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教案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教案第一篇: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教案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与观察1.实验背景与原理染色体的研究在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变异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染色体工程、分类学等众多学科的基本实验技术。
物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形态、长度等信息的总和根据实验的观察和测量绘制成的模式图称为核型(karyotype)。
核型分析在物种亲缘鉴定,染色体变异分析,杂种分析,细胞分裂过程分析,孤雌生殖等研究中均有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标本的常规制片方法有切片法、涂片法、压片法、滴片法(空气干燥法)等。
压片法操作简单,是常用的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方法。
不过,该法在制备中要注意避免压片所造成的染色体的扭曲、变形和丢失的现象。
染色体制备的重要环节如下:(1)取材:应取分生旺盛的组织或细胞。
在植物中通常取根尖,在分裂高峰时取材,可得到大量分裂相细胞。
而在动物细胞中通常选取骨髓等分裂活跃的细胞,或是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刺激下的淋巴细胞,也可选取分裂旺盛的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或转化细胞等。
(2)预处理:使用秋水仙胺等药品破坏纺锤体形成,不但可得到大量分裂相细胞,而且可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有利于观察。
(3)固定:渗透力强的固定液将细胞迅速杀死,蛋白质沉淀,并可尽量保持细胞原有状态。
(4)解离或低渗:植物细胞要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从而使细胞得以膨胀,为染色体的分散提供了空间。
常用解离方法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通常不需解离,而是用低渗液使细胞膨胀。
(5)染色体分散:通过压片、滴片等机械力量使染色体分散, 有利于观察。
2.实验目的(1)掌握常规压片技术制作植物染色体标本的一般方法。
(2)了解显微镜下常规显色的植物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特点,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3)理解染色体与生命遗传的意义及染色体核型检查的应用。
3.实验材料与试剂(1)材料:市售大蒜、洋葱。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实验目的】掌握常规压片法和去壁低渗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常用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和嫩叶做材料。
常规压片法仍是当今观察植物染色体常用的方法,其程序包括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压片等步骤。
但压片法的不足之处是染色体很难分散开,染色体容易变形和断裂。
而去壁低渗法则能较好地克服这弊端,方法也较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
它是借助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细胞间的果胶质和组成细胞壁的α-纤维素、半纤维素溶解掉,使植物细胞只有质膜,然后按哺乳类动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方法——低渗、火焰干燥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
实验证明,这一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染色体的分散程度,现已广泛应用于植物染色体显带,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等研究,大大促进了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发展。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一)仪器、用具培养箱、显微镜、剪刀、镊子、刀片、培养皿、滤纸、吸水纸、青霉素瓶、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板、酒精灯(二)材料蚕豆种子、洋葱鳞茎(三)试剂1.Giemsa 母液:原液的配制:Giemsa 粉0.5g甘油(AR)33ml甲醇(AR)33ml先将少量甘油加入研鉢中,将Giemsa 粉充分研细,再倒入剩余甘油,并在56℃温箱中保温2 小时,然后再加入甲醇混匀,贮存在棕色瓶内。
2.磷酸缓冲液、甲醇、冰醋酸、混合酶液、秋水仙素(或对二氯苯)3.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
【方法与步骤】(一)压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1.取材把洋葱鳞茎置于盛水的小烧杯上,放在25℃温箱中发根,待根长至2cm左右,于上午9~11 时剪下根尖。
或者把蚕豆种子预先浸泡6小时,然后转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置25℃温箱中发芽,幼根长至1~2cm左右,于上午9~11时剪下根尖。
2.预处理将剪下的根尖置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或0.02%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处理4 小时。
3.固定用水洗净处理过的根尖,经甲醇-冰醋酸(3∶1)固定6~12 小时,再经95%、85%酒精各半小时,最后转入70%酒精中,4℃保存备用。
植物染色体的标本制备

植物染色体的标本制备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即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
Belling(1921)提出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后,压片已成为植物染色体研究中最广泛应用的常规技术;但是由于植物细胞有坚实的细胞壁,染色体很难象动物染色体那样平整地贴在载玻片上,Omura 和Kurata(1978)把植物原生质体技术应用到水稻染色体研究之中,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0.075mol.L-1氯化钾处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陈瑞阳等人(1979、1982)提出了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酶解去壁低渗技术,并在多种植物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今植物染色体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压片技术和去壁低渗技术在取材和预处理要求及其操作都是相同的,即两者的材料基础条件是相同的,但它们所采用的染色体分散方法是不同的。
压片法是以人工外加机械压力使染色体分散,而去壁低渗法是用酶分解细胞壁,低渗液使细胞膜吸胀、水表面张力使染色体分开。
两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前者操作快速简便、省材省时,后者染色体易于展开、且真实不变形,尤其是对成熟细胞多的植物组织,如芽、愈伤组织等材料有独到效果,本实验主要介绍去壁低渗染色体制片技术。
一、实验原理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二、实验目的根尖染色体压片法,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方法,也是研究染色体组型、染色体分带、染色体畸变和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的基础。
学习醋酸洋红染色的具体操作方法,掌握植物有丝分裂制片技术,通过大量的制片观察,能比较快速准确地判断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的染色体图象,并对其典型制片照像。
三、实验材料大蒜(Aillumsativum)、洋葱(Aillumcepa)的鳞基或蚕豆(Viciafaba)的种子。
四、实验内容1、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训练,独立完成植物根尖、茎尖及幼叶的取材、预处理、固定、制片、染色等染色体制片全过程,并获得图象清晰、完整、高度分散的染色体典型图象制片;2、染色体显微照相技术训练,用生物摄影显微镜,摄制某新资源植物种典型的染色体图象照片40张,并从中挑选确定清晰的图片;3、细胞有丝分裂典型时期识别技能训练,通过大量的染色体图象观察,能比较快速准确地判断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末各个时期的。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 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组型观察1.实验目的:掌握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基本方法;认识不同生物的染色体的状态,学会做染色体组型图。
2.实验用品:(1)仪器及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剪、解剖盘、胶头滴管、离心管、离心机、小烧杯、冰箱、酒精灯、小烧杯(1)实验药品:蒸馏水、0.9% NaCl溶液、0.3% KCl溶液,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秋水仙素(2)实验材料:小鼠3.实验原理:(1)制作染色体标本的意义:了解染色体的特征(形态、大小、数目)——绘制染色体组型图染色体组型:把真核动物一个体细胞各染色体按长度、形状、着丝粒位置排列成一定顺序。
染色体核型:某一物种特有的一组或一套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2)染色体组型图的应用①鉴别生物种类:兔44条;小鼠40条;大鼠42条;鸡78条;猫38条;狗78条;马64条②遗传病的诊断和研究:三体综合征(含三条21号染色体)、卵巢退化症(含45条染色体,比正常人缺少一条性染色体)、睾丸退化症(含47条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X或Y染色体)等因此,我们可以给孕妇抽取羊水检查器胎儿的染色体,做遗传病早期诊断。
(3)染色体标本的制作①观察:由于分裂期中期的染色体染色体凝集程度最高,因而我们应尽量使细胞停留在分裂期中期以便观察。
②细胞:为尽量看到多的染色体,我们应当选取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细胞,这样的细胞可以来自:胸腺、骨髓、睾丸、小肠等。
我们在此实验中使用的是小鼠的精巢细胞。
在做人的染色体标本时,我们使用的是血液里的淋巴细胞。
③药物:PHA(植物细胞凝集素):PHA具有促进细胞凝集和分裂的作用。
PHA可以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还原至淋巴母细胞(只存在于骨髓中)秋水仙素:秋水仙素可以破坏微管的组装,纺锤体不能形成,细胞分裂停在中期。
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的药物还有长春花碱、鬼臼素、苯环己烯等。
可以促进胃管组装的药物有紫杉酚、重水等。
④空气干燥:使细胞与染色体易于分离⑤低渗作用:水进入细胞内,细胞内容空间变大,染色体距离变大,易于分离、展平。
常规压片法制作植物染色体玻片标本

常规压片法制作植物染色体玻片标本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2、学习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
二、实验原理植物染色体的常规压片技术是观察染色体常用的方法。
该技术以生长、分裂比较旺盛的植物根尖细胞为材料,经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等程序,就可以观察到较多的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茎或蚕豆种子。
四、实验器具及药品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锅,显微镜,解剖器,载玻片及盖玻片,白瓷盘,秋水仙素,甲醇,冰醋酸,盐酸,乙醇,改良石炭酸品红(卡宝品红)。
卡宝品红染色液的配制:先配母液A 和B。
母液A:称取3 克碱性品红,溶解于100 毫升的70%酒精中(此液可长期保存)。
母液B:取母液A10 毫升,加入90 毫升的5%石碳酸水溶液,充分混匀,置37℃温箱温溶2-4小时(2 周内使用)。
母液C:取母液B55 毫升,加入6 毫升冰醋酸和6 毫升37%的甲醛。
充分混匀。
染色液:取母液C10—20 毫升,加入80—90 毫升45%的醋酸和1.0 克山梨醇(sorbitol)。
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常温下可保存2年。
五、实验说明1.根尖由于取材方便,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材料,有些植物种子难以发芽,或仅有植株而无种子,也可以用茎尖作为材料。
2.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响分裂周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定温度下长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便得到更多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3.前处理的目的是降低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分散,防止纺锤体形成,让更多的细胞处于分裂中期,一般在分裂高峰前,把根尖放到药剂中处理3—4 小时。
可处理的药剂很多,如秋水仙素、对二氯苯、8-羟基喹啉等。
4.解离的目的是使分生组织细胞间的果胶质分解,细胞壁软化或部分分解,使细胞和染色体容易分散压平,解离方法有酸解法和酶解法。
实验四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四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规压片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
2、了解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以及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时期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染色质紧密包装的结果,对染色体的观察在研究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异变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常用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和嫩叶做材料。
常规压片法仍是当今观察植物染色体常见的方法,其程序包括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压片等步骤,简单易操作,但是染色体易变形、难分散开。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一)仪器、用具:显微镜、剪刀、镊子、刀片、培养皿、滤纸、吸水纸、青霉素瓶、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板、酒精灯。
(二)材料:蚕豆(Vicia faba, 2n=2x=12)、黑麦(Secale cereale, 2n=2x=14)、大麦(Hordeum sativum, 2n=2x=14)、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2n=2x=42)、玉米(Zea mays, 2n=2x=20)、豌豆(Pisum sativum, 2n=2x=14)、洋葱(Aillum cepa,2n=16)等根尖。
(三)试剂1、Carnoy固定液、1%秋水仙素(或对二氯苯)。
2、苯酚品红染色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压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1) 取材:把蚕豆种子预先浸泡12h,然后转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上面蒙上湿纱布,置25℃温箱中暗培养发根,经过48h后幼根长至1—2cm左右,于上午9—11时剪下根尖。
(2) 预处理:将剪下的根尖置于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或0.1%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处理2-4 h。
(3) 固定:用水洗净处理过的根尖,经Carnoy固定液中固定2-4h,转入70%乙醇中,4℃保存备用。
(4) 解离:取出根尖,用蒸馏水洗净,放入l M HCl中60℃解离8-10min,再用蒸馏水洗净。
(5) 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色5—10min。
植物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上课

2.盐藻(Dunaliella salina)观察
• 一种海洋单细胞藻类,属于绿藻门,是一 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具有鞭毛。
观察运动,不用盖盖玻片,并在 10倍物镜下观察。
3. 其他植物永久切片的观察
实验材料与试剂
试剂: 1g/L 秋水仙素(sigma) 解离液:1mol/L的盐酸。 卡诺固定液:按甲醇:冰醋酸以3:1(体积分数)
配制,现用现配。 改良石炭酸品红染液
实验流程
水培大蒜,使其长出根大约1-1.5cm即可用于实验。
预处理: 1g/L 秋水仙素 3h
固定:卡诺固定液 4 ℃ 30 min
报告要求
• 请务必标明姓名,实验时间,学号。
• 报告格式:为六部分
➢ 实验目的(5分) ➢ 实验原理(10分) ➢ 实验材料和试剂(5分) ➢ 实验步骤(15分) ➢ 实验结果(30分):详细描述结果并附图。 ➢ 实验讨论(35分):对实验的分析、讨论和总结。 备注:不遵照此格式扣分。
实验要求
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的应用
• 核型(karyotype) :亲缘鉴定,染色体变 异分析,杂种分析,疾病诊断等
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的发展 显带技术
染色人体涂染
急性骨髓白血病 10、11号染色体间易位
实验材料与试剂
实验材料:市售大蒜。 仪器及用具:显微镜,冰箱,恒温水浴锅,载玻
片,盖玻片,剪刀,镊子,滤纸等
已完成
压片、敲片
染色:10 min
解离:1 M HCl 60 ℃ 10min
洗涤
观察
结果记录
要充分
实验操作
染色前去掉分生区以后部分,保留根尖0.3 cm即可。
4. 成熟区 3. 伸长区; 2. 分生区; 1. 根冠;
染色体标本制作和观察实验报告

染色体标本制作和观察实验报告染色体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旨在制作和观察染色体标本,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制作了植物和动物染色体标本,并使用适当的显微镜对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细胞通常具有较大的数量和较小的染色体,而动物细胞通常具有较少的数量和较大的染色体。
引言: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它们包含了个体的遗传信息。
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可以了解物种的特性和遗传模式。
本次实验通过制作染色体标本和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以探究染色体的结构和数量对不同物种的差异性。
材料和方法:1.动物染色体标本制作:-从一个动物个体中取得组织样本。
-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加入一滴减数分裂阻滞剂。
-使用细针将细胞群收集到玻璃滴管中。
-在玻璃滴管中加入一滴适当的染料,例如鲭鱼绿。
-轻轻将标本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2.植物染色体标本制作:-从一个植物个体中取得组织样本。
-将组织样本切成细小片段。
-在细胞裂变诱导剂中浸泡组织片段。
-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加入一滴适当的染料,例如鲭鱼绿。
-轻轻将标本放在显微镜盖玻片上。
-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结构。
结果:我们制作了多个动物和植物染色体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观察了它们的结构和数量。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通常比较小,数量较大,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通常比较大,数量较少。
染色体呈现出普遍的线状结构,但也有一些不规则的染色体存在。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在结构和数量上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物种的特点和遗传模式相关。
植物细胞通常需要更多的遗传信息来适应复杂的环境,因此具有较大的数量和较小的染色体。
相比之下,动物细胞通常需要更少的遗传信息,因此具有较少的数量和较大的染色体。
然而,本实验的主要限制在于只使用了一种染色剂来染色染色体,可能无法获取所有染色体的完整信息。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注意事项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注意事项
1. 取材可得选对咯!就像你去挑衣服,得选合适的呀。
可别随随便便拿个植物就开始,一定要找生长旺盛、细胞分裂活跃的部位,不然怎么能制备出好的标本呢?比如说洋葱根尖就很不错哟!
2. 预处理很重要哇!这就好比给植物来个“美容前奏”。
不处理好,后面的步骤可就难搞啦。
比如固定的时候,时间和试剂都得掌握好,不然效果会大打折扣呀!
3. 解离也得小心呐!这可不能乱来,就跟拆玩具一样,得有技巧。
要是解离过度或者不足,都会出问题的嘞,怎么能看清染色体呀!就像切菜,不能切得太碎或太粗嘛!
4. 染色也有讲究滴!染色剂可不能乱选乱涂呀,那可是染色体的“华服”呢。
要选对染色剂,均匀上色,不然怎么能让染色体美美的展示出来呢,你说是不是?
5. 制片的时候轻点哟!千万别毛手毛脚的,这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得小心翼翼。
压片要是太用力,把细胞都弄破了咋办呀?那不等于白忙啦!
6. 观察得仔细呀!这可是关键时刻呢,你得瞪大眼睛好好找。
别找半天啥都没看到,那不就悲剧了嘛!就好像找你丢了的东西一样,得仔细点呀!
7. 保持环境清洁呀!这可不是小事哦,脏兮兮的怎么能做出好标本呢?难道你能在垃圾堆里找出宝贝不成?所以一定得注意环境哦!
8. 操作得规范呐!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要求来,不能偷懒也不能乱搞哟!这就像走钢丝,一步错步步错呀!
总之,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可不能马虎,每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这样才能成功呀!。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报告

实验七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
学习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术,掌握染色体的技术方法,了解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
二、实验用品
Carnoy固定液、0.1%秋水仙素溶液、1mol/HCL、Schiff溶液、亚硫酸水溶液(漂洗液)、混合酶液(纤维素酶、果胶酶各1%-2%)、Carbor fuchsin(卡宝品红)染液配方1、配方2
三、实验方法
1.取材:将大蒜培养,待胚根长达1-2cm时。
窃取0.5cm
长的根尖部分。
2.预处理:将切下的根尖浸入0.1%秋水仙素液中,室温下
处理3-4h
3.固定:取出根尖,投入Carnoy 液固定2-24h,换入70%
酒精,暂时保存
4.水解:把根尖投入预热的58-60℃1mol/HCL中,恒温下
水解14-15min.
5.染色:用配方2染5-10min
6.用蒸馏水西区多余染液
7.酶解:酶解20min左右
8.洗涤:用蒸馏水洗涤,除去残留酶液后加45%醋酸。
9.压片:将根尖置于载玻片上,滴半滴45%醋酸,盖上盖
玻片,压片
10.镜检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这是用大蒜根尖所制的玻片观察到的,只能看到被染色的核,但未能清晰观察搭配中期分裂相中染色体的排列。
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如下:
1.处理时间不对,处理时细胞未处于分裂
中期
2.所用试剂配的有问题,导致最终只能看
到核被染色,但看不到中期染色体的清晰排布。
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报告

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报告一、引言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携带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状结构。
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大小等特征在不同物种和个体中是有差异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染色体标本制作和观察,了解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二、实验材料1.新鲜的玉米幼苗2.醋酸3.高锰酸钾4.盐酸5.电镜滴管6.镜片和盖玻片7.显微镜8.实验室用具:手套、显微刀、移液器等三、实验步骤1.将新鲜的玉米幼苗准备好材料摆放在实验台上;2.取一片净玻片,滴加一滴醋酸,然后用电镜滴管吸取一点玉米根尖细胞悬浮液,滴在玻片上;3.将盖玻片慢慢压在悬浮液上,使悬浮液扩散均匀;4.把制作好的染色体标本放在带有千倍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验结果将制作好的染色体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悬浮液中的染色体结构。
在玉米根尖细胞中,染色体呈为长条状丝状物,一般成双出现。
根据染色体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将其分为四组,分别为A、B、C、D组。
五、实验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长丝状结构;2.染色体的数目、形态和大小等特征在不同物种和个体中是有差异的;3.在玉米根尖细胞中,染色体大多数成对出现,有些物种的染色体可能会出现多倍体现象。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染色体标本并观察到了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携带体,对于了解生物遗传学、进化与变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本实验只观察了玉米根尖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不同组织和细胞中可能会有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同时,在制作染色体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以免对实验环境和个人健康造成危害。
以上是本次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的实验报告,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染色体的结构和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安全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用品
一、 材料 蚕豆、豌豆(或玉米、水稻) 二、器材 显微镜,擦镜纸,剪子,镊子,小平皿,载玻片, 盖玻片。 三、试剂 Carnoy固定剂, 95%酒精 ,1mol/L HCl, Schiff 试剂,亚硫酸
实验方法
1、将植物种子放在潮湿的滤纸上,20℃使其发芽。
2、预处理:切取的0.5cm长的根尖浸入0.1%秋水仙 素液中,室温下处理3~4小时。
观察
蚕豆根尖2n=2x=12
豌豆根尖 2nபைடு நூலகம்2x=14
玉米根尖 2n=2x=20
水稻根尖 2n=2x=24
思考题
1、简述Feulgen反应的原理 2、欲得到一张好的Feulgen反应制片, 制片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3、绘制细胞分裂图。
3、固定、水解及染色:
Carnoy固定剂固定10~30分钟→95%酒精10分钟 →70%酒精10分钟→蒸馏水→ 1mol/L HCl, 60 ℃ 15 分钟→ Schiff试剂40~60分钟 →亚硫酸水(1,2,3) → 换3次,每次5分钟自来水→将染色后的根尖漂洗干净, 选择染色效果好的材料→蒸馏水→压片→镜检
目的要求
学习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技 术,了解Feulgen反应的基本原理, 学习其操作方法和压片法,初步掌握 细胞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实验原理
Feulgen反应的原理是根据DNA经弱酸 (1mol/L)水解后,打开嘌呤和脱氧核糖连接的 键,在脱氧核糖的一端形成游离的醛基.这些醛 基就在原位与Schiff试剂结合,形成含醌基的化 合物,醌基是一个发色团所以具有颜色,因此凡 有DNA的部位,就呈现紫红色。
遗传学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制片

遗传学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标本制备与观察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制片技术显示染色体一般的形态和结构,成功的关键是获得大量染色体缩短适宜的分裂细胞。
1. 压片法1.1 取材在适当的时间选取细胞分裂旺盛的组织。
1.2 预处理秋水仙素进行活体或离体处理。
1.3 固定卡诺固定液固定,迅速杀死生活细胞使染色体的组成蛋白变性,保持染色体形态和结构。
1.4 解离1mol/L HCl60℃进行酸解,不同的材料的酸解时间不同。
1.5 染色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
1.6 压片染色后盖上盖片,用大拇指按压有材料的部位,粗滤纸吸干多余染液,再用铅笔头轻敲,使重叠细胞分散,得到理想的分裂相。
1.7 观察低倍镜找到分散良好的分裂相后换高倍镜或油镜。
1.8 绘图会制分散良好的细胞染色体图或拍照进行核型分析。
2. 去壁低渗法2.1 前低渗经预处理的材料转入0.075mol/L或蒸馏水中室温下30min。
2.2 酶解去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2~4h。
2.3 后低渗洗去酶液,蒸馏水处理10~30min。
2.4 固定制备细胞悬液倒去蒸馏水将材料充分夹碎,加入固定液。
2.5 制片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高度30~40cm,滴在预冷的载玻片上,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室温晾干。
2.6 染色10% Giemsa染液染色。
2.7 观察低倍找到分散良好的分裂向后换高倍镜观察。
2.8 绘制分散良好的细胞染色体图或拍照进行核型分析。
3. 注意事项显微镜使用完毕后须对油镜头进行清洁,并将电源关闭,罩上防尘罩。
染色体组型分析实验操作规程染色体组型分析是对染色体组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着丝点的位置以及次缢痕、随体的有无等形态特征作一描述.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该细胞的组型。
1. 染色体制片→显微照相→放大。
2. 测量测量染色体的长短臂长度,并记录。
3. 计算臂比值、相对长度,根据臂比值确定染色体类型。
观察染色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方法。
2. 了解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数目。
3. 掌握染色体标本的制作和观察技术。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是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其结构、形态、功能是细胞遗传学中的核心内容。
通过观察染色体,可以了解细胞的遗传信息,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
本实验采用植物根尖细胞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染色剂对染色体进行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数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根尖、卡诺氏固定液、盐酸、酒精、蒸馏水、醋酸洋红染色剂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从植物根尖中剪取一定长度的根尖,放入盛有卡诺氏固定液的试管中固定。
2. 解离:将固定好的根尖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试管中,在室温下解离30分钟。
3. 漂洗:用蒸馏水冲洗根尖,去除盐酸和酒精。
4. 染色:将根尖放入盛有醋酸洋红染色液的试管中,染色5-10分钟。
5. 制片:将染色后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压扁,制成临时装片。
6. 观察:将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染色体清晰、分散良好的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数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染色体形态:观察到的染色体呈棒状,两端钝圆,有明显的着丝粒。
2. 染色体结构: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呈双螺旋结构,蛋白质分布在DNA周围。
3. 染色体数目: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与理论值相符。
4. 染色体变异:未观察到染色体变异现象。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染色剂的选择对染色体的染色效果有很大影响。
本实验中,醋酸洋红染色剂染色效果较好。
2. 在观察染色体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对观察效果有较大影响。
本实验中,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染色体清晰、分散良好的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3. 实验过程中,解离液的浓度和时间对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有较大影响。
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报告

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染色体标本制作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染色体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染色体观察的基本技巧和特点。
3.通过实验加深对遗传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染色体标本制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其目的是将细胞中的染色体以一种可见且易观察的形式展现出来。
染色体观察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进一步理解遗传物质的复制、分离和交换等基本过程。
本实验将通过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来制作染色体标本,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器材: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生理盐水、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2.选取植物根尖:选择新鲜的植物根尖,长度约为5-10mm。
3.预处理:将根尖放入冰箱冷藏(4℃)约24小时,然后放入25℃的温水中浸泡约6小时。
4.固定: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小时,然后转移到70%酒精中保存。
5.解离:将根尖放入1N的盐酸盐酸盐酸KOH溶液中,在60℃的水浴中解离10分钟。
6.漂洗:用镊子取出根尖,用清水冲洗3次,每次5分钟。
7.染色: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滴管吸取龙胆紫溶液滴在根尖上,染色3-5分钟。
8.制片:盖上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
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染色体形态,可以看到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如前期、中期和后期。
在中期可以看到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在后期则可以看到染色体的分离和移动。
这证明了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2.结果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分裂过程与教科书中的描述基本一致,说明我们的实验方法是有效的。
此外,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的细胞分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周期和遗传物质的复制、分配等过程。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解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度解离的情况,导致染色体形态不完整。
植物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植物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以及核型分析组员:郑石悦陈雨佳吴俊强植物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烤片,及压片的步骤和作用。
2.掌握植物有丝分裂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
3.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以及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1.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有丝分裂比较旺盛,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期。
2.不同植物分裂高峰时期是不同的。
大蒜和洋葱细胞的有丝分裂高峰时期通常在上午九点到十一点。
3.把分裂时期的根尖用固定液固定,再经染色后压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能看到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4.预处理可以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易于计数。
同时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使更多细胞停留在分裂中期。
这时,染色体分散在整个细胞质中,有利于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观察。
三.实验材料:洋葱实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镊子,解剖针,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棉签,刀片试剂:95%乙醇,冰醋酸,盐酸,醋酸洋红染色液,秋水仙素,2甲苯四.实验步骤:1.材料的培养:洋葱置于盛有湿沙的托盘中,20~25度培养至根长1~2厘米时取材。
取材时使用解剖针及镊子。
2.预处理:(1)化学药物处理:0.05%~0.2%秋水仙素水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处理2~4个小时(注意时间不能过长,过长染色体会变得很短,不利于研究)(2)冷冻处理:将根尖置于盛有冰雪混合物的烧杯中,保存于1~4度的冰箱20~24个小时(化学药物处理对染色体有破坏。
冷冻处理无破坏,对禾本科植物效果良好)3.固定:将材料再用蒸馏水冲洗两次,转入卡诺氏固定液(乙醇和冰醋酸以三比一混合)中固定24个小时(注意取材和固定时要在有丝分裂高峰期)。
4.解离:将根尖用蒸馏水冲洗后放入已经在60度恒温水浴箱中预热的1mol每升的盐酸中,60度水浴约十分钟,当根尖的伸长区变透明而分生区呈米黄色或乳白色时即可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后备用。
5.染色及压片:取出根尖,去掉伸长区,留1~2mm的分生组织区滴一滴醋酸洋红染色液,染色2~3分钟,然后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火焰上方加热至手背触摸盖玻片时感到微烫(酒精灯加热的作用是1.软化细胞,易于压片2.使细胞质颜色变浅,使染色体颜色反差加大,利于观察)。
植物染色体制片与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染色体制片与观察实验报告(洋葱组)同组成员:曹鉴云陈锦容刘艳马彦霞一、中文摘要: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又叫染色质。
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基因的载体。
这里我们用洋葱染色体作为代表使用压片法制片并且进行观察。
二、关键词:染色体洋葱压片法三、引言:洋葱(onion)是百合科(Liliaceae)葱属中以肉质鳞片和鳞芽构成鳞芽的2年生草本植物,其学名为Allium cepa L,染色体数为2n=2x=16。
由表1和图1可见,洋葱的8对染色体中,有7对(第1~7对)染色体,臂比在1·01~1·70之间,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第8对),臂比为4·74,为近端部着丝点且带随体的染色体;依据STEB-BINS[4]的核型分类标准,洋葱的染色体核型在遗传进化上属较古老的2A型。
100多年来有关染色体与染色体组结构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现今人们完成基因组测序后回到对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和作图,因此有关染色体的研究在基因组合功能基因组时代都有重要意义,陈瑞阳教授历时25年的研究完成的《中国主要植物染色体研究》对我国2834种植物染色体数目进行了报道,完成了1045种植物的核型分析,积累了宝贵的染色体基础数据创建了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信息平台。
研究染色体进化与生物进化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国际对染色体的化学成分,DNA含量,碱基组成和以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大小等为特征的核型进化与物种形成和演化关系的研究,为揭示生物进化趋势提供染色体方面的科学资料,总的来说对染色体的研究在各类学科领域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对洋葱的研究主要在其成分和药用方面,在细胞遗传上张自力和陈瑞阳等对洋葱的C带显示法进行过研究,田秋元等对洋葱的核型分析及有关制片方法进行了探讨。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观察摘要:目的1、掌握常规压片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学会观察和统计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数目;3、了解和学习去壁低渗法进行植物染色体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方法大蒜的根尖是分裂比较旺盛的,我们可以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根尖使得大蒜根尖的细胞分裂处于分裂中期,然后经固定染色等处理将染色体染色固定,以便观察。
结果大蒜的染色体有16条,都被染色成红色的条状或细丝状物质。
结论大蒜染色体有16条。
关键词:植物染色体;大蒜;秋水仙素前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本实验便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常用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和嫩叶做材料。
常规压片法仍是当今观察植物染色体常用的方法。
其程序包括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压片等步骤,即可观察到较多的、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由于现在洋葱发根较难,我们采用的是大蒜根尖进行相关实验。
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大蒜根尖、白姜花的根尖、野百合的根尖等。
2.实验试剂:0.02%秋水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1N盐酸,浓盐酸:95%乙醇(1:1)解离液。
3. 实验用具显微镜、剪刀、镊子、刀片、培养皿、吸水纸、滴管、载玻片、盖玻片。
4.实验植物和试剂大蒜根尖、 0.02%秋水仙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卡诺氏固定液,1N盐酸;70%酒精;95%乙醇;85%乙醇;蒸馏水5.实验方法和步骤5.1 取材先将大蒜浸泡若干小时,然后转入一个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置25℃恒温培养箱中萌发,待幼根长至1~2cm时,于上午9~11时剪下根尖。
5.2 预处理将剪下的根尖放进装有0.02%秋水仙素溶液的烧杯中,浸泡处理3~4小时。
5.3 固定将经过预处理或没有预处理的材料,放到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固定液的量约为材料的10倍,要求一个容器中所装的材料不能太多,温度不能太高)。
固定2~24h后分别在95%和85%乙醇中各30min ,再转入70%酒精中,于4℃冰箱内保存,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二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规压片法制备植物染色体标本。
2、了解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以及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
二、实验原理
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时期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染色质紧密包装的结果,对染色体的观察在研究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和异变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常用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和嫩叶做材料。
常规压片法仍是当今观察植物染色体常见的方法,其程序包括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压片等步骤,简单易操作,但是染色体易变形、难分散开。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一)仪器、用具:显微镜、剪刀、镊子、刀片、培养皿、滤纸、吸水纸、青霉素瓶、染色缸、载玻片、盖玻片、玻璃板、酒精灯。
(二)材料:蚕豆(Vicia faba , 2n=2x=12)、黑麦(Secale cereale , 2n=2x=14)、大麦(Hordeum sativum, 2n=2x=14)、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 2n=2x=42)、玉米(Zea mays , 2n=2x=20)、豌豆(Pisum sativum , 2n=2x=14)、洋葱(Aillum cepa ,2n =16)等根尖。
(三)试剂
1、 Carnoy 固定液、1%秋水仙素(或对二氯苯)。
2、苯酚品红染色液。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压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1) 取材:把蚕豆种子预先浸泡12h ,然后转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上面蒙上湿纱布,置25℃温箱中暗培养发根,经过48h 后幼根长至1—2cm 左右,于上午9—11时剪下根尖。
(2) 预处理:将剪下的根尖置于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或0.1%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处理2-4 h 。
(3) 固定:用水洗净处理过的根尖,经Carnoy 固定液中固定2-4h ,转入70%乙醇中,4℃保存备用。
(4) 解离:取出根尖,用蒸馏水洗净,放入l M HCl 中60℃解离8-10min ,再用蒸馏水洗净。
(5) 染色:改良苯酚品红 染色5—10min 。
(6) 压片:把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切取分生区部分、加一滴45 %醋酸,盖上盖玻片,用力垂直猛压,盖玻片上放上一滤纸,用铅笔上的橡皮头轻轻敲打盖片,使细胞和染色体分散。
(7)镜检
五、实验结果
六、作业:绘制出中期染色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