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步步高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动量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动量

第9课时动量命题规律 1.命题规律:(1)动量定理及应用;(2)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3)碰撞模型及拓展.2.常考题型:选择题、计算题.高考题型1动量定理及应用1.冲量的三种计算方法公式法I=Ft适用于求恒力的冲量动量定理法多用于求变力的冲量或F、t未知的情况图像法F-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的冲量.若F-t成线性关系,也可直接用平均力求解2.动量定理(1)公式:FΔt=m v′-m v(2)应用技巧①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一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②表达式是矢量式,需要规定正方向.③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题目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用动量定理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更简捷.④在变加速运动中F为Δt时间内的平均冲力.⑤电磁感应问题中,利用动量定理可以求解时间、电荷量或导体棒的位移.3.流体作用的柱状模型对于流体运动,可沿流速v的方向选取一段柱形流体,设在极短的时间Δt内通过某一横截面S的柱形流体的长度为Δl,如图1所示.设流体的密度为ρ,则在Δt的时间内流过该横截面的流体的质量为Δm=ρSΔl=ρS vΔt,根据动量定理,流体微元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该流体微元动量的增量,即FΔt=ΔmΔv,分两种情况:(以原来流速v的方向为正方向)图1(1)作用后流体微元停止,有Δv=-v,代入上式有F=-ρS v2;(2)作用后流体微元以速率v反弹,有Δv=-2v,代入上式有F=-2ρS v2.考向一动量定理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例1(2020·全国卷Ⅰ·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答案 D解析汽车剧烈碰撞瞬间,安全气囊弹出,立即跟司机身体接触.司机在很短时间内由运动到静止,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由于安全气囊的存在,作用时间变长,据动量定理Δp=FΔt 知,司机所受作用力减小;又知安全气囊打开后,司机受力面积变大,因此减小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碰撞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内能.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考向二动量定理的定量计算例2(2020·江苏盐城市三模)如图2所示是一则安全警示广告,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小王同学用下面的实例来检验广告词的科学性:用一个鸡蛋从8楼的窗户自由下落到地面.经测量鸡蛋质量约50 g,下落到地面的瞬时速度约为20 m/s,与地面接触时间约为0.02 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鸡蛋:图2(1)下落到地面时瞬间动量的大小;(2)对地面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答案(1)1 kg·m/s(2)50.5 N解析(1)下落到地面时瞬间动量的大小为p=m v=50×10-3×20 kg·m/s=1 kg·m/s(2)设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可知(F-mg)Δt=0-(-m v)解得F =m v Δt +mg =(10.02+0.05×10) N =50.5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鸡蛋对地面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50.5 N.考向三 流体及尘粒柱状模型的应用例3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m ,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n 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为v ,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利用所学力学知识,推导出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f 与m 、n 和v 的关系.(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 答案 f =13nm v 2解析 如图所示,一个粒子每与器壁碰撞一次给器壁的冲量ΔI =2m v ,以器壁上面积为S 的部分为底、v Δt 为高构成柱体,由题设可知,其内有16的粒子在Δt 时间内与器壁上面积为S的部分发生碰撞,碰撞粒子总数N =16n ·S v Δt ,Δt 时间内粒子给器壁的冲量I =N ·ΔI =13nSm v 2Δt器壁上面积为S 的部分受到粒子的压力F =IΔt则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的压力f =F S =13nm v 2.高考题型2 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1.判断守恒的三种方法(1)理想守恒: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如光滑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电磁感应中光滑导轨上的双杆模型.(2)近似守恒: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如爆炸、反冲.(3)某一方向守恒:系统在某一方向上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则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如滑块-斜面(曲面)模型.2.动量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1)m 1v 1+m 2v 2=m 1v 1′+m 2v 2′,作用前的动量之和等于作用后的动量之和(用的最多). (2)Δp 1=-Δp 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增量等大反向. (3)Δp =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考向一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4 (2020·全国卷Ⅱ·21改编)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4.0 kg 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5.0 m/s 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5.0 m/s 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5.0 m/s ,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不可能为( ) A .48 kg B .53 kg C .55 kg D .58 kg 答案 A解析 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 ,第一次推物块后,运动员速度大小为v 1,第二次推物块后,运动员速度大小为v 2……第八次推物块后,运动员速度大小为v 8,第一次推物块后,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 v 1=m v 0;第二次推物块后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 (v 2-v 1)=m [v 0-(-v 0)]=2m v 0,……,第n 次推物块后,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 (v n -v n -1)=2m v 0,整理得v n =(2n -1)m v 0M ,则v 7=260 kg·m/s M ,v 8=300 kg·m/sM .由题意知,v 7<5.0 m/s ,则M >52 kg ,又知v 8>5.0 m/s ,则M <60 kg ,故选A.考向二 人船模型和反冲运动例5 如图3所示,小车质量为M ,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小车顶端有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弧顶端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 .对此运动过程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 .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球的水平位移为RB .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球的水平位移为mRM +mC .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m 2gRM (M +m )D .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M 2gRm (M +m )答案 C解析 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设为v ′,小球的速度设为v ,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M v ′=0,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2m v 2+12M v ′2,解得v ′=m2gRM (M +m ),故C 正确,D 错误;设小球由静止释放至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和小车各自的位移大小为x 1和x 2,则mx 1-Mx 2=0,且x 1+x 2=R ,联立解得x 1=MRM +m,故A 、B 错误.高考题型3 碰撞模型及拓展1.碰撞问题遵循的三条原则 (1)动量守恒:p 1+p 2=p 1′+p 2′. (2)动能不增加:E k1+E k2≥E k1′+E k2′.(3)若碰后同向,后方物体速度不大于前方物体速度. 2.两种碰撞特点 (1)弹性碰撞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应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以质量为m 1、速度为v 1的小球与质量为m 2的静止小球发生正面弹性碰撞为例,有 m 1v 1=m 1v 1′+m 2v 2′ 12m 1v 12=12m 1v 1′2+12m 2v 2′2 解得v 1′=(m 1-m 2)v 1m 1+m 2,v 2′=2m 1v 1m 1+m 2.结论:①当两球质量相等时,v 1′=0,v 2′=v 1,两球碰撞后交换了速度.②当质量大的球碰质量小的球时,v 1′>0,v 2′>0,碰撞后两球都沿速度v 1的方向运动. ③当质量小的球碰质量大的球时,v 1′<0,v 2′>0,碰撞后质量小的球被反弹回来. (2)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末速度相同时:m 1v 1+m 2v 2=(m 1+m 2)v 共,机械能损失最多,机械能的损失:ΔE =12m 1v 12+12m 2v 22-12(m 1+m 2)v 共2.3.碰撞拓展(1)“保守型”碰撞拓展模型图例(水平面光滑)小球—弹簧模型小球曲面模型达到共速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动量满足m v 0=(m +M )v 共,损失的动能最大,分别转化为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或电势能再次分离相当于弹性碰撞,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动量满足m v 0=m v 1+M v 2,能量满足12m v 02=12m v 12+12M v 22(2)“耗散型”碰撞拓展模型 图例(水平面、水平导轨都光滑)达到共速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满足m v 0=(m +M )v 共,损失的动能最大,分别转化为内能或电能考向一 非弹性碰撞例6 (2020·全国卷Ⅲ·15)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4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1 kg ,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图4A .3 JB .4 JC .5 JD .6 J 答案 A解析 根据题图图像,碰撞前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5.0 m/s ,v 乙=1.0 m/s ,碰撞后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1.0 m/s ,v 乙′=2.0 m/s ,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甲v 甲+m乙v 乙=m 甲v 甲′+m 乙v 乙′,解得m 乙=6 kg ,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ΔE =12m 甲v甲2+12m 乙v 乙2-12m 甲v 甲′2-12m 乙v 乙′2,解得ΔE =3 J ,故选A. 考向二 弹性碰撞例7 (2019·海南卷·13)如图5,用不可伸长轻绳将物块a 悬挂在O 点:初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现将a 由静止释放,当物块a 下摆至最低点时,恰好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b 滑行的最大距离为s .已知b 的质量是a 的3倍.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图5(1)碰撞后瞬间物块b 速度的大小; (2)轻绳的长度. 答案 (1)2μgs (2)4μs解析 (1)设a 的质量为m ,则b 的质量为3m ,对物块b 碰撞后由动能定理有:-μ·3mgs =0-12·3m v b 2, 解得v b =2μgs(2)a 球从水平位置摆下的过程:mgL =12m v 02a 、b 碰撞的过程为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m v 0=m v a +3m v b 12m v 02=12m v a 2+12·3m v b 2 联立解得:L =4μs . 考向三 碰撞模型拓展例8 (2021·江苏常州市模拟)如图6所示,质量为M =4 kg 的大滑块静置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左侧为光滑圆弧,圆弧底端和水平面相切,顶端竖直.一质量为m =1 kg 的小物块,被压缩弹簧弹出后,冲上大滑块(物块已与弹簧分离),能从大滑块顶端滑出,滑出时大滑块的速度为1 m/s.g 取10 m/s 2,求:图6(1)小物块被弹簧弹出时的速度大小;(2)小物块滑出大滑块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1;(3)小物块回到水平面的速度及再次滑上大滑块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2.答案(1)5 m/s(2)1 m(3) 3 m/s,方向向左0.04 m解析(1)设小物块离开弹簧后的速度大小为v1,小物块滑上大滑块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 v1=(m+M)v2解得v1=5 m/s(2)小物块第一次上升到最高点时水平速度大小等于v2, 系统机械能守恒12=12(m+M)v22+mgh12m v1解得h1=1 m(3)小物块能下落到大滑块并从大滑块上滑到水平面,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m v1=m v1′+M v2′12=12m v1′2+12M v2′22m v1解得v1′=-3 m/s,v2′=2 m/s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m(-v1′)+M v2′=(m+M)v12+12M v2′2=12(m+M)v2+mgh22m v1′解得h2=0.04 m.1.(2021·山东济宁市高三期末)航天器离子发动机原理如图7所示,首先电子枪发射出的高速电子将中性推进剂离子化(即电离出正离子),正离子被正、负极栅板间的电场加速后从喷口喷出,从而使航天器获得推进或姿态调整的反冲动力.已知单个正离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正、负极栅板间加速电压为U,从喷口喷出的正离子所形成的电流为I.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忽略离子喷射对航天器质量的影响.该发动机产生的平均推力F 的大小为( )图7A .I 2mUq B .I mU q C .ImU 2qD .2ImU q答案 A解析 以正离子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qU =12m v 2,Δt 时间内通过的总电荷量为Q =I Δt ,喷出的总质量为M =Q q m =I Δtq m .由动量定理可知正离子所受平均冲量F Δt =M v ,由以上式子可得F =I2mUq,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发动机产生的平均推力大小为I 2mUq,故A 正确,B 、C 、D 错误.2.(2021·重庆市实验中学期末)如图8所示,水平面上固定着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导槽,质量为m 的U 形管恰好能在两导槽之间自由滑动,一质量也为m 的小球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 0从U 形管的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射出.已知小球的半径略小于管道半径,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该过程中,小球与U 形管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和动量都守恒B .小球从U 形管的另一端射出时,速度大小为v 02C .小球运动到U 形管圆弧部分的最左端时,小球速度大小为v 02D .小球运动到U 形管圆弧部分的最左端时,U 形管速度大小为v 02答案 D解析 由于不计一切摩擦,故小球与U 形管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系统沿导槽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小球与U 形管组成的系统沿导槽方向动量守恒,故A 错误;小球从U 形管的另一端射出时,小球与U 形管系统机械能守恒,故12m v 02=12m v 12+12m v 22,沿着导槽方向,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故m v 0=m v 2+m v 1,解得小球从U 形管的另一端射出时,U 形管速度为v 0,小球速度大小为0,故B 错误;小球运动到U 形管圆弧部分的最左端过程,沿着导槽方向,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设小球与U 形管的速度为v x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m )v x ,解得v x =v 02,设小球的合速度大小为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02=12m (v 02)2+12m v 2, 解得v =32v 0,故C 错误,D 正确. 3.(2021·广东江门市台师高级中学高三期末)如图9所示,一带有14光滑圆弧轨道的长木板质量为M =3 kg ,放置于光滑水平面上.长木板水平部分长L =2 m ,圆弧轨道半径R =0.6 m ,末端与长木板相切于B 点.在圆弧轨道最高点A 处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 =1 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最后滑块恰好不脱离长木板.(取g =10 m/s 2)求:图9(1)滑块刚滑到圆弧底端B 点时滑块的速度v 1和长木板的速度v 2; (2)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滑块在长木板水平部分上滑行的时间t .答案 (1)3 m/s ,方向向左 1 m/s ,方向向右 (2)0.3 (3)1 s解析 (1)滑块从A 滑到B 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m v 1+M v 2=0 mgR =12m v 12+12M v 22代入数据解得v 1=3 m/s ,方向水平向左; v 2=-1 m/s ,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右.(2)滑块与长木板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1+M v2=(M+m)v3代入数据解得v3=0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12M v22=μmgL+12(M+m)v322m v1代入数据解得μ=0.3(3)对滑块,由动量定理得-μmgt=m v3-m v1代入数据解得t=1 s.专题强化练[保分基础练]1.(2021·全国乙卷·14)如图1,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一轻弹簧的一端与车厢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与车厢的水平底板间有摩擦.用力向右推动车厢使弹簧压缩,撤去推力时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在地面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中,从撤去推力开始,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图1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答案 B解析因为滑块与车厢水平底板间有摩擦,且撤去推力后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即摩擦力做功,而水平地面是光滑的;对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可知撤去推力后该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故选B.2.沿光滑水平面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A、B碰撞后以共同的速度运动,该过程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2A .碰撞前后A 的运动方向相反B .A 、B 的质量之比为1∶2C .碰撞过程中A 的动能变大,B 的动能减小D .碰前B 的动量较大答案 C解析 由位移-时间图像可得,碰撞之前v A =20-302m/s =-5 m/s ,碰撞之后v A ′= 20-102m/s =5 m/s ,则碰撞前后A 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 正确.由位移-时间图像可得,碰撞之前v B =20-02m/s =10 m/s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 +m B v B =(m A +m B )v A ′,代入数据得m A ∶m B =1∶2,故B 正确.碰撞前后A 速度大小相等,则碰撞A 动能不变,故C 错误.碰前A 、B 速度方向相反,碰后A 、B 速度方向与B 碰前速度方向相同,则碰前B 的动量较大,故D 正确.3.(2021·江苏省第二次适应性考试)两个质量相同的小圆环A 、B 用细线相连,A 穿在光滑的水平直杆上.A 、B 从如图3所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在B 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图3A .B 的机械能守恒B .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B 重力的功率一直减小D .B 摆到最低点时,A 的速度最大答案 D解析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A 、B 组成的系统做功,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从B 开始运动到摆到最低点过程,A 做加速运动,A 的动能增加而重力势能不变,A 的机械能增大,A 、B 系统机械能守恒,则B 的机械能减少,不守恒,故A 错误;在B 从开始运动到摆到最低点过程,A 、B 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在竖直方向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系统动量不守恒,故B 错误;B 开始运动时速度为零,重力的功率为零,到最低点时,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间的夹角α=90°,在最低点重力的瞬时功率P =mg v cos α=0,从开始运动到最低点的中间任何位置,B 的速度与cos α都不是零,即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0,则从开始运动到最低点过程,重力的功率从0先增大然后减小到0,故C 错误;B 从开始运动到下摆至最低点过程,A 向右做加速运动,B 到达最低点后继续向左摆动过程,A 向右做减速运动,因此B 到达最低点时A 的速度最大,故D 正确.4.(2021·广东广州市一模)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上表面放一小物块b .以地面为参考系,给a 和b 以大小均为v 0、方向相反的初速度,最后b 没有滑离a .设a 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a 、b 的v -t 图像可能不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 长木板a 与小物块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最后b 没有滑离a ,则两物体最后相对静止具有共同速度,有m a v 0-m b v 0=(m a +m b )v ,解得v =m a v 0-m b v 0m a +m b,由上式可知两物体最后的共同速度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或为0,所以A 、B 、C 正确,D 错误.5.(2021·山东威海市高三期末)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而获得了193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测定中子的质量,查德威克用初速度相同的中子分别与静止的氢核11H 和静止的氮核14 7N 发生弹性正碰,实验中,他测得碰撞后的氢核与氮核的速度之比为7∶1,则中子与氢核的质量之比为( )A .1∶1B .6∶5C .7∶6D .8∶7答案 C解析 设中子与氢核、氮核碰撞前的速度为v ,中子与氢核弹性碰撞时,根据动量守恒有m v=m v 1+m H v H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12m v 2=12m v 12+12m H v H 2,解得中子与氢核碰撞后,氢核的速度为v H =2m v m +m H ,同理可得,中子与氮核碰撞后,氮核的速度为v N =2m v m +m N,故有v H ∶v N =m +m N m +m H=7,又m N =14m H ,解得中子与氢核的质量比m ∶m H =7∶6,故选C. 6.如图4,长度为l =1 m ,质量为M =1 kg 的车厢,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车厢内有一质量为m =1 kg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速度v 0=10 m/s 从车厢中点处向右运动,与车厢壁来回弹性碰撞n 次后,与车厢相对静止,物块与车厢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4A .n =26B .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5 JC .物块最终停在车厢中点处D .车厢最终运动的速度为5 m/s ,方向水平向右答案 A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M )v ,解得车厢最终运动的速度为v =5 m/s ,方向水平向右,对系统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m v 02=12(M +m )v 2+Q ,代入数据解得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25 J ,故B 、D 正确;根据Q =μmgL 可得物块在车厢中相对车厢滑行的距离L =Q μmg=25 m ,与车厢壁来回弹性碰撞次数n =L l=25次,物块最终停在车厢中点处,故A 错误,C 正确.7.(2021·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模拟)台风实际上是一种强热带气旋.台风登陆后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造成很大危害.若某台风登陆时的最大风力为11级,最大风速约为30 m/s.某高层建筑顶部广告牌的尺寸为:高5 m 、宽20 m .空气密度ρ=1.2 kg/m 3,空气吹到广告牌上后速度瞬间减为0,则该广告牌受到的最大风力约为( )A .3.9×105 NB .1.1×105 NC .1.1×104 ND .9.0×104 N答案 B解析广告牌的面积为S=5×20 m2=100 m2设t时间内吹到广告牌上的空气质量为m,则有m=ρS v t以t时间内吹到广告牌上的空气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有-Ft=0-m v=0-ρS v2t 解得F=ρS v2≈1.1×10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该广告牌受到的最大风力约为F′=F≈1.1×105 N,故选B.[争分提能练]8.如图5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的一侧是一个14弧形槽,弧形槽半径为R,A点切线水平.另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从A点冲上滑块,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A.当v0=2gR时,小球能到达B点B.如果小球的速度足够大,球将从滑块的左侧离开滑块后直接落到水平面上C.小球到达弧形槽最高点处,小球的速度为零D.小球回到弧形槽底部时,小球速度方向可能向左答案 D解析滑块不固定,当v0=2gR时,设小球沿槽上升的高度为h,小球与滑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有m v0=(m+M)v,机械能守恒12m v02=12(M+m)v2+mgh,解得h=MM+mR<R,故A错误;当小球速度足够大,从B点离开滑块时,由于B点切线竖直,在B点时小球与滑块的水平速度相同,离开B点后将再次从B点落回,不会从滑块的左侧离开滑块后直接落到水平面上,B错误;当小球到达弧形槽最高点,由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m v0=(M+m) v共,小球具有水平速度,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当小球回到弧形槽底部,相当于完成了弹性碰撞m v 0=m v 1+M v 2, 12m v 02=12m v 12+12M v 22, 联立解得v 1=m -M m +Mv 0, 当m >M ,v 1与v 0方向相同,向左,故D 正确.9.(2021·江苏扬州高三下初调)如图6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的两辆手推车同向沿直线排列,质量均为m .t =0时刻某同学水平推第一辆车,脱手后小车继续运动,t 0时刻与第二辆车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车以共同速度继续运动距离L 后停止.车运动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 倍,重力加速度为g ,求:图6(1)碰后瞬间两车的速度大小v ;(2)该同学给第一辆车的冲量大小I ; (3)若该同学对第一辆车做功为W 0,求整个过程中两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 .答案 (1)2kgL (2)kmgt 0+2m 2kgL (3)W 0-2kmgL解析 (1)碰撞后根据动能定理-k ·2mgL =0-12×2m v 2,解得v =2kgL (2)设碰撞前第一辆车的速度为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2m v解得v 0=22kgL对第一辆车根据动量定理得I -kmgt 0=m v 0-0解得I =kmgt 0+2m 2kgL(3)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12m v 02-12×2m v 2=2kmgL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W 0=ΔE +W解得W =W 0-2kmgL .10.(2021·河北张家口市一模)如图7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1 kg 的滑块A 和质量为2 kg 的滑块B 用水平轻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弹性势能为9 J ,滑块A 与左侧竖直墙壁接触但不粘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滑块B 由静止自由释放,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时,滑块B 与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为1 kg 的滑块C 发生碰撞且粘合在一起,求:图7(1)滑块B 、C 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2)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时,滑块A 与滑块B 、C 的速度大小.答案 (1)2 m/s (2)3 m/s 1 m/s解析 (1)弹簧恰好恢复原长时,设碰前滑块B 的速度为v B ,根据能量守恒有12m B v B 2=9 J 滑块B 、C 碰后,由动量守恒有m B v B =(m B +m C )v解得:v =2 m/s(2)碰后到弹簧第二次恢复原长时,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m B +m C )v =(m B +m C )v ′+m A v A ,12(m B +m C )v 2=12(m B +m C )v ′2+12m A v A 2 解得:v ′=1 m/s ,v A =3 m/s.11.如图8所示,质量为m 3=2 kg 的滑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道的AB 部分是半径为R =0.3 m 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底部与滑道水平部分相切,滑道水平部分右端固定一个水平轻质弹簧.滑道CD 部分粗糙,其他部分均光滑.质量为m 2=3 kg 的物体2(可视为质点)放在滑道的B 点,现让质量为m 1=1 kg 的物体1(可视为质点)自A 点由静止释放.两物体在滑道上的C 点相碰后粘在一起(g =10 m/s 2).图8(1)求物体1从释放到与物体2相碰前的过程中,滑道向左运动的距离;(2)若CD =0.2 m ,两物体与滑道的CD 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5,求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3)在(2)的条件下,物体1、2最终停在何处?答案 见解析解析 (1)物体1从释放到与物体2碰撞前的过程中,物体1和滑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物体1水平位移大小为x 1,滑道的水平位移大小为x 3,有0=m 1x 1-m 3x 3,x 1=R解得x 3=m 1x 1m 3=0.15 m. (2)设物体1、物体2刚要相碰时物体1的速度大小为v 1,滑道的速度大小为v 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 1gR =12m 1v 12+12m 3v 32 对物体1和滑道,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m 1v 1-m 3v 3物体1和物体2相碰后的共同速度大小设为v 2,对物体1和物体2,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 1v 1=(m 1+m 2)v 2弹簧第一次被压缩至最短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体1、2和滑道速度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设为E pm .从物体1、2碰撞后到弹簧第一次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有12(m 1+m 2)v 22+12m 3v 32-μ(m 1+m 2)g ·CD =E pm 联立以上方程,代入数据解得E pm =0.3 J.(3)分析可知物体1、2和滑道最终静止,设物体1、2相对滑道CD 部分运动的路程为s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12(m 1+m 2)v 22+12m 3v 32=μ(m 1+m 2)gs 代入数据可得s =0.25 m所以物体1、2最终停在D 点左侧距离D 点0.05 m 处.[尖子生选练]12.(2021·北京市顺义区高三期末)如图9所示为大球和小球叠放在一起、在同一竖直线上进行的超级碰撞实验,可以使小球弹起并上升到很大高度.将质量为3m 的大球(在下),质量为m 的小球(在上)叠放在一起,从距水平地面高h 处由静止释放,h 远大于球的半径,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假设大球和地面、大球与小球的碰撞均为完全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 光学 电磁波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 光学 电磁波

第19课时 光学 电磁波命题规律 1.命题角度:(1)光的折射与全反射;(2)光的干涉和衍射;(3)电磁波;(4)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综合分析.2.常考题型:选择题、计算题.高考题型1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1.常用的三个公式 sin θ1sin θ2=n ,n =c v ,sin C =1n . 2.折射率的理解(1)折射率与介质和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2)光密介质指折射率大的介质,而不是指密度大的介质. (3)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3.求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问题的思路(1)根据题意画出正确的光路图,特别注意全反射的临界光线. (2)利用几何关系确定光路中的边、角关系. (3)利用折射定律等公式求解. (4)注意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例1 (2021·江苏卷·7)某种材料制成的半圆形透明砖平放在方格纸上,将激光束垂直于AC 面射入,可以看到光束从圆弧面ABC 出射,沿AC 方向缓慢平移该砖,在如图1所示位置时,出射光束恰好消失,该材料的折射率为( )图1A .1.2B .1.4C .1.6D .1.8 答案 A解析 画出激光束从玻璃砖射出时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如图所示,全反射的条件sin θ=1n ,由几何关系知sin θ=56,联立解得n =1.2,故A 正确,B 、C 、D 错误.例2 (2021·江苏盐城市滨海中学一模)半径为R 的固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2所示,O 点为圆心,与直径AB 垂直的足够大的光屏CD 紧靠住玻璃砖的左侧,OO ′与AB 垂直.一细光束沿半径方向与OO ′成θ=30°角射向O 点,光屏CD 区域出现两个光斑,两光斑间的距离为(3+1)R ,求:图2(1)此玻璃的折射率;(2)当θ变为多大时,两光斑恰好变为一个. 答案 (1)2 (2)45°解析 (1)细光束在AB 界面,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折射,设折射角为β,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L 1=R tan θ=R tan 30°=3R根据题意两光斑间的距离为(3+1)R ,所以可知L 2=R ,由几何关系知β=45°,根据折射定律得,此玻璃的折射率为n =sin βsin θ=sin 45°sin 30°= 2(2)若光屏CD 上恰好只剩一个光斑,则说明该光束恰好在AB 面发生全反射,由sin C =1n可得,临界角大小为C=45°,即当θ=45°时,光屏上恰好只剩下一个光斑.高考题型2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比较双缝干涉单缝衍射产生条件两束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足够小(明显衍射)图样不同点条纹宽度条纹宽度相等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条纹间距各相邻条纹间距相等各相邻条纹间距不等亮度情况清晰条纹,亮度基本相等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与光的偏振的区别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例3(2020·北京卷·1)以下现象不属于干涉的是()A.白光经过杨氏双缝得到彩色图样B.白光照射肥皂膜呈现彩色图样C.白光经过三棱镜得到彩色图样D.白光照射水面油膜呈现彩色图样答案 C解析选项A是双缝干涉,选项B是薄膜干涉,选项C是光的色散,选项D是薄膜干涉.故选C.例4(2021·江苏南通市如皋中学三模)某同学用红光做实验,拍摄到屏上亮条纹的照片如图3甲、乙所示,则该同学做的是()图3A.单缝衍射实验,甲图中单缝的宽度小B.单缝衍射实验,乙图中单缝的宽度小C.双缝干涉实验,甲图中双缝到屏的距离大D.双缝干涉实验,乙图中双缝到屏的距离大答案 A解析单缝衍射时,缝越小,衍射条纹中间越宽,故A正确,B错误;双缝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条纹且宽度相同,故C、D错误.例5(2021·江苏卷·6)铁丝圈上附有肥皂膜,竖直放置时,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上疏下密,由此推测肥皂膜前后两个面的侧视形状应当是()答案 C解析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由于重力作用,肥皂膜前后表面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而使干涉条纹上疏下密,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肥皂膜向内凹陷,故C正确,A、B、D错误.高考题型3电磁波1.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的频率或波长的大小顺序把它们排列成谱叫作电磁波谱.按波长由长到短排列的电磁波谱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在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与介质材料和电磁波频率有关.例6(2021·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微波炉能快速加热食物是利用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B.常用的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C.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D.遥感技术中利用了红外线探测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探测被测物体的特征答案 A解析食物中的水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热运动加剧,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是利用红外线来加热,A错误,符合题意;常用的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的红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B正确,不符合题意;天文学家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天体辐射的无线电波进行天体物理研究,C正确,不符合题意;遥感技术中利用红外线探测器接收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探测被测物体的特征,D正确,不符合题意.例7如图4所示,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 m 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4A .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的频率高B .和机械波一样需靠介质传播C .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 .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答案 C解析 根据f =vλ可知,电磁波的波长越大,频率越低,故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的频率低,选项A 错误;无线电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选项B 错误;无线电波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选项C 正确;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故无线电波也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选项D 错误.高考题型4 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综合应用各种色光特征比较项目 红→紫 频率 越来越高 波长 越来越短 折射率 越来越大 介质中传播速度 越来越小 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越来越小 光子能量越来越大例8 (2021·山东烟台市高三期末)夏日雨后,我们经常会看到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从物理学角度看,彩虹是太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雨滴上经过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5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 、b 代表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 )图5A .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B .在同种介质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C .a 光和b 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 光D .分别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在干涉图样中a 光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小于b 光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 答案 C解析 由光路图可知,水对b 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则b 光的折射率较大,则b 光的频率比a 光的频率高,A 错误;根据v =cn ,可知在同种介质中,b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a 光的传播速度,B 错误;因为sinC =1n ,可知a 光的临界角大于b 光的临界角,则a 光和b 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则一定是b 光发生了全反射,射出的一定是a 光,C 正确;因b 光的折射率大,则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根据Δx =ld λ可知,分别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在干涉图样中a 光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大于b 光相邻两个亮条纹中心的距离,D 错误.1.(2021·江苏苏锡常镇一模)利用微距相机可以拍摄到形状各异的雪花图像(图6甲),其中有一种“彩虹”雪花,中间部分有一个夹有空气的薄冰层,呈彩色花纹(图乙),这是由于( )图6A .光的干涉B .光的衍射C .光的偏振D .小孔成像答案 A解析 薄冰中间所夹的空气薄层相当于一层薄膜,光在此空气薄层上形成薄膜干涉,呈现彩色花纹.故选A.2.(2021·辽宁沈阳市高三下质量监测)如图7所示,有三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透明材料(图中的Ⅰ、Ⅱ、Ⅲ)恰好拼成一个长方形.从A 点垂直于底边射入的单色光在B 处发生全反射,在C 、D 处连续发生两次折射后射出.若该单色光在三块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v 1、v 2、v 3,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图7A .v 2>v 1>v 3B .v 3>v 1>v 2C .v 3>v 2>v 1D .v 1>v 2>v 3答案 A解析 设Ⅰ、Ⅱ、Ⅲ三种材料对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 1、n 2、n 3.根据全反射条件,光从Ⅰ射向Ⅱ时发生了全反射,则有n 1>n 2,光从Ⅰ射向Ⅲ时发生了折射,由题图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则有n 1<n 3,所以n 2<n 1<n 3,根据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公式v =cn ,可得v 3<v 1<v 2,故选A.3.(2021·山东德州市一模)如图8所示光导纤维的长度为L ,对某种频率的光的折射率为n ,若有各种入射方向的该频率的光照射到此光导纤维一端的横截面上,认为自另一端射出的光在此光导纤维传播的过程中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自另一端射出的光在此光导纤维中的最长传播时间为( )图8A.n 2L cB.nL cC.L ncD.L n 2c 答案 A解析 当光在介质的界面处恰好发生全反射时,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路程最长,由几何关系可知,最长路程为s =L sin C =nL ,传播速度为v =c n ,故最长时间t =s v =n 2L c ,故选A.4.(2021·河北邯郸市高三期末)由某种新型材料做成的某个光学元件,其中一个截面是半径为R 的半圆形,PQ 为半圆的直径,O 为该柱形截面的圆心,如图9所示.一激光器发出的光以与直径PQ 成45°角的方向射入元件内,入射点沿PQ 由下向上移动,当移动到B 点时,光线恰好从元件的中点E 射出,继续上移到位置D (图中未标出)时光线恰好不能从圆弧面射出(不考虑经半圆柱内表面反射后射出的光).已知该新型材料的折射率n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求:图9(1)由B 点射入的光线在元件内传播的时间; (2)D 点与O 的距离. 答案 (1)26R 3c (2)63R解析 (1)由题意知,入射角i =45°,设对应折射光线BE 的折射角为r ,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n =sin isin r ,解得r =30°光线BE 在元件内传播的速度为v =cn传播的距离为BE =R cos r =233R光线从B 点传播到E 所用的时间t =BE v =26R3c(2)当光线由D 点入射时,到达圆弧面的入射角恰好等于临界角C ,则sin C =1n由正弦定理得R sin 60°=OD sin C ,解得OD =63R .专题强化练[保分基础练]1.(2021·江苏省1月适应性考试·1)小华通过偏振太阳镜观察平静水面上反射的阳光,转动镜片时发现光有强弱变化,下列说法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 .阳光在水面反射时发生了偏振,镜片起起偏器的作用 B .阳光在水面反射时发生了偏振,镜片起检偏器的作用 C .阳光在水面反射时没有发生偏振,镜片起起偏器的作用 D .阳光在水面反射时没有发生偏振,镜片起检偏器的作用 答案 B解析 发现光有强弱变化说明水面上反射的阳光是偏振光,而阳光本身是自然光,在反射时发生了偏振,当偏振片的方向与光的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的光最强,而当偏振片的方向与光的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的光最弱,因此镜片起到检偏器的作用,故选B.2.(2021·江苏如皋市高三期末)如图1所示,双缝干涉实验中利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得到了甲、乙两种色光的干涉图样下列关于甲、乙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A .甲光光子的动量大于乙光光子的动量B .甲光光子的能量大于乙光光子的能量C .同种介质对甲光的折射率大于对乙光的折射率D .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 D解析 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λ及题图中甲光条纹间距大于乙光条纹间距可得λ甲>λ乙 由光子动量公式 p =hλ可知甲光光子的动量小于乙光光子的动量,故A 错误; 由光子能量公式E =hν=h cλ知甲光子的能量小于乙光子能量,故B 错误;甲光频率低,同种介质对甲光的折射率小于对乙光的折射率,故C 错误; 由折射率与传播速度关系式n =cv可得甲光在水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光在水中传播速度,故D正确.3.(2021·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大规模设备连接等.与4G相比,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5G和4G使用的电磁波都是横波B.5G和4G使用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5G和4G使用的电磁波都可以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在真空中5G使用的电磁波波长比4G的长答案 D解析5G和4G使用的电磁波都是横波,故A正确;5G和4G使用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均为光速3×108m/s,故B正确;任何波均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5G和4G使用的电磁波都可以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C正确;根据公式v=λf得,当速度一样时,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即5G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长比4G的短,故D错误.4.(2021·江苏省1月适应性考试·2)如图2所示,一束激光照射在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透明玻璃柱上,光线与横截面平行,则透过玻璃柱的光线可能是图中的()图2A.①B.②C.③D.④答案 C解析当光从空气(真空)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图可知可排除①②;当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真空)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由图可知可排除④,应选③.5.(2021·山东青岛市高三期末)如图3,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两部分组成,内芯折射率比外套的大,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时,光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假设外套为空气,一束红光由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内芯,红光在内芯与空气的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经时间t 1从另一端射出;另让一束绿光也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绿光在内芯与空气的界面上也恰好发生全反射,经时间t 2从另一端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内芯对红光的折射率n 1与对绿光的折射率n 2之比为t 1t 2 B .内芯对红光的折射率n 1与对绿光的折射率n 2之比为t 1t 2C .红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v 1与绿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v 2之比为t 1t 2 D .红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v 1与绿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v 2之比为t 2t 1答案 A解析 设光导纤维长为l ,对红光而言sin C 1=1n 1,红光通过光导纤维的路程l 1=l sin C 1,红光的光速为v 1=c n 1,因此所用时间t 1=l 1v 1,整理得t 1=l cn 12,同理,绿光通过光导纤维所用时间t 2=l c n 22,因此n 1n 2=t 1t 2,A 正确,B 错误.红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v 1与绿光在内芯中的传播速度v 2之比v 1v 2=n 2n 1=t 2t 1,C 、D 错误. 6.(2021·福建龙岩市一模)如图4所示,把一矩形均匀薄玻璃板ABCD 压在另一个矩形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将红单色光从上方射入,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关于这些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条纹方向与AB边平行B.条纹间距不是均匀的,越靠近BC边条纹间距越大C.减小薄片的厚度,条纹间距变小D.将红单色光换为蓝单色光照射,则条纹间距变小答案 D解析薄膜干涉的光程差Δs=2d(d为薄膜厚度),厚度相同处产生的条纹明暗情况相同,因此条纹应与BC边平行,故A错误;因为两玻璃间形成的空气膜厚度均匀变化,因此条纹是等间距的,故B错误;减小薄片厚度,条纹间距将增大,故C错误;将红单色光换成蓝单色光照射,入射光波长减小,条纹间距将减小,故D正确.7.(2021·江苏泰州市高三期末)如图5所示,一束复色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5A.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中的速度B.a、b两束光遇到同样的障碍物时,a光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C.增大复色光的入射角,在玻璃砖的右边最先消失的是a光D.用a、b两束光分别照射到同一金属表面,b光更容易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答案 C解析根据光路,单色光a在空气中的折射角较大,所以根据折射定律,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根据折射率与速度的关系式n=c v可知,a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小于b光在玻璃中的速度,A错误;折射率越大的光,其频率越高,用a、b两束光分别照射到同一金属表面,a光更容易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根据频率与波长的关系式c=λf知,a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而波长越短,越难发生明显衍射,所以a、b两束光遇到同样的障碍物时,a光更难发生明显衍射,B错误;根据sin C=1n,a光对玻璃的临界角较小,所以增大复色光的入射角,在玻璃砖的右边最先消失的是a光,C正确.[争分提能练]8.(2021·江苏苏锡常镇一模)一种“光开关”的“核心区”如图6虚框区域所示,其中1、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直角边与虚框平行,两斜面平行,略拉开一小段距离,在两棱镜之间可充入不同介质以实现开关功能.单色光a从1的左侧垂直于棱镜表面射入,若能通过2,则为“开”,否则为“关”,已知棱镜对a的折射率为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单色光a在棱镜中的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1.5倍B.若不充入介质,则实现“开”功能C.若充入的介质相对棱镜是光疏介质,有可能实现“开”功能D.若充入的介质相对棱镜是光密介质,有可能实现“关”功能答案 C解析根据公式可知v=cn,单色光a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23,v=λf,频率不变,单色光a在棱镜中的波长为在真空中波长的23,A错误;单色光a从1的左侧垂直于棱镜表面射入,入射角为45°,根据全反射的条件,临界角为sin C=1n =23<sin 45°=22,可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不充入介质,即发生全反射,光不可以通过2,实现“关”功能,B错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可能不发生全反射,进入2,可能实现“开”功能,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则一定处于开状态,C正确,D错误.9.(2021·江苏四校联合第三次联考)如图7甲所示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一束细光束由真空沿着径向与AB成θ角射入,对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强度随θ角的变化进行记录,得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丙是由这种材料制成的透明体,左侧是半径为R的半圆,右侧是长为8R、高为2R的长方体,一束单色光从左侧A′点沿半径方向与长边成37°角射入透明体.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该透明材料的临界角为37°B .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为1.5C .光在透明体中传播的路程为10RD .光在透明体中传播的时间为55R 4c答案 D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当θ=37°时,折射光线才开始出现,说明此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即该透明材料的临界角为C =90°-37°=53°,A 错误;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 C =1n可得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 =1.25,B 错误; 因为临界角是53°,光线在长方体玻璃砖中刚好发生三次全反射,光路如图所示,设在长方体中光程为x ,其在水平方向的投影为8R ,故满足x cos 37°=8R可得x =10R ,再加上半圆中的光程R ,故光在透明体中传播的总路程为11R ,C 错误;光在透明材料中的传播速度v =c n ,光在透明体中传播的时间为t =11R v =55R 4c,D 正确. 10.(2021·江苏七市二模)如图8所示,激光笔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水面O 点,经折射后在水槽底部形成一光斑P .已知入射角α=53°,水对激光的折射率n =43,真空中光速c =3.0×108 m/s ,sin 53°=0.8,cos 53°=0.6.图8(1)求激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小v;(2)打开出水口放水,求水放出过程中光斑P移动的距离x与水面下降距离h的关系.答案(1)2.25×108 m/s(2)x=712h解析(1)由于v=c n代入数据解得v=2.25×108 m/s(2)打开出水口后,光路图如图所示设水原来深度为H,折射角为β,由折射定律有n=sin αsin β解得sin β=sin αn=0.6由几何关系有h tan α+(H-h)tan β=x+H tan β代入数据解得x=712h.11.(2021·江苏苏锡常镇二调)如图9所示,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玻璃砖,∠B=90°,一束频率为f=6×1014 Hz的光线从AB面中点处垂直射入棱镜,在AC面发生全反射,从BC 面射出后,进入双缝干涉装置.已知AC长度L=0.3 m,双缝间距d=0.2 mm,光屏离双缝的距离l=1.0 m,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108 m/s.求:图9(1)玻璃砖的折射率的最小值;(2)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短时间;(3)光屏上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答案(1)2(2)1×10-9 s(3)2.5 mm解析(1)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AC面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45°由sin C=1n得n≥ 2即最小折射率为 2(2)由几何关系,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距离x=2 2L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速度为v=cn传播时间为t=x v代入数据,解得最短时间t=1×10-9 s(3)由波长的公式,可得λ=c f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Δx=ldλ代入数据,解得Δx=2.5 mm.12.(2021·江苏扬州市高三下初调)如图10所示为某光学元件的横截面,∠A=∠D=∠E=90°,AE=20 3 cm,现使用一束波长λ=600 nm、功率P=66.3 mW的激光照射到AB边上的M点,AM=10 cm,入射角α=60°,此时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功率之比为1∶10.元件对激光的折射率n=3,真空中光速c=3×108 m/s,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 J·s,求:图10(1)激光通过元件经历的时间t(不考虑多次反射);(2)单位时间内进入元件的激光的光子数N.答案 (1)2315×10-8 s (2) 1.8×1017个 解析 (1)光路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得n =sin αsin β,解得sin β=12,所以有MF =2AM =20 cm ,光在光学元件中传播的速度为v =c n =3×108 m/s ,激光在光学元件中的临界角满足sin C =1n =33<32,所以激光在F 处发生全反射,在ED 面射出.所以传播时间为t =2MF v =2315×10-8 s (2)单位时间内进入元件的激光的能量为N ·h c λ=P ·(1-10%),解得N =1.8×1017个.。

2020版 江苏 步步高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十 课时2

2020版 江苏 步步高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专题十 课时2

课时2选修3-4考向一机械振动、机械波1.(2019·江苏卷·13B(1))一单摆做简谐运动,在偏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的.A.位移增大B.速度增大C.回复力增大D.机械能增大答案AC解析摆球做简谐运动,在平衡位置处位移为零,在摆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的位移增大,速度减小,选项A正确,B错误;在摆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受到的回复力增大,选项C正确;单摆做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所以在摆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机械能保持不变,选项D错误.2.(2017·江苏卷·12B(2))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2倍速度快速播放录音时,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播出声波的(选填“周期”或“频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声波传播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频率不变解析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声波的频率为原来的2倍,而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性质决定,故声速不变.3.(2018·江苏卷·12B(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0和x=0.6 m处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1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6 m,求其波速和波长.图1答案 2 m/s0.8 m解析由题图图象可知,周期T=0.4 s由于波长大于0.6 m,结合题图图象可知,波从A到B的传播时间Δt=0.3 s,代入数据得v=2 m/s,波速v=ΔxΔt波长λ=v T,代入数据得λ=0.8 m.考向二光的折射和全反射4.(2019·江苏卷·13B(3))如图2所示,某L形透明材料的折射率n=2.现沿AB方向切去一角,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为使水平方向的光线射到AB面时不会射入空气,求θ的最大值.图2答案60°解析光线不射入空气,则在AB面发生全反射,恰好发生全反射时:sin C=1 n且C+θ=90°得θ=60°.5.(2017·江苏卷·12B(3))人的眼球可简化为如图3所示的模型.折射率相同、半径不同的两个球体共轴.平行光束宽度为D,对称地沿轴线方向射入半径为R的小球,会聚在轴线上的P点.取球体的折射率为2,且D=2R.求光线的会聚角α.(示意图未按比例画出)图3答案30°解析由几何关系可得:sin i=D2R,解得i=45°,由折射定律得:sin isin γ=n,解得γ=30°且i=γ+α2,解得α=30°考向三光的波动性电磁波6.(2019·江苏卷·13B(2))将两支铅笔并排放在一起,中间留一条狭缝,通过这条狭缝去看与其平行的日光灯,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由于光的(选填“折射”“干涉”或“衍射”).当缝的宽度(选填“远大于”或“接近”)光波的波长时,这种现象十分明显.答案衍射接近解析通过两支并排放在一起的铅笔观察与其平行的日光灯,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单缝衍射条纹,是由光的衍射产生的.当缝的宽度接近光的波长时,单缝衍射现象十分明显.7.(2018·江苏卷·12B(1)(2))(1)梳子在梳头后带上电荷,摇动这把梳子在空中产生电磁波.该电磁波.A.是横波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只能沿着梳子摇动的方向传播D.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2)两束单色光A、B的波长分别为λA、λB,且λA>λB,则(选填“A”或“B”)在水中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大.用同一装置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可以观察到(选填“A”或“B”)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答案(1)AD(2)A A解析(1)电磁波是横波,传播方向与振动方向垂直,既能在真空中传播,也能在介质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故选项A、D正确.(2)因λA>λB,根据c=λν知,νA<νB,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高折射率越大,即n A<n B,而sin C,故C A>C B.=1n根据Δx =ld λ,由于λA >λB ,故Δx A >Δx B ,即A 光产生的条纹间距大.考向四 相对论初步8.(2017·江苏卷·12B(1))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和地球上各有一只相同的铯原子钟,飞船和地球上的人观测这两只钟的快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 B .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慢 C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 D .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慢 答案 AC解析 由相对论知识Δt =Δτ1-(vc)2知,Δt >Δτ,则地面上的人观察飞船上的时间进程比地面上慢,即地球上的人观测到地球上的钟较快,同理可知,飞船上的人观测到飞船上的钟较快,A 、C 正确,B 、D 错误.1.简谐运动(1)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式 x =A sin (ωt +φ).(2)根据简谐运动图象可获取的信息 ①确定振动的振幅A 和周期T .(如图4所示)图4②可以确定振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移.③确定各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方法:振动方向可以根据下一时刻位移的变化来判定.下一时刻位移若增加,质点的振动方向是远离平衡位置;下一时刻位移如果减小,质点的振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2.单摆(1)回复力:摆球所受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 回=-mg sin θ=-mgl x =-kx ,负号表示回复力F 回与位移x 的方向相反. (2)周期公式:T =2πl g. ①l 为等效摆长,表示从悬点到摆球重心的距离. ②g 为当地重力加速度.(3)稳定时,受迫振动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共振图象的横坐标为驱动力的频率,纵坐标为受迫振动物体的振幅.共振条件:f 驱=f 固. 3.机械波(1)波的传播过程中的特点①振源经过一个周期T 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恰好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以有v =λT =λf .②质点振动nT (波传播nλ)时,波形不变.③波源质点的起振方向决定了它后面的质点的起振方向,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2)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由振动图象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看下一时刻质点的位置或看切线斜率(振动速度)的正负.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或质点的振动方向,由波的图象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或波的传播方向可用“△”法判断,如图5所示.图5(3)波的叠加问题①两个振动情况相同的波源形成的波,在空间某点振动加强的条件为该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Δx =nλ,振动减弱的条件为Δx =nλ+λ2.②振动加强点的位移随时间改变,振幅最大. 4.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1)三个公式 ①折射率:n =sin θ1sin θ2.②光速与折射率的关系:n =cv . ③临界角:sin C =1n.(2)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题型的分析思路①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图,有时需分析,寻找临界光线、边界光线. ②明确两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关系a .若光疏→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线.b .若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则发生全反射.③根据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列出关系式,结合几何关系(充分利用三角形、圆的特点),联立求解. 5.光的波动性(1)白光色散时:ν红最小↔n 红最小↔v 红最大↔γ红最小↔λ红最大.ν紫最大↔n紫最大↔v紫最小↔γ紫最大↔λ紫最小.(2)稳定干涉条件与特点①两列光波发生稳定干涉现象时,光的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干涉条纹间距Δx=ldλ.②干涉图样中,实线和实线的交点、虚线和虚线的交点及其连线处为振动加强处;实线和虚线的交点及其连线处为振动减弱处.振动加强点有时位移为零,只是振幅为两列波的振幅之和,振动剧烈.6.狭义相对论的重要结论(1)在任何惯性系中观察光速均为c.(2)相对观测者运动的物体长度变短.(3)相对观测者运动的时钟变慢.例1(2019·南京市、盐城市二模)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依次经过x轴上相距d=10 m的两质点P和Q,它们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6甲和乙所示.则:图6(1)t=0.2 s时质点P的振动方向;(2)这列波的最大传播速度.答案(1)沿y轴负方向(2)50 m/s解析(1)由P点的振动图象可知,0.2 s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振动.(2)由题图图象可知振源的周期为T=0.4 s,P和Q的相位始终相反,则d=nλ+12λ,其中,n=0,1,2,3…由于d=10 m,可得λ=202n+1m(n=0,1,2,3…)由波速v=λT 得v=502n+1m/s(n=0,1,2,3…)故当n=0时传播速度最大,最大传播速度为50 m/s.拓展训练1(2019·南京市、盐城市一模)湖面上停放甲、乙两条船,它们相距30 m,一列水波正在湖面上沿两船连线方向传播,观察到甲船从开始振动的1 min内上下震荡30次,而乙船在这个时间内上下震荡28次.求:(1)这列波的周期;(2)水波在水面上传播的速度.答案(1)2 s(2)7.5 m/s解析(1)甲船从开始振动的1 min内上下振荡30次,则甲船的振动周期为:T=tn =6030s=2 s,这列波的周期等于船的振动周期,也为2 s.(2)波从甲船传到乙船,1 min 内,甲船比乙船多震荡2次,说明两船间的距离是两个波长,即2λ=30 m ,得λ=15 m ,故v =λT=7.5 m/s. 拓展训练2 (2019·南通市一模)一种简易地震仪由竖直放置的弹簧振子A 和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B 组成,如图7所示,可以粗略测定震源的深度.某次地震中,震源在地震仪的正下方,地震波中的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分别为v 1和v 2(v 1<v 2),观察到两振子开始振动的时间差为Δt ,则 (选填“A ”或“B ”)弹簧振子先开始振动,震源与地震仪距离约为 .图7答案 A v 1v 2Δt v 2-v 1解析 A 球在竖直方向,随纵波振动,B 球在水平方向,随横波振动,由题可知纵波的速度大于横波速度,故纵波先到,所以A 先开始振动;根据x v 1-x v 2=Δt ,解得:x =v 1v 2Δt v 2-v 1. 拓展训练3 (2019·常州市期末)如图8甲所示是一个单摆振动的情形,O 是它的平衡位置,B 、C 是摆球所能到达的最远位置.设向右为正方向,如图乙是这个单摆的振动图象,该单摆振动的频率是 Hz ,若振幅有所减小,则振动周期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图8 答案 1.25不变解析由题图振动图象可得周期T=0.8 s,则频率f=1T=1.25 Hz;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可知周期与振幅无关,则振幅减小其周期不变.例2(2019·南通等七市二模)测量两面平行玻璃砖折射率的装置如图9所示,带圆孔的遮光板N和光屏M平行放置,O点为圆孔的圆心,OO′连线垂直于光屏M,在O′O连线的延长线上放置一个点光源S,S到光屏M的距离H =20 cm,测得光屏M上圆形光斑半径r1=20 cm.将厚度d=10 cm、足够长的玻璃砖贴着N 板放置,测得光屏M上圆形光斑半径为r2=15 cm.求:图9(1)玻璃砖的折射率n;(2)若将玻璃砖沿OO′连线向光屏M平移一小段距离,说明折射后落到光屏M上圆形光斑的大小有无变化.答案见解析解析(1)设射入玻璃砖光线入射角的最大值为θ1,对应的折射角为θ2,则sin θ1=r1H2+r12,sin θ2=r2-r12d2+(r2-r12)2,由折射定律有n=sin θ1sin θ2解得n=102.(2)光通过玻璃砖后侧位移相同,光斑大小无变化.拓展训练4(2019·扬州市一模)如图10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棱镜的折射率,ABC表示待测直角棱镜的横截面,棱镜的顶角为α,紧贴直角边AC是一块平面镜.一光线SO射到棱镜的AB面上,适当调整SO的方向,当SO与AB成β角时,从AB面射出的光线与SO重合,则棱镜的折射率n为多少?图10答案cos βsin α解析入射角i=90°-β,要使从AB面射出的光线与SO重合,则AB面上折射光线必须与AC面垂直,由几何知识得到,折射角r=α.根据折射定律得:n=sin isin r =sin (90°-β)sin α=cos βsin α.拓展训练5(2019·南京市、盐城市一模)如图11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从空气中沿半径方向射入玻璃半圆柱后,一部分光沿OA方向射出,另一部分光沿OB方向射出.则.图11A.OA为黄光,OB为紫光B.OA为紫光,OB为黄光C.OA为黄光,OB为复色光D.OA为紫光,OB为复色光答案 C解析OB为反射光,故OB应为复色光;而折射后只有一束光线,故有一束光发生了全反射,而黄光与紫光相比较,由sin C=1n知紫光的临界角要小,故紫光发生了全反射,故OA应为黄光,故C正确,A、B、D错误.拓展训练6(2019·南京市、盐城市二模)如图12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复色光,以一定的角度斜射到玻璃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两次折射后分为a、b两束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图12A.在三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光的传播速率B.a光频率大于b光频率C.若改变复色光的入射角,可在第一个入射面发生全反射D.a、b两束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Δx a<Δx b答案BD解析由题图光路图可知,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则根据v=cn可知,在三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率小于b光的传播速率,选项A错误;a光频率大于b光频率,选项B正确;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之一就是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则即使改变复色光的入射角,也不可能在第一个入射面发生全反射,选项C错误;a光频率大于b光频率,则a光的波长较小,根据Δx=lλ可知,a、b两束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产生的干涉条纹的间距Δx a<Δx b,选项D d正确.例3 (2019·扬州市一模)如图13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 、B 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x =0.3sin (200πt ) m ,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横波分别沿AP 、BP 方向传播,波速都是500 m/s ,则简谐横波的波长为 m ,某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在P 点相遇,则介质中P 点的振幅为 m.图13答案 5 0.6解析 由简谐运动表达式为x =0.3sin (200πt ) m 知,ω=200π rad/s ,则周期为:T =2πω=2π200πs =0.01 s ,由v =λT得,波长为:λ=v T =500×0.01 m =5 m ;某时刻在P 点两列波的波峰相遇,说明P 点是振动加强点,故振幅为2A =0.6 m.拓展训练7 (2019·南京市、盐城市一模)如图14所示,在阳光照射下,孔雀的羽毛色彩斑斓,仔细研究时发现孔雀羽毛上有很多细缝,产生这种色彩斑斓是光的 现象;到电影院看立体电影时,工作人员会给你一副眼镜,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图14答案干涉偏振解析孔雀羽毛上有很多细缝,光通过细缝,形成光的干涉条纹;电影院看立体电影时的眼镜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制成的.拓展训练8(2019·南通市一模)利用图15所示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图15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B.将滤光片由紫色换成红色,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测量过程中误将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波长测量值偏大答案AB解析滤光片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变成单色光,单缝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变成线光源,双缝的作用是形成相干光源,其排列顺序合理,故A正确;将滤光片由紫色换成红色,波长λ变长,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Δx=Lλ知条纹间距Δx增大,故B正确;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d小段距离后,由Δx=Lλ可知与此距离无关,故干涉条纹间距不变,故C错误;测量过程中,d把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导致Δx变小,则波长测量值偏小,D错误.拓展训练9(2019·南通泰扬徐淮宿连七市二模)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 000赫兹的声波,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关于超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由于高频率超声波波长很短,衍射本领很差,在均匀介质中能够沿直线传播B.空气中超声波传播速度远大于普通声波传播的速度C.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参与振动的频率等于超声波频率D.用超声波测血液流速,超声波迎着血液流动方向发射,血液流速越快,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越低答案AC解析波长越短的波其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高频率超声波波长很短,衍射本领很差,在均匀介质中能够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不同机械波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空气中超声波传播速度与普通声波传播的速度相等,故B错误;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频率由振源决定,故当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参与振动的频率等于超声波频率,故C正确;用超声波测血液流速,超声波迎着血液流动方向发射,血液流速越快,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越高,故D错误.例4(2019·南京市、盐城市二模)如图16所示,两艘飞船A、B沿同一直线同向飞行,相对地面的速度均为v(v接近光速c).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 ,则A 测得两飞船间的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L .当B 向A 发出一光信号,A 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 .图16答案 大于 c (或光速)解析 根据L =L 01-(v c)2,L 0为相对静止参考系中的长度,L 为在相对运动参考系中的长度,地面上测得它们相距为L ,是在相对运动参考系中的长度,而A 与B 相对静止,则A 测得的长度大于L .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可知A 测得该信号的速度为c .拓展训练10 (2019·南通等七市二模)如图17所示,宇航飞行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经过地球.宇航舱内点光源S 与前壁M 和后壁N 距离都是L .某时刻光源S 发出一个闪光,宇航舱内仪器观测到M 、N 同时接收到光信号,则地面观测站观测到闪光 (选填“是”或“不是”)同时到达M 、N ;地面观测站观测到宇航舱前后壁间距离 (选填“>”“=”或“<”)2L .图17答案不是<解析宇航舱内的人认为,宇航舱是个惯性系,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光源在宇航舱中央,闪光同时到达前后两壁.地面上人认为地面是一个惯性系,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向前传播的路程长些,故到达前壁的时刻晚些.由相对论原理可知,地面上人看到的宇航舱前后壁间距离比静止时要短,即观测到的宇航舱前后壁间距离小于2L.训练11.(2019·高邮市高三联合调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光的全反射的应用B.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在高速运行的航天器上看地球上的钟变快了D.当观察者向静止的声源远离时,接收到的声音的波长大于声源发出的波长图1(2)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水平向左的速度v=1 m/s匀速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记录的痕迹,建立坐标系,测得的数据如图1所示,则振子振动的振幅为,频率为.(3)固定的半圆形玻璃砖的横截面如图2所示,O点为圆心,足够大的光屏PQ紧靠玻璃砖右侧且垂直于MN.一束单色光沿半径方向射向O点,θ=45°,在光屏上出现两个光斑,其中一个光斑在A点,测得ON=3AN,则:图2①玻璃砖对此单色光的折射率为多少?②减小θ角,若还有两光斑,则两光斑之间的距离将怎样变化?答案(1)D(2)5 cm 1 Hz(3)①62②减小解析 (1)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减弱反射光的强度,增加透射光的强度,故A 错误;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使照片更清晰,故B 错误;根据Δt =Δτ1-(v c )2知,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中的宇船员会发现地球上的时钟变慢了,故C 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当观察者向静止的声源远离时,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小于声源发出的频率,结合v =λf 可知,接收到的声音的波长大于声源发出的波长,故D 正确.(2)设周期为T ,振幅为A ,由题图得:A =5 cm ;由于振动的周期就是记录纸从原点至x =1 m运动的时间,所以周期为T =λv =11 s =1 s ,则频率为:f =1T=1 Hz. (3)①细光束在MN 界面,一部分反射,设反射光与光屏PQ 的交点为B ,另一部分折射,由题可知折射光与光屏PQ 的交点为A ,折射角为i ,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tan i =ON AN=3,解得:i =60°故此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 =sin i sin (90°-θ)=sin 60°sin 45°=62②由几何关系得:BN =ON tan θ,AN =ON tan i,若减小θ角,则i 角增大,BN 减小,AN 减小,所以两光斑之间的距离AB =AN +BN 减小.2.(2019·苏北三市期末)(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B.波长越长的电磁波越容易发生衍射C.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测量血液的流速D.宇航员在相对地面高速运动的飞船里观测到地面上的时钟走得较快(2)如图3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已知x=0处的质点振动周期为0.2 s,该简谐波的波速为m/s,x=2 m处的质点在0.15 s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cm.图3(3)有些人工材料的折射率可为负值(n<0),这些材料的入射角i与折射角r依然满足sin isin r=n,但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此时折射角取负值).如图4所示为空气中一长方体材料,其厚度为d=15 cm,长度为l=30 cm,一束光从其上表面的中点处以45°的入射角射入,已知该材料对此光的折射率n=-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0×108 m/s.求(计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图4①此光在该材料中传播速度的大小;②光从下表面射出点到材料左侧的距离.答案 (1)BC (2)20 -10 (3)①322×108 m/s ②(15-53)cm 解析 (1)受迫振动的频率总等于驱动力的频率,A 错误;波长越长的电磁波,越容易发生衍射,故B 正确;多普勒效应是波特有的现象,医生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以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故C 正确;根据钟慢效应,宇宙飞船相对于地球高速运动的过程中,飞船内的宇航员观察飞船是不运动的,而地球是高速运动的,所以飞船内的宇航员观测到飞船上的时钟没有变慢,而地球上的时钟变慢了,D 错误.(2)由题可知波的周期为:T =0.2 s ,由题图可知波长为:λ=4 m ,根据公式v =λT可知波速为:v =20 m/s ;t =0.15 s =34T ,由波形图可知经过34T ,x =2 m 处的质点处于波谷处,则此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10 cm.(3)①该材料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v =c |n |=322×108 m/s ; ②光路图如图所示:由|n |=sin i sin r 得r =30°,由几何关系可以得到:Δx =l 2-d tan 30°=(15-53)cm.训练21.(2019·通州、海门、启东三县期末)(1)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有 .A .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机B.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算出宇宙中的星球靠近或远离地球的速度C.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电磁波与声波均能产生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2)如图1所示,两列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平面波在空间相遇发生干涉,它们的振幅均为A,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e是a、d连线的中点,则e处质点振动(选填“加强”“减弱”或“不振动”),d处质点的振幅为.图1(3)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从玻璃球的A点入射,入射角为60°,折射入球后,经过一次反射再折射到球外的光线恰好平行于入射光线.图2①求玻璃球的折射率;②B点是否有光线折射出玻璃球,请写出证明过程.答案 见解析解析 (1)常用红外线作为脉冲信号来遥控电视,故A 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接收者的相对位移的改变,而导致接收频率的变化,称为多普勒效应,所以可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地球靠近或远离的速度,故B 正确;可见光传播的速度是光速,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声速,二者传播的速度是不相等的,故C 错误;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波的特性,电磁波和声波均能产生干涉、衍射、反射和折射现象,故D 正确.(2)据干涉图可知,d 点是两列波波峰与波峰叠加处,而a 点是波谷与波谷叠加处,振动均加强,则e 点也是振动加强点,d 处质点的振幅为2A .(3)①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已知入射角i =60°,由几何关系知,折射角r =30°,根据折射定律得:n =sin i sin r =sin 60°sin 30°= 3 ②因sin C =1n =13>sin 30°,光线通过B 点时不能发生全反射,故B 点有光线射出. 2.(2019·扬州中学下学期开学考)(1)如图3所示,地面上A 、B 两处的中点处有一点光源S ,甲观察者站在光源旁,乙观察者乘坐速度为v (接近光速)的火箭沿AB 方向飞行.两观察者身边各有一个事先在地面校准了的相同的时钟.下列对相关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图3A.甲测得的AB间的距离大于乙测得的AB间的距离B.甲认为飞船中的钟变慢了,乙认为甲身边的钟变快了C.甲测得的光速为c,乙测得的光速为c-vD.当光源S发生一次闪光后,甲认为A、B两处同时接收到闪光,乙则认为A先接收到闪光(2)t=0时刻从坐标原点O处发出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4 s末刚好传到A点,此时波形如图4所示.则A点的起振方向为,该波的波速v=m/s.图4(3)一根长为L=1.5 m的直玻璃棒对一束光的折射率n=3,该光束以跟玻璃棒左端面A成30°的方向射入玻璃棒,如图5所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3×108m/s.。

2022年最新版步步高大二轮复习物理教案全书

2022年最新版步步高大二轮复习物理教案全书

1命题规律 1.命题角度:(1)物体的受力分析、静态平衡、动态平衡;(2)静电力、安培力、洛伦兹力作用下的平衡.2.常考题型:选择题.11 .研究对象的选取:整体法和隔离法.2 .受力分析的方法(1)假设法.(2)转换研究对象法: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如图1.图1(3)动力学分析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加速度方向判定合力的方向,从而确定某一个力的方向,如图2.图23 .共点力平衡的常用处理方法考向一合成法例1 (2020 ·全国卷Ⅲ·17)如图3,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若α=70°,则β等于( )图3A .45°B .55°C .60°D .70°答案 B解析取O点为研究对象,在三力的作用下O点处于平衡状态,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β=55°,故选B.考向二正交分解法例2 如图4 所示,金属棒ab质量为m,通过电流为I,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夹角为θ,ab静止于宽为L的水平导轨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BIL sin θB .金属棒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f=BIL cos θC .若只改变电流方向,金属棒对导轨的压力将增大D .若只增大磁感应强度B后,金属棒对导轨的压力将增大答案 C解析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BIL,故A错误;电流方向从a到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 f=F sin θ=BIL sin θ,F N=G-F cos θ=G-BIL cos θ,若只增大磁感应强度B后,导轨对金属棒的支持力减小,所以金属棒对导轨的压力减小,故B、D 错误;若只改变电流方向,安培力方向将变为斜向右下,安培力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竖直向下,所以金属棒对导轨的压力将增大,故C正确.总结提升(1)静电场、磁场中的平衡问题,受力分析时要注意静电力、磁场力方向的判断,再结合平衡条件分析求解.(2)涉及安培力的平衡问题,画受力示意图时要注意将立体图转化为平面图.考向三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平衡中的应用例3 (2021·辽宁省1 月适应性测试·7)如图5 所示,用轻绳系住一质量为2m的匀质大球,大球和墙壁之间放置一质量为m的匀质小球,各接触面均光滑.系统平衡时,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α,两球心连线O1O2 与轻绳之间的夹角为β,则α、β应满足( )图5A .tan α=3cot βB .2tan α=3cot βC .3tan α=tan(α+β)D .3tan α=2tan(α+β)答案 C解析设绳子拉力为F T,墙壁支持力为F N ,两球之间的压力为F,将两个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 T cos α=3mg,F T sin α=F N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F cos (α+β)=mg,F sin (α+β)=F N ,联立得3tan α=tan (α+β)故选C.21 .解决动态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化“动”为“静”,多个状态下“静”态对比,分析各力的变化或极值.2 .三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3 .四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1)在四力平衡中,如果有两个力为恒力,或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确定,为了简便可用这两个力的合力代替这两个力,转化为三力平衡,例如:如图6 ,qE<mg,把挡板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可以用重力与静电力的合力mg-qE 代替重力与静电力.图6如图7,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改变θ大小,求拉力的最小值,可以用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F′代替支持力与摩擦力.(tan θ=μ)图7(2)对于一般的四力平衡及多力平衡,可采用正交分解法.考向一图解法例4 (2021·山东潍坊市昌乐一中高三期末)如图8 所示,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小球B用轻绳拴住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斜面体,小球始终未脱离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轻绳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B .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不变C .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变小D .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变大答案 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轻绳的拉力变大,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小,A 、B 错误;轻绳的竖直分力在变大,将小球和斜面体看作一个整体,则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变小,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可知,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变小,C 正确,D 错误.考向二 相似三角形法例 5 (多选)(2020 ·百校联盟必刷卷三)如图 9 所示,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面内,一个小球套在 环上,用穿过圆环顶端光滑小孔的细线连接,现用水平力 F 拉细线,使小球缓慢沿圆环向上 运动,此过程中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F N ,则在运动过程中( )A .F 增大 C .F N 不变 图 9B .F 减小 D .F N 增大答案 BC解析 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 G 、F 、F N 三个力,满足受力平衡.作出受力分析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OAB ∽△GF N F ,即: G F F N = =R AB R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时,半径不变,重力 G 不变,AB 长度减小,故 F 减小,F N 不变,故选B 、C.考向三 解析法例 6 如图 10 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 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 、B 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端位置不变, 将 B 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 10A .B 端移动到 B 1 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B .B 端移动到 B 2 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C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D .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 设绳子间的夹角为 2α ,绳子总长为L ,两杆间距离为 s ,由几何关系得L 1sin α +L 2sin α=s ,解得 s in α= s =s ,当 B 端移到 B 1、B 2 位置时,s 、L 都不变,则α也不变,由平衡条件可知 2F cos α=mg ,绳子张力 F = mg,α不变,绳子张力F 也不变,A 、B 错误;B 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s 减小,L 不变,则α减小,cos α增大,由 F = mg 知,F 减小,C 错误,D 正确.1.如图 11 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 M 、N 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 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 M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 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 力加速度为 g ,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1A .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 mgB .细线对 M 点的拉力大小为mg2C .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mg2D .N 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答案 D解析 对圆环受力分析,因圆环两边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可知两边细线拉力与 O A 夹角相 等,设为θ ,由几何关系可知, ∠OMA = ∠MAO =θ ,则 3θ=90° ,θ=30° ,则轨道对轻环的 支持力大小为 F N =2mg cos 30°= mg ,选项 A 错误; 细线对 M 点的拉力大小为 F T =mg ,选 项 B 错误; 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 F N ′=F N = mg ,选项 C 错误; 由几何关系可知, N 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选项 D 正确.L 1+L 2 L2cos α2cos α2.(多选)(2020·安徽安庆二中质检)如图 12 所示,质量为 M 的木楔倾角为θ ,在水平地面上保 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 m 的木块放在斜面上时正好沿斜面匀速下滑,如果用与斜面成α角的 力 F 拉着木块沿斜面匀速上滑.重力加速度为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12A .当α=2θ时,F 有最小值B .F 的最小值为 mg sin 2θC .在木块匀速上滑过程中,地面对 M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 .在木块匀速上滑过程中,地面对 M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BD解析 选木块为研究对象,当没加外力 F 时正好匀速下滑,设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此时平行于斜面方向必有 m g sin θ=μmg cos θ . 当加上外力 F 时,对木块受力分析如图,则 有F f =μF N ,平行于斜面方向有F f +mg sin θ=F cos α ,垂直于斜面方向有 F N +F sin α=mg cos θ,联立解得 F ==,故当α=θ时,F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F min =mg sin2θ ,故 A 错误,B 正确; 选 M 和 m 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水平地面对木楔 M 的静摩擦 力为F f ′,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则有F f ′=F cos(θ+α) ,可知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故 C 错误,D 正确.3.(多选)如图 13 所示,表面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光滑小环 D 固定在半球形物 体球心 O 的正上方,轻质弹簧一端用轻质细绳固定在 A 点,另一端用轻质细绳穿过小环 D 与放在半球形物体上的小球 P 相连,DA 水平.现将细绳固定点 A 向右缓慢平移的过程中(小 球 P 未到达半球最高点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图13A .弹簧变短B .弹簧变长C .小球对半球的压力不变D .小球对半球的压力变大答案AC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小球受重力G、细线的拉力F T 和半球面的支持力F N,作出F N、F T 的合力F,由平衡条件得知F=G,由图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F N =F=F T ,PO DO PD将F=G代入得:F N=PO G,FT=PD G,将细绳固定点A向右缓慢平移,DO、PO不变,PD DO DO变小,可知F T 变小,F N 不变,即弹簧的弹力变小,弹簧变短,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半球的压力不变,故A、C 正确,B 、D 错误.[保分基础练]1.(2021·江苏省1 月适应性考试·3)如图1 所示,对称晾挂在光滑等腰三角形衣架上的衣服质量为M,衣架顶角为120°,重力加速度为g,则衣架右侧对衣服的作用力大小为( )图11 2 32 答案 B解析 对衣服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衣架左、右侧对衣服的作用力 F N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 则有 2F N cos 30°=Mg , 得 F N =Mg ,故选 B .2.戽斗是古代一种小型的人力提水灌田农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图 2 所示, 两人双手执绳牵斗取水,在绳子长度一定时( )图 2A .两人站得越近越省力B .两人站得越远越省力C .两边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60°时最省力D .绳子拉力大小与两人距离远近无关答案 A3.如图 3 所示,两个相同的木模质量均为 m ,靠三根竖直细线连接,在水平面上按一个“互” 字形静置,上方木模呈现悬浮效果,这是利用了建筑学中的“张拉整体”结构原理.已知重 力加速度为 g ,则图中短线 a 上的张力 F 1 和水平面所受压力 F 2 满足( )图 33C. Mg D .Mg A. Mg B. MgA .F 1>mg ,F 2<2mgB .F 1>mg ,F 2=2mgC .F 1<mg ,F 2<2mgD .F 1<mg ,F 2=2mg 答案 B解析 对两个木模的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 2mg 的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 F 2 ′ ,有 F 2 ′= 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平面所受压力 F 2=F 2 ′ ,对上方木模分析可知,短线 a 上的 张力 F 1 向上,两长线的拉力 F T 向下,有 2F T +mg =F 1 ,故有 F 1>mg ,故选 B .4.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脚架固定在外墙上,如图 4 所示,空调外机的重心在支架水平横梁 AO 和斜梁 BO 连接点 O 的上方,横梁对 O 点的拉力沿 OA 方向、大小为 F 1 ,斜梁对 O 点的 支持力沿 BO 方向、大小为 F 2 .如果把斜梁加长一点,仍保持连接点 O 的位置不变,则( )A .F 1 增大 C .F 2 不变 答案 B解析 对 O 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 4B .F 1 减小 D .F 2 增大由平衡条件得 F 1= ,F 2=,保持连接点 O 的位置不变,斜梁长度增加,θ变大,所 以 F 1 、F 2 均减小.故选 B .5.(2021·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 3 月模拟)如图 5 所示,物体甲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通过跨 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质细绳与小球乙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乙施加水平 力 F ,使小球乙缓慢上升一小段距离,整个过程中物体甲保持静止.设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为F f ,支持力为 F N ,细绳的拉力为 F T ,则该过程中( )图 5A .F f 变小,F 不变B .F T 变大,F N 变大C .F f 变大,F N 变小D .F T 不变,F 不变 答案 C解析 取乙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设与乙相连的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 ,则水平 力 F =mg tan α ,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逐渐增大,则 F 增大; 取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受到 重力、绳子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其中绳子的拉力 F T = mg ,α逐渐增cos α 大,绳子的拉力 F T 逐渐增大,F T 在水平方向的分力逐渐增大,所以水平地面对甲的摩擦力 增大; F T 在竖直方向的分力逐渐增大,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F N 变小.故选 C . 6.(2021·湖北省 1 月选考模拟 ·6)如图 6 所示,矩形平板 ABCD 的 AD 边固定在水平面上,平 板与水平面夹角为θ,AC 与 AB 的夹角也为θ .质量为 m 的物块在平行于平板的拉力作用下, 沿 AC 方向匀速运动.物块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拉力大小 为( )图 6A .2mg sin θcosθB .2mg sin θC .2mg sin θD .mg sin θcos θ答案 A解析 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甲、乙所示,重力沿平板向下的分力为 m g sin θ ,支持力 F N = mg cos θ ,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m g sin θ ,则拉力 F =2mg sin θcos θ ,故 A 正确.7.(2021·黑龙江鹤岗一中三校高三期末联考)如图 7 所示,将一光滑轻杆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杆与地面间的夹角为 30°,一光滑轻环(不计重力)套在杆上,一个大小和质量都不计的滑轮通 过轻绳 OP 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另一轻绳绕过滑轮系在轻环上,现用水平向右的力缓慢拉绳, 当轻环静止不动时,OP 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 )2 2 2 2图 7A .30°B .45°C .60°D .75° 答案 C解析 对轻环 Q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则只有绳子的拉力垂直于杆时,绳子的拉力沿杆的方 向没有分力; 由几何关系可知,绳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是 30°;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 图乙,由于滑轮的质量不计,则 OP 绳对滑轮的拉力与两个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所以 O P 绳的方向一定在两根绳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由几何关系得 O P 绳与竖直方 向之间的夹角: β=90°+30°-30°=30° ,则 O P 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 90°-β=60° ,故选 C .8.(2021·上海交大附中高三上学期 1 月期末)如图 8,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定质量 的带电小球 A 在斜面上保持静止,小球A 与斜面间有平行于斜面的细线相连,带电小球 B 用 绝缘杆固定,A 、B 在同一水平高度,此时斜面对小球 A 无支持力.现保持 B 球的水平高度 不变,将 B 球缓慢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在此过程中( )图 8A .小球 A 脱离斜面,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大B .小球A 脱离斜面,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小C .小球A 仍在斜面上,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大D .小球 A 仍在斜面上,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小 答案 A解析 因为此时斜面对小球A 无支持力,可知 B 球对A 球有引力作用; 若将 B 球缓慢向左移 动一小段距离,距离减小,则引力变大,则小球 A 将脱离斜面; B 球对A 球的引力变大,引 力与重力的合力变大,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则细线所受的拉力变大,故选 A.2[争分提能练]9.(多选)(2019·全国卷Ⅰ·19)如图9,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图9A .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答案BD解析对N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N的重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和细绳的拉力F T 是一对平衡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拉力的大小逐渐增大,细绳的拉力也一直增大,选项A错误,B 正确;M的质量与N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设斜面倾角为θ,若m N g≥m M g sin θ,则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会一直增大,若m N g<m M g sin θ,则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反向增大,选项C错误,D 正确.10 .(2021·湖南卷·5)质量为M的凹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内壁为半圆柱面,截面如图10 所示,A为半圆的最低点,B为半圆水平直径的端点.凹槽恰好与竖直墙面接触,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用推力F推动小滑块由A点向B点缓慢移动,力F的方向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在此过程中所有摩擦均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 .推力F先增大后减小B .凹槽对滑块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C .墙面对凹槽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解得 F N =m g ,F =mglABLD .水平地面对凹槽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C解析 对滑块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F =mg sin θ,F N =mg cos θ,θ为 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滑块从 A 缓慢移动到 B 点时,θ越来越大,则推力 F 越来越大,支持力 F N 越来越小,所以 A 、B 错误; 对凹槽与滑块整体受力分析,墙面对凹槽的压力为 F N ′=F cos θ=mg sin θcos θ=1mg sin 2θ,则θ越来越大时,墙面对凹槽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所以 C 正确;水平地面对凹槽的支持力为F N 地=(M +m )g -F sin θ=(M +m )g -mg sin 2θ则θ越来越大时,水平地面对凹槽的支持力越来越小,所以 D 错误.11 .(多选)(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高三期末)如图 11 所示,有一长为 L 的轻杆,一 端用光滑的铰链固定在墙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 m 的小球 B ,在距铰链正上方 L 处有一光 滑轻质小定滑轮,现用手拉动绕过滑轮并系在小球 B 上的细线,使小球 B 缓慢上移,手对细 线的拉力大小为 F ,杆对小球 B 的弹力大小为 F N ,重力加速度为 g ,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图 11A .F 不变,F N 减小B .F 减小,F N 不变C .当杆被拉至水平状态时 F = mgD .杆对小球 B 的弹力大小恒为 mg 答案 BCD解析 对 B 球受力分析,画出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相似三角形规律有mg =F N = FL L l AB 2小球B缓慢上移,重力m g不变,L不变,则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 N 不变,绳子长度l AB减小,所以F减小,A错误,B、D正确;当杆被拉至水平状态时,绳子的长度为l AB=2L,由相似三角形关系可得F=mg,C 正确.12.如图12 所示,半径为R的圆环竖直放置,长度为R的不可伸长的轻细绳OA、OB,一端固定在圆环上,另一端在圆心O处连接并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初始时OA绳处于水平状态.把圆环沿地面向右缓慢转动,直到OA绳处于竖直状态,在这个过程中( )图12A .OA绳的拉力逐渐增大B .OA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C .OB绳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 .OB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B解析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到重力m g、OA绳的拉力F1 、OB绳的拉力F2 三个力而平衡,构成矢量三角形,置于几何圆中如图:在转动的过程中,OA绳的拉力F1 先增大,转过直径后开始减小,OB绳的拉力F2 开始处于直径上,转动后一直减小,B 正确,A 、C 、D 错误.13 .(2021·山东滨州市高三期末)如图13 所示,竖直杆固定在木块C上,两者总重为20 N ,放在水平地面上,轻细绳a连接小球A和竖直杆顶端,轻细绳b连接小球A和B,小球A、B重均为10 N .当用最小的恒力F作用在小球B上时,A、B、C均保持静止,绳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A .力F的大小为5 NB .绳a的拉力大小为10 NC .地面对 C 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ND .地面对 C 的支持力大小为 40 N 答案 B解析 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 2G 、绳 a 的拉力 F T a 和恒力 F ,当恒力 F 的 方向与绳 a 拉力的方向垂直向上时,F 最小,如图所示.则 F =2G sin 30°=2×10×1N =10 N ,F T a =2G cos 30°=2×10× N =10N ,故 A 错误,B 正确; 以 A 、B 、C 及竖直杆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可得F f =F cos 30°= 10×N =5N ,根据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 F N +F sin 30°=G A +G B +G C 、杆,解得 F N =G A+G B +G C 、杆-F sin 30°=10 N +10 N +20 N -10×1N =35 N ,故 C 、D 错误.2 2222命题规律 1.命题角度:(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应用;(2)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3)运动学和动力学图像.2.常考题型:选择题.11 .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的六种解题方法2 .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方法(1)刹车问题的分析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逆向思维法,对于刹车问题,应先判断车停下所用的时间,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2)双向可逆类运动分析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运动,全过程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需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及物理意义.3 .处理追及问题的常用方法函数法例 1 (2019·全国卷 Ⅰ·18)如图 1 ,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 最大高度为 H .上升第一个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H所用的时间为 t 2.不计空气阻力,则t 2满足( )A .1<t 1<2 t 2答案 C图 1B .2<t 1<3 t 2解析 由逆向思维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可知 = =2+ ,即3<t 1<4 ,选项 C 正确.例 2 (2021· 山东济宁市高三期末)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如图 2 是汽车超车 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均以 v 0=36 km/h 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 L 1=4.8 m ,货车车身长 L 2=7.2 m ,货车在甲车前 s =4 m 处.若甲车司机开始加速从货车左 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 a =2 m/s 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的时间及车辆的宽 度.求:图 2(1)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相距 s 0=115 m ,乙车速 度为 v 乙=54 km/h. 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 能否安全超车.答案 (1)4 s (2)不能安全超车解析 (1)设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时间 t ,则 t 时间内甲车位移为 x 甲=v 0t +1at 2 ,货车位移4 4 t 1 t t t D .4<t 1<5C .3<t 1<4 2 22 2为x货=v0t完成超车需满足x甲=x货+L1+L2+s联立求解可得t=4 s.(2)刚好完成超车时,甲车位移为x甲=v0t+1at2=56 m乙车位移大小为x乙=v乙t=60 m.x甲+x乙>s0 ,所以不能安全超车.21 .超重与失重2 .瞬时加速度问题考向一超重与失重例3 (2021·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在用DIS 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实验中,某同学蹲在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起立动作,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3 所示,则此过程该同学重心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最接近图( )图32答案 A解析 人在起立时,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先超重后失重; 由 F -t 图像可知,超重阶段(加 速阶段)压力传感器对人的支持力先增加后减小,根据 F -mg =ma 可知,加速度先增加后减 小,则 v -t 图像的斜率先增加后减小; 同理,由 F -t 图像可知,失重阶段(减速阶段)压力传 感器对人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加,根据 mg -F =ma 可知,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则 v -t 图 像的斜率先增加后减小,故选 A . 考向二 瞬时加速度问题例 4 如图 4 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 、B 用细绳相连,小球 A 与一个轻弹簧相连, 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小球用一根细线连在天花板上,开始时,两小球都静止不动, 这时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θ=45°,弹簧水平,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现突然把细线剪断.在 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 A 的加速度大小是( )A .22g C .2g 图 4B.5g D. 2g答案 B解析 细线剪断前,小球A 受到 4 个力作用,重力、弹簧的弹力、细线的拉力和细绳的拉力,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弹簧的弹力大小 F =2mg ,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 A 只受弹簧的弹力 和 自身重力,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还是 F =2mg ,所以此时 A 球受到的合力大小 F A == 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 A 的加速度大小 a= = 5g ,故 B 正确,A 、C 、D 错误. m31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技巧F A考向二 连接体中的临界问题2.连接体问题中常见的临界条件3.常见连接体考向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例 5 (2020·江苏卷 ·5)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 ,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 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 40 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 加速行驶时,第 2 节对第 3 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F .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 则倒数第 3 节对倒数第 2 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A .F B. 20 . 19 F .20答案 C解析 设列车的加速度为 a ,每节车厢的质量为 m ,每节车厢的阻力为F f ,对后 38 节车厢,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38F f =38ma ;设倒数第 3 节车厢对倒数第 2 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F 1 ,对 后 2 节车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1-2F f =2ma ,联立解得 F 1 =F,故选项 C 正确.19F C D 19 F1 .常见图像例 6 (多选)(2021 ·山东烟台市高三期末)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中,如 图 5 甲所示,将一质量为 M 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上表面有另一质量为 m 的物块, 刚开始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物块受到水平力 F 的作用,用传感器测出水平拉力 F ,画出 F 与物块的加速度 a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摩擦力,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从未脱离长木板.则( )图 5A .长木板的质量为 2 kgB .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1C .长木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D .当拉力 F 增大时,长木板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答案 ABC解析 设长木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由题 图乙可知,当 F >12 N 时物块和长木板开始产生滑动,则 F -μ1mg =ma 即 F =ma +μ1mg ,由题图乙可知 m =k 1=12-8kg =2 kg , μ1mg =8 N ,解得μ1=0.4;当 4 N ≤F ≤12 N 时两者共同运动,则F -μ2(M +m )g =(M +m )a 即 F =(M +m )a +μ2(M +m )g由题图乙可知 M +m =k 2=12-4 kg =4 kg ,则 M =2 kg ,μ2(M +m )g =4 N解得μ2=0. 1 ,选项 A 、B 、C 正确;当拉力 F 增大,长木板与物块之间产生相对滑动时,此时长木板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和物块的 摩擦力不变,则加速度不变,选项 D 错误.422。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 近代物理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 近代物理

第21课时近代物理命题规律 1.命题角度:(1)光电效应、能级跃迁;(2)原子核.2.常考题型:选择题.高考题型1光电效应能级跃迁1.光电效应两条对应关系(1)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2)光照强度大(同种频率的光)→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2.定量分析时应抓住三个关系式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最大初动能与遏止电压的关系E k=eU c逸出功与截止频率的关系W0=hνc3.光电效应的四类图像分析图像名称图线形状由图线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物理量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E k=hν-hνc (1)截止频率:图线与ν轴交点的横坐标νc(2)逸出功:图线与E 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W0=|-E|=E(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颜色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光电流与电压(1)遏止电压U c:图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2)饱和光电流I m1、I m2:光电流的最大值(3)最大初动能:E k=eU c的关系 颜色不同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遏止电压U c1>U c2,则ν1>ν2 (2)最大初动能E k1=eU c1,E k2=eU c2 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线(1)截止频率νc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2)遏止电压U c :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U c =hνe -W 0e(3)普朗克常量h :等于图线的斜率与电子电荷量的乘积,即h =ke (注:此时两极之间接反向电压)4.解决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的三点技巧(1)原子跃迁时,所吸收或辐射的光子能量只能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2)原子电离时,所吸收的能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某一能级能量的绝对值,剩余能量为自由电子的动能.(3)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可能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 -1),而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的可能光谱线条数可用N =C 2n =n (n -1)2求解. 考向一 光电效应例1 (2021·江苏如皋市高三期末)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一种单色光,先后照射锌和银金属的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对于这两个过程,可能相同的物理量是( ) A .遏止电压 B .饱和光电流 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D .逸出功 答案 B解析 同一束光照射不同的金属,一定相同的是入射光的光子能量,不同的金属,逸出功不同,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 k =hν-W 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则遏止电压不同;同一束光照射,光中的光子数目相等,所以饱和光电流是相同的,故B 正确,A 、C 、D 错误. 例2 (2019·北京卷·19)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组次入射光子的相对光电流大逸出光电子的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 .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C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 eVD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 ,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 答案 B解析 由于光子的能量ε=hν,又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故入射光子的频率不同,A 项正确;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hν=W 0+E k ,可求出两组实验的逸出功均为3.1 eV ,故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相同,B 项错误;由hν=W 0+E k ,逸出功W 0=3.1 eV 可知,若入射光子能量为5.0 eV ,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 eV ,C 项正确;相对光强越强,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故D 项正确. 考向二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例3 (2018·全国卷Ⅱ·17)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1.28×10-19J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 ,真空中的光速为3.00×108 m·s -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 A .1×1014 Hz B .8×1014 Hz C .2×1015 Hz D .8×1015 Hz答案 B解析 设单色光的最低频率为ν0,由E k =hν-W 0知 E k =hν1-W 0,0=hν0-W 0,又知ν1=c λ整理得ν0=c λ-E kh ,解得ν0≈8×1014 Hz.考向三 图像问题例4(2021·江苏卷·8)如图1所示,分别用1、2两种材料作K极进行光电效应探究,其截止频率ν1<ν2,保持入射光不变,则光电子到达A极时动能的最大值E km随电压U变化关系的图像是()图1答案 C解析光电管所加电压为正向电压,则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到达A极时动能的最大值E km=Ue+hν-hν截止,可知E km-U图像的斜率相同,均为e;截止频率越大,则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越小,因ν1<ν2,则图像C正确,A、B、D错误.考向四能级跃迁例5(2019·全国卷Ⅰ·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图2A.12.09 eV B.10.20 eVC.1.89 eV D.1.51 eV答案 A解析 因为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是1.63 eV ~3.10 eV ,所以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至少要被激发到n =3能级,要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最少为E =(-1.51+13.60) eV =12.09 eV ,故选项A 正确.例6 (2021·山东滨州市高三期末)如图3所示,大量处于激发态(n =4)的氢原子,向较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最多只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 .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氢原子的能量变大C .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D .从n =4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放出的光子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放出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 D解析 最多只能放出C 24=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A 错误;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氢原子的能级变低,能量变小,选项B 错误;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能级差最大,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波长最短,选项C 错误;从4→2的能级差小于从2→1的能级差,则从4→2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2→1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则从n =4能级跃迁到n =2能级放出的光子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放出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 正确.高考题型2 原子核1.核衰变问题 (1)核衰变规律:m =1/2012t T m ⎛⎫⎪⎝⎭,N =1/2012t T N ⎛⎫⎪⎝⎭.(2)α衰变和β衰变次数的确定方法①方法一:由于β衰变不改变质量数,故可以先由质量数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再根据电荷数守恒确定β衰变的次数.②方法二:设α衰变次数为x ,β衰变次数为y ,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列方程组求解. 2.核能的计算方法(1)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用核反应亏损的质量乘真空中光速c 的平方,即ΔE =Δmc 2(J). (2)根据1 u(原子质量单位)相当于931.5 MeV 的能量,用核反应的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数乘931.5 MeV ,即ΔE =Δm ×931.5 (MeV).3.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有质量亏损.例7 (2021·江苏卷·1)用“中子活化”技术分析某样品的成分,中子轰击样品中的14 7N 产生146C和另一种粒子X ,则X 是( ) A .质子 B .α粒子 C .β粒子 D .正电子答案 A解析 该核反应方程为14 7N +10n →14 6C +11H ,可知X 是质子,故选A. 例8 (2021·全国乙卷·17)医学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113In 产生γ射线,而113In 是由半衰期相对较长的113Sn 衰变产生的.对于质量为m 0的113Sn ,经过时间t 后剩余的113Sn 质量为m ,其mm 0-t 图线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到113Sn 的半衰期为( )图4A .67.3 dB .101.0 dC .115.1 dD .124.9 d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从m m 0=23到m m 0=13,113Sn 恰好衰变了一半,根据半衰期的定义可知113Sn 的半衰期为T 1/2=182.4 d -67.3 d =115.1 d ,故选C.例9 (2020·全国卷Ⅱ·18)氘核21H 可通过一系列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其总效果可用反应式621H →242He +211H +210n +43.15 MeV 表示.海水中富含氘,已知1 kg 海水中含有的氘核约为1.0×1022个,若全都发生聚变反应,其释放的能量与质量为M 的标准煤燃烧时释放的热量相等;已知1 kg标准煤燃烧释放的热量约为2.9×107 J,1 MeV=1.6×10-13 J,则M约为() A.40 kg B.100 kg C.400 kg D.1 000 kg答案 C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式,6个氘核聚变反应可释放出43.15 MeV的能量,1 kg海水中的氘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E=1.0×102222 MeV≈1.15×1010 J,则相当于燃6×43.15 MeV≈7.19×10烧的标准煤的质量为M=1.15×1010kg≈400 kg.2.9×1071.(2021·天津市南开区高三期末)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玻尔原子理论证实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C.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确定了原子核的存在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原子内部存在电子答案 D解析玻尔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得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的研究,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故B错误;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原子内部有复杂的结构,故C错误;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在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即电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故D正确.2.(2021·江苏南通市四模)氚是核污水中难以去除的放射性物质,会发生β衰变生成32He,半衰期约为12年.则()A.β衰变方程为31H→32He+0-1eB.β衰变中释放的能量为氚的结合能C.31H的比结合能比32He的比结合能大D.核污水中氚的含量减少一半需要约6年答案 A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得β衰变方程为31H→32He+0-1e,A正确;氚的结合能等于把氚拆开成单独核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故β衰变中释放的能量不是氚的结合能,B错误;氚β衰变时释放能量,故31H的比结合能比32He的比结合能小,C错误;发生β衰变生成3He,半衰期约为12年,即没有发生衰变的核污水中氚的含量减少一半需要约12年,D错误.23.(2021·江苏南京市、盐城市二模)某实验小组用图5甲所示电路研究a、b两种单色光的光电效应现象,通过实验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图5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a<E k bB.两种光的频率νa>νbC.两种光照射金属K时的逸出功不一样D.若b光可以让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则a光一定也可以答案 A解析由题图可得b光照射光电管时遏止电压大,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即E k a<E k b,故A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得νa<νb,故B错误;金属的逸出功由金属本身决定,与光的频率无关,故C错误;b光的频率大,光子能量大,若b光可以让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则a光有可能让基态氢原子电离,并不是一定可以,故D错误.4.(2021·山东菏泽市期末)我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东方超环”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如图6).其原理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原子在高温高密度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氘核(21H)和氚核(31H)结合成氦核(42He)时,要放出某种质量m=1.008 7 u的粒子,同时释放出能量.已知氘核质量m氘=2.014 1 u,氚核质量m氚=3.016 0 u,氦核质量m氦=4.002 6 u,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1 u相当于931.5 MeV=1.49×10-10 J,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 mol-1,氘核的摩尔质量M氘=2 g·mol-1.图6(1)写出该核聚变反应的核反应方程式,并计算一次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保留2位有效数字)(2)未来建设一座应用此反应的热核发电站,若该发电站的功率P=50万千瓦,计算理论上该发电站一年(3.15×107 s),大约需要多少千克的氘?答案(1)21H+31H→42He+10n 2.8×10-12 J(2)18.75 kg解析(1)该核反应方程式为21H+31H→42He+10n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Δm=m氘+m氚-(m氦+m)=0.018 8 u,1 u相当于1.49×10-10 J则释放的核能ΔE≈2.8×10-12 J(2)该发电站一年产生的电能E=Pt代入数据求得E=1.575×1016 J理论上该发电站一年需要的氘的质量m H=EM氘N AΔE×10-3代入数据解得m H=18.75 kg.专题强化练[保分基础练]1.2020年1月10日,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潜艇的核反应也叫热核反应B.原子弹中铀或钚的质量可小于临界质量C.核潜艇的核反应堆是利用镉棒控制核反应速度D.核裂变比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答案 C解析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不属于热核反应,故A错误;发生链式反应的条件是裂变物质的体积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体积,或裂变物质的质量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质量,故原子弹中铀或钚的质量必须大于或等于临界质量,故B错误;核潜艇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故核潜艇的核反应堆是利用镉棒控制核反应速度,故C正确;核聚变比核裂变更为安全、清洁,故D错误.2.(2021·江苏苏州市昆山中学三模)如图1所示,x为未知放射源,L为薄铝片,若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L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在L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则x可能是()图1A.α和β的混合放射源B.纯α放射源C.α和γ的混合放射源D.纯γ放射源答案 C解析在放射源和计数器之间加上薄铝片后,计数器的计数率大幅度减小,说明射线中有穿透力很弱的粒子,即α粒子.在薄铝片和计数器之间再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穿过薄铝片的粒子中无带电粒子,故只有γ射线.因此放射源可能是α和γ的混合放射源.故选C.3.(2021·江苏苏锡常镇一模)作为一项新能源,人类利用核能,目前都是通过可控制的核裂变反应实现的.下列反应中属于核裂变反应的是()A.21H+31H→42He+10nB.42He+2713Al→3015P+10nC.234 90Th→230 88Ra+42HeD.235 92U+10n→144 56Ba+8936Kr+310n答案 D解析两轻核反应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属于轻核聚变,故A错误;氦核轰击铝,产生磷的同位素,属于一种人工核转变,故B错误;反应物只有一个,生成物有氦核,属于α衰变,故C错误;中子轰击铀核,生成两中等质量核和中子,构成链式反应,属于核裂变反应,故D 正确.4.(2021·全国甲卷·17)如图2,一个原子核X 经图中所示的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稳定的原子核Y ,在此过程中放射出电子的总个数为( )图2A .6B .8C .10D .14 答案 A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核反应方程为238 92X →206 82Y +a 42He +b 0-1e ,经过a 次α衰变,b 次β衰变, 由电荷数与质量数守恒可得 238=206+4a ;92=82+2a -b ,解得a =8,b =6,故放出6个电子,故选A.5.(2021·江苏扬州市高三下初调)我国重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的方程为21H +21H →X +10n.已知氘核的质量为m 1,中子的质量为m 2,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ΔE ,光速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为42HeB .X 的比结合能比21H 小C .X 的质量为ΔEc2+2m 1-m 2D .要使该聚变反应发生,必须克服两氘核间巨大的库仑斥力 答案 D解析 根据质量数及电荷数守恒得X 为32He ,A 错误;该反应为放能反应,所以X 的比结合能比21H 大,B 错误;根据质能方程得ΔE =Δmc 2=(2m 1-m 2-m X )c 2,解得m X =2m 1-m 2-ΔE c2,C 错误;要使该聚变反应发生,必须克服两氘核间巨大的库仑斥力,D 正确.6.(2021·江苏盐城市、南京市一模)玻尔原子理论认为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子绕原子核的运动可以等效为环形电流.设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为E 1 ,等效的环形电流为I 1 ;在第一激发态时能量为E 2 ,等效的环形电流为I 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E 1>E 2,I 1>I 2 B .E 1>E 2,I 1<I 2 C .E 1<E 2,I 1>I 2 D .E 1<E 2,I 1<I 2答案 C解析 根据氢原子处于基态时能量最小,所以有:E 1<E 2,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库仑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ke 2r 2=mr 4π2T 2,根据电流的定义,可得核外电子的等效电流为:I =e T ,联立解得等效的环形电流为I =e 22πkmr 3,根据题意有:r 2=4r 1,所以有:I 1>I 2,故C 正确,A 、B 、D 错误.7.(2021·浙江6月选考·13)已知普朗克常量h =6.63×10-34J·s ,电子的质量为9.11×10-31kg ,一个电子和一滴直径约为4 μm 的油滴具有相同动能,则电子与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的数量级为(ρ油=0.8×103 kg/m 3)( ) A .10-8 B .106 C .108 D .1016 答案 C解析 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hpp =2mE k 解得λ=h2mE k由题意可知,电子与油滴的动能相同,则其波长与质量的二次方根成反比,所以有λ电λ油=m 油m 电m 油=ρ·16πd 3=0.8×103×16×3.14×(4×10-6)3≈2.7×10-14 kg代入数据解得λ电λ油=2.7×10-149.11×10-31≈1.7×108 所以C 正确,A 、B 、D 错误.8.(2021·江苏苏州市昆山中学三模)图3甲是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图乙是光电效应演示装置,装置中金属锌的逸出功为3.4 eV .用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光去照射锌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锌板不会发生光电效应B .若发生光电效应,则验电器内的金属箔片带负电C .光电效应本质上是β衰变D .从锌板打出来的光电子获得的最大初动能为9.35 eV 答案 D解析 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最大能量是由4到1的跃迁,能量为(-0.85 eV)-(-13.6 eV)=12.75 eV ,则照射锌板时能发生光电效应,且打出来的光电子获得的最大初动能为12.75 eV -3.4 eV =9.35 eV ,选项A 错误,D 正确;若发生光电效应,则锌板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则验电器内的金属箔片带正电,选项B 错误;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而光电效应打出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则光电效应与β衰变的本质不同,选项C 错误.[争分提能练]9.(2021·江苏南京市第十三中高三调研)大量处于n =4能级的氢原子辐射出多条谱线,其中最长和最短波长分别为λ1和λ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光速为c ,则n =4能级与n =3能级的能量差为( ) A.hc λ1B.hcλ2C.hc (λ1+λ2)λ1λ2D.hc (λ1-λ2)λ1λ2答案 A解析 大量处于n =4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 =4能级向n =3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小,波长最长,其波长即为λ1,其频率为ν1=c λ1则n =4能级与n =3能级的能量差ε1=hν1=hcλ1,故选A.10.(2021·山东德州市一模)下表为四种金属逸出功的值金属 钨 钙 钾 铷 逸出功W 0/eV4.543.202.252.13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6.6×10-34J·s ,e =1.6×10-19C ,如图4所示为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随入射光频率ν变化的图像,该金属为( )图4A .钨B .钙C .钾D .铷 答案 A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 k =hν-W 0=h (ν-νc ),对照题图可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为νc =1.1×1015 Hz ,则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W 0=hνc =6.6×10-34×1.1×10151.6×10-19 eV ≈4.54 eV ,对照表格可知该金属为钨,故选A.11.(2021·山东青岛市一模)大量处于n =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a 、b 两种单色光照射某光电管的阴极时,测得遏止电压之比为2∶1,根据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种介质中,b 光的传播速度是a 光的两倍B .若b 光是跃迁到n =3能级产生的,则a 光可能是跃迁到n =4能级产生的C .用同样的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b 光束的条纹间距是a 光束的两倍D .当两种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a 光的临界角小于b 光的临界角 答案 D解析 遏止电压是光电流为零时的最小反向电压,根据动能定理可知eU c =E k =12m v 2,在同种介质中,b 光的传播速度是a 光的22倍,A 错误;遏止电压大,频率高,能量大,a 光的能量大于b 光的能量,若b 光是跃迁到n =3能级产生的,则a 光是跃迁到比n =3能级低才能产生,B 错误;根据ν=cλ和eU c =hν-W 0可知,a 、b 两种单色光的频率有νa <2νb ,则b 光的波长比a 光波长的2倍小,由Δx =Ld λ,可知b 光束的条纹间距比a 光束条纹间距的2倍小,C 错误;遏止电压大,频率高,则a 光的频率高,折射率大,根据sin C =1n,a 光的临界角小,D 正确.12.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与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42He 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B.8936Kr 核比144 56Ba 核更稳定C .三个中子和三个质子结合成63Li 核时吸收能量D .在核反应235 92U +10n →8936Kr +144 56Ba +310n 中,要吸收热量答案 B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42He 核的平均结合能为7 MeV ,根据平均结合能的定义可知,42He 核的结合能为7×4 MeV =28 MeV ,故A 错误;平均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分析题图可知,8936Kr 核比144 56Ba 核的平均结合能大,故8936Kr 核比144 56Ba 核更稳定,故B 正确;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释放核能,故三个中子和三个质子结合成63Li 核时释放能量,故C 错误;重核裂变时,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D 错误.13.(2021·江苏省四校联合第三次联考)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了一次α衰变.放射出的α粒子(42He)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以m 、q 分别表示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1)放射性原子核用A Z X 表示,新核的元素符号用Y 表示,写出该α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设该衰变过程释放的核能都转化为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新核的质量为M ,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 . 答案(1)A Z X →A -4Z -2Y +42He(2)(M +m )(qBR )22mMc 2解析 (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A Z X →A -4Z -2Y +42He ;(2)粒子在匀强磁场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由q v B =m v 2R ,得v =qBRm ;设衰变后新核Y 的速度大小为v ′,系统动量守恒有M v′-m v=0,解得v′=m vM=qBRM由Δmc2=12M v′2+12m v2,得Δm=()M+m(qBR)22mMc2.14.(2021·江苏省1月适应性考试·14)我国中微子探测实验利用光电管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如图6所示,A和K分别是光电管的阳极和阴极,加在A、K之间的电压为U.现用发光功率为P的激光器发出频率为ν的光全部照射在K上,回路中形成电流.已知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为W0,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荷量为e.图6(1)求光电子到达A时的最大动能E km;(2)若每入射N个光子会产生1个光电子,所有的光电子都能到达A,求回路的电流I.答案见解析解析(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离开K极的最大动能E km0=hν-W0光电子从K极到A极,由动能定理得:Ue=E km-E km0联立得E km=Ue+hν-W0(2)t时间内,激光器发光的总功W=Pt①到达K极的光子总数N0=Whν②逸出的光电子总数N e=N0N③回路的电流I=N e et④由①②③④解得I=PeNhν.。

高考物理步步高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第1部分第14讲

高考物理步步高二轮复习全攻略专题第1部分第14讲
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14-1(a)所示,x=0.30 m处的 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b)所示,该质点在t=0时刻的运动 方向沿y轴________(填“正向”或“负向”).已知该波 的波长大于0.30 m,则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_m.
考情报告
高考必备
图14-1
常考问题
随堂演练
(2)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 镀上不透明薄膜,以致从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 能透出立方体,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 2,求镀膜的面积 与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
图14-3
考情报告
高考必备
常考问题
随堂演练
解析 (1)①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t=1.0 s 时,P 点经过平 衡位置向下振动,由题图甲可以判断出此波沿-x 方向传播. ②由题图甲知 λ=4 m,由题图乙知 T=1.0 s,所以波速 v=
λ
T =4.0 m/s.
考情报告
高考必备
常考问题
随堂演练
③经 3.5 s,波传播的距离Δx=vΔt=14 m=12+3λ,故此
考情报告
高考必备
常考问题
随堂演练
借题发挥 1.对波的理解
①各质点都依次重复波源的简谐振动,但后一质点总要 滞后前一质点. ②波向前传播过程中,波头的形状相同. ③波的“总体形式”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匀速向前 传播. ④任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振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⑤机械波的波速v取决于介质,与频率无关.
波再经 3.5 s 时的波形只需将波形向-x 方向平移 2 m 即可, 如图所示. ④求路程:因为 n=ΔTt=31.5=7,
22 所以路程 s=2 An=2×0.2×7 m=2.8 m, 求位移:由于波动的重复性,经历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时,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热点9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1.(2021·江苏苏州市昆山中学三模)如图1所示,建筑工地上的打桩过程可简化为:重锤从空中某一固定高度由静止释放,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碰撞,并以共同速度下降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则()图1A.重锤质量越大,撞预制桩前瞬间的速度越大B.重锤质量越大,预制桩被撞后瞬间的速度越大C.碰撞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D.整个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答案 B解析重锤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v0=2gh可知,重锤撞预制桩前瞬间的速度与重锤的质量无关,只与下落的高度有关,选项A错误;重锤撞击预制桩的瞬间动量守恒,则m v0=(m+M)v可知,重锤质量m越大,预制桩被撞后瞬间的速度越大,选项B正确;碰撞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机械能会减小,因为系统会产生内能,选项C错误;重锤和预制桩在以共同速度下降的过程中,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总动量减小,选项D错误.2.(2018·全国卷Ⅱ·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答案 C3.(2021·江苏南京市三模)如图2甲所示,一儿童站在平板小车中间,与小车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儿童突然走向小车一端,此过程儿童和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地面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2A .儿童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B .儿童走向小车左端C .儿童和小车的总动量减小D .小车对儿童的冲量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B4.单人飞行器由微型喷气发动机和操纵系统组成,可以完成单人上升、下降、悬停和平飞等动作.已知飞行器连同人和装备的总质量为M ,发动机在时间t 内喷出燃料的质量为m ,m ≪M ,重力加速度为g .如图3所示,要使飞行器能在空中悬停,则燃料喷射的速度应为( )图3A .gt B.Mt mg C.Mgt m D.mgt M答案 C解析 由于m ≪M ,要使飞行器能在空中悬停,燃料对飞行器的反冲力应为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飞行器对燃料的作用力也为Mg ,设燃料喷射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定理可知Mgt =m v ,解得v =Mgtm,故选C.5.质量均为m 的两个小球A 、B 用轻弹簧连接,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A 紧靠挡板P ,如图4所示,给小球B 一个水平向左的瞬时冲量,大小为I ,使小球B 向左运动并压缩弹簧,然后向右弹开,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取向右为正方向,在小球获得冲量之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对于A 、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系统机械能和动量均守恒B .挡板P 对小球A 的冲量大小为IC .挡板P 对小球A 做的功为2I 2mD .小球A 离开挡板后,系统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I 24m答案 D解析 运动过程中系统中只有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由于挡板P 对系统有向右的弹力,水平方向合力不为零,因此系统动量不守恒,A 错误; B 的冲量大小为I =m v 0在冲量作用下小球B 获得的初动能E k0=12m v 02当小球A 将要离开挡板P 时弹簧处于原长,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此时小球B 的动能E k =E k0,即B 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由动量定理知挡板P 对小球A 的冲量等于系统动量的改变量,即I A =m v 0-(-m v 0),解得I A =2I ,B 错误;从初始到小球A 将要离开挡板的过程中,小球A 一直静止,则挡板P 对小球A 不做功,C 错误;小球A 离开挡板后,弹簧压缩至最短或拉伸到最长时系统弹性势能最大,此时A 、B 速度相等,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0=(m +m )v ′及能量守恒定律E p =12m v 02-12×2m v ′2,又I =m v 0,解得E p =I 24m,D 正确.6.如图5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小球甲和乙,质量分别是m 和km ,现让甲以初速度v 0向右运动并与乙(静止)发生碰撞,碰后乙的速度为v 02 ,若碰后甲、乙同向运动,则k 的值不可能是( )图5A.32B.52C.65D.76 答案 B解析 设甲与乙发生碰撞后甲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m v +km v 02解得v =v 0-k2v 0碰撞后甲、乙同向运动,则有v >0,即v 0-k2v 0>0解得k <2碰后甲球不能越过乙球,因此有v ≤v 02解得k ≥1又因为碰撞过程中动能不增加,所以有12m v02≥12m v2+12km(v02)2解得0≤k≤3综上可得1≤k<2则A、C、D可能,B不可能.7.(2021·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期末)某市在冬季常见最大风力为9级(风速约20 m/s到24 m/s).如图6所示的该市某品牌抗风卷帘门面积为S,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F.设空气密度为ρ,空气吹到卷帘门上速度立刻减为零,则此卷帘门能承受的垂直方向最大风速v等于()图6A.FρS B.Fρ C.Fρ D.FρS答案 A解析设t时间内吹到卷帘门上的空气质量为m,则有m=ρS v t,根据动量定理有-Ft=0-m v=0-ρS v2t,得v=FρS,故选A.8.(2021·河北保定市高三期末)如图7所示,长L=2 m的木板质量M=6 kg,左端放置质量m=2 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小木块与木板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水平地面光滑.初始时M、m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然后木板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最终小木块刚好没有脱离木板,则v0的大小为()图7A.1 m/s B.2 m/s C.3 m/s D.4 m/s答案 B解析由于木板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因此木板与墙壁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木板以相同速度大小被弹回,碰后木块和木板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取向左为正方向,设木块刚好没有脱离木板时的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则有M v0-m v0=(M+m)v-μmgL=12-12(M+m)v022(M+m)v代入数据,解得v0=2 m/sA、C、D错误,B正确.。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 用力学规律解决电磁感应问题

高中物理  2022步步高 二轮复习 用力学规律解决电磁感应问题

热点16 用力学规律解决电磁感应问题1.(2021·福建龙岩市一模)如图1所示,两根金属导轨MN 、PQ 相互平行,上端接入一个定值电阻,构成U 形导轨.金属棒ab 恰好能静止在导轨上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现在导轨所在空间加一垂直于导轨的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经一段时间后金属棒开始运动,从加磁场到金属棒开始运动的时间内,金属棒ab 受力情况为( )图1A .安培力方向始终向上,安培力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B .安培力方向始终向下,安培力大小保持不变C .摩擦力方向始终向上,摩擦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D .摩擦力方向始终向下,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答案 A解析 当加磁场时,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 =ΔΦΔt =ΔB ·S Δt,由于磁感应强度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所以ΔB Δt 为定值,感应电动势E 不变,则安培力大小为F 安=BIL =B ·E RL ,由于E 、R 、L 为定值,B 均匀增大,所以安培力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安培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上,故A 正确,B 错误;未加磁场时,金属棒ab 恰好能静止在导轨上,可得F f =m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上,加磁场后,安培力方向始终向上,安培力大小随时间均匀增大,初始时有mg sin θ=F f +F 安,故摩擦力方向先沿斜面向上,大小逐渐减小;当 F 安=mg sin θ时,摩擦力为零;当安培力继续增大时,有mg sin θ+F f =F 安,故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逐渐增大,直到金属棒开始滑动,综上所述,故C 、D 错误.2.(2021·湖南岳阳市高三检测)如图2甲、乙、丙中,除导体棒ab 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甲图中的电容器C 原来不带电.设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计,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即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导轨足够长.现给导体棒ab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 0,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形下关于导体棒ab 的运动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图甲中,ab棒先做匀减速运动,最终做匀速运动B.图乙中,ab棒先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最终静止C.图丙中,ab棒先做初速度为v0的变减速运动,然后反向做变加速运动,最终做匀速运动D.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最终都匀速运动答案 C解析题图甲中,导体棒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使电容器充电,由于充电电流不断减小,安培力减小,则导体棒做变减速运动,当电容器C极板间电压与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时,电路中没有电流,ab棒不受安培力,向右做匀速运动,选项A错误;题图乙中,导体棒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导体棒受向左的安培力而做减速运动,随速度的减小,电流减小,安培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最终ab棒静止,选项B错误;题图丙中,导体棒先受到向左的安培力作用向右做变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再在安培力作用下向左做变加速运动,当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电源的电动势相等时,电路中没有电流,ab棒向左做匀速运动,选项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D错误.3.(2021·广东卷·10改编)如图3所示,水平放置足够长光滑金属导轨abc和de,ab与de 平行,bc是以O为圆心的圆弧导轨,圆弧be左侧和扇形Obc内有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金属杆OP的O端与e点用导线相接,P端与圆弧bc接触良好,初始时,可滑动的金属杆MN 静止在平行导轨上,若杆OP绕O点在匀强磁场区内从b到c匀速转动时,回路中始终有电流,则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图3A.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恒定B.杆OP受到的安培力不变C.杆MN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杆MN 中的电流逐渐减小答案 D解析 杆OP 匀速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12Br 2ω,因为OP 匀速转动,所以杆OP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恒定,杆OP 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由M 到N 通过MN 棒,由左手定则可知,MN 棒会向左运动,MN 棒运动会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感应电流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使回路电流减小,MN 棒所受合力为安培力,电流减小,安培力会减小,加速度减小,故D 正确,A 、B 、C 错误.4.(2021·湖南省1月适应性考试·8改编)如图4,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间距为1 m ,左端通过导线连接一个R =1.5 Ω的定值电阻.整个导轨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 =0.4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质量m =0.2 kg 、长度L =1 m 、电阻r =0.5 Ω的匀质金属杆垂直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在杆的中点施加一个垂直金属杆的水平拉力F ,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拉力F 的功率P =2 W 保持不变,当金属杆的速度大小为v =5 m/s 时撤去拉力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 .若不撤去拉力F ,金属杆的速度会大于5 m/sB .金属杆的速度为4 m/s 时,其加速度大小一定为0.9 m/s 2C .从撤去拉力F 到金属杆停下的整个过程,通过金属杆的电荷量为2.5 CD .从撤去拉力F 到金属杆停下的整个过程,金属杆上产生的热量为2.5 J答案 C解析 金属杆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F =P v ,受到的安培力F 安=B 2L 2v R +r,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安=ma ,即P v -B 2L 2v R +r=ma ,随着速度v 的增大,a 减小,当a 减小到0时,v 最大,此时P =B 2L 2v m 2R +r,代入数据得最大速度v m =5 m/s ,故A 错误;撤去拉力F 后,当v =4 m/s 时,得a =1.6 m/s 2,B 错误;撤去拉力F ,杆只受安培力作用,由动量定理-B I L ·Δt =0-m v ,q =I ·Δt 得q =m v BL =0.2×50.4×1C =2.5 C ,C 正确;从撤去拉力F 到金属杆停下的整个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回路中产生的总焦耳热Q =12m v 2=2.5 J ,金属杆上产生的热量Q r=r R +rQ =0.625 J ,D 错误. 5.如图5甲所示,固定的光滑平行导轨(电阻不计)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0°,导轨足够长且间距L =0.5 m ,底端接有阻值为R =4 Ω的电阻,整个装置处于垂直于导轨斜向上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m =1 kg 、电阻r =1 Ω、长度也为L 的导体棒MN 在沿导轨向上的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导轨足够长,拉力F 与导体棒速率倒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g 取10 m/s 2,则( )图5A .v =5 m/s 时拉力大小为7 NB .v =5 m/s 时拉力的功率为140 WC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2 TD .当导体棒的加速度a =8 m/s 2时,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2 N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v =5 m/s 时,拉力F =14 N ,拉力的功率P F =F v =14×5 W =70 W ,选项A 、B 错误;由题图乙可知,导体棒的最大速度v max =10 m/s ,此时拉力最小,F min = 7 N ,由F min -mg sin θ-F 安=0,F 安=B 2L 2v max R +r,解得B =2 T ,选项C 正确;由题图乙得,F =701v ,F -mg sin θ-F 安=ma ,F 安=B 2L 2v R +r =15v ,当a =8 m/s 2时,可得v 2+65v -350=0,解得v =5 m/s ,故此时安培力的大小F 安=1 N ,选项D 错误.6.(2021·山东日照市高三三模)如图6所示,宽度为2d 与宽度为d 的两部分金属导轨衔接良好,固定在绝缘的水平面上,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导轨左、右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2B ,图中虚线为两磁场的分界线.两完全相同的导体棒甲和乙按如图的方式置于左、右侧的导轨上,已知两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 、两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 0,现给导体棒甲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假设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且两部分导轨足够长,金属棒甲始终未滑过图中的虚线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当导体棒甲开始运动的瞬间,甲、乙两棒的加速度大小满足a 甲=2a 乙B .运动足够长的时间后,最终两棒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C .最终两棒均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满足v 甲=12v 乙D .最终两棒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该过程甲棒中产生的焦耳热为16m v 02 答案 D解析 导体棒甲刚开始运动时两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则加速度也相等,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最终两棒均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满足v 甲=v 乙=v 02系统产生的总热量为系统损失的动能,即Q 总=14m v 02 甲棒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 甲=2r 02r 0+r 0Q 总=16m v 02 故D 正确,A 、B 、C 错误.7.(2021·山东卷·12改编)如图7所示,电阻不计的光滑U 形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斜面上.区域Ⅰ、Ⅱ中磁场方向均垂直斜面向上,Ⅰ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加,Ⅱ区中为匀强磁场.阻值恒定的金属棒从无磁场区域中a 处由静止释放,进入Ⅱ区后,经b 下行至c 处反向上行.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垂直导轨且接触良好.在第一次下行和上行的过程中,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图7A .金属棒下行过b 时的速度大于上行过b 时的速度B .金属棒下行过b 时的加速度大于上行过b 时的加速度C .金属棒不能回到无磁场区D .金属棒能回到无磁场区,但不能回到a 处答案 C解析 在Ⅰ区域中,磁感应强度为B 1=kt ,感应电动势为E 1=ΔB 1ΔtS =kS 感应电动势恒定,所以金属棒上的感应电流恒为I 1=E 1R =kS R金属棒进入Ⅱ区域后,金属棒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为E 2=BL v金属棒上的电流为I 2=E 2R =BL v RⅠ区域产生的电流使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始终沿斜面向上,大小恒定不变,因为金属棒到达c 点后又能上行,说明加速度始终沿斜面向上,下行和上行经过b 点的受力分析如图下行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 2I 1L +B 2I 2L -mg sin θ=ma 1上行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 2I 1L -B 2I 2′L -mg sin θ=ma 2比较加速度大小可知a 1>a 2由于bc 段距离不变,下行过程中加速度大,上行过程中加速度小,所以金属棒下行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于上行经过b 点时的速度,A 、B 正确;Ⅰ区域产生的安培力总是大于沿斜面向下的作用力,所以金属棒一定能回到无磁场区,由于整个过程中电流通过金属棒产生焦耳热,金属棒的机械能减少,所以金属棒不能回到a 处,C 错误,D 正确.。

高2020届高2017级步步高2020版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

高2020届高2017级步步高2020版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
一辆由8节车厢编组的列车,从车头开始的第2、3、6和7共四节为动力车厢,其余为非
动力车厢.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启动时,若每节动力车厢牵引力大小为F,每节车厢
质量都为m,每节车厢所受阻力为车厢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启动时车厢对乘客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整列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22mkmg √C.第 2 节车厢对第 1 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F2
解析 起跳以后的上升过程中她有方向向下的加速度,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故A错误; 她具有水平初速度,所以空中下落过程不能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 入水过程中,开始时水对她的作用力大小(浮力和阻力)小于她的重力,所以先向下做一 段加速运动,即入水后的速度先增大,故C错误; 入水过程中,水对她的作用力和她对水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 等,故D正确.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力与运动
内容索引
NEIRONGSUOYIN
题型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题型2 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三类” 问题 题型3 单物体多运动过程问题 题型4 动力学方法解决传送带问题
题型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相关知识链接
1.基本公式
v=v0+at,x=v0t+12at2,v2-v02=2ax. 2.重要推论
例1 (2019·广东广州市下学期一模)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通道 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21.6 km/h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 区,ETC天线用了0.3 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 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 s, 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则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全攻略 第2部分 第1讲 拿下选择题 保住基本分

【步步高】(新课标)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全攻略 第2部分 第1讲 拿下选择题 保住基本分

第二部分 物理如何拿满分 第1讲 拿下选择题 保住基本分1. (概念辨析型)下面关于摩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D .静止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为零2. (类比推理型)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电势能的变化.下面是有关这个问题的几个说法:①中性钠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大;②中性氯原子得到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③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钠分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大④氯化钠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对称分析型)如图4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 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 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较高的位置c 处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 .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正确说法应是( ).A .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 至d 的过程中重球做减速运动B .重球下落至b 处获得最大速度C .重球下落至d 处获得最大加速度 图4D .由a 至d 的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小球由c 下落至d 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4. (推理计算型)一个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返回到斜面底端.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 ,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 ,克服摩擦阻力做功E2.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初动能变为2E,则有( ).A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B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3E 2C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vD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v5.(数形结合计算型)如图5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U -I 图象,直线B 为电阻R 的U -I 图象,用此电源与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效率分别为 ( ).图5A .4 W 33.3%B .2 W 33.3%C .4 W 67%D .2 W 67%6.(规律应用计算型)如图6所示.半径为 r 且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的环形管道内,有一个电量为e ,质量为m 的电子,此装置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B =B 0+kt (k >0).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稳定的电场,该感应电场对电子将有沿圆环切线方向的作用力,使其得到加速.设t =0时刻电子的初速度大小为v 0, 图6方向顺时针,从此开始运动一周后的磁感应强度为B 1,则此时电子的速度大小为( ).A.B 1re mB. v 20+2πr 2kemC.B 0re mD.v 20-2πr 2kem7.(分析估算计算型)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套在水平固定且足够长的绝缘杆上,如图7所示,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给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使其开始运动,则球运动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计空气阻力)不可能的是 ( ). 图7A.12mv 2B .0 C.12⎝⎛⎭⎪⎫mv 20-m 3g 2q 2B 2D .mv 28.(图象识别型)一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从t =0时刻起,在与物体垂直的方向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 ,则物体的动能E k 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是图中所示的哪个图( ).9.(类比推理型)如图8所示,半径为R 的环形塑料管竖直放置,AB 直线跟该环的水平直径重合,且管的内径远小于环的半径.AB 及其以下部分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管的内壁光滑.现将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从管中A 点由静 止释放,小球受到的电场力跟重力相等,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8 A .小球释放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C 时恰好对管壁无压力B .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点C 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1∶3 C .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D 和最高点C 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5∶1 D .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回到A 点的过程中,在D 点出现速度最大值10.(运动规律类比递推型)如图9所示,光滑弧形金属双轨与足够长的水平光滑双轨相连,间距为L ,在水平轨道空间充满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乙金属棒静止在双轨上,而甲金属棒在h 高处由静止滑下,轨道电阻不计.两棒的质量均为m ,电阻均为R .甲棒与乙棒不会相碰,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图9A .从开始下滑到最终稳定,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 .当稳定后,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从上向下看是逆时针的C .乙棒受到的最大磁场力为B 2L 2 2gh2RD .整个过程中,电路释放的热量为12mgh参考答案第1讲 拿下选择题——保住基本分【题型专练】1.C [静摩擦力产生于相互接触且相对静止的两接触面之间,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其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还可能与运动方向垂直.故选项C 正确.]2.A [本题可类比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可得出结论.]3.BCD [重球放在弹簧上端时,被压缩到b 位置,可知b 点为平衡位置,小球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在b 点下方找出a 关于b 的对称点a ′,小球在对称点上受到的合力,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具有对称性,结合简谐振动的规律及全程动能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4.AD [摩擦力做功与路程成正比,物块的初动能为E 时,来回路程(设为s )摩擦力做功为E2;当物块的初动能为2E 时,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加倍,则来回路程变为2s ,摩擦力做功为E ,根据能的转化与守恒,故返回斜面底端的动能为E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v ,故选项A 、D 正确.]5.C [由图象信息可知电源电动势E =3 V ,内阻r =0.5 Ω;电阻R =1 Ω,用此电源与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 =E 2R +r2R =4 W ,效率为η=R R +r·100%=67%,故选项C 正确.]6.B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轨道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ΔB ·πr 2Δt=πkr 2,电子旋转一周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感应电场对电子做的功πkr 2e =12mv 2-12mv 20,解得v=v 2+2πr 2kem,故选项B 正确.]7.D [球获得的初速度为v 0,由左手定则知洛伦兹力f 向上,有三种情况:①f <mg ,球最终停止运动,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12mv 20,选项A 可能;②f =mg ,此时摩擦力为零,做功为零,选项B 正确;③f >mg ,球最终匀速运动,速度满足Bvq =mg ,得v =mg Bq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12mv 20-12mv 2=12⎝⎛⎭⎪⎫mv 20-m 3g 2q 2B 2,选项C 正确.故选D.]8.D [在F 作用下物体做类平抛运动,在F 方向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 =ma ,垂直位移s =12at 2,由动能定理得E k =E 0+F 22mt 2,故选项D 正确.]9.C [利用类比法,重力与电场力大小相等,合力为2mg ,等价为重力为2mg 的重力场,“最低点”为BD 弧线中点,由动能定理知小球到达C 点时,对上壁的压力为mg ,故A 错误,小球第一次和第二次经C 点时对管上壁的压力为1∶5,故B 错;“最低点”速度最大,D 错误;AD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2mgR =12mv 2,在D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压力F N -mg =m v 2R,解得F N =5 mg ,故选项C 正确.]10.C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定位 本专题解决的是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问题.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主要有:①对各种性质力特点的理解;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条件的应用.考查的主要物理思想和方法有:①整体法和隔离法;②假设法;③合成法;④正交分解法;⑤矢量三角形法;⑥相似三角形法;⑦等效思想;⑧分解思想.应考策略 深刻理解各种性质力的特点.熟练掌握分析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各种方法.1. 弹力(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 摩擦力(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0<F f ≤F fmax ,具体值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来求.(2)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 电场力(1)大小:F =qE .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与电荷所处的位置有关;点电荷的库仑力F =k q 1q 2r2.(2)方向: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4. 安培力(1)大小:F =BIL ,此式只适用于B ⊥I 的情况,且L 是导线的有效长度,当B ∥I 时F =0.(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垂直于B 、I 决定的平面. 5. 洛伦兹力(1)大小:F洛=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当B∥v时F洛=0.(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总不做功.6.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3)常用推论: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2.常用的方法(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方向时常用假设法.(2)求解平衡问题时常用二力平衡法、矢量三角形法、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图解法等.3.带电体的平衡问题仍然满足平衡条件,只是要注意准确分析场力——电场力、安培力或洛伦兹力.4.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三者组成的复合场中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F洛⊥v.题型1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例1如图1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 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4 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20 N,整个系统平衡,g=10 m/s2,则以下正确的是()图1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C.3与桌面间摩擦力为20 ND.物块3受6个力作用审题突破能求出绳上的拉力吗?求物块1和2之间的摩擦力应选谁为研究对象?研究物块3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必须选3为研究对象吗?怎样选研究对象更简单.解析隔离物块1,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0,选项A错误.轻绳中拉力为mg cos 60°=20 N.对物块1、2、3整体,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3与桌面间摩擦力为零,选项C错误.对物块1、2整体,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可知,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0 N,选项B正确.隔离物块3,分析受力,物块受到重力、物块2的压力、物块2对物块3向右的摩擦力、轻绳拉力、桌面支持力5个力,选项D错误.答案 B以题说法 1.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各个物体的状态应该相同.3.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此法叫“转移研究对象法”.如图2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图2A.b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B.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答案BD解析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细绳中拉力减小,b对c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但是不一定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把b和c看做整体,分析受力,由平衡条件,地面对c的摩擦力方向一定向左且地面对c的摩擦力一定减小,选项C错误,D 正确.题型2共点力作用下的静态平衡问题例2(2013·山东·15)如图3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 的伸长量之比为()图3A.3∶4 B.4∶ 3C.1∶2 D.2∶1审题突破要分别研究两个小球的受力,还是要把两小球与B看成一个整体?解析选取两小球和弹簧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F A sin 30°=F C,即F A∶F C=2∶1,所以Δx A∶Δx C=2∶1.答案 D以题说法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建模的能力,排除弹簧B的干扰,巧妙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关键.如图4所示,甲、乙两物块用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连接,分别静止在斜面AB、AC上,滑轮两侧细绳与斜面平行.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AB斜面粗糙,倾角为α,AC斜面光滑,倾角为β,不计滑轮处摩擦,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图4A.若m1sin α>m2sin β,则甲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B.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变小C.若在乙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的拉力一定变大D.若在甲物块上面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甲所受拉力一定变大答案AC解析对乙受力分析可知细绳上的拉力F T0=m2g sin β,由m1g sin α>m2g sin β可知甲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A正确.若在乙物块上再放一个小物块Δm后,细绳上的拉力变为F T1=(m2+Δm)g sin β,故甲所受的拉力一定变大,C正确.因F T1与m1g sin α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则甲若受到的摩擦力仍沿斜面向上,摩擦力减小;甲若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则摩擦力可能会增大,B错误.若在甲物块上再放一个小物块后,甲、乙仍静止,则仍可根据乙的平衡条件得到拉力F T2=m2g sin β,即拉力不变,D错误.题型3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例3(2013·天津·5)如图5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 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情况是()图5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审题突破小球受到几个力作用?在缓慢推动斜面体的过程中这几个力变化时有什么显著特征?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重力mg、支持力F N,绳的拉力F T).画出一簇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当F T方向与斜面平行时,F T最小,所以F T先减小后增大,F N一直增大,只有选项D正确.答案 D以题说法动态平衡问题分析的三个常用方法1.解析法:一般把力进行正交分解,两个方向上列平衡方程,写出所要分析的力与变化角度的关系,然后判断各力的变化趋势.2.图解法:能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变化的问题有三个显著特征:一、物体一般受三个力作用;二、其中有一个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力;三、还有一个方向不变的力.3.相似三角形法:物体一般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系统内一定总存在一个与矢量三角形相似的结构三角形,这种情况下采用相似三角形法解决问题简单快捷.如图6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 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 和环对小球的弹力F N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图6A .F 减小,F N 不变B .F 不变,F N 减小C .F 不变,F N 增大D .F 增大,F N 减小答案 A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其所受的三个力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如 图所示,力三角形与圆内的三角形相似,由几何关系可知mg R =F N R =FL ,小球上移时mg 不变,R 不变,L 减小,F 减小,F N 不变,A 正 确.题型4 带电体在电场内的平衡问题例4 如图7所示,相互垂直的固定绝缘光滑挡板PO 、QO 竖直放置在重力场中,a 、b 为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可以近似看成点电荷),当用水平向左的作用力F 作用于b 时,a 、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若稍改变F 的大小,使b 稍向左移动一段小距离,则当a 、b 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后( )图7A.a、b间电场力增大B.作用力F将减小C.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大D.地面对b的支持力变小审题突破分析带电小球a受力的变化,能用图解法吗?变方向的力方向是如何变化的?能把a、b当成一个整体吗?解析带电小球a受力变化问题符合图解法的特征.使b稍向左移动一段小距离时,二者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即F库与竖直方向夹角减小,如图分析知F库减小,F N减小,选项A错误.球a、b之间的库仑力可以看成内力,故把a、b当成一个整体可知水平作用力F与F N平衡,故F减小,B正确.地面对b球的支持力等于两个小球的重力,故不变,C、D都错误.答案 B以题说法 1.电场和重力场内的平衡问题,仍然是力学问题.力学中用到的图解法和正交分解法仍然可以用在电场和重力场中.2.当涉及多个研究对象时,一般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的方法求解.如本题分析地面对b的支持力和作用力F的变化时应用整体法可以非常方便地得出结论.1.应用平衡条件解决电学平衡问题审题示例如图8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固定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PQ、MN,相距为L,导轨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有两根质量均为m的金属棒a、b,先将a棒垂直导轨放置,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与物块c连接,连接a 棒的细线平行于导轨,由静止释放c ,此后某时刻,将b 也垂直导轨放置,a 、c 此刻起做匀速运动,b 棒刚好能静止在导轨上,a 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两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则( )图8A .物块c 的质量是2m sin θB .回路中电流方向俯视为顺时针C .b 棒放上后,a 棒受到的安培力为2mg sin θD .b 棒放上后,a 棒中电流大小是mg sin θBL审题模板解析 由右手定则可知回路中电流方向俯视为逆时针,B 错误.因为a 、b 、c 都处于平衡状态,分别列三个平衡方程F T =mg sin θ+F 安a 、F 安b =mg sin θ,F T =m c g ,而且a 、b 中电流相等,所以F 安a =F 安b =BIL ,联立解以上四个方程,可得F 安a =F 安b =mg sin θ,m c =2m sin θ,电流大小为mg sin θBL ,所以A 、D 正确,C 错误.答案 AD点睛之笔 此题为力电综合问题,考查了力学知识的平衡问题和电磁感应知识.两问题的连接点是安培力.安培力及其他力的共同作用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推出安培力的大小,进而得到电路的电流.因此,在解决力电综合问题时,找准问题的连接点是解题的关键.一带电金属小球A 用绝缘细线拴着悬挂于O 点,另一带电金属小球B 用绝缘支架固定于O 点的正下方,金属小球A 、B 静止时位置如图9所示.由于空气潮湿,金属小球A 、B 缓慢放电.此过程中,小球A 所受的细线的拉力F 1和小球B 对A 的库仑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图9A .F 1减小,F 2减小B .F 1减小,F 2不变C .F 1增大,F 2增大D .F 1不变,F 2减小答案 D解析 对小球A 受力分析,受重力、绳的拉力和B 对A 的库仑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绳的拉力和库仑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作出三力的矢量三角形,由相似关系得F 1OA =F 2AB=mgOB,因金属小球缓慢放电,因此两球之间距离AB 减小,可知此过程中,F 1不变,F 2减小,D 正确.(限时:4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如图1所示为通过轻杆相连的A 、B 两小球,用两根细线将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O点.已知两球重力均为G ,轻杆与细线OA 长均为L .现用力F 作用于小球B 上(图上F 未标出),使系统保持静止状态且A 、B 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力F 最小值为( )图1A.22G B.2GC .GD .2G答案 A解析 由于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A 、B 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悬线OA 竖直,轻杆中的弹力为零,小球B 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悬线OB 斜向上的拉力和F 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三力的合力为零,表示三力的线段构成封闭三角形,由于重力的大小及方向不变,悬线拉力的方向不变,由几何关系可知,当F 的方向与OB 垂直且斜向右上方时,F 最小,由几何关系可知,此时F =G sin 45°=22G ,选项A 正确. 2. (2013·新课标Ⅱ·15)如图2,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 的作用,F 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 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 1和F 2(F 2>0).由此可求出( )图2A .物块的质量B .斜面的倾角C .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 .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答案 C解析 当拉力为F 1时,物块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受到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则F 1=mg sin θ+f m .当拉力为F 2时,物块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则F 2+f m =mg sin θ,由此解得f m =F 1-F 22,其余几个量无法求出,只有选项C 正确.3. 如图3所示,一串红灯笼在水平风力的吹动下发生倾斜,悬挂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设每个红灯笼的质量均为m ,绳子质量不计.则自上往下数第一个红灯笼对第二个红灯笼的拉力大小为( )图3A.233mgB .2mgC .4mgD.433mg答案 D解析 把下面两个灯笼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F cos 30°=2mg 解得F =433mg ,选项D正确.4.轻杆的一端安装有一个小轻滑轮P,用手握住杆的另一端支撑着悬挂重物的绳子,如图4所示.现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使杆向下转动一个角度到虚线位置,则下列关于杆对滑轮P的作用力的判断正确的是()图4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绳中的拉力不变,因滑轮位置不变,所以滑轮两侧绳子的夹角不变,由平衡条件知,杆对滑轮P的作用力不变,B正确.5.如图5,匀强电场方向垂直于倾角为α的绝缘粗糙斜面向上,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荷的滑块静止于斜面上,关于该滑块的受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图5A.滑块可能只受重力、电场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B.滑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一定为mg sin αC.滑块所受电场力大小可能为mg cos αD.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一定为mg cos α答案 B解析若滑块只受重力、电场力,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一定受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滑块受摩擦力必定同时受到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电+F N=mg cos α,F f=mg sin α,又因为F N≠0,所以滑块受到的支持力和电场力一定小于mg cos α,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一定小于mg cos α,故B正确.6.如图6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利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挡板对小球的推力F 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图6A .F 1增大、F 2减小B .F 1增大、F 2增大C .F 1减小、F 2减小D .F 1减小、F 2增大 答案 B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mg 、挡板向右的弹力F 1及指向圆心的半球面的弹力F 2,三个力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设F 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F 1=mg tan θ,F 2=mgcos θ,小球右移,θ角增大,则F 1增大,F 2增大,B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7. 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7所示.开始时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 弹簧的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 弹簧的伸长量为L ,则( )图7A .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 .b 弹簧的伸长量为k 1Lk 2C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k 1k 2)L答案 BD解析 两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通过a 弹簧的伸长量可得弹簧的弹力为F =k 1L ,则b 弹簧的伸长量为k 1L k 2,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 +k 1Lk 2,选项B 、D 正确,选项A 、C 错误.8. 如图8所示,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定滑轮.A 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B 被悬挂着.已知质量m A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面倾角由30°缓慢增大到50°,物体始终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8A.物体B通过细绳对A的拉力将增大B.物体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将减小C.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先减小后增大D.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答案BD解析对物体B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拉力始终等于B的重力,A错误;对物体A 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绳的拉力,在斜面倾角为30°时,沿斜面方向有m A g sin 30°=m B g,因此物体A不受摩擦力作用,垂直于斜面方向有F N=m A g cos θ,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且大于绳的拉力,物体A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F f=m A g sin θ-m B g,随着倾角θ的增大,静摩擦力增大,支持力将减小,C错误,B、D正确.9.(2013·广东·20)如图9,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图9A.P向下滑动B.P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答案BD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放上Q,相当于增加了P的质量,对P受力分析并列平衡方程得mg sin θ=f≤μmg cos θ,N=mg cos θ.当m增加时,不等式两边都增加,不等式仍然成立,P仍然平衡,故选B、D.10.如图10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m,A、B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而处于静止状态,斜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在向A中缓慢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图10A.绳子拉力不变B.A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增大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答案AB解析绳子的拉力始终为B的重力mg,大小是不变的,选项A正确;设盒子和沙的总质量为M′,则A对斜面的压力等于M′g cos θ,且随着沙子的增多而增大,选项B正确;如果一开始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随着沙子的增多,摩擦力会先减小后反向增大,选项C错误;以A、B和斜面作为一个整体,整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地面对斜面无摩擦力,选项D错误.11.如图11所示,三个物块A、B、C叠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作用在B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设物块C对A的摩擦力为F f A,对B 的摩擦力为F f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1A.F f A与F f B方向相同B.F f A与F f B方向相反C.F f A<F f BD.F f A>F f B答案BC解析以A、C整体为研究对象,A、C处于平衡状态,B对C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为(m A+m C)g sin θ,所以F f B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也为(m A+m C)g sin θ;以A为研究对象,C对A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F f A大小为m A g sin θ,所以F f A与F f B方向相反,F f A<F f B.选项B、C正确,A、D错误.12.如图12所示,凹形槽半径R=30 cm,质量m=1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沿半径方向的轻弹簧挤压下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50 N/m,弹簧原长L0=40 cm,一端固定在圆心O处,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图12A.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5 NB.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3 NC.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6 ND.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8 N答案BC解析由R<L0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知识可得F N=mg cos θ+F=mg cos θ+k(L0-R),F f=mg sin θ,解得F f=6 N,F N=1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F N′=F N=13N,选项B、C正确.三、非选择题13.如图13所示,光滑金属球的重量G=40 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sin 37°=0.6,cos 37°=0.8.求:图13(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2)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30 N(2)30 N水平向左解析(1)金属球静止,则它受力平衡,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为F N1=G tan θ=40tan 37° N=30 N(2)斜面体对金属球的的弹力为F N2=Gcos θ=50 N由斜面体受力平衡可知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F f=F N2sin θ=30 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