗的句子。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三、请尝试自拟题目,写作一首七言律诗,尽量做到在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一、骈文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它有和散体文截然不同的文体特征,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十三章第二节《骈文》,结合作品了解骈文的特征,并按照要求从教材所讲到的骈文中为下列特征找出例证。
(注:请不要重复使用例句)(1)骈文特点:1、语言讲究对偶。
①两句相对的偶联:咨宏度之峻邈,壮大业之允昌。
思居终而恤始,命临没而肇扬。
②四句相对的长联:楚王宫里,无不推其细腰;卫国佳人,俱言讶其纤手。
阅诗敦礼,岂东邻之自媒;婉约风流,异西施之被教。
2、四六句式,尤其对偶句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组成。
①四字句与四字句组成的对联。
晨看旅雁,心赴江淮;昏望牵牛,情驰扬越。
②六字句与六字句组成的对联。
朝干悲而掩泣,夕万绪而回肠。
不自知其为生,不自知其为死。
③四字句与六字句混用组成的对联。
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窥;千门万户,张衡之所曾赋。
3、讲究平仄声律。
四字句的二四字、六字句的二四六字或者三六字为节奏点。
一句之内,节奏点平仄交替;一联之内,节奏点平仄相反。
①四字句与四字句组成的对联。
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支,偏开两。
②六字句与六字句组成的对联。
惜内顾之缠绵,恨未命之微祥。
纡广念于履组,尘清虑于余香。
③四字句与六字句混用组成的对联虽非图画,入甘泉而不分;言异神位,戏阳台而无别。
4、讲究用典。
①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骈俪之风的兴盛,正是这种“文学的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清人许梿说:“骈语至徐庚,五色相宜,人音迭奏,可谓六朝之渤澥,唐代之津梁。
”(《六朝文絜》评《玉台新咏序》语)二、选取王勃骈体文《滕王阁序》和苏轼散体文《石钟山记》中各百余字的一段,抄录于下,并对比阅读,仔细体会骈体文与散体文的区别。
以对偶句(骈句)为主的文章叫做骈文。
与之相对,以非对偶句(散句)为主的文章叫做散文。
作为句式来讲,骈散自来并存,往往互相搭配,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