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D深度视觉技术简析
3d视觉技术原理
![3d视觉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365b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2.png)
3d视觉技术原理1 什么是3D视觉技术3D视觉技术是通过视觉系统来捕捉、处理和理解由照相机采集来的三维场景,实现自动的三维检测、定位、跟踪和分析的技术。
它是一种扩展的视觉感知技术,能够提供动态场景的实时、三维的表现,可以支持真实环境内各个方面的应用。
2 3D视觉技术的原理3D视觉技术主要是通过基于激光或光学的传感器和相机捕捉、处理和理解现实场景中的三维信息,实现自动的三维检测、定位、跟踪和分析。
传感器是3D视觉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捕捉场景中被检测物体的三维坐标和外观特征,全息摄影和可视激光雷达都是常用的3D 传感器种类,用于获取周围环境和物体的准确数据。
相机也是3D视觉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捕捉立体场景中的精彩瞬间,利用视觉系统处理图像,实现物体的定位、分析、追踪等功能。
3 3D视觉技术的应用3D视觉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从制造业到消费者产品,从生物医学到智能移动设备,从机器人抓取到导航等领域。
研究者们正在将3D视觉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家居、机器人等范畴,成为智能世界的重要支撑。
另外,3D视觉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控和安全系统、建筑和工厂自动化、虚拟现实游戏、地图制作、机器人抓取等行业,为各种应用提供更加准确、高效、舒适的视觉反馈显示。
4 3D视觉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全息图像传感器、混合影像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的推出,不仅提升了三维视觉系统的性能,而且将给3D视觉技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也正在推动3D视觉应用的发展,加强计算机处理深度信息的能力。
未来,3D视觉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与机器学习、去中心化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结合,将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机器人和智慧家庭等方面的应用,可以期待未来3D视觉技术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
![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4f7b70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3.png)
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广泛推广,各行各业对于高精度、高效率的视觉检测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众多的视觉检测技术中,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
本文将对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发展。
一、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的概念及原理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是指能够实现在大视野范围内对物体进行三维形态检测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摄像系统捕获物体的图像信息,并利用三维成像算法对物体的空间形态进行建模和检测。
相比于传统的2D视觉检测技术,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物体形态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
二、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的特点和优势1. 高精度: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可以实现对物体形态的精确测量,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2. 高效率: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物体的检测和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生产效益。
3. 非接触式: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采用无需接触物体的方式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接触式测量中可能引起的表面损伤和污染问题。
4. 多领域应用: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制造业、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三、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的应用场景1. 制造业: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零件的尺寸检测、形状检测和表面缺陷检测等方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医疗领域: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病人的体形测量和手术导航等方面,为医疗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3. 航空航天: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可以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结构形态检测和损伤分析,为飞行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1. 硬件技术的进步:随着摄像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大视场3D视觉检测技术的设备将变得更加精密、高效。
3d视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
![3d视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320216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4.png)
3D视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1. 前言3D视觉技术是一种能够使图像或视频以立体感显示的技术,它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机制,使观察者感受到真实的三维空间。
本文将介绍3D视觉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原理2.1 距离感知原理3D视觉技术最核心的原理是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机制来感知物体的距离和深度。
人眼通过两只眼睛的视差效应来感知物体的远近,这种效应是指当物体离眼睛越近时,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差异就越大。
基于这个原理,3D视觉技术通过给观察者提供两个视角的图像,再结合适当的技术手段,使观察者感受到物体的远近和深度。
2.2 感知效果原理除了距离感知,3D视觉技术还依赖于其他视觉效果,如立体感和运动感。
立体感是指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真实感,通过透视原理和真实纹理来实现。
运动感是指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动态表现,通过快速切换图像来实现。
综合利用距离感知、立体感和运动感等原理,3D视觉技术能够创造出逼真的立体效果,使观察者获得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3. 应用领域3.1 电影和娱乐3D视觉技术在电影和娱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当观众配戴3D眼镜观看电影时,画面中的场景和角色会以立体感呈现,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游戏和虚拟现实技术也采用了3D视觉技术,使玩家可以沉浸在虚拟世界中。
3.2 工业设计和制造在工业设计和制造中,3D视觉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制造商更好地展示产品原型和模型。
通过使用3D建模和渲染技术,设计师可以创建逼真的产品模型,并通过3D视觉技术向客户展示产品的外观和功能。
3.3 医学和生物科技在医学和生物科技领域,3D视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手术模拟和生物分析。
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通过3D视觉技术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医学影像,进一步诊断疾病和进行手术规划。
此外,生物科技领域也可以使用3D视觉技术对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进行可视化分析。
3.4 建筑和房地产在建筑和房地产领域,3D视觉技术常用于建筑设计的可视化和室内外环境的模拟。
3D技术参数120
![3D技术参数120](https://img.taocdn.com/s3/m/482701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b.png)
3D技术参数1203D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或其他专用设备生成和显示立体影像的技术。
它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原理来创建具有深度感的图像或视频。
以下是一些关于3D技术的主要参数和特点:1.立体感:3D技术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能够呈现出立体效果,给人一种物体具有真实感的错觉。
通过给左右眼分别显示不同的图像或视频,人眼就会产生深度感。
2.图像样式:3D技术可以呈现出不同样式的图像,包括红蓝、红绿、极化、自动立体等。
不同样式的3D图像需要不同的显示设备或镜片来观看。
3.分辨率:3D技术的分辨率是指在3D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像或视频的清晰度。
分辨率越高,图像细节越清晰,立体效果也更好。
4.刷新率:3D技术的刷新率是指在3D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像或视频的刷新频率。
刷新率越高,图像的稳定性和清晰度越好,观看时也不容易产生闪烁或眩晕感。
5.观看距离与角度:3D技术的观看距离和角度会影响观看效果。
一般来说,观看3D图像或视频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也要保持正对显示屏的角度,以获得最佳的立体体验。
6.兼容性:3D技术的兼容性是指3D显示设备对不同3D格式的支持程度。
一些3D技术只能与特定类型的3D格式兼容,而另一些则能够兼容多种格式。
7.动作模糊:动作模糊是指在观看3D图像或视频时,由于快速移动的物体在不同视角下显示的时间差,而导致的图像模糊现象。
一些高端3D技术可以通过提高刷新率或其他技术手段来减少动作模糊。
8.可视深度范围:可视深度范围是指在3D图像或视频中能够呈现出立体效果的深度范围。
一些3D技术能够呈现出更大的深度范围,使观看者产生更真实的立体感。
9.佩戴设备:一些3D技术需要观看者佩戴专用的眼镜或头盔才能观看立体影像。
这些佩戴设备通常通过不同的技术来实现左右眼图像或视频的分别显示。
10.应用领域:3D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虚拟现实、教育、医疗等领域。
它可以创造出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提高用户参与感和沉浸感。
总结起来,3D技术是一种能够呈现出立体效果的技术。
3D机器视觉技术测量原理有哪些
![3D机器视觉技术测量原理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e0f12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3.png)
3D机器视觉技术测量原理有哪些3D机器视觉技术是一种通过摄像机、传感器和计算机算法来获取并分析三维物体形状和结构信息的技术。
它在工业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医疗领域等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3D机器视觉技术测量原理。
1. 立体视觉(Stereo Vision)立体视觉是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一种3D测量技术。
它通过两个或多个摄像机同时拍摄同一场景的不同角度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机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推算出物体的深度信息。
这种方法适用于静态场景,可以测量物体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等。
2. 相位测量(Phase Measurement)相位测量是一种基于物体表面的纹理或结构的光学变化来获取物体三维形状的方法。
它通过光源照射物体,使用相机记录物体表面的相位变化,然后根据相位变化来推算物体的高度信息。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通常用于测量物体表面的细节特征,比如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
3. 结构光投影(Structured Light Projection)结构光投影是一种利用投影仪投射特定的光纹或光斑到物体表面上,通过相机记录被投射光纹或光斑的畸变情况,进而推算物体的三维形状的方法。
这种方法常见的有线条结构光和格雷代码结构光。
它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物体,测量速度较快且精度较高。
4. 飞行时间法(Time-of-Flight)飞行时间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光线从光源到物体表面再反射回相机所需的时间来推算物体的距离的方法。
它通过发送一个短脉冲光束,记录光束与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时间,然后根据光的速度推算出物体的距离。
这种方法在测量远距离和大尺寸物体上具有优势,但由于光传播速度受环境和表面材料的影响,精度相对较低。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3D机器视觉技术测量原理。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实际场景,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原理来获取物体的三维形状和结构信息。
3D技术的原理
![3D技术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fb05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2.png)
3D技术的原理3D技术是指通过模拟真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创建虚拟对象或场景的技术。
它主要通过感知和模拟人眼视觉机制来实现。
3D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电影、游戏、建筑设计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3D技术的原理。
一、人眼视觉机制要理解3D技术的原理,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眼的视觉机制。
人眼通过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每只眼睛看到的画面略有不同。
这种略微的差异通过大脑进行处理,从而让我们感知到深度和立体效果。
二、立体成像原理3D技术就是利用立体成像原理来模拟这种人眼立体视觉效果。
立体成像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方式。
1. 主动式立体成像主动式立体成像是指通过特殊的眼镜或其他装置来实现立体效果。
这种方法要求观众佩戴特殊的眼镜,其中一只眼镜会屏蔽或过滤掉画面中的特定部分。
当观众通过这种眼镜观看画面时,两只眼睛会看到不同的画面,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常见的主动式立体成像技术包括偏振成像、快门式成像和红蓝绿成像。
其中,偏振成像是利用偏光片来过滤不同方向的光线,使得观众通过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有所差异;快门式成像是通过快速切换显示左右两个画面的方式,要求观众佩戴配对眼镜,左眼只能看到左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画面;红蓝绿成像则是通过过滤红色、蓝色和绿色光线的方式,使得观众通过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颜色的画面。
2. 被动式立体成像被动式立体成像是指无需佩戴特殊眼镜,通过分别投射不同图像给左右眼来实现立体效果。
常见的被动式立体成像技术有自动立体成像和云台立体成像。
自动立体成像是利用特殊的光栅片或面板将左右眼的图像进行分离并分别投射给左右眼。
观众无需佩戴任何眼镜,就可以通过裸眼观看画面,获得立体效果。
云台立体成像是通过将左右眼的图像投射到偏振滤光器上,观众佩戴带有偏振滤光器的眼镜,通过不同的滤光器过滤掉其中的一种偏振光,从而实现不同眼睛看到不同的画面。
这种技术多用于电影院等特定场合。
三、3D建模和渲染除了立体成像之外,3D技术还需要进行3D建模和渲染。
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
![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2555a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5.png)
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详解主动3D、被动3D、裸眼3D技术特点实现3D效果分三种,一是主动式3D技术,二是被动式3D技术,三是技术。
(1)主动式3D主动式3D的先决条件首先是需要本身就带有3D功能,且观看者需要配戴主动式3D立体眼镜。
主动式3D主要是通过提高画面的刷新率来实现3D效果的,通过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同时红外信号发射器将同步控制快门式3D眼镜的左右镜片开关,使左、右双眼能够在正确的时刻看到相应画面,让观众看到3D 的立体效果。
主动式3D优点:◆画面残影少、3D效果突出。
◆实现相对较容易,屏幕成本低。
◆设备一次性投入相对低。
主动式3D缺点:◆主动式3D价格比普通高。
◆主动式3D眼镜价格偏高,每幅大概在200、300元左右,并且眼镜是需要充电的,镜片每秒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镜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
◆亮度大大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以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镜很容易疲劳。
◆角度倾斜时得不到3D画面。
(2)被动式3D被动式3D就是用两台仪实现,分别播放左右眼的片源,并且在仪前加上偏振片或者红绿、红蓝的玻璃等,配合合适的眼镜,从而使左右眼只能分别看到各自的片源,而达到3D 效果,这种眼镜就相对便宜了,红绿眼镜也就几十元。
被动式3D优点:◆3D眼镜价格相对便宜,长时间配戴没有疲劳感,不用充电。
◆可视角度大,亮度好。
被动式3D缺点:◆设备一次性投入高,单个画面需要用两台实现双击叠加,如果画面大则实现技术难度增大。
◆对屏幕增益要求很高,目前市面上的屏幕能实现3D效果的只有高金属的硬幕或者软幕。
(3)祼眼3D技术,也就是不通过任何工具就让左右两只眼睛从显示屏幕上看到两幅具有视差、有所区别的画面,将他们发射到大脑,人就会产生立体感。
3d影像技术原理
![3d影像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afcc53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3.png)
3D指的是三维空间,D是英文Dimension 的首字,即线度、维的意思,国际上用3D来表示立体影像。
3D影像与普通影像的区别在于它利用人的双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能从视频媒介上获得三维空间影像,从而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观众看到的影像和真实物体感觉接近,真实感强。
特别是震撼画面让人感觉身临其境,恍如一切就在身边。
3D的真实感使得其比2D画面更具震撼力。
要说3D影像因何而生?归结起来就是“视觉移位”。
下面我们就从观看世界最重要的--眼睛谈起。
人的两眼左右相隔在6厘米左右,这意味着假如你看着一个物体,两只眼睛是从左右两个视点分别观看的。
左眼将看到物体的左侧,而右眼则会看到她的中间或右侧。
当两眼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时,左右两面的印象合起来,就会得到最后的立体感觉。
而这种获得立体感的效应就是“视觉位移”。
而拍摄影像时,只要用两台摄影机模拟左右两眼视差,分别拍摄两条影片,然后将这两条影片同时放映到银幕上,放映时加入必要的技术手段,让观众左眼只能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只能看到右眼图像。
最后两幅图像经过大脑叠合后,我们就能看到具有立体纵深感的画面。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3D影像。
下面就来说说几种不同原理的3D。
这种眼镜我估计大家都见过,小时候这种眼镜已经非常常见了。
我们可以自己试着分别用红笔和绿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字,透过红色镜片后,白纸也变成了红色,眼睛就看不到红色笔写下的字,但是可以看到绿笔写下的字。
而透过绿色镜片看纸当然就看不到绿字,只能看到红笔的字迹。
根据这个原理通过红绿眼镜的过滤处理,两只眼睛各自就看到了,由两部摄影机拍摄的不太一样的画面,最终两幅画面的叠加就形成了立体视觉,这是早期立体电影红绿滤色透镜技术。
这种技术实现起来比较简单,而且造价低廉。
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立体成像方法,普通的光线是沿波浪状路线前进的,就如人抖动一条长绳一样。
如果让光波通过一种特制的镜片,只允许某一种特定的振动光波通过,就好像给波动的绳子设置栅栏一样,结果使波动的绳子只能通过垂直方向的栅栏,而不能通过平行方向的栅栏。
3d视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d视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714f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9.png)
3D视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介绍3D视觉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算法处理图像,实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感知和重建的技术。
它模拟了人类的双眼视觉系统,利用从多个视点获取的图像来推断物体的深度和形状。
本文将介绍3D视觉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
2. 基本原理2.1. 视差原理视差是指同一物体在两个不同位置被不同的眼睛观察到时产生的视觉差异。
通过对两个视点处的图像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每个像素点的视差,从而推断出物体的深度和形状。
2.2. 面对观察面对观察是一种基于图像表面法向量的技术,通过分析图像中的亮度和纹理信息,来计算表面的法向量并生成3D模型。
该方法可以在没有深度信息的情况下,仅通过图像本身来还原物体的三维形状。
2.3. 光栅视觉光栅视觉是一种通过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进行分析,来还原物体的三维形状和材质的技术。
它利用摄像机和光源的位置关系,推导出物体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并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光线变化来还原出物体的形状和纹理。
3. 应用3.1. 虚拟现实3D视觉在虚拟现实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将真实世界的物体转化为虚拟的三维模型,用户可以通过佩戴头盔或眼镜进入一个全新的虚拟环境中。
3D视觉技术可以实现真实感的交互体验,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虚拟现实体验。
3.2. 工业制造在工业制造领域,3D视觉可以应用于自动化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对产品进行三维形状和尺寸的测量,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检测和排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医学影像在医学影像领域,3D视觉可以用于对人体内部器官和病变的分析和重建。
通过对医学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医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更准确的治疗计划。
3.4. 娱乐产业3D视觉在电影、游戏和动画等娱乐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真实或虚拟场景的三维建模和渲染,可以实现更逼真的视觉效果,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娱乐体验。
3.5. 智能交通在智能交通领域,3D视觉可以用于车辆和行人的检测与跟踪,以及道路和交通标志的识别。
2017年3D成像行业前景深度分析报告
![2017年3D成像行业前景深度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cd8d084431b90d6c85c7f5.png)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正文目录1. 3D成像:维度提升带来交互革命及应用创新 (6)1.1.维度提升令成像进行下一世代 (6)1.1.1.过去摄像头只在平面成像效果方面做提升 (6)1.1.2.维度提升将使成像技术进入下一世代 (7)1.2. 3D成像带来设备外观、交互方式、行业应用大幅创新 (8)1.2.1. 3D成像技术带来设备外观创新 (8)1.2.2.交互维度提升带来全新行业应用 (10)2.行业拐点来临,结构光技术将成主流 (13)2.1. 行业巨头布局多年,2017年苹果引领带来行业拐点 (13)2.2. 前置3D成像将以结构光为主流,ToF有望后期用于后置 (15)2.2.1.结构光、ToF、双目立体视觉为主要3D成像技术 (15)2.2.2.结构光适用于近距离场景,将成前置3D成像主流 (17)3.四大部件组成结构光,难度各异 (19)3.1. IR发射模组:核心部件高壁垒,影响成像效果 (20)3.2. IR接收模组:窄带滤光片为国内厂商主要机会 (23)3.3. 镜头成像端:产业链成熟,非增量业务 (24)3.4. 3D图像处理芯片:难度高,突破难 (25)4.未来3年CAGR 173%,关注新增部件投资机会 (26)4.1. 产业链梳理:外资为主,国内厂商有所卡位 (26)4.2. 2017年为3D成像元年,未来3年 CAGR高达173% (27)5.相关建议 (29)6.风险提示 (31)图目录图1:第一台摄像手机夏普J-SH04(2000年) (6)图2:最新iPhone双摄(2016) (7)图3:背景虚化只能模拟深度信息 (8)图4:3D成像能获取真实深度信息 (8)图5:3D成像人脸识别 (9)图6:虹膜识别 (9)图7:前置指纹识别阻碍屏占比的进一步提升 (10)图8:屏占比提升带来的惊艳效果 (10)图9:目前主流交互方式为二维触控交互 (11)图10:3D成像助力下体感交互有望快速发展 (11)图11:AR呈现3维的输出需匹配3维的输入 (12)图12:3D成像带来全新购物体验 (12)图13:3D成像应用于汽车ADAS (13)图14:3D成像行业类应用 (13)图15:玩家利用Kinect进行游戏 (14)图16:Kinect设备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14)图17:主流3D成像技术 (15)图18:规则光栅的结构光 (16)图19:PrimeSense结构光 (16)图20:ToF成像原理 (17)图21:双目立体视觉技术 (17)图22:结构光方案由4部分构成 (19)图23:PrimeSense结构光方案示意图 (20)图24:VCSEL主要由激光工作物质、崩浦源和光学谐振腔3大部分构成. 21图25:传统镜头VS WLO(晶圆级镜头) (22)图26: PrimeSense光学衍射元示意图 (23)图27:PrimeSense激光散斑示意图 (23)图28:窄带滤光片让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 (24)图29:常见手机摄像头 (25)图30:镜头成像端结构 (25)图31:图像处理芯片工作原理 (26)图32:水晶光电有望拿到窄带滤波片份额 (29)图33:水晶光电有望负责WLO玻璃晶圆镀膜 (30)表目录表1:iPhone摄像头成像能力不断上升,但仅限于平面 (7)表2:苹果收购多家3D成像相关标的 (15)表3:双目立体视觉、结构光和ToF三种成像技术对比 (18)表4:厂商对3D成像方案的选择 (18)表5:VCSEL对比LED,性能领先 (21)表6:WLC VS 传统摄像头模组 (22)表7:结构光产业链梳理:外资为主,国内厂商有所卡位 (27)表8:结构光各部件价格及A股受益标的 (27)表9:手机3D成像市场规模测算 (28)表10:消费电子3D成像市场规模测算 (29)表11:欧菲光逐步成为摄像头模组龙头,并切入3D成像模组市场 (30)表12:本报告覆盖公司估值表 (30)1. 3D成像:维度提升带来交互革命及应用创新所谓3D成像:普通摄像头只能获得平面图像,3D成像即通过3D摄像头在获取平面图像的同时获得拍摄对象的深度信息,也就是三维的位置和尺寸信息。
视觉3D原理
![视觉3D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753d5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b.png)
视觉3D原理
视觉3D原理是一种利用视觉系统的特性来产生立体感的技术。
它是通过模拟人类双眼视觉的方式来实现的。
人类的双眼位于头部的两侧,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导致我们看到的图像有微小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人脑用来判断物体距离和深度的依据。
在视觉3D中,常用的原理是通过创建一个双眼之间的视差。
这可以通过使用两个摄像机或者在屏幕上显示不同的图像来实现。
当我们用一个眼睛看屏幕时,我们只能看到其中一个图像,当我们用另一个眼睛看屏幕时,我们只能看到另一个图像。
这种立体感是通过我们的大脑处理这两个不同的图像来实现的。
视觉3D还可以利用光的特性来创造立体感。
例如,通过使用
特殊的眼镜,可以使光线只进入一个眼睛,从而产生了一种立体图像的效果。
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院和电视机上,让观众能够享受到逼真的立体影像。
除了上述原理,视觉3D还可以利用其他的技术来产生立体感,例如投影、纸片、镜面等。
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限制。
总之,视觉3D原理是通过模拟人类双眼视觉的特性来产生立
体感的技术,它可以通过视差或者光线的处理来实现。
这种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更加逼真的视觉体验,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
3D视觉概述范文
![3D视觉概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fc6f5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5.png)
3D视觉概述范文3D视觉是指通过视觉感知的方式来产生三维立体的效果。
它是人类视觉系统的一种能力,能够让我们对物体的深度和位置有更准确的认识。
本文将对3D视觉的概述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要理解3D视觉的基本概念,必须先了解人类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我们的眼睛通过接收来自光线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视觉区域。
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它们转化为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人类的两只眼睛分别位于头部的两侧,这使得我们可以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观察到物体。
这种双眼视觉使我们能够产生立体感知。
当我们观察一个物体时,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图像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
大脑利用这种视差信息来计算物体的深度和位置,并生成一个立体的效果。
除了视差,大脑还利用其他视觉线索来产生3D效果。
其中一种重要的线索是亮度梯度。
当一个物体离我们越远时,它的亮度会降低。
这种亮度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此外,遮挡和运动视差也是产生3D效果的重要线索。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我们可以模拟人类视觉系统来产生3D效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和算法。
其中之一是立体投影技术。
通过将场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渲染,并将两个渲染图像分别显示在左眼和右眼上,可以模拟双眼视觉。
这样用户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个立体的效果。
另一个重要的技术是深度感知。
通过使用深度传感器或激光雷达等设备,可以获取到场景中物体的深度信息。
然后,可以将这些信息与图像进行结合,生成一个具有真实感的3D效果。
除了计算机图形学,3D视觉还被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立体摄影等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和重建真实环境来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真实世界进行融合,为用户提供一个增强的视觉效果。
立体摄影则可以通过使用多台摄像机同时拍摄来捕捉场景的三维信息。
尽管3D视觉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三维立体视觉处理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三维立体视觉处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3f67f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b.png)
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三维立体视觉处理原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图形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相当繁荣发展前景的领域。
其中,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更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三维立体视觉处理的概念出发,探究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展望。
一、概念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是一种将图像或视频转换为以人眼为模型的三维场景的技术。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对左右两个视角之间的差异进行计算,来构建一种立体景象。
这种技术应用广泛,包括3D动画、虚拟现实、立体电影等等。
二、原理三维立体视觉处理的原理是基于人眼的视觉原理。
人眼的两个视觉通道分别对应左右眼,这两个通道可以观察同一物体,但是因为角度和距离的原因,所看到的图像会有一定的差异。
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基于这个原理来模拟人眼观察三维世界的过程,从而构建出一种类似于真实世界的场景。
具体来说,这个技术通过计算左右视角的差异,得到一个深度映射(Depth Map)。
该深度映射可以反映出物体表面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差异,从而生成一个三维场景的模型。
三、应用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应用广泛,包括3D动画、虚拟现实、立体电影等等。
其中,虚拟现实技术更是随着VR设备的普及而变得越来越流行。
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来构建虚拟的三维世界,让用户感觉自己仿佛置身其中,可以和虚拟世界进行互动。
例如,在虚拟现实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游戏手柄来控制自己的角色行动。
在一个展示馆中,观众可以通过带着VR头盔进入一个虚拟博物馆,浏览真实版无法取得、无法展示的物品。
此外,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还可以帮助医学界进行疾病诊断,如利用该技术来进行医学图像分析,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和仿真。
四、未来展望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的应用也将进入到更多领域。
例如,在电影制作领域,该技术可以更好地表现电影的特效效果,增强观影体验。
而在工业设计和建筑领域,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则可以用来进行建筑设计和仿真。
同时,人们对三维立体视觉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3D视觉系统技术方案详解多场景应用或将引爆市场
![3D视觉系统技术方案详解多场景应用或将引爆市场](https://img.taocdn.com/s3/m/902842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7.png)
3D视觉系统技术方案详解多场景应用或将引爆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3D视觉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3D视觉系统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感知原理,能够实时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信息,为人类提供更真实的感知体验。
以下是对3D视觉系统技术方案的详细介绍。
1.技术原理摄像头成像原理:通过搭载在设备上的摄像头,能够捕捉到目标物体的二维图像。
然后,利用相机的标定参数以及位置关系,将摄像头捕捉到的二维图像转化为三维坐标。
常见的3D视觉系统中使用的摄像头包括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和深度相机。
图像处理算法:为了提取目标物体的三维信息,3D视觉系统还需要使用一些图像处理算法,如视差法、结构光、时间飞行(TOF)等算法。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目标物体在不同相机间的投影位置关系,来计算目标物体的三维坐标。
2.多场景应用制造业:在制造过程中,3D视觉系统可以用于检测产品的质量和尺寸。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产品的表面缺陷、形状偏差等,帮助制造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医疗保健:在医疗保健领域,3D视觉系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导航和诊断。
通过将3D视觉系统与机器人手术系统相结合,医生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内部器官,并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
虚拟现实:3D视觉系统还可以用于虚拟现实领域。
通过捕捉人体动作和表情,3D视觉系统能够实时生成用户的虚拟形象,让用户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世界。
智能交通:在智能交通系统中,3D视觉系统可以用于车道偏离警报、车牌识别和行人检测等应用。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驾驶员和道路上的物体,提高交通安全性。
3.市场潜力多场景应用下,3D视觉系统的市场潜力巨大。
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2024年全球3D视觉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25亿美元。
制造业、医疗保健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将是主要的应用领域。
制造业是3D视觉系统市场的最大需求方,由于制造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和尺寸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3D视觉系统进行质量检测和测量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017年苹果3D视觉产业分析报告
![2017年苹果3D视觉产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2c33f55ef7ba0d4a733bdf.png)
2017年苹果3D视觉产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目录一、全球科技领袖苹果积极布局3D视觉,引领行业大趋势 (10)1、苹果布局3D视觉多年,进入技术成熟期 (10)2、十年里程碑iPhone 8备受期待,创新性3D视觉已成定局 (14)3、苹果3D视觉方案将从前置结构光开始,未来逐渐引入后置TOF (17)二、借3D视觉,苹果引导消费电子进入“AI+AR”新时代 (20)1、3D视觉+生物识别,助力iPhone 8实现酷炫全面屏 (20)2、3D视觉+人工智能,助力苹果走向AI大平台 (22)3、3D视觉+体感交互,开启人机交互新体验 (23)4、3D视觉+VR/AR,苹果打开“虚拟/增强”新世界 (26)三、苹果3D视觉结构光方案分析 (29)1、结构光先驱PrimeSense(苹果收购)方案分析 (29)2、3D视觉结构光方案产品整体结构分析 (32)四、3D视觉结构光方案深度拆解与供应链分析 (34)1、3D视觉结构光方案:TX红外发射部分 (34)(1)VCSEL是近红外光源最佳方案 (36)(2)DOE对于结构光方案至关重要 (40)(3)晶圆级光学元件WLO是核心组件 (44)2、3D视觉结构光方案:RX红外接收部分 (46)(1)红外CMOS传感器需要特制 (47)(2)近红外窄带干涉滤色片价值提升 (50)(3)红外摄像头所用光学镜头要求不高 (52)3、专用图像处理芯片:技术壁垒高 (52)4、可见光摄像头:非新增业务 (54)5、系统模组制造与组装:难度大、价值高 (55)五、移动端3D视觉市场空间巨大,有望加速渗透 (56)1、3D视觉市场进入加速增长期 (56)2、预计2020年移动端3D视觉将达到百亿美元市场规模 (58)3、移动端3D视觉结构光方案细分零部件价值分析 (59)4、3D视觉结构光方案产业链汇总 (60)(1)整体技术方案 (61)(2)3D视觉图像处理芯片 (61)(3)TX红外发射部分 (62)(4)RX红外接收部分 (64)(5)可见光摄像头 (65)(6)3D系统模组制造与组装 (66)六、苹果3D视觉结构光方案核心供应商 (66)1、VCSEL主力供应商:Lumentum+稳懋 (66)2、DOE主力供应商:台积电+精材 (68)3、WLO主力供应商:Heptagon(AMS) (69)4、红外CIS供应商:意法半导体+台积电 (71)5、近红外窄带滤色片主力供应商:VIAVI (72)6、光学镜头主力供应商:大立光 (73)七、国内受益企业分析 (74)1、水晶光电:国际一流滤色片供应商 (74)2、华天科技:掌握WLO先进制造工艺 (75)3、欧菲光:全球摄像头模组龙头 (76)4、联创电子:光学镜头新锐,积极布局3D结构光 (77)5、舜宇光学科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学镜头与模组制造商 (79)6、光迅科技:具备3D成像核心部件VCSEL供应能力 (80)7、三安光电:掌握化合物半导体制造技术,有望切入VCSEL代工 (80)3D视觉作为一项激动人心的新技术,已经出现在微软Kinect、英特尔RealSense等消费级产品中。
3d视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论文
![3d视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b7150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b8.png)
3D视觉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论文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3D视觉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论文旨在介绍3D视觉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3D视觉技术的原理•立体视觉原理:人类通过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从而产生深度感知。
3D视觉技术基于这一原理,通过模拟人类双眼的视觉系统来实现对物体的三维感知。
•深度传感原理:3D视觉技术通过使用深度传感器或相机,可以获得物体的深度信息。
常见的深度传感器包括时间-of-flight传感器和结构光传感器。
•三角测量原理:通过对物体的影像进行三角测量,可以计算出物体的三维坐标。
这种原理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D视觉技术的应用制造业•质检与检测:3D视觉技术可以用于产品的质检和检测,通过对产品外观和尺寸的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3D打印:3D视觉技术可以辅助3D打印过程中的建模和校准,提高打印精度和可靠性。
医疗保健•手术导航:通过将3D视觉技术应用于手术导航系统,可以提高手术精度和减少手术风险。
•医学影像分析:3D视觉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影像的分析和识别,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游戏与娱乐:3D视觉技术可以用于虚拟现实游戏和娱乐体验,提供更加逼真的图像和交互感受。
•培训与教育:3D视觉技术可以用于虚拟现实培训和教育,提供更加生动和实践性的学习环境。
智能交通•自动驾驶:3D视觉技术可以用于自动驾驶系统,通过对道路、障碍物和行人等的识别和跟踪,实现智能交通的自动化。
•交通监控:通过3D视觉技术,可以对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建筑与设计•建筑设计:3D视觉技术可以用于建筑设计和规划,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建筑模型和效果图,帮助设计师和客户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设计方案。
•室内设计:3D视觉技术可以用于室内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的室内体验和装饰效果展示。
结论3D视觉技术基于立体视觉原理、深度传感原理和三角测量原理,可以实现对物体的三维感知。
2017年3D成像行业简析
![2017年3D成像行业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e7f17e783e0912a2162aed.png)
2017年3D成像行业简析
一、3D成像:维度提升带来交互革命及应用创新 (2)
1、维度提升将使成像技术进入下一世代 (2)
2、3D成像带来设备外观、交互方式、行业应用大幅创新 (3)
(1)融合虹膜识别、人脸识别,提升屏占比 (3)
(2)AR技术实现3维输出,需要3维输入的匹配, (4)
(3)全新的行业应用将因3D成像技术成熟而出现 (5)
二、行业拐点来临,结构光技术率先用于前置3D成像 (6)
1、苹果于3D成像领域早有布局 (6)
2、新一代iPhone将导入前置结构光方案实现3D成像 (7)
3、结构光3D成像技术主要由4大部分组成 (7)
三、未来3年CAGR 173%,关注新增部件投资机会 (8)
1、产业链梳理:外资为主,国内厂商有所卡位 (8)
2、手机3D成像市场未来3年CAGR高达173% (9)
3、国内厂商机会主要在窄带滤光片和3D成像模组 (10)
一、3D成像:维度提升带来交互革命及应用创新
1、维度提升将使成像技术进入下一世代
摄像功能成为智能手机标配的原因在于近年来摄像头性能大幅提升,体积不断减小,不再是过去的鸡肋功能。
手机摄像头的像素已从最初的11万像素上升至目前主流的1200万像素,镜头分辨率不断提升,光学防抖(OIS)、自动对焦等功能不断加入提升成像品种。
然而比较遗憾的是,过去摄像头的升级只在平面成像效果方面,并没有跳出平面,进入更高的维度(三维)。
我们认为如果摄像头仅局限在平面成像阶段,不进入三维(获取深度信息),则无法实现突破性的变革。
3D视觉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3D视觉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ca00c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4.png)
3D视觉技术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工智能(AI)成为了当今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人们对于AI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感兴趣,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
而3D视觉技术则是在AI应用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AI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 3D视觉技术简述3D视觉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算法和控制器来实现对三维物体图像的采集、处理、重建和显示。
它利用摄像头获取三维有关物体的数据,然后通过算法将信息还原为物体的三维模型。
该技术主要用于图像识别和三维建模等领域,因为它不仅可以捕捉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还能获取物体的纹理和颜色等其他信息。
2. 3D视觉技术在AI中的应用在AI应用领域中,3D视觉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1) 智能制造3D视觉技术可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机器视觉中。
人们可以通过3D视觉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管,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优化。
同时,对于制造业而言,流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而3D视觉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医疗领域3D视觉技术可以用于医学图像重建和可视化。
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对于诊断和手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利用3D视觉技术,可以建立精准的病灶模型,作为手术时的指导,提高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3) 智能交通3D视觉技术也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
通过3D视觉技术,车辆可以精准地感知道路、隧道和桥梁等情况,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同时,3D视觉技术也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监控路况、车流等信息,从而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
(4) 游戏开发3D视觉技术有广泛的应用于游戏开发中。
通过3D立体成像技术,游戏可以呈现更加真实的场景和物体。
同时,3D视觉技术可以使游戏中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更加丰富多彩,提高玩家的体验感。
3. 3D视觉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3D视觉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将逐渐扩大。
今后,3D视觉技术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家居3D视觉技术可以通过三维模型的重建和可视化,实现智能家居的交互式管理。
3D视觉处理:从数字影像到机器视觉的全生态提升
![3D视觉处理:从数字影像到机器视觉的全生态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0be2e6b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9.png)
3D视觉处理:从数字影像到机器视觉的全生态提升3D视觉处理:从数字影像到机器视觉的全生态提升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影像和机器视觉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真正意义上的观察和认知需要我们拥有三维视觉。
因此,通过三维技术的集成,我们可以提高我们对物体和环境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本文将介绍3D视觉处理和它对数字影像和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的全生态提升。
一、 3D视觉处理的定义和应用领域3D视觉处理是指将多个图像或视频序列结合起来,构建出一个真实且具有深度感觉的3D模型。
它不仅能够增强图像或视频的逼真感,还可以在医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医学领域,3D视觉技术被用于CT、MRI扫描图像的重建和可视化。
通过构建出细节鲜明、深度感强的3D模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在CAD领域,3D视觉技术被用于多种设计和制造中,比如原形设计、合模过程分析等。
通过3D技术,可以将不同的设计元素集成起来,形成更加有机的设计。
二、 3D技术的应用现代数字影像处理和机器视觉都是基于2D的,但是2D图像只提供了横向和纵向的坐标信息,缺乏深度感,因此无法提供真实环境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3D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完善这一点。
具体来说,3D技术可用于医疗成像、建筑设计、机械工程、绘画和动画制作,以及车辆、军事、游戏和航空公司等领域。
在医疗成像领域,3D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例,从而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中的成像技术通常会产生一系列的断层图像,即可将其重建为3D图像。
在建筑设计中,3D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提前查看建筑的设计效果,从而更有效地改善设计、消除缺陷和提高效率。
在机械工程中,3D技术可以使用机器视觉的基础技术帮助工程师设计更好的机器部件和系统,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绘画和动画制作方面,3D技术有助于艺术家、设计师和动画制作人员创建逼真、具有深度感的艺术品。
在车辆、军事、游戏和航空公司等领域,3D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设计和制造更高效、更安全、更舒适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3D深度视觉技术简析
一、若iPhone8如期搭载3D深度视觉技术,手机终端应用场景将极大丰富 (2)
二、从两代Kinect看3D深度视觉技术 (3)
1、两种技术路线:工作过程类似,工作原理不同 (4)
(1)3D深度视觉技术工作过程 (4)
(2)结构光3D深度视觉技术 (5)
(3)飞行时间(ToF)3D深度视觉技术 (6)
2、从两代Kinect看不同3D深度视觉技术效果 (6)
3、两类3D深度视觉技术特色各有千秋 (8)
三、3D深度视觉产业链相关企业 (9)
一、若iPhone8如期搭载3D深度视觉技术,手机终端应用场景将极大丰富
据媒体报道iPhone 8将加入革命性的前置摄像头系统,启用全新的3D感测功能,预计iPhone 8会在前置相机方面将包含3个模组,分别为既有的iPhone镜头模组、近红外线( IR )发射模组以及IR 接收模组,后两者主要为3D深度视觉技术的配套模组,相关模组将使用由PrimeSense公司开发的基于结构光的3D深度视觉算法,利用手机中的内置传感器检测物体的位置和深度。
新的模块利用3D深度视觉深度信息与2D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实现面部识别、虹膜识别以及3D 自拍,加强终端的体验,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
若iPhone8如期搭载3D深度视觉技术,全球其他手机厂商也会快速跟进,未来该技术还将陆续渗透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等领域,打开相关光学元器件厂商以及3D深度视觉内容商的未来成长空间,相关事件也带动了近期A股市场光学元器件厂商股价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