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称城市文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编码:—————
“挑战杯”济宁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复赛作品正文
作品名称:城市文化研究
系全称:信息技术系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毕晓宁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城市文化研究
济宁学院信息技术系06级1班毕晓宁
城市是什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在低级野蛮社会中,各个部落常住的家是用栅栏围起来的村落。……在中级野蛮社会中,开始出现了用土坯和石头盖造的群宅院,好似一个碉堡。但到了高级野蛮社会,在人类经验中首次出现了以环形垣垒围绕的城市,就表明已经有了稳定、发达的田野农业,已经有了成群的家畜,有了大量的商品贸易,有了房产和田产,……人们逐渐感到需要行政长官和法官,需要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吏,还需要一套措施来征募军队和维持兵役,那就需向公众征收赋税。
----摩尔根《古代社会》
城市在西方自古代就出现了,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就是城邦的繁荣。罗马帝国时代大规模城市已经出现,当时的罗马城据说已有几十万人口。那个时候城市主要是消费场所和政治中心,功能较为单一。罗马帝国解体以后,采邑成为欧洲主要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一时跌入谷底,城市也随之衰败。封建时代初期,许
多城市的建筑毁于火灾,城市的人口由于瘟疫大幅度减少,蛮族入侵则摧垮了城市的权力基础。"在西罗马帝国城市"遗址"的围墙内只住有少数居民和一名军事、行政或宗教的首领。城市首先是主教驻在地,寥寥无几的世俗人聚居在相对来说多得多的教区周围;经济生活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就是交换日常必需品的市场内。"城市的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其标志是商业的发达、人口的增加、行政中心的形成等。
商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以后,欧洲封建时代的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采邑经济便开始瓦解。在思想和观念方面,与商业文明相关的的变化随之发生。商业的发展导致衡器和量具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商品交换的频繁使人们感到交换工具(衡器和量具)标准化的重要性,守时、讲信誉等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商业世界观在城市中得以流行。结果"一是经济上强迫接受衡具和量具的发明,结束了城市建立以前质朴的交换,二是军事上强迫接受城墙,从此隔离代替了亲近。"
一,城市人口的发展(popuiation deveiopment)
(1)人口数量的发展
城虽大,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策. 赵策》)
宜阳之城方百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战国策.》)
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史记. 苏秦列传》)隋唐以来,开始出现了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隋唐首都长安、
东都洛阳,人口近百万。在郡县一级的地方城市中,人口超过十万者也不少。北宋都城东京(今之开封)的人口更是登峰造极。据说人口最高年份是宋徽宗崇宁年间,达一百四十万左右。
(2)人口结构的变化
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出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殡妇,化治丝巢;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间民,无常职,转移执事。
——《周礼. 天官》
二,城市规模的发展
(1)中国城市规模的发展(scale deveiopment)
城为保民为之也,民众城小则益城。(《左传. 隐公七年》)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考工记》)
公侯之城方七里,侯伯之城方五里,子男之城方方三里。(《周礼》)
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三辅黄图》)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三辅黄图》)隋唐长安:84平方公里,达到顶峰。南宋都城临安:60平方公里(2)西方城市规模的发展
古罗马时期的名城庞贝,长1200米,宽700米,呈椭圆形。古罗马城营建之初,市区南北长约6200米,东西宽约3500米。而公元一世纪后,罗马帝国各皇帝大兴土木,修建各种宏大建筑,使城市面
积扩大了2倍。
随着罗马帝国的势力扩展,欧洲各处出现了一批一批的新城镇。按照罗马设计师的理想设计,这些新城镇的规模应为2400X1600英尺,当时的都灵与奥斯塔(意大利西北部古城)即符合这个标准,但大部分新市镇却大小不一。
中世纪佛罗伦萨:200英亩→1500英亩
15、16世纪后的伦敦:扩大10倍
三、城市功能的发展(function deveiopment)
1、中国城市功能的变化发展。
(1)原始城市:祭祀、墓葬中心
(2)西周城市:王城——首邑——采邑:行施王权政治
(3)秦统一天下,设36郡,辖800~900县,迄西汉孝平帝时,凡郡国103,县邑1314,道32,候国241。(《汉书. 地理志》)秦汉以后形成了以地域为基础,以国都为中心,以郡县为据点的更为稳定的行政中心体系。城市的政治职能有所强化。
(4)宋:形成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群体:
(5)近代:沿海城市成为新兴的经济通商城市;内陆城市逐渐衰微。
2、西方城市功能的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宗教、礼仪中心
(2)中世纪后:城市复兴,以经济功能为主,生产型经济功能。中国:消费型
(3)15世纪至近代:经济功能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与资本投资需